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地牡丹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栽培技术
1. 寒地品种选育

在吉林、黑龙江,已有一些部门和单位着手于寒地牡丹新品种的选育。其中尚志张维牡丹园林所做了多年努力,播种的西北紫斑牡丹自然杂交种子10年后陆续开花,从中选出一些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历经几次严酷考验,如2000~2001年的寒冬,-30℃低温持续81天,最低(2001年2月4日)达-44.1℃;2002年秋天的寡照低温(大部分引进品种越冬后枯死);2003年春天的倒春寒(4月30日展-4℃,时早发芽品种已现蕾;5月8~9日晨,低温-3℃至-5℃,时已进入小风铃期),新品种都安然无恙(张维2003)。但要形成寒地牡丹品种系列,则还需长期艰苦努力。一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育种计划,广泛搜集、筛选耐寒性强的种或品种作为育种亲本;二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定向育种,着力选育无需防寒越冬且观赏性强、花香浓郁的新品种。

2. 开花物候

据观察,黑龙江尚志一带牡丹花芽于3月底4月初萌动,一般花期在5月20日至6月10日之间,10月中下旬落叶。在吉林长春,牡丹花芽于3月20日至4月初(最晚不超过4月5日)萌动,4月中旬显叶,4月下旬开始展叶,5月初花蕾进入风铃期,5月上旬始花,中旬盛花,5月下旬谢花。每年花期因气温不同而有所变化。最早的年份5月8日见第一朵花,晚的在5月15日见花,盛花期5月20日左右,5月27、28日末花。花期约20天。一周后,当地芍药始花。二者结合,花期有一个多月。中原品种如乌龙捧盛、洛阳红、藏枝红单花花期可达9天,珊瑚台8~9天,赵粉7天。藏枝红开花优于中原一带。紫斑牡丹单瓣品种花期5~6天,半重瓣品种7~8天(王崇章2009)。而在黑龙江尚志,紫斑牡丹品种单花花期只有3.5~5天,中原品种为5~7天(张维2009)。牡丹花谢后,树体进入叶片生长期,叶片迅速增大,颜色加深。这一时期从5月底6月初开始,7月中旬结束。牡丹新枝基部叶腋间的鳞芽从6月下旬开始生长,并转入花芽分化,这一时期可延续到10月下旬。8月中旬,种子呈蟹黄时即可采收,下旬播种。10月底,牡丹开始落叶,并进入相对休眠期,直到翌年3月末。

3. 栽培技术

结合寒地自然条件总结一套适合当地的栽培管理技术是近年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以吉林长春经验为主,介绍一些技术要点。

(1)繁殖方法

应以分株或嫁接为主。分株宜用6年以上植株,一般应在9月中旬前后进行。嫁接砧木宜用耐寒性强的芍药根为砧,嫁接时间在8月上旬(尚志)到9月中旬(长春市公主岭),不宜过晚。

(2)栽培管理

①择地 牡丹栽培地宜背风向阳,要重视小气候的选择,周围宜有防护林带。土壤宜疏松肥沃,透气性好,排灌方便。粘重的土壤需进行改良。

②栽植 一般沈阳及其以南宜于秋季裸根栽植,时间应在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移植时特别要注意保持根系的完整,粗根不宜过长,须根尽量多带,并注意保持湿润。栽后及时浇水,并应保证根系有一个多月的恢复期。此外,栽后覆膜使地温缓慢下降促进根系恢复也是一个重要措施。株行距0.8~1.0m1.0m。尚志张维牡丹园林所提出寒地牡丹栽植应改秋栽为春栽,以避过漫长冬季对植株的不利影响,减少定植当年越冬防寒的投入,且成活率高,复壮快。长春秋季裸根栽植宜于8月15日至9月20日之间进行。而从11月20日起到翌年4月上旬则采取带土球移植。栽植时要剪断捆绑的草绳,栽后要浇定根水,并且要一次浇透。

(3)管理

整形修剪 在4月中旬新枝开始生长后,清除越冬后干枯的枝条,然后定枝。每个植株定枝多少依品种及植株大小、长势而定。一般5年生以上植株可留5个以上主枝。越冬芽将要萌动时,抹去枝条下部所有叶芽,花芽亦适当疏理,勿使过密。其余徒长枝及基部萌蘖枝应于4月底前清除。花后及时剪去残花。

①花期遮荫 5月中旬牡丹盛花期盖帘遮荫防晒,可有效延长花期。

②肥水管理 栽植前施足底肥至关重要。平时每年施肥1~2次,重视秋后入冬前的施肥,主要施用腐熟有机肥,未腐熟肥料易招致蛴螬等地下害虫。应掌握前促后控的原则。越冬抽条的植株往往新枝生长旺盛,要去弱留强适当加以控制。早春特别干旱时要浇水一次,以免春季干燥大风造成植株生理干旱;入冬前要浇封冻水,以利越冬。夏季雨水多时要注意排水,切勿使栽植坑内积水,引起烂根。秋季要控制水肥,促进枝条木质化。

