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没有人不喜欢花的,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不同于赏花,种植花卉的学问则比较多,你在种植过程上遇上麻烦了吗?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鹅掌楸山地种子育苗、无性育苗技术,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鹅掌楸又可以称为马褂木、双飘树,是我国Ⅱ级濒危野生保护植物,一般适合生长在1200m左右的上地,可以作为庭荫树或者行道树中的一种。鹅掌楸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花大而美丽,栽种后能很快成荫,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同时还兼具药用价值,主治风湿痹痛,风寒咳嗽等疾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鹅掌楸山地种子育苗、无性育苗技术。

1种子育苗

1.1种子选择

选10~30年生长健壮的母树,作为种子果实的采摘母树,采收后的果实不能立即收藏,应当放置于温度适宜的室内经过7~10天左右来自然阴干。阴干后将种子放在日光下摊晒2~3天,等到具翅小坚果自行分离后再去除杂质,装入干净布袋干藏。

1.2圃地选择及整地作床

在苗圃地要避风且向阳,土壤应当肥沃深厚、水源应当充且便于足排灌,且土壤的性质最好是酸性沙质。在播种前1个月,对铺地进行深翻,进行土地清毒,并在土壤中施适量的腐熟厩肥和饼肥。苗床一般以110cm为宽度,以25cm为高度,以30cm为步道宽度来做好。

1.3种子处理及播种

播种前1天将拟播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个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干净,并用35度温水浸泡一天,便可以进行播种。大面积播种时,按照每667平方米播种10~15千克的种子来被苗,种子播入土后,立即用细土来覆盖,覆盖厚度通常为0.5~0.8厘米,在土壤覆盖后,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应当用稻草覆盖。

1.4苗期管理

鹅掌楸种子在育苗后的20~30天便可以出土。为了增加种子的存活率以及减少突发情况,在当幼苗开始出土时,而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分批适量揭草。揭草后要及时根除苗间杂草,间苗和补苗,使苗木分布均匀。间苗和补苗一般放在4月底5月初的阴天或小雨天进行,这样可以增加补苗的存活率。

2无性育苗技术

2.1嫁接育苗

鹅掌楸在嫁接育苗时,选择砧木,通常使用高度为50厘米以上,地径0.8厘米以上的一到两年的马褂木进行嫁接育苗。嫁接接穗选择的母树,要具有极强的杂种能力,采集时间应当是在接春季芽未萌动前,采集后要做好保鲜保湿工作。在树冠向阳面的中、上部剪取生长发育良好、木质化充分、未患病虫害的一到两年的生枝条作接穗,嫁接时期根据不同区域来具体确定,在离地面两到三厘米高度的地方用带木质部芽接的方法进行嫁接。

嫁接后对嫁接苗进行适当的管理,从接口以上四到五厘米处进行剪砧。嫁接10到15天后,检查嫁接苗的成活率并对未成活的进行补接,同时为了大风从嫁接口处将新梢刮断,可以在砧木旁边立支柱,用松紧适当的物体将新梢绑缚。在5-8月,要以尿素为肥料进行追肥,在穗苗的生长季节,适时进行中耕除草和灌溉及排水,在阳光充足且温度高的时候,要注意遮荫。

2.2扦插育苗

鹅掌楸扦插育苗时,要注意扦插时间和方法。扦插育苗在6月上旬到7月上、中旬,扦插前要将床面整理平整后,再按照每行之间相距10厘米、每株之间相距5厘米的密度进行,扦插完毕后要立即进行1-2小时的喷雾。扦插后,为了保证扦插初期基质湿润,需不断的补水,特别是再高温天气,在早上7∶30到晚上18∶00以每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间隔实施自动间歇喷雾非常必要。

2.3移植育苗

移植育苗在9月中、下旬,将扦插成活后的苗木移植到大田苗圃地,阴天进行移栽。苗圃地移栽前每亩地施入充分腐熟厩肥2500kg+复合肥50kg,并适时的进行中耕除草。移栽后要浇透水,生长期要以尿素为主进行4-5次的追肥,适时进行中耕除草和灌溉及排水。

XZH52.COM精选阅读

楸树播种育苗技术


楸树属紫葳科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30米,其用途广泛,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目前楸树幼苗培育主要通过播种来实现。要培育优质的楸树壮苗离不开规范的栽培管理技术,下面就为你介绍楸树播种育苗技术。

第一步、采集楸树种子。

楸树种子最好选择在15~30年生的健壮母树和优种树上采种。采下果实摊晾晒干后脱粒既得种子。

第二步、整理播种苗床。

楸树种粒小,幼芽嫩弱,破土力差,要整碎土壤作成畦床。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结合耕作施足基肥,每亩撒施硫酸亚铁5公斤进行土壤消毒。

第三步、种子催芽处理。

为使种子发芽齐、出苗快,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用35~C5540~C的温水浸种直到冷却,再继续浸泡24小时让种子吸足水。然后捞出种子混2倍细湿沙,堆放室内28~C5530cC处进行催芽,不断翻动和洒水保持一定湿度。大约8至10天,当种子有30%5540%裂嘴或种胚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第四步、播种。

一般华北地区以4月上旬为宜,如用薄膜湿床增温保湿,可提前到3月下旬播种。播前畦床要灌足水,条沟撒播,行距20至25厘米,每亩播种量1至2千克。播后用腐熟的马粪、细湿沙和细土各1/3拌匀过筛后覆盖,厚0.5厘米,以不见种子为宜。覆土后畦床面架设薄膜小拱棚,既增温又保湿,给幼苗出土和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步、苗期管理。

