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有赏花则相应有种花,种花的乐趣更不一般。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芍药种不好?掌握正确种植技术,花仙也能高产量”,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芍药素来有花仙之称,被评为“十大名花”之一,另外“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也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情景之一,现代种植芍药,既可以是一种观赏植物也可以作为一种药材。但是观赏植物的芍药多为重瓣,和药用的芍药除了在形态外表上有不同之外,在栽培的技术上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种植芍药之前一定要知道是用于观赏还是用作药材。

白芍的种植技术

栽种前将白芍的芽根按大小分为两类栽种,以便日后管理。种栽大,管理得好,可提早一年起土收获,栽种时间一般在寒露的前后,越早越好,最迟也不能超过霜降,如太迟的话,贮藏的芍芽发了新根,栽种时易弄断;如果栽后气温渐低,发根不好的话,影响次年发芽生长。栽种时开穴,行距40~45厘米,每株间距30厘米左右,穴深16~20厘米,每亩种3500-4000株,开穴之后,每穴放1-2个芍药芽,留主根2~3条,根部分叉斜种,芍药芽向上,覆土与畦平,芍药芽在地下5厘米左右为宜,覆土操作应细致,土一定要又细又碎,不能用土块去覆盖,如果用土块覆盖的话,芽头就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通风需强,芽头容易受到干旱及冻害,会延迟发芽甚至不发芽。

白芍播种时间

芍药种子在8月中下旬采用成熟且饱满的种子,随采随播。如果暂时不播种,应立即用湿黄沙(每1份种子,3份沙),混拌置于阴凉通风处,9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可用条播法,按行距20~25m开沟,沟深3~5cm,将种子均匀得撒入沟内,覆盖土1-2cm,稍微镇压。一亩用种量30-40公斤。翌年4月上旬,芍药的幼苗出土时,要及时将盖草揭开,以利于幼苗的生长。由于采用的是种子繁殖的方式,苗株需要2~3年才能进行定植,生长周期较长,所以生产上应用得比较少。

白芍一般的产新期为7、8月份,收获白芍之后,把药用的根茎切除掉,选择无病害、并且饱满的芽头作为繁殖的材料,将芍药芽头自然生长的形状切成数块,每块芽切2~3个,芽肉的厚度需要2厘米以上,芽头最好是随切随栽,如果不能及时栽种,应暂时贮藏在阴凉干燥的通风处,在地上铺湿润细的砂土,芽头需向上堆放,再盖一层湿润的砂土贮藏,也可挖坑贮藏,下雨时注意排水,以免霉烂。

白芍田间管理

1、白芍中耕松土

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中耕的时候需要较浅,以免造成伤根死苗。10月的下旬,地冻之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在根际培土,以利越冬。菏泽栽培白芍常用“劈垄亮根”法,在种植后的第2年5月上旬,将芍株周围的土,轻轻拨开,让根部露出一点点,晾5~7天,然后再培土拥根,可以提高地温,并杀虫灭菌,达到增产效果,但晾的时间不宜过长。

2、白芍追肥排灌

第2年起每年追肥3次,第1次3月下旬~4月上旬,施一些淡人粪尿,第2次4月的下旬,每亩施人粪尿500公斤,第3次在10-11月间,以圈肥为主,每亩1500-200公斤。第3年的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750公斤,腐熟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11月间施厩肥1500-2000公斤。在第4年收获前追肥2次,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加硫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除磷肥外,按上述施肥量再施1次。每次施肥,在植株两侧开穴施下。芍药喜旱怕涝,一般不需灌溉,若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透1次水。多雨季节,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病。

白芍的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包括红斑病和褐斑病,一般发病的高峰期在气温高且湿度大的夏秋季节,发病初期可用40%多菌灵800倍液喷施叶面防治,严重时用40%多菌灵500倍液每15天喷一次,2-3次即可防治。

2、虫害:主要是蛴螬和线虫。对于蛴螬在7-8月份盛发期可用30%的呋喃丹(5kg/亩)或50%辛硫磷颗粒剂(3kg/亩)或甲基异柳磷水剂,与有机肥或沙土混合成毒饵,均匀撒施,然后深锄即可。线虫系根结线虫,传播性强,对芍药的危害比较严重,症状表现为须根出现大小不同瘤状物,植株生长会衰弱,叶缘变黄、枯焦、早落,严重的时候植株变矮直至死亡。防治可用30%的呋喃丹颗粒剂25克/平方米,夏季多雨期均匀施于发生的地块,后深锄5-10cm。因根结线虫系好气性低等动物,主要生活5-20cm以内的土层内,施药时,千万不可过深。

