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到底有哪些经验和技巧需要掌握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冠果怎么种?耐旱经济林木——文冠果栽培技术”,但愿对您的种植花卉带来帮助。

文冠果又叫文官果、文光果、僧灯木道等,有“北方油茶”之称。文冠果为喜光树种,对严寒有较强的适应性。文冠果耐旱性强,在年降水量仅为148.2mm的宁夏,也有散生树木。文冠果结实早,寿命长。在一般情况下,栽植后3~5年开始结果,以后随着树龄的增加,种子产量也逐渐增多。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学习下耐旱经济林木——文冠果栽培技术。

一、采种育苗

1.采种

应从树势健壮、连年丰产和抗性强的母树上采集充分成熟、种仁饱满的种子,采种季节一般是在8月上中旬,当果皮由绿褐色变为黄褐色,由光滑变为粗糙,种子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以及全株约有30%以上的果实果皮开裂时即可进行采种。采下的果实,要放在阴凉通风处,除掉果皮,晾干种子,然后装入容器,在贮藏中要严防潮湿。种子千粒重为600~l250g,最大的可达2850g。

2.种子处理

(1)湿沙埋藏法:在土壤结冻前,选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深160cm,宽lm的平底坑,坑的长度可根据种子数量而定。先在坑底铺设30cm左右厚度的湿沙层,在其上以一层湿沙、一层种子交错铺设,种子铺设完后,在进口处,将种子沙堆做一60°左右的斜坡,将种子沙堆轻轻拍实即可。在其上盖上毛草,春季要注意保持沙堆湿度,及时补充水分。经过催芽有20%左右的种子裂嘴时播种。(2)快速催芽法:临时处理种子,可采用这种方法。播种前7d左右,将选出的种子用45℃温水浸泡任其自然冷却,经3d捞出装入筐篓内,上盖l层湿草帘,放在20~25℃的温室内催芽,每天翻动2次。并注意保持适宜湿度。待种子有2/3裂嘴时进行播种或选出裂嘴的种子分期播种。

5.育苗地选择

选择育苗地时应以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灌水方便、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沙壤土为最好。沙土和粘土作育苗地,要适当增施腐熟堆肥翻25cm,早春浅翻20cm,随翻随耙压,粉碎土块,整平圃地。每667m2施农家肥2000~2500kg,结合春耕翻入土内。

4.播种育苗

一般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播种,播种量l5~20kg/667m2。开沟条播,覆土3~4cm,播后稍加镇压。苗床大小(2~4)×(6~8)m,行距30~35cm,株距l0~15cm。也可采用秋播,但要注意防治鼠兽害,播种量为30~40kg/667m2。播后充分灌水沉实,等床面稍干时要及时松土除草。

幼苗出土后,浇水量要掌握好,要防止土壤湿度过大,造成根茎腐烂、幼苗倒伏。全年一般要进行中耕除草3~4次。

5.插根育苗

在春季利用文冠果其苗后残留在地下的粗0.4cm以上的根系或挖取部分老树的根,截成长l0~15cm的根段,作为插根。插根要在插前进行深耕20~25cm,施基肥3000kg/667m2,作成床或垄。插根的株行距为10cm×40cm,以开窄缝,将插根插入缝中,顶端要低于地表23cm,插后合缝灌水沉实。待表土晾干后进行松土。

插根l5—20d开始萌芽出土,萌芽出许多芽,选留一个健壮的其余全部摘除。成活率在25%左右,平均苗高可达60Cm以上。

6.容器育苗

容器育苗造林成活率高,成活率可达94%以上。

(1)容器的制作:用营养容器苗,需先制作容器。容器的种类很多,有营养钵、营养杯、营养袋、营养砖、营养篮等。

(2)配制营养土:主要成分是自然土壤或泥炭土加入有机肥料。常用60%的表土,加入30%的粘土,10%的有机肥(内含适量过磷酸钙),混合均匀,每100kg营养土中加0.25kg赛力散或0.15kg黑矾(溶液),进行土壤消毒,再加适量水使营养土保持湿润,装入营养钵(杯)或营养袋中,压实,以免出圃时容器内土体松散,折断苗根。

(3)容器的排放与播种:采用容器育苗,要根据“本地造林,本地育苗”的原则和水源方便的前提下确定育苗地点。大且品质好的种子,每容器内1~2粒即可;小粒或品质较差的播2~5粒。种子要分布均匀,勿使重叠。播后用营养土覆盖种子,厚0.5~1.0cm,再覆薄层细沙以免板结。容器间的空隙,也要用碎石或细沙填实,洒清水1次。播种育苗的时间也要与造林季节相适应。

(4)容器苗的管理与出圃:播种后和育苗期间,应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如洒水冲露种子,应用营养土覆盖并经常检查病虫害。苗木达到一定高度后,即出圃造林。为了防止运苗途中袋破土散,风吹日晒,可制作运苗箱。但应注意,运苗前也应对容器苗进行分级,合格者出圃造林,废苗不得出圃。

此外,还可利用原苗床的残根培育根蘖苗和利用母树根系培育根蘖苗。

二、嫁接繁殖

文冠果嫁接方法有带木质部大片芽接、劈接、插皮接、嫩稍芽接等,以带木质部大片芽接效果较好,在4月下旬皮层可以剥离时,选用1~2年生直径在1cm以上的苗木,作为砧木,选用丰产株上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接穗,接穗应在3月中下旬剪下,用潮湿干净的细沙埋藏在地窖内,准备应用。