楸树幼苗在两对真叶之前根系较浅,如表土干旱应及时浇水。要小水漫灌,以免水大冲倒小苗,同时可保持床面湿润。在有三至四对真叶时,停止浇水开始蹲苗,并间苗至株距15厘米,以促进幼苗生长。一般7月份苗木进入旺盛生长期,每隔20天左右每亩施10公斤速效氮肥或腐熟的人粪尿400至500公斤,并进行浇水、中耕、除草、松土等管理。楸树播种育苗一年高可达75至100厘米,亩产苗1至1.5万株。

日本海棠无性育苗技术


日本海棠无性育苗要点有哪些?日本海棠又可以称为倭海棠,花期在3-4月份,花色有大红和粉红色,花后结黄色球形果实,可以种植在庭院、路边、坡地,也可以作为盆栽摆放在阳台、室内观赏,接下来小编就来简单说说日本海棠无性育苗技术。

1硬枝劈接

1.1砧木准备

砧木选择:地径1~2cm的山定子实生苗;

砧木处理:在秋季树木落叶后上冻前将山定子播种苗按地径、高度分级假植在地窖里面,定期喷水,保持适度在60%以上,为第二年的春季嫁接做准备。

1.2穗条采集

采集接穗要结合冬季修剪,在第二年的2-3月份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日本海棠枝条,将枝条细弱部分剪去,每50根捆成1捆放到地窖里面,将枝条基部埋入消毒后的湿沙中,同时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1.3硬枝劈接

硬枝劈接:将头年假植的山定子苗取出后剪去距离茎基部5cm以下的部分,等待嫁接部位选好剪断后用劈刀在砧木中心纵劈1刀,同时再将选作接穗的枝条,剪成8~10cm的茎段,留有2~3个饱满芽作为接穗。在接穗的下端,削2个对称斜面呈楔形,接穗的削面要求平直光滑,粗糙不平的削面不易紧密结合。削接穗时用左手握稳接穗,右手推刀斜切入接穗,推刀用力要均匀,推刀的方向要保持与下刀的方向一致。

接合与绑缚:用劈刀的楔部把砧木劈口撬开将接穗轻轻地插入砧内,插时要注意使砧木形成层和接穗形成层对准,不要把削面全部插进去,要外露0.5cm左右的削面,最后用1.5cm宽的弹性塑料条绑紧即可,用1.5cm宽的弹性塑料条严密绑扎接口部位,再套上一个大小适中的透明塑料袋,便于保持温湿度,提高其成活率,每砧接1穗。

1.4嫁接后管理

1.4.1移栽

将嫁接好的苗尽量保持塑料袋完好定植到大地里,在嫁接10天后芽开始萌动。

1.4.2剪砧放芽

接穗上的芽萌发至2~3cm时在塑料袋上撕开1个小孔,3天后完全撕开。等接穗新梢长至25~30cm时割断缠绑的塑料条。

1.4.3除草和萌蘖

嫁接十几天后砧木上即开始发生萌蘖,这是需要及时除掉,减少其与接穗争夺养分,抹芽除蘖最好从萌条或萌蘖的基部减除。

1.4.4适时施肥

在新梢萌发至10cm时施肥,春天每8~10天施肥一次,氮、磷、钾比例为6∶2∶3,7月停止施肥。

1.4.5防治病虫害

嫁接后每7~10天交替喷施2~3种类型的杀菌剂1次;喷施叶面肥后,每10~15d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各1次。主要病虫害有:海棠锈病、灰霉病;卷叶蛾、红蜘蛛。

2芽接

上年播种的或次年4月移植的山定子苗在7月末到8月初进行‘T’芽接法嫁接或补接;选择当年生枝条靠近中部的饱满芽,在砧木西面距地表5~10cm处切“T”形口,深度以见木质部能剥开树皮为度,再用刀尖小心剥开砧木树皮,用宽1cm的塑料带绑紧,包扎宽度以超过切口上下1~1.5cm为宜。

2.1接后养护管理

嫁接7~10天后检查成活情况,同时需做好追肥、灭虫、除萌等管理,具体与与枝接相同;

秋季芽接的苗成活后,在第二年的春季在接芽上方1cm处剪掉砧木顶梢。

2.2冬灌

在10月底对嫁接苗进行冬灌保墒。

合欢种子怎么育苗?合欢种子秋播育苗技术


合欢种子怎么进行播种育苗?合欢属于含羞草科,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市场前景还不错。2015年春季在歙县进行移栽培植大苗,移栽苗木生长较好。现总结其育苗和栽培技术,以期为合欢栽培提供参考。

1采种

在歙县,合欢种子一般于10月中旬成熟。以选择十八至二十八年生的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为宜。荚果的颜色变为黄褐色,标志着合欢种子已经成熟。用长竹竿将荚果从树梢打落,再从地上捡拾装入框中运回。捡拾运回以后,将荚果曝晒2~3d,曝晒时每隔2h翻动荚果1次,待大部分荚果裂开时用棍棒敲打荚果,使种子从荚果中脱落,筛去荚果壳,簸去杂物,即可得到纯净种子。一般荚果出种率在35%左右。