③锄地松土 一是疏松土壤。春季适当深锄,防寒倮墒,夏季浅锄,可以排湿透气;二是夏季高温多雨,杂草滋生或地表板结时,也要及时锄地松土。

4. 防寒越冬

东北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需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牡丹植株安全越冬。各地应从当地具体情况出发,采取合适的防寒材料与方式方法。长春市、公主岭市对中原牡丹的防风寒措施一般在11月初到11月15日之间进行,视天气情况决定,宜迟不宜早,以避免植株秋发。操作步骤:(1)先用绳子将枝条拢住捆好,用叶片护芽;(2)外面包两层报纸后用绳子由下向上捆好;(3)用稻草草帘将报纸包好,再用绳子捆好;(4)在植株基部培土,踏实。用报纸包是为了防风,而草帘则是用来保护报纸以免雨雪天受潮而损毁。包扎不宜用塑料布,因塑料布透光,在阳光下易使包扎物内温度升高。引起芽体提前萌动而受到伤害。包扎物于翌年4月5日到15日之间拆除,最迟不超过4月20日,以防倒春寒。其他地方去除包扎物的具体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决定,一般以土壤解冻15cm左右深时最为适时。包扎物拆除后即行深翻,沟施腐熟有机肥,如鹿粪、牛粪、羊粪等。尚志市在沟灌时,沟上覆以马粪,效果也好。施肥后覆土。经2~3年驯化后,中原牡丹抗寒性明显提高。

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西北紫斑牡丹品种的抗寒性,认为无需防寒即可越冬,从而放松了越冬期间的养护管理。从2008年~2010年越冬情况看,效果很不理想。2008年春,哈尔滨、牡丹江及长春市有关单位先后从兰州引植不同规格带土球植株5万余株,当年8月生长开花基本正常,但越冬情况不好。据赵孝知、陈富飞2010年6月调查,上述地方引植植株无论是高2m的大株,还是6~7年生的壮年植株,还有苗圃栽植的2~3年生嫁接苗,凡未采取防寒措施的,老枝全部干枯死亡,而采取简易防寒措施的植株,均安然无恙。引起越冬植株地上部分干枯死亡的原因不是极湍低温,而是早春的生理干旱。东北一带4月气候多变,倒春寒现象经常发生。如果持续时间较长(15~20天),则由于大气回暖较快牡丹植株地上部分已开始萌动抽枝,而土壤解冻较慢,地下根系还不能正常吸收与向上输送水分,引起地上部分严重失水而千枯。因此越冬防护既为防寒,更重要是为着防风。在长春以北更寒冷地区,即便较抗寒的紫斑牡丹品种,适当保护越冬特别是挡住千冷寒风吹袭,也是非常必要的。

有关寒地牡丹越冬防护的知识除本书提到的外,还可以参考赵孝知《寒地牡丹露地越冬栽培》一文及其他有关资料。

病虫害防治
东北各地牡丹病虫为害并不严重,但仍应及时检查预防。牡丹江报道常见病害有叶斑病、根结线虫病、菌核病等,虫害有天牛、蛴螬、蝼蛄、地老虎等,长春情况类似,应注意及时防治。叶斑病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发生,7月中旬随温度升高而日趋严重。可在发病初期喷洒500~800倍甲基托布津、多菌灵,7~10天一次,连续3~4次;也可于5月底喷洒1:1:160倍的波尔多液,10~15天一次,直至七月底。此外,11月上旬应将园地的落叶集中烧毁,以消灭病原菌。引种外地牡丹时要注意检疫。特别是茎干天牛和根结线虫病,要防止从其他产地引入,如果发现病株,要及时处理销毁,并进行严格消毒措施。苗木如发现有中华锯花天牛危害,可置于密闭的室内用磷化铝熏杀。

XZH52.cOm精心推荐

寒兰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寒兰为兰科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花期在秋冬季而定名寒兰。寒兰有阔叶与狭叶、软叶与硬叶之分。寒兰的叶片狭窄细长,深绿色;盛花期时,花葶直立,花苞片狭长披针形;花瓣卵状披针形,既可观花,又可观叶。

1. 兰棚准备

兰棚可采用造价昂贵的玻璃钢瓦,方便控制温度和湿度。在架空的铁床架上栽培是常见方式。铁床架铺设与地面平行,下设1m深蓄水池,既便于日常管理,又能增加兰棚内湿度。兰棚必须营造出阴凉的环境,在棚顶与四周需设置透光率75%左右的遮阳网,有条件的可在兰棚内设降温效果较好的水帘和通风设施。

2. 浇灌用水的储备

寒兰的浇灌用水,河水与井水较为理想,含矿物质过高的水与碱性水都不适合浇灌寒兰,以处理过的自来水为主。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需经沙滤,其中杂质大致过滤干净后,在蓄水净化池中静置4天,待净化剂挥发干净后再用于浇灌。一般20亩寒兰至少储备40m3的水体。

3. 育苗

寒兰育苗主要采用分株繁殖法,最适季节为每年3~4月。

(1)分株

选择2年生以上有开花经历的成年寒兰母株,假鳞茎数在5个以上、株形健壮、叶形优美、无病虫害侵扰的母株。

分株前3天停止浇水,以使栽培基质保持干燥。分株时,轻轻拍打花盆外部,倒出旧的栽培基质,保留根长20cm左右,其余剪断。2~3个假鳞茎为一组,从母株上将其轻轻分离。假鳞茎上分株产生的伤口越小越好。将根部全部放入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中浸泡10~15分钟进行消毒,捞出后摆放于床架上3~4小时,完全晾干。

