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一朵朵,一串串,团团相依,簇簇拥抱。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花卉的种植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的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橄榄花的生态特征以及习性”,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橄榄的别名叫青果,是人们很喜欢吃的一种水果,橄榄的营养很丰富,有利于人的健康,它是一种常绿乔木,我国就是它的原产地。而它的花属木樨科,和桂花、丁香同族。橄榄是圆锥花序,每个花序着生金黄色小花10~20朵,清香扑鼻。希腊人非常喜爱橄榄花,把其当作智慧、勇敢和胜利的象征。

橄榄,可供鲜食或加工,是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果树。橄榄有助于消化。福建是我国橄榄分布最多的省份,平均亩产不足400公斤,与柑桔、枇杷、龙眼相比,差距仍很大。

我国栽培的橄榄属于橄榄科橄榄属,栽培种主要有白榄和乌榄两种,云南等地尚分布有少量的野生种。

橄榄花的形态特征

乔木,高10-25(-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枝粗5-6毫米,幼部被黄棕色绒毛,很快变无毛;髓部周围有柱状维管束,稀在中央亦有若干维管束。有托叶,仅芽时存在,着生于近叶柄基部的枝干上。

小叶3-6对,纸质至革质,披针形或椭圆形(至卵形),长6-14厘米,宽2-5.5厘米,无毛或在背面叶脉上散生了的刚毛,背面有极细小疣状突起;先端渐尖至骤狭渐尖,尖头长约2厘米,钝;基部楔形至圆形,偏斜,全缘;侧脉12-16对,中脉发达。

花序腋生,微被绒毛至无毛;雄花序为聚伞圆锥花序,长15-30厘米,多花;雌花序为总状,长3-6厘米,具花12朵以下。

花疏被绒毛至无毛,雄花长5.5-8毫米,雌花长约7毫米;花萼长2.5-3毫米,在雄花上具3浅齿,在雌花上近截平;雄蕊6,无毛,花丝合生1/2以上(在雌花中几全长合生);花盘在雄花中球形至圆柱形,高1-1.5毫米,微6裂,中央有穴或无,上部有少许刚毛;在雌花中环状,略具3波状齿,高1毫米,厚肉质,内面有疏柔毛。

雌蕊密被短柔毛;在雄花中细小或缺。果序长1.5-15厘米,具1-6果。

果萼扁平,直径0.5厘米,萼齿外弯。果卵圆形至纺锤形,横切面近圆形,长2.5-3.5厘米,无毛,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干时有皱纹;果核渐尖,横切面圆形至六角形,在钝的肋角和核盖之间有浅沟槽,核盖有稍凸起的中肋,外面浅波状;核盖厚1.5-2(-3)毫米。种子1-2,不育室稍退化。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橄榄花的生态习性

野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山地、低丘及海拔150 ̄250m的热带季雨林和杂木林间,或栽培于庭园、村旁。

橄榄树生长力强,适应性广,河滩、洲地、山丘、坡地以及房前屋后、零星杂地均可种植,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树种。它树姿优美,四季常青,还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福州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

橄榄别称为青果。这是因为一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橄榄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翠的颜色。橄榄又称为忠果、谏果,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别韵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谏的性格而称名的。橄揽还被称为福果。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此既说明了福州历史上橄榄产量多,也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福州)的眷恋之情。

桃三李四橄榄七,橄榄需栽培7年才挂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不同品种生长成熟时间略不同。新橄榄树开始结果很少,每棵仅生产几公斤,25年后才显著增加,多者可达500多公斤。橄榄树每结一次果,次年一般要减产,休息期为一至两年。故橄榄产量有大小年之分。

橄榄有蜜渍、盐藏等多种加工办法。福州橄榄品种很多,主要有榄之香、檀香、惠圆、长营、自来圆、羊矢等10余种,福州的饭店酒楼中,把生橄榄捶扁,用红糟腌后上桌,风味独特,很受欢迎。

XZh52.COm阅读欣赏

海芒果的生态习性以及形态特征


海芒果别称海杧果(《中国植物志》)、海檬果、山檨仔、猴欢喜、海檨仔、黄金茄、山杧果等,属于夹竹桃科(Apocynaceae)、海芒果属。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下海芒果的生态习性以及形态特征。