2圃地选择与处理

秋播育苗种子要在圃地里越冬,秋播对圃地的要求较严格,既要防止合欢种子被鸟兽啄食,又要防止种子霉变腐烂,因而秋播育苗地一般选择在房屋前后。要求育苗地地势要高,以防止积水烂种。要求土壤通透性好、阳光充足、浇灌水方便、育苗地内病虫害较少。

本次圃地选择在歙县东经118°25′41″、北纬29°37′42″的地方。于10月上旬对圃地进行深翻,翻耕深度为40cm,施腐熟农家肥30t/hm2、复合肥1500kg/hm2作为底肥,并均匀施入呋喃丹颗粒45kg/hm2,以杀灭地下害虫,同时施入敌克松30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将圃地内的土壤进行“二犁二耙”,7d后开始做床,床宽80cm,苗床高35cm,步道宽40cm,要求床面平整。圃地四周开50cm深的排水沟。

3播前种子处理

合欢种子播前必须进行种子除蜡,以打破种子的休眠期,促进发芽整齐、发芽早。如不进行除蜡处理,种子播下以后休眠期长达9个月以上,有的甚至长达2年左右。除蜡处理的具体做法是先用草木灰水浸种48h,再将种子反复揉搓数次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将种子与粗砂混合,装入布袋中反复揉搓,直至搓洗种子表面用手摸有粗糙感即可,最后将种子与砂摊于阴凉通风处,晾干种子表面水分,筛去粗砂,待播。

4秋播

歙县秋播时间一般在11月上旬,即土壤封冻前。合欢种子以条播为宜。首先在整理好的床面上开3cm深的播种沟,将种子播于播种沟内,播种量为52.5kg/hm2,种子间距为3~5cm,再用干细锯末覆盖种子,厚度约为3cm,播种沟行间距为25cm左右。每床播好以后,及时喷洒1%高锰酸钾水溶液再次消毒床面,最后盖上干净的稻草或茅草,厚度约为7cm,以保温保湿。种子秋播后要经常巡视,发现有鸟兽危害应及时驱赶防范,夜晚可以放置毒饵毒杀老鼠等小型啮齿动物。

5育苗地管理

秋播合欢种子于4月2日开始发芽出土,4月10日前基本出土完成。一般在种子出土15%时于傍晚揭去盖草。揭草时动作要轻,防止折断苗木的茎芽。幼苗出齐后要保持苗床湿润,防止病害发生,可用1%多菌灵水溶液喷雾进行预防。秋播合欢种子发芽率在82%左右。

苗木生长至25d左右时要进行第1次间苗和补苗。首先在间苗的地方用水浇透土壤,拔除生长不良、生长集中过密、染病或有虫害的幼苗。将间出的粗壮幼苗用于补苗,使整体苗木分布均匀,补苗后连续浇水3d,确保补栽苗木成活。第2次间苗时间大约在40d时,方法同第1次,最后保留苗木株距为25cm,密度为9.75万~10.5万株/hm2。圃地内要每隔15~20d中耕除草1次,中耕深度不超过2cm。如果杂草生长旺盛,可以增加除草次数。松土和除草要做到不伤苗、不压苗。床面过干时要对苗床进行补水,浇水量和浇水次数要根据苗木大小及苗床的干湿情况而定。

苗木出现4片真叶时,要对苗木进行追肥,每次追施2%尿素60~90kg/hm2,约15d追肥1次,8月底停施尿素肥,促进苗木木质化,使苗木顺利过冬。11月底苗木高平均为1.5m,地径为2.2cm左右。

6苗木移栽

经过近1年的培育后,育苗地内的生长空间已不再适合苗木的高生长。此时就要将苗木移栽另行培植,移栽时间一般在当年11月底至翌年2月底,此时的苗木处在休眠期,移栽容易成活。合欢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情况下土壤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都适宜合欢树生长。但为了集约经营选地最好选择开阔的山地、坡度15°的缓冲地、农田等。如果是培育绿化大苗,要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培植,以便于下次起苗运输。为了保证苗木成活率,苗木要随起随栽,栽植前用利剪剪去破损的根系和过长的侧根,同时尽量带土移栽,不能带土的要在栽植前上浆,然后再栽植。株行距为3m×5m,栽植时挖穴40cm×40cm×40cm,每穴内底部可施50g复合肥,用少量的表土混合复合肥后,将苗木栽植于穴中,浇足定根水,用脚踩实表面泥土。每年在7月中旬和9月底中耕除草,除草时适当对根部进行培土,以促进合欢树干生长粗壮和端直,在11月下旬对树木进行适当修剪,并在修剪以后对每株苗木进行施肥,以满足苗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若栽植地管理较好,3~4年即可郁闭成林。

皂角如何育苗?皂角种子育苗技术要点


皂角种子种皮致密坚硬,透水性差,采用常规育苗技术很难获得满意效果,即便种子质量很好,出苗率也很低,缺苗断垄参差不齐,甚至有些种子到第二年才能出苗。针对皂角育苗难的问题,经生产实践探索出了用硫酸处理皂角种子的育苗技术,收到了出苗率90%以上、平均苗高120cm以上的育苗效果。

