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花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品,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不同于赏花,种植花卉的学问则比较多,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牡丹花冬季室内催花品种选择及催花技术”,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冬天了,牡丹花如何管理?怎么进行催花?首先品种的选择很关键,然后就是催花技术掌握。下面一起学习一篇牡丹花冬季室内催花品种选择及其催花技术。

一、品种选择

牡丹品种繁多,但并非任何品种都可供催花之用。应选择花色艳丽、容易催开的早、中花品种(应以大红、橙红、粉红色品种为主)。适合冬季催花的品种有胡红、洛阳红、十八号、胭脂红、火炼金丹、青龙卧墨池(以上为红色品种)、赵粉、二乔、粉中冠、粉荷面、似荷莲(以上为粉红色品种)等,黄花品种的姚黄也可。

二、植株选择

应选择上述品种4~5年生花芽多而饱满、无病虫害的植株。凡欲作冬季催花的牡丹,要从当年春节就开始加强管理,着重于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在干旱季节应浇水4~5次;5、7、9月各追1次充分腐熟的饼肥(每次每株施150克),并用0.1%的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2~3次;5、6月每半月往叶面喷洒1次0.5度波尔多液。此外,供冬季催花的牡丹在当年春节最好不要使其开花结实,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花芽分化。

三、上盆

牡丹在催花之前,必须经过一段0~2℃低温锻炼才易开花,否则即使放在高温下,给予充足的水肥,芽子也不会萌动。要想使牡丹在元旦或春节开花,必须经过30天以上的低温处理。再者,牡丹从上盆到开花需35~40天的时间,如欲让其在春节开放,必须计算好上盆日期,因各年春节在阳历的月份和日期都不一样。

上盆时应将牡丹带土球挖出,剪去伤残和过多的“土芽”(地面发出的短芽),栽于口径40厘米、深25厘米的花盆内,将盆土填实后,立即浇1次透水,放于室外蹲苗4~5天再入室。

四、温室管理

1.室温控制

应按照春季牡丹开花季节的气温自然上升和昼夜温差情况来调节。刚上盆的,室温应控制在10~13℃,一周后升至18~25℃。如室温超过30℃,则要开窗通风降温。

2.水分控制

牡丹入室后,在温度升至18~25℃时,应每隔1天浇1次水。每天往枝干、叶面喷水2~3次。如牡丹已开始放叶,花蕾长有拇指大时,只加强叶面喷水,盆内要少浇水,以免引起叶子徒长,与花蕾争夺根部贮藏的养分而出现花小叶密的现象。

3.肥料控制

供冬季催花的牡丹,其根部已积累的大量养分可供发芽、展叶、开花之用,故盆土内一般不必过多施肥,只需辅助性施一点稀薄饼肥水即可。为使牡丹叶子碧绿、开花鲜艳,可用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2~3次。

4.光照控制

要想使牡丹叶绿花艳,还须使温室内光照充足。进行催花的温室,要求透光度好,并需补充光照。可在牡丹植株上方安装40瓦日光灯(距叶面1.5米),每天延长和补充光照2~3小时。此外,对入室后1周还不萌动的牡丹,可在芽上涂抹100mg/L的赤霉素,以打破休眠,促使萌发。

如按以上做法,则牡丹入室后5~7即可发芽,10天后开始展叶,15天后花蕾膨大,30天后花蕾显色,35~40天达到初开。这时如距预定观赏期尚远,可将室温降至8~15℃,以减缓开花速度,至期再升温使之开放。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有需要的花农朋友可以收藏学习,文章内容转载自头条号青钱柳,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

XzH52.coM品读分享

花卉种植常识:催花牡丹室内管理


牡丹姿态雍容华贵,置一盆于室内,可谓满堂生辉。但是有些人购后放于室内,花开得有些不尽人意。下面介绍一下催花牡丹室内管理。

牡丹通常为5月左右开花。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对牡丹生理特性了解得较为透彻,掌握了其生长、发育、开花的规律,所以春节时就有大量催花牡丹上市。品种有洛阳红、赵粉、乌龙捧盛、胡红等,花色有大红、粉红、紫红等。

