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没有人不喜欢花的,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侍弄花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锐齿栎苗期管理及培育技术(附病虫害防治措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锐齿栎是我国著名的硬阔叶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是一类华贵的用材,其使用价值仅次于红木。锐齿栎树干是建筑、家具、造船及枕木等的良材,种子可酿酒,制凉粉、粉条等,还可以用于榨油。果壳可制作活性炭,提取栲胶和黑色染料,叶可养柞蚕,干枝可培养香菇、木耳、天麻。树叶可用于制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等,可谓用途多多啊。

1、生态习性

锐齿栎喜光耐寒,较喜阴湿的土壤。在混交林中能形成良好的干形,萌生力强。根系发达、粗壮,深根性,抗风力强。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最好,适生于中性至微酸性的轻壤、中壤、重壤及部分黏土的森林土壤。7-9年开花结果,15-20年普遍开花结实,40-100年为结实盛期。

2、苗木培育

采种:选择40-100年生健壮的母树采种,选择光泽、个大饱满、粒沉重、种仁乳白色或黄白色的。当壳斗由绿色变为棕褐色或黄色时即可采种。

种子贮藏:种实采回后需要阴干,防止因含水量高而发芽、发热和霉烂。准备翌春播种的种子需要贮藏,方法主要有流水贮藏和混沙贮藏两种;流水贮藏:用筐篓装满种子,放在流水缓慢的河水或溪流中,固定好筐篓,防止被流水冲走,同时要经常翻动检查,避免霉烂和散失;混沙贮藏:选干燥、通风的室内,先铺上一层6-8cm厚的湿沙,然后按照铺盖一层种子一层沙的方式层积堆藏,堆藏后要经常检查。

播种:作长10m,宽1.2m的床,行距20cm,开沟深6-7cm,沟内每隔10cm平放一粒种子,每亩播种量130-160kg,播种后覆土2-3cm,秋播或春播均可。

苗期管理:播后要加强管理,初期松土宜浅(2-3cm)。苗木生长期需松土除草4-5次,当幼苗5cm高时间苗,按照10-15cm株距留苗。

3、栽培技术

直播造林:生产上多采用秋季直播造林的方法。秋季正是雨季后期,土壤水分充足,易生根,容易操作,但要选择土层深厚湿润的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

植苗造林: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采取鱼鳞坑、水平沟和块状整地。小陇山林区一般采用鱼鳞坑和块状整地、三角形配置的方法进行。

造林密度:造林初植密度以每亩300~400株为宜,株、行距为1.0m×2.0m或1.0m×1.5m,生长后期要逐步进行疏伐。

幼林抚育:主要是松土除草和扩穴,每年进行2次,在6月份和8月份各进行一次。用材林在4年后进行修枝,主要修去下部的竞争枝和粗大侧枝。

病虫害防治:栗实象:成虫盛发期用75%的辛硫磷1000-2000倍液喷树冠,连续喷雾2-3次;栎掌舟娥:用灯光诱杀成虫;秋季挖蛹灭虫;幼虫群栖为害期用50%的杀螟松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喷洒苏云金杆菌等制剂防治。

xZh52.cOM阅读欣赏

黄檗繁殖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黄檗又可以称为黄菠萝、黄柏、关黄柏、黄伯栗,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是枪托、家具、装饰的优良材。该果实还可以作驱虫剂及染料,种子可以制肥皂和润滑油,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主要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等炎症,可以说全身都是宝,因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黄檗繁殖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1生物生态学特性

1.1物候特性

黄檗主要分布在寒温带针叶林区和温带阔叶混交林区,适宜在空旷地更新。在土壤类型方面,适生于土层厚、通气性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壤质土。其海拔上限在北部地区为700m左右,而在南部山区最高可达1500m。

1.2生态习性

黄檗平均树高在10~20m,最高可达30m。成年黄檗的木栓层较厚,树皮深沟状,小枝暗红色无毛。叶轴及叶柄均纤细,叶面无毛或短毛,花序顶生,果圆球形,花期一般在5-6月。

2黄檗培育技术

2.1苗木繁育

2.1.1有性繁殖

在10月份采集黄檗种子,果实采摘后需先浸泡、搓洗净种后在室温晾晒、贮藏。即可春播也可以秋播,春播时间在3月份,播种量一般5kg/667m2为宜,苗高不低于40cm时即可移栽。

