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中国兰的组培快繁技术”,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中国兰又称东洋兰,是兰科兰属中的地生兰,为庞大兰科家族中独特稀少的种属。它芳花清丽,高雅幽香,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中不乏珍品,千金难求。但传统的分株繁殖,繁殖系数极低,带毒株数多,种性退化。种子中缺乏胚乳和子叶,胚发育不完全,导致常规播种难以萌发。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开展快速繁殖是开发和发展中国兰花产业的有效途径。

1.中国兰茎尖、侧芽组培技术

(1)采样、消毒与接种

为了尽量减少供样兰花所带病菌,应采取不施有机肥,放置在透光避雨处,当新芽初露时即让幼芽裸露土面等特殊管理措施。切取6~13厘米的新芽(因品种而异取样有差别),用锋利刀片除去根、脏物和外包叶2~3片,充分洗净。

在材料上切取2~3厘米茎顶,在10%次氯酸钠药液中消毒10分钟,若带菌严重,应用0.1%升汞和饱和漂白粉上清液交叉消毒。灭菌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再放到灭菌滤纸上吸干水分,然后在解剖镜下,无菌操作剥取茎尖和腋芽。如以去病毒为目的,所剥取的茎尖应在0.2毫米以下,否则可剥取2毫米以上茎尖,带2个叶原基,以有利于成活。

(2)原球茎的诱导

茎尖的启动率和成功率均高于侧芽。新芽长度的选择无论茎尖或侧芽均以选取9~13厘米长的新芽为佳。新芽诱导的成功率最高。培养基的选择因品种而异,春兰类品种以White+1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5毫克/升萘乙酸+8.5%椰乳;或B11+1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2毫克/升萘乙酸的培养基最优。夏惠、秋素等品种则以MS+0.5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1毫克/升萘乙酸+0.5%活性炭培养基最佳。兰花外植体接种后放置在23~25℃的黑暗条件下培养,1~2个月后可分化1至数个乳白色的原球茎,在解剖镜下观察类似桑果形状的原球突起,以后转绿,再经培养而呈根状茎(或呈树枝状的丛生形)。中国兰经茎尖培养,在原球茎诱导启动后易褐变死亡,死亡率有时高达3/4。因此,应通过采用较大外植体接种,降低培养温度,采用暗培养,减少伤口面,在培养基中添加褐变抑制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硫代硫酸钠、芸香赣、柠檬酸等)或配合应用活性炭等综合措施,以减轻褐变的不利影响。

(3)原球茎的增殖

茎尖、侧芽接种3~6个月后,根状茎形成时即可分割继代,增殖培养基以White或B11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2毫克/升萘乙酸的液体培养基为宜。放置在慢速转床上加光培养(1~2转/分钟),每隔15天更换一次培养基,连续继代3~4次后,再转入相同成分、附加有活性炭(0.3%)和柠檬酸(500毫克/升)的固体培养基,每月继代一次。液培、固培交替进行。增殖培养中,原球茎的分割不可太小,培养群体不宜太少,培养液不可过多,继代培养时间不可太长。否则,原球茎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4)成苗和壮苗培养

将原球茎转入B5+2~3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0.2毫克/升萘乙酸的琼脂培养基上,放置在25℃左右,光强1000勒条件下,不久即可分化芽和根,从而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当苗长至2~3厘米时,应及时转入B5+2毫克/升萘乙酸+0.3%活性炭的培养基中,让根芽能成比例地正常生长。壮苗培养以大试管(30毫米200毫米)为宜,放置在28℃左右,光强2000勒,每天光照12小时的环境中。当苗高12厘米以上,根苗茁壮时即可移栽。

2.兰花无菌播种技术

因兰科植物种子皆缺乏发芽所需要的贮藏养分,人工播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配合适宜的培养基才能萌发。中国兰因种皮阻碍水分及气体通过,并含有阻碍发芽的物质,或因胚活力衰弱等原因,以至无菌播种时萌发或发芽率极低,其中地生兰发芽率最低。因此,要采用无菌播种技术。