牡丹姿态雍容华贵,置一盆于室内,可谓满堂生辉。但是有些人购后放于室内,花开得有些不尽人意。通常会出现花蕾开不出、僵蕾,花蕾即使开出,但花小、色淡、花无力,叶子细长,叶边焦枯。因此有人就说牡丹为富贵花,不好侍养。

其实只要了解牡丹的习性,就可完全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催花牡丹中植株的养分来自根系,根系越多越粗壮,养分就越充足。因此在选择盆花时要注意在植株粗壮情况下,选择适当大些、深些盆种植的牡丹。一盆中最好有10个左右的粗壮枝条,大部分花蕾最好处于初开期阶段,叶片要平展有力。

其次,牡丹是喜光性植物。催花牡丹只不过是控制光、温度、水分等,营造一个其合适环境,促使其按需开花而已,同样要遵循喜光的属性。牡丹盆花最好置于家中光线充足处,阳光直射则更佳,这样未完全发育花蕾才会正常发育,花蕾才不会僵蕾,花朵大、坚挺,花色浓、亮丽。同样叶片平展、粗壮。

若牡丹新叶边缘有卷、焦、枯现象,则有可能是室中温度过高,湿度过小,应及时向叶片喷水增湿。另外,可能是把盆花置于室外或室内通风口处,受冬天寒风直接吹袭造成冻害。防治办法是避免冷风吹袭。

催花牡丹在室内白天温度最好在10℃以上,夜里温度8℃左右。这样虽然会使一些露色的花开得快些,但同样可使一些未露色的花蕾正常发育、开花。

因为牡丹为肉质根系,催花牡丹的植株不需太潮湿,须保持盆土稍偏干些。另外注意及时除去侧枝上的花蕾,保证1个枝条上只有顶端一朵花,同时除去基部萌蘖和残花。

花后要及时换土。催花牡丹的盆土大多是田园土或煤渣拌的细土,虽畅水,但无养分。要选深盆,盆底填层基肥,再用河沙和肥沃田园土1∶3混合栽培即可。若发现根系有腐烂、枯死,可剪去,用1%硫酸铜或多菌灵粉剂消毒。

最后要注意的是春天来时,只要植株上一出现花蕾就要及时除去,避免二度开花,植株耗养过多,影响下年开花。以后即可按照牡丹通常办法管理。

种植百科:牡丹冬季温室催花


牡丹的花芽在秋季已基本分化形成,此时如给予适宜生长的温度与光照等外界条件,即可再次萌动生长,现蕾开花。冬季可利用在温室及塑料大棚内提高温度、增加光照的人为措施,促使牡丹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

牡丹的花芽在秋季已基本分化形成,此时如给予适宜生长的温度与光照等外界条件,即可再次萌动生长,现蕾开花。冬季可利用在温室及塑料大棚内提高温度、增加光照的人为措施,促使牡丹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现将主要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上盆时间 温室催花,只要方法得当,温度、阳光和水分适宜,一般45天左右就能开花,所以上盆时间可按照要求的开花时间而定。

初期管理 春季,牡丹在大田里生长开花是由低温到高温,在温室内催花也应按其生长习性,控制温度由低到高。前期温度一般白天掌握在10℃至14℃,晚上6℃至8℃。7天后,白天温度可掌握在14℃至16℃,晚上10℃至12℃。保持这样的温度,上盆10天左右,花芽即可萌动;15天后即可现蕾。因室内相对湿度大,每天洒少许水1至2次就能满足植株所需要的水分。

中期管理 牡丹现蕾后,进入正常生长发育阶段,白天温度可升高到16℃至18℃,晚上12℃至14℃,20天左右即进入幼蕾期。此期间的花蕾对温度高低的骤然变化十分敏感,常因幼蕾抗逆能力差,而出现败育,所以室内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

大约28天以后,植株进入展叶期。白天温度可升高到18℃至20℃,晚上14℃至16℃。此期间除每天轻洒2次水外,也要视盆上的干湿程度,每隔2至3天浇1次透水。同时,可适当喷洒叶面肥料。

35天左右后,花蕾进入平蕾期。花蕾的抗逆能力增强,对温度的升降逐渐适应,白昼的温度保持在16℃至22℃左右即可。为预防茎腐病发生,可结合叶面施肥,喷瑞枯霉600至800倍液或1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倍液。

