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我想每一个都非常喜欢花,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不同于赏花,种植花草的学问则比较多,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薰衣草引种育苗栽培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栽培技术
1. 试验地自然概况

引种试验地定西市巉口林业试验场(10429E,3545N),地处祖历河、苦水河流域,是我国东部湿润区向西部干旱区与高寒区过渡地带,为黄土高原陇西盆地部分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1800~2200m。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8℃,极端高温36.5℃,极端低温-24.4℃。年均降水量386.3mm,主要集中在7~9月,春季降雨很少,沙尘天气频繁,年均相对湿度72%,干燥度1.9。土壤以灰钙土为主,较贫瘠,pH值7.5~8.5,呈弱碱性。

2. 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薰衣草,属唇形科(Labiatae),薰衣草属(Lavandula),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丛生,多分枝,常见为直立生长,株高依品种30~40cm或45~90cm,在高海拔山区,单株可达1m,当年或第2年开花结果。茎方形。单叶,对生,呈线形至披针形或羽状分裂。穗状顶生花序,长15~25cm。两性花,分蓝、深紫、粉红、白等色,常见为紫蓝色。花萼5裂,宿存。花冠唇形,5裂,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内藏。子房上位,深裂为4室,每室1胚珠。花期6~8月,异花授粉。果为四个小坚果,椭圆形,光滑,黑褐色。种子千粒重1.0g,发芽年限3~4a。全株芳香,花、叶和茎均具有油腺,轻轻碰触油腺即释出香味。其植株耐寒、耐旱、耐盐碱、喜光、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但在排水良好、比较干燥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喜中性偏碱土壤。适宜冬季温暖、潮湿,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发芽适宜温度18~22℃,生长适宜温度26~32℃,冬季可以忍受-20~-35℃的低温,特别在苗期更耐低温,在具4~5对叶片时,可耐-5~-8℃的低温。但在无积雪的情况下,遇上-27℃的低温,地上部分枝条会受冻死亡,因此需埋土越冬。因喜光,光照不足会影响开花和精油的产量。花期降雨多,不仅含油量显著降低,而且容易导致植株的死亡。

3. 种子催芽处理

为提高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薰衣草种子播种前需进行处理。处理时,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2 h,以打破种子休眠。之后,在20~30℃温度下用浓度为25mg/kg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2h。然后,再将种子连同水一起倒在干毛巾上过滤出种子。待种子微干后,放阴凉干燥处以备播种。

4. 育苗栽培技术

(1)育苗方式选择

由于薰衣草种子细小,为方便管理和移栽,采用育苗盘育苗。育苗盘可选用带孔的穴盘或直板盘,适宜规格为50cm30cm,深度为5cm。

(2)育苗时间选择

薰衣草种子育苗可在春、秋两季进行。但在西北地区,为延长其生长期和减少冬季越冬管护的麻烦,春季育苗更好。春季育苗时间宜早不宜迟,最佳育苗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这个时间段育苗有3个优点:一是此时温度不高不低,适宜种子萌发;二是由于此时温度不高和日照不强,土壤水分蒸发小,可减少洒水管理的强度;三是这时育苗苗木生长期长,到冬季时木质化程度高,容易越冬。两年的育苗实践也证实了这一推测,即同一批引种种子,于2008年4月育苗出苗率(20%)显著高于2009年6月育苗出苗率(1%);在新疆,薰衣草在冬季需埋土越冬,而在甘肃定西,当年生苗木(4月中旬育苗)可露天越冬。

(3)整地作床

因薰衣草喜光、耐旱、不耐涝,所以育苗地选择光照好、排水好的地段进行。育苗时,先将地深翻一遍,耙碎土块并耙平,然后按宽120cm、长度不限做成苗床,苗床之间留宽30cm的步道,并铺上砖块。之后,给苗床灌一遍透水,待苗床干至不泥泞时,将其表层土壤铲取一层以备配制育苗营养土,铲土深度以育苗盘深度为准,然后将育苗盘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使苗床与步道砖块齐平。为了不使苗床边缘出现易干的现象,育苗盘不要紧挨步道,最好留5~10cm的间距,与苗盘一起装营养土。

(4)配制营养土

因薰衣草种子细小和幼苗娇小且怕涝,所以,为了增加苗床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减少苗期土壤真菌病害的发生和提高出苗成活率,需配制育苗营养土。营养土适宜按V(圃土)∶V(沙子)∶V(泥炭土)=4∶2∶1配制。配制时,适当加入一定的农家肥或尿素、磷肥及复合肥的混合肥料,并混合均匀。然后,装入已摆放好的育苗盘中,同时将盘间的缝隙和盘与步道的缝隙均填上营养土,以保持盘平稳和不易晒干。最后,将苗床再次浇透水以备播种。

