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侍弄花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芦荟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症状:肉质叶上产生黄褐色病斑。夏孢子堆生在表皮下,裸露后呈红褐色,粉状。冬孢子堆生在表皮下,破裂后呈黑褐色。

病原物:Uromycesaloes(Cooke)Magnus,称芦荟单胞锈菌.

侵染途径:病菌主要以冬孢子随病株残体留在土壤表面越冬。

1、越冬后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到叶片上,产生芽管侵入为害,先后在受害部位形成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

2、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萌发后再侵入为害,后在寄主被害部产夏孢子堆和夏孢子。

3、夏孢子成熟后又借气流传播,重复侵染。。直至生长后期或天气转凉时,在病部形成冬孢子堆和冬孢子,然后越冬。

发生条件: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平均气温32-270c,天资气多雨,湿度大,锈病会严重发生。防治方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

XzH52.CoM展读推荐

康乃馨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康乃馨又名香石竹,麝香石竹,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欧美,自引种后,因其花大色美,颜色丰实,所以常做温室栽培,供鲜切花生产。也可露地栽培于花坛,很受人们喜爱。但香石竹极易感染叶斑病,影响其生长发育,降低鲜切花的产量和质量。

康乃馨叶斑病的症状及发生规律

康乃馨叶斑病病菌以菌丝和分子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一年左右。当温度升高,叶面长时间湿润时,病菌极易快速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26℃最佳),分子孢子在18--27℃(24℃最佳)时开始萌发,通过气流及水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侵入,潜育期10--60天。所以温室栽培周年都可发病,露地栽培在4--11月都可发病。该病发生在叶和茎上,有时也发生在花上。该病发生在叶片上时,病斑初为淡绿色水溃状小圆斑,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大斑,变成紫褐色,病斑中央慢慢枯死,变成灰白色。整个叶片扭曲,枯死倒挂于茎上。该病浸染茎干时,多发生在枝条叉处和摘芽产生的伤口处。病斑长条形,灰褐色,严重时病斑环割茎部,使上部枝叶枯死。该病浸染花时,常在花梗和苞片上造成危害,苞片上病斑多时,花不能开放或出现畸形。

康乃馨叶斑病防治措施

1、选取健壮无病的插穗,清除病残体,尽可能保持植株表面干燥,在通风透光,排水良好处实行2年以上轮作。温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黄昏前通风很重要。

2、由于这种病周年都可发生,所以必须每周喷一次预防性杀菌剂,如代森锰,代森锌,扑海因,百菌清等,特别是在切花之后及时喷药,用75%百菌清,50%克菌丹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均可。

如何防治菊花锈病?


菊花锈病是一种由病菌孢子引起的植物病,主要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一般在气候湿润的时候最容易发病,在7月出现,9月达到发病的最高峰。锈病主要表现在对菊花茎叶的伤害,以叶部的伤害为最严重,其中最常见的黑锈病,具体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苍白色的小斑点,斑点逐渐呈现为圆形突起,严重时全株染病,而植株也会枯萎而死。另外一种,褐锈病,叶子表面的斑点呈现淡褐色或者橙黄色,直至叶子枯黄。锈病主要的病原体是柄锈菌属的细菌,以及菊柄菌,这些细菌一般可以在植株的新芽中越冬,随着菊花的繁殖而传播,通过风,雨均可繁殖传播,因此危害性很广泛。病原体喜欢清凉,因此在夏季的高温中会被杀死,在6度以下或者31度以上不容易侵染植株,温暖湿润的季节最容易使得植株染病。另外,一些环境建立不当,例如,场地不够通风,土壤缺肥或者氮肥过量,空气湿度过大,都可能间接导致锈病的发生。

在防治方法上,主要有以下方法,首先,在植株的选用上,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其次,在扦插母本的时候,应该保证母本是没有虫害的,扦插时可以用代森锰锌溶液浸泡插穗,预防病原体的传播。在场地管理方面,如果有土壤湿度大,地下水位高的情况,应该立即开沟沥水,及时疏通排水口,加强通风,控制施肥,保证土壤干湿度合适。如果遇到降雨量很大的天气,更应该及时处理积水,不要让积水成为病菌的传播介质。新的栽培土需要进行消毒。如果发现有部分植株染病,需要及时剪除叶子和病枝,集中深埋,消灭病原体,防止其他植株染病。

