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啊!春天--春天是彩色,金黄的水仙花,娇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太阳,粉红的桃花,青山绿水,蓝天大海……”有人类就有花,看到鲜艳的花,生活的烦恼顿消。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枫香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育苗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现在正是采购种苗的阶段,想了解枫香树这一品种的苗农朋友可以来好好学习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会为大家介绍到枫香树的生态特性和培养技术。

1引言

枫香属(Liquidambar)的植物隶属于高大阔叶落叶乔木类,又名枫木、香枫等。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植物,起源于3世纪的中期。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它能充分适应并利用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土壤特性,进行生长发育繁殖。枫香树不仅生长范围广泛,而且在生物和使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在改善土质、水土保持、净化环境占据首要的位置;它的树质具有极强的耐火性和耐旱性,因此它能正常的生长在缺水地区,荒山野岭上也不缺乏它的踪影。近几年来,在工厂生产、科学研制等方面也受到极大的青睐,被看做是最具潜力美化环境的树种。所以,接下来,笔者将在枫香树的生态特性和培养方面进行意见的发表,进一步大力推广枫香树在生活中的应用。

2枫香树的生物学特性

枫香树是属于高大落叶乔木类,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质地,使得枫香树具有良好的生态特性。树脂可以做调香剂,可以用作染色剂,可以做跌打损伤药膏,可以合成各种人造材料;枝干被用作弯曲零件的制成,和家具、木箱的加工,也可以用在茶叶、食品等的外包装上,剩余的木屑用来培养木耳和香菇;枫香树颜色多种多样,园林建筑师对枫香树一直偏爱有加,不仅因为它的壮观美丽的盛开景象,还主要是因为它促进土壤的新陈代谢。增加了土壤中各种元素,改善了土壤状况,还能保持所属地的水土,耐旱耐、耐高温使得他生活氛围几乎不受限制。因此,枫香树在行道树、园林建设、使用价值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1枫香树的外貌和结构

2.1.1枫香树的外貌

树枝粗大笔直,茂盛的叶子,散发着类似橄榄香味的气味,幼时树皮是灰白色,老时树皮是褐色,幼时树皮顺滑,老时树皮粗糙;卵形的芽体,大约长度为1cm左右,其表面有微毛状的物体,类似鳞状的荀片上被着树脂,树脂在晒干后呈棕黑色,并且富有光泽。从四月开始,叶子和花同时绽放,呈现黄褐色。在进入深秋后叶子变成红色,呈现阔卵形,裂痕呈手掌纹状,叶基呈现心状,叶端呈尾状并且主见变尖,中央具有较长的裂片,两侧的裂片则呈平展状;叶子上方是绿色,然而在晒干后变成灰绿色,不具光泽;叶子下方有手掌纹络状的脉条,并附有段的软毛,这种形态在叶子的正反两面皆有;叶子边缘呈齿状;叶柄上长带有软毛,仅有厘米长;托叶是线形,呈红褐色,要么独立存在,要么与叶柄相连,长达厘米,最早脱落。

2.1.2枫香树的分布

早起枫香树广泛的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主要包括西亚、中亚、中国、日本、美洲部分地区、中欧,横跨的气候带就有三个;而在四世纪之后,美国的西北和欧洲枫香树灭绝,遗留下来的就繁衍生活到了现在。

枫香树在我国的分布则主要沿秦岭淮河的南部地区,从北边的河南、山东,到南边的广东、南海;从东边的海边,到西边的西藏、云南、贵州、四川,横跨东经85~122°和北纬18~38°。它适应生长的主要地形是平原,而在1000~1500m左右以下的山谷丘陵及山麓也可以很好地生存。

2.1.3枫香树的生长特性

属于亚热带树种的枫香树,作为一种阳性树种,可以在阴凉的环境中生存,但是还是喜欢阳光的照射,喜欢湿润温暖的气候特征。由于是亚热带,阳光雨露皆有,也喜欢湿润,能够在微酸性的、盐碱性的土壤中成长,它不但喜欢潮湿,而且还能在较干旱的地区生长,由此可见,枫香树的适应性极强。由于根系发达,陷入地面较深,抗风,也耐高温,但是它却不能禁受得住污染的侵蚀除了二氧化硫和氯化物之外。枫香树的侧根并不是很发达,即使它的发芽能力较强,也需要在移植后培养一段时间后才可以恢复。枫香树不同于其他的植物,在幼时它的生长速度缓慢,随着时间的积累,生长速度逐步加快。