皂角种子育苗技术

1.采集种子

秋末冬初的11月中、下旬,从树上采集风干的皂角荚,手工剥出种子不用再晾晒,清除杂质和秕种装入布袋、存入室内、待春天育苗用。

2.育苗地的选择和准备

皂角育苗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水方便的砂质壤土。播种前要浇透水造墒,地面普遍撒施腐熟有机肥2500kg/667m2,地面略干后深翻耙平待育苗。

3.育苗播种

3.1育苗时间

春季土壤解冻后的4月中下旬~5月上旬。

3.2种子处理

3.2.1硫酸浸泡将皂角种子倒入提前准备好的瓷盆、塑料桶或缸及其他非金属容器,再倒入98%的浓硫酸,硫酸液以浸过种子为宜,处理过程中用木棍搅拌浸在硫酸中的种子,以使种子在硫酸液中处理均匀,注意硫酸不要飞溅以免灼伤。处理时间40分钟至1小时,处理时间过短达不到处理效果,但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灼伤种仁。

3.2.2清水洗种硫酸浸泡过的种子捞出后要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要把沾在种子上的硫酸清洗干净。

3.2.3温水浸种清洗干净的种子倒入相应的容器中,用60℃温水浸种,边倒水边搅拌,自然冷却后浸泡24小时,第二天换浸种水继续浸泡,第三天种子吸饱水后用清水清洗即可进行催芽。

3.2.4催芽吸饱水皂角种子捞出后装在湿蒲包或湿麻袋中,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催芽,每天用清水清洗一次,有1/3的种子发芽露白后即可播种。

3.2.5作畦播种在深翻耙平的育苗地上,做宽80~100cm的畦,畦长依情况而定,沿畦埂一侧用镐开深10~15cm的沟,沟内撒毒土,用锄轻覆土使种子与毒土隔开,以免灼伤种子胚芽,同时也形成了播幅宽15~20cm的播种沟,将催过芽的种子均匀撒施于沟内,用脚将种子踩入土中,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挨着第一沟按同样的方法种第二沟,种第二沟时刨出的土有一部分自然的就盖在了第一沟的上面,以此类推种第三沟、第四沟,直到种满畦面。畦内最后一沟种好后用平耙搂土覆盖,覆土厚度2~3cm,覆土后镇压。播种后如遇干旱可早晚用喷壶浇水,不可大水漫灌浇蒙头水。播种后还可地膜覆盖,在播种好的畦面上相隔60~80cm插上弓形竹片或树条,上覆地膜成拱棚状增温保湿,利于快出苗、出齐苗。

4.田间管理

4.1间苗与定苗

小苗出齐后要及时间苗与定苗。苗高3~5cm时进行间苗,掌握的间苗标准是各有空间,小苗不拥挤、不成堆。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定苗。没有行距要求,在15~20cm的播幅内错落有致排开,苗与苗之间相距10~15cm即可。

4.2施肥浇水、除虫打药

幼苗期畦面浇水易板结,要结合间苗定苗等田间管理用剪钩松土除草。

6~8月间根据天气和苗木生长情况进行施肥浇水,生长期如有病虫害发生要对症用药进行防治。对育苗地中出现的霸王苗及时进行修剪,防止一株影响一大片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如需培育大苗,可于第二年春季进行移栽,栽植密度视对苗木需求情况确定不同的株行距,小苗则密,大苗则稀。

白蜡种子育苗的技术详解


白蜡是一种植物并不是蜡烛,白蜡树生长在我国的南北各省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8世纪末,从国外引进栽培种植,树形笔直美观,枝叶繁茂,不仅是防风固沙护堤护路的好帮手,还是工厂城镇绿化美化的好树种,树苗的萌发力强,生长快速,种植起来并不艰难,接下来小编就是要为大家送上白蜡种子育苗的技术步骤详解。

白蜡种子育苗技术详解:

1、种实采集

白蜡树4~5月开花,9~10月成熟。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在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种仁发硬时采摘。种子成熟后不落,可剪下果枝,晒干去翅,去除杂物,将种实装入容器内,放在经过消毒的低温、干燥、通风的室内进行贮藏。

2、种实处理

白蜡种子休眠期长,春季播种必须先行催芽,催芽处理的方法有低温层积催芽和快速高温催芽。

3、育苗种植

播种育苗:春播宜早,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开沟条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3~4千克,深度为4厘米,深度均匀,随开沟,随播种,随覆土,覆土厚度2~3厘米。为使土种密接,覆土后镇压。

扦插育苗: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扦插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从生长迅速、无病虫害的健壮幼龄母树上选取1年生萌芽枝条,一般枝条粗度为1厘米以上,长度15~20厘米,上切口平剪,下切口为马耳形。每穴插2~3根,使插条分散开,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春插宜深埋,扎实,少露头,每667平方米插4000株。

4、抚育管理

灌溉:种子发芽期,床面要保持湿润,灌溉应少量多次;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进入旺盛生长期,灌溉量要多,次数要少,每2~3天灌溉1次,每次要浇透浇足。宜在早晚灌溉。秋季多雨时及时排水。

松土: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在雨后或灌溉后拔除杂草,苗木进入生长盛期松土,初期宜浅,后期稍深,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准。苗木硬化期,为促使苗木木质化,停止松土除草。

追肥:在苗木生长旺盛期施化肥加以补充。幼苗期施氮肥,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钾肥或几种肥料配合使用,生长后期停施氮肥,多施钾肥,追肥应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少量多次。