(2)装盆

栽培基质pH在5.5~6.5,使用粗砂、碎木屑、珍珠岩、谷壳和风化石5种原料,按体积平均各一份调配而成。在幼苗栽培阶段,选13cm18cm的塑料盆,盆内填入少许基质,将晾干的幼苗植入当中。寒兰必须遵循浅栽原则,以露出假鳞茎部位为标准。寒兰幼苗本身壮大,分株后成活率达95%以上,且马上进入幼苗期管理。

4. 幼苗期管理

经6个月的幼苗管理,在当年冬季迎来花期。此期幼苗摆放密度为每平米不超过40盆。

(1)水分管理

分株后第2天浇1遍透水。寒兰喜湿润环境,其浇水量依季节来定。夏、秋季温度较高,每隔2天,在上午9时前或傍晚17时后喷洒一遍叶面水,同时起到降温与增湿效果。冬、春季气温较低,每7天喷洒1遍叶面水。

(2)温度和湿度管理

在整个栽培期间,寒兰的温度要控制在18~30℃。冬季玻璃钢瓦大棚较易控制温度。夏季高温时,掀起遮阳网与打开兰棚大门,或开启水帘与通风设施,保持良好的通风降温状况。寒兰最适湿度为80%~85%。

(3)追肥除草

分株后1月左右,追施氮磷钾(25-5-20)的颗粒状缓效复合肥,施在盆边缘,每盆用量为5~8g,避免肥害。肥效可达6个多月,可减少病虫害。5~8月栽培基质易长杂草。为杜绝病菌与害虫在杂草上寄生与蔓延,务必及时除净杂草。

5. 成苗期管理

分株后同年11月左右陆续迎来花期,可长达3~4个月。11月中旬进入成年苗管理阶段。寒兰花期集中在11月至翌年2月。

(1)追肥

在10月花期前追肥,利于花芽分化,寒兰偏重对磷、钾肥的需求。可用氮磷钾(5-20-15)水溶性三元复合肥1000倍液为即将开花的植株均匀喷洒一遍叶面肥,每隔20天喷1次,连续喷施2次。

(2)疏花

寒兰每盆长4~5个花葶,为积聚养分,使寒兰开得更有品位,每盆选留1个相对壮实的花葶,其余的从基部摘除。花葶上,留3~5个生长较好的花蕾。

(3)病虫害

刚迎来花期时,为全株喷洒一遍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预防蚧壳虫为害。

(4)商品化包装

11月下旬,寒兰盛花期相继到来,在60天以上。寒兰具备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双重观赏价值,全年都可销售。售前仔细包装。

首先更换品相较好的陶瓷花盆。将旧基质全部倒出,将待出售的寒兰保留20cm左右长的根,换上与幼苗时一样的栽培基质,重新栽到花盆里,仍以露出假鳞茎为标准;每盆均匀撒入约5g氮磷钾(14-12-14)颗粒状缓效复合肥;花盆上均匀铺一层薄薄的陶土,以增加美观度。

病虫害防治
8月是炭疽病高发期,要保持兰棚内良好的通风状态,经常检查植株生长状况。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高温、多雨是病原菌传播的主要条件。如果发现伴有黄晕的圆形或椭圆形黑点在叶片中部出现,则为炭疽病的病害特征,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且易感染其它植株。

将受害叶片从基部剪除销毁。对受害寒兰所处的整列床架喷洒一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天内不浇水,避免冲淡药液浓度降低作用。

牡丹促成栽培技术及研究进展


牡丹花大色艳、花姿优美、花味芳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由于花期集中且短暂,严重影响了其观赏时效。因此,在生产上采用促成栽培的技术方法使牡丹开出“不时之花”十分必要。目前,牡丹的促成栽培技术体系已发展得较为完善,但在分子水平上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本文结合已有牡丹促成栽培的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牡丹促成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为今后牡丹促成栽培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1牡丹促成栽培原理与技术

1.1牡丹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是观赏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牡丹促成栽培应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的前提下进行。

牡丹的花芽分化是由腋芽原始体开始的,经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大阶段,历时3个年周期,约25个月。

第1个年周期产生子一代腋芽原基,第2个年周期主要是形成叶原基和花原基,第3个年周期开花结果。

第2个年周期内叶原基形成后,如果营养条件和成花激素适宜,就会继续发育,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形成花原基,构成典型的混合芽,并从花原基依次向心分化形成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的原基,完成花芽的形态分化。

因此,牡丹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是牡丹促成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进而通过人为改变环境条件,使分化完成的花芽第3个年周期的发育进程提前。

1.2牡丹的休眠与解除

◆休眠

牡丹休眠是其促成栽培生长的制约因素,包括暂时休眠和深休眠2种类型。处于深休眠的牡丹花芽即使在适合的生长条件下也很难萌发。牡丹以深休眠为主,因此,适时解除休眠是牡丹催花启动的关键。