2.1.2无性繁殖

研究发现,黄檗树龄高的插条生根率要大于树龄低的插条生根率。在春季黄檗发芽前采集插条,之后放入窖内进行储存。对黄檗实生苗进行嫩枝扦插时,用IBA溶液500mg/L进行处理,提高生根率达到70%。

2.2苗圃地育苗及管理

2.2.1整地、做床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的苗圃地,在扦插前深翻土地,等第二年土壤解冻后进行整地做床(宽1.0~1.2m,高20cm),床面两侧留有60cm宽的排水道。

2.2.2后期管理

苗木的后期管理主要是除草和施肥。在出苗期要对苗床进行松土、浇水,除去杂草,一般以每年六七次为宜。幼苗期间苗2次,一次在苗高8~10cm,一次在20~30cm,间苗有利于苗木生长。施肥量一般控制在105~150kg/hm2。

2.3造林与抚育

2.3.1造林地选择与整地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排水性较好的沙壤土的造林地,用机械平整土地,人工挖坑,坑穴规格60cm×60cm×60cm,在坑里要施入有机肥,满足苗木生长所需。

2.3.2移栽与管理

①移栽时间:秋季移栽10月进行,春季移栽在树木萌芽前进行。②定植:按照2500棵/hm2进行定制,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原则。③浇水:移栽完成后浇水,浇完水后及时将苗木扶直扶正。④施肥:幼苗扎根期,每株施尿素100g,两天后进行一次穴施,穴施深度为15cm左右,每次每株200g。施肥时间在5、6月份。

2.4病虫害防治

黄檗主要病虫害为叶锈病、花椒凤蝶、蚜虫等,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加强日常的栽培管理工作,合理利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病虫。

棣棠繁殖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棣棠又可以称为地棠、黄度梅、金棣棠梅、黄榆梅、金碗、麻叶棣棠,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因其形色优美、风姿卓越,视觉效果好,因此备受人们喜爱,园林绿化适用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园林应用空间。

1特征特性

棣棠为蔷薇科棣棠花属落叶灌木,高1.0~2.5m,枝绿色圆柱形,基部近圆形或微心形,叶片两面绿色,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花单生于当年生侧枝顶端,花直径达3~6cm,花瓣黄色,长度大约为花瓣的1/2,花柱基本与雄蕊等长。花期在5月,果期在7月,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不耐寒。

2培育技术

2.1繁殖

棣棠种植以肥沃、疏松、非碱性的砂壤土为好,主要繁殖方法有播种、分株、扦插。

2.1.1播种:播种繁殖适用于单瓣品种,大量繁殖单瓣原种时采用播种繁殖。种子采收后在5℃低温下沙藏40~60d,在第2年春季进行播种,播种后20d左右发芽。种子出苗后要搭棚遮荫,防止阳光曝晒。

2.1.2分株:分株繁殖常用于重瓣品种,一般在晚秋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进行。选择母株根部近萌株条,用刀或者锋利的铲子直接在土中挖取,将母株上分割出的新株进行移栽,分割出的新株以每个带有1支或2支茎干为佳,这样有利于植株旺盛生长。

2.1.3扦插:扦插繁殖在3月初早春扦插或6月雨季扦插进行。早春扦插,插穗选用未发芽的一年生硬材枝;雨季扦插,插穗选用当年生粗壮嫩枝。截取插穗以长15cm为宜,外露1~2个饱满芽或留半数叶,用ABT生根粉液蘸条,株距10~15cm,将枝条插于砂质壤土中,插后灌透水,保持苗床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干梢。

2.2抚育管理

棣棠不耐旱,因此在生长期间要多浇水,在休眠期要保证土壤稍微湿润。夏季蒸发看,因此可以多浇水,其他季节见干见湿即可。棣棠喜肥沃土壤,因此在生长期每隔2个月施一次肥,可施氯化钾、二铵、过磷酸钙各225kg/hm2,花前追施1次磷肥和钾肥。在5月份要在雨后进行中耕除草,一般每年修剪2次。春季2月底选择连续晴天数日剪枝,可促进植株多分枝;秋季花期后剪枝可保留60cm茎干,促使地下芽萌生;落叶后或生长期,及时剪除枯死枝、衰退枝、病虫害枝。棣棠每2年换盆1次,换盆宜在早春萌芽前或中秋后进行,移栽换盆可结合修剪、分株进行。