2.2枫香树的价值

2.2.1枫香树的医学价值

民间俗称“枫香浑身都是宝”,经科学验证和实践证明,它的根、皮、叶都可以作为药材来使用。它可以达到顺气、化毒、祛除湿气、化痰的效果。对女性也是一种良好的保健品,可以缓解经期紊乱、经期疼痛甚至出现闭经现象;孕妇的也具有催乳的功能。所以在农村,枫香树经常被用来治疗感冒不适、食不下咽,轻微风湿疾病等病症。除此之外,还能用于治疗外伤,止痛化瘀,消炎止血,跌打扭伤等都有治愈效果。所以,是外科用药的主要成分。科学研究表明,枫香属具有一定的药理性质,在护肝、治疗心肌梗塞、血小板的凝结、抗血栓、粘附细胞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些报道称,治疗禽流感流感病毒的主要原材料北美枫香树果就是枫香属的一种。

2.2.2枫香树的实用价值

在工业方面,枫香树脂散发出淡雅持久的香气,经常被用来配置各种香精,也是主要的香料剂,也可以提炼芳香油,用于皮肤的灭菌消毒;枫香树脂不仅可用于治愈外科,在粘合剂的制备、人造革的合成、塑料的生产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提取后的残留物也被人们用作加工蚊香的来源之一;枫香树的树脂和果实都可作为染色剂,尤其是在我国的贵州省的长顺布依族和惠水两地应用极为广泛,染色效果与蜡染极为相似,呈现出白蓝相间的染色画面;由于枫香树的树质柔软,树纹清晰紧凑,没有异味,所以耐腐蚀、耐虫蚀、加工性、旋切性好,是生产弯曲的零件的原料之一,是制作木板木箱、胶合板、家具的首选,也可以合理用作茶叶、药品、食品的外面包装;枫香树加工后的木屑也能培养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属。

2.2.3枫香树的生态价值

枫香树是我国主要的红色树种之一,在秋季尤为鲜红,是建造景观园林的宠儿,由于主要生活在山谷丘陵,也是建造风景树林的普遍选择;将它与绿叶树木搭配种植,形成绿红交相辉映的画面,使人赏心悦目;只是一片枫香树也可以营造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我国的郊区和城镇的行道树和观赏树都是枫香树,进入深秋后,那耀眼的红就像天边的晚霞,不得不让人感叹这震撼的“枫香之美”。

在普通树种中枫香树的生态价值是位居前茅的,它持水能力强、它的涵养水源能力比杉木强,其落叶量大,又能改善土壤结构、落叶率高,给土壤增加有机物和提高酶的活性,进而改变土壤的结构。在枫香树上附着的乌桕卷叶蛾虽是一种害虫,但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因为枫香树有耐火性,在建造混交树林经常种植枫香树,既提高了树林的产量,又充分发挥了树林的作用。由于充分利用了枫香树的生态价值,所以保持了生态的稳定平衡。

3枫香树的育苗技术

树苗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枫香树的成活率和幼时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着各个方面对枫香树的用途。所以,培养枫香树苗是一个关键环节。

3.1枫香树的丛生芽培养

得到很多的无菌苗的主要步骤就是通过丛生芽培养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进行迅速的生长繁殖,繁殖后得到数量较多的无性系产物。通过观察外植体的发育状况和培养基的调整来加大不含疫苗的丛生芽。丛生芽基本培养基因素如表1所示。丛生芽基本培养基配方设计如表2所示。

表1丛生芽基本培养基因素

表2丛生芽培养培养基配方设计

3.2枫香树苗的培养

为了节约成本和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可以直接在丛生芽的培养基中进行枫香树苗的培养。仔细观察、细心照料,简单而又快速实现树苗的得到和使用。

3.3枫香树的种子繁殖

做好育苗的细节环节是成功育苗的基础。常常用30ml/L的双氧水或是5mg/kg的三十焼醇水配置的溶液来种子浸泡几个小时,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枫香树脱落之前收集其种子,用来培育最好。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从绿色变成黄褐青色,并且还没有裂开时。将采集来的种子,经阳光暴晒后自动裂开的置于通风处储藏。如大多数作物的播种,枫香树也在冬季和春季播撒种子,冬季播散的在后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更为茁壮。枫香树种子不同于其他植物的就是隔年才发芽一次,所以在枫香树的培养过程中更要费心管理经营。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枫香树幼时勤于除杂草、防鸟虫侵蚀;在后期则需要各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合理搭配施加,要多加氮肥。

