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种植花卉则是更进一步与花相伴的一种生活。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卉芽接:T字型芽接和贴接技术详解”,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不少花卉可以用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也可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不少花友虽然懂得嫁接方法但是嫁接后的成活率却很低,下面小编就和您讲讲花卉的芽接技术。

嫁接简介:

嫁接是一种将二个植物部分结合起来使成为一个整体,并像一株植物一样地继续生长下去的繁殖技术。

在嫁接组合中,上面的部分称为接穗,下面承受接穗的部分叫做砧木。用扦插的方法获得的苗称为扦插苗,属于自根苗,用嫁接的方法获得的苗称为嫁接苗。虽然嫁接比扦插的操作更为繁琐,技术要求更高,但是因为利用了粗生的品种作为砧木,嫁接苗比扦插苗根系更为强旺,适应性更强,耐高低温、耐干湿、抵抗线虫及病害能力都更强,植株生长更旺盛,寿命更长。另外在一株砧木上还可以同时嫁接几个不同的花色品种,使得嫁接植株能开几种不同颜色的花,从而大大增加观赏价值。

嫁接前准备:

嫁接之前,要先准备好工具,如枝剪、嫁接刀、捆绑用的塑料薄膜条等。嫁接刀要相当锋利,才能把切口削得十分平滑,才能提高嫁接的速度和成活率。

嫁接繁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砧木与接穗上的形成层细胞能不断分裂使两者紧密融合在一起,所以在嫁接时要尽量让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准紧贴。另外嫁接的速度要快,以防切口氧化变色。在生产上月季的嫁接方法主要有芽接和枝接2类,下面介绍芽接中的T字型芽接和贴接技术。

T字型芽接:

嫁接之前,先在母株上剪下具有饱满芽的枝条,把叶片除去,然后放在水中或用湿布包住以保湿。

1.砧木切法

在准备嫁接前半天,先对砧木浇1次水。在干净的砧木离地面3~5厘米处,去掉上下4厘米范围内的刺,选择平滑处先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再由横切线的中部深达木质部向下切一刀,切口长1.2厘米左右,这样纵横切口就象是个“T”字。接着再用刀尖或指甲小心把树皮从纵切口向两边挑松,或剥开但不剥掉。

2.切取芽片

在已准备好的枝条上选取饱满芽(芽生长的时间不能太长),接着在芽的下方先斜下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再在芽的上方斜下用力切到木质部,然后均匀平滑用暗力从上至下端切口把芽片切下,芽片总长1厘米左右,宽0.4厘米左右。芽片上若带有木质部,需把其剔去。

3.接合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接芽,小心把芽片放在砧木横切口处中间对准纵切口自上而下慢慢插下,直至芽的上端刚好与砧木横切线齐平为止,芽也就没入砧木切口里面。最后用嫁接用的薄膜条(用家庭用保鲜薄膜切成条状作为绑扎用效果也很好)进行绑扎:用左手拇指按住薄膜先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粘住薄膜在接芽下先绕一圈,再绕到接芽上方,上下各绕2~3圈,但要露出芽尖,切口一定要被薄膜盖住,最后把薄膜条末端塞入上圈内一拉,即可扎好。绕时松紧要适度。至此,芽接作业完毕。

芽接原则上在月季的生长期都可以进行。芽接后如能在接口处遮上一层黑纸,有利于伤口愈合,直至芽萌发后再除去。如果砧木基部发生砧木芽,要及时剪去。芽接后还要注意进行正常的水、肥、松土、除草、防治病虫等管理。芽接约1周后,如果芽片或芽点已变色发黑,说明接芽已死亡,此时可另选该砧木其它适合部位进行重新嫁接。芽接成功后,接芽会长大,长出新叶,有几片新叶时就可把接芽上的砧木枝剪去。

贴接:

上述“T”字型芽接成活率高,但速度慢。为了简化操作过程,可采用贴接法,如果操作合乎要求,成功率也高。下面介绍的主要是与“T”字型芽接中的不同之处,其余操作与上述“T”字型芽接的一致。