◆休眠解除

低温:总的来说,牡丹彻底解除休眠至少要经过330h以上的低温。解除牡丹深休眠可在0~5℃经过30~50d或0~10℃经过30~60d完成。

外源激素及化学试剂:外源激素对解除牡丹休眠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牡丹促成栽培生产实践中,赤霉素(GA3)的应用最为广泛。GA3能够部分或完全代替低温需求量而解除休眠。一般来说,休眠越深的品种,需要的适宜GA3浓度相应越大。乙烯、乙醇蒸汽、氮气和大蒜糊剂、山葵根剂提高催花质量的效果不稳定,因此在生产上较少使用。

其他措施:除低温和外源激素外,机械伤害、去叶、病虫害侵袭、晾根等危及牡丹植株生命的现象或措施,对牡丹解除休眠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措施中,除了晾根结合低温和GA3使用外,其余的因为存在一定的风险,在生产上也不常使用。

1.3品种选择和种苗质量

用于元旦、春节等节日的催花牡丹一般宜选用易于开花、成花率高、花叶匀称、花大色艳的早花品种或中早花品种。国内应用较多的品种有“胡红”“洛阳红”等;还有一些成花能力强的日本品种,如“花竞”“岛大臣”等,这些品种的花期比我国牡丹品种较晚一些,这种搭配既丰富了种类,又延长了整体花期。

种苗的品质是催花的基础,决定了催花的成败。一般选择长势强健、株型紧凑、枝条健壮、整齐均匀、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芽体饱满的植株作为牡丹催花植株。

1.4环境因子

◆温度

温度是影响牡丹正常生长发育和控制开花的主导因子,牡丹促成栽培过程中温度必须逐渐升高,切忌骤然升温或降温。

◆光照

牡丹为典型的长日照植物,花芽在长日照下形成,中长日照下开花,开花过程的自然光照每天10~12h,所以牡丹促成栽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工补光。

牡丹冬季温室催花人工补光十分重要。实践表明:催花后期每天晚上补光4~5h(300~500lx),可以有效提高催花质量。

◆湿度

相对湿度主要通过调节气温的变化间接影响牡丹的花期。牡丹冬季室内催花是在相对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进行的,尤其是在跳蕾期后至新枝生长期缺水,会导致“叶掐花”现象,造成催花失败。

实践表明,盆土含水量控制在30%左右为宜。催花室内环境空气相对湿度的控制也根据不同时期而异,一般缓苗期至露芽期控制在80%~90%,显蕾期至幼蕾期控制在70%左右,跳蕾期以后控制在80%左右。

1.5栽培管理技术

◆合理整形修剪

牡丹栽培过程中的合理修剪,既能保持株型的美观,又能保证营养的均衡。首先应该选留枝干,每株保留8~10个生长健壮、充实、分布均匀的枝条,为保证株型的优美,可用短枝支撑、固定,生长过程中,及时除去枯枝、病虫枝。然后进行疏芽,一般每枝留1个顶芽,对于一些生长势强、发枝力强且成花率高的品种,可根据情况适当多保留1个腋芽。

◆水肥管理

可根据盆土湿度确定浇水次数、浇水量。由于根系在晾晒过程中失水过多,进入温室后必须大水浇透,之后可逐渐减少浇水量。

牡丹促成栽培过程中,植株主要依靠贮藏营养进行生长开花,因此可以通过施肥补充植株营养,包括根部施肥和叶面施肥2种方式。叶面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可以起到补充植株营养,提高开花质量的效果。

◆病虫害防治

在牡丹促成栽培的过程中,室内的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等情况易引起炭疽病、褐斑病等病害,以及介壳虫、金龟子等虫害,针对这些易发生的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可用石硫合剂、多菌灵、乐果或氧化乐果、代森锌等处理。

2牡丹促成栽培生理生化研究

2.1营养物质的变化

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解除休眠期营养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牡丹解除休眠的进程,同样,开花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变化反映了开花进程。影响牡丹促成栽培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可溶性糖、淀粉、总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等。

可溶性糖与淀粉以及可溶性蛋白与游离氨基酸之间的相互转变与花芽的生长发育相关。花芽中可溶性蛋白的变化与可溶性糖有类似的趋势,前期随着低温的累积逐渐增加,在休眠解除时达最大值然后下降,与此同时,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呈相反趋势。说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增强了花芽代谢活动,使花芽逐渐解除休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以及较高的碳氮比有利于牡丹花芽休眠的解除。

2.2内源激素的变化

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其之间的平衡影响牡丹休眠的解除和花蕾的生长发育。牡丹花芽可能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GA3与脱落酸之间的平衡来调控其发育进程。牡丹休眠解除期间内源激素的变化与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略有不同。

在牡丹促成栽培休眠解除和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GA3和CTKs起促进作用,而ABA起抑制作用,高水平的IAA有利于花的发育,但对休眠解除的作用不明显。

2.3营养物质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

花芽中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牡丹花芽休眠解除时的GA3含量最高,而此时可溶性糖含量也上升到最大值。牡丹休眠的解除与花的生长发育可能是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共同协调的结果。

3牡丹促成栽培分子机理研究

3.1促成栽培牡丹休眠解除的分子机理研究

已有研究证明了生长素在调控花芽内休眠解除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内休眠解除过程伴随着ATP含量变化。可见,牡丹的内休眠也涉及多种代谢。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生长素在牡丹花芽休眠解除中的作用与从内源激素含量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确认生长素在此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研究表明:PSPⅡ通过影响α-淀粉水解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调节营养类物质的代谢,从而满足花芽休眠解除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脱水素基因参与牡丹花芽的内休眠过程。