Xzh52.cOM拓展阅读

播种的生物学机制与种子引发技术


种子是由受精胚珠发育而来的,是可脱离母体的延存器官。植物的生存周期严格的说是从受精卵分裂形成胚开始的,但目前习惯上认为种子是植物生存周期的起始,因此播种自然成为人们进行植物繁殖的主要手段。

种子到植物体,首先要经过萌发(germination)阶段。风干的种子的生理活性极其微弱,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即所谓休眠状态。当种子吸收了充足的水分,在适宜的条件下,有活性的种子就可以萌发。所谓萌发,可以从三个学科角度去描述和定义:

形态学角度:萌发是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吸水后,胚生长突破种皮界限并形成幼苗的过程。通常认为胚根突破种皮是萌发的标志。

生理学角度:萌发是无休眠或者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吸水后又相对静止状态转为生理活动状态,呼吸作用增强,储藏物质被分解并转化为可供胚利用的物质,引起胚生长的过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角度:萌发的本质是水分、温度等因子使种子的某些基因表达和酶的活化,引起的一系列与胚生长有关的生化反应。

种子萌发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他们是:

第一阶段吸胀吸水期:此阶段主要依赖种子内胶体成分吸收水分,是原来的凝胶状态的物质转变为溶胶状态的物质,此时诸多大分子的链得以舒展,种子细胞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值得指出的是,此时期的吸水与种子是否有活性无关,也就是说死种子也可以经历吸胀吸水期,表现为种子膨大。

第二阶段缓慢吸水期:经过了第一期的吸水作用,种子原生质体的水合程度已经趋于饱和;细胞膨压增加和种皮的限制,阻碍了进一步吸水。此时种子吸水呈现由快吸水转向慢吸水阶段,此时种子细胞内多种酶蛋白恢复活性,休眠的DNA恢复活性,开始转录信使RNA。同时启动大量酶促反应,表达多种蛋白。与此同时,种胚细胞开始合成、分泌赤霉素(GA),促进胚乳的分解,以提供胚细胞生化反应的原料。由于大量的胚乳分解物质进入胚细胞内,胚细胞内液渗透压上升,又加快了吸水,所以细胞进入萌发第三期。

第三阶段生长吸水期:由于细胞代谢的加快和胚细胞渗透压上升,导致吸水速度由第二期的慢吸水进行性加快。此时,胚根、胚芽中的核酸、蛋白质等生命物质代谢旺盛,胚细胞的生长引起了种皮外观的可见萌动。当胚根突破种皮后,有氧呼吸加强,新生器官生长迅速,表现为种子渗透吸水和鲜重的持续增加。

在整个萌发过程中,有许多机制在调节,目前认为是赤霉素水平在起主要作用:在萌发第二期,胚细胞开始分泌赤霉素,它促进了胚乳的分解,并转运到胚细胞内。这时胚乳就好像一个营养源,分解后的小分子物质转运到胚细胞细胞质内形成库,进而提供原料给诸多的生化反应利用。源内物质的分解决定库内小分子物质的量;库内贮存物质的量又影响赤霉素的合成,反作用于源内物质的分解。源与库相互影响,相互协同,保证了营养物质有效的被细胞所利用,这个就是著名的源库理论。该理论对胚乳的生物学利用和种子引发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种子萌发的条件主要是水分、温度、气体成分和光照:水分是萌发最主要的因素,种子吸水的程度和状态直接导致萌发率和决定苗的健康状况。温度等因素对种子吸水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吸水越快,萌发也就越快。但温度过高也容易导致微生物的过度繁殖,影响萌发,所以温度一般要控制在适中的范围,大多数多肉植物喜欢在25~35度夏萌发;水中盐物质的量也决定吸水的效果,含盐过高则不能使种子有效吸水,同时抑制抑制细胞呼吸,甚至导致种子腐烂。氧气也是种子必不可少的萌发条件,低氧的气体环境将会使种子细胞窒息死亡,所以提高氧的含量(大于10%)对种子萌发是有好处的。光照因素主要决定赤霉素的合成与分泌,从而决定胚乳的有效利用,最终决定苗子的健康状态,所以适当的光照有利于种子萌发和苗的健康。外源使用赤霉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萌发第二、三阶段的光照,即可以暗光萌发,但是萌发后的幼苗还是要见光的,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光合作用的进行。

