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花卉种植已经成了现代经济的一大版块。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栀子花的繁殖方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栀子花用扦插、压条法繁殖为主,另外可用播种、分株法繁殖,也可以用水插生根法繁殖:

1、扦插繁殖

北方10~11月在温室,南方4月至立秋随时可扦插,但以夏秋之间成活率最高。插穗选用生长健康的2年生枝条,长度10-12厘米,剪去下部叶片,下端削成45度角的斜面,每20~30条扎成小捆,将斜面剪口放入0.05%的生根粉溶液或0.05%的萘乙酸溶液中浸15秒钟,取出晾干药液即可扦插,然后插于砂中,按行距20~25cm、株距7~8cm,把插条斜面插入土中2/3处,压实浇水,搭设矮荫棚遮荫。

在80%相对湿度条件下,温度20~24℃条件下约15天左右可生根。若用20*10的-6次方~50*10的-6次方吲哚丁酸浸泡24小时,效果更佳。待生根小苗开始生长时移栽或单株上盆,2年后可开花。北方亦可用水插法繁殖,即将插条基部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换水一次,盛水器放半阴处约20天就能长出新根。应加强中耕除草追肥(参见种子育苗繁殖),经1~2年的培育,苗高40~50cm时即可移植。该法繁殖不但可以得到大量的苗木,尚可提早开花结果,并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2、压条繁殖

4月份从3年生母株上选取健壮枝条,长25~30厘米进行压条,如有三叉枝,则可在叉口处,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经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可与母株分离,至次春可分栽或单株上盆。

3、播种繁殖

多在春季进行,种子发芽缓慢,播后约1年左右发芽,3~4年后开花,北方盆栽不易收到种子。

1)选种:选择饱满、色深红的成熟果实,连壳晒或晾干作种,播种前,用剪刀将种子果皮剪开,挖出种子,在热水中搓散,去掉浮种或杂质,然后将下沉的充实种子捞出,摊于竹席上,置通风处晾去过多的水分,即可播种。

2)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翻耕1-1.5尺,按宽4-5尺畦面起畦,畦高6寸,每亩施入人粪尿20-30担,待土干后浅耙泥块,整平畦面。在畦面按6-7寸行距开播种沟,沟深1寸左右待播种。

3)播种育苗:可春播或秋播,春播在雨水前后下种,秋播在秋分前后、播时将种子拌上火灰均匀的播在播种沟内,然后用细土或火土复盖平播种沟,盖草淋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每亩用种子4-6斤。

苗期管理:播种后,经常浇水保持畦面湿润,20天左右便可出苗,出苗后揭去畦面上的盖草,以后加强管理,在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进行疏苗,把过密苗、弱苗间去,苗长出5片真叶时,按苗距5~8cm留苗,并做到勤中耕除草,保持育苗地内无杂草生长。同时应适当追肥,秋播的育苗地在第一年进行2~3次,第2年春、夏、秋季各进行1次;春播的育苗地在春、夏、秋、冬季各进行1次。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每次施人畜粪水1000~1500kg。秋播培育至第二年秋末冬初,苗高30cm以上时可以定植,春播的育苗地到第二年春天苗高达30cm时即可定植,如未达到30cm高则继续培育到秋末冬初移植,该法可获得大量苗木。

4)分株繁殖栀子根际周围,往往长出很多蘗苗。每年早春或秋末冬初,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刨开四周表土,将分蘗苗从母根相连处用刀割断分离出作为种苗进行种植。

4、水插生根

取长度10~12厘米一年生枝条,留叶2~4片。将枝条先端削成马耳形,并将其浸入0.1%高锰酸钾溶液4~6小时后,取出插入清水中,入水长度为插条总长的1/3,用棕色瓶作容器,每隔1~2天换水1次;也可在木板或泡沫板上钻小孔,将插穗插进洞孔,而后浮于水面,其中插穗长度的2/3需留在浮体上方,1/3插入水中。