(5)播种

待苗床表层微干不泥泞时进行播种。因薰衣草种子细小,除穴盘可勉强采用点播外,其它育苗盘不宜点播而适宜撒播。撒播时,为了使种子撒播均匀,视种子量和撒播面积,将种子与一定的细土及细沙混合均匀,然后均匀地撒入苗床。之后,为使表层土壤不易板结和利于种子出苗,将蛭石和圃土或细沙与圃土按体积比2∶1混合后覆盖种子,覆土厚度以盖住种子为宜,最厚约1cm。覆土后,用洒壶再次将苗床充分洒湿,并搭建简易塑料棚等待出苗。经试验,2008年育苗用纯蛭石覆土后,由于蛭石太轻且覆盖较浅,洒水时易被水冲散使种子裸露在外,导致出苗率很低,而苗床一角用沙子覆盖的出苗率很好,所以认为覆土用沙子与圃土或蛭石与圃土混合覆盖为好。

(6)苗期管护

刚播种的一周内,因气温不太高和苗床较湿润,不用揭棚和洒水。约一周后,可视苗床干湿状况酌情揭棚洒水,最好是傍晚进行。每次洒水尽量将苗床洒透但不能积水,洒水后继续盖住棚口直到出苗为止。开始出苗后,需每天洒水一次,让苗床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以利于出苗。傍晚洒水后,将棚盖住以利于增温和保湿。第2天上午,当棚内温度升到约25℃时,及时将两边棚口揭开并固定,以利于通风和降温,到下午7点左右温度降下来后,洒水并盖棚。同时,在出苗前和出苗期,及时清除杂草。待幼苗全部出齐并长出2~3对真叶后,可完全揭去塑料棚,并可视苗床干湿情况降低洒水强度。因薰衣草病虫害少,苗期通风透光条件好,并保持苗床的微潮湿状态时,基本没有病虫害发生,无须进行病虫害防治管理,但要适当进行追肥管理。当幼苗移栽和定植后,可按尿素10kg/667m2和磷肥15 kg/667m2混合追施,施后及时浇透水以防烧苗。

(7)移栽

待幼苗平均长到6~10cm即出苗后生长约2月后就可进行移栽。此时根系早已穿透育苗盘,但移栽前只要将苗盘洒水使土壤湿润,即便根系已穿透苗盘也不影响移栽。移栽前,先进行移栽整地。将拟移栽地先灌透水,后深翻一遍。为了土壤不板结和利于苗木生长,深翻后,在其上撒深约1~2cm的河沙,再浅翻一遍,并耙平以待移栽。同时,在移栽前1~2天,将苗盘视可移栽的时间而酌情洒水,以保持最佳的移栽土壤湿度。为了方便管理,移栽苗床也按宽120cm、长度不限铺设,苗床之间留宽30cm的步道并铺上砖块。移栽时,用小铲开沟,深约15~20cm。从苗盘取苗时,一手用小铲铲幼苗土块,一手拖住幼苗土块,取出后分株移栽,尽量带上原土,并将过长和撕裂皮的根系用小铲截掉,栽后埋土踩实。因这时的苗较小,所以移栽株行距为3cm8cm。移栽完后及时浇透水,并搭盖遮荫网遮荫1~2周,其间视土壤干湿状况酌情浇水。经这样移栽和管护,移栽成活率为100%。但其中一畦,移栽2天后因遮荫网被风刮落,造成约20%幼苗直接晒死。所以,刚移栽后的一周内,幼苗必须遮荫。

(8)越冬管护

经采取灌冬水后,搭盖简易塑料棚和露天越冬两种越冬方式,发现两种方式下薰衣草的越冬率均为100%,而且露天越冬的苗木比在塑料大棚越冬的苗木,在第二年春季萌发更好,说明薰衣草当年生苗在甘肃定西地区完全可以自然越冬,在进行越冬管护时,只需在10月底或11月初灌上越冬水就可以,但在冬季低温比定西还低的地区越冬是否需搭建越冬棚或培土有待试验。

(9)定植

到第二年春季苗木返青前或返青后移栽定植均可。在甘肃定西移栽定植最佳时间为4月上旬至中旬,因这时苗木还未返青或刚返青还未萌发出新枝。定植前,先将拟定植地如同移栽地一样灌水和深翻一遍,然后做床。因定西干旱且苗木较小,苗木暂时定植于林场以待长大些后定植于退耕地,所以,定植苗床采用3m6m的低床,定植株行距为20cm30cm。如果是一次性定植于大田,适宜株行距50cm120cm,苗床视栽培地区土壤水分状况做成高床或低床抑或不做。同样,移栽定植时,苗木先浇水,后用铁锹带土深挖,并及时放置在编制袋上或育苗盘,运往定植地分株带土移栽。其间,边起苗边移栽,以防苗木风干或失水。定植后及时灌透水,并适时松土和除草。在定西,于4月下旬,经上述方法移栽定植已返青和萌发的薰衣草,其成活非常好,成活率为100%,且生长也良好,到6月份时已普遍抽出花蕾并开始开花。可见,薰衣草适应性强,在甘肃定西夏季炎热、干燥和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依然良好,但其开花结果和大面积栽培还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应用范围
传统上我国种植薰衣草主要用来提取精油,少量用于制作干花。近年来,薰衣草除了提炼薰衣草精油和制作干花产品外,在园林观赏、食品、饮料、医疗保健、美容等领域也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XzH52.com精选推荐