以上便是白蜡种子育苗技术的步骤详解,相信大家看完后都能够学会如何去栽培种植白蜡树苗了。白蜡树有着很好的经济用途,那就是可以放养白蜡虫,然后收取白蜡;树木柔软坚韧,可以制成各种用具。除此之外,还可以做药,专治月经不调和小儿头疮。白蜡树的观赏价值也很高,夏天枝叶繁茂鲜绿,而秋天叶子橙黄似金,美不胜收。

花卉知识:国槐种子育苗技术


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下面介绍一下国槐种子育苗技术。

国槐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具有耐贫瘠、耐干旱、生长速度快、用途广等特点。

1.圃地选择与整地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沙壤土,并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切忌选择菜地,更不宜连作。育苗地选好后,秋季进行翻耕,深度30厘米左右。早春耙细耙平,每亩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整地时要施入辛硫磷乳油制成的毒土,防治地下害虫。

2.种子处理国槐种皮厚而坚硬,外皮含有果胶,不易吸水。播种前10天,将种子放入缸内,倒入90℃热水,边倒边搅拌,直到不烫手为止。浸泡24小时后,捞出漂浮物和坏种子,然后用细眼筛子把已膨胀的种子和未膨胀的种子分开。未膨胀的种子再用90℃热水重新处理1~2次即可。将吸水膨胀的种子倒入筐篓内,上面盖上湿麻袋,放置在温暖处催芽。为防止种子发黏变质,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经1周左右有1/3种子裂嘴露出根尖时,即可进行播种。

3.播种播种4月中旬左右,气温达16℃时进行。亩产苗量在1万株左右,用种量5公斤。一般采用垄播,垄距70厘米,双行条播。如土壤较干旱,要采取坐水播种方式。播种时要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度1~1.5厘米,然后用磙子轻压1遍,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

4.苗期抚育管理当幼苗长到3~4厘米时,间去病弱小苗,将过密的苗疏开,苗长到10~15厘米时,进行定苗。每延长米留苗10株左右,双行定苗时一定要交错开。每亩留苗1.2万株左右。

苗出齐后根据墒情要适时适量灌水,全年灌水2~3次。如秋季不起苗,越冬前要灌1次防冻水。在6月上旬可追施1次尿素,每亩10公斤。施肥后要灌1次水。

幼苗期立枯病防治喷施0.5%~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1%~2%硫酸亚铁,每10天1次。蚜虫防治用40%乐果800倍液。为了使苗木均衡生长,在7月末对树苗进行1次割梢。大苗多割,小苗少割,割苗后高度不要低于80厘米。

5.苗木出圃起苗前距地表15~20厘米处割干,然后用U形起苗犁起苗,起苗深度以苗木主根不小于18~20厘米为宜。要随起随拣随选苗,当天不能栽植的苗木要及时假植。

短萼仪花种子育苗方法及扦插育苗技术


短萼仪花怎么播种育苗?短萼仪花还可以叫做麻忆木,是我国广东省的省级保护树种。我国对短萼仪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医用价值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上,很少有关其多种育苗技术的报告,也因此导致其育苗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下面主要来看看短萼仪花种子育苗、扦插育苗技术。

1种子育苗

1.1对短萼仪花种子的研究

短萼仪花主要通过种子来实现繁殖,但其本身的种子存在粒度大,表皮革质的特点,吸水性比较弱,这也就导致其本身的成活率比较低。我国专家曾使用大田播种育苗、沙藏层积处等方式来进行育苗实验,得出的结果其发芽率分别为16.7%和31.2%,并且幼苗发芽的整齐程度和其成活率都比较低。

而为保证我国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以及保证短萼仪花的药用资源和观赏价值的完整性,本项目积极的寻找更加合适的方式提升其存活率。实验分三个项目和一组对照,分别使用剪口、硫酸浸种和沸水浸种的方式来进行实验,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为之后的短萼仪花种子发芽情况的研究提供依据。

1.2种子处理方式

随机抽取种子饱满并且种子的表皮没有明显损伤的种子,分别进行剪口处理、硫酸浸泡处理和沸水处理方式,并设置一组常温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此为一个过程,将此过程重复三次完成整个过程。

1.2.1剪口处理

用枝剪子将短萼仪花种子的外表剪口,然后将其放入常温水浸泡后24h,待其革质表皮完全脱落为止,取出种子进行播种;而若是存在被剪口的种子革质表皮在浸泡的过程中没有脱落,则继续对其进行浸泡处理,直至其本身的革质表皮完全脱落为止。

1.2.2硫酸浸种处理

将短萼仪花的种子放入玻璃杯中,然后缓慢将其放入倒入硫酸之中,并拿搅拌棒慢慢对其搅拌(约20~30min),直到其革质表皮出现黑色物质并且部分脱落为止。而将这部分的种子用清水冲洗8~10次,然后将其浸入温水中浸泡后24h。待种子的革质表皮完全脱落为止,取出播种;而部分未进行表皮脱落的种子,继续用温水浸泡直到其本身革质表皮脱落为止。

1.2.3沸水浸泡处理

将所有的种子倒入沸水中,搅拌5~10min,取出倒入常温水中浸泡,取出脱落革质表皮的种子播种;部分尚未脱皮的种子取出后在此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指导其外表皮完全脱落为止。

