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草的过程也如是,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棣棠花”,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棣棠花的科属

棣棠花是蔷薇亚科棣棠花属的灌木植物,属于木本植物。

棣棠花的别称

棣棠花,又叫做地棠、蜂棠花、黄度梅、金棣棠梅、黄榆梅。

棣棠花的产地

原产自中国华北至华南,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北京、天津等省。

棣棠花的形态特征

棣棠花高达1—2米,小枝绿色,圆柱形,无毛。

叶片互生,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叶柄长5—10毫米,无毛。

单花,着生在当年生侧枝顶端,花梗无毛;花直径2.5—6厘米;萼片卵状椭圆形,顶端急尖,有小尖头,全缘,无毛,果时宿存;花瓣黄色,宽椭圆形,顶端下凹,比萼片长1—4倍。

瘦果是倒卵形至半球形,褐色或者黑褐色,无毛,有褶皱。

棣棠花花期在4—6月,果期在6—8月。

xZH52.cOm编辑分享

花卉大全:棣棠


棣棠

别名:地棠、黄棣棠、棣棠花

花语:高贵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棣棠属

种:棣棠

花期:4-5月

地理分布

中国、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

生长习性

棣棠喜欢温暖的气候,耐寒性不是很强,故在北京园林中宜选背风向阳处栽植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较耐阴,不甚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力较差。

繁殖

分株繁殖。生产中常采用播种、分株、扦插3种方法繁殖,但多用扦插和分株进行繁殖。

应用

丛植于力拔、墙际、水畔、坡地、林缘及草坪边缘,或栽做花径、花篱、或以假山配植,景观效果极佳。棣棠的花可入药,有消肿、止咳、止痛、助消化等功效。

扦插

早春2-3月可选1年生硬枝剪成长17cm左右,插在整好的苗床,插后及时灌透水,扦插密度以4cm×5cm为宜,上露lcm左右,保证外露出1个饱满芽。保持苗床湿润,生根后即可圃地分栽。

园林用途

在园林中可作树荫的绿化材料,如林缘、湖畔及建筑物和假山的北面等。常成行栽成花丛、花篱,与深色的背景相衬托,使鲜黄色花枝显得更加鲜艳。花可药用。

棣棠花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棣棠花的病害:黄叶病害

症状

棣棠花的黄叶病又叫做失绿病,是棣棠比较常见的而且多发的病症,经常出现在北方偏碱性的土壤种植的地棠花中。

发病初期,植株的顶梢嫩叶会先变黄,叶面组织变为黄色或者淡黄色,但是叶脉没有变色,还是绿色。

随着病情的加剧,整枚叶片全部变成了黄色或者黄白色,叶片边缘变成灰褐色,并且叶片逐渐枯死。

防治方法

首先在栽种的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最好是轻酸性或者中性的壤土最好。

发病初期可用硫酸亚铁溶液200倍液进行灌根,并用0.5%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浇灌和灌雾3—4次,可明显改变症状。

在施肥的时候多使用腐叶肥、牛马粪等有机物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棣棠花的病害:褐斑病害

症状

致病菌为半知菌类真菌,在寄主植株病残体上越冬,借刮风、降雨及浇水传播,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发病,7、8、9三月为发病高峰期。

发病初期叶片边缘会生长出灰褐色的病斑,病斑呈不规则的形状扩展,里面是灰褐色,边缘是红褐色。

发病后期,病斑逐渐扩大,有可能连成一条,形成条状斑,并且干枯,变为褐色,病斑处着生黑色粒状物。

防治方法

平时养护加强修剪,使植株处在通风透光的位置。

如有发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4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喷雾,每11天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发病期禁止喷灌,降低病害发展速度。

富含诗意的棣棠花该怎么培养?


