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花在历来的文章诗篇中从不缺席,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凤尾蕨,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凤尾蕨的别称

凤尾蕨的别称有很多,主要是以它的叶形和生长环境来进行命名。凤尾蕨的别称有井栏草、井栏边草、井茜、井阑草、井边茜、井口鸡胶舌、井栏茜;壁脚草、鸡脚草、百脚草、百脚鸡、铁脚鸡、金鸡爪;小叶凤尾草、山凤尾、小凤尾、凤凰草、金鸡尾、旋鸡头、阉鸡尾、野鸡尾、小叶金星凤尾、山鸡尾;石长生、五指草、青蕨、龙须草、腊肾草。

凤尾蕨的生长习性

凤尾蕨喜欢温暖湿润并且半阴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它可以耐旱,但是怕积水,喜欢肥沃并且排水性良好的充满钙质的土壤。

凤尾蕨的分布范围

凤尾蕨原产自中国和日本地区,分布在除云南以外的长江南部地区。

XZH52.Com品读分享

凤尾蕨的怎么养


凤尾蕨别称井栏草、小叶凤尾草等,盆栽可点缀书桌、茶几、窗台和阳台,也适用于客厅、书房、卧室做悬挂式或镶挂式布置,全草可供药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凤尾蕨的养殖方法吧!

凤尾蕨的生长习性

凤尾蕨产于中国及于欧洲、非洲等地,生于竹林边、河谷、墙壁、井边、石缝和山林湿地处,性喜温暖、湿润、阴暗的环境,忌涝,要求荫蔽、空气湿润、土壤透水良好,较耐寒,生长适温为10~26℃,越冬温度可低至0~5℃。

凤尾蕨的养殖方法

1、水肥:凤尾蕨宜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水分应供应充足,一般可以2~3天浇水一次即可。虽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对凤尾蕨来说,浇水间隔期间轻度的干燥也是无妨的。凤尾蕨也不能浇水过多,水分过多会可导致叶片脱落。

2、温度:凤尾蕨适宜的温度为16~28℃,高于30℃或低于15℃皆生长不良,过冬时不能低于5℃,冬季养护需要加温设备,如果没用加温设施,可采用双层保温设施,冬季下午在温度下降到22~24度时要及时封棚。夏季养护需要有降温设备(抽风机和水帘)。

3、湿度:凤尾蕨喜高湿环境,不耐干燥,养护期间应勤向植株及生长环境喷水增湿,适宜的湿度为75~80%左右,过于干燥会造成叶片边缘枯黄,甚至全叶枯黄。

4、光照:凤尾蕨喜温暖半阴环境,适合散射光照,不能让阳光直射,否则易萎蔫卷曲,种植后15天光照控制在2000~3000Lux较为适合小苗的生长,种植后第一个月总体光照控制在3000~4000Lux较为适合,第二个月总体光照控制在6000~7000Lux较为合适,第三、四、五个月总体光照控制在7000~8000Lux左右较为适合。

5、修剪:凤尾蕨快速生长时期,生长快,叶丛过密导致生长衰弱,底层老叶通风、通光不良出现叶枯或叶片长时间积攒水珠,容易发生叶片腐烂现象。因此,快速生长期间,应及时修剪换盆。最好在秋季修剪,去除死叶、黄叶,保证既能促进植株间通气顺畅,又保持植株整体美观。

6、病虫:凤尾蕨生长期不易受病、虫害影响。但是如果生长环境温度太低、通风、通光性差、空气湿度太高时,极易感染灰霉病、立枯病,并伴有红蜘蛛、介壳虫、蛞蝓等害虫出没,导致植株出现叶萎、下垂,甚至枯死。

7、凤尾蕨的繁殖方法

孢子繁殖:风尾蕨没有种子,通常是以无性孢子进行繁殖,由于孢子越新鲜,发芽越快,发芽率越高,所以在孢子成熟后尽快收集播种。播种前先对栽植容器和基质消毒并保持清洁卫生,研究发现选取1/2MS并添加浓度低于2%的蔗糖作为培养基时成苗率最高,孢子萌发后待苗长至一程度时便可上盆栽培。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蕨类植物最常见的繁殖方式,此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繁殖成活率低,一般在繁殖量不大时采用,不适于大规模生产。家庭盆栽凤尾蕨,通常在4、5月份分株,分株前减少浇水,以便于脱土,脱土后用利器把植株分为3~4丛,再分栽在小盆中,精心护养,直至块茎部位生出初生叶,形成新植株。

