“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看到鲜艳的花,生活的烦恼顿消。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倒提壶怎么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养殖方法

1、盆土:因为根系较长的缘故,所以栽植的花盆需要深一点,这样才能使它的根系伸展开。对于填充的土要求不高,黏度适中,不能太过于黏重,否则不利于排水。pH值偏小一些,碱性壤土不适合生长,会对长势产生阻碍。

2、光照:对于光照的适应性较强,全天日照光或半天日照光都可以,但在生长期应该适度增加光照时间。夏季因为太阳光毒辣,应适当的遮挡,不能直接长时间暴晒在阳光下。

3、温度:最舒适的生长温度为5-25摄氏度,温度过高会使植株虚弱发生徒长,过低地上的部分就会枯萎进入到休眠状态。冬季的温度不能低于零下五度,及时观察天气状况,移到室内养护。

4、水肥:对于水肥这方面要求也不是很严格,根据长势及时添加即可,尤其是在生长期添加支撑生长,但是不能过量。

二、注意事项

因为它底下具有膨大的变态根,所以移栽不要选择在生长期进行,容易损坏根系。

xZh52.CoM展读推荐

倒提壶的养殖方法


虽然说倒提壶是著名的药用植物,但因其花朵浓密、花色艳丽,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倒提壶属于紫草科琉璃草属的草本植物,株高5-60厘米,花果期5-9月。如果网友们想在庭院盆栽种植倒提壶的话,可以参考小编提供的种养条件。

倒提壶种子较大,抗性好,直播即可。温度保持在10度左右合适,秋播。冬季低于-5℃时应转入温室。倒提壶为直根系植物,具有膨大的变态根,不适合生长期移栽。盆栽株型尚可,尽量选择深盆。营养期叶子簇生,进入花期时才有伸长的花茎。

土质:倒提壶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合弱酸性、黏度适中、排水性较好的土壤,在粘重的土壤中则会生长不良。

光照:全日照或半日照,日照充足开花频繁,该种耐荫。

温度:倒提壶生长温度5-25摄氏度,过热易虚弱徒长。过冷则地上枯萎进入休眠期。

花期:倒提壶在原产地的开花时间是6-8月。东部地区秋播则3-5月。

繁殖:生海拔1250-4565米山坡草地、山地灌丛、干旱路边及针叶林缘。南方平原地区度夏较难,通常作一年生栽培。倒提壶繁殖多采用播种的方式,自播能力强。

如何辨别倒提壶


一、茎

倒提壶的茎是单一的,或者是数条丛生,密生贴伏短柔毛,它可以生长到15-60cm左右。

二、叶片

基生的叶子具有长柄,呈长圆状披针形或者是披针形,包括叶柄可以生长到5-30cm左右,宽度约为1.5-4cm。茎生叶片为披针形或者是长圆形,没有叶柄,并且侧脉十分明显。

三、花朵

倒提壶的花朵为蓝色,裂片为圆形,长度约为2.5mm,网脉十分明显。花柱为线状圆柱形,它和花萼的长度差不多。花丝长度约为0.5mm,着生在花冠筒的中部,花药为长圆的形状,长度约为1mm。花梗长度为2-3mm左右,等到结果期就会变长些。

苗木猝倒怎么办?苗木猝倒病如何防治?