近年来,转录组测序在牡丹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有研究强调了GA途径调节牡丹解除休眠的重要性,为牡丹休眠解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和新的思路。相关分析表明,牡丹休眠解除过程中PsGA20ox基因表达水平与内源GA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基因通过调节内源GA3含量促进花芽休眠解除。转录因子R2R3-PsMYB1基因也与牡丹的内休眠有关。

虽然目前关于牡丹内休眠解除的分子机理研究逐渐深入,但大多集中于某单个基因上。如何将这些与休眠解除有关的不同途径联系起来,是研究和理解牡丹内休眠解除的重点,并对牡丹促成栽培的生产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3.2促成栽培牡丹成花分子机理研究

牡丹促成栽培过程中,除了内休眠外的另一大限制因素是花蕾败育。结合已有研究推测,PsSOC1的适量表达能够促进花的发育,但过高的PsSOC1可能促进了叶片的生长而抑制了花蕾的生长发育。

PsSOC1的表达受GA、低温和光周期的影响,GA3处理促进了PsSOC1的表达,推测GA可能是诱导牡丹开花的途径之一。研究也证明了PsSOC1能够促进开花并提前开花时间,促进营养生长,并且还能加速休眠的解除。

有研究通过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进行花芽转录组的测序,发掘出与开花时间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了牡丹二次开花可能的调控机理。

挖掘更多与GA3相关、开花时间和花发育相关基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研究促成栽培牡丹成花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4问题与展望

牡丹促成栽培后的复壮栽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仍然缺乏,因而难以得知牡丹促成栽培成花以及其他方面的调控机理,限制了基因工程在牡丹促成栽培上的应用。

鉴于此,提出今后牡丹促成栽培研究的重点:①研究低温、GA3以及其他措施影响促成栽培牡丹成花的分子机理,以期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实现牡丹周年开花并提高成花质量;②研究促成栽培后的牡丹难以开花的机理,对促成栽培后的牡丹如何快速复壮提出完整、合理的方案,加强牡丹促成栽培后的复壮管理,避免资源浪费;③通过杂交育种和转基因等技术手段培育更多适宜促成栽培的牡丹品种,丰富花型和花色,延长整体花期。

月季保护地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月季花又名月月红、月月开,属于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1~2m。花瓣5或重瓣,花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紫、粉、白、棕、黑和复色,有些品种花瓣上还具有不同的斑点、条纹或彩晕,多数具芳香。适于疏松、肥沃、pH值6~7、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多数品种生长的最适温度为白天15℃~26℃,夜间l0℃~15℃,能耐-15℃的低温和35℃的高温。喜相对湿度75%~80%,过干叶长不好,过湿则易生病害。花枝自萌发到开花夏季约45~50天,冬季60~70天。花一般自盛春至初冬开放。广泛种植的月季品种包括杂交茶香月季、壮花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地被月季、微型月季、树状月季等。

1. 月季定植

保护地月季栽培使用的栽培床,设置方法为:6m宽的棚分3个2m宽的种植墒,8m宽的棚分4个2m宽的种植墒。栽培方式采用垄式栽培法。定植前要施足底肥,以100平方米计,施入的基肥量应为堆肥或畜粪(牛、猪、羊粪)100kg、饼肥10kg、骨粉和鱼粉40~50kg、过磷酸钙20kg、草木灰20~30kg,于开挖定植沟时分层施入。

定植前,还应进行土壤消毒,消毒常用的化学药物有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甲基溴、化物、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 等。消毒时将药物撒于表面,并与表土充分拌匀,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药物消毒必须于定植前1个月进行。

栽植时,将植株立于定植沟内,使根系向四周散开,覆土后压实,浇透水。栽植深度将嫁接口埋于地下2~3cm为宜。株行距为15cm50cm。每100平方米栽植700~900株,种植密度因品种、苗情和环境而异,密度可作适当调整。温室栽培定植时间最好5~6月,10~l1月即可供花。定植后的定根水要浇到土壤的吸水饱和为止,可配合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ECI500倍液浇施防治地下害虫。

2. 栽后管理

(1)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的月季对保护地环境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小苗期和催芽期要求不能出现高温低湿或低温高湿的环境,温度要不低于30℃,湿度不低于80%。当温度低于30℃时,要关闭大棚侧壁和顶棚的通气孔,以提高温度。当湿度低于80%时,要在墒面、侧面和沟底泼水,增加湿度;孕蕾期和采收期温度要保持在26℃~30℃,湿度保持在60%~70%。此期间墒面不给水,墒侧面和沟底保持湿润即可。

(2)水肥管理

当新枝长出约10cm,并有较多的叶时,撒一薄层厩肥或活性淤泥。移栽第43天或压枝前第7天施硝磷酸铵3kg/亩+复合肥(16-16-l6)10kg/亩+普钙(P=17%)8kg+螯合肥2kg (N∶P∶K=2.5∶3.14∶1.6),浇施或沟施。压枝后第3天施尿素2kg+硝磷酸铵4kg/亩+硝酸钾0.5kg/亩+复合肥(16-16-16)8kg/亩(N∶P∶k=3.47∶1.52∶1.51),浇施。