秃杉怎么栽培?珍贵树种秃杉引种栽培技术的研究


秃杉原产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是国家级珍贵保护树种,杉科台湾杉属高大常绿针叶乔木树树种。它具树形挺拔秀丽,寿命长,干型直,适应性强,结实迟等优良特性,有很高的绿化观赏价值和造林发掘应用价值。

为了保护并发掘秃杉珍贵树种资源应用,加强低丘地区森林生态景观建设,所以对秃杉引种栽培研究。接下来一起来看看秃杉引种栽培技术测探究。

一、材料与方法

1.引种地与原产地的自然条件

秃杉种源来自贵州雷公山地区。原产地贵州省雷山县地处我国西部云贵高原,中亚热带高海拔地区。引种地江苏省句容市地处我国东南部江苏宁镇丘陵,北亚热带低海拔地区。与原产地相比,引种地年降雨量较少,空气湿度小,年日照时数多,日照百分率高,极端最高温度高,最低温度低,全年无霜期短(见表1)。因此,夏季极端高温、干旱,以及降雨湿度,以及冬季低温对秃杉引种生长影响较大,是主要影响因子。

2.引种试验研究概况

苗期试验1989年春育苗,按文献进行种子消毒,浸种催芽,芽苗移植,遮阳保湿,防寒保苗,并将苗木留床培育1年。

造林试验于1990年春用2年苗造林。根据秃杉幼龄喜好荫湿,怕高温干旱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句容茅山丘陵立地较优的山凹洼坡地、土层较厚的立地条件(杉木生长优良立地)栽植2年生带土移植苗。

造林地坡向北偏西,坡度25°,土层厚0.70m。前茬为麻栎杂阔林,面积0.4/hm2。栽植株行柜为1.1m×2m(4500株/hm2),

3.生长及适应性观测

苗期测定苗高、地径生长,观测病害、旱害及寒害。固定30株榉株测定,重复3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1.2m2。

造林期测定树高、胸(地径)、平均冠幅、枝下高等性状,观察个别年份遭遇夏季极端高温干旱气候、冬季极端低温降雪气候出现的日灼病害与寒害;并统计了林木保存率。此外,还测定了3年生树高年生长(年净生长量)进程,研究其季节生长节律。生长测定固定30株样株;生态适应性观测固定100株样株,分别在造林2、3、5、5、10、15、20、15a时进行。

表1引种地与原产地的主要自然条件对比

二、引种研究结果

1.苗期幼龄期生长表现

据苗期试验观测,秃杉幼苗生长较慢,种播苗出苗需较高积温,初夏易发生猝倒病害,怕高温日灼。冬季—6.5~10.6℃极端低温受冻率达60%,其中顶梢受冻达25.8%以上。但2年生以后冻害明显减轻,至造林3a时已不见明显寒害冻害。从表2测定看出,1~2年生苗平均高仅0.15~0.40m;2年生苗造林,2~3年生时,成活保存率达90%,平均苗高仅0.68~1.40m;地径0.85~2.70m。造林当年(2a)树高净生长量仅0.28m;地径0.88cm,处于生长恢复阶段。幼树造林3年生开始速生,年高净生长量达0.72m,地径年净生长量达1.92cm。

表2秃杉引种苗期幼龄期生长

2.幼树树高年(月)生长节律

经测定,由表3看出,秃杉树幼树高年生长基本呈单峰生长型。树高4月中下旬开始生长,5—6月速生,7—8月明显下降处于低谷,9月略有上升,但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

表3秃杉幼树(3a)树高年生长测定

3.幼林生态适应性

引种期内主要遭遇了1993年元月天降大雪3d出现—13℃左右极端低温;2008年1月下旬降雪3d,出现—8℃极端低温;以及1994年夏季持续35℃高温干旱达40d,7—8月降雨量仅为正常年份10%的极端气候;以及2013年夏持续35℃高温38d,高于37℃以上13d,最高气温达40℃的极端天气。经观测,3年生幼林和7年生成林均未发生冻害和明显雪害。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给幼树造成了较明显日灼危害,致使4年生幼林成活保存率下降15%(由3a的90%下降75%)。但随着树龄增大,幼树适应性不断增强,至10年生时已未发生明显日灼危害。从表4可见,虽经2013年持续38d的35℃以上高温和40℃极端高温,25年生秃杉成活保存率仍保持69.7%,未见枯萎植株。

4.秃杉林的生长

表4林分生长测定表明,在未经间伐一般管抚条件下,5~10年生秃杉幼林平均树高达2.30~5.40m,胸径2.4~7.1cm;15~20年生平均树高为7.87~10.30m,胸径17.6~17.8cm。25年生时平均树高已达12.20m,胸径19.9cm;平均生长量分别达0.49m和0.8cm。最优单株树高达15.10m,胸径30.1cm。并看出树高5~10a速生,以后一直保持在平均生长量水平。

胸径5~10a速生,10~15a呈现峰值(连年平均生长量达1.38cm),尔后,因密度过密,自然整枝严重,枝下高达3.9~4.3m严重影响生长,连年平均生长量明显下降至0.70~0.50cm(20~25a)。