苗木猝倒怎么办?苗木猝倒病如何防治?---苗木猝倒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它以危害各种苗木花卉幼苗为主,可导致苗木死亡。
症状:
种子或幼芽未出土时遭受浸染而腐烂,在幼苗期发病,地表或地表下的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可向植株上下部扩展,呈线状。病势发展迅速,组织崩解,幼茎即萎蔫倒伏,但短期内叶边呈绿色,如果环境潮湿时,在病部及其附近土面还会长出白色绵毛状霉。
病因:
病原为腐霉属中一些真菌。常见的是瓜果腐霉和德巴利腐霉。两种腐霉菌生长最低温度为5至6℃,最适温度为26至28℃,最高温度为36至37℃。高湿度极易发病,并且腐生性较强,能在土壤中的寄生残体上腐生4年。腐霉菌是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长期腐生,并形成卵孢子度过不良环境,为土传性病害,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其他有机物上腐生,混入堆肥中越冬,病菌主要由水和人的园艺操作传播。
发病条件:
高湿度是幼苗发病的主要条件。在我国长江流域,5、6月份有梅雨,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和传播,但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导致幼苗抗病力下降,病加重。
另外,阳光不足,连作,苗圃地选择不当(如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曾发生过猝倒病又未进行彻底消毒),整地质量差,施用未经高温腐熟的混有病原体的堆肥,播收不当等均会导致发病。
防治:
1、选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不粘重,无病地或轻病地作苗圃,不用旧苗床土。2、精细整地,深耕细整,施用净肥。3、土壤消毒。用福尔马林熏蒸,即在播种三星期以前,耙松土壤表层,每平方米苗床土上用360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加水9至27公斤(加水量据床土干湿而定),均匀喷洒稀释药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密,覆盖一星期后揭膜,并耙松土壤,让药充分挥发,至少两星期后才能播种。4、适期播种。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避开低温时期,同时最好能够使幼苗出芽后一个月避开梅雨季节。5、药剂。在发病初期,先拔除病苗集中处理,然后向幼苗基部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百菌灵800至1000倍液,或者1:1:120至170波尔多液,也可用草木灰、石灰(8:2)混匀后撒于幼苗基部。

甜椒倒绳要及时


近日,笔者在寿光市稻田镇西稻田村很多菜农的棚内发现:一大茬甜椒断枝现象发生较多,结果枝折断后,其上很多果实未膨大就失水萎蔫,严重影响了甜椒产量。

可菜农刘师傅的甜椒却几乎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当问及原因时,刘师傅笑着说,“我就是比他们勤快了一点,在果实膨果初期就及时倒绳了,所以断枝就少!”通过与刘师傅交流,笔者对甜椒倒绳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首先,甜椒进行第一次吊绳时,由于植株较小,吊枝较低,系扣也较小,但随着植株枝条的生长变粗,有些吊绳就勒到枝条表皮里面,阻碍了营养物质在植株体内的运输,从而影响了甜椒的生长及增产增收。

其次,在第一次吊枝后,随着果实的膨大,上面的枝叶和果实不断增多,而甜椒的果枝较脆,容易折断,加上操作管理中不注意碰到主枝,就容易在上面没有吊绳支撑的情况下,折断主枝。主枝被压断,上面的果实自然就不能正常膨大成熟了。

再次,盘绳代替倒绳弊端多。在下乡采访时,笔者了解到,很多菜农为操作方便,将上部新长出的枝顺吊绳盘起,这样操作,容易使吊绳拉得太紧,而且枝条会向上拢到一起,枝叶交错密闭,影响透气性及透光性,甚至会引起植株旺长,落花落果严重,影响果实产量。

因此,笔者建议:在每茬甜椒长到核桃大小时,就应及时倒绳,把拴在甜椒果下面的吊绳扣解开,拴在甜椒果上面,一般在枝条的生长点以下15~20厘米处,不要拴得太靠近生长点,防止因生长点处的枝条较幼嫩而折断生长点。并且,系扣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这样,有了吊绳的支撑,即使坐果较多,也不会压断甜椒主枝。

苗木猝倒病防治方法


猝倒病又叫立枯病,是苗圃中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它危害多种苗木花卉,多发生于阴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3至6月份,严重时苗根腐烂死亡,影响幼苗成活率。猝倒病主要是由真菌中的丝核菌、腐霉菌、镰刀菌引起。

苗圃地低湿,土壤粘重、板结,排水不良的老苗圃地和前作是番茄、马铃薯、棉花、蔬菜地,以及偏碱性土壤或施氮肥过多,均易发生猝倒病。而且它可由土壤、雨水、灌水和种子传播。猝倒病的防治要从土壤抓起,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一、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对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在四周挖好排水沟,实行针、阔叶树种轮作。苗圃地做成高床,床面平整。适当早播,播后覆土,厚薄均匀。扦插养殖的花卉,插条应晾至微干后再扦插,以利伤口愈合。播种不宜过密,及时间苗,保持通风良好。结合整地分层施足腐熟有机肥,以改善土质,抑制病菌,并做到看苗、看地、看天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以增强苗木抗性。及时揭草、松土、除草、培土、间苗、排水等,为苗木生长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