白芍是芍药中大量用于制药的一种,好的生白芍能够在很多的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很多药农现在会选择种植白芍来作为一种收益比较好的种植项目。人们现在对于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要求,芍药是一种可以满足人们多需求的一种植物,也有五月花神的美称,为此,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就显得很重要了,对于芍药的种植需要种植者精心呵护,及时得发现芍药的一些病虫害,并做出处理,芍药就可达高产量。

xZh52.COm拓展阅读

如何让枇杷树高产量,修剪方法是要点


因为枇杷成熟期早,因此拥有初夏鲜果第一枝的美誉。但枇杷属于低产果树,其中果树的管理十分重要。小编整理了枇杷树的种植技术及修剪要点,争取伙伴们早日获得枇杷高产。

枇杷树的种植技术

采种处理:枇杷一般需15年才开花结实,其母树的结实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种熟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这一时期应抓紧采集,采集太晚果实易被动物采食,无法收集。回后的果实,应堆沤3至5天,待果皮软化后进行处理。果实混沙搓去果肉,用清水洗净种子晾干,种子和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层积贮藏。种子千粒重800克左右,每亩用种量30至35公斤。

整地播种:圃地应选在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播种前需对圃地进行深挖,并用3%的生石灰进行消毒。苗床宽1.2米,床高20厘米,床面要细致平整,清除石块、杂草,边沟、步道要开直,沟底要平,不能积水。3月上旬播种,播种可点播也可条播。点播的株行距为1025厘米,条播行距30厘米,播种沟深8至10厘米。先在沟底放入已腐熟的饼肥,然后放一层5厘米厚的黄土盖住基肥后再播种。播后在种子上再覆盖一层2厘米厚的黄土,这样有利于减少苗间杂草,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最后盖一层稻草保湿。

枇杷树的修剪方法

1.抹芽

在幼年树末结果整形阶段,为了使主枝、副主枝、枝组合理配置,在抽芽时就选留方向、位置适宜的芽,把多余的芽抹除,以便集中养分培养强壮的主枝、副主枝等。成年树通过抹芽,可以减少枝数,使结果枝组充实健壮,有利于结果。

2.疏剪

枇杷具有抽生轮生枝的特性,且分层距离较密,形成树冠枝梢上多下少,外多内少,光照不足。因此,要将树冠内的密枝、弱枝、重叠枝、交叉枝、徒长枝和无空间发展的多余枝组或衰弱大枝疏除。疏结果枝时,要疏弱留强,疏向内枝留向外枝,做到每基枝上3根结果枝疏去1根、5根疏去2根,使所留结果枝在基枝上朝外和两侧分布。疏剪程度要做到树冠上重下轻、外重内轻。

3.疏删

结果枝在无冻害的地区,为调节大小年,保证连年丰产、稳产,在盛果期,对大年的结果枝要进行疏删。通常全树上结果枝与生长枝的比例为3:2。如果发育枝过少,就要剪去一部分结果枝上的花穗,使其翌年成,为结果技。如果母枝与结果枝二者其上不足3张大叶的枝条均为弱枝,可以自基部删去,如有一定空间或剪去后较空,可以留1~2个叶回缩。

4.短剪

主要指结果技。一般视结果枝位置、空间和强旺程度留5~30厘米进行短剪,顶夏梢结果枝留5~10厘米短剪,以防枝梢外移和基部光秃。侧夏梢结果枝向外的短剪要留长些,向两侧的短剪要留短些,一般以剪留10~20厘米为宜,这样在抽梢后新梢排列才会主从分明、分布合理。短剪时还要做到树冠外围、上部轻剪长留,下部、内部重剪短留;强枝长留,弱枝短留。在剪口数量上做到树冠外围和上部多留、内部和下部少留。

5.回缩

对基部已开始光秃、枝梢已下垂、长势衰弱的结果枝组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回缩,以回缩到能抽发健壮夏梢为度,切忌过重,否则易抽发徒长枝而扰乱树冠。

