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湿地花卉千屈菜栽培管理”,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近年来,随着人工湿地公园、水景公园等亲水园林的不断修建,水生植物逐渐受到广大园林建设者的青睐,千屈菜以其艳丽的色彩,妖娆的身姿,以及粗放的栽培管理等优势,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千屈菜株高1米左右,直立多分枝,花期7月至10月,花虽小但多而密,整体观赏价值较高。其原产欧洲和亚洲温暖地带,喜光照,喜水湿,比较耐寒,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

千屈菜繁殖方法

千屈菜可用播种、扦插、分株等方法繁殖,但在生产中常以分株繁殖为主,春秋分株为宜。

地栽的千屈菜每两三年于早春将老根茎挖起来,用利刀将丛生的根茎切分为数丛,每丛至少有三四个芽,分别种植即可,分株者当年可见花。

夏季可进行扦插,选取健壮枝条,插于基质中30天左右可生根。大田扦插,一般扦插前3天至5天把水田翻耕,人工清除杂草或其他杂物,每隔4米至5米留一条宽50厘米的操作道,灌2厘米至3厘米深的水,于3月至开花前都可扦插。

扦插繁殖采集的品种要求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条的顶端部分,长20厘米至30厘米,下剪口距芽0.5厘米左右,下部叶片可不去除。扦插株行距10厘米至10厘米,深3厘米至5厘米。

也可用种子播种繁殖,一般在深秋采收种子,待翌年春天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稀播于湿润的黏性土中,在15℃至20℃的条件下,7天至10天可萌芽,高3厘米时加水养护。

千屈菜栽培要点

盆栽和地栽均可。盆栽一般选用20厘米至25厘米无排水孔的大盆,用肥沃的塘泥或黏性土种植,土面距离盆沿5厘米至10厘米,以便灌水蓄水。

从春季到5月中旬,可多次摘心,使盆栽植株矮化并多发分枝多抽生花穗,花盆置于通风向阳处。进入冬季,可移入低温冷棚越冬,整个冬季必须保持盆土湿润,温度控制在0℃至5℃为宜,以免冬季提前发芽,造成春季植株冻害发生。

水边种植的千屈菜,一般生长在湿地和河沟的浅水区中,它不择土,以在土质肥沃的田泥、塘泥中生长最佳,也可旱地种植,但不如湿地繁茂。

水中种植,要掌握其水面高度,浅水中生长最好,可任其自然生长。10月下旬千屈菜地上部分逐渐枯萎,可用枝剪将地上株丛全部剪掉,使其自然越冬。生长期注意保湿勿干,施足肥。

旱地栽培要经常浇水。保持盆土偏湿润为好,特别是夏季和秋初孕蕾开花时不能缺水,否则不仅花少且叶易黄,失去观赏价值。

千屈菜喜肥,作盆栽时每年早春翻盆换土时,用腐熟的有机肥或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4月至9月每月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不可偏施氮肥,否则会徒长易倒伏。秋末冬初茎叶变黄枯萎时,将其剪掉,让根茎在土中自然越冬。

XzH52.coM品读分享

千屈菜科植物分类



千屈菜科(LYTHRACEAE),双子叶植物纲下的一科,约25属,55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以热带美洲最盛,少数延伸至温带,中国有1属,47种,广布于各地,有些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如紫薇属Lagerstroemia,有些供染料用。

千屈菜科植物

草本、灌木或乔木;枝通常四棱形,有时具棘状短枝。叶对生,稀轮生或互生,全缘,叶片下面有时具黑色腺点;托叶细小或无托叶。花两性,通常辐射对称,稀左右对称,单生或簇生,或组成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萼筒状或钟状,平滑或有棱,有时有距,与子房分离而包围子房,3-6裂,很少至16裂,镊合状排列,裂片间有或无附属体;花瓣与萼裂片同数或无花瓣,花瓣如存在,则着生萼筒边缘,在花芽时成皱褶状,雄蕊通常为花瓣的倍数,有时较多或较少,着生于萼筒上,但位于花瓣的下方,花丝长短不在芽时常内折,花药2室,纵裂;子房上位,通常无柄,2-16室,每室具倒生胚珠数颗,极少减少一到3或2颗,着生于中轴胎座上,其轴有时不到子房顶部,花柱单生,长短不一,柱头头状,稀2裂。蒴果革质或膜质,2-6室,稀1室,横裂、瓣裂或不规则开裂,稀不裂;种子多数,形状不一,有翅或无翅,无胚乳;子叶平坦,稀折叠。
分布量:世界:25属,550种;中国:11属,48种
千屈菜科植物分类如:千屈菜、毛千屈菜、节节菜、水苋菜、紫薇、大叶紫薇、大花紫薇、细叶紫薇、云南紫薇、福建紫薇、水芫花、杉叶节节菜、九芎、萼距花、香膏萼距花等。

千屈菜科植物图片

湿地松怎么栽培?文山市湿地松容器育苗技术


湿地松是我国南方绿化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树姿挺拔优美,有非常好的观赏价值,如果种植它可获得松脂和木材带来的双重效益,下面是关于湿地松容器育苗的技术,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参考。

