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种植花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桂花叶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在路旁经常会经常种植一种飘香的植株这就是桂花,桂花是许多地方街道旁爱种植的物种,因为一到季节就满街多是香味。桂花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病症,如叶枯病,那么怎么对桂花叶枯病进行防治呢?

桂花叶枯病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起,后期病部散生很多小黑点,病斑背面颜色较浅。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左右。在广州,病害发生多在7-11月。盆栽场所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时,或植株生长衰弱时都会病重。病害在经冬后的老叶上发生较多。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加强培育管理。盆栽桂花要忌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抗病力。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冬季还应清除病落叶,以养活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发病期间,初期可喷护树将军,以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防治。

XzH52.CoM展读推荐

翠菊枯萎病症状与防治


翠菊枯萎病是翠菊发生普遍的严重病害,自苗期至开花期均可发生。植株发病后迅速枯萎死亡。

症状:幼苗受侵染后,可能在1周内发病,也可能直到植株成年也不发病。幼小植株发病时,叶片全部萎蔫,根系常发生程度不同的腐烂。感病成株,发病初期叶片变为淡黄绿色,下部叶片首先萎蔫,茎上出现褐色长条斑,有时仅在植株的一侧表现症状,根系常全部腐烂,最后导致整株萎蔫死亡。剖开病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湿度大时,茎基部产生大量的浅粉红色的粉末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在近地表处或表土下的茎上更为明显。

病原:病原为尖孢镰刀菌变种(Fusariumoxysporumvar.callis-tephi),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镰孢屑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病残体中的病原菌可存活数年。若将翠菊栽植在有病菌的土壤中,植株根部即可受侵染。幼苗出土后10-20天最易发病,苗木木质化后,病害明显减少。病原菌通过土壤和灌溉传播。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发病严重。此病的发生常与大水漫灌、施肥不当、连作、地下害虫有关。

防治: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拔除病株,集中销毁。②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种植。合理施肥,氮肥不要过多。避免连作。③用福尔马林和热力进行土壤消毒。④避免农具等将苗床上的病菌带到净土中。⑤选用抗病品种。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灌根。

月季霜霉病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1、病状:月季霜霉病危害叶片、嫩梢、花梗及花。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后扩大呈黄褐色和紫色,后为灰褐色,边缘色较深,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最终引起叶片扭曲、畸形。天气潮湿时,在叶背病斑处可见到稀疏的灰白色霜霉层。小叶往往变黄,有的病斑为紫红色,中心为灰白色,与农药药害及化肥灼伤状相似。新梢和花感染时,病斑与叶片相似,但嫩梢上病斑略显凹陷。严重时,叶萎缩脱落,新梢枯死。

2、病原菌:月季霜霉病是真菌中的一种蔷薇霜霉菌侵染所致(霜霉属病菌PeronosporasporsaBerk)。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在气温低、相对湿度较高、植株表面存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害易发生和蔓延。温室通风不良、植株过密、湿度高和氮肥过多时,病害均严重。

3、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以分生孢子侵染,孢子萌发温度1-25℃,最适为18℃,高于21℃萌发率降低,26℃以上完全不萌发,26℃24小时孢子死亡,孢子传播需要100%空气湿度,10-25℃温度,孢子萌发需要有水滴存在,露地栽培多发生在雨季,温室中主要发生在3-4月和9-10月,发生在温室中。苗床中密集、通风不良、多湿、氮肥过多时病重。

4、防治方法:避免高温高湿,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多开窗换气;用20000倍代森铵;500倍代森锰锌或代森锰喷施防治,但后者容易污染叶片。

富贵竹褐斑病症状和防治


富贵竹褐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缘和叶尖出现草黄色的湿病斑,病健交界处有浅褐色圆形或长椭圆形至长形病斑,与叶脉平行,老叶症状尤为明显。叶缘、叶尖病斑长7至13厘米,宽1至2厘米,症状严重的病斑长13至15厘米,并带有褐色斑纹,叶片病斑连片扩展,变成褐黄斑,植株生长受影响,降低观赏价值。