(1)种子消毒和预处理

取8~9成熟、尚未爆裂的地生兰蒴果,先用酒精棉擦去果面脏物,用消毒刀片将蒴果剖开,取出种子,用细白布包裹好。浸入无菌水使之吸胀,再用无菌滤纸吸干多余水分,用0.1摩尔/升氢氧化钾溶液预处理5~10分钟(氢氧化钾溶液能软化种皮,去除抑制发芽之化学物质,显著提高地生兰的萌发率),无菌水冲洗3次(操作中用玻棒挤压细白布包,使漂洗充分),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再放入饱和漂白粉上层清液中消毒10~2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即可播种。种子表面消毒以升汞、次氯酸钠和漂白粉效果较好,双氧水较差,升汞对形成原球茎后的生长有不良影响,次氯酸钠、漂白粉则有促进种子萌发和原球茎生长的明显作用。

(2)播种用培养基

通常采用的培养基有Knudson、VacinWent、White、B11等。地生兰种子以B11或White+1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1毫克/升萘乙酸+0.3%活性炭的培养基为最优。杂交种子则以B11+1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1毫克/升萘乙酸的培养基为佳。附加萘乙酸能提高兰花种子的萌发率,但萌发后死亡数增加,如与6苄基腺嘌呤配合使用,效果较好。附加活性炭也能大大减少已萌发种子的死亡率,尤其能提高地生兰种子的萌发率。但活性炭对地生兰气生兰的杂交种子萌发却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3)原球茎培养

兰花种子无菌培养后经暗培养,萌发形成白色原球茎,再发育成绿色原球茎(气生兰呈圆球形,地生兰呈根状)。放在25℃左右的有弱光的地方培养,原球茎若转入White+2毫克/升萘乙酸+5%椰乳+0.2%活性炭的培养基中,可大量增殖。

(4)成苗与壮苗培养

根芽分化以B5+2.5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0.2毫克/升萘乙酸的培养基效果好。壮苗培养基以B5最优。

(5)试管苗的移栽和养护

兰花试管苗自立能力差,移栽难度大。其移栽养护成功的关键技术是:打开试管塞,炼苗3~4天苗取出后洗净黏在根上的培养基,并尽量少伤根。晾苗后栽植在通气、透水、保湿的介质中。先在高温弱光条件下缓苗6~10天,然后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的条件下养护,并注意定期补施营养液。

XzH52.coM文章精选

蝴蝶兰的组培快繁技术


蝴蝶兰属热带气生兰,花形似蝴蝶,因而得名。其花形态美丽,色彩丰富,花期长,在热带兰中有兰花皇后之美称,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洋兰之一。蝴蝶兰是单茎性气生兰,植株极少发育侧芽,且种子极难萌发,对其进行常规性的繁殖,增殖速度很慢。因此,多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其进行快速繁殖,以达到工厂化育苗的目的。

1.外植体

蝴蝶兰的快速繁殖可选用的外植体有茎尖、茎段、叶片、花梗腋芽、花梗节间、根尖等,其方法各异,难度各有高低。

2.采样、消毒与初代培养

选用的外植体不同,其采样、消毒与初代培养的方法也不相同。下面分别就各种方法做一介绍:

(1)花梗腋芽培养

将蝴蝶兰花梗剪下,用75%酒精棉球擦拭,切成约5厘米的每节带芽小段,仔细除去苞片,防止伤及嫩芽,然后用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20分钟,其间不停地摇动。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放到培养皿中。用4号解剖刀将两端各切去0.5厘米,芽体朝上插接在1/2MS+3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培养基上。培养基中还需加入蔗糖20克/升,水解乳蛋白1克/升,琼脂8克/升,活性炭1克/升,调pH值为5.6。

(2)茎尖培养

茎尖是组培成功率较高的部位,但蝴蝶兰的茎尖深藏于叶片夹缝中,分离和消毒都比较困难。茎尖的取材有两种方法:一是将除去叶片的茎用水冲洗,再用10%的漂白粉溶液作表面灭菌15分钟(每100毫升消毒液加1滴吐温20),除去叶原基后,再用5%漂白粉液灭菌1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切取茎尖和各叶基部的腋芽,大小约2~3毫米,接种到培养基上,用添加15%椰乳的VW培养基进行液体培养,或加9克/升琼脂进行固体培养。培养温度为25℃,光强2000勒克司,每天光照时间为16~24小时。液体培养以160转/分钟速度做震荡培养,7~10天再转至新培养基。从开始培养算起,1个月后转到固体培养基。在这种条件下培养1个月即可形成原球茎状球体,以后可继代增殖。二是先诱导花梗侧芽成为植株,再利用试管苗的茎尖进行培养。其方法是:在双目镜下剥取约0.3毫米大小的茎尖,接种到MS(附录表11)+3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固体培养基上,在温度(252)℃,光强1500勒,每天光照10小时条件下培养。14天可见茎尖膨大,呈浅绿色半球状,3个月后,长成桑果状原球茎状体,组织块6毫米。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免去了外植体消毒的程序,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3)花梗节间的培养