待长出新根以后,从较黑处移到亮处,根长到1.5~2厘米,单株根量有6~7根时,便可移栽到盆内或地栽。

xZh52.COm拓展阅读

栀子花怎么繁殖,栀子花五大繁殖方法


栀子花散发着独特的芳香,种植在家里到了夏天时候弥漫整个房屋,人们闻着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悦。正如这句遥见邻家栀子开,少女含笑寻香来。作为一种清新脱俗纯白无暇的植物花卉,栀子花怎么繁殖呢?下面大家以来来看看栀子花五大繁殖方法。

栀子花五大繁殖方法

1、栀子花水插根繁殖

首先需要剪取长约十厘米生长健壮的枝条,将枝条晒干为好,只保留2-3枚叶片。然后将准备好的枝条插入广口容器里,叶子要露出瓶外,瓶中的水在过1-2天换一次,保持水质的清洁。

等到一两个月长出两三根白色的根须,这时可以把枝条拿出来,埋到花盆里,放在温暖光线好,通风又不直射太阳地方。最后按照正常养殖栀子花方法浇水施肥就行。

二、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一般在4月进行,从3年生母株上选取1年生健壮枝条,长25-30厘米进行压条,将其拉到地面,刻伤枝条上的入土部位。如有三叉枝,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经过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生根后可与母株分离,至次春可带土分栽或者单株上盆。

三、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可在4-10月进行。首先选取生长健壮的两年生枝条,长度约为10厘米,剪去下部的叶子,下端削成45度角的斜面。将20-30条扎成小捆,将斜面剪口放入0.05%的生根粉溶液中,取出晾干药液即可。

将已经准备好的枝条插于砂中,行距20~25cm、株距7~8cm,把插条斜面插入土中2/3处,压实浇水,搭设矮荫棚遮荫。大约过半个月时间就可生根,之后将小苗移栽到花盆里。

四、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可以选在春播或者秋播,一般选用饱满、色深红的果实。播种前用剪刀将种子果皮剪开,挖出种子,在热水中搓散,去掉浮种或杂志,然后将下沉的充实种子捞出,并晾干。土壤选择可以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土。

种植前把地翻耕1、1.5尺,除去杂木树兜,可施土杂肥,绿肥或者人畜粪水作基肥。播种前将种子拌上火灰均匀播种在沟内,用细土或者火土覆盖平播种沟,盖草淋雨。待有幼苗期时,应经常除草追肥。育苗一年后可移栽。

五、分株繁殖

作为分株繁殖,首先需要是长出了蘗苗的健壮栀子花。在每年早春或者秋末,刨开四周表土,细心观察分蘖苗,按照根的自然伸展间隔,顺势从缝隙中用手或利刀分蘗苗从母根相连处分开,分离出作为种苗进行种植即可。

结语:当你学会了栀子花繁殖方法。在家里就可以自己动手去操作,用自己所学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在面对诸多问题时,就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栀子花长得郁郁葱葱,芳香迷人。

种植方法:栀子花的扦插繁殖技术


栀子花属木本植物,四季常青,每年端午节前后开花,花色洁白,花朵稠密,花香四溢,是城市美化、公路绿化、庭院观赏的极好植物。

栀子花属木本植物,四季常青,每年端午节前后开花,花色洁白,花朵稠密,花香四溢,是城市美化、公路绿化、庭院观赏的极好植物。栀子花属于开花不结果植物,无种子,只有靠扦插栽培。栀子花扦插多在4月中旬进行,此时成活率最高。如技术过硬或在有温室的地方,也可采用夏插和秋插,扦插时间分别为6月上旬至8月上旬、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

圃地准备 栀子花适宜在疏松深厚、通气保水力好、pH值5.5至6.5的土壤中生长。扦插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25%的溶液喷洒土壤,再用塑料薄膜覆盖3至4天。揭去薄膜1周后,待药气挥发即可使用。对南方偏酸性的针叶腐殖质土,也可用石灰粉消毒。