种子引发(seedprming)技术是基于上述种子萌发的生物学机制提出的,目的是促进种子萌发,并且提高萌发时间的稳定率和萌发整齐率,减小萌发时间的标准差,提高苗的抗性和素质、改善营养状况。引发主要通过渗透调节、温度调节、气体调节和激素调节等来达到目的。

基于渗透调节的液体引发是通过对细胞水分的供给速度和程度的调节来控制种子萌发的速度和整齐度的,它主要考虑使用高胶体渗透压溶液或者适当晶体渗透压的盐溶液来调控种子吸水。常用的化学物质是PEG,PEG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化学稳定性高,不透过细胞壁,因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化反应,PEG溶液通过胶体渗透势来调控细胞吸水的程度和状态,能使种子的吸水趋于稳定和同步化,最终提高萌发率和整齐率,比采用单一的水浸泡引发要有效的多。盐溶液引发也是很常用的,例如氯化钙、硝酸钾等物质可以改变溶液的水势来降低细胞渗透势,是细胞吸水趋于平稳,同时这些盐分子还可以进入细胞,对代谢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固体基质引发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种子引发方法,它主要通过种子从固相载体中吸水达到平衡而起到引发作用。常用的基质是蛭石、多孔粘土、合成硅酸钙和滤纸等物质。

抗菌物质的使用:种子萌发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是很显著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也危害刚刚萌出的幼苗,造成腐烂。同时微生物的繁殖也有利于害虫的滋生,蚕食幼苗。所以抗菌处理是种子引发的关键,首要的措施就是对播种相关物品的消毒和种子消毒,一些氧化性化学物质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过氧醋酸都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还可以腐蚀种皮并提供一些氧气共给种子萌发需要。过氧化氢是一种分解后无残留的化学物质,所以是一种种子引发的首选化学试剂,常用浓度是0.1~1%,浸泡种子作用1~24小时,可以大大促进种子萌发。另外,近年来研究的PEG联合抗生素引发种子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通常在一定浓度的PEG溶液加入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抗真菌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加入到萌发过程中的水中,首选多菌灵和甲基托不津等。多肉植物百岁兰是典型的真菌敏感型的种子,他的种子富含脂质,利于真菌生长,为了提高它的萌发率必须有效的使用抗真菌物质。

激素的应用:赤霉素可以促进胚乳的分解,作用于种子萌发第二期到第三期,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一种激素。外源使用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并且提高种子抗性,通常使用浓度为10~100ppm喷施;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和胚根发育,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胚细胞分裂和胚芽的发育,这两种激素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也可以适当使用,通常选用1-奈乙酸(NAA)10ppm、6-苄氨基嘌呤(6BA)或激动素(KT)10~50ppm喷施。

细胞信号分子的应用:这个领域是最近几年开始深入研究并逐步应用到实际上的,主要是水杨酸生物化学的研究。水杨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分子,它和茉莉酸、脱落酸共同构成植物细胞转导体系的三大信号分子。它主要的作用是诱导细胞内抗性基因的表达,提高种苗的抗性和素质,在萌发第三期适当使用水杨酸盐或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提高出苗的品质,常用浓度:阿司匹林10~50ppm出苗期喷施。

细胞周期药物的应用:由于种子的本身和种皮的差异,往往导致种子萌发不整齐,这对统一控制和育苗是不利的。如何提高种子萌发的一致性,是种子引发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的各种引发技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致性,如果还要继续提高一致性或整齐率,则可以采用化学药物控制。首选的是细胞周期控制剂类物质,常用的是羟基脲,这是一种医学上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常用药物。通常使用100ppm浸泡种子就可以显著提高萌发整齐率,遗憾的是这种物质是一种化学诱变剂,如果浓度和时间掌握不好会造成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

生物引发:这个领域是目前最为前沿的,它主要采用无害微生物作为包衣,包裹在种子表面。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同时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提供给种子有效的营养和水分,促进萌发,提高苗子的抗性。已经成功的范例是采用含有荧光假单细菌的1.5%甲基纤维素溶液包裹种子,包裹后短暂回缩水分2小时,23度下吸水20分钟即可播种,这样引发的种子几乎无病害和猝倒表现。