1.2.4常温水浸种对照处理

将所有的种子倒入常温水中,一天换一次水,取出已经脱去外表皮的种子,播种;然后对部分未脱皮的种子使用同种方式再次浸泡,直到其脱皮为止。第30天将所有种子播种。

1.3种子的发芽率和处理后对种子的影响

1.3.1发芽率和发芽势计算

种子发芽率(%)=种子正常发芽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种子发芽势(%)=发芽势天数内正常发芽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

1.3.2硬实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种子在上述四种处理方式之后的具体发芽率详细见表1。通过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经过上述三种方式处理完毕之后所取得的效果最好的是剪口处理的方式,24h内种子脱胶完毕,第10~13天开始发芽,10~15d发芽结束,平均发芽率达76%,平均发芽势为55%;硫酸浸种效果次之,24h内平均98.3%的种子完成脱胶,第12~16天开始发芽,10~13d即可发芽结束,平均发芽率为71%,平均发芽势为56%;沸水浸种也有一定作用,平均发芽率及发芽势分别为24%和14%,但第6~9天才能脱胶完毕,出苗不整齐,较难管理。

表1短萼仪花种子各种处理方式之后的发芽情况

而对照组的种子在经过温水浸泡之后大部分未见其革质表皮脱落。将其进行播种之后大部分在播种的一个月才开始发芽,而少部分更是直接在六个月之后才开始发芽,成活率极低。由此可知若想提升短萼仪花种子的发芽率须得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式来将其革质表去掉才可提升其成活率。

1.4育苗方式

1.4.1沙床育苗技术

基质为河沙混泥炭土(河沙∶泥炭土=2∶1),按厚度15cm铺开,用1~3%的硫酸亚铁溶液杀灭基质中的病原菌和地下害虫。将种子在苗床之上按照行距为15cm的距离进行播种,并且在播种完成之后覆盖上上述基质,以看不见种子为标准。上述过程完成之后通过采用遮荫、灌水以及喷雾等的方式来将其上空的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基质湿润,用手握住基质后放手基质会呈现出松散的沙团状、土壤温度保持在20~30℃。

1.4.2容器育苗技术

通过使用规格为10cm×20cm的塑料的薄膜容器,对营养土采用黄心土、火烧土和过磷酸钙混合土(黄心土∶火烧土∶过磷酸钙=6.5∶3∶0.5)。通过过筛、消毒、堆沤等方式将其放置15d后备用,而消毒后采用敌克松兑水成500倍液,对每立方土地使用的药量为60~80g,而后等幼苗发芽并且长出三四片叶子的时候移苗上袋,在幼苗移植的环节中应截去主根的尖端,保留5~6cm长。

2扦插育苗

2.1枝插育苗

(1)基质河沙和园土。

(2)插穗:以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天然生长的短萼仪花为母株,于2008年12月16日从母株上截取当年生萌发的枝条和二年生枝条作为穗材。采取平切方式从穗材上剪取不同径粗(d)的插穗,长7~8cm,每插穗留3个节,并在上端第一节处留2个叶片,径粗1~3mm、3~5mm、5~7mm和7~9mm四种材料,上、下切口整齐摆开,每30根绑扎成把,并用湿布包裹。试验总共做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90支插穗。

(3)试验方法

①插穗的浸泡。把已经绑好的插穗约2~3cm长的基部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清水当中,置于阴凉处2.5h。

②扦插。扦插前一天整好河沙和园土,均匀喷水并用3g/L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土壤消毒。扦插时,严格按照株行距5cm×4cm进行扦插插穗,扦插深度为2cm,插完每一根都立即按实,插后及时浇透水。

(4)不同处理条件对扦插育苗的影响

①不同基质和不同径粗对插穗根系生长的影响扦插后20d,部分枝条开始萌芽,到30d左右,萌芽率达到高峰期(见表2)。结果表明,径粗5~7cm时,基质以河沙的插穗根系生长最好。

表2不同基质和不同径粗条件下比较插穗根系部分的生长状况

②不同浓度的NAA处理对插穗根生长的影响

由表3可得,与对照(CK)相比,浓度为250mg/L、500mg/L、700mg/L的NAA处理均能促进插穗根系的生长,尤以700mg/L为佳。

2.2根插成活率统计

表3不同浓度的NAA处理对插穗根的生长的影响

2008年11月12日开始扦插,采用园土做基质,插后拱棚,上面覆盖保温,每两天淋水一次保湿,至2009年01月25日统计成活率,结果见表4。从试验结果可得,根插成活率在径粗范围0.6~1.0cm最高,为59%。因此,以0.6~1.0cm的根部作为扦插繁殖比较适合。

表4不同径粗对根与插穗地上部分之间关系的影响

3结论与探讨

3.1种子育苗

从种子实验的结果来看,短萼仪花的种子若想正常且高效的发芽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从而满足种子内在发芽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但是短萼仪花种子本身的含水量比较小,吸水能力也比较差,呼吸强度弱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短萼仪花种子的萌发。因此想要提升短萼仪花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保证其出苗的整齐程度,关键的方式便是通过去掉去外表皮质。

实验过程中剪口方式是最好的提升短萼仪花种子成活的方式,三种方式的目标一致,都是通过特定的方式来使短萼仪花种子的外表皮质脱落,促进其中种子的呼吸和吸水能力。

比较三种方式的效果,可得硫酸处理方式不如剪口处理,而沸水处理不如硫酸处理。因此可知影响种子成活的主要原因还是种皮结构阻碍了水分、气体的交换,而不是生理上的后熟作用引起的。

3.2插穗育苗

从对短萼仪花进行枝条扦插繁殖试验结果看,径粗5~7cm、基质以河沙且NAA浓度为500~700mg/L的插穗根系生长最好。

以上就是我国专家对短萼仪花扦插育苗技术的探讨和研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如果你想学其它花草苗木的种植内容,可继续关注!