正在伸长的蝴蝶兰幼嫩花茎具有分化原球茎的能力,因此可采用快速伸长的花梗节间作培养材料。从花梗可见至其后的45天之间,全部幼嫩花序以及花梗等具有细胞分裂能力的节间组织,最有利于诱发原球茎形成,成功率可达62.9%~77.1%。从第一花蕾可见起,随花梗的发育分化,原球茎的比率下降,能作为外植体的节间也愈短。具体操作方法为:切取花梗节间,进行表面消毒,然后斜切成1~1.5毫米厚的薄片,平放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为:1.2倍的VW无机盐,加100毫克/升肌醇,维生素B1、B6和烟酸各0.5毫克/升,1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2%蔗糖,0.8%琼脂。置温度(262)℃,光强500勒,每天光照16小时的环境下培养。

(4)叶培养

从3~4月龄蝴蝶兰植株上取幼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上,叶片用75%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无菌水清洗2~3遍,再用0.1%升汞溶液浸泡11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遍。用无菌手术刀将叶片切成5平方毫米左右大小的小块,平放或按极性接种在MS+3.0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0.2毫克/升萘乙酸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加入蔗糖20克/升,琼脂12克/升,椰汁200毫升/升),近轴面向上。培养条件为:温度25~28℃,光强1600~2000勒,每天光照10~12小时。幼叶切块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1~2个月后,从每个叶片组织块上可产生1~7个不等的原球茎。

(5)根组织培养

取正在培养的花梗苗,切取根尖长约1~1.5厘米,并用解剖刀切去尖端约1毫米,露出根的分生组织,接种于根尖诱导培养基MS+8~12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0.5~1.0毫克/升萘乙酸+10%椰乳,附加3%蔗糖,培养基中加入一块泡沫海绵,pH5.4~5.6;液体震荡培养(30转/分钟),培养温度(272)℃,光强1000~2000勒,每天光照10小时。20天左右材料膨大且表面颜色明显变深,60天后根分生组织部位开始有分化芽,分化率约为60%。再过45天左右,切下分化芽,转入原球茎诱导培养基2/3MS+1~3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0.5~1.0毫克/升萘乙酸+10%椰乳,加蔗糖3%,琼脂0.7%。经2个月可形成原球茎。

3.继代培养

蝴蝶兰早期原球茎状球体外观象瘤状愈伤组织,继续培养可见表面突起一个个圆球,部分表面细胞分化出根毛状物。在原球茎球状体形成后,无菌条件下将原球茎取出切割成几小块,切块不可太小(直径2毫米),转入MS+2.0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0.5毫克/升萘乙酸(加蔗糖20克/升,琼脂12克/升,椰汁200毫升/升)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或在原球体的诱导时,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激素以2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0.2毫克/升萘乙酸,配方中均加入糖20克/升,琼脂8克/升,调pH值5.6,也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培养60天左右,再进行分割转移。通过这种方式,原球茎可成倍增长。

4.小植株的培养

将不需继代的原球茎,在无菌条件下,切开丛生小植株,将小植株转入育苗培养基上培养。育苗培养基可选用1/2MS+1.5毫克/升吲哚丁酸+0.05毫克/升萘乙酸,并加入蔗糖20克/升,琼脂12克/升,活性炭5克/升,椰汁200毫升/升;或2/3MS+香蕉100克/升,加蔗糖30/升,琼脂7克/升。此后,将其转入1/2MS+0.8毫克/升萘乙酸的生根培养基。不久,小植株生根。当小植株长到一定大小时,移入温室。切离丛生小植株时,基部未分化的原球茎及刚分化的小芽应接入诱导培养基中,作为种苗。一段时间后,将长大的种苗移出,种植,小苗及原球茎可继续增殖与分化。