(3)修剪与摘心

月季生长旺盛,所以必须重视修剪和摘心工作,保持月季良好的生长态势,达到控制生长和花朵数量,并有利于控制花朵开放时间。修剪时,要先除去老枝、枯枝、多余的茎和枝、病枝及伤枝,以及其他没有正常生长的枝条。修剪时要根据月季长势情况来决定进行哪种程度的修剪,如长势较好要进行高剪,即留15~20个芽眼,长势较差的要进行低剪,即留2~3个芽眼。修剪所用刀具要进行擦洗消毒,以保证切口的快速愈合。修剪切口应在腋芽上方0.5cm处,芽生长的反方向成3O度倾斜角修切,不能离得太远或太近,否则出余头坏死而枯缩下去、芽受损死亡和新枝被风断等现象。修剪时间:根据切花需要的时间,通常要提前6~8周进行修剪,迫使其休眠一周。修剪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更替修剪法,二是一次性统剪法。

摘心是在新梢生长到15~20cm时,将顶部去掉3cm左右,从而促进侧芽的萌发成枝,到一定长度再摘心1~2次,直到主侧枝能产足够花朵为止。摘心在定植初期是为了调整株形,开花后是为了控制花期。

(4)环境管理

浇施催芽肥前检查温室大棚的隔离措施,控制害虫的侵入。如果采用滴灌系统,要保证滴灌系统的正常工作。要勤检查棚顶及侧壁通风系统,保证其正常工作。浇施催芽肥前清除棚内棚外的杂草,拔除感病植株,摘除病叶,清理枯枝败叶和废花,保证大棚内外的卫生清洁。翻松墒面表土,可以与除草一起进行。翻土时不要挖得过深,以免损坏根部。

病虫害防治
月季栽培的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红蜘蛛、蓟马等,必须重视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雨季病害多发,月季发芽前喷施波美0.3~0.5度石硫合荆防治,消灭菌源。每周1次,连续2~3次。5月在发病之前用波尔多液喷施,每10天喷一次,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惊蛰后,昆虫先后从冬眠中苏醒并开始活动,注意防治。秋季是黑斑病蔓延的时候,应该在发病前就喷药加以预防,常用的药剂是70%的可湿性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5天喷一次,共喷3~5次便能较好地预防。千万墒不要等到植株发病再去喷药,那样病情已难以控制,被黑斑病侵染的月季植株将大量落叶,既影响生长,又影响观赏。

应用范围
月季可用于园林布置花坛、花境、庭院花材,可制作月季盆景,作切花、花篮、花束等。花可提取香料。根、叶、花均可入药,具有活血消肿、消炎解毒功效。

盆栽地涌金莲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地涌金莲是芭蕉科地涌金莲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云南、四川等地,为我国的特有珍稀植物。其花金黄色,犹如金色莲花从大地涌现般,花大、花艳、花期长为突出特点,并且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好。

1. 生物学特征

地涌金莲株高一般在60~100cm,在芭蕉科植物中属于较矮小者,也正因如此,它更适合于家庭中盆栽观赏。其地上假茎由数枚叶鞘互相包裹而成,底部较粗大,直径可达20cm,顶部假茎渐细,直径多在10cm左右。地涌金莲的叶片比较像美人焦的叶片,但比美人焦的叶片更长,叶柄更为明显,且整株叶片显得更为大气和飘逸。叶片长40~60cm,宽20~30cm。叶片能散发出淡淡的青草的清香味。花期在春季,花序生长于假茎的顶部,整个花序呈金黄色,直径大多在20cm,也有更大者。金黄色的花朵其实是它的苞片,而真正的花就隐藏在苞片之间。苞片逐次开放,一般一两日可开放一枚,六枚苞片构成一层,整个花期可开放多达数十层。每个苞片长度在10~15cm,根部宽在5~8cm。苞片开放后,从上方观看,整个花序犹如一个金色莲花,十分艳丽。苞片之间的花朵较小,一般高仅3cm,色彩基本同苞片,金黄色中稍微带有绿色。每个苞片根部的花朵数量一般为四朵,偶尔也有五朵。每个花朵都有雄蕊1枚、雌蕊5枚。每朵花由两片花瓣相互包裹着,其中充满了蜜露,每到花朵开至后期,蜜露就会从花瓣中洒到苞片上,就像是一个个露珠点缀在苞片上。地涌金莲花朵并没有香味,但闻起来仍有甜润感。花后可结实,形状似小香蕉,一般长4cm,宽1cm。果实内部多无种子,只有如香蕉般的果肉。个别有种子的,可以将成熟的种子及时采集,虽播种苗的前期生长速度不如分生苗快,但其长大后较为壮实。