6.对徒长技的修剪

幼年树或改造树形与高接换种树,在改造或高接换种时,极易发生徒长枝,首先对徒长枝要充分利用,其次是改造最后自基部剪除。如附近缺少骨干枝及大型结果枝组,可充分利用其空间;若作大型结果枝组,首先要拉成平、斜,以缓和其生长势,待已达到一定长度后摘心,促其分枝而成为良好的骨干枝或大型结果枝组。这类枝条如不早日拉成平、斜或摘心,使其分枝,待其下次抽梢时虽也能分枝,明后年也能结果,但往往直立,基部光秃,远离骨干枝,最后仍然要更新回缩,不如早日短截,以便于以后更新。

7.衰老树的更新修剪

枇杷树一般不易衰老。但如施肥量不足,不注意整形修剪,特别是种植过密的也会产生未老先衰的现象。改造这类树首先是加强肥水管理,间伐过密树,其次是更新修剪。

百合种植如何提高产量?病虫害防治很重要!(附防治方法)


百合是一种喜凉爽的植物,且耐寒,高温地区栽种的话,一般会生长不良。虽土壤要求不严,但是如果土壤湿度过高的话,会造成鳞茎腐烂死亡,因此适宜生长在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尽管土壤选好,但是免不了病虫害,那么百合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百合常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绵腐、立枯、病毒、叶枯、黑茎病

防治方法:

搞好种球消毒,轮作换茬,清沟沥水,清除杂草,拔除病株烧毁,用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锌喷淋3~4次。

2、百合疫病

它是百合常见的病害之一,多雨年份发生重,造成茎叶腐败严重影响鳞茎产量。病菌可侵害茎叶、花和鳞片。茎基部被害后盛水渍状缢缩,导致全株迅速枯萎死亡。叶片发病,病斑水渍状,淡褐色,呈不规则大斑。发病严重时,花、花梗和鳞片均可被害,造成病部变色腐败。

防治方法:

一是实行轮作;

二是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栽培或采用高厢深沟或超垄栽培,要求畦面要平,以利水系排除;

三是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开沟排水;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料,提高抗病力,使幼苗生长健壮;

四是出苗后喷50%多菌灵800倍液2~3次,保护幼苗;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8%甲霜灵和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其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或深埋,病区用50%石灰乳处理。

3、病毒病

受害植株表现为叶片变黄或发生黄色斑点、黄色条斑,急性落叶,植株生长不良,发生萎缩。花蕾萎黄不能开放,严重者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一选育抗病品种或无病鳞茎繁殖,有条件的应设立无病留种地,发现病株及时清除;

二是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磷肥、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生长期及时喷洒10%吡虫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挖制传毒蚜虫,减少病虫传播蔓延。

三是发病初期喷洒羟烯·吗啉胍,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

4、灰霉病

防治方法:

一是选用健康无病鳞茎进行繁殖,田间或温室要通风透光,避免栽植过密,促植株健壮,增加抗病力;

二是冬季或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并烧毁,及时摘除病叶,清除病花,以减少菌源;

三是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40%异菌脲腐霉利为防止抗药性,要提倡合理轮换交替使用,应提倡合理轮换交替使用,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5、基腐病

防治方法:

一是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以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

二是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株。保持通风,避免高湿和过热;

三是种球消毒,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35小时,防效明显;

四是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百合常见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常见虫害有:蚜虫、金龟子幼虫、螨类。

蚜虫危害,常群集在嫩叶花蕾上吸取汁液,使植株萎缩,生长不良,开花结实均受影响。

防治方法:

一是清洁田园,铲除田间杂草,减少越冬虫口;

二是发生期间喷杀灭菊脂2000倍液,或20%吡虫啉等,金龟子幼虫可用马拉硫磷、锌硫磷。螨类可用杀螨剂。

以上就是关于百合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了,百合是一种很有种植前景的植物,但是作为一种药用花草,它的管理可不能跟普通蔬菜相比,一定要做好病虫害管理哦。

种植高产万代兰需要掌握什么方法 万代兰的高产技术


万代兰是兰科类的花卉植物,很多人都很喜欢他,但是万代兰应该怎么种植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万代兰的种植方法。

1、栽培基质

万代兰的根部是比较粗壮并且长的,一般喜欢露在空气中。所以我们在养殖万代兰的时候,栽培基质要保证有着良好的通透性。要以木炭、砖块、树皮块等配制,而常见的培养土、腐叶土是不宜用来养殖万代兰的。这点是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的,一个合适的栽培基质是保证万代兰正常生长的关键。会直接影响到万代兰的开花,基质不适的话,那么将会降低万代兰的观赏性。