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有着很多美丽的植物,就连它们名字也是非常的惊艳,不仅美得惊叹更美的让人沉醉,在《诗经》中也出现了很多名字特别好听的植物,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诗就描写了蒹葭,而蒹葭其实就是刚冒出来的芦苇,秋天的时候湖边会开满一片白色的花絮,风一吹过~场景非常壮观!小植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另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同样富含诗意——棣棠花,宋朝时期曾有诗人描写到:“绿罗摇曳郁梅英,袅袅柔条韡韡金。荣萼有光倾日近,仙姿无语击春深。盛传覆弟承华喻,别纪遗恩芾木阴。晚圃甚花堪并驾,周诗明写友于心。”棣棠花枝叶翠绿,金花满株,非常适合种植在水畔、坡边、林下和假山旁,也可以用于花丛、花径和花篱,还可栽在墙隅及管道旁,有遮蔽的效果。

棣棠花是属于落叶灌木,一般高1-2米,绿色的枝条,嫩枝有稜角。叶子带披针形,花瓣是黄色的椭圆形,开在侧枝的顶端。

关于棣棠花的名称,其实还有个小插曲。棣棠花是原产自中国的花卉,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西方人第一次接触到棣棠花时是在日本,所以他们误认为棣棠花原产地是日本的。而棣棠花在日本是比较受到推崇的,他们将棣棠花叫做山吹,这是因为在古代的日语中,鲜艳的浓黄色就是山吹色。它的花语代表着“高贵”。棣棠花其实是一种很好养的花卉植物,一般种植后,不需要特意的怎么打理它,小植给大家整理了棣棠花的养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

棣棠花喜欢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除了耐寒性稍微差点,对土壤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可以选择用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环境,这样对它的生长态势最好,平时注意保持土壤的排水性,松软性,非碱性良好就行。

二、水分

棣棠花一般不需要多浇水,但是夏季气温太高,导致水分蒸发过快情况下,就需要适当增加浇水量了,以防止盆土过于干燥。

三、温度

上面说到棣棠花是一个喜欢温暖湿润环境的花花,所以在冬天的时候我们要把它搬进室内越冬。这样才不会冻死噢。

四、施肥

盆栽的棣棠花需要在午后浇饼肥水,但是不能一次浇太多,在它生长期的时候,根据植株的生长态势酌量追施1—2次液肥。

注意事项一、及时修剪枯枝

当发现棣棠花长有退枝(枝条由上而下逐渐枯死)的时候,需要立即剪掉枯死枝,否则一旦蔓延到根部,就会导致整个棣棠花的死亡。

在棣棠落叶后,还会出现枯枝,所以也要勤加修剪。

二、开花后剪枝

在棣棠花开花后也要进行适当的修剪,这样才能促使地下的枝芽萌生。选择留50厘米左右高的部分,然后把上部的枝条剪去,如果想要更多的分枝,就留7厘米左右,然后把其余的部分剪掉。

三、定时换盆

在寒冷地区,比如长江以北区域,种植的盆栽需要3年左右换一次盆,并结合修根、分株,更新老弱枝。

病害防治一、黄叶病害

棣棠黄叶病又名失绿病,是棣棠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北方土壤偏碱性的地区常有发生。

发病症状,发病时首先表现为植株顶稍嫩叶发黄,叶面组织变为黄色或淡黄色,但叶脉仍为绿色,随着病情的加重,整枚叶片全部变为黄色或黄白色,叶缘变成灰褐色并杆死。

防治方法:

1.选择适宜的栽植地,土壤以轻酸性或中性壤土为好。

2.发病初期可用硫酸亚铁溶液200倍液进行灌根,并用0.5%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浇灌和灌雾3—4次,可明显改变症状。

3.多施用腐叶肥、牛马粪等有机物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二、褐斑病害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边缘着生有灰褐色病斑,病斑呈不规则状扩展,内灰褐色,边缘红褐色,发病后期病斑干枯,褐色,着生黑色粒状物。

发病规律:致病菌为半知菌类真菌,在寄主植株病残体上越冬,借刮风、降雨及浇水传播,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发病,7、8、9三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1.如有发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4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喷雾,每11天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2.加强修剪,使植株始终保持在通风透光状态。

3.发病期禁止喷灌,降低病害发展速度。

大花圆盘花


【繁殖方法】 采用栽植根茎、扦插法繁殖。

根茎栽植时期在2~3月,为延长开花时期,可延长开花时期,可推迟至4-5月。用壤土2、腐叶土1、腐熟牛粪及砂1配合。块茎在18cm盆中可栽10-12株。先填入盆深度2/3的培养土,其上放置块茎,最后覆土距盆沿约2cm。初期放入室内荫处给予温度16~18℃,嫩芽抽出后移入日照充足处。也可先行催芽,将块茎假植在砂或蛭石中,保持适度湿润,温度15℃以上,待苗高5cm时即可定植。