花卉种植:侧柏种子采集和育苗技术


【侧柏种子采集和育苗技术】侧柏为常绿乔木,产于我国华北一带,分布广,易繁殖,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和观赏树种之一。下面介绍侧柏种子采集和育苗技术。

一、侧柏种子采集

1.选择母树:要选择20-50年生的树木作为母树。

2.采种时期;一样侧柏球果的幼稚期是从9月中旬开始到10月下旬为止,当球果果鳞由青绿色变为黄绿色,果鳞微裂时,应立刻进行采种。

3.采种方式:侧柏球果幼稚后,及时清除冠下杂灌木及石块后,采取击落法进行采种,然后用扫帚将球果收集起来。

4.种子清选:球果运回后,在场上曝晒3-5天,果鳞裂开后,轻敲果鳞,种子即可脱落。然后用筛选、风选或水选,清除果鳞、夹杂物、及秕粒。阴干后,进行袋躲。

二、侧柏育苗技术

1.选地、整地与施肥:侧柏育苗地,要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为宜,要具有治理北京交通管理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管理学者应具备的素质领导者应具备的

素质销售员应具备的素质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聚友网具有中国特色的骑士浇灌条件。不 宜选土壤过于粘重或低洼积水地,也不要选在迎风口处。育苗地要深耕细耙,施足底肥。一样采取秋翻地,深度25厘米左右,春浅翻15厘米左右,结合秋季深翻地,每亩施人厩肥25005000千克,将粪肥翻人土中,然后,耙耢整平。

2.播前种子催芽处理:播种前为使种子发芽迅速、整洁,最好进行催芽处理。侧柏种子空粒较多,先进行水选后,将浮上的空粒捞出。再用0.3%0.5%硫酸铜溶液浸种1~2小时,或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进行种子消毒。然后,进行种子催芽处理。

目前常常用于侧柏种子催芽的方式有3种。

(1)混雪埋躲法:选择背风、背阴、排水良好、治理方便的地方,进冬后当积雪不融化时,把种子混拌3倍的雪,装进囤子中。囤子上下和四周要围以草帘和10厘米厚的雪,中间放人混雪的种子。囤子外面围上成捆稻草,以维持早春囤子里的雪不融化。一直雪躲到播种前35天取出,雪化净后种子筛选出阴干散落,清除杂物,即可播种。也可采取播前1周左右,化雪后种子混细沙,日晒、翻拌、增温保湿,待有1/3种子裂嘴,筛除沙子或混沙及时播种。

(2)混沙催芽法:当种子调进很晚来不及雪躲或冬季雪少无法雪躲时,可于播种前15~20天采取混沙催芽。将要经过选种消毒处理的种子,用温水浸种24小时。然后捞出种子,按种子体积的2倍混进细沙,拌均匀,沙子湿度以手握成团而不出水为宜,装进木箱中放置在室内热和处,种沙温度常常维持在1215℃,逐日翻动23次,并随时喷洒温水,维持适当的温、湿度,以促进种子萌发。待大有些种子曾经萌动,有1/3种子裂口,即可播种。

(3)温水浸种催芽法:将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用45cC温水浸种24小时,结合选种,将浮上的空粒种子捞出往掉。然后将种子捞出摊晒在背风朝阳处席子上,常常翻倒晾晒,维持必须的湿度,一天用温水冲洗12次。经过5~6天,待有1/3的种子裂嘴,可进行播种。

3、播种:侧柏适于春播,但因各地天气条件的差异,播种时间也不相同。侧柏生长缓慢,为延长苗木的生养期,应依据本地天气条件适期早播为宜,如华北地区3月中、下旬,西北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而东北地区则以4月中、下旬为好。

侧柏种子空粒较多,通常经过水选、催芽处理后再播种。为确保苗木产量和质量,播种量不宜过小,当种子净度为90%以上,种子发芽率85%以上时,每亩播种量10千克左右为宜。

北方地区侧柏多采取高床或高垄育苗,在一些于旱地区也采取低床育苗。

一样播种前要灌透底水,然后用手推播种磙或手工开沟条播。播种时,垄播:垄底宽60厘米,垄面宽30厘米,垄高1215厘米,每垄可播双行或单行,双行条播播幅5厘米,单行宽幅条播播幅12~15厘米。床作播种:一样床长1020米,床面宽1米,床高15厘米,每床纵向(顺床)条播35行,播幅5~10厘米,横向条播,播幅35厘米,行距10厘米。播种时开沟深浅要一致,下种要均匀,播种后及时覆土1~1.5厘米,再进行弹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以利于种子萌发。在干旱风沙地区,为利于土壤保墒,有条件时可覆土后覆草。

4.苗期治理: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一样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发芽出土,20天左右为出苗盛期,场圃发芽率可达70%80%。为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常常维持种子层土壤湿润,播种前必须要灌透底水。如幼苗出土前土壤不过分干燥,最好不浇蒙头水以免降低地温顺造成表层土壤板结,不利于出苗。