5.试管苗出瓶移栽

当小植株长至4厘米左右,叶3~4片,根2~3条时,即可移栽。此时将小植株带瓶移入温室内,1~2周后,再将瓶塞半开或完全打开炼苗3~5天后,取出组培苗,用自来水洗净其根部的培养基,将根部放于50%多菌灵水溶液中消毒2小时,药液浓度为1000倍,晾干后即可栽植于水苔穴盘中。刚定植的植株,温度白天以20~25℃为宜,夜间以18~23℃为宜。以后,温室内日温以25~29℃为宜,夜温以20~24℃为宜。湿度以80%~90%为好,以后逐渐保持在70%左右。初期光照不宜太强,一般以1500~2500勒为佳。多采用遮阳网,春秋用一层遮阳网遮光50%左右,夏季用双层遮阳网,遮光70%左右,冬季可适当减少遮荫。缓苗后(两周左右)逐步提高光照强度至6000~8000勒。蝴蝶兰根部忌积水,水分过多,易引起根系腐烂。刚出瓶的小苗应勤补水,中苗或大苗根据干湿程度浇水;一般情况下,在盆内基质表面已变干,盆面水草微发白时再浇水。春季可4~5天浇水1次,保持盆内基质潮湿即可。浇水时要让整个基质湿透。浇水时间以上午或清晨为佳。幼苗移栽初期不可施肥,定植后1个月,可喷施液肥。

墨兰离体快繁技术


墨兰又名报岁兰,为国兰四大品系之一。它色、香、姿、韵俱佳,花期一般从冬季至早春,盛花期为1~3个月。墨兰利用传统的分株繁殖方式,繁殖系数较低,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快繁,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试管苗,满足市场需要。

1.选取外植体

选取墨兰6~13厘米的新芽,从植株茎部切离,除去叶片,充分洗净后将材料再切取2~3厘米,在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分钟,灭菌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再放到灭菌滤纸上吸干水分。然后在解剖镜下无菌操作剥取茎尖和腋芽,一般茎尖为2毫米,带2个叶原基,接种到培养基中。

2.类原球茎的诱导与增殖外殖体接种在White+1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5毫克/升萘乙酸+8.5%椰乳后,放置在23~25℃的黑暗条件下,培养1~2个月后可分化出1至数个乳白色的类原球茎。类原球茎的增殖应在转绿前,将其切割成小块,转入White+2毫克/升萘乙酸+5%椰乳+0.2%活性炭的培养基中。或放在液体培养基中。在旋转培养床上进行旋转培养,在其小块组织稍为长大后,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分化芽和根。

3.芽的诱导与增殖

将开始萌发的类原球茎置于MS+3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1毫克/升萘乙酸培养基中,诱导芽的发生。培养30天后,即可看见丛生状的绿色类原球茎顶端冒出一个个尖细的小芽。当类原球茎发育成丛生状不定芽时,大多不能正常发育成茎。由类原球独立茎萌发的芽能继续发育,最终成为带叶的茎。将诱导出的芽进行分割,并接种在MS+4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1毫克/升萘乙酸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培养温度为24~26℃,每天光照8~10小时。

4.根的诱导

当组培苗长出3片叶子,高2~3厘米时,将其转入1/2MS+3.0毫克/升萘乙酸培养基中诱导生根。

5.移植

兰花试管苗自立能力较差,移栽养护难度较大。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移栽中将会使组培苗损失严重,成苗率较低。因此,应尽量协调移栽过程中温度、光照、湿度、营养、移栽介质等因素与组培苗的关系,使兰花苗逐渐从异养向自养过渡。具体做法是:待组培苗长到10~12厘米高时,打开培养瓶盖,炼苗3~4天。然后将苗从瓶中取出,洗净粘在根上的培养基,注意尽量不要伤根,晾干后栽植在通气、透水、保湿的栽培介质中,先在高湿弱光条件下缓苗6~10天,以后放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的条件下养护,定期补施营养液并喷多菌灵,以防止杂菌感染。

兰花组培技术原理


“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花组培技术原理,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兰花组培技术原理是一种在实验室中培养兰花植株的方法,通过无菌培养基和相应的培养条件,将兰花的幼苗、组织或细胞分离培养,并最终获得可供繁殖的新植株。该技术因其高效性和可重复性,被广泛应用于兰花育种以及种苗繁殖方面。