后期管理 42天后,花蕾进入绽口期,2至3天即可开放。此时可根据需用花盆数量及需要花开时间,将植株移出温室。同时把暂时用不着的植株存置于2℃至4℃的冷室内,放置10至20天后移出,仍能正常开花。

光照调节 牡丹为长日照植物,花芽在长日照中形成,中长日照下开花。因此,当阴天较多、光照不足时应人工补足光源。

种植方法:牡丹大棚催花培育的技术


由于牡丹花期较短,为延长牡丹的观赏期,利用大棚催花技术,可将牡丹花期提前10天左右,并与露地牡丹开花相衔接。 应选择植株健壮,花芽分化良好的4至5年生牡丹,品种以早、中品种为佳。

由于牡丹花期较短,为延长牡丹的观赏期,利用大棚催花技术,可将牡丹花期提前10天左右,并与露地牡丹开花相衔接。

牡丹选择与大棚设置

应选择植株健壮,花芽分化良好的4至5年生牡丹,品种以早、中品种为佳。如银红巧对、大胡红、紫重楼、昌红、深黑紫、风丹等。在一月底二月初,适时在牡丹园内架设塑料大棚数座,材料用钢管、竹片等。塑料大棚依地形设计,一般为东西向,高度为1.5米左右。

温湿度控制

大棚架设后,每天观察温湿度情况,温度低时,将大棚全封闭,使大棚内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同时,及时松土以提高地温,促使根系提早活动。花芽萌发到现蕾期,在中午前后,棚内温度超过 25℃时,需及时通风换气,应将大棚薄膜的一端小量、半量或全量开启通风,若此时温度仍高,需两端通风。催花前期(花蕾直径达到1厘米以前)白天温度控制在16至18℃,后期(花蕾直径达到1厘米以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至25℃。温度是催花成功的关键,温度上升是一个缓慢有序,由低至高的过程,切忌骤升,骤降。大棚内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至90%,在花芽萌动前宜高,以后稍低。在湿度低于60%时,应在棚内喷水或在下午三时后于地面植株间浇水,以达到提高湿度,降低温度的目的。控制牡丹的花期,可通过温度调节达到目的。若棚内牡丹不能如期开花,可适当提高温度,反之若使牡丹延迟开花,可适当降低温度。温度调节主要靠通风换气,通风口大小应随棚内的温度而定。通风口顺风向开,可防止逆风吹入,棚温下降缓慢,反之则会使棚温骤降。

在花朵刚刚开放时,应进行低温锻炼,在上午九时以后将薄膜揭开,逐渐加大通风,约一周后,经过逐步加大通风并延长时间的锻炼,撤去大棚,使其露地开花。经过以上处理,在江苏常熟地区催花牡丹可在3月25日左右开放,比露地牡丹提前10天左右开花,并可与之衔接,延长了牡丹的观赏期。若举办牡丹花会等活动,采用此项技术可确保牡丹花会的如期进行。

管理

抹芽修剪植株上的顶芽和下面的第一个侧芽常为花芽,为集中养分,使花朵开的更大,更美,常常在枝上留2至3个芽,然后把其余的芽全部抹去。

中耕除草适时除草、松土,防止土壤板结。

施肥在催花前,即一月底前,每株施腐熟有机肥2.5千克(沟施)。在2月20日左右对大棚牡丹追施(尿素、复合肥),穴施,每穴100克保证新枝迅速生长和花蕾发育。

病虫害防治在牡丹生长过程中,经常对棚内催花牡丹病害进行观察,若发现病害就及时进行防治,可用50%的多菌灵600倍在显蕾后每半月喷洒一次。

花卉种植:牡丹催花方法


当年高接换头的牡丹、2年生以上(含二年生)嫁接苗、3年生以上分株苗,均可催花。宜选成花率高、花叶匀称、花大色艳的品种,如‘乌龙捧盛’、‘洛阳红’、‘胡红’、‘朱砂垒’、‘蓝田玉’、‘肉芙蓉’、‘银红巧对’、‘盛丹炉’等。宜选择花芽饱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牡丹种苗。

当年高接换头的牡丹、2年生以上(含二年生)嫁接苗、3年生以上分株苗,均可催花。宜选成花率高、花叶匀称、花大色艳的品种,如乌龙捧盛、洛阳红、胡红、朱砂垒、蓝田玉、肉芙蓉、银红巧对、盛丹炉等。宜选择花芽饱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牡丹种苗。