1沙床设置

选择向阳避风、地势平坦、方便排灌的地块,按东西向制作沙床,选用粒径2~3mm洗净的河沙,做成厚10cm、宽100cm的沙床,用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20min,在沙床上每隔80cm固定1根弓型竹竿搭盖薄膜,并在沙床内放置1支温湿度计。

2选种及种子处理

选择当年采收的优良湿地松籽,1kg可出壮苗16000株左右;隔年种子成活力不强,可以选种。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取出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并除去上浮空瘪粒,然后把烧开的水冷却到50℃~60℃时再浸泡48h(期间在水温30℃时需要换50℃~60℃温水1次),取出种子晾干备用。

3播种

将种子晾干,播量以300g/m3左右均匀撒在沙床上,盖上粒径2~3mm的洗净河沙,厚1cm左右;浇透水,每隔80cm固定1根弓型竹竿,搭盖薄膜,并随时根据温湿度计的变化掀开覆盖薄膜换气控制温度。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时,种子萌芽需要10d左右。种子萌芽最高温度不超过30℃为宜,温度过高需通风降温,等当大量带壳苗出土后,需要每周喷洒1次1%多菌灵预防病害。

4袋装营养土的配制

育苗材质由黄心土40%、菌根土60,外加过磷酸钙3%组成,以上材料要打碎过筛,混合堆沤15~30d后方可装袋。为预防苗木猝倒病,于芽苗移栽前2d,用0.5%高锰酸钾溶液,按3~4.5kg/m2喷灌消毒,完成后即可栽苗。

5着床装袋

苗床东西向,有利于阳光均匀照射,做到床平,无杂草和石块,排水良好,沟直如线。移苗前1个月装袋,营养土必须装满、放正、挤紧,装至离营养袋上缘0.5~1.0cm处。营养袋装填营养土后,应按“品”字型排列成行,苗床宽为15~20个营养袋,长度依地形而定,步道宽40cm。营养袋摆放的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营养袋间隙用细土填实。

6芽苗移栽

种子经过沙床催芽,在未长出侧根时移栽。芽苗移栽分2步:

6.1取苗前1d将沙床淋湿,取苗时要细心,指定专人拔苗(根据发芽迟早分批起苗),用拇、食、中三指夹住芽苗,轻轻提起,为提高芽苗移栽的成活率,拔出后将芽苗放入盛有配制好3号ATP生根粉溶液的容器中蘸根。

6.2移栽前1d将移栽苗床的营养袋浇透,用长15cm、宽1cm左右的木签在营养袋中央插出比芽苗根稍长的洞眼,然后将芽苗小心插入洞中,以不露白色根为度,再用木签离芽苗约1.5cm处按45°插入,使芽苗根与土壤紧密结合即可。芽苗移栽时阴天可全天移栽,晴天上午9:00以前和下午4:00以后移栽为宜。移栽后1周内要坚持每天清晨或傍晚浇水,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促进苗木长出侧根。

7苗木管理

7.1浇水要适时适量,保持营养土湿润,浇水时间一般在上午10:00以前或下午5:00以后,10d左右可长出侧根。侧根长出后再撒1次菌根土,促进苗木较好的生长。

7.2苗木移栽2周后,对死亡芽苗进行补苗。补苗最好在阴天进行,如在晴天,则需适当遮阴,直到成活。一般进行1~2次补苗,补苗期间不应施肥。

7.3容器苗与一般苗圃育苗不同,苗木在有限的营养土中生长会断绝养分,苗木到生长后期,应以追肥为主。追肥时掌握“由稀到浓、量少次多、适时适量、分期巧施”的技术要领。在芽苗移栽成活后(移栽20d后)可进行第1次施肥,以后每隔10d施1次肥(多菌灵25g,兑水15kg,加12g含有氨基酸的水溶肥料,进行喷洒),1个半月后以施复合肥为主,同时喷施0.01%的磷酸二氢钾。在苗木整个生长期内,一般可追肥2~4次。追肥时注意天气,一般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00后进行施肥。

7.4当发现蛐蛐和蚂蚱时应施药防治,用800倍液的敌敌畏进行喷杀。发现地老虎和蛴螬为害时,在傍晚用辛硫磷1000倍液浇灌喷杀于地面。注意杀虫剂、杀菌剂与追肥要分开使用,以防发生药害。7.5除草、松土掌握“除早、除了、除小”的原则,及时做到袋内、床面和步道上无杂草,人工除草需连根拔除,为防止松动苗根,除草后立即浇水,确保苗木健壮生长。

8出圃

营养袋苗出圃标准:苗木高15cm左右,主干粗壮并基本木质化,叶色浓绿,顶芽饱满。出圃前1~2周停止追肥,控制水分。起苗时袋土应随苗起走,防止扯破、切断穿出容器的根系,更不能硬拔,严禁用手提苗茎。

湿地松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聚经济价值于与观赏价值于一身,有非常好的种植前景,以上是关于它的育苗栽培技巧,希望对各位有做帮助。

“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没有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湿地花卉千屈菜栽培管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