病原及发生规律该病病原是一种名为尾孢菌的微生物,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的春夏季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空气及溅水传播,可发生多次侵染和再侵染。湿度大时易发病,从苗期到成株伸长期均可发病。病菌萌发的最适温25至28℃,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繁殖、传播入侵,在春夏季多雨和低洼地区易发病。在珠江三角洲以4至9月发病较重,夏秋季节高温干旱时,突然降雷阵雨或台风暴雨天气易导致严重发病。

防治方法

(1)保持田间、盆土湿润,注意夏秋季节降雨时排水,增施磷钾肥,复合肥;冬季应控制水肥,以湿润为宜,促其休眠,喷药杀灭病菌,或剪除病枯叶集中烧毁。

(2)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600至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600至800倍液,50%苯菌灵可粉剂800至1000倍液,50%万宁可湿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800至1000倍液,50%万宁+37%枯萎立克可湿粉(1∶1)800至1000倍液,70%百菌清+40%代商乐(1∶1)可湿性粉剂,交替喷施3至4次,7至8天喷一次,有较好防治效果。

菊花白粉病症状和防治


菊花白粉病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透有小白粉斑点,以叶正面居多,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幼嫩的茎叶更易感染。在温湿度适宜时,病斑可迅速扩大,并连接成大面积的白色粉状斑,或灰色的粉霉层。严重时,发病的叶片褪绿、黄化;叶片和嫩梢卷曲、畸形、早衰和枯萎;茎杆弯曲,新梢停止生长,花朵少而小,植株矮化不育或不开花,甚至出现死亡现象。

病原及发生规律

引起白粉病的病原属真菌。在我国南方露地栽培和北方温室内可常年发病。病菌在病株残体内或土中越冬,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子囊果开裂,散出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扩散,并可多次侵染。5至11月均可发病,8至10月多发病,到20至25℃时易侵染发病。在湿度大,光照弱,通风不良和昼夜温差在10℃以上时最易发生。以9至10月发病严重,主要在秋季多雨、露、雾的潮湿环境下多次侵染发病。在空气湿度大,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时容易诱发,在浇水多、植株太密或干旱影响,栽培管理不善,造成植株生长势弱时,发生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

1.清园处理在栽培上注意剪除过密和枯黄株叶,拔除病株,清扫病残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大大减少病原物的传染来源。

2.加强生产管理栽植不要过密,控制土壤湿度,增加通风透光。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叶片抗病能力。浇水时应注意保持叶片干燥,防止浇水时水珠飞溅传播,造成再次侵染发病。

3.药物防治盆土或苗床、土壤药物杀菌,可用50%甲基硫菌灵与50%福美双(1∶1)混合药剂600至700倍液喷洒盆土或苗床、土壤,可达杀菌效果。发病初期可喷施农抗120或抗菌B0-10乳剂100倍液,或50%加瑞农可湿粉剂或75%十三吗啉乳剂1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可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尤其是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毫升加水100公斤喷雾,间隔10至15天喷1次,连喷2至3次,防治效果较好。另外,在发病期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剂32-48克,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剂45至67.5克,加水70公斤,搅匀喷洒,每7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也可用15%粉锈宁乳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800至1000倍液,50%多硫悬浮液3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退菌特10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可起良好防治效果。

总结:菊花白粉病是花卉中常见病害之一,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有分布。菊花白粉病使植株生长不良,叶片枯死,甚至不开花,严重影响绿化美化效果和花卉生产。

胶东卫矛的白粉病症状


胶东卫矛

胶东卫矛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发生在嫩枝上,白粉病的病原菌为专生性寄生菌。细菌主要寄生在胶东卫矛的表面,感染的叶片刚开始会长出淡绿斑,很快就会长出白粉,白色粉斑是圆形,然会就会连片长到叶子上,叶子一般不会枯死!胶东卫矛幼苗得病时叶子由淡绿变薄,甚至会扭曲,小苗子生长不是很旺盛,胶东卫矛白粉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发病,并进行初期感染,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进行重复感染!幼苗刚长出纸条就会互相感染,这种情况下幼苗干旱或者苗木浇水过多都会感染。

多肉植物烟煤病症状(附防治心得)