嫁接时在砧木距地面约15cm处,选平直光滑的一面用芽接刀切一“T”形切口,横切口长约0.7cm,顺切口长约3.5cm,再用芽接刀尾部的骨片将“T”形切口撬开。这时再用左手捏住穗条,右手用芽接刀在穗条的接芽上方约1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内,然后在接芽的下方2.5cm处向上切削,将接芽削成两端稍薄中间较厚带木质部平滑的芽片,然后在芽的下方距接芽约0.4cm处的两侧,用刀轻轻的各2两刀,中间留一条老皮,再距接芽约0.5cm上方两侧也同样各削2刀。这样削的目的是使芽片露出形成层。以便和砧木皮层的形成层紧密贴合。为了易于向砧木的“T”形切口内插入,芽片上端要与砧木“T”形切口的横切口对紧,然后用塑料布绑紧扎严,只让穗片的接芽露在外面。嫁接部位尽量要低,这样砧木根部供应水分养分充足,有利于接口愈合。嫁接15d以后,就可以检查嫁接成活情况,凡嫁接成活的,接芽开始萌发。这时可以在接芽上方0.6cm处将砧木上梢剪掉,剪口向接芽背面倾斜,形似马蹄形,有利接口愈合,苗木生长直顺。

在大风地区,接芽长到15cm左右时,就要立柱绑苗,以防风折断梢。嫁接后要及时除去接口以下砧木的芽或萌条,以集中水分和养分,供应接口愈合和新梢生长的需要。

三、病虫害防治

1.黄化病

由线虫寄生根部引起的,线虫是透明细长的蠕虫,肉眼看不见。受害的叶片变黄,地上部分萎缩,逐渐枯黄而死,并长期不落。检视根部在根颈下10~20cm处,可见韧皮部和皮下组织由白色变为水渍状黄色,松散、腐烂并有臭味。

防治方法:加强苗期管理,及时进行中耕松土;铲除病株;实行换茬轮作;林地实行翻耕晾土,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煤污病

为木虱吸吮幼嫩组织的汁液而为害树木的。分泌物和粪便银灰色,富含糖分,滴落枝干上诱发煤污病,严重时使全树呈现炭黑色。

防治方法:早春喷射50%乐果乳油2000倍液毒杀越冬木虱,以后每隔7d喷射1次,连续喷射3次就可控制木虱的发生。

3.黑绒金龟子

春季成虫特别喜食文冠果嫩芽,一般在5月上旬无风的傍晚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可用50%辛硫磷乳油,3.75kg/hm,制成土颗粒剂或毒水,毒杀幼虫;早春越冬成虫出土前,在树冠下撒毒土(40%二嗪农乳油9kg/hm)毒杀;成虫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倍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喷叶。

xZh52.COm拓展阅读

蒲公英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蒲公英如何种植?相信很多人小时候只把蒲公英当成一种童年乐趣,那一吹就散的白色绒絮,让很多人记忆深刻。其实蒲公英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随着野生蒲公英资源的减少,越来越多人打起了人工种植的主意,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蒲公英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可选用一些大叶品种,如法国的厚叶品种,其叶片大而肥厚;也可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种子或设置固定的留种圃地。

1.2地块选择

蒲公英适应性强,既耐旱又耐碱,喜疏松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应选择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周围无污染源、水质洁净、空气清新、土质疏松且富含有机质的区域作为蒲公英生产基地。

1.3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每1000m2施4000~5000kg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将农家肥撒施于土壤表面,深耕翻耙,旋耕深度在15cm左右,使粪肥与土壤充分混匀,可按宽120cm、高15cm作畦,待播。高亢地块也可仿野生方式不作畦、不起垄。

2播种

2.1播期

在土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露地栽培通常在4月播种,棚室栽培通常在10月播种。

2.2种子处理

每1hm2播种量11.25~15.00kg。为了提早出苗,可采用温水烫种催芽,即把种子置于50~55℃温水中,搅动到水凉后,再浸泡8h,捞出后包于湿布内,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湿布覆盖,每天早晚用50℃温水淋洗1次,3~4天种子萌动即可播种。

2.3播种

种子无休眠期,从春到秋可随时在露地播种。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在畦上开浅沟2~3cm,沟距10cm、宽10cm,踏实浇透水。将种子掺细沙,拌均匀后可撒播于沟内,覆土2~3cm;或直接平播漫撒,播后用微喷浇透水,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3苗期管理

3.1松土除草

蒲公英抗逆性和抗病性较强,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松土除草和肥水管理。播种后10~15天出苗,出苗后半月,进行1次松土除草。平播的用小尖锄于苗间刨耕;垄播的用镐头在垄沟刨耕。以后每10天进行1次中耕松土。封垄后要不断人工除草。

3.2间苗定苗

蒲公英地上植株叶片大,管理要充分考虑植株生长有一定的空间,不可贪密恋苗,影响生长。间苗一般分3次进行,分别在2~3片真叶期、5~6片真叶期、7~9片真叶期,间下的幼苗可以直接上市出售,最后按株距5cm、行距10cm定苗。

3.3温度管理

蒲公英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8℃,温度过高叶片会变得粗大,植株易老化,纤维增粗,食用品质变差,从而降低经济效益。棚室栽培的蒲公英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15~22℃,夜间10~12℃,可通过烧炉子、早晚盖草苫保温、打开通风口、遮荫等措施来调节温度。

