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花卉伴随着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花卉的种植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秋海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盆栽宜在春、秋季上盆培养,随着植株的生长,当出现5-6片真叶时,须进行摘心,以促进分枝。

生长期需多浇水多施肥。上盆栽植半个月后,可施1次腐熟的饼肥水,以后生长期每隔20-30天施1次清淡的肥水,初花出现后应减少氮肥而增施磷、钾肥。

浇水既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冲又不能让盆土经常过湿;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可经常向叶面及花盆周围喷洒水雾。浇水应见干见湿,不能让盆土渍水,如盆土长期过湿,会引起烂根,甚至整株死亡。

秋海棠的花盆,平时可放在阳台或庭院的半阴处养护,并注意遮阴,不可让强光直射。盛夏高温酷暑时节,植株处于休眠状态,要控制浇水,并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冬季移入室内须放置在有充足阳光处越冬,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

常见病虫害是卷叶蛾。此虫以幼虫食害嫩叶和花,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少量发生时以人工捕捉;严重时可用乐果稀释液喷雾防治。

花后除目种株外,应打顶摘心,控制株型,促进分枝。同时要控制浇水,待发新枝后再追肥。

秋海棠的繁殖可用播种法、扦插法和分株法。

(1)播种法。一般在早春或秋季气温不太高时进行。由于种子细小,播种工作要求细致。播种前先将盆土高温消毒并整好,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压平,再将盆浸入水中,由盆底透水将盆土湿润。在温度20℃的条件下,7-10天发芽。待出现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出现4片真叶时,将多棵幼苗分别移植在口径6厘米的小盆内。春季播种的冬季就可开花,秋季播种的翌年3-4月开花。

(2)扦插法。四季均可进行,以春、秋两季为最好。夏季高温多湿,插穗容易腐烂,成活率低。插穗宜选择基部生长健壮枝的顶端嫩枝,长8-10厘米。扦插时,将大部叶片摘去,插于清洁的沙盆中,保持湿润,并注意遮阴,15-20天即生根。生根后早晚可让其接受阳光,根长至2-3厘米长时,即可上盆培养。也可以在春、秋季气温不太高的时候,剪取嫩枝8-10厘米长,将基部浸在洁净的清水中生根,发根后再移植在盆中养护。

xzH52.Com阅读延伸

虎斑秋海棠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虎斑秋海棠,拼音:hǔbānqiūhǎitáng

拉丁学名:Begonia'Tiger'

别称:星点秋海棠、细蜘蛛秋海棠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

科:秋海棠科,亚科:

族:,属:秋海棠属

形态特征

虎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细小,具粗壮肥大的肉质根状茎,根状茎匍匐生长,有极短的节,叶和花均从根状茎上长出,在靠近土面处长成一蔟。其叶片卵圆形,具长柄,叶柄绿色,有红褐色斑点,叶长约4厘米,叶面暗红褐色,有不规则的绿色斑块,叶缘具白毛。花粉白色。

生长习性

虎斑秋海棠原产墨西哥,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寒,忌高温干燥和烈日暴晒。

虎斑秋海棠图片

银星秋海棠


银星秋海棠

学名(B.argenteo-guttata V.Lemoine)

异名斑叶秋海棠

英 文 名Argentegute Begonia

植物种类 观叶树木
生物分类秋海棠科秋海棠属

产地原产巴西,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多年生灌木状草本,茎红褐色,高达1.5m,茎节处稍肥厚,多分枝。叶片长圆形至长卵圆形,表面绿色,有多数银白色斑点,叶背紫红色。有粉红色、白色或深红色的巨大花序可达30cm以上,十分美观,适于全年室内光较强处栽培。只开花不结实。

生活习性:银星海堂与四季海棠比较,抗干旱和高温的性能较强,在华北越夏稍易,生长势亦较强,栽培容易。通常作多年生栽培,栽培管理好的植株可四季开花。

繁殖方法:用扦插繁殖。也可用水插繁殖,1-2个月生根。

主要用途:适于盆栽观赏

银星秋海棠栽培管理

银星秋海棠为秋海棠科须根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巴西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热带和亚热带树林间潮湿的地方,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忌阳光直射,怕高温和寒冷。叶片长卵圆形或广椭圆形,先端尖,质厚,边缘有棱角及锯齿,叶面绿色,微皱,密生银白色宽点,叶背红褐色,交替麓对生于茎两侧。

银星秋海棠只开花不结果,不能播种繁殖,可用扦插法,于春、秋两季切取当年生枝条,插在粗沙做的插床上或花盆里浇透水,半遮阴,用塑料膜罩上保湿,每日喷水34次,温度 18~20℃,10天左右即生根。也可将未木质化的枝条插入水中,5~6天换一次水,20天左右在茎切口附近生出白色的根,这种方法更适合于家庭,成活率很高。