兰花组培技术需要以下主要步骤:鲜发芽种子消毒、种籽表面消毒、种子发芽培养、苗床定植、调节营养培养基、生根处理、出苗光照和保水通风等。下面将从这些步骤出发,详细介绍兰花组培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鲜发芽种子消毒是为了防止外源性细菌、真菌、病毒污染。在消毒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将种子浸泡在含有适量的漂白粉水溶液中,可有效杀死外源性微生物,同时不会对种子自身产生明显的伤害。

种籽表面消毒是为了杀死种子表面的菌种,并为种子的发芽提供有利条件。通常,可使用含有一定浓度的酮洛脱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或浸泡处理,有效地去除种子表面的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种子发芽培养是将处理过后的种子放置在含有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培养条件,促进种子的发芽和胚芽的生长。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对于种子发芽和胚芽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仔细调控。

在苗床定植过程中,将发芽和生长良好的胚芽移到主要培养基上,确保胚芽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培养基的配方和组分对于胚芽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据兰花的品种和所需目标来设计和调整。

调节营养培养基是为了提供兰花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养分。不同发育阶段的兰花对于氮、磷、钾、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发育阶段需要调整营养培养基的配方。同时,鉴于兰花的生长习性,还需注意培养基的pH值、渗透调节剂和激素等因素的调控。

生根处理是将兰花的发育期胚芽移植到含有适宜的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培养基上,促进其生根和生长。常用的促根激素有生长素、吲哚-3-醋酸、一氧化氮和腐植酸等,可以促进根系的生成和生长。

在出苗光照和保水通风方面,需要根据兰花的生长特性,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周期,同时保证培养基的湿度和通风状态,以促进兰花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兰花组培技术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和组分、优化培养条件和生长环境,实现了对于兰花各个发育阶段的精准控制和调节,从而促进了兰花的生长和繁殖。这一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兰花种苗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为兰花育种和物种保护提供可行的手段。

热带兰的快繁方法


(一)原球茎的诱导及增殖

1.蝴蝶兰

(1)原球茎的诱导培养

培养基:MS+BA2.0~3.0毫克/升+15%椰乳。培养条件:温度25℃,暗培养20天后,置于光照强度在1500勒克斯的条件下培养。

(2)原球茎的继代培养。原球茎形成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切成3~5毫米的小块,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中继代,每瓶接8~10块。

培养基:MS或(Kyoto)+BA3~5毫克/升+1.0NAA+10%椰乳。

2.卡特兰

(1)原球茎的诱导培养

培养基:RM+KT0.2毫克/升+NAA0.1毫克/升,pH5.5。

培养条件:卡特兰在初代培养中外植体褐化很严重,茎尖应在较低温度(15℃~20℃)下采用液体静止暗培养1~2个月后,在温度25℃,光照1000勒克斯条件下培养。

(2)继代培养

培养基:KC+NAA0.18毫克/升+KT0.22毫克/升+GA30.35毫克/升。

卡特兰培养中,小苗基部很容易形成丛生芽,可以利用丛生芽的增殖替代原球茎的增殖。具体做法是:将丛生芽切下转接到新培养基中作为种苗,其基部又长出新的丛生芽,通过分苗,大苗移栽,小苗继续培养。

3.大花蕙兰

(1)原球茎的诱导培养

培养基:VW+BA0.4毫克/升。用改良VW培养基附加0.4BA,蔗糖20毫克/升。

培养条件:进行液体振荡培养,温度22℃~25℃,光照强度1000勒克斯或前期暗培养。

(2)原球茎继代培养。在原球茎分化出茎叶之前,将原球茎取出切成小块,转移到增殖培养基上。

培养基:KC+KT0.2毫克/升+NAA0.1毫克/升+GA30.35毫克/升。

4.石斛兰

(1)原球茎诱导培养

培养基:KC+NAA1.0毫克/升。培养温度22℃~26℃,光照强度1000勒克斯,固体培养基。

(2)继代培养

KC+BA2.0毫克/升+NAA1.0毫克/升。

5.文心兰

(1)原球茎诱导培养

培养基:MS+NAA0.2毫克/升+10%椰子汁。

培养条件:黑暗静止培养20天(每天摇动2~3次),然后置于光下培养,待外植体转绿后,转接到RM+BA6.0毫克/升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温度25℃5℃,光照强度1500靳克斯,每天12小时光照。大约1个月左右,外植体开始膨大并形成原球茎。