3.4肥水管理

蒲公英出苗后需要大量水分,因此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是蒲公英生长的关键。每次间苗、定苗就需浇小水,进入莲座期不再浇水,直到肉质根膨大期,视土壤墒情而浇水,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如果条件允许,使用喷滴灌设施进行水分管理更好。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不再追施肥料。棚室栽培的蒲公英,入冬后每667m2在床(垄)上撒施有机肥2000kg。这样,既起到施肥作用,又可保护根系安全越冬。不提倡施用化肥,施用化肥虽然使嫩株及叶片色深、快速生长,但失去了蒲公英的野生风味,品质不佳。

4病虫害防治

蒲公英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很少发生病害。但棚室栽培若管理不善,也会发生根腐病、白锈病、霜霉病等,可均匀喷施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可通过悬挂涂有机油的黄板进行诱杀或用烟剂(主要是温室栽培采用)进行熏蒸,实现绿色或无公害栽培,提高蔬菜品质。

5采收

5.1采收叶片

①适期采收

按照商品要求的规格,遵循采大留小、采梢留根、采嫩留老的原则适时采收,是优质高产的关键。露地栽培的蒲公英一般在播后30天,叶片长20cm左右时即可采收。棚室栽培的蒲公英在次年2月上中旬,当叶片呈深绿色,长度达到15cm左右时,即可开始采收。若作为炒茶用,可适当提早2天采收。

②采收方法

选择晴天清晨采收,有利于伤口愈合。用镰刀等工具割除整株叶片,一般在离心叶上部2cm处割除。注意不要伤及根部,以免影响蒲公英叶片的再次生长。割叶后严禁浇水,防止伤口感染病菌,引发病害。割掉的叶片及时清理出去,让根系自然生长。一般情况下,采收30天后即可再次采收。以后按第1茬管理进行,通常可连续采收3~4茬。

5.2采收种子

①采收时间

在邳州,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采收蒲公英种子的季节。采收的时间一般在8:00~9:00,最晚不超过11:00。因为中午、下午种盘干燥,接近成熟的种子容易开裂,种子极易飞散,损失较大。

采种时要选择叶片肥大、叶多色绿、锯齿较深、根茎粗壮的植株作为采种株,采收八九成熟的种子,当花盘外壳由绿色变为黄绿色,里面的种子由乳白色变为褐色时,即可采收。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采种时将花盘摘下来用网带装好。

②种子整理

将采收的蒲公英花盘放在通风阴凉处后熟1~2天,待花盘全部散开、白色花絮基本吐出时,选择光照充足无风的棚室内摊开晾晒1~2天,晾晒时经常翻动。

至种子半干时选择晴朗无风天,将散开的带有棉絮状茸毛的种子放在筛孔5~10mm的筛子上,用手在筛子上揉搓,搓掉棉絮状茸毛,使种子脱落到网筛下面。

将种子进行风选,除去较小杂质,再用较细的筛子(筛孔直径3~4mm)筛选,将混入的杂草茎叶等等杂质去掉,晒干后备用。蒲公英种子千粒质量2g左右。

5.3采收根部

①适期采收

4月露地栽培的蒲公英,当年11月下旬即可采收根部;秋冬棚室栽培的蒲公英,在播种的次年12月上中旬,土壤未结冻之前,可收获根部。

②采收方法

采用人工挖根和机械收获2种方式。人工挖根费时费力成本较高,但根系损失较小;机械挖根方便省力成本较低,但容易造成疏漏,根系损失大。

5.4销售方向

①菜用

采收后抖掉细沙和黄叶,捆扎整齐摆放于铺设保鲜膜的泡沫箱内,压实盖严,用胶条密封,冬季常温下可保鲜10天左右。如果产量较高,也可焯水后制成袋装野菜、干菜、腌菜,或作成速冻野菜、速冻野菜水饺等。

②炒茶

蒲公英的叶和根均可用来炒茶。

③中药材

将蒲公英的叶子和根收获后自然晾干贮藏,安徽、东北等地的药材商定期前来收购。

6产量及效益

6.1叶的收益

每667m2蒲公英每茬一般可以采收鲜叶1500kg,若以采收4茬计算,则每667m2每年可采收鲜叶6000kg。邳州当地的蒲公英多以卖干叶为主,通常鲜叶与干叶比例为6∶1。当前蒲公英干叶的市场价为6~7元/kg,则每年每667m2蒲公英叶片的销售收入为6000~7000元。

6.2种子收益

一般每667m2蒲公英可采收种子15~20kg,种子市场价格波动很大,受种子质量及上市销售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价格高时400~600元/kg,低谷时在100~120元/kg,以低价保守计算,每年每667m2蒲公英种子销售收入在1500元左右。

6.3根的收益

生长一年以上的蒲公英,每667m2可收获鲜根1250kg以上,可晒成干根180kg以上,近2年鲜根市价约4元/kg,干根市价在30~40元/kg,则每年每667m2蒲公英根的销售收入为5400~7000元.

6.4综合收益

每年每667m2蒲公英叶、种子、根的收入总计可达12900~15500元。无公害栽培的蒲公英所需肥药投入不多,主要是收获时人工费用。一般每667m2纯收益在8000~11000元。

以上就是蒲公英种植的全部内容,仅供各位农友们参考,你们那有大面积种植蒲公英吗?如果有,当地的市场效益如何,欢迎交流!

作者:曹艳,江苏邳州市农业委员会

蒲公英的高效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


蒲公英是我们小时候比较多见的植物之一,近年来,在城市越来越少。蒲公英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把它当成一种童年乐趣,那一吹就散的白色绒絮,随风飘散,让很多人记忆深刻。蒲公英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那么蒲公英如何栽培呢?