扦插繁殖可行茎插、叶插和根茎鳞片撤播。扦插用土为泥炭上与河砂等量配合。茎穗切口不一定在节处,扦插后要给予低温;叶插则将叶带叶柄切下,全部叶柄插入砂中;也可从根茎上剥下鳞片,撤播盆面上,覆盖砂土以不见鳞片为度,也需给予低温。苗成活后上盆。因系浅根性,不需深盆。

【栽培管理】 经过休眠的块茎,依需要的开花期,随时取出栽植。栽植前可先行催芽。上盆或定植时覆土以盖没块茎为度,经浇水露出块茎顶部。温度18~21℃,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需在荫棚下栽培,最好早晨和傍晚能揭开苇帘使之接受光照,而其他时间的强光必须避去。充分灌水和追肥,并进行摘心以增加分枝数。因抗热力弱,盛夏应喷水降温,保持凉爽的环境。花后逐渐减少浇水量,并移于稍微通风处,以促进块茎的成熟。当地上部分枯死后,应完全停止浇水。入冬前将块茎从盆中取出,埋入干燥砂中贮藏。贮藏场所宜温暖而干燥,温度不低于10℃。

轮花肋柱花


植物名称轮花肋柱花

学名Lomatogonium rotatum

所 属 科龙胆科

所 属 属肋柱花属(侧蕊属)

分布 北京见于门头沟区百花山、延庆县八达岭、海淀区西山。生于山坡。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蒙古、日本、苏联远东地区、北美也有。

描述 一年生草本。株高30~5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少分枝。叶狭披针形,长1.5~3厘米,宽0.4~0.6厘米,无柄。复总状穗状花序,顶生或叶生,花具长梗。花萼5,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与花冠近等长;花冠淡蓝色,长约1.5厘米,5深裂,裂片长椭圆形,基部两侧各有1齿裂缝状物;子房圆柱形,1室,花柱缺,柱头沿子房缝下延。蒴果,椭圆形;种子小。花期8月,果期9月。

丽花独花报春


品种名称丽花独花报春

学名Omphalogramma elegans Forrest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报春花科独花报春属

产地产云南西北部。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株高可达80cm。根状茎粗短或稍伸长,向下发出多数肉质长根。展叶期晚于初花期,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开花期叶长达6cm,宽3cm,果期叶可长达10cm,宽4cm,先端钝,基部楔形至圆形或微呈心形,全缘,上面被白色多细胞长毛,下面沿中肋和侧脉疏被毛;叶柄初时与叶片等长,果时可长于叶片1-2倍。花葶高约15cm,果期可达75cm;花萼长9-10mm,分裂近达基部,裂片6-7,窄披针形至近线形,外被毛,先端锐尖;花冠深蓝紫色,长4-5.6cm,冠檐直径4-6cm,先端2裂;雄蕊6-7,着生于冠筒中部;子房和花柱无毛,柱头高达冠筒口。蒴果长1.8-2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活习性:喜向阳湿地。生于海拔3200-4700m的林缘、灌丛边和泥炭沼泽地。

繁殖方法:种子繁殖。

应用价值:花美色艳,宜庭院草地边缘种植或盆栽观赏。

粉花悬铃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粉花悬铃花,拼音:fěnhuāxuánlínghuā

拉丁学名:Malvaviscusarboreusvar.mexicanus

别称: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锦葵目,亚目:

科:锦葵科,亚科:

族:梵天花族,属:悬铃花属

形态特征

粉花悬铃花常绿小灌木,叶卵状披针形,花单生于叶腋,花粉色,下垂,筒状。

生长习性

粉花悬铃花喜高温多湿和阳光充足环境,耐热、耐旱、耐瘠、不耐寒霜、耐湿,稍耐阴,忌涝,生长快速。宜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粉花悬铃花图片

花卉大全《棣棠花》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太阳花养花技巧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