催花前55天左右起苗,0℃以上无风条件裸根晾晒2至3天,根系稍软后即可盆栽或池栽,在温室或南方催花。栽培场所要求光照充足,基质要疏松透气,栽前用500倍甲基硫菌灵浸根30分钟,栽培密度以展叶后互不密接为佳,栽后浇透水。

湿度管理:萌芽前多喷水,保持空气湿度80至90%;显蕾至平桃期保持空气湿度65至80%;显色至盛花期保持空气湿度80至90%。温度管理:萌芽前温度保持在5至15℃为宜;萌芽后逐渐加温,温度10至25℃为宜,其中风铃期对低温敏感,是催花关键期;牡丹平桃、垂萼后可在2至4℃冷库中贮藏并控制花期,出冷库后加温2至3天即可开花;牡丹初开后温度应保持8至15℃,有利于延长花期。

不同牡丹的品种对温度要求不同,晚开品种发育温度略高,有效积温650至720℃。早中开品种发育温度略低,有效积温500至650℃。水分管理:萌芽前和平桃后要适当多浇水,保持基质的湿度在60%左右,中期要干湿得当,忌积水。

修剪:栽培前修剪断根、劈裂根、枯根,疏除弱枝、非花枝、枯枝及土芽;缓苗期抹除大多数叶芽,一般每枝留一个花芽;生长期保持花蕾顶端优势是催花成功的关键,可采用物理手段控制叶子生长速度;催花中后期只适当保留少量土芽、叶芽(枝),提高观赏价值,其余抹除。激素处理:前期用300至500ppm赤霉素,中期用100至200ppm赤霉素点涂花蕾,可打破休眠,促进生长,增大花径。追肥:中后期追速效复合肥两次,叶面喷0.1至0.2%磷酸二氢钾两次。

防病:催花时易感染灰霉病,注意增加光照,通风换气,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和50%多霉清1000倍液交替喷防,也可用百菌清烟剂熏烟防治。

花卉种植常识:牡丹种植的温室催花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下面介绍一下牡丹种植的温室催花。

牡丹的花芽在秋季已基本分化形成,此时如给予适宜生长的温度与光照等外界条件,即可再次萌动生长,现蕾开花。冬季可利用在温室及塑料大棚内提高温度、增加光照的人为措施,促使牡丹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现将主要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牡丹种植的上盆时间 

温室催花,只要方法得当,温度、阳光和水分适宜,一般45天左右就能开花,所以上盆时间可按照要求的开花时间而定。

牡丹种植的初期管理 

春季,牡丹在大田里生长开花是由低温到高温,在温室内催花也应按其生长习性,控制温度由低到高。前期温度一般白天掌握在10℃至14℃,晚上6℃至8℃。7天后,白天温度可掌握在14℃至16℃,晚上10℃至12℃。保持这样的温度,上盆10天左右,花芽即可萌动;15天后即可现蕾。因室内相对湿度大,每天洒少许水1至2次就能满足植株所需要的水分。

牡丹种植的中期管理 

牡丹现蕾后,进入正常生长发育阶段,白天温度可升高到16℃至18℃,晚上12℃至14℃,20天左右即进入幼蕾期。此期间的花蕾对温度高低的骤然变化十分敏感,常因幼蕾抗逆能力差,而出现败育,所以室内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

大约28天以后,植株进入展叶期。白天温度可升高到18℃至20℃,晚上14℃至16℃。此期间除每天轻洒2次水外,也要视盆上的干湿程度,每隔2至3天浇1次透水。同时,可适当喷洒叶面肥料。

35天左右后,花蕾进入平蕾期。花蕾的抗逆能力增强,对温度的升降逐渐适应,白昼的温度保持在16℃至22℃左右即可。为预防茎腐病发生,可结合叶面施肥,喷瑞枯霉600至800倍液或1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倍液。

牡丹种植的后期管理 

42天后,花蕾进入绽口期,2至3天即可开放。此时可根据需用花盆数量及需要花开时间,将植株移出温室。同时把暂时用不着的植株存置于2℃至4℃的冷室内,放置10至20天后移出,仍能正常开花。