药用的蒲公英品种要选择大叶品种,其实蒲公英很好种,绒絮的种子飘在哪就在哪儿扎根。不过要批量种植蒲公英肯定是要肥沃和排水性能较好的土壤,从野生的蒲公英生长习性就能看出,它们喜欢在干净的水源旁,空气好,环境好的地方才能看到蒲公英。

在种植前要先整地,土地施农家肥在表面就行,因为蒲公英不用像种菜一样作畦起垄,播种的时候唯独为温度有明确的要求,要求温度必须要达到十六度以上,所以蒲公英最好的种植季节是在清明后开始升温进入初夏的时候是最适合播种的。蒲公英很耐活,只要平时多除草,按时施肥就能够长出品质高的蒲公英了,中耕的间距控制在半个月一次。

水分是蒲公英生长最关键的一步,因为蒲公英出苗后对水分要求很高,要一直都让土壤保持湿润才能出苗,定苗的时候也要浇水,但是等到长出来蒲公英的的肉质根的时候就不要再浇水了。

蒲公英的病虫害防治也很重要,常见的病害有白锈病和根腐病,需要种植户们多注意,假如发现有征兆就用70%甲基托布津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种植者需要通过涂有机油的黄板进行诱杀,尽量不要喷洒过量的农药,影响蒲公英的品质。

蒲公英生长比较迅速,产量也比较高,价格不稳定,每亩地可收入5000元左右,由于季节优势,人工种植的蒲公英价格在每公斤十元左右,从经济效益上讲是相当可观的。

现在很多中药里都有晒干的蒲公英用来下火消炎,很多人也用蒲公英来煮水喝保健身体,所以蒲公英现在不只是一种观赏性的植物,随着人们对蒲公英药用价值的肯定,种植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希望以上蒲公英的栽培技术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蕉芋高效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作物开始变得越来越有价值,比如蕉芋淀粉价格不断走高,货紧价高、供不应求,种植效益显著。为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确保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现将蕉芋的种植效益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高产栽培技术

1.1选地整地

蕉芋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欢湿润肥沃的深厚土壤,较耐旱,忌涝,宜选择阳光充足、向阳避风且排水良好的地块。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种植。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中性偏酸且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缓坡地砂壤土最佳,也适应生长于肥沃黏质土壤。可在稻田、山坡地、边远地块大片种植,也可在房前屋后、山边沟边等田边地头零散种植。

高产栽培应在选好适宜地块后进行冬季翻耕,促进土壤熟化、破碎。春季结合整地做畦施钙镁磷肥1500kg/hm2、有机肥30t/hm2作基肥。整地要深耕细作,土碎泥平,肥料均匀不露土面。宜做高畦,畦高30cm以上,单行种植的畦宽70cm,双行种植的畦宽110cm,沟宽30cm,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

1.2种植

1.2.1种植时间

一般在春季2—4月,气温稳定在12~14℃以上时种植。

1.2.2种苗选择处理

生产上大都采用块茎繁殖,上年秋冬季采收时用泥土掩埋种芋,并用稻草等覆盖,以保温防冻,待春季气温升高,块茎发芽长出2~4叶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壮苗移植大田。起苗后可用多菌灵800倍液浸泡芋苗5~10min,提高抗病能力。

1.2.3种植密度

种植行株距60~70cm,高畦栽培或打穴栽培,种植密度为15000~19500株/hm2。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等地零散种植时,要注意多施腐熟有机肥作基肥,种后浇足水。

1.3田间管理

1.3.1查苗补苗

种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防止死苗缺苗,确保苗齐、苗匀、苗壮。

1.3.2中耕培土

生长前期要及时中耕除杂草,避免杂草与蕉芋争夺养分和空间,整个生长期中耕培土2~3次,并将畦沟泥土培上畦面,利于蕉芋生长。中耕培土时,根据蕉芋地下茎的生长特点,前期深,后期浅,加快块根的分生和膨大,防止倒伏。

1.3.3合理施肥

肥料施用是蕉芋高产的关键措施。要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合理追肥。苗期用45%硫酸钾复合肥75~150kg/hm2浇施;中后期与中耕培土相结合,中期施45%硫酸钾复合肥450~750kg/hm2,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忌偏施氮肥;开花前施硫酸钾225~4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或45%硫酸钾复合肥750~900kg/hm2。施肥时肥料要平均施于根部的左右两侧,以利于养分充分吸收和植株均衡

1.3.4科学管水

蕉芋生长期需水分较多,但耐旱性强,忌涝,田间积水易导致水沤烂根死苗。管水的原则是干旱时隔15~20d浇1次水,施肥后注意及时浇水,不得灌水浸泡,雨季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1.3.5剪花

为避免养分消耗,蕉芋开花时要及时将花剪去,使养分集中供养地下茎的生长,增加产量。

2病虫害防治

蕉芋抗病虫能力较强,病虫害较少,主要有蕉芋瘟、芽腐病和茎腐病。蕉芋瘟用多菌灵、托布津防治,芽腐病、茎腐病可用百菌清和复活一号防治。前中期有时有蚜虫发生,可用乐果、吡虫啉等农药防治。