2.3主要病虫害防治

2.3.1病害:主要有黄叶病、褐斑病和白粉病。

黄叶病防治措施:发病初期用硫酸亚铁溶液200倍液灌根,并且用0.5%硫酸亚铁溶液喷雾防治;增施腐叶肥、牛羊粪等有机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褐斑病防治措施: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剂8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每隔8-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次即可控制病情。

白粉病防治措施:用50%二硝散可湿性粉剂250倍液、10%多抗霉素12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每隔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5-6次。

2.3.2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和钻心虫。

蚜虫防治措施: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0%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Bt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红蜘蛛防治措施: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钻心虫防治措施:在幼虫孵化初期和成虫盛发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2500~3000倍液、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贴梗海棠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贴梗海棠又可以称为贴梗木瓜、铁脚梨、皱皮木瓜、汤木瓜、宣木瓜等,属于蔷薇科植物,其果实可以人药,有驱凤、舒筋、活络、镇痛之功效,有“百益之果”之美誉,同时还可以作为观赏植株。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贴梗海棠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1形态特征

贴梗海棠主要分布在我国产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植株高达2m,小枝圆柱形,叶缘有尖锐细锯齿;花两性,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花色为鲜红色,花朵紧贴在枝干上,故名贴梗海棠;梨果球形至椭圆形,黄色或带黄绿色,果梗极短或近于无梗;花期3-5月,果期9-10月。

2生物学特性

贴梗海棠要求光照充足,较耐寒、耐旱、耐瘠薄,主要生长在山坡、林边、路旁,对土壤适应性强,分蘖能力强,耐修剪,易造型、整形。

3育苗技术

3.1种子准备

在十月份将成熟果实采集回来切开,掏出种子后,将种子阴干备用。

3.2种子处理

在11月份底或者12月初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2小时后进行沙藏催芽,第二年春天,当40%的种子裂嘴吐白时,及时播种。

3.3整地作床

育苗地选在通风、向阳、地势较平且具有灌排条件的沙壤土。先年秋天进行预整地,整地时每亩地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kg/hm2、硫酸亚铁粉末750kg/hm2,耕作深度要在30cm以内。耙平后整成高床,宽1m,长都根据地形而定,床间留40cm宽的步道,也可兼用排水。

3.4开沟播种

早春用线绳放好线后开沟条播,沟深4cm,播幅6cm,行距35cm,开沟要平坦。播种时下种要均匀,做到种子不重叠、不偏离播种沟,下种量控制在150-165kg/hm2,播后要用消毒后的稻草覆盖。

3.5田间管理

3.5.1水肥管理

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当补充水分,幼苗出齐前经常保持床面湿润,预防种子芽干和幼苗日灼。待小苗出齐后在早晚浇水,浇水时要浇透、浇足,若有积水要及时排水,待幼苗木质化后要逐渐将稻草撤除。

在6-7月份追施2次氮肥,8-9月份追施2次磷、钾肥;在苗木根系附近开沟后将肥料施入并用土覆盖,用量为60-75kg/hm2,追肥后要适当浇水;叶面追肥宜在阴天或潮湿的早晨进行,将肥料喷施在叶子正反两面;尿素的浓度为0.4%左右,过磷酸钙浓度为0.8%左右,使用量为30-37.5kg/hm2。

3.5.2松土除草

浇水及雨后,及时松土除草,行间草结合松土进行,可减少杂草争水、争肥和土壤板结。

3.5.3间苗补苗

根据苗木生长状况要及时间苗和补苗;间苗对象为病苗、受伤苗、弱苗和非常稠密的苗木;补苗要选在阴雨天或傍晚进行,补苗后应及时浇水,必要时可适当遮阴。

3.5.4病虫害防治

(1)常见的病害有锈病、褐斑病,防治措施如下:

在栽植贴梗海棠过程中要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健壮植株,提高抗病能力;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防治。

(2)常见的虫害有梨冠网蝽、桃蚜和萍实巢蛾,防治措施如下:

发病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啶虫咪乳油2000~2500倍液、杀螟松1000倍液或二氯苯醚菊酯2000倍液进行防治。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种植花卉最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下面的内容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锐齿栎苗期管理及培育技术(附病虫害防治措施),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