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花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品,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花卉的种植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你是否遇到了相关的问题呢?请您阅读鲜之花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木的药用价值有那些?》,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英)SappanWood

[别名]苏方木、红柴。

[来源]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sappanL.的心材。

苏木为苏木科苏木属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又名苏枋(《南方草木状》),苏方(《肘后方》),苏方木(《唐本草》),窊木(《诸蕃志》),棕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赤木(《兽医国药及处方》),红柴(《四川中药志》)。常绿小乔木,高可达5~10米。分布广西、广东、台湾、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树干有刺。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有锥刺状托叶,叶轴有棘刺;羽片912对,小叶10-15对,密生;小叶长方形,长1520mm,宽67mm,先端钝而微缺,基部偏斜,两面近无毛,有腺点;无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裂,略不整齐;花瓣5,黄色,最下1片较小;雄蕊10,花丝下半部密被绵毛;子房线状披针形,密被短绒毛。荚果偏斜倒卵形,扁平,木质,顶端斜截形,有喙,红棕色,有光泽。花期69月,果期次年夏季。

生于高温多湿、阳光充足和肥沃的山坡、沟边及村旁。产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采制]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色边材,干燥。

[性状]心材长圆棒状,长10-100cm,直径312cm。表面红黄色或棕黄色,具刀削痕和枝痕,常见纵向裂缝。横断面有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质松、带亮星的髓部。质坚硬。无臭,味微涩。

[化学成份]心材含巴西苏木素(brasilin);另含挥发油。

[性味]性平,味甘、咸。

[归经]心;肝;胃;脾经

[功能主治]解血破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用量39g。

心材入药,为清血剂,有祛痰、止痛、活血、散风之功效。近年来云南植物研究所从苏木的心材中提取一种苏木素,可用于生物制片的染色,效果不亚于进口的巴西苏木素。本种边材黄色微红,心材赭褐色,纹理斜,结构细,材质坚重,有光泽,干燥后少开裂,为细木工用材。

[中医药效]

活血祛瘀,消肿定痛。如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

考证

出自《医学启源》。

1.《雷公炮炙论》:苏方木,若有中心文横如紫角者,号曰木中尊色,其力倍常百等。

2.《本草纲目》:苏木,煎汁忌铁器,则色黯。其木蠹之粪,名曰紫纳,亦可用。

xzH52.coM强烈推荐

鸡血藤药用价值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其根及茎为云南鸡血藤药用,补血行血,通经活络。

鸡血藤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茎里面含有一种别的豆科植物所没有的物质。当它的茎被切断以后,其木质部就立即出现淡红棕色,不久慢慢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来,很像鸡血。

鸡血藤为攀援状乔木、灌木或为高大木质藤本。花两性,且两侧对称,位于近轴上方形似蝶首的两片花瓣为旗瓣,两侧平行与蝴蝶翅膀极为相似的两枚花瓣为翼瓣,位于最下方形状有点像盟友蝶尾巴边缘合生的两片花瓣为龙骨瓣。鸡血藤花由紫色、玫瑰红色或白色花冠组成腑生或顶生的总状或圆锥状花序,串串悬挂在空中,恰似小蝴蝶,散发出浓郁的蝶恋花香,在空中争奇斗艳,随风飘荡。

鸡血藤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茎里面含有一种别的豆科植物所没有的物质,当它的茎被切断以后,其木质部就立即出现淡红棕色,不久慢慢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来,很像鸡血,因此,人们称它为鸡血藤。鸡血藤植物用途甚广,在庭园中供棚架庇荫,与紫藤有同样效果,但其花色更为艳丽,晚夏开花,冬季半常绿,更受欢迎。除供观赏外,藤和根供药用,有散气、活血、舒筋、活络等功效。

别名: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凤庆南五味子、顺宁鸡血藤、散血香、三月黄、白血藤、渣子树、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红藤、活血藤、大血藤、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

药用价值

功效作用

根及茎为云南鸡血藤药用,补血行血,通经活络。

1.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2.对凝血、纤溶的作用

3.抑制心脏和降低血压作用

4.抗癌作用

5.对脂质代谢的调节

临床应用

1.治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鸡血藤30g,黄芪15g,大枣5枚。水煎服。

2.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鸡血藤60~120g,鸡蛋2~4个,8碗水煎成大半碗,每日1剂,长期服用。

用药禁忌

阴虚火亢者慎用。

食疗价值

鸡轿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治疗风湿所致的腰膝关节疼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常与红花桃仁、赤芍、地龙、黄芪、当归、丹参等配伍。可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与香附、益母草同用。

凌霄药用价值


凌霄花的功效:

凌霄花别名紫葳、芰华、紫葳华、苃华、陵霄花、堕胎花、藤萝花、吊墙花、杜灵霄花,凌霄花的功效:清热凉血、化瘀散结、祛风止痒,凌霄花的作用:治血滞经闭痛经、崩中漏下、血热风痒,凌霄花用药禁忌:气血虚弱及孕妇忌服凌霄花。