早春时节,在菊花发芽之前,可以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发现植株有病之后,可以喷洒80%代森锰锌50O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O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O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交替使用,连喷三到四次,从而达到防治效果。

桧柏锈病防治


桧柏在绿化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一抹绿意。不好的心情在看到这些顽强的生命力植物之后,会顿然心情舒畅,身心放松。看似顽强其实他们也很脆弱,可以导致他们快速走进通往死亡的大门。锈病就是桧柏的一种病症。如何防治这种病症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这种病症的特点并对其下药。
发生特点:菌丝在桧柏上越冬,翌年春产生冬孢子角遇雨萌发产生担孢子,由风传播。在春季温暖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
根据转主寄生的特点,关键在于两种寄主不宜栽植过近,起码相距10里以外。在不能砍伐桧柏树的地区,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彻底铲除病原,对两者进行喷药保护。
(1)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向桧柏上喷布两次1至2度石硫合剂,以防锈孢子侵染桧柏而形成冬孢子角,亦可在担孢子传播之前,于4月上旬向桧柏上喷45度石硫合剂。
(2)梨树开花前,喷200倍波尔多液,或500倍代森锌、800至1000倍代森锰锌进行保护,最好花前花后各喷一次。在侵染初期,在梨树上喷1000倍三唑酮,能杀死初期侵入的孢子,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桂花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桂花,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端直,树冠圆整,四季常青,花期浓香四溢,是我们喜爱的传统园林花木,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桂花叶斑病是桂花叶片上各种斑点病的总称,如褐斑病、枯斑病、炭疽病等,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影响观赏价值,同时降低桂花产量,造成经济损失。

桂花褐斑病

1.1症状

受害叶片初期出现褪绿小黄斑,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病斑,或因受叶脉限制而形成不规则形病斑。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外围有一黄色晕圈,直径2~10mm。病部后期着生有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1.2病原及发病特点

桂花褐斑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尾孢属。子座褐色,近圆形;分生孢子梗成束着生其上,淡橄榄色,无分枝,少有横隔;分生孢子倒棒形,近无色至淡橄榄色,直或微弯曲,大小15~58×2.8~3.7μm。病害在4~10月均有发生,老叶比嫩叶发病严重。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和水滴传到健康叶片上,引起侵染。

枯斑病

2.1症状

病菌多从叶尖、叶缘侵入,初为淡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大型病斑,严重时几个病斑相互连接形成大枯斑,使全叶干枯达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边缘为鲜明的红褐色,有时卷曲脆裂。后期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2.2病原及发病特点

桂花枯斑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球壳孢目、叶点霉属。分生孢子器近球形,有孔口,直径100~150μm;分生孢子长圆形至近梭形,无色、单胞,大小6.0~9.5×1.8~2.5μm。病菌发育温度10~33℃,最适为27℃。病害多发生在7~11月,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在高温和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及植株长势衰弱时,发病严重。

炭疽病

3.1症状

受害叶片初期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步扩大形成圆形、半圆形或长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后期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潮湿时病部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团。

3.2病原及发病特点

桂花炭疽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分生孢子盘褐色或黑色,直径100~300μm,盘上长有数根刚毛;分生孢子梗圆筒形,大小12~21×4~51μm;分生孢子圆筒形,生于叶片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大小11~18×4~6μm。病害4~6月发生较严重,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越冬,由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4.1减少侵染来源

盆栽的桂花应及时摘除病叶,秋季彻底清扫病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或消灭初侵染源;重病区的苗木出圃时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消毒。

4.2园林技术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切忌土壤积水,增施腐殖质肥和钾肥,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以提高植株抗病力,控制病害的发生。

4.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褐斑病可用1∶2∶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50%苯来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枯斑病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40%多菌灵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连续防治2~3次,效果较好。

月季、玫瑰黑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月季、玫瑰是我县花卉业的主要作物,但近年来随着病菌逐年的积累,黑斑病发生日趋严重。 2006年朝阳县发生危害面积2.3万hm2,占花卉种植面积的63.7%,一般田块损失32%~4l%,严, 重田块损失70%以上,严重地影响了我县花卉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1 病原及症状