二、种子和土壤消毒猝倒病的病原菌能长期在土壤内存活,因此直接消灭土壤内病原菌对控制发病极为重要

苗床土壤可用50%的多菌灵或50%的福美双,或40%的五氯硝基苯,或40%的拌种双,每平方米用药量6至8克。施用时先将药称好,然后用适量细砂土混合拌匀即成药土,部分药土于播种前撒于播种行内,剩下部分播后覆盖种子。播种前,要将种子用敌克松、福美双等拌种消毒。

三、及时施药防治

在发病前,苗木幼嫩期间,可用石灰粉与草木灰以l:4的比例混合均匀,每亩苗床撒施100至150公斤,防病效果良好。也可在出苗期开始,每隔7至10天,每亩苗圃用波尔多液喷洒幼苗,使幼苗外表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幼苗发病期可用敌克松500至800倍液,或福美双400至500倍液,或退菌特1000至1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700倍液灭菌保苗。注意喷洒幼苗嫩茎和中心病株及周围的病土,每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怎样防治苗木猝倒病


猝倒病又叫立枯病,是苗圃中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它危害多种苗木花卉,多发生于阴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3月至6月份,严重时苗根腐烂死亡,影响幼苗成活率。
猝倒病主要是由真菌中的丝核菌、腐霉菌、镰刀菌引起。苗圃地低湿,土壤粘重、板结,排水不良的老苗圃地和前作是番茄、马铃薯、棉花、蔬菜地,以及偏碱性土壤或施氮肥过多,均易发生猝倒病。而且它可由土壤、雨水、灌水和种子传播。猝倒病的防治要从土壤抓起,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一、提高育苗技术水平。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对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在四周挖好排水沟,实行针、阔叶树种轮作。苗圃地做成高床,床面平整。适当早播,播后覆土,厚薄均匀。扦插繁殖的花卉,插条应晾至微干后再扦插,以利伤口愈合。播种不宜过密,及时间苗,保持通风良好。结合整地分层施足腐熟有机肥,以改善土质,抑制病菌,并做到看苗、看地、看天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以增强苗木抗性,为苗木生长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
二、种子和土壤消毒。猝倒病的病原菌能长期在土壤内存活,因此直接消灭土壤内病原菌对控制发病极为重要。苗床土壤可用50%的多菌灵或50%的福美双,或40%的五氯硝基苯,或40%的拌种霜,每平方米用药量6克至8克。施用时先将药称好,然后用适量细砂土混合拌匀即成药土,部分药土于播种前撒于播种行内,剩下部分播后覆盖种子。播种前,要将种子用敌克松、福美双等拌种消毒。
三、及时施药防治。在发病前,苗木幼嫩期间,可用石灰粉与草木灰以1:4的比例混合均匀,每亩苗床撒施100公斤至150公斤,防病效果良好。也可在出苗期开始,每隔7天至10天,每亩苗圃用波尔多液喷洒幼苗,使幼苗外表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幼苗发病期可用敌克松500倍至800倍液,或福美霜400倍至500倍液灭菌保苗。注意喷洒幼苗嫩茎和中心病株及周围的病土,每7天至10天喷一次,连喷2次至3次。

如何防治花木苗期猝倒病


花木苗期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花木植物的幼苗期。对二年生草本花卉常引起幼苗突然倒伏;对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的幼苗、茎末木质化前引起猝倒,木质化后则引起立枯。此病危害寄生的范围很广。

危害症状

种子或幼芽未出土时遭受侵染而腐烂。在幼苗期发病,地表或地表下的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可向植株上下部扩展,呈线状。病势发展迅速,组织崩解,幼苗呈萎蔫倒伏,但短期内叶边呈绿色。如果环境潮湿时,病菌及其附近土表产生白色棉絮状茂密的霉层为菌丝体。