海芒果是夹竹桃科常绿乔木,多分枝,枝轮生;叶互生,卵状倒披针形;花白色美丽。由于叶片及果实外形貌似芒果,及主要生长地为热带沿海的砂地上或近海的河流两岸,因而为名。

全株含有白色有毒乳液,而当中种子毒性为最强。海芒果原产于为印度、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琉球、澳大利亚及中国广东和台湾。海芒果属约有9种。高达8米。植株无刺,具乳汁。叶互生,窄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痕明显。聚伞花序顶生,花冠白色,中央粉红色,雄蕊着生花冠筒喉部。

核果,椭圆形或球形,内果皮木质或纤维质。

种子剧毒,少量即可致死,烤后毒性更大。

生海滨湿地,海芒果是优良的海岸防护林树种。

海芒果的形态特征

海芒果高4-8m,有乳汁。枝粗壮,具明显叶痕;叶互生,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6-37cm。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喉部红色,径约5cm,花期3-10月。

核果,椭圆形或卵圆形,橙黄色,果期11月至翌年春季。叶丛生于枝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生聚伞花序,花高脚碟状,花冠白色,中央淡红色,裂片5。

核果卵形,橙花色,有毒。

果皮光滑内为木质纤维层,使能于海中保存一段时间而借助海流散布,是海岸林植物传播的特殊方式。

由于外型非常漂亮吸引,及具有强韧的生命力,故被广泛栽植为行道园景树。白色的花瓣、星星的红心就像是摘一颗星星,远看好像桐花树一般。

鸡蛋花和海芒果虽然都是夹竹桃科的但是一朵典型的海芒果花比鸡蛋花多了5个过C5轴的对称面。

海芒果的生态习性

海芒果产中国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等地,澳大利亚和亚洲。

海芒果喜温暖湿润气候。

黄花狸藻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


黄花狸藻(UtriculariaaureaLour),狸藻科,一年生草本。除花序挺出水面外全体沉于水中,叶器多数互生,3-4深裂达基部,裂片先羽状深裂,再1-4回二歧深裂,末回裂片丝状,具细刚毛。分布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至大洋洲也有。多生长在水田中或静水池塘的浅水地方。

黄花狸藻形态特征

水生草本。假根通常不存在,存在时轮生于花序梗的基部或近基部,扁平并多少膨大,长2-6厘米,粗1-3毫米,具丝状分枝。匍匐枝圆柱形,长15-50厘米,粗0.5-2毫米,具分枝。叶器多数,互生,长2-6厘米,3-4深裂达基部,裂片先羽状深裂,后一至四回二歧状深裂,末回裂片毛发状,具细刚毛。捕虫囊通常多数,侧生于叶器裂片上,斜卵球形,侧扁,具短梗,长1-4毫米;口侧生,上唇具2条常疏生分枝的刚毛状附属物,下唇无附属物。花序直立,长5-25厘米,中部以上具3-8朵多少疏离的花,无毛;花序梗圆柱形,粗0.3-1.3毫米,无鳞片;苞片基部着生,宽卵圆形,长1.5-2毫米,顶端圆形或急尖;无小苞片;花梗丝状,背腹扁,横断面呈椭圆形,长4-20毫米,于花期直立,花后下弯。花萼2裂达基部,裂片近相等,上唇稍长,卵形,花期长3-4毫米,稍肉质,顶端钝形,边缘内曲,果期明显增大,长7-9毫米,开展或反折。花冠黄色,喉部有时具橙红色条纹,外面无毛或疏生短柔毛,长10-15毫米;上唇宽卵形或近圆形,顶端圆形,长约为上方萼片的2倍,下唇较大,横椭圆形,顶端圆形或微凹,喉凸隆起呈浅囊状;距近筒状,基部圆锥状,顶端钝形,较下唇短并与其平行或成锐角叉开。雄蕊无毛;花丝线形,上部扩大,长约2毫米;药室汇合。子房球形,密生腺点,无毛;花柱长约为子房的一半,花后延长,无毛;柱头下唇半圆形,边缘具缘毛,上唇极短,钝形,无毛。蒴果球形,直径4-5毫米,顶端具喙状宿存花柱,周裂。种子多数,压扁,具5-6角和细小的网状突起,直径0.8-2毫米,角上具极狭的棱翅,淡褐色,无毛。花期6-11月,果期7-12月。