幼苗出土后,要设专人看雀。幼苗出齐后,立刻喷洒0。5%1%波尔多液,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洒34次可预防立枯病发生。

幼苗生长期要适当控制注水,以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苗木速生期6月中、下旬以后恰处于雨季之前的高温干旱时期,气温高而降雨量少,要及时浇灌,适当增添注水次数,浇灌量也逐步增多,依据土壤墒情每1015天浇灌一次,以一次灌透为原则,采取喷灌或侧方注水为宜。步进雨季后减少浇灌,并应需求主意排水防涝,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侵进。

苗木速生期结合浇灌进行追肥,一样全年追施硫酸铵23次,每次亩施硫酸铵4~6千克,在苗木速生前期追第1次,间隔半个月后再追施一次。也可用腐熟的人粪尿追施。每次追肥后必须及时浇水冲洗净,以防烧伤苗木。

侧柏幼苗时期能耐必须荫庇,适当密留,在苗木过密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及时间往细弱苗、病虫害苗和双株苗,一样当幼苗高3~5厘米时进行两次间苗,定苗后每平方米床面留苗150株左右,则每亩产苗量可达15万株。

苗木生长期要及时除草松土,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目前,多采取化学药剂除草,用35%除草醚(乳油),每平方米用药2毫升,加水稀释后喷洒。第1次喷药在播种后或幼苗出土前,相隔25天后再喷洒第2次,连续2~3次,可基本消灭杂草。每亩用药量每次0.8千克。当表土板结影响幼苗生长时,要及时疏松表土,松土深度约1~2厘米,宜在降雨或浇水后进行,需求主意不要碰伤苗木根系。

侧柏苗木越冬要进行苗木防寒。在冬季严寒多风的地区,一样于土壤封冻前灌封冻水,然后采取埋土防寒或夹设防风障防寒,也可覆草防寒。生产实践标明,埋土防寒效果最好,既简便省工,又有利于苗木安全越冬。但应需求主意,埋土防寒时间不宜过早,一样在土壤封冻前的立冬前后为宜;而撤防寒土又不宜过迟,多在土壤化冻后的清明前后分两次撤除;撤土后要及时灌足返青水,以防春旱风大,引起苗梢失水枯黄。

5.苗木移植:侧柏苗木多二年出圃,翌春移植。有时为了培养绿化大苗,尚需经过23次移植,培养成根系发达、生养映照、冠形优雅的大苗后再出圃栽植。依据各地经验,以早春34月移植成活率较高,一样可达95%以上。

移植密度要依据培养年限而定。苗木移植后培养1年,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培养2年,株行距20厘米X40厘米;培养3年,株行距30厘米X40厘米;培养5年生以上的大苗,株行距为1.5米X2.0米。一样培养大苗都需求经过多次移植,这样,既有利于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发育,培养良好的冠形和干形,又果断进步土地利用率。

依据苗木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移植方式,常用的有窄缝移植、开沟移植和挖坑移植等方式。

移植后苗木治理,住要是及时注水,每次灌透,待墒情适宜时及时采取中耕松土、除草、追肥等四周措施。除依据园林绿化的要求进行整形修剪外,其他措施与一样针叶树种大苗培养基本相同。

种植百科:白蜡种子育苗技术


【白蜡种子育苗技术】白蜡是一种植物并不是蜡烛,枝叶繁茂,不仅是防风固沙护堤护路的好帮手,还是工厂城镇绿化美化的好树种,树苗的萌发力强,生长快速,种植起来并不艰难。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白蜡种子育苗技术。

1、种实采集

白蜡树4~5月开花,9~10月成熟。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在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种仁发硬时采摘。种子成熟后不落,可剪下果枝,晒干去翅,去除杂物,将种实装入容器内,放在经过消毒的低温、干燥、通风的室内进行贮藏。

2、种实处理

白蜡种子休眠期长,春季播种必须先行催芽,催芽处理的方法有低温层积催芽和快速高温催芽。

3、育苗种植

播种育苗:春播宜早,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开沟条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3~4千克,深度为4厘米,深度均匀,随开沟,随播种,随覆土,覆土厚度2~3厘米。为使土种密接,覆土后镇压。

扦插育苗: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扦插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从生长迅速、无病虫害的健壮幼龄母树上选取1年生萌芽枝条,一般枝条粗度为1厘米以上,长度15~20厘米,上切口平剪,下切口为马耳形。每穴插2~3根,使插条分散开,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春插宜深埋,扎实,少露头,每667平方米插4000株。

4、抚育管理

灌溉:种子发芽期,床面要保持湿润,灌溉应少量多次;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进入旺盛生长期,灌溉量要多,次数要少,每2~3天灌溉1次,每次要浇透浇足。宜在早晚灌溉。秋季多雨时及时排水。

松土: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在雨后或灌溉后拔除杂草,苗木进入生长盛期松土,初期宜浅,后期稍深,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准。苗木硬化期,为促使苗木木质化,停止松土除草。

追肥:在苗木生长旺盛期施化肥加以补充。幼苗期施氮肥,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钾肥或几种肥料配合使用,生长后期停施氮肥,多施钾肥,追肥应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少量多次。

“春天是花的海洋,一点点微风轻抚,似乎不敢惊扰那些粉嫩的花儿,有他们慢慢自由的开放。”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鹅掌楸山地种子育苗、无性育苗技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