表4秃杉引种林生长测定

注:—2为2年生带土球苗木,栽植时苗木高度为0.40m左右。

通过对林缘木和林中木测定还表明,25年生秃杉树高相差不大,但平均胸径相差显著。林缘木平均胸径达22.2cm,比林中木(平均17.5cm)大26.9%。由此可见,现实密度的秃杉引种林密度过密,必须进行适度疏伐,调整树冠结构,促进后续生长。

表5不同林地位置秃杉成林的生长

注:林中郁闭度95%,林缘郁闭度50%。林分原栽植密度1m×2m;现保留230株/667m2,保存率69.7%。

三、结论

通过26a引种研究,表明秃杉能够适应我国东南部江苏句容低丘山凹(洼)立地条件和该地北亚热带的气候,正常生长,表现出生长潜力。

除苗期冬季在—6~—10℃低温下有明显冻害;幼龄期(2~3a)夏季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出现39~40℃极端高温气候,会发生日灼危害,影响成活保存率外,其生态适应性随树龄增大逐渐增强。一般5年生后已无明显寒害或日灼危害。在1.1m×2m较密栽植条件下,20~25年生秃杉林平均树高达10.30~12.20m,平均胸径17.6~19.9cm;年均生长量树高为0.52~0.49m,胸径0.9~0.8cm。最大单株树高达15.10m,胸径30.1cm;年均生长量分别达0.60m和1.2cm。其生长与当地良好立地同龄杉木相近。

由于秃杉寿命长,树冠优美,根系庞大,具有固土保水生态功能,研究发现秃杉树叶还能挥发出部分植物杀菌素挥发物质,其群落具明显抑菌保健功能。故在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目前,我场主要经营生态公益林和生态风景林。因此,因地制宜繁育栽培珍贵树种秃杉,继续管抚好秃杉生态风景林,对于促进珍贵树种资源保护利用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

紫珠栽培技术:育苗及栽植要点


紫珠也叫珍珠枫、白棠子树,高可达2m,花期6~7月开花,果期8~11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药材的一种,可治风寒感冒,月经不调等症状。同时也可作为盆栽观赏,种植庭院有绿化作用。由于紫珠的观赏及药用价值高,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需求,那么,紫珠如何栽培呢?

紫珠的栽培技术

(1)育苗技术

于3月间选取2~3年生健壮母树上,粗度在1~2.5cm的木质化枝条,剪成长12~15cm,保留2~3个节做插穗,插入河沙做基质的沙床中,扦插深度为插穗的3/2,插后浇水并搭遮荫棚,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及时除草松土,适当施肥一次,次年即可出圃移栽。

(2)栽植技术

选择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深翻细致整地,按株行距0.3×1.5m,挖30×30×30cm的栽植穴栽植,栽时保持根系舒展,栽后浇水,及时中耕除草,每年施肥2~3次。春季萌动前进行一次整形修剪,剪去病枯枝、过密枝,保持良好株型,以免影响来年开花结果。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紫珠栽培技术,紫珠栽培好后要记得认真养护,这样才能让紫珠生长的更健康,开花更繁盛哦。

青枫种子育苗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条件:土壤应选择向阳、肥沃、疏松、PH5.5一7之间,排水条件较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为好。

二、抪前准备:做到冬前深翻,促进土壤风化,消灭地下害虫,开春后及时清除杂草,做到精耕细作,达到土细、畦平。并施入基肥过磷酸钙每亩500一600市斤,每平方1市斤。然后用木板轻轻压平畦面。

三、及时抪种:抪种时间一般在1月下旬一2月上中旬,选择晴天、无风、暖和的天气抪种,抪种密度每平方米0.025市斤,在畦面上均匀抪下。然后盖土,选用山上富含有机质。盖土厚度以盖没种子为宜,上面履盖稻草,以利保湿、保温、防晒,再平铺尼龙薄膜。

四、田间管理:抪种28一30天可以出苗,要经常检查田间生长情况,并去掉稻草改平铺为小拱棚履盖,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晴天上午9点以前揭膜,下午4点以后盖膜,防止夜间早上低温防冻,晴天中午防高温伤苗。在浇水过程中结合施一次追肥,在50公斤水中加1一1.5公斤尿素喷洒,促使小苗正常生长。并逐渐炼苗,以利达到壮苗健苗,待小苗长到2一3叶时可选择粗壮、无病的分批出售移栽。

中药山茱萸育苗栽培技术详解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唐朝王维著名的一句古诗。但是茱萸除了文化象征,还有杀虫消毒、祛除风寒的作用,山茱萸在中医作用广泛,常用以治疗腰膝酸痛、肝虚寒热、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症。本文着重讲解山茱萸育苗技术。

一、种子的采集

选择品种纯正、树势健壮、冠形丰满、生长旺盛、高产和抗病虫害的中龄树作为采种母树,在种子充分成熟时采摘果皮为鲜红色、个大而齐整、颗粒饱满且无病虫害的果实,晾至半干并挤出果核阴干备用。