(2)继代培养。将原球茎分割成小块,转接到RM+BA6.0毫克/升的固体培养基上。原球茎增殖的同时,部分原球茎开始分化,逐渐形成不具根的幼苗。培养条件同上。

(二)根芽分化培养

(1)蝴蝶兰。MS+IAA0.1毫克/升。

(2)卡特兰。用Arditti培养基。

(3)大花蕙兰。KC+NAA1.0毫克/升+GA30.35毫克/升。

(4)石斛兰。KC(或改良MS)+IAA0.1毫克/升,pH5.5。

(5)文心兰。RM+NAA0.2毫克/升。生根培养条件同继代培养。

(三)试管苗的移栽

1.蝴蝶兰当试管苗生长至15厘米左右高,有2~3条根时即可移栽。将试管苗带瓶移入温室,打开瓶塞炼苗3~5天,取出苗用水冲洗掉琼脂,栽入营养钵中,以树皮为基质。蝴蝶兰为热带气生兰,喜温,但耐塞力弱,温度在5℃以下会死亡,温度低于10℃时,花瓣上易出现黑色斑点。要求温度在15℃以上,但夏季温度达35℃以上时,通风不良,会对植株产生伤害。

2.卡特兰移栽技术同蝴蝶兰。刚定植的植株最好遮光50%,湿度在85%以上,最适温度为15℃~20℃,冬季最低温度在10℃以上,夏季能承受30℃高温。

其他兰花移栽参照蝴蝶兰移栽技术。

红花继木苗木组培技术


红花继木的组织培养包括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组培技术在红花继木生产上的应用,不仅仅限于组培育苗,还有望通过组培在育种上的应用,解决种间、属间等远缘杂交和杂种胚停止发育的缺陷,使红花继木的种质资源进一步纯化和提高。

红花继木苗木图片

1、外植体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花继木茎尖、芽及枝等作外植体,其中外植体采集在7~8月最好,污染率较低。

2、培养基

红花继木的组织培养包括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试验表明,初代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基可参考MS+BA1.0mg/l+IBA1.0mg/l;生根培养基可参考1/2MS+NAA1.0~1.5mg/l+0.1%的活性炭。

3、培养条件

红花继木的培养条件一般为:温度20℃左右,光照时间14h/d(每天14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LX(勒克斯)。

红花继木球图片

操作步骤

(1)外植体消毒:材料采回后,及时用稀薄的漂白粉溶液洗去材料上的污物,而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20分钟,直至冲洗干净备用。

(2)接种:在接种前,先将接种室内的紫外灯开约20分钟进行消毒,然后打开接种台上的鼓风机吹十分钟左右,即可进入接种室进行接种操作。将消好毒的外植体放于超净工作台上,首先,在无菌条件下用70%酒精或0.01%升汞在常温下浸泡材料消毒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然后用消毒的镊子夹取材料置于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注意接种时所用的镊子需先在70%的酒精中消毒,并在酒精灯上烧一下再用,以求更好消毒,避免接种外植体感染。

当芽长至2厘米左右时,切取芽端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上分化增殖,然后将继代增殖的丛生芽分别移至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当根长至1~2厘米长时,从培养室中取出炼苗,以备移栽。

(1)繁殖速度快:从优良母株上取下一个芽或一部分组织,理想条件下一年能繁殖几万到十几万株新的个体,所以组培技术最适合大量快速繁殖名贵和稀有植物。

(2)脱毒快繁:真菌、细菌、特别是病毒对植物的危害越来越大,已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采用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则是一项最有效、最快捷、最实用的方法。

(3)辅助育种:组培技术是单倍体育种、遗传性状研究、保留种质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4)组培苗性状一致:用组培技术繁殖的植株来自于一个亲本主体,所以能够保持后代植株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整齐度。

(5)不受亲本限制:由于组培苗是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植株,所以不受亲本不开花、不结籽及杂交品种后代易变异等品种特性的影响,可繁殖不育、杂交品种及易变异品种。

(6)不受季节限制:组培生产采用人工光照,室内培养,可以周年生产。

(7)节省土地和资源:由于组培生产可以在室内集中生产,立体分层生产,集中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土地、人力等,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组培技术在红花继木生产上的应用,不仅仅限于组培育苗,还有望通过组培在育种上的应用,解决种间、属间等远缘杂交和杂种胚停止发育的缺陷,使红花继木的种质资源进一步纯化和提高。