防治办法

1.改善育苗措施 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段作苗床;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或选用优质培养土;苗期要控制灌水量,土壤不宜过湿;适时播种,不使幼苗受到不透宜湿度的影响;扦插繁殖的花卉,插条应晾微干以利伤口愈合;播种不宜过密;及时间苗,使苗床保持通风良好;病害严重的花圃尽量避免连作,或进行土壤消毒后再播种。实行优良的育苗撒施,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

2.土壤和基质消毒 熏蒸:播种或扦插前2至3周,用40%工业福尔马林液杀菌,每平方米苗床用40至50毫升,加水50(土湿时)至200(土干时)倍,均匀喷洒或浇施,土面立即覆盖塑料薄膜或编织袋,过5至7天揭去,最好疏松表土,促使气体挥发,过1至2周,待药气味完全散发后即可播插。基质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300至500毫升,加水稀释,均匀洒施,成堆,严密盖薄膜,过2昼夜后除膜,摊土散气。施药土:播种扦插前床土面或基质表层撒施下列1种药剂,65%敌克松、40%拌种灵(防立枯病需加等量福美双),50%立枯净,65%代森锌,650%多菌灵,75%百菌清,40%乙磷铝,40%拌种双,五氯硝基苯加福美双或加拌种灵等量混和,25%甲霜灵加70%代森锰锌9:12混合,上述药剂每平方米用8至10克,加细干土3至5公斤,拌匀撒土表或与表土混和,或1/3药土播种前施土表,2/3播种后盖种子。药剂也可拌入基质营养土中,每立方米基质加上述药剂40至60克,拌匀,堆放1至2昼夜。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杀菌剂能有效地控制该病流行。常用的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至400倍液,或25%瑞毒霉素600倍液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如何防治苗木猝倒病


苗木猝倒病是园林苗圃中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主要发生于林木花卉植物的幼苗期。受害的主要林木幼苗有杉、柳杉、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银杏、樟木、楠木、油茶等;观赏花卉植物有翠菊、鸡冠花、金鱼草、万寿菊、紫罗兰、石竹、马蹄莲、百日草、菊花等。该病多发生于阴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46月.发病的幼苗突然猝倒死亡,影响幼苗成活率,甚至全部毁苗。

猝倒病主要是由真菌中的丝核菌、腐霉菌、镰刀菌引起。病菌在土壤内或病株残体上越冬.腐生性较强.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称为土壤习居茵。苗圃土层或育苗浅、盆内湿度大浇水不当、播种过密、温度不适、幼苗生长瘦弱等均有利于猝倒病的发生。连作苗床或花圃由于土壤带菌量积累较高而发病严重。该病是一种典型的土壤传染病。

防治苗木猝倒病,首先要做到及时清沟排水。春夏两季雨水过多、沟渠排水不良、圃地积水、苗床过湿均会引起病菌在土壤中蔓延,很容易发生猝倒病侵害幼苗。因此,对苗床高低不平、地下水位高的苗圃,应做到疏通排水沟系,做到雨住田干.苗田不渍水,以利苗圃土壤疏松通气。其次要及时除草、间苗、清除病苗。苗圃的杂草要及早清除.苗木过密,要结合除草进行间苗,以促进幼苗茁;I士成长,提高抗病力,发现病苗应立即拔除.防止相互交叉感染。苗床过湿时.每亩可用5075公斤过筛的草木灰或火土灰撒施,这样既是施肥,又能促使苗根发达,苗茎提早木质化,增强抗病力。再次是及时施药。在发病前,苗木细嫩期,可用石灰粉20公斤与草木灰80公斤混合均匀,每亩撒施100150公斤.有很好的防病效果。以后每隔710天用0.5%波尔多液喷雾1次,也可用卜20%的硫酸亚铁药液喷雾。发病后可用敌克松、托布津、百菌清稀释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也很好。(浙江省花协绿化苗木分会理事 叶伟华)

相信《倒提壶怎么养》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养花技巧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技巧毛毛虫怎么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