选择插穗 从花香、朵大的中幼龄树上选择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的1至2年生枝条作插穗。这类枝条不仅扦插易成活,而且长成的植株品质好、售价高。

处理插穗 将枝条剪成10厘米至15厘米长的插穗,只留上部3至4片叶,以减少蒸腾强度。将插条的上切口切成平口、下切口切成斜口,以增加其与土壤的接触面,利于吸收水分。上切口离芽1厘米至2厘米,下切口离芽0.5厘米,切口要平滑,防止劈裂。把剪好的插穗按30至50根捆成一捆,将其下部3厘米至5厘米处浸入50ppm的GGR6号溶液中1小时。

扦插 将处理好的插条插入圃地内。为防止插条伤皮,可采用沟埋法(先挖出小沟,再将插条整齐地放入沟内,最后用土掩埋其基部)扦插,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株行距按1015厘米安排。用手将土压实,浇一次透水,以利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为了防止插穗失水,应做到随剪随插。夏插或秋插的,因气温高,一般在早上或晚上插为好。

插后管理 架好塑料棚,覆盖遮阳网。栀子花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土壤和空气的温湿度,以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栀子花生根的最佳环境条件是:地温在20℃至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80%至90%之间,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持水量80%左右。扦插前期,一般10天浇水一次。抽梢展叶后,3至7天浇水一次。在扦插后30至40天,插穗即可生根,可轮流喷施0.25%至0.5%的尿素液肥和0.2%的磷酸二氢钾液肥,以促进生根。插后6个月,要适当延长通风和光照时间,以提高苗木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第二年春天可移苗种植。

花卉种植科普:栀子花的繁殖方法


栀子花属茜草科,为常绿灌木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为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除观赏外,其花、果实、叶和根可入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

栀子花用扦插、压条法繁殖为主,另外可用播种、分株法繁殖。

(1)栀子花扦插繁殖

北方10~11月在温室,南方4月至立秋随时可扦插,但以夏秋之间成活率最高。插穗选用生长健康的2年生枝条,长度10-12厘米,剪去下部叶片,先在维生素B12针剂中蘸一下,然后插于砂中,在80%相对湿度条件下,温度20~24℃条件下约15天左右可生根。若用20*10的-6次方~50*10的-6次方吲哚丁酸浸泡24小时,效果更佳。待生根小苗开始生长时移栽或单株上盆,2年后可开花。

(2)栀子花压条繁殖

4月份从3年生母株上选取健壮枝条,长25~30厘米进行压条,如有三叉枝,则可在叉口处,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经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可与母株分离,至次春可分栽或单株上盆。

(3)栀子花播种繁殖

多在春季进行,种子发芽缓慢,播后约1年左右发芽,3~4年后开花,北方盆栽不易收到种子。

常用扦插和压条繁殖。扦插,在梅雨季节用嫩枝15厘米长,插于苗床,10-12天生根。压条,4月选取二年生枝条,长20-25厘米,压埋在土中,保持湿润,约30天生根,夏季与母株分离,翌春分栽。移植苗木或盆栽,以春季为好,在梅雨季节进行,需带土球。

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和盛夏要多浇水。每月施肥1次,开花前增施磷钾肥1次。翌年早春修剪整形,并及时剪去枯枝和徒长枝。

栀子的繁殖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以种子为主。

栀子花繁殖方式简介


栀子花的繁殖可以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

一、有性繁殖。

一般选择饱满、色深红的成熟果实,连壳晒或晾干作种,播种前,用剪刀将种子雀舌栀子果皮剪开,挖出种子,在热水中搓散,去掉浮种或杂质,然后将下沉的充实种子捞出,摊于竹席上,置通风处晾去过多的水分。

一般选用选向阳山坡或土坊,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播种,可利用田边地角种植,或与豆科植物间套种。种植前把地翻耕1-1.5尺,除去杂木树兜,按宽4-5尺畦面起畦(土质好距离可大些,否则小些),畦高6寸,可施土杂肥,绿肥或人畜粪水作基肥,例如每亩施入人粪尿20-30担,待土干后浅耙泥块,整平畦面。在畦面按6-7寸行距开播种沟,沟深1寸左右待播种。