1.砧木削法

在砧木平滑处从上至下削一个切片,长约1厘米,宽约0.4厘米,然后留下切片基部少许把切片切去。

2.切取芽片

选取饱满的芽,与砧木削法一样,切下一个切口与砧木切口大小一致的芽片。

3.接合

把芽片吻合地贴在砧木切口上,芽片基部与砧木切口基部必须紧接,然后进行绑扎。

xZh52.cOm扩展阅读

芽接,让月季花开多色


月季嫁接的时间可以选在三月中旬、七月中上旬、九月中下旬、十月初等等,一般在夏季、初秋嫁接成活率最高,此时温度高、分生细胞活动比较强烈,伤口愈合得快。

月季砧木及接芽的选择

砧木要求两年生,发育健壮,无病虫害。接芽应选当年生枝条上萌发的腋芽,健康无病虫害。通常可选用生长较健壮的原生种蔓性玫瑰,嫁接出来的花量,会比扦插还要多。

月季花嫁接材料准备

美工刀(或专用芽接刀),胶带,砧木,接芽。

月季花芽接步骤

1、剪取接芽

在月季接芽0.5公分左右的位置,顺着芽点切下,将接穗倒过来,逆着芽点,再将整个芽点切下,即可得到完成的接芽。

2、接芽的处理

切下接芽是不能直接利用,必须清除芽点里面的木质部,只剩下月季的树皮即可。

3、砧木的处理

在砧木的两个芽点中间,切一个T字型,深度以到达木质部为准(简单的说就是把皮切开,不要切到里面的木头),长度和要嫁接的接芽吻合即可。

4、嫁接

将接芽插入到砧木的切口处,放进去之后要微微进行调整,接芽的横切口必须和砧木的横切口对齐,不能暴露出木质部。

5、接口处理

嫁接后的接口一定要用胶带裹住,以防接芽干枯致死。裹绑的时候必须把接芽的芽露出来。

6、扦插到基质中

将砧木扦插到基质中,等待新的月季萌发即可。

桂花靠接换种技术


桂花是木犀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大多数桂花树属于8月桂,只能在8月开放,并且花期很短。为了增加其开花次数,我们尝试了桂花的靠接换种。

一、靠接时间在广东地区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但以春末夏初成活率高。因为这时桂花树液流动量大,细胞分生能力强,有利于伤口愈合。

二、靠接部位将接穗靠接在桂花的一、二年生枝条上,最好选树冠的外围枝条,将其靠接在枝条中下部。

三、靠接苗的选择选择有1至3个枝条的2至3年生四季桂袋苗成盆苗,使用袋苗更加便于操作。

四、靠接的步骤

1.把袋苗主枝中下部的小侧枝全部剪掉,然后将其缚于适合嫁接的位置,一定要绑紧。被嫁接的砧木枝条要和袋苗差不多粗细。把用来靠接的接穗中下部削成1/3深、3至5厘米长的平面。再在相同的部位,把被靠接的砧木削成同样深的一个平面。所削平面一定要平滑,不能深到髓部。

2.将两枝条的削面对齐靠接起来绑紧。如果两个枝条一个稍大一个稍小,至少也要一边形成层对齐。然后用薄膜或树叶进行包裹,经验证明,用树叶比薄膜效果好。

3.靠接之后要将砧木的叶片打掉1/5,尽量不要剪枝,因为伤口太多不利于其愈合。

五、接后管理接后应马上浇水,否则会使靠接的袋苗因缺水而干死。当靠接伤口完全愈合后,把袋苗剪下,将原来被靠接的砧木从靠接口上端处剪掉。靠接上去的四季桂枝条,要适当剪去一些叶片以减少水分消耗。

为了提高愈合率和减少养分消耗,靠接当年应将桂花树上的花芽摘掉。如果让其开花,所接四季桂的叶片会有明显地黄叶现象。

香花槐稼接技术要点


作为香花槐种植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嫁接技术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其技术要点,能够更好地提升嫁接的实际效果,从而优化香花槐的种植水平。本文从概述香花槐的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一、概述