牡丹种植的光照调节 

牡丹为长日照植物,花芽在长日照中形成,中长日照下开花。因此,当阴天较多、光照不足时应人工补足光源。

花卉知识:丁香种植的催花技术


丁香枝叶繁茂、花色淡雅而清香,故庭园广为栽培供观赏,为庭园中之珍品,已成为全世界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下面介绍一下丁香种植的催花技术。

丁香种植的环境及光照要求

丁香性喜炎热、潮湿、通风透气环境,需充足的光照。丁香畏寒,南方地盆栽丁香可在室外栽培越冬,北方在秋冬季需做好保暖工作,移入室内放在朝南方向。光照强则枝干健壮,叶色浓绿,花多而香,阳光不足则节稀花少而不香。

丁香种植的水分要求

丁香不耐旱,但又忌积水,多雨季节要及时倾倒盆内积水,否则叶片易发黄。夏季炎热晴天每天要浇水两次,早晚各一次,如发现叶片卷垂应喷水于叶片,促进生长。

丁香种植的土壤要求

栽培丁香土壤要肥沃的沙质和半沙质土壤为好,在pH值6至6.5的微酸性土壤种植,则根系茂密,生长健旺,如土质黏重,缺少有基质,肥力较低,通气性不良,则根系少,植株矮,茎叶纤细,花少而小。

丁香种植的施肥要求

盛夏高温季节是丁香生长的旺期,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如花生饼粉、骨粉、过磷酸钙以及多元素花肥,每月施两次。丁香在夏季生长期常出现枝叶繁茂但不开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施了过多的氮肥,造成枝叶徒长,遇到这样情况要控制肥水,增施磷钾肥,促使孕育花蕾,同时要注意把丁香移到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

丁香种植的修剪要求

丁香夏天生长很快,要及时修剪,盆栽丁香修剪保留基部10厘米至15厘米,促发多数粗壮新梢,如新梢长势很旺,应在生长1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梢,则开花较多,且株形紧凑。花凋谢后应及时把花枝剪去,减少养分消耗,也能促长新梢,使枝密、芽多、开花多。

丁香种植的防治病虫害要求

丁香常有螟蛾幼虫和介壳虫、红蜘蛛为害,以7月至9月最为严重,常蛀食花蕾,可用万能粉或杀灭菊酯加水200倍进行喷洒,每半月喷洒一次,即未发生病虫害也应进行喷洒,做到预防在先,喷洒时间以晴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为宜,中午烈日不宜喷洒,防止药害。

丁香种植的花期养护要求

开花期不要喷水于花朵,防止提早落花和香味消失,降雨时应把盆栽丁香移到避雨处。

以上就是丁香种植的催花技术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牡丹花嫁接育苗技术及繁殖方法


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怎么养?牡丹花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了,因其名贵的特性很多达官贵人自古以来都爱养。牡丹花的育苗方式一般有这三种,分株繁殖、种子繁殖以及嫁接。下面就一起来学习牡丹花育苗方法。

一、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牡丹花育苗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将生长了至少五年以上的大株牡丹连根小心挖出,先放在阴凉的环境中晾置两到三天左右。

当牡丹花根系变软时,就可以将其分成两到三枝为一株的小株,然后栽种于圃地中。

二、种子繁殖

牡丹花种子一般在八月份上旬成熟后就要及时采收,立即进行播种。播种如果太晚,种子在来年春天就不容易发芽,播种的牡丹一般五、六年左右才开花,时间很长不适用于想快速赚取经济效益的花农,而且这种方法一般只在培育新品种的时候选用。

三、嫁接方法

剪取大株牡丹发出的土芽或一年生的短枝将其部2-3cm削成楔形嵌接于15-20cm长的芍药根上,用麻皮缠紧,抹上泥巴进行栽植,嫁接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嫁接苗应挖沟栽植,其株距10一15cm,行距30-40cm,栽后培上土埂,以接穗不露出土为宜。

以上就是今天有关牡丹育苗技术的全部要点了,内容比较简单仅供各位花农朋友参考学习,想看更详细内容的朋友可以关注熊掌号。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而种植花卉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考虑到您的需要,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牡丹花冬季室内催花品种选择及催花技术”,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