剑叶凤尾蕨的栽培技术


繁殖:用分株或播种孢子繁殖。分株在春天结合翻盆进行,花叶种只能用分株繁殖。

栽培条件:喜温暖,生长适宜温度为15-26℃,10℃以下停止生长,花叶品种要求较高的温度,冬季温度应不低于5℃。耐阴性强。喜湿润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要求70%-80%。不耐旱,喜疏松、通气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养护指南:

绿叶种能在半阴环境下良好生长,夏季应遮去70%的光照。但斑叶种需较明亮的光照,以保持叶色的鲜丽。

生长期绝不能使盆土干旱失水,应保持盆土湿润,但冬季应适当减少浇水。

喜阴湿环境,应经常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日常应多向叶面喷洒水分。

每半月施薄肥1次。

由于根系发达,因此每年需翻盆1次。培养土可用园土、腐叶土、泥炭土及珍珠岩等配制而成。

凤尾蕨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凤尾蕨的病害及其防治

根腐病

根腐病是凤尾蕨会出现的病害之一,根腐病的发生,多是和环境有关,空气湿度过大,或者是花盆内有积水,都有可能导致根腐病的发生。根腐病的危害较大,发生根腐病会导致根部的腐烂,根部是植物的重要部分,腐烂有可能会蔓延至这个植株,需要格外注意。

当凤尾蕨发生根腐病,需要及时的进行防治。对根部进行修根,或者是用药剂喷洒治疗。可以使用的药剂包括代森锰锌溶液、宁南霉素溶液等药剂,经过稀释之后就可以喷洒。

灰霉病、立枯病

这两种病害也是凤尾蕨比较常发生的病害,发生的原因也是和环境有关,一般是在温度较低,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疾病。

凤尾蕨发生了灰霉病和路边,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凤尾蕨的虫害及其防治

蚜虫、红蜘蛛

在生长的环境不良,达不到凤尾蕨的生长的需求的时候,凤尾蕨就有可能产生蚜虫或者红蜘蛛的危害。

发生这些虫害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杀虫剂进行杀虫。

介壳虫、蛞蝓

介壳虫和蛞蝓等害虫,也都是因为环境的原因而多有发生,会导致凤尾蕨出现一片枯萎,甚至会枯死。

凤尾蕨的修剪防护

凤尾蕨在生长期间,会因为生长过快,而导致叶子过于密集,生长衰弱,在光照不良时,会出现一片腐烂的现象,可以及时的进行修剪,去掉凤尾蕨的死叶和枯叶、黄叶,避免发生腐烂,保持植株美观。

凤尾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凤尾兰,拼音:fèngwěilán

拉丁学名:

别称:菠萝花、厚叶丝兰、凤尾丝兰、波罗花、华丽丝兰、剑麻蒲竹丝兰、刺叶王兰,刺叶玉兰、大丝兰、风尾丝兰、甘露千首兰、枪树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龙舌兰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植株丛生。茎悬垂,长达50厘米,节间长1.5-2厘米。叶二列,着生于茎的全长,稍肉质,狭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2-1.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具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很短,沿茎上的各个节上对叶而生,具3-6朵花,花序柄长约3-6毫米;花苞片宽三角形,长约2毫米;花梗和子房长约5.5毫米;花白色,伸展;中萼片长圆形,长7毫米,宽2.5毫米,先端急尖;侧萼片斜卵形,长6毫米,宽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花瓣镰刀状倒披针形,长7毫米,宽2毫米,先端稍急尖;唇瓣厚肉质,3裂;侧裂片紫色,直立,三角形,很小,先端钝;中裂片白色带紫色先端,宽卵形,弯曲向上,长约1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钝,基部(在两侧裂片之间的前方)具1个舌形带毛茸的肉突;距圆锥形,长约2.5毫米,内面背壁具1个舌状附属物。夏秋从叶基部抽出粗壮的花茎,高1米多,圆锥花序,每个花序着花200至400朵,从下至上逐渐开放,乳白色,杯状,下垂。凤尾兰叶浓绿,表面有蜡质层,坚硬似剑;地栽植株叶长40至70厘米,宽3至6厘米,密集丛生螺旋状排列于短茎上,呈放射状展开。花期6-10月。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亦耐阴,抗污染,萌芽力强,适应性强,花后顶端停止生长,旁边自叶痕发生侧芽。性强健,耐寒、耐旱、耐湿、耐瘠薄,对土壤、肥料要求不严。