2、繁殖方法

万代兰的繁殖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有分株繁殖与扦插繁殖。万代兰的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当老万代兰生出气生根之后,便可进行分株繁殖了。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气温回升的时候进行。用锋利的刀直接将株丛气根切开,注意不可伤到根系。然后用多菌灵涂抹伤口,防止感染。再直接将分出来的株丛再知道湿度大且荫蔽的地方,正常管理下,当年就可以开花了。扦插繁殖则是以切茎繁殖为主。

3、合理浇水

在养护万代兰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好浇水工作。在春夏季的时候,因为温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每天要浇水两次左右,并且还要适当喷水,提高湿度。到了秋季之后,每天早上浇水一次即可,而冬季则可降低浇水量,浇水时也要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避免低温高湿导致万代兰根部腐烂。并且在冬季浇水还要着重注意不可将水淋到叶片上。因为叶片容易滞留水分,容易造成叶片腐烂,从而导致落叶甚至是死亡。

4、科学施肥

万代兰在生长中对肥料的需求也是比较大的。在万代兰生长旺期的时候,每周都要淋湿一次液肥,可用兰花专用肥料,对根部或者是全株施入都可。在夏季时,便可每月施一次。而万代兰花期过后,则要将凋谢的花枝剪除,促进万代兰的营养生长。如果在生长期的时候,万代兰营养吸收不足的话,那么会明显降低长势,导致茎叶细弱,极易倒伏。冬季因为温度较低,所以可不用追肥。

种植高产万代兰需要掌握什么方法 万代兰的高产技术就和大家分享了以上几点,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好运。

花卉种植:芍药花春季管理技术


我们都知道芍药花的春季管理是很重要的,合理的管理是影响芍药花的观赏及药用价值。如芍药花的春季管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当年的开花质量,而且会影响芍药花以后的生长。

我们都知道芍药花的春季管理是很重要的,合理的管理是影响芍药花的观赏及药用价值。如芍药花的春季管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当年的开花质量,而且会影响芍药花以后的生长,现将给大家介绍芍药花的春季管理要点。

芍药花的春季管理要点具体介绍如下。

浇解冻水 在3月初,芍药即将萌冻时,应及时浇解冻水,水必须浇足浇透,这样不仅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地温,推迟芍药的萌动,防止倒春寒的侵害,还能及时供给芍药花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因北方冬季降水偏少,加之春季风大且持续时间长,此时给其浇解冻水无异于雪中送炭。

芍药花的春季管理

施两次肥 芍药喜肥,在浇解冻水前应对其施一次花前肥,可施用芝麻酱渣或烘干的鸡粪,施这次肥的目的是为了供给植株开花所需要的养分,可采用环施或穴施法;芍药花后的十五天左右还应再施一次肥,这次肥被称为花后肥,这次肥可施用发酵的牛马粪,可采用满施法,施入后要将肥料翻入土中,浇一次透水,可有效补充植株因开花所消耗的养分,还能有效提高土壤的疏松度,利于植株根系生长。

摘侧蕾 在芍药花的春季管理过程中,芍药花一个枝上会着生有多个花蕾,枝顶部的大花蕾为主蕾,主蕾周边的小花蕾为侧蕾,修剪时应先将侧蕾全部剪除,只保留中央的主蕾,如果不将侧蕾剪除,势必会影响到主蕾的发育,最终的结果是主蕾和侧蕾都长不大,影响了开花的质量,修剪时一个枝上只能保留一个主蕾,芍药开完花后,还要及时将残花剪除,如不及时剪除,就会结果,造成养分的浪费。

防病虫害 芍药花在开花前病虫害相对较少,但花后即进入夏季,气候高温高湿,极易发生病害。故此,在春季刚萌芽时就应及时喷药进行预防,可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一般每10天一次,连续喷4至5次。如有白粉病、叶霉病和红斑病等常见病害发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喷施,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按1:1的比例混合后配制成800倍液进行喷雾,这样可有效防止病株产生耐药性。

“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赏花,咏花,种花,是人们的三大乐趣,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种植花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卉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芍药种不好?掌握正确种植技术,花仙也能高产量”,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