香花槐又名富贵树,原产于西班牙,属蝶形花豆科落叶乔木,株高10-15米,树干挺拔顺直,枝疏节长,树干褐至灰褐色。叶互生,17-19片,羽状复叶,椭圆形至卵圆形,比刺槐叶大。5-8月开花,我国南方可春、夏、秋连续开花。花序腋生,密生成总状花序,作下垂状,长8-12cm,花朵大小近10cm。花朵大、花形美、花期长、花量多。花粉红色,有浓郁芳香,可同时盛开200-500朵红花,非常壮观美丽。是珍稀的夏、秋季蜜粉源兼具观赏、绿化、固沙、保土的名贵树种,自西班牙引进中国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皖南近年来也大量引种栽培,在园林绿化、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它特有的绿化香化作用,目前成为皖南园林绿化首推速生观赏树种,广泛应用于城乡美化,荒山绿化等。下面通过自己在宣州的繁育与栽培实践,通过分析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提出比较合理适合皖南栽培的经验技术,以供同仁们交流。

二、香花槐的实用价值

1.观赏价值。由于香花槐具有树形优美、开花次数多、开花量大、花朵大、花形美、花期长的特点,因此在开花季节显得格外妖娆艳丽,特别是其花色鲜艳有光泽,花香扑鼻,可衬托园林景色更加美丽有韵味,因此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多用于行道绿化、草坪点缀,园林置景、绿化美化等。

2.生态价值。由于香花槐生长速度较快,是一般刺槐的2-3倍,且适生性较强,对土壤要求较低,根系发达,萌根力强、成活率高,不用每年反复栽植,叶柄凸出且不易脱落,可用于防风固沙、保护水土、改良土壤、山体绿化、快速增加地表植被等,多用于山林保护区、荒山沙漠、生态保护区,是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优良树种,同时其耐低温干旱,也是我国北方稀有高档耐寒绿化树种;香花槐可抵抗和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氮氧化物、铅蒸气、烟雾等多种有害气体和粉尘,可起到净化空气、缓解城市污染的作用,多用于园林、道路、风景区和城市工业区。

3.经济价值。香花槐的速生性可在当年使根苗长到2-3m,胸径达1cm以上,生长3a就可以进入盛花期,成林速度较快,成材时间早,而且树干通直、木材纹理美观大方、结构紧密、材质坚硬、富有弹性、耐水湿,可用于家居家具、装饰装修、手工艺术、建筑建设、造船农具等;其枝、叶、根可作为燃料薪炭,树叶可用于牲畜饲料或肥料,种根作为繁殖材料供应市场;花蜜浓香适口,可用于蜜源和食品原料添加使用。此树种市场价格较好,经济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香花槐稼接技术要点

三、香花槐稼接技术要点

1.埋根繁育

(一)种根选备选用1-2年生香花槐主、侧根,直径0.5-1.5厘米。挖根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春季在香花槐萌动前,在香花槐侧根距根颈20-30厘米处剪断,绕根颈挖深30厘米、宽100厘米的环沟,环沟内侧切断粗度超过4毫米的根系,剪根量不易超过侧根的一半,将剪断的根挖出。二是将树连同根一起挖出,根留15-20厘米,其余全部用剪刀剪下贮藏,树仍可栽植。挖出的根要立即贮藏,选择背风、避光的地方将种根与细沙混匀埋起来,细沙要先筛净,去掉石块,并保持一定湿度。

(二)种根扦插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将无病虫害的光滑根段剪成5-7厘米段,用ABT2号生根粉50毫克/升浸根2-4小时,捞出沥干即可扦插。扦插时先看墒情,地表下3厘米左右的土壤用手攥能成团,松手不散为好。干旱地块要先浇水再扦插。用开沟器顺垄面正中开沟,将根断平放于沟内,顶端朝同一方向,根段相距10-15厘米,覆土4厘米左右,踩实。根系扦插后立即向地面灌水或喷水,使土壤湿透,盖好地膜,1个月左右即可出苗。

2.枝条繁育

香花槐枝条繁育是靠枝条扦插完成的。扦插时间与埋根育苗相同,也可稍早。选取直径8-20毫米木质化硬枝,剪成15厘米长的插条,上切口剪平,距芽苞1-2厘米,下切口剪成45斜口,距芽苞5毫米,50根为一捆,用50毫克/升生根粉液浸泡下端3-4小时后捞出备用。整地要求同上,按20厘米40厘米的株行距将枝条以45倾角插入土内,顺畦覆盖地膜。