红花继木苗木基地

组培的兰花能变老种么,组培兰花的优点和缺点介绍


“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组培的兰花能变老种么,组培兰花的优点和缺点介绍”,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组培的兰花不能变成老种。老种是指完全在自然环境中繁殖得到的后代苗,它能够较好地保持原种的性状。而组培苗是利用人工培养在无菌情况下培养、生长、发育再生出完整的植株。所以组培苗不能成为老种,它两虽然都是利用母株进行繁殖的,但是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一、能变吗不能变成老种。老种是指完全在自然环境中繁殖得到的后代苗,它能够较好地保持原种的性状。而组培苗是用母株,利用人工培养在无菌情况下培养、生长、发育再生出完整的植株。所以组培苗不能是成为老种。它两虽然都是利用母株进行繁殖的,但是区别还是比较大的。组培的根会比老种的根白、细,还比较光滑。

二、组培的优缺点1。优点:组培兰花可以让一些珍贵的兰花得到大量的繁殖。除了价格上较为便宜,可以让很多名贵品种的兰花走入平常百姓家。还能够满足市场上对兰花苗日益增长的需求量,不然仅靠野生花苗是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其次,组培兰花可以集中培养出完全一模一样的兰花,其花色和叶形都不会有所差别。另外,通过组织培养可以进行脱毒,使之成为无毒的种苗。

2。缺点:养殖难度较高。因为组培兰花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培养的,温度和湿度都是经过严格把控的。所以它的抵抗能力比较差,对温湿度要求比较高,不耐病害。也就是说要比野生兰花,比野生兰花要娇气得多。组培兰花的花品容易退化,再者叶片会短一些,还非常不容易开花。组培的兰花生长不稳定,容易出现叶短且薄、不容易开花、倒苗、花香比较清淡等问题。另外,组培兰花的花色叶形都不会有变动,缺少个性之美。而野生兰花很少有完全相同的,即使同山同种的兰花,由于生长地的不同也会有稍微的差异。

风信子是土培快长还是水培快


“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爱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风信子是土培快长还是水培快,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风信子是一种受欢迎的室内花卉,其美丽的花朵和香气使其成为许多家庭和办公场所的理想选择。在种植风信子时,人们通常会选择土培或水培方法。关于哪种方法更快长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最新的信息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土培是一种传统的种植方法,人们在盆土中种植风信子球茎,并使用适当的土壤、养分和水分来提供所需的条件。风信子球茎通过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来生长和开花。土壤为球茎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并帮助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近年来水培风信子的种植方法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水培是一种不使用土壤的种植方法,球茎被放置在含有养分的水中。通过将养分直接提供给风信子球茎,水培方法可以更快速地提供所需的营养,从而促进生长和开花。

那么,土培和水培到底哪个方法更快长呢?最新的信息显示,水培风信子通常会比土培风信子更快长。这是因为水培提供了更直接和高效的养分吸收途径,球茎可以更加轻松地吸收到所需的养分。水培的环境条件也更容易控制,如水和温度。这使得风信子球茎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进行生长和开花。

尽管水培方法可能更快长,但土培仍然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土培风信子的生长过程可能会慢一些,但它们往往会产生更加健康和强壮的植株。土壤提供了更稳定的环境条件,并有助于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对于对养分需求较高的风信子品种来说,土培可能更适合,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土壤中丰富的养分来满足其需求。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无论选择土培还是水培,都可以成功种植风信子。最新的信息显示,水培方法通常更快长,并能够更快地促进风信子生长和开花。不过,土培仍然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并对某些风信子品种可能更具优势。无论选择哪种方法,关键是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和养分,以确保风信子能够健康地生长和开花。

别再迷恋欧月,咱中国的古老月季,快绝种了


屏东月季

粉妆楼

紫燕飞舞(四面镜)

软香红月月粉

金粉莲

羽士妆

映日荷花

绿萼

云蒸霞蔚

香粉莲

牡丹月季

橘囊

春水绿波

一品朱衣

青莲学士

思春

大富贵

紫香绒

匍匐红

其实在中国的古老月季远远不止这些,

往远里说甚至能够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

但是其后由于战乱等原因,

许多的月季品种失传,彻底消失……

现在能够找到的古老月季,

也就一百种左右,

和现代月季的三万多品种比较起来,

古老月季的存在岌岌可危。

“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花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品,养花让很多人乐在其中难以自技。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兰的组培快繁技术,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