黄花狸藻生态习性

黄花狸藻,食虫水草,一般生活在池塘的静水中,因为没有根,所以随水漂流,这种水草一般有1米长,除花序外,都沉于水中,叶器上有卵球状捕虫囊,可捕捉水中微小的虫体或浮游动物。夏秋季花序伸出水面开出黄色唇形花,昆虫或幼虫碰到它的绒毛,就会随水被吸入囊内,最后被消化液消化吸收。黄花狸藻除具有适应于沉水生活习性外,又是食虫植物,具捕虫囊,侧生于叶器裂片上,捕虫囊斜卵球形,捕食水中微小的动物。喜光照充足的环境,但注意不要使日照过强。喜温暖,怕低温,在20~30度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越冬温度不低于10℃。如此水生食虫植物与其它被子植物一样开花结果。总状花序,开黄花;结蒴果。

绵地罗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


绵地罗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常常生长在草地上或者潮湿的岩面,沙土上。锦地罗的叶呈莲座状平铺地面,宽匙状的叶,边缘长满腺毛,待昆虫落入,腺毛将虫体包围,带粘性的腺体将昆虫粘住,分泌的液体可分解虫体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然后由叶面吸收。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

绵地罗的形态特征

草本,茎短,不具球茎。叶莲座状密集,楔形或倒卵状匙形,长0.6-1.5厘米,基部渐狭,近无柄或具短柄,绿色或变红色至紫红色,叶缘头状粘腺毛长而粗,常紫红色,叶面腺毛较细短,叶背被柔毛或无毛;托叶膜质,长约4毫米,基部与叶柄合生,上部分离,5-7深裂或2-3深裂而每裂片再作1-3裂。花序花葶状,1-3条,具花2-19朵,长6-22厘米,无毛或具白色腺点,红色或紫红色;苞片被短腺毛,3或5裂,戟形,居中1裂特长,线形,两边裂片短小,钻形或三角形;花柄长1-7毫米,被腺毛或无毛;花萼钟形,5裂几达基部,浅绿色、红色或紫红色,背面被短腺毛和白腺点,宿萼腹面密具黑点或无点;花瓣5,倒卵形,长约4毫米,白色或变浅红色至紫红色;雄蕊5;子房近球形,无毛,侧膜胎座5,稀6,花柱5,稀6,内卷,顶部齿裂。蒴果,果爿5,稀6;种子多数,棕黑色,具规则脉纹。花果期全年。

原植物锦地罗为草本,不具球茎。叶莲座状密集着生,楔形或倒卵状匙形,长6~15毫米,绿色或变红色至紫红色,上面密被腺毛,下面被柔毛或无毛;无柄或具短柄;托叶膜质,棕色,长约4毫米,5~7深裂。花葶1~3条,夏季从叶腋长出,长6~22厘米,无毛,红色或紫红色,具花2~19朵;苞片戟形,被腺毛;花梗长1~7毫米,被腺毛或无毛;花萼钟形,5深裂,宿存;花瓣5,倒卵形,长约4毫米,白色或变红色。蒴果近球形;种子多数,棕黑色,具脉纹

绵地罗的产地生境

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南部和台湾省。生于海拔50-1520米的平地、山坡、山谷和山顶的向阳处或疏林下,常见于雨季。广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生于近海地带或海岛。模式标本采自缅甸。

生于山坡、平地和山顶阳处。分布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采收加工全年可采。多在春末夏初植株旺盛时拨取全草,剪除细而长的花茎,抖净泥沙,晒干。

锦地罗,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梭鱼草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介绍


梭鱼草喜温、湿润、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因此它一般在池塘或水池里养殖,它属鸭跖草目,雨久花科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一般用在园林里装饰,它的原产地是北美,当然在我国也是有分布的。或许很多花友对梭鱼草并不熟悉,那就先从它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开始了解吧!