3.嫁接繁殖

冬季树木完全停止生长后至第二年春季萌芽前采集接穗。用生长充实、芽体饱满的枝条作接穗,直径0.8-1.2厘米,也可结合冬季修剪选择。用湿沙埋藏接穗,嫁接前将接穗取出,基部放入清水浸泡12-24小时,然后剪成长5-8厘米、有2-3个饱满芽的接穗。用一年生树径1-2厘米的刺槐实生苗作砧木,先按行距70厘米、株距35厘米定植在苗圃里。砧木树液开始流动至长叶前嫁接,在距地表5厘米处剪去砧木,在砧木顶端向下约1厘米处,斜剪1个切口,深达砧木直径的1/3-1/2,迅速插入削好的接穗。

四、嫁接材料的选择及接穗采集和保存

1.材料

嫁接刀:只要是比较锋利的小刀都可以作为嫁接刀;缚条:将旧棉布裁成条,宽度为1.5cm,裁好后每100条为一束,再切成长约15cm的小段,捆成小把备用;其他用品:草帽、坐垫。

2.接穗的采摘与保存

香花槐接穗在冬季树木完全停止生长后至第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采集,选择在树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上剪取组织充实、芽体饱满的发育枝作接穗,一般接穗粗0.8-1.2cm。笔者采用的是早春采集接穗,这样既能提高成活率又能降低人工成本。早春采集的接穗短期贮藏可于背阴处混湿沙堆放,用湿沙埋严接穗,上覆湿麻袋等物保湿,应经常检查,防止接穗失水。

枇杷高接换种技术


核心提示:高接的目的是换种,针对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尤其是云、贵、川、桂、湘及闽、赣等省的枇杷种质资源丰富,但优良栽培品种较少的

高接的目的是换种,针对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尤其是云、贵、川、桂、湘及闽、赣等省的枇杷种质资源丰富,但优良栽培品种较少的状况,推广枇杷高接换种技术,经高接换种后的枇杷树,一般经二、三年就能恢复树势,3年后就能恢复产量。

1.高接换种方法

如果在采果后(5月底至6月上中旬)进行,气温较高,树体较弱,对成活率与萌发新梢都有影响,因此,高接的时间最好在春季(3~4月份)进行,不仅成活率高,且有利夏梢抽生健壮。采用切接法或劈接法,为了使枇杷高接成功,应该做到多头高接,高低进行,二年接完,就是在行高接时,应注意树形高低枝条合理搭配,外围与内膛结合,形成一个内外通风透光、合理分布结果部位、高产的树形结构。每株树冠的接穗数量,要根据树冠的不同情况而定,一般是10~30支。要尽量争取多头高接,这样能较快形成新树冠,恢复树势。每株树要分2年进行高接。使第一年保留的枝叶,可在夏秋季高温烈日下起遮荫枝干的作用,有利高接成活。若是全树一次高接,则因枝叶去掉过多,树体上下部失调,枝条裸露,会影响高接成活。

2.高接树管理

注意高接后的管理,能提高高接的成活率,促使新穗愈合和萌发新梢,使树冠能尽快恢复。管理内容有破扎、去萌、捆扶、护干、防治病虫等。枇杷高接,用塑料薄膜条捆扎。也有为了使接穗不受日晒雨淋,在接穗外面用竹笋壳包住的。因此,要在嫁接后1个月左右进行检查,发现接穗已经成活,应及时用小刀割断薄膜条,挑破竹笋壳,使接穗萌发后不会弯曲。高接后,枝干会因断枝而萌发较多的萌蘖,除一些遮护枝干而需要保留的萌蘖外,应将其余萌蘖及时除去,避免消耗养分,有利于接穗萌芽健壮。接穗萌发后,受风吹易折断,应用竹棒或树枝加以捆扶保护。高接后,枇杷枝干因缺乏叶片遮护易受日光曝晒,树皮爆裂。为了保护枝干,可用稻草或麦秆捆缚;也可涂白涂剂。白涂剂的配方是:生石灰10份,硫磺1份,食盐0.2份,动物油0.2份,水约40份,调成糊状。高接萌发的新梢,要注意灰斑病、黄毛虫等的危害。