烟煤病是多肉植物常见病之一,很多花友不知道多肉植物烟煤病症状,作者收集了整理了花友的一些多肉烟煤病图片并附带一些花友的防止心得,对花友了解烟煤病非常有帮助。

多肉植物烟煤病症状:

多肉植物的叶子慢慢的起皱,起一小片的黑斑,叶子慢慢会干枯掉落,具有传染性,慢慢别的叶子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最后还会整珠枯萎,发病时叶片表面先出现暗褐色的霉斑,以后逐渐扩大。

下面来看图片(不同多肉植物不同时期的症状,花友要配合症状仔细来看):

下面是多肉烟煤病的防止心得:

pimu:1、日曹达杀菌粉,阿米妙收,甲基交叉使用,有治好几颗肉肉。2、其他的肉肉目前使用日本住友的杀菌杀虫喷剂,红色瓶子的那个,效果再看。

玉妞妞de:扑海因(我用的是扑海因在治煤烟的时候同时杀虫如果有虫虫也容易得煤烟的)。

rouu37:甲基+链霉素(甲基+链霉素我用过很好用!)(三天见效一周戒烟)。

瓶子de:施保克(我家的煤烟了三颗,喷了施保克就一直没发现传染了)。

风般的自由:代森锰锌(用代森锰锌试下~感觉冶煤烟还可以)。

xzpoka:因为夏天,有的肉都根系不好,有的肉在睡觉,有的半梦半醒。这种状态就抵抗力差,容易被传染。一般来说,用药一两次,就有一直扩散的作用了,如果没效果就是肉不健康根不好没有抵抗力,这种就要挖出来重新搞一下了。预先埋药是抵御害虫来袭的有效手段,但是药效有时限,春天定期杀虫杀菌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等秋天正正来了,植物活起来了,状态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杜鹃花褐斑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方法


养过杜鹃花的花友都知道,杜鹃是比较难养的一种植物花卉。它除了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外,病虫害也是导致难养的原因之一。其中褐斑病就是杜鹃花最常见的一种叶斑病,那么杜鹃花褐斑病都有哪些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该如何防治呢?

一、发病症状

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最初叶面产生红褐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斑。病斑直径2-5毫米,为黑褐色。后期病斑中央变为黄白色至灰白色,边缘深褐色(因品种而不同)。病斑表面生灰褐色霉丛,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片,叶片枯黄,脱落。

二、发病规律

该病由杜鹃尾孢菌(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叶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气温上升,随风传播。一般4―5月份开始发病,直至12月底病害停止蔓延。广州地区,杜鹃褐斑病于4―7月发病最严重。温室盆栽杜鹃终年均可发病。高温、多湿的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杜鹃喜酸性土壤,在微碱性和排水不良的粘质土壤地区,杜鹃长势弱,易于发病。不同品种的杜鹃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通常西鹃比春鹃易感病。

三、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应适当加施硫酸亚铁,尤其是对偏碱性土壤。需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忌积水。及时摘除病叶并消除盆土中或地上的病落叶,集中烧毁。植株间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以消除发病条件。

2、药剂防治

发病期间,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施用其他杀菌剂。

3、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适于当地栽培的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南京种植的南极、白御幸锦。福建栽植的五宝株、欢天喜地等品种均较抗病。

以上就是杜鹃花褐斑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方法,杜鹃花的种类较多,想要养杜鹃花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预防杜鹃花褐斑病哦。

桂花叶枯病防治要点


在路旁经常会经常种植一种飘香的植株这就是桂花,桂花是许多地方街道旁爱种植的物种,因为一到季节就满街多是香味。桂花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病症,如叶枯病,那么怎么对桂花叶枯病进行防治呢?

桂花叶枯病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起,后期病部散生很多小黑点,病斑背面颜色较浅。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左右。在广州,病害发生多在7-11月。盆栽场所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时,或植株生长衰弱时都会病重。病害在经冬后的老叶上发生较多。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加强培育管理。盆栽桂花要忌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抗病力。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冬季还应清除病落叶,以养活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发病期间,初期可喷护树将军,以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防治。

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如果没有花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