银星秋海棠喜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腐叶土、泥炭土更好,其中搀适量充分腐熟的鸡粪、猪粪、马粪、牛粪等农家肥,上盆时植株不宜栽得太深,以免烂根。生长一年以上的老株每年春季换盆或换土,同时整理、修剪、矮化株形,让其重新发芽、更加美观。春、秋季每周施一次稀薄肥水。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如浇水过多,易引起根系腐烂、落叶,严重时全株枯萎死亡。开花期要少浇水,保持土壤适当干燥。

银星秋海棠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气候,北方11月上旬入室,次年4月初出室,生长适宜温度18~20℃,冬季12~14℃,夏季温度太高,植株停止生长。冬季阳光较弱,不用遮荫,给予全光照,春、秋季节为半阴,夏季不可直接见日光,避免阳光灼伤叶面,造成干叶、卷曲。

要引起注意的是:1银星秋海棠叶片生长有趋光性,要及时转盆,使其均衡生长;2及时摘心,促进多分枝、多开花,使盆花姿态丰满,花繁叶茂。银星秋海棠的花此谢彼开,四时不绝,适合美化居室、会议室和宾馆、餐厅,也可作花坛用花,是集观叶、现花于一体的优良的盆栽花卉。

红花竹节秋海棠


品种名称红花竹节秋海棠

学名B.coccinea Hook.

异名珊瑚秋海棠、绯红秋海棠

英 文 名Angel Wing Begonia

植物种类 观叶树木
生物分类秋海棠科秋海棠属

产地原产巴西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亚灌木,高达1m,茎绿色,较纤细,枝条易平伸,节部有明显痕,多分枝。叶片为斜长椭圆形,具长尖,质稍厚,表面光亮。花序腋生,大型,下垂;花鲜红色,有粉红色变种。

生活习性: 喜温暖、湿润、通风、半阴环境。不耐寒。喜排水好、肥沃的砂壤土。夏季宜凉爽,怕强光直射。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需充足阳光,控制水分,不宜过湿。越冬温度为5℃以上。

繁殖方法:繁殖:播种、扦插繁殖均可,通常用扦插繁殖,

主要用途:小花簇生,娇艳异常。宜盆栽、吊盆和花台、花坛美化。性耐阴,极适合在高楼中庭栽植,作室内外装饰。

绒叶秋海棠


品种名称绒叶秋海棠

学名B.cathayana Hemsl.

异名花叶秋海棠

英 文 名Variegatedleaf Begonia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秋海棠科秋海棠属

产地原产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福建等地。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肉质,高达50cm,密生红色茸毛。叶斜卵圆形,缘有齿,表面密被绿色茸毛,叶背被红色毛,叶脉红色。花朱红或白色,花期9月。要求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及半阴环境。

繁殖方法:用扦插,春、秋季最宜。在20-25℃的条件下,20-25天即可生根。生长季节应充分浇水,每15天施淡肥一次。

蟆叶秋海棠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蟆叶秋海棠,拼音:máyèqiūhǎitáng

拉丁学名:Begoniarex

别称:紫叶秋海棠、毛叶秋海棠、长纤秋海棠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

科:秋海棠科,亚科:

族:,属:秋海棠属

主要产地

云南、贵州、广西

形态特征

蟆叶秋海棠多年生草本,高17-23厘米。根状茎圆柱形,呈结节状,周围长出密集细长之根。叶均基生,具长柄;叶片两侧不相等,轮廓长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不相等,边缘具不等浅三角形之齿,齿尖带长芒,上面深绿色,散生长硬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散生短柔毛,沿脉较密,掌状6-7条脉,上面不明显,下面明显突起;叶柄长4-11.2厘米,有棱,密被褐色长硬毛,上部更密;托叶膜质,褐色,早落。花葶高10-13厘米,具棱,近无毛。花2朵,生于茎顶;花梗长1.2-2.1厘米,具棱近无毛;雄花:花被片4,外轮2枚长圆状卵形,先端圆钝,内轮花被片2,长圆状披针形,长约9毫米,宽约3.5毫米;雄蕊多数,整体呈椭圆形,花丝长约2毫米,花药长圆形;雌花未见。蒴果3翅,一翅特大,呈宽披针形,无毛,有明显脉纹,其余2翅较窄,呈新月形。花期5月,果期8月。

生长习性

蟆叶秋海棠生于山沟岩石上和山沟密林中,海拔990-1100米。喜温暖,不耐寒,宜阴湿环境和湿润的土壤,夏季忌阳光直射。

蟆叶秋海棠图片

斑叶竹节秋海棠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斑叶竹节秋海棠,拼音:bānyèzhújiēqiūhǎitáng

拉丁学名:BegoniamaculataRaddi

别称: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

科:秋海棠科,亚科:

族:,属:秋海棠属

形态特征

斑叶竹节秋海棠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平滑,有分枝,高60-100厘米.叶质厚,斜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基部心形,长10-20厘米,叶缘波状,无齿,下面红色,上面有无数圆白点叶片斜椭圆形状披针形,叶表面灰绿色具银白色圆斑玉边缘,叶背面暗红色,在光线作用下叶片呈红褐色,圆斑和边缘呈黄绿色。花具伸长的细花梗,花萼红色,花瓣粉红色或白色,簇生于短总梗上;雄花直径约2.5厘米,花被片4,2大2小,雌花花被片5,等大,子房有翅。花期夏季。

生长习性

斑叶竹节秋海棠原产巴西。喜温暖、潮湿,宜充足的散射光。夏季置凉爽处,忌高温。要求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生长期多浇水、喷水及追施液肥。越冬温度8℃以上。

斑叶竹节秋海棠图片

球根秋海棠的养护


球根海棠播种出苗困难,种苗期长,养护难度大。不耐高温,超过32℃,茎叶枯萎脱落甚至块茎腐烂。有自然休眠习性,低温容易导致地上部脱落,造成休眠;高温则同样造成生长困难,同时主茎柔软易折,花大、娇嫩,容易脱落,单朵花的花期短。球根海棠生长期遇高温多湿,常发生茎腐病、根腐病。病虫害中,螨类较为严重,不易治愈。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球根海棠盆花货架期短,花易落、茎易折,导致销售市场无法打开。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和控制环境条件来解决。

播种育苗要点

球根秋海棠播种应在1月初,温度维持在18.2℃-21℃。7月末和8月初出售种苗。到9月时,将产生一个小种球和小花。

球根海棠种子每克约5万粒,播种时,使用4-5倍的细小过筛蛭石和种子混合均匀,最后播种于育苗盘。另外,常可播种于穴盘(128-256穴)中。常把几种细如种子大小的基质等量混合,如草炭或细沙,都相当好。如采用播种专用进口基质有利于发芽生根。

球根海棠种子播种不应覆盖,要防止直射光,也不可过度遮荫。温度维持在18℃-21℃。种子播种后需要用玻璃覆盖,保持湿度。种苗成功养护的主要技术,是基质表面绝不允许干透。发芽率和播种基质的温度有关。温度低,发芽率低,温度升高,则发芽率上升。在某一温度发芽率达到最高,温度再升高,发芽率急剧下降。

在最佳条件下,4周内种子萌芽。有的品种萌芽需要一个月以上。萌芽后,应当去掉玻璃。海棠的种子相当小,生长并不快。第一片绿叶出现阶段,必须进行更为细致的照料,每天要进行喷雾。种苗在以后的3-4周,生长较为稳定,当第一片真叶开始生长时,约2.5cm高就可进行移栽了。移栽时,将其放到以草炭为主的介质中。在第二片真叶出现时必须移栽到新基质中。

移栽时,由于种苗仍然很小,可用13cm长的细棍松开种苗。还可采用两个竹签,把苗挖出来,然后提起叶片,防止伤害新叶,把种苗移栽到7.5cm深的穴盘(32-50穴)中,需定期使用平衡液体肥料,用细喷头每3天喷一次。当种苗达到7.5cm高时,应去掉每株植物的生长点,以促进分枝。移栽后,温度应维持在18℃-21℃。


种球栽培技术

球根海棠从种球到理想花期,需要5个月。如果想在8月开花,应当于3月中旬种植种球。如花期要提前到“五一”,可使用荧光灯增加光照,提高温度。从1月份就可以购买种球。购买种球后,首先检查种球的好坏,腐烂的部位,应仔细用刀去掉愈伤组织,完全割掉感染的部位,伤口涂上硫磺。

球根海棠生长时间决定后,14天前就把球根海棠放在盘中。10cm深的育苗盘是栽培球根海棠种球的最佳容器,基部要有足够的排水孔。栽培基质中应有15%—20%的透气性。育苗盘中先放5cm厚的基质,种球放在表面,凹面朝上,上面再覆盖基质,直到种球埋深1.3cm即可。种球的生长应当在穴盘中给予足够的空间,种球间至少有5cm的距离。用基质完全覆盖,有利于促进根系萌发,防止水分积蓄在种球凹处。以后,球根海棠应保持几周温度不高于7.5℃。高于这个温度,球根海棠休眠将被打破,出现粉色的生长点。如生长点发生过早,应当抹掉。以后温度升高到10℃以上,湿度适宜,将刺激种球打破休眠。

种球在穴盘中,大多数将在3-4周萌芽,个别的在1-2个月后萌芽。每天需喷洒基质,保证足够的基质湿度。这个阶段要产生尽可能大的根系。当茎生长到4cm—5cm高时,应当从基质中轻轻地拔出球根海棠来,查看根系的生长发育。应当强调,决定移栽的关键是根系的发育。根发育到长5cm-7.5cm时,就可移栽了。根球几乎能够充满手掌时,植株应当从温床上移栽到大小适宜的花盆中。种球越大,根系越大。

[1][2][3]下一页

花卉大全《秋海棠》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知识大全铁海棠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