栀子花可春播或秋播,一般多在春季进行,春播在雨水前后下种,秋播在秋分前后、播时将种子拌上火灰均匀的播在播种沟内,然后用细土或火土覆盖平播种沟,盖草淋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每亩用种子4-6斤。

出苗后要注意及时去掉盖草,在幼苗期应经常除草,注意不要伤幼苗的根,除草后均需要追淡人粪尿水,育苗一年后即可移栽。如运输较远,宜用黄泥浆浆根,盖草保湿,每穴种一株,盖土、压实、淋水即可。

定植后每年春夏季各中耕除草追肥一次,施入人畜粪、厩肥、堆肥、饼肥等均可。夏季开花前,施磷钾含量较多的肥料为好,施肥一般在除草松土后进行。

二、无性繁殖。

1、扦插法。栀子花可分为春插和秋插。春插于2月中下旬进行;秋插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北方和南方稍有区别,但多以夏秋之间成活率最高。

插穗选用生长健康的2-3年生枝条,截取10-12厘米,剪去下部叶片,顶上两片叶子可保留并各剪去一半,先在维生素B12针剂中蘸一下,然后斜插于插床中,上面只留一节,注意遮荫和保持一定湿度。

一般1个月可生根,在80%相对湿度条件下,温度20~24℃条件下约15天即可。若用20*10的-6次方~50*10的-6次方吲哚丁酸浸泡24小时,效果更佳。待生根小苗开始生长时移栽或单株上盆,2年后可开花。南方还有采用水插法繁殖的,即将插穗插在用苇秆编织的圆盘上,任其漂浮在水面上,使其下部在水中生根,再移植栽培。

2、压条法。一般在4月清明前后或梅雨季节进行,4月份从3年生母株上选取1年生健壮枝条,长25~30厘米进行压条,将其拉到地面,刻伤枝条上的入土部位,如能在刻伤部位蘸上200ppm粉剂案乙酸,再盖上土压实,则更容易生根。如有三叉枝,则可在叉口处,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经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生根后可与母株分离,至次春可带土分栽或单株上盆。

移植苗木或盆栽以春季为好,在梅雨季节进行,需带土球。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和盛夏要多浇水。每月施肥1次,开花前增施磷钾肥1次。翌年早春修剪整形,并及时剪去枯枝和徒长枝。

花卉知识:栀子花的繁殖技术


一、扦插,在我国北部地区,扦插时间10~11月份。从母株上剪取生长健壮的成熟枝条,插秘长10~12厘米,在温室内扦插,经1~2个月便可生根。

一、扦插

在我国北部地区,扦插时间10~11月份。从母株上剪取生长健壮的成熟枝条,插秘长10~12厘米,在温室内扦插,经1~2个月便可生根。在我国华东地区,通常在梅雨季节进行带叶嫩枝扦插,成活率可达80%以上。扦插后,应适当遮荫或叶面喷雾(如果插前使用粉剂萘乙酸处理插穂茎部,则效果会更好)待插穂生出新根后,再逐渐增加光照量。

若采用全光照间隙喷雾扦插,则成活率更高,可达90%以上。在南方还可采用水插法:方法是将插穂扦插在苇秆编织的圆盖上,然后将其漂浮在水面上,成活率也很高。

二、压条

压条通常在4月份清明节前后进行。首先要从3年生母株上选出生长健壮的长25~30厘米的1年生枝条,刻伤枝条上的入土部位,并在刻伤部位蔽上200ppm粉剂萘乙酸,然后压土踏实。一般在压条后20一30天,即可生出新根。在6月份,即夏至前后,可与母株分离,到次年4月进行带土移栽。

种植知识:栀子花的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栀子花用扦插、压条法繁殖为主,另外可用播种、分株法繁殖