药用价值

味辛、微苦;性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主支气管哮喘;咳嗽。

相关传说

凤尾兰,一种很古老很古老很古老的神奇植物。它的历史,传说是有一次凤凰涅槃失败后,因为没有新的身体,便附着在旁边的一棵植物上。然后,它们破土而出,便开出了迎着凤舞而摆动的凤尾兰。

凤尾兰图片

小凤尾苔


品种名称小凤尾苔

学名Homalia sp.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溪苔科

产地分布于非洲南部及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植物体呈黄绿色,植株可高达6~l0厘米,一般生长在湿岩或地上,下部基脚分成两片而抱茎,在水草箱中不太容易种好。

繁殖方法:以新芽的方法进行繁殖

栽培要点:碳酸盐硬度:3dH~7dH

酸碱度(pH值):6.2~7.0

水温:15~24℃

光照:低光照

栽培难易度:困难

布景位置:前景

凤尾竹


家庭盆栽可选用腐叶土、园土、河沙各1/3混合配制的培养土。

约每隔1个月施1次稀薄肥水,并注意松土,以利透气。

生长期间浇水要适量,保持盆土湿润即可。气候干燥和炎夏季节要经常用清水喷洗叶片,以利保持叶片碧绿。

室内养护时春、夏、秋三季放朝南窗台附近通风处,冬季放阳光充足的地方,便能生长良好。若放室外培养时,春、秋季节可多接受些光照,夏季要注意遮阳,避免强光曝晒,否则枝叶易发黄,影响美观。

凤尾竹在生长过程中老竿逐渐枯萎,应及时剪去,以保持优美的姿态。

凤尾竹多用分株法进行繁殖。一般在春季出笋前将老株丛从盆内倒出,除去泥土,分出带有1年生的竹竿,从竹头相连最少处切开,另行上盆。分层埋土并轻轻压实,放阴蔽处保持盆土湿润即可。

肾蕨


盆栽肾蕨比较容易,培养土可用1份腐叶土、1份素沙和2份蛭石配成。用于吊篮栽培的基质可用1份腐叶土或泥炭土和1份蛭石配制。

肾蕨生长健壮,根系很快会布满盆,每隔1-2年于春季结合分株换1次盆,换盆时应剪掉老叶。

在生长季节每月应施1-2次肥,常用稀薄腐熟饼肥水。

肾蕨较耐干旱,但在生长季节需供应充足的水分,尤其在夏季除经常保待盆土湿润外,每天要向叶面上喷水数次,以增加空气湿度,这样才能保持叶片清新碧绿。如果空气过于干燥则羽叶容易发生卷边焦枯现象。若浇水过多或把植株浸泡在水中,则易造成叶片枯黄脱落。

夏季放在室内通风良好而有散射光处或室外的大树下或阴棚下养护。如光照过强,则叶片易发黄;若过分阴蔽,羽叶常易脱落。

北方地区冬季应适当给予光照。

冬季室温维持12-15℃,即可安全越冬。

肾蕨的繁殖能力很强,主要采用分株法繁殖。常在春季出室后结合翻盆时分开地下铁丝状匍匐枝,每株数丛,浅栽于盆面。栽好后放阴湿处,以后保持盆土湿润。夏、秋季节也可分株。肾蕨地下的圆球形块茎也能发育成小植株。只要将其分栽到盆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即可。如果需要作较大批量的繁殖,适合于采用此法。

肾蕨地下块茎可入药,在中药中称马骝卵,可治感冒、咳嗽、肠炎、痢疾、烫伤、刀伤等。

喜欢《凤尾蕨》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知识大全凤尾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