3采收留种

11月中下旬至12月,气温明显下降出现初霜,地上部出现枯蕉时,割去茎叶,挖出根茎,去除须根,洗净后即可加工。如遇下霜天气,应在下霜前采收。留种的鲜芋应选择无破损、无病虫、饱满健壮、芽粗壮完整、生活力强、单个重50~150g的蕉芋,可直接用泥土掩埋,也可摊晾3~4d后用泥土掩埋,用蕉芋茎叶、稻草或其他干草等覆盖,霜雪冻害来临前加盖薄膜保温防冻,待春季气温升高,块茎即发芽生长成为种苗。

4种植效益

种植蕉芋简单粗放,投入少,见效快,是一条快捷的致富门路。2017年连城县曲溪乡曲溪村种植蕉芋面积逾70hm2,产蕉芋鲜芋45~90t/hm2,鲜芋收购价1.0~1.2元/kg,鲜芋产值为4.5万~9.0万元/hm2。加工提取淀粉,每100kg鲜芋生产淀粉15~16kg,市场价格12~14元/kg,产值在9.0万~16.5万元/hm2之间,深受农户的喜爱。

米兰栽培技术


常见栽培的米兰有四种。

一为米兰(Aglaiaodorata),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多分枝,小枝顶端常被细小褐色星状鳞片,圆锥花序腋生于顶端,花色金黄?花朵细小?香味浓郁。

二为台湾米兰(A.taiwaniana),叶形较大,开花略小,其花常伴随新枝生长而开。

三为大叶米兰(A.elliptifolia),常绿大灌木,嫩枝常被褐色星状鳞片,叶较大。

四季米兰(A.duperreana),四季开花,夏季开花最盛。

家庭盆栽宜选择一般的米兰,其花期长,花序密,花香如幽兰,栽培比较普遍。在家庭栽培条件下,一般只要冬季室内最低气温能维持不低于5℃,即可安全越冬,即便是枝梢出现一些落叶,但开春后经过修剪换盆,加强水肥管理,可很快抽发新叶,重新开花。或在特别寒冷天气的夜晚,在植株外套罩两层塑料袋保温,次日中午气温回升后再打开套袋透气?如有条件,也可在室内安装一个电热取暖器,给搁放于室内的米兰加温,效果特佳。

龙舌兰栽培技术


龙舌兰又名龙舌掌、番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因其叶片坚挺,四季常青,为南方园林布置的重要材料之一,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常温室盆栽,布置庭园和厅室,能增添热带风光。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肉质,茎极短。叶丛生,肥厚,匙状披针形,灰绿色,带白粉,先端具硬刺尖,缘有钩刺。花葶粗壮,圆锥花序顶生。花淡黄绿色。蒴果椭圆形或球形。

常见变种有:金边龙舌兰、金心龙舌兰、银边龙舌兰、绿边龙舌兰和狭叶龙舌兰等。

生态习性

原产墨西哥。性强健,喜阳光,不耐阴。稍耐寒,在5C以上的气温下可露地栽培,成年龙舌兰在一5C的低温下叶片仅受轻度冻害,一13C地上部受冻腐烂,地下茎不死,翌年能萌发展叶,正常生长。耐旱力强。喜排水良好,肥沃而湿润的沙质壤。原产地一般要几十年后才开花,开花后母株枯死,在南京地区不开花。异花授粉才能结实。

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繁殖。于春季3~4月将根际处萌生的萌蘖苗,带根挖掘另栽。如根蘖苗没有根系,可扦插沙土中发根后再种。也可以在春季换盆或移栽时,切取带有4~6个芽的一段根株盆栽。

栽培技术

龙舌兰栽培管理较简便,除热带、亚热带地区外,其他地区盆栽,冬季要放入低温温室保护过冬。翌年清明后移至室外。彩叶变种,在夏季要适当遮阳。生长季节应保持盆土湿润,浇水时不可将水洒在叶片上,以防发生褐斑病。随着新叶的生长,要将下部黄枯的老叶及时修除。

单种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


单种向日葵是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各向日葵主产区主要的种植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因为耕作制度的差异,又分为垄作和平作两种形式。平作中又有等行距和大小行之分。各地应根据当地生产习惯和耕作制度,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种植形式和播种时间等技术内容。

二、技术要点

1.科学选地,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种植向日葵必须选择土层深厚、地力中等以上、地势平坦、灌排方便、3~5年没有种植过向日葵的壤土或沙壤土耕地。前茬以小麦、豆类为好。玉米茬选择上年没有使用过阿特拉津除草剂的地块。不宜选择低洼易涝、重盐碱地和跑风地,不宜选择甜菜、深根性牧草、马铃薯作为前茬。大豆作前茬时,必须在大豆生育期间没有发生菌核病。

提倡秋季整地,没有进行秋季整地的在早春进行整地,结合整地(起垄)施入底肥。早春化冻后,及时耙耱保墒,达到地平、土碎、墒好,创造上虚下实的播种条件。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供肥能力、生产水平和产量目标而定,结合测土结果使用,原则是施足底肥,用好种肥,配合微肥,有机无机相结合。磷钾肥做种肥施入,氮肥1/3做种肥,2/3做追肥。

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千克作底肥。同时在不同地区施入不同的化学肥料,一般亩施磷酸二铵7~10千克,尿素10~20千克,硫酸钾5~15千克作底肥。