药名:凌霄花。

功效分类:凉血药。

科属分类:紫葳科。

别名:紫葳、芰华、紫葳华、苃华、陵霄花、堕胎花、藤萝花、吊墙花、杜灵霄花。

性味:味酸;性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化瘀散结;祛风止痒。

主治:血滞经闭;痛经;癥瘕;崩中漏下;血热风痒;疮疥陷疹;酒齄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煎汤熏洗。

来源:凌霄花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花。

凌霄花的作用:

凌霄花甘、酸,寒。归肝、心包经,凌霄花能行血去瘀,凉血祛风。凌霄花用于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1、凌霄花治肺有风热:凌霄花半两(取末),硫黄一两(别研),腻粉一钱,胡桃四枚(去壳)。先将前三味和匀,后入胡桃肉,同研如膏子,用生绢蘸药频频揩之。(《杨氏家藏方》紫葳散)

2、凌霄花治妇人、室女月候不通,脐腹疞痛,一切血疾:紫葳二两,当归、茂(蓬莪术)各一两。上为细末。空心冷酒调下二镇,如行十里许,更用热酒调一服。(《鸡峰普济方》紫葳散)

3、凌霄花治误食草药毒者:每用凌霄花同黑豆一处蒸熟,拣去花,只服豆三、五粒。(《履巉岩本草》)

4、凌霄花治女经不行: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下。(《徐氏胎产方》)

5、凌霄花治大便后下血:凌霄花,浸酒饮服。(《浙江民间草药》)

6、凌霄花治崩中漏下血:凌霄花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广利方》)

7、凌霄花治痫疾:凌霄花,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空心服。(《传信适用万》)

8、凌霄花治通身痒:凌霄花为末,酒调服一钱。(《医学正传》)

9、凌霄花治酒齄鼻:

方一、以凌霄花研末,和密陀僧末,调涂。(《岭南采药录》)

方二、凌霄花、山栀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调下,日进二服。(《百一选方》)

10、凌霄花治皮肤湿癣:凌霄花、羊蹄根各等量,酌加枯矾,研末搽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11、凌霄花治瘀血阻滞,月经闭止,发热腹胀:凌霄花9克,赤芍15克,丹皮9克,红花6克,桃仁9克,当归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2、凌霄花治皮肤湿癣:凌霄花9克,雄黄9克,白矾9克,黄连10克,羊蹄根10克,天南星10克。研细末,用水调匀外擦患处,每日3次。

13、凌霄花治久病疟母,肝脾肿大:凌霄花9克,蟅虫9克,鳖甲10克,大黄10克,红花6克,桃仁9克,当归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4、凌霄花治血热风盛的周身痒症:可单用凌霄花9克,水煎服;或用散剂酒调服;或凌霄花9克,生地30克,赤芍10克,归尾9克,白藓皮10克,荆芥9克,防风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凌霄花用药禁忌:

气血虚弱及孕妇忌服凌霄花。

草珊瑚药用价值


草珊瑚药用价值

性味:苦;辛;平

归经:心经、肝经。

功能:抗菌消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治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印度,斯里兰卡也有。药材基源:接骨金粟兰的枝叶。

采收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草珊瑚药用功能

药用部位全草,味辛、苦,性平。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经接骨等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疮疡肿毒肺炎、阑尾炎、急性蜂窝组织炎、肿瘤、跌打损伤、骨折等。近年用于治疗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道癌等有较显著效果。常用量9~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粉,以酒调敷患处。

草珊瑚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

红雀珊瑚药用价值


红雀珊瑚的介绍

喜欢(0)红雀珊瑚Pedilanthustithymaloides别名:扭曲草、拖鞋花、百足草、红雀掌、青竹标、铁杆丁香、雀舌珊瑚、白花大苞苣苔

分类:灌木花卉

红雀珊瑚为常绿灌木,茎绿色,常呈之字形弯曲生长,肉质,含白色有毒乳汁。叶互生绿色,卵状披针形,革质,中脉突出在下面呈龙骨状。杯状花序排列成顶生聚伞花序,总苞鲜红色,花期夏季。全年开红或紫色花,树形似珊瑚,故称红雀珊瑚。雀舌珊瑚又称铁杆丁香,属大戟科、红雀珊瑚属。常绿灌木。茎绿色,常呈之字形弯曲生长,肉质,含白色有毒乳汁。红雀珊瑚原产中美洲西印度群岛,性喜温暖,适生于阳光充足而不太

红雀珊瑚的种植信息红雀珊瑚的知识常识红雀珊瑚的介绍红雀珊瑚为常绿灌木,茎绿色,常呈之字形弯曲生长,肉质,含白色有毒乳汁。叶互生绿色,卵状披针形,革质,中脉突出在下面呈龙骨状。杯状花序排列成顶生聚伞花序,总苞鲜红色,花期夏季。全年开红或紫色花,树形似珊瑚,故称红雀珊瑚。