雨久花科梭鱼草属,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叶柄绿色,圆筒形,叶片较大,长可达25厘米,宽可达15厘米,深绿色,叶形多变。大部分为倒卵状披针形,叶面光滑,花序顶生,穗状,长约10-20厘米,上有密生小花数百朵,花蓝紫色,上方两花瓣各有两个黄绿色斑点,花葶直立,通常高出叶面,花期5-10月。它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8-35℃。18℃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生长,冬季必须进行越冬处理。是多年生或一年生水生草本;叶浮水或沉水,基部有鞘;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为花瓣状,6片,分离或合生;果实为膜质的蒴果。

梭鱼草的形态特征

梭鱼草为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叶柄绿色,圆筒形,叶片较大,长可达25厘米,宽可达15厘米,深绿色,叶形多变。大部分为倒卵状披针形,长约10-20厘米。最上方的花被裂片有1个二裂的黄绿色斑点。花葶直立,通常高出叶面。

根茎为须状不定根,长15~30厘米,具多数根毛。地下茎粗壮,黄褐色,有芽眼,地茎叶丛生,株高80~150厘米。叶柄绿色,圆筒形,横切断面具膜质物。

叶片光滑,呈橄榄色,倒卵状披针形。叶基生广心形,端部渐尖。穗状花序顶生,长5~20厘米,小花密集在200朵以上,蓝紫色带黄斑点,直径约10毫米左右,花被裂片6枚,近圆形,裂片基部连接为筒状。果实初期绿色,成熟后褐色;果皮坚硬,种子椭圆形,直径1~2毫米。

梭鱼草的生态习性

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喜温、喜阳、喜肥、喜湿、怕风不耐寒,静水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长,适宜在20厘米以下的浅水中生长,适温15℃至30℃,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梭鱼草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条件适宜的前提下,可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水域。

长春花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


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花朵多,花期长,长得很繁茂,被人们称为日日春,它还有很强的功效与作用,是防治癌症的天然良药。不过还是很多花友对长春花不是很熟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长春花的基本常识,它的形态特征以及习性。

长春花的形态特征

亚灌木,略有分枝,高达60厘米,有水液,全株无毛或仅有微毛;茎近方形,有条纹,灰绿色;节间长1-3.5厘米。

叶膜质,倒卵状长圆形,长3-4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浑圆,有短尖头,基部广楔形至楔形,渐狭而成叶柄;叶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略隆起,侧脉约8对。

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有花2-3朵;花萼5深裂,内面无腺体或腺体不明显,萼片披针形或钻状渐尖,长约3毫米;花冠红色,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状,长约2.6厘米,内面具疏柔毛,喉部紧缩,具刚毛;花冠裂片宽倒卵形,长和宽约1.5厘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上半部,但花药隐藏于花喉之内,与柱头离生;子房和花盘与属的特征相同。

蓇葖双生,直立,平行或略叉开,长约2.5厘米,直径3毫米;外果皮厚纸质,有条纹,被柔毛;种子黑色,长圆状圆筒形,两端截形,具有颗粒状小瘤。花期、果期几乎全年。

长春花的生态习性

性喜高温、高湿、耐半阴,不耐严寒,最适宜温度为20℃-33℃,喜阳光,忌湿怕涝,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盐碱土壤不宜,以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砂质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好,花期、果期几乎全年。

长春花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3~7月为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0℃。

长春花忌湿怕涝,盆土浇水不宜过多,过湿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室内过冬植株应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否则极易受冻。露地栽培,盛夏阵雨,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受涝造成整片死亡。

长春花为喜光性植物,生长期必须有充足阳光,叶片苍翠有光泽,花色鲜艳。若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叶片发黄落叶。

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士,耐瘠薄土壤,但切忌偏碱性。板结、通气性差的黏质土壤,结果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不开花。

长春花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看完后应该对长春花有所了解了吧!想了解更多的花卉常识尽在。

玫瑰茄的特征以及习性介绍


玫瑰茄别名洛神花、洛神葵等,属锦葵目,花萼杯状,淡紫色,花黄色,蒴果卵球形,疏被长柔毛,它的原产地是西非以及印度。目前我国的福建、广东、云南等地都有栽培,玫瑰茄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尽量不要饮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玫瑰茄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