月季、玫瑰黑斑病是由diploc明枷瑚ae wolf (称蔷薇双壳孢,属子囊菌门真菌)侵染所致。该病能侵染月季、玫瑰的叶片、叶柄、嫩枝及花梗和花。叶片染病,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呈紫褐色至黑褐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2。15姗或更大,边缘放射状,有时病斑周围叶肉组织变黄。后期病斑上生黑色、有光泽的庖状突起,既病菌分生孢子盘。叶柄、嫩枝染病,病斑长椭圆形至条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周围组织略皱曲。花梗、花萼染病,病斑小,不明显。病情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枝条光秃,树势衰弱乃至全株枯死。

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病茎及芽鳞上越冬,北方冬季温室内病株也是来年露地栽培月季的初侵染源。此外,茎部病斑常随苗木、枝条传带至新园。有性阶段只在较冷地区偶尔出现,在侵染循环中作用不大。主要以分生孢子借风雨、浇水溅射、昆虫及操作人员、工具传播,叶面上有水膜,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6。10小时即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人角质层,菌丝在寄主角质层与表皮细胞间生长,以吸器伸人表皮细胞和栅栏细胞吸取养分。病菌在寄主体内分泌毒素,杀死和分解病部细胞,致叶面产生黑褐色坏死斑,同时还产生乙烯和脱落酸,引起叶片脱落。病害潜育期310天,约2周后病叶开始脱落。发病最适温度26℃左右,温暖、多雨、多雾及多露条件下病害扩展迅速且发病重。植株过密、叶面喷水量大、滞水时间长易发病。

3 综防措施

①因地制宜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如伊莎贝尔日辉万霞。
②加强管理,适时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③随时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秋季彻底剪除病枝。
④盆栽月季10月下旬入室,选留3。5条健壮枝,从10-15cm处剪去,置室内暗处控肥水,只要不结冰即可过冬。
⑤春季发芽前对植株及地面喷30 Be石硫合剂或l:1:100倍量式波尔多液,杀死病菌,月季展叶时或初发病时喷洒40%波尔多精Ⅵ,P1000 倍液或20%龙克菌sC500倍液、75%达克宁 WP600倍液,隔1015天1次。防治34次。

花卉苗木锈病的防治方法


花卉苗木锈病是花卉和绿化树木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种病。锈病种类很多,在园林方面主要危害蔷薇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松科、柏科和杨柳科等近百种花卉苗木。发病后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作用弱,生长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或引起枝干肿瘤、果实畸形等,降低产量和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死苗,造成重大损失。

症状特点

病株大量出现锈色孢子堆,在叶、茎等部位先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扩大成锈褐色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为夏孢子堆。有的呈橘红色到黑色小粉堆,为冬孢子堆。有的呈蜜黄色到暗褐色点或粒状,为性孢子器。

综合防治

(一)严格检疫。许多树木枝干锈病是检疫对象,应从无病区引进苗木,从无病母株上采集插条、接穗等无性繁殖材料。

(二)选育抗病品种。花卉苗木种类和品种抗锈病能力有明显差异。因此,选育抗锈病花卉苗木品种是防治锈病经济有效的途径。

(三)减少菌源。防治转主寄生的锈病,可将观赏植物与转主寄主植物严格隔离,如海棠、苹果、梨等与转主寄主柏树要相隔5公里,杜鹃与云杉、铁杉、紫菀等不能混植。防治单主寄生的锈病,在秋末到翌年早春或植物休眠期,彻底清扫园内落叶、落果和枯枝等有病虫潜伏的植物残体,生长季要经常除去病枝叶集中处理,可减少菌源。在孢子堆将飞散时施药预防。

(四)加强养护管理。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抗病能力,做好土壤改良,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地肥力,整理好园地灌排系统。选用健壮、无病虫枝作插条、接穗等无性繁殖材料,严格除去病菌。控制种植密度,不宜过密。及时排除积水,科学施肥,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不偏施氮肥。经常修剪整枝,除去病虫枝和弱枝,使园内通风透光良好;设施栽培要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室内湿度。