雀舌珊瑚又称铁杆丁香,属大戟科、红雀珊瑚属。常绿灌木。茎绿色,常呈之字形弯曲生长,肉质,含白色有毒乳汁。

红雀珊瑚原产中美洲西印度群岛,性喜温暖,适生于阳光充足而不太强烈且通风良好之地。温度过高的环境,半阴条件也能适应。对栽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药用价值

【别名】:扭曲草、拖鞋花、青竹标、百足草、红雀掌

【来源】:大戟科红雀珊瑚属植物红雀珊瑚的全草。全年可采,多鲜用。

【性味归经】:酸、微涩,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生肌。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疖肿疮疡,眼角膜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芭蕉的药用价值介绍


芭蕉是芭蕉科芭蕉属的植物。主要分布于日本、中国台湾以及大陆的上海、湖南、浙江、湖北、贵州、云南、陕西、四川、江苏、广西等地。芭蕉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很多疾病具有神奇的功效。

芭蕉与香蕉的营养差不多,都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但从中医角度讲,香蕉性凉,胃寒者不宜多吃,而芭蕉属中性,适宜体虚畏寒的老年人食用。

芭蕉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芭蕉的药用价值如下:

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4、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5、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6、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苎麻药用价值


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中国是苎麻品种变异类型和苎麻属野生种较多的国家,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苎麻较适应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苎麻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的饲料。麻根含有苎麻酸的药用成份,有补阴、安胎、治产前产后心烦,以及治疔疮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纸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种用途的纤维板。麻骨还可酿酒、制糖。麻壳可脱胶提取纤维,供纺织、造纸或修船填料之用。鲜麻皮上刮下的麻壳,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学工业的精炼溶液剂,又是树脂塑料。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也称白叶苎麻。其单纤维长、强度最大,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能好,脱胶后洁白有丝光,可以纯纺,也可和棉、丝、毛、化纤等混纺,闻名于世的浏阳夏布就是苎麻纤维的手工制品。

用途

茎皮纤维长,柔韧色白,不皱不缩,拉力强,富弹性,耐水湿,耐热力大,富绝缘性,为优良纺织原料,用途较广;根供药用,为利尿解热药,有安胎作用,治腹痛、下血等症;茎、叶可提苎麻浸膏,止血效果较好。全草含丁二酸(琥珀酸)、原儿茶酸及酚类物质。

功能主治

根:清热利尿,凉血安胎。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毒。

叶:止血,解毒。外用治创伤出血,虫、蛇咬伤。

含羞草有什么药用价值


含羞草的功能主治

含羞草甘、涩,凉,有微毒。具有利尿,止咳化痰,安神止痛,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神经衰弱,失眠,还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胃炎,肠炎,疟疾等疾病;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咯血、带状疱疹。

含羞草的用法用量

5-8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治咳嗽:含羞草、吉祥草各15克,麦门冬10克,用水煎服。

治感冒:含羞草15克,金银花、菊花各10克,用水煎服。

治小儿高热:全草10克,用水煎服。

治神经衰弱、失眠:含羞草15克,酸枣仁10克,用水煎服。

治带状疱疹:用含羞草鲜叶捣烂外敷。

含羞草根的临床应用

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取2两含羞草鲜根和600毫升水,一起用文火煎至100毫升,每日分2次服用。10天为一个疗程。

朱兰药用价值


朱兰药用价值

名称来源: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白及》: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及。

类别:收敛止血药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置沸水煮至无白心,除去外皮,晒干,切片生用。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用法用量:6~15g,研粉吞服3~6g。外用适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性味归经:[8]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药典依据:《神农本草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

《本草纲目》:气味(根)苦、平、无毒。

性状鉴别

根茎略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有2-3分歧似掌状,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数个棕褐色同心环纹,环上残留棕色点状的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样,可见散在点状维管束。粗粉遇水即膨胀,有显著粘滑感,水浸液呈胶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粘性。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白色。

①含糊化淀粉粒的薄壁细胞多呈不规则碎块,遇碘液显蓝色。

②粘液细胞甚大,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380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18-88m。

③表皮细胞表面观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壁厚3-6m,木化或微木化,孔沟明显,平周壁具稀疏短缝状纹孔;断面观类方形,被较厚的角质层。

④下皮细胞类多角形,壁稍弯曲,有的呈连珠状增厚,木化。

⑤纤维长梭形,壁木化,具斜纹孔或相交成人字形;纤维束周围细小类方形细胞含类圆形硅质块。此外,有梯纹、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

药的宜忌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

②《蜀本草》:反乌头。

③《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食用价值

朱兰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

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养花则是在赏花之上的更高远的境界。养花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苏木的药用价值有那些?,希望对您的养花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