二、种子的处理

山茱萸种壳坚硬含有透明的树脂,使种壳不易渗水影响种子的萌发。山茱萸种子后熟时间较长需2~3年萌发,后熟期温度为0~7℃,最适宜在3~7℃的低温及湿润、通气的条件下完成,因此在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

1、浸沤法用沸水2份加冷水1份(60~70℃)浸泡种子2天;或用水、尿各半的混合液浸泡种子15~20小时,取出后挖坑进行闷沤。沤坑可选向阳潮湿处,坑大小根据种子多少而定。挖好坑后先将沙土、粪(指牛粪)混合均匀铺在坑底或用纯牛粪铺在坑底约5cm厚,在其上放种子3cm厚,一层土粪一层种子,如此间隔层层堆积,一般堆积5~6层,最上面一层土粪约7cm厚,堆成馒头形状。或者将种子用粪灰拌均匀(牛粪80%、草木灰20%),每50kg种子拌75kg粪灰放入坑内闷沤,经常保持湿润并防止积水。4个月后开始检查,如发现粪有白毛、发热、种子破头应立即晾坑或提前播种,若种子没有萌动就继续沤制。

2、腐蚀法一是用漂白粉液浸泡,10kg种子用漂白粉150g,先将漂白粉放入清水内搅匀,待其充分溶解后放入种子,根据种子多少再加水,水面要高出种子12cm左右,加水后用木棍充分搅拌,每天搅拌4~5次,去除外壳的油质促使外壳腐烂,浸泡3天后把种子捞出,拌入草木灰后即可播种。二是用白碱水浸泡后再用温水冲洗,然后将种子下坑贮藏。方法是10kg种子用开水15kg加白碱100g,待白碱在水中溶解后再加入冷水5kg,将温度调至70~80℃后,把种子倒入水中并搅拌均匀,加盖浸泡12小时后用手搓去果核上的黏液,搓至发白显出种壳的棱,捞出种子装入透水容器内,放置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像冲豆芽那样每天早、晚各冲洗两次,共冲洗10天前5天用60℃的水冲洗,后5天用40℃的水冲洗,第11天下坑贮藏。坑应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坑深18cm,坑的长、宽可根据种子的多少确定。下坑时种子要拌粪,10kg种子拌粪15kg,其中搓碎的牛粪占70%、猪圈沙粪占30%(去杂质只用沙),搅拌均匀后拌种,在坑底先铺一层1cm厚的沙,然后将拌好牛粪的种子倒入坑内铺成7.5cm厚,其上先盖一层3cm厚的沙再盖一层3cm厚的土,最后用塑料薄膜将坑覆盖严密即可,当天气变冷后要用牛粪将坑盖平,再将塑料薄膜继续盖好盖严,立春后即可播种。另外产区群众还有把种子直接倒入猪圈内进行沤制的习惯,让猪自行踩踏。第1年倒入第2年或第3年早春带粪直接进行播种,这种方法发芽率高出苗也比较整齐。

3、层积沙藏法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风向阳处挖坑,坑宽1m、深30cm,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先在坑底铺1层细沙,在沙上铺1层种子,再在种子上铺1层细沙,以此类推种子铺3层为宜,最后在种子上盖沙约6cm厚,然后再盖上干草,草上再覆一层土。沙子湿度以手握成团、不出水、松手触之即散开为宜。坑中每隔1.0~1.5m插一束草把以利通气。翌年春季待种子有40%~50%裂口时即可扒出播种。

三、圃地选择

一般选择背风向阳、坡度在5°以下的缓坡地或平地,且水源充足、排灌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作为圃地,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沙壤土为好。施足底肥每亩施入3000~4000kg的农家肥,耕翻25~30cm深,耙细整平拣净石块草根后,做成宽1m的高畦再进行播种。

四、播种

春分前后挑出已裂口萌发的种子进行播种。通常采用条播法按25cm的行距开沟沟深3~5cm,沟内浇水后顺沟将种子均匀撒入并覆土3~4cm,上盖秸秆或稻草以利土壤保湿和防日晒。每亩用种量为40~60kg。

五、苗期管理

出苗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幼苗期及时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当幼苗出土达70%时,利用阴天或傍晚分2~3次将苗床上覆盖的秸秆或稻草揭去。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苗距为7cm。6~7月要加强肥水管理,根据土壤墒情进行适当浇水,追肥2~3次每亩施尿素2~3kg或棉籽饼100kg以加速幼苗生长;7~8月对幼苗根颈部萌发的萌蘖要及时剪除。9月为加速其木质化要增施磷、钾肥。只要苗期田间管理好且水肥供给及时、充足,当年生苗株高可达70~100cm。

山茱萸结果早、产量高、投资小、经济效益也很好,只要学会山茱萸苗木栽培技术,种植山茱萸也能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优质产业。

红花荷怎么育苗?红花荷的育苗栽培技术详解


红花荷又叫红苞木,是金缕梅科红苞木属常绿乔木,因该树种生长快,材质好,干型好,分枝密,树形美观,花期长(1—4月),花量多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很好的用材林、生态公益林、风景林和园林绿化树种。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红花荷的育苗栽培技术详解。