种子引发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这些生理生化变化共同起到了引发效果。值得指出的是,人工种子引发不仅仅可以提高萌发率,更可以提高整齐率和抗性,使得幼苗健壮,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广大爱好者,在正确播种的基础上,适当使用种子引发物质对育种是有好处的。目前市场上种子引发商品还属于空缺状态,这就要求爱好者要了解一些种子萌发的知识,自己选择和调配种子引发剂。诚然,种子引发是一把双刃剑,更是一种经验型的实践,初学者还是要慎重使用种子引发物质为宜。

北美枫香育苗技术


北美枫香(Liquidambar styraciflua)为金缕梅科枫香属大型落叶阔叶乔木,原产于北美,树干笔直高耸,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春夏季叶色暗绿,秋季变为黄色、紫色至红色,落叶晚,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下面简要介绍其沙床催芽,容器育苗技术。 一、种子处理 种子购入后,立即冷藏(1℃至5℃),直到翌年2月份。播种前用0.3%至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至1小时,然后滤出。置清水中漂去空瘪种粒并冲洗干净,阴干待用。 二、催芽 于播种前15天设置催芽沙床。沙床宽1米,深20厘米,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用经0.5%高锰酸钾溶液处理过的黄沙,铺垫成15厘米厚的床面,另备适量消毒的黄沙用于盖种。 二三月份播种催芽。将经消毒阴干的种子均匀播入床面,每平方米0.1公斤左右。播后用消毒的黄沙盖种,浇透水。床内置温度计,再以毛竹片为支撑,横向架成弧形,上盖薄膜保温保湿。 管理的重点是水分和温度。如表层沙发白,须揭膜补水,补水时应用喷雾器喷洒。沙床内温度达30℃时,要揭开两头薄膜通风降温。25天左右即可发芽。 种子发芽后每7至10天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36%百菌清500倍液—次,交替施用。苗龄15天左右是移植的最佳时间,此前3至5天应选择阴天或傍晚揭膜炼苗,增强幼苗的抗性,提高移植成活率。 三、介质及容器的准备 栽培介质成分为:草炭50%、沙壤土42%、珍珠岩5%、过磷酸钙2%、进口复合肥1%,另加适量的硫酸亚铁和90%晶体敌百虫。介质应于移植前20天配制好。容器以10x16厘米(上口径10厘米,深16厘米)的为好,有利于根系伸展和发育。 将配置好并经消毒处理的介质装入容器内,灌装时,以装满容器深度的9成为宜。 四、芽苗移植 移植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取苗时用手指尖抓住芽苗茎部轻轻向上提起,然后用锋利的刀片切除l/3主根。将保留的根部置于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中消毒片刻,整齐排放于盛有少量清水的容器内,用湿毛巾盖好备用。 定植时,先用筷子在容器介质的中央捣一小孔,深5至6厘米。将芽苗的根部放入时一定要舒展,不可弯曲在孔内,其根茎部与介质表层持平即可。再用手在芽苗四周轻按使其根部与介质充分密接,然后浇透定根水。 五、容器苗管理 北美枫香小苗耐阳性较差,芽苗定植后应及时遮阴。定植后,可能有少数芽苗因处理不当而死亡,须及时补苗。 为防止小苗遭受病虫的危害,定植后要重点做好防治根腐病和茎腐病的工作,一般每7至10天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一次。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性。另外,北美枫香喜湿润的环境,因此补水可适当勤一些。 因容器内介质含养分较少,平衡能力差,2个月后,每7至10天须进行叶面施肥一次。肥料种类为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浓度为0.1%至0.3%。随着苗木的生长,浓度可适当增加。叶面施肥宜在阴天或早晚进行,切忌高温时施用。 经过精心管理,一年生苗木高度可达60厘米以上,地径可达0.7厘米以上,此时可出圃造林。如用于园林绿化,则需分栽培育成较大规格的苗木。 六、大苗培育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圃地,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南北向作苗床。床宽1.6米,高30厘米,定植株行距为1x1米,即每亩667株。 容器苗移植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休眠期最好。移植时应先用锋利的平板锹平地面切断深入土中的根,尽量使容器不破裂。移植完毕,及时浇定根水,并做好清沟、培土工作。日常管理主要有松土、锄草、水肥及病虫害防治等。害虫主要为大袋娥、刺娥等,成虫期用灯光诱杀效果好,幼虫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1%螨虫清2000倍液防治。 经过5年左右的培育,苗木高可达3米,胸径可达2.5至3.0厘米,此时可出圃用于绿化。