贴梗海棠怎么种?贴梗海棠的种植技术要点


贴梗海棠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原产于华北南部、西北东部和华中地区,但是现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贴梗海棠。贴梗海棠花色十分丰富多样,有朱红、桃红、月白等颜色,还有些品种的颜色粉白相间,加上它的花瓣光洁剔透十分美丽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贴梗海棠的花期3-4月10月果实成熟。

一、贴梗海棠习性

适贴梗海棠应性较强且耐寒,在华北地区都能露地过冬但是对温度反应很敏感,同一地方栽在背风向阳地方的比庇荫处要提前4一6天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耐水涝,忌湿耐早。土壤水分过多往往植株瘦弱、枝叶生长细薄、抗逆性明显降低。土壤排水不良和积水常引起烂根严重时则窒息枯死。贴梗海棠为阳性树种要求光照充足,然而在稍有庇荫处仍能良好生长、正常开花。

二、贴梗海棠繁殖

贴梗海棠常用分株、扦插进行繁殖,虽然播种也可以但很少采用。分株在早春进行。土壤解冻天气转暖后把整墩植株挖出,抖散根部泥土然后用利刀从株丛中间劈开,最后分割成每小墩带2一4根枝条而基部有根的株丛,将分割时劈伤的枝条齐根颈处剪去其余的留10厘米左右短截。栽植到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中,加强管理经1一2年精心培育即可出圃。

贴梗海棠扦插繁殖于6-7月进行,选择较粗壮的新枝剪成12一15厘米长的插穗插人河沙或蛙石等基质中。大量繁殖时可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做畦直接插于土中。扦插后即要遮阴、浇水,保持土面湿润约40天便能长出新根。生根后要减少喷水和逐渐延长光照时间最后拆除阴棚。贴梗海棠在冬季寒冷的地方,露地扦插苗需要盖草或采用其他防寒措施保护越冬直到第二年春季移植。贴梗海棠如插在纯沙或蛙石中的插穗在生根后应及时移栽,否则新根生长过长插穗长期缺乏营养对移植和生长都不利。或者在春季压条1个月后即可生根,秋季落叶后再割离母体分栽。

三、贴梗海棠栽培与管理

栽培管理较简单因此贴梗海棠对土壤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的壤土或沙壤土都能生长良好,但以冲积土和砾质土生长最好。贴梗海棠盆栽时盆土宜用肥力较高的园土,并掺人一部分较粗的沙粒。贴梗海棠既能耐干旱也能耐痔薄所以栽培管理比较粗放。为了使株丛生长茂盛和花多色艳应该进行适当的水肥管理。由于它对水肥比较敏感过量的水肥常常造成疯长和着花减少。正常的管理每年秋季在株丛根际施有机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1次。若植株生长不是十分瘦弱生长期不必追肥,秋季加大有机肥用量即可。

贴梗海棠生长较茂盛、株丛容易过密,因此修剪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修剪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株丛内部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枝干密集影响生长、控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形成。修剪时要注意因为贴梗海棠是在二年生枝条上开花结果的,因此当新枝抽生以后都不要进行短截,在幼树阶段需等到开花以后再短截花枝,以便促使其多萌发一些侧枝使树体尽快成形,还可增加第三年的着花部位。为了使树体层次分明在苗木定植以后最好只保留3根主枝,将多余的枝条从基部剪掉从而整成“三本式开心形”树体,让侧枝从这3根主枝的上端分生而出,这种整形方法既可保持低矮的灌木状树形又能防止过分稠密紊乱。

盆栽贴梗海棠的管理因根系受盆的限制,需要注意水肥管理否则影响生长造成着花稀少。一般每年深秋或初冬施有机肥1次春季花后追液肥1次。追肥不宜浓可施腐熟的饼肥水等。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

四、贴梗海棠观赏与应用

贴梗海棠枝丫横斜、花色艳丽、烂漫如锦、花朵三五成簇、黄果芳香硕大,是一种很好的观花、观果树种。适于庭院墙隅、草坪边缘、树丛周围、池畔溪旁丛植,也可在常绿灌木前植成花篱、花丛亦可制作成老桩盆景。常见园艺变种有白花种、玫瑰种、朱红种、矮生种等。

以上就是贴梗海棠的栽培技术要点,想了解更多苗木花卉的种植养护知识可关注花卉网哦!