1、形态特征

红花荷树干通直,分枝密,树形美观,树高达18m,胸径可达60cm。嫩枝颇粗壮,无毛,干后皱缩,暗褐色;叶厚革质,卵形,长7~13cm,宽4.5~6.5cm,先端钝或略尖,基部阔楔形,有三出脉,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灰白色,无毛,干后有多数小瘤状突起;侧脉7~9对,在两面均明显,网脉不显著;叶柄长3~5.5cm。头状花序长3~4cm,常弯垂;花序柄长2~3cm,有鳞状小苞片5~6片,总苞片卵圆形,大小不相等,最上部的较大,被褐色短柔毛;萼筒短,先端平截;花瓣匙形,长2.5~3.5cm,宽6~8mm,红色;雄蕊与花瓣等长,花丝无毛;子房无毛,花柱略短于雄蕊。头状果序宽2.5~3.5cm,有蒴果5个;蒴果卵圆形,长1.2cm,无宿存花柱,果皮薄木质,干后上半部4片裂开;种子扁平,黄褐色。花期3—4月,蒴果成熟期为10—11月。

2、生物学特性

红花荷属中性偏阳性树种,幼树耐阴,成年后较喜光,幼苗期生长缓慢,待到根系发达苗高长到1~2m高时进入快速生长期。红花荷幼树特别是幼苗生长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在有一定海拔、空气环境较好的山上能较好生长,在有人间烟火人口密集活动频繁的地方单独的幼苗幼树一般生长不好。在广东红花荷分布区,常见的伴生树种有木荷、中华石楠、尖叶柃、罗浮柿、网脉山龙眼、甜槠、石笔木等树种。红花荷具有良好的天然更新能力,在林分郁闭度不是很高的红花荷,果实结果量大,成熟的种子散落在林地后能发芽、生长,经砍伐后的红花荷木桩具有很强的萌芽更新能力。

3、育苗技术

3.1种子采收及处理

根据各地多年来采种育苗的经验,掌握母树年龄和采种时间十分重要,是直接影响到育苗成败的关键,要求选择母树是健康、向阳的,年龄在14年生以上。采种时间最适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种子充分成熟(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时进行,即果实成熟果壳微裂时采收。这样采得的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好,苗木生长健壮。过早采摘种子含水量大,容易发霉丧失发芽力,过迟采摘果壳裂开种子散失不好收集。采回的果实放在室内晾干或在室外稍微晒会儿,不断翻动,种子即可脱出,切记不可在太阳下暴晒时间太久,因为红花荷种子扁薄,暴晒时间太久种子容易失去水分丧失活力。收集纯净的种子装于薄膜袋或其它容器中,放在通风干燥处待用,贮藏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最好是即采即播。除去果壳及杂质的红花荷种子纯度较差,多数是发育不孕的瘪粒,千粒质量为3.4~4.8g,发芽率仅有4%~5%。

3.2播种育苗

3.2.1苗圃地选择苗圃地选择在红壤土,土层深厚,排水性及通气性良好、水源充足、便于灌溉的海南省定安县金鸡岭林场育苗圃里。苗圃整地要求细致平整,全面耕作,碎土均匀,清除石块、杂草和杂物,并要进行土壤全面消毒和施有机肥作基肥。

3.2.2苗床准备播种前要将苗床进行全面消毒,可用0.15%~0.20%高锰酸钾溶液淋洒消毒,淋透后再用薄膜覆盖1~2d后再播种,也可用0.10%多菌灵或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喷雾消毒。苗床高度为25cm,苗床宽度为100cm,长度视苗圃地的地形和育苗量而定,一般长度为20~25m。

3.2.3播种及幼苗期病虫害防治红花荷种子扁薄,在播种时先用花洒淋透苗床,这有利于湿润的苗床吸住种子,防止大风时把种子吹走。再用洒播的方法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洒在苗床上,散播密度为80g/m2,然后盖上过筛网且消过毒的细土,盖土厚度以看不见种子为宜,一般0.5~1cm厚即可,然后在用花洒淋透水,使苗床和种子充分接触及湿润。最后在每垄苗床上用竹丝条或铁丝条搭拱形架用薄膜和遮阳网盖住保温保湿,以后每天查看苗床,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播种15天后即有零星种子发芽出土,20天左右即有大量种子发芽出土,出苗率在2.2%~3.8%之间,成活率在2.1%~3.6%之间。及时注意地老虎、特别是蝼蛄、蚂蚁等咬断幼苗及病害发生。一经发现立刻用噻米啉R阿维菌素、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灭蚁饵剂、敌杀死(溴氰菊酯)和达科宁R(百菌清)混合施杀,效果较好。

3.2.4基质配置装袋及分床基质以黄心土︰火烧土=8︰2为宜,有条件可掺入泥炭土,黄心土︰火烧土︰泥炭土配比=8︰1︰1为佳,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好后用0.2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10%敌克松粉剂进行消毒并充分混匀,堆沤1~2d后再装袋,这些工作要在分床前一个月以上完成。当幼苗长有3~4片叶子时(一般播种1个月左右)可分床移植到准备好的育苗袋里,移植后一定要浇足定根水,同时用薄膜和遮阳网搭好简易棚及时遮荫保温保湿,防止刚移植的幼苗被冻害。