(1)扦插繁殖

北方10~11月在温室,南方4月至立秋随时可扦插,但以夏秋之间成活率最高。插穗选用生长健康的2年生枝条,长度10-12厘米,剪去下部叶片,下端削成45度角的斜面,每20~30条扎成小捆,将斜面剪口放入0.05%的生根粉溶液或0.05%的萘乙酸溶液中浸15秒钟,取出晾干药液即可扦插,然后插于砂中,按行距20~25cm、株距7~8cm,把插条斜面插入土中2/3处,压实浇水,搭设矮荫棚遮荫。在80%相对湿度条件下,温度20~24℃条件下约15天左右可生根。若用20*10的-6次方~50*10的-6次方吲哚丁酸浸泡24小时,效果更佳。待生根小苗开始生长时移栽或单株上盆,2年后可开花。北方亦可用水插法繁殖,即将插条基部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换水一次,盛水器放半阴处约20天就能长出新根。应加强中耕除草追肥(参见种子育苗繁殖),经1~2年的培育,苗高40~50cm时即可移植。该法繁殖不但可以得到大量的苗木,尚可提早开花结果,并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2)压条繁殖

4月份从3年生母株上选取健壮枝条,长25~30厘米进行压条,如有三叉枝,则可在叉口处,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经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可与母株分离,至次春可分栽或单株上盆。

(3)播种繁殖

多在春季进行,种子发芽缓慢,播后约1年左右发芽,3~4年后开花,北方盆栽不易收到种子。

1)选种:选择饱满、色深红的成熟果实,连壳晒或晾干作种,播种前,用剪刀将种子果皮剪开,挖出种子,在热水中搓散,去掉浮种或杂质,然后将下沉的充实种子捞出,摊于竹席上,置通风处晾去过多的水分,即可播种。

2)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翻耕1-1.5尺,按宽4-5尺畦面起畦,畦高6寸,每亩施入人粪尿20-30担,待土干后浅耙泥块,整平畦面。在畦面按6-7寸行距开播种沟,沟深1寸左右待播种。

3)播种育苗:可春播或秋播,春播在雨水前后下种,秋播在秋分前后、播时将种子拌上火灰均匀的播在播种沟内,然后用细土或火土复盖平播种沟,盖草淋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每亩用种子4-6斤。

苗期管理:播种后,经常浇水保持畦面湿润,20天左右便可出苗,出苗后揭去畦面上的盖草,以后加强管理,在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进行疏苗,把过密苗、弱苗间去,苗长出5片真叶时,按苗距5~8cm留苗,并做到勤中耕除草,保持育苗地内无杂草生长。同时应适当追肥,秋播的育苗地在第一年进行2~3次,第2年春、夏、秋季各进行1次;春播的育苗地在春、夏、秋、冬季各进行1次。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每次施人畜粪水1000~1500kg。秋播培育至第二年秋末冬初,苗高30cm以上时可以定植,春播的育苗地到第二年春天苗高达30cm时即可定植,如未达到30cm高则继续培育到秋末冬初移植,该法可获得大量苗木。

4)分株繁殖 栀子根际周围,往往长出很多蘗苗。每年早春或秋末冬初,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刨开四周表土,将分蘗苗从母根相连处用刀割断分离出作为种苗进行种植。