2. 盆栽管理

由于株型较大,栽植地涌金莲一定要用大盆,从植株生长角度看,最好用直径超过30cm的素烧盆或陶制盆具,也可用塑料或是陶瓷材质的盆具,只是在栽培用土上应更具透气性。栽培用土方面,一般疏松的园土均可应用。为了生长更好,应用较多的栽培用土为腐叶土加沙再加适量的田园土混合而成,这样的土质更为疏松透气富含有更多的有机质,对地涌金莲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由于比较喜阳,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应将地涌金莲放置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除盛夏之外,一年四季都应让其多接触阳光,才会健壮生长。从栽种实践来看,北方的空气温度虽然较地涌金莲的原产地低,但在北方较干燥的环境下生长也很正常,很少出现焦边、枯叶等现象。在日常管理中,也不用刻意去对植株及植株四周喷水,并且地涌金莲的叶片有一定的防水性,故即使向叶片喷水,叶片上也很难沾上水珠。在温度方面,地涌金莲有着较强的抗热及抗寒能力,一般可适应5℃~35℃的环境温度。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一般可以地栽,可越冬,但其地上部分在冬季会枯死,翌年春季可以顺利发芽。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冬天最低温度多在-10℃左右,东北地区更低,这样的严寒气温地涌金莲较难适应,故北方很少地栽。盆栽时,应放置在5℃以上的室内越冬,并且要保持盆土相对干燥,不可水湿,并尽量多见日光,这样才可以顺利越冬。地涌金莲生长快速,对肥料也有一定的要求,在生长期,应每半月施用一次稀薄的肥料,液肥固态肥均可,也可施用化肥,但量一定要少,非花期应以氮肥为主,花前及花后前期以磷、钾肥为主,总体施肥原则是宁少勿多。长势良好的地涌金莲,会在根部长出很多蘖苗,这些小苗可在春秋季时用来分株繁殖,也可任其在盆内生长,使整株地涌金莲更显繁茂,但应及时补充更多的营养,才可避免主株生长受限。分株的小苗,一般栽培两年后可以达到成熟开花。

病虫害防治
在抗病能力方面,日常栽培中很少有病虫害发生,偶尔有介壳虫发生,也多是由于栽培环境不透风和闷热所致,故栽培场所应力求通风。虫害发生较少时,可用人工捉除,若发生虫害的数量较多,可考虑用烟草水喷治,对于介壳虫类也可以用药棉蘸酒精或食醋涂抹防治。浇水原则见干见湿,浇则浇透。应避免长期水湿,以防根腐。

应用范围
地涌金莲的花期可长达半年以上,开花时,为了更好地欣赏花朵的美观,可以考虑将主干上的叶片去除,仅留下假茎及假茎顶部的花朵。若放置于室内观赏,尽量不要超过两周时间,以免影响其正常生长,待其在室外恢复一两周后仍可置于室内继续观赏。为了延长花期,可以在开花后,适当控水和控光,使其苞片的开放速度放慢。非花期或苗期,其叶片较大呈翠绿色,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此时可作为一般观叶植物,只是由于其喜阳,故不可将其放置于室内太长时间。

牡丹庭院栽培技术要点及日常养护方法


牡丹怎么种?在自家的庭院里怎样养护牡丹?今天小编就和各位花农们好好交流一下牡丹庭院栽种技术要点及日常养护方法,顺便多学一些花卉养殖小技巧。

牡丹庭院栽培技术及养护方法

牡丹为落叶小灌木,枝条直立。2-3回羽状复叶,互生,叶片宽大,具长柄。花单生于枝顶,花大型,直径可达10-30厘米,不同品种花瓣可从5-6瓣至数十瓣。花色除蓝色外,红、黄、白、紫、绿各色深浅不一,十分丰富。

牡丹喜光照,喜温畏寒,耐干旱。不耐高温多湿的气候。根系肉质,粗壮,毛根较少,根系长而发达。喜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极怕土壤粘重积水。因而,牡丹适合种在有一定小地形的高地上或人工砌筑的花台上。如果种在窗前与地面等高的花池中,池沿一定要考虑雨后水能及时排出,防止积水。

牡丹喜肥,开花要消耗大量养分,如果肥力不足,已经形成的花蕾便不能完全开放,刚一绽开花瓣便萎缩了。因此栽植前要施足底肥。底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好。每年早春发芽前追施饼肥或麻酱渣肥,将其碾压成粉末撤施土中,然后与土壤拌和均匀,施后浇水,使肥水能渗入根系深层。第二次追肥在花谢后半个月内施用,可促进花芽分化,保证来年多开花。第三次在入冬前施,这次施肥结合浇冻水进行;有利于增加地温,对保护牡丹越冬有好处。

牡丹在开花以后,如不留种子,应及时剪除残花,不使其结实,可减少养分消耗。

养花知识小课堂:

兰花为什么要换盆和分株?

兰花植株过于茂密,不仅消耗大量的养分,而且由于兰叶消耗的养分过多,占据的空间过大,兰花就不会萌发花苞。兰草疯长不开花。

如果兰花生长过多,花盆过小,就会装不下过多的兰花根须。而兰根为了寻找生长空间,会长出花盆外面,生长在花盆外面的兰根由于接触不多土壤,没有养分供他吸收,加之风吹日晒就干枯,甚至腐烂,进而导致整个株兰花生病死亡。

兰花生长需要消耗养分,根据化学上说的质量守恒定理,兰花要长出过多的兰叶和根须,必须要消耗花盆里的土壤和营养物质,时间久了,花盆里的土壤和养分消耗殆尽,花盆里就只剩下兰花的根,而兰花根须缺少营养供给,自然就会枯萎。

在兰花需要时,如果不给兰花换盆和分株,花盆里的土壤即使不被完全吸收,有机物质也会大部分消耗,剩余的土壤没有办法提供兰花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兰花轻者出现枯叶和叶子发黄,不再开花,重者直接导致死亡。

综上所述,要想养好兰花,必须要适时给兰花换盆和分株。什么情况下兰花需要花盆?