红枫育苗技术及其养护管理


红枫为槭树科械树属落叶小乔木,树冠近圆形或伞形,叶对生,嫩叶呈鲜红色或紫红色,夏季略转青,整株姿形优美,是园林中的红叶品种之一。

红枫生长于温凉湿润、雨量充沛、温度较高的环境,可在华西北、长江流域广泛栽种,栽培地要求土层深厚的酸性山地或红黄壤土,耐旱怕涝,稍喜光。幼树喜荫,若在强光高温下,枝叶、树皮易产生“日灼”现象。花期4-5月,翅坚果9-10月份成熟。

青枫即槭树属中的秃丽槭、色叶槭、青榨槭、毛脉槭等槭类的统称,均可作红枫的砧木。10月下旬,青枫类的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摘,随采随播。播种宜在疏松透气的砂壤土苗床上撒播,上覆一层细土或焦泥灰,以盖住种子为度,播完浇透水后,在苗床上设拱竹片搭棚盖塑料薄膜(也可盖杂草)保湿,以提早出苗时间与提高出苗率。

翌年2-3月份幼苗出土,喷施一至二次经过发酵的、较淡的人粪尿或尿素。一个月后,及时将其移至苗圃中,移植时剪去幼苗主根,按株行距30×30厘米进行移栽。栽后半月,以薄肥代水浇施,促其生长。

红枫嫁接一般采用二年生青枫为砧木,春季2-4月嫁接为宜。如当年生的青枫已高达50厘米以上、地径0.5-0.8厘米左右时,也可在当年秋季嫁接。嫁接时,选取红枫母株树冠外围中上部的充分成熟、健壮、芽眼饱满的一二年生枝条为接穗,采用腹接、切接、劈接、芽接等各种方法进行嫁接均可。砧木切断部位的高度应在离地面高4-5厘米处,值得注意的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至少要有一边口吻合,并需及时用宽l厘米的塑料带从接口处自下而上捆扎紧实,使穗砧紧密结合,并套上小薄塑料袋,防止失水干枯。

嫁接后,应及时并经常检查,发现接穗枯干,可在原嫁接处的另一侧进行补接,其中春接在接后15-20天即可检查,秋接30天左右检查,当接穗成活后,须及时剪除砧木上抽发的萌条芽。由于红枫穗芽萌发后生长较弱,需插竹杆扎扶,以防风折。完成上述工作后,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施肥

为促进嫁接苗快速生长,需适时施肥。在3-4月份,以施氢肥为主,其中氢磷钾比例为6:l:3,采用薄肥勤施原则,每7-10天撒施或浇灌一次。5-8月份,以施腐熟的猪牛栏肥为主。以增加土壤的有机成分。10月份开始,宜施腐熟的菜饼、油饼、豆饼或复合肥,可采用根部周围穴施或环施。其中磷钾比例为2:3:5。

合理种植密度

当苗木生长到一定时候,需调整种植密度,使苗木最大限度接受光合作用。一般干径小于1厘米的,株行距为0.8米×1.0米,干径1-2厘米的株行距采用1.2米×1.1米。移植时,需先对树苗进行修剪,去掉中根,部分过长细根以及徒长枝。干粗2厘米以上的苗木,移栽时一定要带泥球。

其它方面管理

培土:对沙性大,防旱能力差的土壤应培上粘性较重的细泥土和已霉烂的土杂肥;对粘性土壤,多施有机肥料,适当加入沙性土以调节粘度。对易积水的圃地,应开深为50厘米左右的排水沟,使地下水位控制在根部以下。

中耕除草:红枫幼苗期易被杂草所覆盖,故要求对幼苗周围经常进行人工除草。定植2年后的苗木,可采用草甘磷等药物除草。

枫香树与枫树的区别


枫香树和枫树可以通过叶片、果实、落叶时间、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区分。叶片区分的俗语叫做俗语叫做三枫五槭,枫香树的果实是刺球状,枫树则是翅果。枫树叶片变色后持续时间长,枫香树变色则落,且枫树更耐寒。

1、叶片区分

用叶片区分两者有一个俗语叫做三枫五槭,就是说叶片上有三裂的是枫香树,而叶片上有五裂的则是枫树。不过枫树中也有一些是三角和七叶的品种,因此叶片区分只能说是简单的视觉区分,还需要参考其他地方的区别。