3.3苗期管理

红花荷幼苗期生长极为缓慢,喜湿润,怕干旱,但忌积水,干旱时半活不死,积水时根容易发黑腐烂从而引发病虫害、叶子枯黄,因此,幼苗期浇水要视天气和基质的干湿度而定,晴天时早晚各浇水1次,遇连续雨水天气时要停止浇水并及时盖上薄膜,又要注意排水。待长出6~8片真叶时,可以开始少量追肥,肥料浓度应从低到高逐步增加,应施复合肥为主。

3.4苗木出圃

水肥管理得好,1年生苗高可达40~50cm,2年生苗高可达120cm,当幼苗高达40~50cm时即可出圃造林。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在出圃前一个月左右应移动苗袋炼苗,使其断根,断根后要及时遮荫,同时要逐渐减少水肥的施用,以加快苗木的木质化,待苗木生长稳定后揭去遮阳网,等待出圃。

4、小结

为了绿化美化海南,红花荷树种为2015年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在海南的一个树种引种项目,我们在2014年底第1次育苗时曾经失败过,播种种子10kg左右,结果发芽的只有1000多株苗,出苗率只有0.04%,我们在总结失败后进行了第2次和第3次的的育苗实验,最后都获得了成功,出苗率可达3.8%,成活率可达3.6%,比之前大大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总结在采种、苗床准备、播种、分床时要注意以下5点:

1.采种后不能暴晒,在室内晾干即可,因红花荷种子薄,暴晒后种子容易过度失去水分,使种子含水量低于仅能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

2.苗床要选红壤土,其他土质不太适合红花荷种子的发芽。

3.播种时直接均匀撒播不用温水浸泡,因浸泡后湿润的种子容易黏在一起撒播不均匀,且浸泡时间过长,红花荷一般在年底播种育苗,在海南容易碰到多天的阴雨天气容易把种子泡烂。

4.撒播密度为80g/m2左右为佳,撒播密度过密不利于种子发芽,太疏种子发芽后幼苗间空隙太大,占地大。

5.幼苗分床后一定要盖好薄膜和遮阳网,这样好控温控湿,不盖薄膜忽遇降温容易冻死幼苗,下雨容易冲倒幼苗。

水杉怎么繁殖育苗?水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杉是一种高大挺拔的落叶乔木,主要有分布在我国的华东、华南以及华北等地区。水杉怎么养?水杉种植技术分享是小编今天主要和大家讲的内容。

1繁殖育苗

1.1扦插育苗。水杉插条生根的能力随树龄的增加而降低,一般从1~3年生苗木上采取插穗。

1.1.1春插。一般插穗长10~15cm,上端在离芽1cm处平剪,下端斜剪。插穗在枝条上的剪截部位以幼树的梢段和中段较好,随采随插。为了提高水杉扦插成活率,除用生长激素处理外,一般采用插穗“冬藏”办法。冬季从母树上剪下健壮枝条剪成插穗,按粗细每60~100扎成一捆,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将扎成捆的插穗基部蘸浆,竖立埋藏在湿沙中,上盖棚席,防止土壤冻结雨雪灌入烂条。实践证明,经过冬藏的水杉插穗,基部组织软化,插后容易生根,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成苗率。水杉扦插后,气温回升幅度不大,只要适当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不必立即遮阴,这样可以提高土温,有利于插穗生根。4月下旬以后,开始遮阴,晴天早盖晚揭,阴雨天不盖。伏天以后,逐渐缩短遮阴时间,9月上旬以后,可不再遮阴。要经常松土除草。插穗生根后进行2~3次追肥,促使苗木生长。

1.1.2夏插。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最高气温达到27℃~28℃为宜,采穗在晴天凌晨朝露未干时,选取长14~18cm的半木质化嫩枝,保留顶梢及上部4~5片羽叶,插入土内4~6cm,每亩扦插7万~8万株。嫩枝生理活动旺盛,再生能力强,插后一般20~25d即可生根。插后遮阴,每天喷雾3~5次,保持苗床湿润。8月下旬起逐渐缩短遮阴时间,9月下旬以后即可撤去阴棚,促进苗木木质化,以利越冬。

1.1.3秋插。从8月底至10月上、中旬,初落叶前都可进行。插穗应选节间短、生长健壮的枝条,避免用节间长的徒长枝剪插穗。插穗长度12~20cm,最好带顶梢或顶芽。采条和剪穗时,应及时将条穗放入水桶或水盆中,保持插穗湿润。在整好的床面上可落水扦插,也可用细棍扎孔干插,株行距3cm×10cm。如不移床,株行距可为5cm×15~20cm。扦插后,第1次要把水浇透。初秋扦插,气温还高,要适当遮阴,注意经常浇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后期扦插,要适当浇水,不必遮阴。1个月左右插穗就愈合生根。在初霜来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透光,有利插穗根系发育,来年3月按一定株行距移床定植,培育成大苗。水杉秋插时间长,条源广,效果良好。