玫瑰茄的形态特征:

玫瑰茄是一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m,茎淡紫色,无毛。

叶异型,下部的叶卵形,不分裂,上部的叶掌状3深裂,裂片披针形,长2-8cm,宽5-15mm,具锯齿,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两面均无毛,主脉3-5条,背面中肋具腺;叶柄长2-8cm,疏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约1cm,疏被长柔毛。

花单,生于叶腋,近无梗;小苞片8-12,红色,肉质,披针形,长5-10mm,宽2-3毫米,疏被长硬毛,近顶端具刺状附属物,基部与萼合生;花萼杯状,淡紫色,直径约1cm,疏被刺和粗毛,基部1/3处合生,裂片5,三角状渐尖形,长1-2cm;花黄色,内面基部深红色,直径6-7cm。

蒴果卵球形,直径约1.5cm,密被粗毛,果爿5;种子肾形,无毛。花期夏秋间。

玫瑰茄原锥状根系,主根略细,入土较深,无毛。叶异型,下部的卵形,不分裂,上部的掌状35裂,具锯齿,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圆至宽楔形,无毛,主脉35条。托叶条形,疏被柔毛。花生于叶腋,黄色,内面基部为深红色,每株一般开50100朵花,多者近300朵,萼杯状,由5片组成的内萼片和812片组成副萼的小苞片构成,红色,肉质,味酸。蒴果卵球形,内有种子2030粒,种子肾形,深灰褐色。

形似草棉,直立,高达1米余,主干多分枝,花在夏秋间开放,花期长,花冠黄色,萼片和副萼玫瑰红色,茎、叶柄也常为淡玫瑰色,每当开花季节,红、绿、黄相间,十分美丽可爱。

玫瑰茄的生态习性:

玫瑰茄属热带、亚热带短日照作物,喜光,喜温,忌早霜,在25℃~30℃条件下生长最佳。

一般玫瑰茄在3-5月播种,9-11月采收,全生育期160-200天,有效积温500-550℃左右,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条件等有一定的要求。

土壤

玫瑰茄属直根系,侧根发达,扎根深,耐旱不耐涝,适应性广。在中等或中下肥力的砂质壤土和pH6-8范围的土壤中生长良好;肥地种植分枝多,萼片肥厚,产量高,但易徒长倒伏而影响产量;过于瘦薄、粘重的土壤生长不良,易产生白化苗等生理性病害。生长期中排水不良易染根腐病,烂根死亡。收获时如遇阴雨,花萼易霉变,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玫瑰茄土壤适应性广,平原、丘陵、山地栽培都可,红黄壤、青紫泥、砾石沙土、粘涂种植均可成功,以半熟化黄泥土为好。玫瑰茄可与矮秆作物如花生、豆类等作物或未投产的果树园等进行行间套种。同一块土地一般连作二年为好,继续连种易感病。

温度

随温度升高,种子发芽时间缩短,发芽率增高。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日平均温16℃开始发芽,营养生长要求22℃以上,10℃生长趋于停止。株高、茎粗营养生长高峰在7-8月,此时高温高湿达到玫瑰茄生长适宜条件。

湿度

在生长期积水,高肥土壤,易感青枯病、白绢病,发病率高达40%以上,干旱山地,甚至新开荒山种植,极少发病。

光照

玫瑰茄是强光性植物,种在密林树荫下,种植密度10.5m密植条件下,植株高而杆细,分枝少,产量低,日照时数对现蕾开花期有明显影响。

雁来红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的介绍


雁来红外形很有特点,呈叶鸡冠形状,它的原产地是亚洲热带地区。不过现在在我国也是很多人养殖的,很受花友喜爱,或许还有很多新的花友并不清楚雁来红,甚至都没听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雁来红的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

雁来红的介绍:

雁来红,别名小天蓝绣球、老来少、三色苋、叶鸡冠、老来娇、老少年。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4-45厘米,单一或分枝,被腺毛。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宽卵形、长圆形和披针形,长2-7.5厘米,顶端锐尖,基部渐狭或半抱茎,全缘,叶面有柔毛。

雁来红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00厘米,茎直立,少分枝。叶互生,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花极小,穗状花序族生于叶腋间,种子黑色有光泽。原产墨西哥。我国各地庭园有栽培。