2、果实

枫香树的果实是圆圆滚滚的小球球形状,上面有一点点小绒毛带刺儿,属于圆形蒴果,像刺球儿。枫树的果实被称为翅果,意思是说每个果实上有像小翅膀一样的生长样式。通过果实可以比较明显的区分开来,

3、落叶时间

虽然大部分时间大家看到的枫香树和枫树都是红叶子,两者都是从绿叶生长出来慢慢变红的。枫香树没有枫树红色深,且落叶之前才快速变色,变色完成则掉落。枫树在变色之后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通过落叶时间可区分二者。

4、生长环境

枫香树多和人类活动区生长在一起,最明显的就是北京的胡同内就有大大小小的枫香树,多生长在湿润且温暖的环境中。不过像是温度寒冷或者湿度较大的沿海城市或岛屿上,就多见枫树的身影了。

七叶树播种育苗技术


七叶树世界四大行道树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绿化效果显著等优点。因此,七叶树的市场应用量非常巨大。在苗圃生产中,七叶树通常采用播种法进行大规模育苗,下面为你介绍七叶树播种育苗相关技术。

1、采种。七叶树的蒴果在9~10月成熟,于9月上中旬呈淡棕褐色时采收。果实要保留果皮,以防失水过多。去除果柄和杂物,以备沙藏。

2、种子催芽。在背风向阳处做平床,宽120厘米,深20厘米,长度视种子数量而定。上方搭塑料小拱棚。2月下旬,将沙藏种子筛出沙粒,剥去果皮,用清水多次冲洗。种子晾干后,倒入0.15%福尔马林溶液中浸种20分钟,捞出用塑料盖严闷种30分钟,清水冲洗后将种子与3倍湿沙拌匀,倒入平床内,厚度15厘米,上盖5厘米湿沙,覆膜盖严,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盖草苫,15天左右种子开始发芽,当有1/3种子发芽时,可进行播种。

3、播种。选排灌条件良好的沙质壤土作育苗地。整地时,每1/15公顷(1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加施硫酸亚铁20千克进行土壤消毒,施5%辛硫磷3~4千克以消灭地下害虫。整成畦,于3月上中旬播种。灌足底水,采用条状点播,株行距15厘米25厘米。为促发侧根,可用消毒的刀片削去胚根的根尖,种脐向下,覆细土厚4厘米,稍加镇压,播后荡平并搭拱棚覆盖。20天开始出苗,40~45天出齐。经适当的抚育管理,当年11月,苗高可达50~80厘米。

大葱的育苗技术


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草的过程也如是,到底有哪些经验和技巧需要掌握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大葱的育苗技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1、选地整地

应该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靠近水源、土质肥沃疏松的地块作为育苗地,切忌连作,还应做好病虫害的预防措施。在整地时,可每亩施入硫酸钾复合肥15-20公斤做基肥,为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提供所需养分。

2、选择催芽

大葱的品种较多,在种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情况选择适宜当地的品种,建议选择抗寒性好、葱白长、抗倒伏、产量高而稳并且品质好的品种。选种后准备播种时,为了保证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要对种子浸种催芽处理。先将种植用冷水浸泡8-10,捞出后用湿毛巾包裹,置于15-20度的温水环境中,每天打开用清水冲洗一次,约一周后,胚根露出时即可播种。

3、播种时间和方法

大葱对于播种的时间较为严格,一般是在头一年的9-10月播种,播种如果过早会导致冬前幼苗过多,翌年春季易抽薹;播种过晚,冬季时幼苗细弱,越冬时易冻死。播种时为了是幼苗生长整齐,最好采用条播的方法,在苗床上按行距10-15cm,开浅沟,浇水后播种即可,一般每亩用种350-400克左右。

4、苗期管理

从播种枝出苗前都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以免土壤板结,导致幼苗出土困难,待幼芽出土后要浇水一次,子叶伸直、根系扎稳时,再浇水一两次。浇水时要控制水量,不宜过多,以免导致幼苗徒长,在浇水时可结合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在越冬前要浇灌一次封冻水,追肥一次,可以提高地温,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在春季气温回升,幼苗返青后浇一次水,在之后幼苗进入到生长旺季,这样要加强肥水管理和田间管理,进行间苗定苗。

香椿的育苗技术


“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香椿的育苗技术》,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1、浸种催芽