(五)药剂防治。秋末到翌年萌芽前,在清扫田园、剪病枝后再施药防治,可喷2-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五氯酚钠加石硫合剂混合液。防治转主寄主柏树上的锈病,应在早春3月上中旬喷药1-2次,杀死越冬菌源冬孢子。在花卉苗木发病初期喷必菌鲨800-1000倍液,0.2-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2.25%的仙生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的三唑酮1500倍液。防治锈病较新的药剂有喷克菌2000-3000倍液,12.5%的烯唑醇3000-4000倍液、43%的好力克4000-5000倍液、25%的富力库1000-1500倍液、25%的敌力脱1000-4000倍液。

栀子花缺铁黄化病发生与防治


分布

石灰质土壤地区易发生

症状

叶片褪绿,首先发生在枝端嫩叶上,从叶缘开始褪绿,向叶中心发展,叶色由绿变黄,逐渐加重,叶肉变成黄色或浅黄色,但叶脉仍呈绿色;以后全叶变黄,进而变黄白色、白色,叶片边缘出现灰褐色至褐色,坏死干枯;全株以顶部叶片受害最重,下部叶片正常或接近正常,病害严重的地块,植株逐年衰弱,最后死亡。

病原

本病由栽培条件不适,如土壤过粘、石灰质过多、碱性重、低洼潮湿、铁素供应不足等引起,是重要的生理病害。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要用排水良好、松软、肥沃的酸性土壤栽培,盆栽时可用山泥等酸性土壤,每1-2年更换盆土1次;使用有机肥料,在有机肥料沤制时混入流酸亚铁和硫酸锌。

2、药剂防治:病害初期,病株灌浇2%-3%硫酸亚铁,或用0.1%一0.2%硫酸亚铁喷施叶片,或土壤中使用铁的整合物,22厘米(6寸)花盆0.2克。用药剂治疗黄化病,应在病害发生初期进行,否则效果较差。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芦荟汁液美容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芦荟是美容植物。其实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很大,不仅可以美容,而且还是一味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早有记载:芦荟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热风烦闷,明目镇心。

芦荟

进入80年代,西方一些生化专家发现芦荟具有美容作用,经科学分析,芦荟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维生素A,B6,B12及人体肌肤所需的8种氨基酸及矿物质,在已知的75种成分中,证明对健肤美容有奇特功能的占2/3,其中25种活性酶有助于肌体肌能新陈代谢的功能和润泽肌肤。经大量实验证明,芦荟对增强肌肤弹性和韧性,使肌肤柔软光滑,保持青春魅力有奇特功效。
芦荟汁液美容的具体做法如下:
制法:取鲜芦荟叶洗净,除去边缘细齿,用剪刀剪成细丝,用双层干净纱布包住细丝,用手拧出其法液放于干净容器中,挤法液时,要求操作务必洁净。
美容法:一些妇女由于失眠或露天作业等因素引起的面部粗糙,干燥或皱纹较多,可在每晚洗脸后,用热蒸汽蒸面之后再用棉签蘸取芦荟汁液涂于面部,10分钟后洗去,一个多月即可风见效。若脸部皱纹过多,可用芦荟汗液5毫升加入一个鸡蛋清调匀,在晚上洁面后涂于面部,待15分钟后洗去。如果口唇干裂用芦荟汁加蜂蜜调匀于唇上,10分钟后洗去。若面部长有粉刺,可每天在洗面奶中加入数滴芦荟汁用于洗脸;或洗脸后将芦荟汗涂于面部,轻轻按摩后洗去;严重的粉刺可用脱脂棉蘸取其汁液,直接涂于患处,数分钟后洗去,日久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此外,芦荟又是美发护发之佳品,由于芦荟汁含有蒽醌甙类物质,和人的头发中一种氨基酸产生理化学效应,发出荧光物质,使头发富有光泽。如今广东潮汕,福建闽南一带妇女,就用芦荟汁液洗脸洗发,因而头发优美柔软,乌黑发亮,增添美感。常用芦荟汁液洗发,既能固定发型,又可去屑止痒。

芦荟汁液的美容方法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花卉的种植有很多的学问和技巧,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芦荟锈病的发生与防治”,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