雁来红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5-45厘米,单一或分枝,被腺毛。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宽卵形、长圆形和披针形,长2-7.5厘米,顶端锐尖,基部渐狭或半抱茎,全缘,叶面有柔毛;无叶柄。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有短柔毛,花梗很短;花萼筒状,萼裂片披针状钻形,长2-3毫米,外面有柔毛,结果时开展或外弯;花冠高脚碟状,直径1-2厘米,淡红、深红、紫、白、淡黄等色,裂片圆形,比花冠管稍短;雄蕊和花柱比花冠短很多。蒴果椭圆形,长约5毫米,下有宿存花萼。种子长圆形,长约2毫米,褐色。

一年生草木,株高60-100cm,茎直立,粗壮,绿色或红色,分枝少,单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有长柄。初秋时上部叶片变色,普通品种变为红、黄、绿三色相间,优良品种则呈鲜黄或鲜红色,艳丽,顶生叶尤为鲜红耀眼,观赏期6-10月,其中8-10月为最佳观赏期。花小,单性或杂性,簇生叶腋或呈顶生穗状花序,花序小而不明显,单性花或两性花,雌雄同株。浆果卵形,成熟期9-10月;种子细小,亮黑色。

雁来红的生态习性:

耐干旱,不耐寒,喜湿润向阳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喜肥沃而排水良好土壤。喜湿润向阳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忌水涝和湿热。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中,有一定的耐碱性,能自播繁衍。

雁来红用种子繁殖,一般于4-6月播种,也可于3月下旬在温床中播种育苗。定植时,当苗高10-15厘米时上盆定植,盆土以基肥为主。上盆须带泥团,植后遮荫数天。生长期注意通风透光,不宜过肥、过湿,以免徒长、叶色不鲜艳。雁来红生活力强,容易生长,管理粗放。

桃金娘形态特征以及习性


桃金娘为桃金娘科、桃金娘属灌木,高1-2米;嫩枝有灰白色柔毛。叶对生,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8厘米,宽1-4厘米,先端圆或钝,常微凹入,有时稍尖,基部阔楔形,上面初时有毛,以后变无毛,发亮,下面有灰色茸毛,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是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下面跟小编一起来认识下桃金娘吧!

桃金娘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

桃金娘的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嫩枝有灰白色柔毛。

叶对生,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8厘米,宽1-4厘米,先端圆或钝,常微凹入,有时稍尖,基部阔楔形,上面初时有毛,以后变无毛,发亮,下面有灰色茸毛,离基三出脉,直达先端且相结合,边脉离边缘3-4毫米,中脉有侧脉4-6对,网脉明显;叶柄长4-7毫米。花有长梗,常单生,紫红色,直径2-4厘米;萼管倒卵形,长6毫米,有灰茸毛,萼裂片5,近圆形,长4-6毫米,宿存;花瓣5,倒卵,形,长1.3-2厘米;雄蕊红色,长7-8毫米;子房下位,3室,花柱长1厘米。

浆果卵状壶形,长1.5-2厘米,宽1-1.5厘米,熟时紫黑色;种子每室2列。花期4-5月。

矮小常绿灌木,热带植物,较耐旱,生于红黄壤土丘陵上、两广地区极为常见。花期3-5月、果期7-8月,初秋,是岗稔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

挂果累累,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条虫子,芯外多籽,味道异常甜美。岗稔熟得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而棯子多吃了时一定要喝一碗盐水,否则次日会大便困难。

桃金娘科常绿小灌木,高0.5-2米;叶对生,革质,长3-6厘米,宽1.5-3厘米,下面披短柔毛,有离基三出脉。聚伞花序腋生,有花1-3朵。花紫红色,小苞片2,萼裂5,花瓣5,雄蕊多数,子房下位,三室,浆果。

桃金娘的生态习性:

桃金娘产中国南部各省,多生于丘陵灌丛中及荒山草地中生于丘陵坡地,为酸性土指示植物。

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及酸性土壤,耐瘠薄土壤,通常零星分布于低山坡疏林中。

“她以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花卉。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橄榄花的生态特征以及习性》,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