首先在不在前尽量现在适合当地种植的新鲜种植,选好种子后就要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方法也是根据生产条件而异。条件较差的可以将其倒入30-40度的温水,边倒入边浸泡,当水温降至25度是换新温水搓洗,洗净后换温水浸泡12小时。之后再捞出种子,将其晾干水分,将其和湿沙搅拌均匀,置于温室内催芽,温室内温度需保持在25度左右,一周后有三分之一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适期播种

香椿喜温暖环境,对于低温比较敏感,一般芽孢萌动温度为8-12度,在14度以上的环境能正常生长,所以播种适期一般为3-4月。如果采用播种覆膜的方式能适当的提前播种,在播种时应该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光照充足的地块,首先浇足底水,再及时耙平,按照2530厘米的行距开沟,要求沟宽5-6厘米。一般每亩播种用量为3-4公斤,确保每亩幼苗在1.5万株左右。

3、苗期管理

在播种后如果是无地膜覆盖的话,一般一周即可破土,半月即可齐苗,如果是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则可加快出苗,但是要注意高温烧苗,所以在幼苗出土后要及时破膜,同时压严膜口。在出苗后幼苗的根系不发达,外加覆土过浅,所以怕缺水和低温寒冷,所以在三叶期要及时浇水一次,最好是浇灌温水。当幼苗生长到5厘米以上是要适当减少浇水量,注意中耕除草,当生长到4-5叶是进行间苗,间苗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苗。在夏季是香椿生长旺盛期,这时要结合浇水追施磷钾肥,同时配合叶面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抗寒能力,使得幼芽饱满。

北美枫香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技术


北美枫香怎么繁殖?下文将以一个实际种植案例为例来为大家讲解,连续3年在江苏、上海区域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成活率达96%~98%,栽培性状稳定,秋色叶景观艳丽。

1.育苗试验

以国产枫香为对照,采用穴盘或苗床播种、芽苗移栽的育苗方法。

种子在冬季进行1℃~5℃低温沙藏层积处理3个月,于3月上中旬将经层积处理的种子播入沙床内,播种量0.1kg/m2,深度为种子直径的1~1.5倍。播种后浇足水分,补水时应用喷雾器喷洒,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通风透气或加盖遮阳网降温,25天左右即可发芽。

苗龄15天左右是移植的最佳时间,待幼苗出现3枚真叶前后分批移入育苗圃内。育苗基质为粉碎过筛的泥炭土,混入少量蛭石和腐熟饼肥,于移植前20天配好。

北美枫香小苗耐阳性较差,芽苗移植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定植后应及时遮阴,一年生苗木可达高60cm、地径0.7cm以上。大苗培育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圃地,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南北向做苗床。床宽1.6m、高30cm,定植株行距为1m×1m,即每亩667株。

大田育苗,定植行株距2m×1.5m,抽行后2m×3m。经过3年左右的培育,可达苗高3m、胸径8cm绿化工程用苗规格。

2.栽培、繁殖试验

以国产枫香为对照。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24株(4×6)小区、株行距3.5m×2m。4次重复。栽培当年成活率90%以上,3年生株移栽成活率95%以上,5年生株平均树高4.2m、胸径10.1cm、冠幅3.5m,主干挺拔、分枝均衡,总体栽培性状较对照优良。

从5年生幼树上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进行夏季嫩枝扦插。插穗用NAA500ppm快浸处理,基质为蛭石+泥炭土,在全光照自动间隙喷雾条件下,扦插成活率可达75%。
大苗移栽需带土球,绿化工程储备用苗推荐采用编织袋容器栽培。

3.性状比较试验

以国产枫香为对照。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24株(4×6)小区、株行距3.5m×2m,4次重复。

4.区域引种试验

江苏、上海不同地区引种比较试验,采用胸径8~10cm工程规格苗:江苏扬州(苏中)试验点8个,48株小区、110株小区,3次重复。江苏淮安(苏北)试验点3个,156株小区、3次重复。上海世博会场馆绿地试验点4个,24株小区、3次重复。滨江公园试验点2个,36株小区、3次重复;卢湾区、杨浦区等绿地试验点10个,156株小区、3次重复。

连续3年的区域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上海pH值为8的土壤立地条件下,在扬州、淮安的水湿土壤立地条件下,5年生株栽培成活率均达98%~100%,年平均高生长量1.2m、粗生长量(胸径)2cm。土壤适应强、耐盐碱性好,水分管理简便、病虫害很少发生,栽培性状正常,秋色叶景观艳丽、稳定。

“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花卉种植的学问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枫香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育苗技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