1.2播种育苗。水杉种子来源少,少量种子最好采用营养杯苗。播种育苗应选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病虫害少、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整地作床要细致,并施足基肥。播种时间一般在3~4月,地温达12℃时适宜。条播(行距20~25cm)或撒播,每亩播种量1~1.5kg。播前灌足底水,将种子混细沙播种,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播后覆草并适当洒水,10d左右开始发芽,苗基本出齐后,需及时揭去覆草并进行遮阴。在苗木生长期间,应及时拔草、松土、浇水,并施几次追肥。9月以后可逐渐撤除阴棚。1年生苗可高达40cm以上。来春可出圃栽植或移床培育大苗。

2造林

水杉用植苗造林。“四旁”绿化应栽植4~5年生大苗,株行距3m×4m或4m×6m。山地造林,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山麓缓坡地,排水良好的沟谷、沟旁及山洼。一般采用2~3年生苗为好。成片栽植,初植密度的株行距可为2m×3m。水杉大苗栽植,一定要多带宿土,侧根尽量保留,随起随栽,避免风吹日晒影响成活。以冬末栽植为好,便于起苗时受损伤的根系迅速恢复,成活率较高。

3病虫防治

防治水杉赤枯病,发病期间可喷施1∶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在梅雨季节结束后立即对树冠喷洒1%的波尔多液4~5次,每隔10~15d喷1次,可控制病害发生。防治大袋蛾,用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幼虫。

水杉的种植栽培技术今天就为大家讲到这,如果您还有更多想了解的知识或者疑问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浅析山荞麦的引种栽培表现及繁殖技术


山荞麦怎么种植?山荞麦是理想的垂直绿化及地面覆盖的材料,不仅美观,绿化效果好,还可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北方地区园林绿化植物资源植物种类少,景观单一,色调单一等问题,发展前景很大。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和扦插繁育,证明山荞麦可以在新疆乌鲁木齐正常生长和繁育。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山荞麦的引种栽培及扦插繁育。

1.生物学特性

山荞麦茎茎柔软,圆形,无毛无棱线,嫩枝淡绿,表面光滑,有明显的白点皮孔,老茎3年生以上,全部木质化,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表土以下30~40cm处,根的再生能力很强。山荞麦花期长,每穗花期1个月左右,群体花期60d左右,是良好的攀援和蜜源植物。性喜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耐旱,几无病虫害,开花繁茂,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生长迅速的落叶藤本植物。山荞麦栽培简易,对土壤要求不严,粗放管理的条件下生长旺盛,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更加繁茂。

2.山荞麦引种栽培试验

2009年由青海植物园引进山荞麦无病虫害健壮苗木,分别栽植于乌鲁木齐市南山和昌吉市。乌鲁木齐市南山水西沟镇,土壤为砾质栗钙土,总盐量为0.104%,有机质含量0.94%,pH值为7.93,为典型的区域性缺有机质、少磷、缺氮土壤,自然条件恶劣。年均温度7.5℃,7~6月平均温度26.85℃,极端最低温度-23.1℃,极端最高温度36.7℃。全年总降水量为266.9mm,年蒸发量2730mm。

经过6年的生长观察,表现为:能够正常越冬,5月初开始萌发,年生长量1.8m以上;分枝较多,落叶较晚,老茎年增粗8~15mm,外皮有明显纵裂。其绿色期长达7个月。9月开花,花白色、花盛开时,朵朵白花漂浮于绿叶之上,景色十分壮观,是较理想的观叶、观花、观果的垂直绿化材料。每年都有冻梢现象发生,主要集中在顶端的20~30cm未木质化嫩梢上,不影响整体生长效果;在干旱条件下,仍需要有一定的灌溉保障,否则会影响山荞麦的生长量。

3.山荞麦的繁殖技术

山荞麦采用扦插繁殖。扦插在春、夏、秋季均可进行,扦插时选择成熟的无病虫害已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基质以沙质土壤为宜,用硫酸亚铁消毒,扦插时保持湿润;扦插时,基质温度18℃以上、气温20℃以上为宜。插穗采用清水浸泡,然后用ABT生根粉和赤霉素处理,插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要求遮荫,20d左右生根,扦插成活率可达到93%,30d便可移栽。在夏季,也可以用压条繁殖,把蔓生的枝条弯曲后埋入土中约10cm深,保持湿润,用此方法极易生根。移栽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移植时若有条件,可施入一定基肥,有助于植株生长,秋季注意控水,冬季落叶后可稍加修剪,以除去过多枝条,减少水分散失,减轻冻梢现象。

4.结语

山荞麦在干旱区能正常生长,可无保护越冬,且花期长,生长较快,枝条互相缠绕,对建筑物的覆盖面积较大,不仅美观,绿化效果和艺术效果好,而且繁殖容易,适应性强,抗性强,管理粗放,绿化成本较低;延长了城市绿化的绿期,发展前景很大,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优良城市绿化藤本植物。目前对山荞麦的驯化和良种选育方面的研究较少,同时也要加强山荞麦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和山荞麦在不同城市绿化中的栽培方法等研究,为山荞麦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障,为山荞麦开发应用打下坚实的应用基础。

花卉大全《薰衣草引种育苗栽培技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种植栽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