种肥以磷酸二铵、尿素或复合肥为主,磷酸二铵每亩10千克,尿素5~10千克,或含量在40%以上的复合肥15千克。硼肥随种肥一起施入或在前期喷施。

2.科学选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选用高产、抗病、矮秆、质优的品种,提倡使用杂交种:选择品种时要选在当地经过试验能够正常成熟的品种,种子质量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为防治地下害虫及促进前期生长,种子要进行包衣处理。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在播种的前一天用农药拌种,阴干后播种。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生产实际确定,在能够正常成熟的前提下,适期晚播可以减轻某些土传病害。一般在地表5~10厘米的地温稳定通过8~10℃时即可播种,西北地区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华北大部和东北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食葵常规种要早播,杂交种要适期晚播,油葵参照食葵杂交种的播种时间,高海拔或山区可适当提早,夏播地和复播地要早播。

播种深度3~5厘米,每穴播1~2粒。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深开沟浅覆土,将种子播在底墒较好的土壤上;机播地块要控制在1米地长播5~6粒种子。播前用除草剂灭除杂草,播种时肥料与种子严禁接触,以防烧苗。播后覆土镇压。

向日葵合理密植的原则是:在保证单株有充分营养面积的前提下,旱地稀,水地密;食葵稀,油葵密;高秆品种稀,矮秆品种密;垄作稀,平作密;叶片大的稀,叶片小的密。

播种密度黑龙江省食葵1300~1500株/亩,油葵2500~3000株/亩;吉林省西部食葵1200~1300株/亩,油葵1700~2000株/亩;内蒙古赤峰市2600~2800株/亩;内蒙古巴彦卓尔市食葵2000~3000株/亩,油葵4100~4200株/亩;甘肃省油葵3100~3500株/亩;新疆油葵3900~5000株/亩。平作区提倡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亩播量0.3~0.4千克,机械播种亩播量0.75千克。

3.科学管理,适时收获,促进高产。

(1)查苗补苗

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对缺苗少的地方在间苗定苗时就近留双苗,缺苗多的地方要尽快催芽坐水补种同品种,确保全苗。盐碱地或黏土地土壤易板结,出苗前可轻耙,促进出苗。

(2)早间苗、早定苗

1对真叶时间苗,2对真叶时定苗,促进壮苗。苗期虫害重的地块可适当推迟2片真叶进行。

草害大的地块要增加中耕除草次数,在田间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后期倒伏减产。

(3)苗期虫害防治

出苗后结合查田补种,密切观察虫害发生,抓好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50%的辛硫磷或毒死蜱1000倍液地表喷淋,也可在播种前用药剂处理种子。

(4)中耕除草

向日葵全生育期进行2~3次人工或机械中耕除草,时间分别在苗期结合间定苗、生长前期和封垄前。

(5)追肥浇水

向日葵追肥的适宜时间为现蕾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5~20千克。肥料采用人工或机械,施在作物根系附近,深度10厘米以上。

向日葵浇水次数在1~4次间,时间分别在现蕾后、初花期、盛花后期和终花后。多数地区是1~2次,如果只能保证浇一次水,要放在现蕾期进行。开花期气温高时,应浅浇水降温,提高田间湿度;灌浆期浇水要根据天气而定。

后期出现缺肥的地块,可在开花前期亩用磷酸二氢钾250克对水35千克叶面喷雾追肥1~2次。

(6)人工打杈及辅助授粉

常规品种在现蕾后可能会出现分枝,影响产量,要及时进行人工打杈,把叶腋处的分枝去掉。蜂源不足或个别食葵品种还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从开花后2~3天开始,使用直径10厘米左右的硬纸壳,上面垫一层棉花,再蒙上纱布做成粉扑子,在上午田间露水干后对每个向日葵花盘进行轻轻触碰,提高结实率,一般可授粉2~3次。

(7)病虫害防治

要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发现病虫害及时集中联防。

菌核病可以采用拌种、灌根、土壤处理及化学药剂防治等方法防治。

霜霉病可以采用种子重量0.5%~1%瑞毒铜(或瑞毒铝铜)拌种防治。

棉铃虫、玉米螟、金龟子、胡蜂等害虫,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类农药防治,严禁在花期用药,以免杀死蜜蜂造成授粉不良影响到产量。

(8)适时收获

当植株茎秆变黄,花盘舌状花干枯或脱落,茎秆下部叶片枯死,中上部叶片变黄下垂,大部分花盘背面变为黄褐色,托叶变为褐色,籽粒变硬并呈现固有色泽时即可收获。收获的花盘要及时晾晒,勤翻动,防止雨淋雪盖、捂堆、霉烂变质,各品种间分开收获、分开脱粒、分开储藏、分开销售。收获时要将有菌核病、霜霉病等的病株或病盘挑出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三、注意事项

①使用品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②播种时间根据当地实际及品种生育期确定。

③浇水时间和次数根据当地耕作制度及天气情况确定。

④技术使用前咨询相关地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杜松栽培技术要点


杜松是什么?下面先带大家简单认识一下它。杜松为柏科刺柏属小乔木,是珍贵的针叶常绿树种,树型优美,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能力。此外再加上其易栽植的特性,现已成为城市绿化的当家树种之一。本文为你讲述杜松的栽培养护相关技术要点。

杜松图片

杜松播种繁殖技术要点:首先将果实晾晒十几天后,用石块进行揉搓,除去果皮、果肉,选出种子。杜松的种皮坚硬,透水性差,所以用强迫高温浸种的方法打破种子的休眠。首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灭菌后,捞出洗净,用80℃的热水进行浸种,浸种3天后,再用40℃的温水浸种7至10天后进行沙藏,其中可以进行变温混沙或低温层积催芽、种子经过一冬的沙藏后,已吸水膨胀,3月下旬可将种子搬出室外,随着气温回升,种子很快萌动,有部分种子裂开后即可播种。