【栽培管理】

培养栀子花要选用肥沃的酸性培养土,一般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4份、砂土2份混合配制。生长期间以追施腐熟的有机液肥为主。北方每隔10~15天浇一次0.2%硫酸亚铁水或每隔10--15天施一次矾肥水。这样既能防止土壤变碱,又能及时给土壤补充铁元素,从而防止叶子变黄。喜湿润,应于早、晚用清水喷洒叶面及周围地面。夏天炎热季节应多浇水,每天早晚用清水喷洒叶面,还应向附近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栀子喜光,但忌夏日阳光曝晒,应注意适当遮荫,荫蔽度为50%左右。酷热的炎夏,中午应把盆株置于荫凉处,避免烈日直射,防止叶色变黄。生长旺季要注意施肥,原则是薄肥多施。可追施稀薄的发酵腐熟的豆饼水或香油渣水2--3次。花蕾初现时可再追稀肥一次,以促使花蕾生长。在北方,应在寒露节前移到室内向阳的窗台上,室温保持0℃以上,一般在10~12℃为宜。南方可露地越冬。冬季气温低,南、北方均宜控制浇水。北方春季不宜过早出室,通常在4月下旬出室为好。生长季节要实时修剪整形,除去徒长枝,以保证翌年花繁叶茂。唯有花开之时,不可近嗅,以免花内小虫吸入鼻内。

栀子花萌芽力强,常三权分枝,如任其自然,往往枝叶交错重叠,瘦弱紊乱,密不通风。4-5月间除剪去主干上的部分分枝。对树冠上个别冗杂的枝叶稍作删剪外,一般应重在保蕾。6月份随着花开花落,动剪整修。花色由雪白变为黄褐时即属残花,不可在留挂枝头,消耗养分,应随时剪去,促使抽生新梢。当新梢长至2~3节时进行第一次摘心,同时适当抹除部分腋芽。对位置不当的枝条,或剪去,或攀扎牵引,调整方向,填空补缺,使疏密适度,长短相宜,以保持树形协凋美观。

栀子花田间管理

栀子喜肥,但以多施薄肥为宜。土壤喜偏酸,排水良好。小苗移栽后每月可追肥一次;每年5~7月各修剪一次,剪去顶梢,促使分枝,以形成完整树冠。成年树摘除败花,有利以后旺盛开花,延长花期。盆栽栀子在雨后要及时倒掉积水,叶黄时及时施矾肥水。

在北方,常常是第一年从南方引种的栀子花,花大,第二年变小,叶变黄易脱落,严重时植株死亡。主要原因是北方土质偏碱,气候干燥和水质不宜其生长。因此从南方引种,应尽可能多带土移植。平时浇贮存的雨水或用青禾草、果皮泡水,也可用无盐泔水发酵后浇,如能在50千克水中加0.1千克硫酸亚铁效果更好。生长旺期用研水追肥,能促进枝叶繁茂,叶色浓绿光亮。春秋两季,生长缓慢。每2~3周施1次薄液肥,入夏后,气温升高,生长渐旺盛,可7~10天连液肥1次。早晚还可用清水淋栖叶面及附近地面,以增加空气湿度,秋季霜前,移入冬季温度不低于0℃的环境中越冬。

选地、整地

宜选向阳山坡,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栽种。可利用田边地角种植,或与豆科植物间套种。

种植前把地全垦,除去杂木树兜,按44尺的株行距挖穴,穴宽1尺见方,深0.8-1尺,每穴施土杂肥10-15公斤,与土拌匀后待种。

定植

1、选地、整地:栀子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利用山坡、土坊、田边、地角栽培。在选好的场地按株行距4-6尺挖穴(土质好距离可大些,否则小些),穴径一尺,深0.8-1尺,施土杂肥,绿肥或人畜粪水作基肥,土肥匀后待种。

2、定植:定植宜选在3-4月阴天进行,苗木出土后,要及时栽种,切勿风吹日晒,如运输较远,宜用黄泥浆浆根,盖草保湿,每穴种一株,盖土、压实、淋水即可。

3、田间管理:定植后每年春夏季各中耕除草追肥一次,施入人畜粪、厩肥、堆肥、饼肥等均可。夏季开花前,施磷钾含量较多的肥料为好,施肥一般在除草松土后进行。

常见栽培的变种和品种有:大栀子花var.grandiflora,叶大,花大,有芳香。卵叶栀子花var.ovalifolia,叶倒卵形,花小,白色单瓣。狭叶栀子花var.angustifolia,叶较窄,披针形。斑叶栀子花var.aureovariegata,叶具斑纹。

“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种植花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栀子花的繁殖方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