青梅高位嫁的接技术要点


一、嫁接季节选择在9月初到冬至前嫁接。

二、接穗采集必须要采自适应当地栽培的优质、长期丰产稳产的成龄母树上树冠外围、中上部的一年生发育枝条。枝条要圆滑通直、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粗壮适中、无病虫害,枝条上部青绿、下部已木栓化作为接穗,且处于老熟未抽梢状态。

三、砧木选留选择角度分布均匀的23级枝条35条,在分枝处3540厘米处短截,其余枝条从分枝处疏除。

四、嫁接方法采用枝接法,以接穗35个芽为宜,并削成两个切面,削至韧皮部。接穗切面与嫁接枝条切面形成一侧对准紧贴,同时接穗的茎部要与枝条切口的底部紧贴,接穗放好后用薄膜缚扎和涂接膜保湿,嫁接粗大的也可以同时接两个芽。

五、接后管理防止接口薄膜被虫蚁咬破。嫁接后1530天检查成活情况,一般接芽新鲜、青绿为已成活,未成活的要及时进行补接。接后要及时抹掉脚芽,以防抽出的脚芽影响嫁接成活率。当梢长3540厘米时剪顶,促生侧梢,每条留23条分布均匀的枝条,多余的剪去。

贴梗海棠乔木化嫁接技术


贴梗海棠是一种著名的园林绿化植物,原产我国西南地区,20世纪70年代引进伊犁,在场圃、庭院、街道花坛等处广为栽培。4月初开花,花期1个月左右,开花盛期,其花色鲜艳,恰如早春红梅绽放,十分美观。

一、选材

1.砧木

砧木为1年生野苹果苗,定植成活后即可嫁接,定植株行距为3.5×0.5米。

2.接穗

枝接接穗在头一年贴梗海棠停止生长后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剪取侧芽饱满的1年生枝条,贮藏于深0.8米的坑内(宽度视接穗数量而定),盖土严压,保持接穗营养和水分,提高嫁接成活率。芽接接穗:选择侧芽饱满的1年生枝条,随采随接,成活率高。

二、嫁接

1.嫁接时间

①枝接伊犁地区在4月初至5月初期间,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均可枝接。

②芽接在贴梗海棠1年生枝条木质化后,侧芽饱满,即6月初至8月中旬可进行芽接。

2.嫁接方法

①枝接采取切接法。接穗上有2~3个芽,在其下端削一平滑的长2~3厘米的斜面,再在其相反的一面削成45度长约0.6厘米的短削面。砧木要从1.5米处剪断,削平断面,然后在砧木上选一光滑面,稍带木质部垂直向下切一长2~3厘米的切口。随即将接穗的长削面紧贴砧木插入切口,将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两边或一边对齐,用塑料条绑缚。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可用合适的塑料袋罩住,束紧下口,留一小气孔即可。

②芽接采取“丁”字形芽接法。先取一接穗枝条,用刀从芽下方1.5厘米处斜向上削人木质部,长2.5厘米,再从芽上方1厘米处横切一刀,在砧木距地面1.5米处选光滑部位横切一刀,深达皮下,在横切口中间用刀竖切一下成“丁“形切口,然后用手捏住削动的接芽取下芽片,取芽片时防止芽内维管束撕裂,将芽片在砧木丁形切口处由上向下轻轻插入,至芽与砧木切口对齐,用塑料薄膜条绑缚即可。

3.管理

枝接20天后,可取掉塑料袋,40天后解绑。在此期间抹芽1~2次,对未成活者可采取芽接方法补接。芽接15天后可解绑,期间抹芽1次。

采用枝接方法嫁接贴梗海棠,使之乔木化,成活率达90%以上,年生长量达70厘米。苗木生长快,健壮整齐,翌年可出圃。

花卉大全《花卉芽接:T字型芽接和贴接技术详解》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种植花卉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