杜松嫁接繁殖技术要点:采1~2年生,长约10~15厘米接条,摘去下部3/4的叶子,注意顺着叶片生长的方向顺着摘。用酒精棉球擦洗刀片,将接穗基部用刀削一短斜面,然后翻转来,以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穗条的顶部,穗身垫放在食指上,右手拿住刀柄,从顶芽针叶附近逐渐切到穗心,然后顺着穗心纵向削去半边接穗,削面要求平直光滑,一刀完成。再摘砧木嫁接部位的全部针叶,左手握住砧木,右手握刀,平贴砧干从上而下通过韧皮和木质之间切开,露出白色形成层,割断砧木削开的皮部,使之成尖齿状。切口深浅要合适,切面的长度要用接穗切面一致,再将接穗基部楔形部分对准砧木削面下部的齿状凹中,把接穗切面贴在砧木的切面上,使形成层相互对正,并不再移动。然后左手把住砧木,用大拇指按住接穗和塑料薄膜带一端,右手执另一端,从下向上缠绕,缠时一环压一环,并尽量勒紧,缠到上端超出切口后,再从上往下缠绕,到下端后结一个活扣。

杜松栽培注意事项:

1、杜松养殖应以嫁接养殖为主,因为它结实量较低,空粒多,种子休眠期长,发芽困难,出苗不整齐,成活率低并生长缓慢,所以嫁接养殖是目前养殖杜松最为经济的一条途径。

2、可以根据人们喜爱的冠型建立采穗圃,这样可以加强优良冠型的发展,为杜松在美化环境中起到更大的作用。臭柏砧木应以营养袋扦插苗,这样有利于养殖、运输和嫁接苗的栽植。

3、杜松用沙地柏嫁接法,是将灌木变乔木,做到了乔灌两用,可治沙,保持水土,特别是干旱地区开发利用优良树种。这一技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皱叶甘蓝栽培技术


1)皱叶甘蓝品种及栽培季节

①品种。中生皱叶甘蓝: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定植后80天收获,圆球形,外叶浓绿,叶球乳黄色,单球重1.6千克,耐寒性强,富含维生素,可生食或做沙拉。Promasa:适于春、秋两季种植,定植后85天收获,叶片深灰绿色,叶绿圆球形,浅黄绿色,单球重1.8千克。

②栽培季节。以春、秋两季露地栽培为主。

春季栽培:温室育苗,于1~2月播种,3月中旬至4月定植,6月上中旬收获。

秋季栽培:露地育苗,于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定植,10月中下旬收获。

2)栽培技术要点

①育苗。春季栽培采用温室育苗,于1~2月播种;秋季栽培于6月中下旬播种,选择通风、排、灌水好的地块,采用凉棚防热、防雨育苗。育苗方法同紫甘蓝。二叶一心时分苗,5~6叶时准备定植。

②定植。定植前整地,每公顷施腐熟堆肥22500千克做底肥,平地做畦,畦宽1.0~1.1米,双行定植,株行距40~50厘米50~55厘米。春季栽培于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秋季栽培于7月中下旬定植。定植时栽苗不宜深,土坨表面与畦面相平为准,栽后及时浇水。

③田间管理。定植后5~7天浇一次水,土表稍干时松土保墒,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和苗情,适时浇水,始终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每次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缓苗后随浇水追肥,每公顷追施尿素150千克,或硫铵300千克,或碳铵300~375千克;在莲座期追第二次肥,每公顷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25千克,进入结球期追第三次肥,每公顷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30千克。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一、青稞生产现状

1.青稞种植覆盖区域

青稞目前在国内的种植领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青稞种植地地势十分险恶,其中只有不到3%的种植地散布在大约2.6*1000000平方千米的广阔区域,因此地势的因素分隔了青稞的种植地,产生了今天的青稞培育区域。除此之外,在靠近青藏高原的云南和四川地区以及青海和甘肃相邻的河西走廊一带同样有粮农从事青稞的培育。

2.青稞种植地气候

种植青稞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1~12.7摄氏度之间,这一区域的海拔高度大多数在1500米~4800米,日照十分充足,降水季集中在春末秋初,降雨量大约在300毫米到1000毫米之间。在这一块区域内,青稞种植分布地由放射状从内到外进行扩散,与种植比例成正比。

3.现代社会对青稞需求量增多

青稞是高原地区人民日常食用粮食作物之一。权威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来,高原地区青稞总产量为55~60万吨,青稞为当地农牧民的主要口粮,按农牧民每人每年食用225KG青稞计算,年消费青稞量为56.25万吨,等于是只实现了粮食自给目标,还无法满足社会对青稞的需求量;青稞还是加工青稞酒,麦芽糖,青稞面的重要原材料。所以,作为加工原料,需求缺口很大。青稞可以为农牧民人均净增400~500元,是当地农牧民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总体粮食收入的七成。青稞种植区域内研究开发人员已研发出大量的营养品与保健品等。这不仅体现了青稞在现代市场上的良好发展前景,同时也提高了农牧民对种植青稞的积极性。