第一,正常情况下,花盆养的兰花一般一年换一次盆土,最好选择在秋冬季节换土,避开炎热夏季。

第二,当兰花长得过多过密时,需要给兰花换大盆或者分株。

第三,当兰花根须长出花盆外面时,说明花盆太小了,需要换一个大盆了。

第四,当兰花出现叶子发黄、干枯时,需要及时换盆,一是检查根部是否有病虫害,二是更新盆土,及时补充兰花生长所需营养。

好了今天小编主要为花农们介绍了牡丹的庭院栽培技术以及兰花种植小技巧,喜欢的朋友们请继续关注!

牡丹的繁殖栽培技术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比较娇贵,对土壤,气候等环境要求都比较严。

一是春分栽牡丹,到老不开花(栽植时期以9月中旬到10下旬为宜);二是四宜四怕(即宜凉怕冻,宜暖怕热,宜光怕阴,宜干怕湿)。选择种植的土地以向阳干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盐碱地、黏土地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均不宜种植。使用土地4~5年内不可连作;如果是新开垦地常深翻60厘米左右,充分风化,每公顷施有机肥4.5万~6万千克。整地时作成宽1.5米的畦,畦面龟背形,开沟排水必须畅通。

栽培方式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和嫁接。

分株繁殖:选四至五年生的健壮母株在收获时挖起全株,剪下大、中根入药,从容易分株的地方剪下分成2~4株,9~11月即可移栽,以早栽为好。种前土深翻60厘米,每公顷施基肥9万千克,开沟分畦,株行距25厘米35厘米,每穴斜栽种1株,覆土3~4厘米。

嫁接:这个方法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但繁殖系数小。秋季选取5~6年生根砧,长15厘米,直径2~3厘米,将根砧掘出置阴凉处2~3天,变软后使用。接穗要取生长充实、光滑、节间短的当年生枝,有1~2个充实饱满的芽。砧木与接穗形成层密合后,用麻皮等物捆绑。

对于田间的管理应注意:中耕除草,防止伤根,冬季培土,有利于根部生长;施肥,移栽时要施足厩肥或粪肥,以秋季施肥更为重要,施肥时要防止污损叶片;摘花,每年春天都要在现蕾后即摘去花蕾。留种、售花等特殊用途者除外。整形修剪,包括定干、去除土芽、摘芽

种子繁殖:繁殖系数大,但成苗时间长,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1.育苗,牡丹种子可用1%的赤霉素处理48小时,或5℃左右的低温即能解除下胚轴休眠,播种后翌春幼苗出土。条播按行距20厘米,株距6厘米,覆土3厘米左右,畦面盖草。

2.移栽,播种满两年后起苗,剔除病残及瘦弱植株,特别是带根结线虫的植株。按大小分两级选苗,每苗要求有3~4条支根,过长的根适当剪短至穴深,按株行距30厘米定植,每穴1~2株,根必须舒展。覆土盖过顶芽约3厘米。

3.直播,生产上一般采用育苗移栽,近年有些地方改用直播,株行距与育苗移栽时株行距相同。优点是根茎长而直,因而可获得较好的产量。

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油用牡丹露地栽植时间一般为秋季,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佳。一般选择2-3年生凤丹实生苗。

植地选择:油用牡丹栽植时,宜选择干燥向阳酸性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品种选择:油用牡丹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长势强的凤丹品种为主,也可以选择紫斑牡丹。

整地:土壤深翻40-50厘米,亩施150-200公斤饼肥或1000-1500公斤腐熟的厩肥,80公斤磷肥,40-50公斤复合肥作基肥。亩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公斤和4-5公斤多菌灵等作为土壤杀虫杀菌剂,同时,加入封闭型除草剂。

栽植密度:油用牡丹定植株行距一般为40厘米50厘米,即每亩3300株。用多菌灵、生根粉、保湿剂浸泡5-10分钟,粘泥浆后栽植。

栽植技术:栽植时,用宽度为40厘米的铁锨插入地面,别开一个宽度5-10厘米、深度25-30厘米的缝隙,在缝隙内放入牡丹小苗,使根茎部低于地平面2-3厘米,务必保持根部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20厘米的土埂,有利保温保湿。

田间管理:一是锄地,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一来是灭除杂草,二来是增温保墒。开花前需深锄,深度可达3-5厘米,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1-3厘米。二是追肥,牡丹栽植后年,一般不追肥。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公斤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前,每亩施用150-200公斤饼肥,40-50公斤复合肥。三是病虫害防治,2月上中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时要覆盖整个地面;3月初每亩撒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公斤;4月初于花期前7-10天喷施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5月下旬开始,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600-800倍液。四是浇水,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应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特别干旱时仍需柿拷剿?N迨乔宄?湟叮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扫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寒地牡丹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无土栽培适宜种植的花卉品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