二、青稞高产栽培面临问题

1.种植青稞地自然环境差,青稞自身防御能力差

青藏高原青稞播种总面积大约100104hm2,缓坡梯田及平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不足三成,然而,沟壑旱地所占种植总面积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青稞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青稞培育前景很好的柴达木盆地却因为缺水而难以开发,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干旱是青稞在高产过程中最大的限制因素,这些区域的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因为地方经济落后、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不足,除西藏部分地区本世纪初由国家出资进行开发、使农田干旱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青稞地农田干旱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2.青稞种植保健技术有待提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青稞种植地区的青稞培育科研单位减少一半,从事青稞栽培研究人才流失三分之二,在这过程中,新品种选种培育速度明显放慢。由于经济原因,很多地区并没有完善的青稞培育管理体系,由此,导致新的品种不能得到及时推广,长时间内得不到品种的更新,培育技术也是十分落后。目前一些青稞主产区仍在种植二十多年前就在用的种子,不仅如此甚至很多偏远生产地区还在种植沿用数千年之久的古老农家品种,所以青稞种植保健技术还有待提高。青稞种植区域平均化肥施用量不足,又因为种植结构混乱、燃料匮乏等导致几乎不可能做到秸秆还田,这一现象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3.青稞种植区域日益缩减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藏区总人口由两百万增长到如今的五百五十万之多,但农牧民最主要的口粮青稞种植面积却减少了一大半。受小麦,蚕豆等优势作用的冲击影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稞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萎缩。加上西部大开发,藏区耕地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很多区域由于地势险要不能进行新的开发,导致青稞种植区域日益缩减。

三、青稞高产栽培改善对策

1.选取良种进行推广培育

选取好的良种进行播种是保证高产量的关键,藏区农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同时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因此必需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

2.做好青稞的防害工作

青稞中后期指从拔节到灌浆、这一生育周期大概为两个多月,这期间容易发生病虫害,应做到统一管理防治。虫害和病害具体有两种防治方法。青稞病害主要是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三种,一般采取预防为主比较稳妥,及时喷洒农药,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而虫害则需要在相应的时期喷洒农药。主要的虫害为蚜虫,拔节到灌浆期间,是蚜虫主要危害青稞的时段,在这一期间及时喷洒农药是青稞是否能成长的关键。

3.选择适合的青稞成长环境

要想得到理想的产量,选择一块良好的培育土地十分重要,青稞虽然身处高寒地区,但是对成长土地的选择同样重要,主要选择酸碱度适中,土壤疏松,持水度高,营养充足,不会有养分流失的土地进行种植。

4.预防青稞倒伏

倒伏是青稞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品种本身不抗倒是青稞倒伏的因素之一;其二是密度过大,在种植过程中施肥过多,从而导致倒伏的发生;其三则应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灌水不足或施肥不合理都会影响最后的青稞产量。

5.做好提取优良品种的工作

在培育过程中,只有及时提取优良的青稞品种,才能保证今后的青稞种源,只有好的青稞良种培育才能得到保障。

6.在青稞成熟后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是获得青稞高产的重要步骤之一,太早或太迟的收割都会影响青稞产量和品质,最好的收割时机是腊黄末期,整块种植地九成以上从茎杆叶片绿转为黄色,选择这一时期进行收获保存是最恰当的。这也是青稞高产的最后一步。

四、总结

作为藏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迫在眉睫。我们只有培育好青稞才能促进藏区农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和谐稳定,幸福安康。

枇杷种植栽培技术


一、苗木培育

枇杷在生产培育中采用嫁接繁殖为主,①砧木苗的培养。选择向阳避风、质地疏松、肥力中上的沙质土壤,深翻细耙,并下足基肥整畦成垄待用。②小苗嫁接方法。在1~2月份是最佳嫁接期,取好优质丰产稳产的穗条。

二、园地选择和定植

枇杷性喜温暖,在PH值6.0~6.5的微酸下生长适宜,并选择土质深厚,含腐殖质多的红、黄土壤,土地通风透气,排水性好。若为平地应注意挖好排水沟及地下水位处理。植前应先做好定植,施足底基肥,并做好遮阴设施等。

三、土肥水管理

幼年树以改良土壤为主,幼苗期提倡实行间种豆类豆科绿肥等,既可改善土壤肥力,又利用空余土地,增加经济收入。枇杷进入盛果后株树冠下覆盖花生藤、高梁杆等杂草物,保持温湿下,防止草丛生长、土壤板结,促进根系呼吸,熟化土壤结构,增加有机物质等,有利果实的成熟及优化品质作用。枇杷虽然较耐旱,却怕积水,注意灌水和排涝。掌握土壤含水量在10~14%的范围内最有利根系的生长。秋季可适当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

四、整形修剪

成年枇杷的修剪相对柑桔等果树粗放。主要侧重结果母枝和结果枝培养与更新,合理留枝使之通风透光。应抓紧最佳修剪期。①花芽分化完成,少数花蕾露出时,即9月份前后,将生长势强的徒长枝剪除,并裁短结果枝来疏剪过密的枝条,结合产量要求而修剪。②采收后及时将枯枝、病虫枝、细弱枝剪除,并部分老枝进行回缩,更新出强健的新梢作结果母枝。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利于树势恢复。

枇杷种植栽培技术

五、花果期管理

个别年份遇到阴雨日数长,应加强促进花芽形成。一般要环刷促花王2号抑制树势旺长。在幼果期为促进果实增长和品质,因此要全园普喷壮果蒂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防止畸形果、裂果、僵果的发生。

六、病虫防治

病害常见有叶斑类病、炭疽病、叶尖枯萎病,胡麻斑枯病。喷施针对性药物+新高脂膜进行防治。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没有人不喜欢花的,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卉的过程也如是,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请您阅读花卉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文冠果怎么种?耐旱经济林木——文冠果栽培技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