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努力生长着,它明知道自己不会有雄厚的浓荫,却还是努力茂盛着。它不像被别人伺候、抚慰的果树,也不会爬上肥沃的土地,而它默默地兀立着。”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大芦荟”,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品种名称大芦荟

学名Aloe vera

异名翠叶芦荟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仙人掌及多肉及多浆植物
生物分类百合科

产地原产地中海沿岸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肉质植物。大芦荟株高30~60cm,具短茎。叶长三角状披针形,肥厚多肉,内含粘滑汁液,叶缘有钝刺。株形巨大壮观,终年翠绿、观赏价值高。此植物性喜冷凉至温暖,华南地区较适合高冷地栽培,平地高温生长较差,植株较小。

繁殖方法:可用分株法,春、秋季为适期。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最佳,全日照、半日照均可。耐旱,排水需良好。施肥每1~2个月1次。性喜温暖,忌高温、长期潮湿,生长适温为15~27℃。

应用价值:适于庭植或大型盆栽、药用。

XzH52.com精选推荐

珍珠芦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珍珠芦荟,拼音:zhēnzhūlúhuì

拉丁学名:Aloearistata

别称:点纹芦荟、绫锦须芦荟、木锉芦荟、德国菠萝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天门冬目,亚目:

科:独尾草科,亚科:

族:,属:芦荟属

形态特征

珍珠芦荟一般高度在10厘米以下,无地上茎,每簇有50余片披针形叶,叶尖有长须,叶扁平、密生,叶渐尖,叶面有密密突起的白点,叶缘有刺,夏季开花。

生长习性

原产南非开普州。

珍珠芦荟图片

库拉索芦荟


库拉索芦荟

学名Aloe vera

异名翠叶芦荟、美国大叶芦荟、芦荟、象胆、油葱、龙角、狼牙掌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仙人掌及多肉及多浆植物
生物分类百合科芦荟属

产地分布十分广泛,非洲、美洲和阿拉伯地区、地中海地区都有分布。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无茎或有短茎,叶排列成松散的莲座叶盘。叶长40~50cm,宽6~7cm,草绿色,幼年期有白色的、不太清楚的斑纹,叶缘有肉质齿。花序高60~70cm,小花3cm长,黄色。

繁殖方法:可用基部自生蘖芽扦插,有时把茎较高植株截断,上部扦插,下半部(最好留1~2片叶)会群出蘖芽。

应用价值:这是目前栽培最多的芦荟,被大量应用于化妆品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用品、保健品等。

相似种:在我国福建、海南、云南等有逸野的芦荟生长,以云南所产的比较大型,形态也最接近库拉素芦荟(叶色不同)。通常把它们看成库拉素芦荟的变种似(A.var.chinensis)。应用也很多。

栽培技术要点

1.繁殖

①分株繁殖法:2年生的芦荟在1年内能长出1015个分蘖,当分蘖长到45片小叶和35条小根时,可从母株上分离,定植于大田。

②扦插繁殖法:芦荟长高后,可从茎的顶部1012厘米处切断,或从叶腋处切取长1015厘米的幼芽,再将其倒挂在阴凉处放置一周,使切口收缩干燥,然后插入搭盖阴棚的苗床中,促生根成活。幼芽插后约20天生根后,保持土壤湿润,适当追肥,促进幼苗生长,培育壮苗。扦插苗生根3~5条时,即可移栽于大田。

③插叶繁殖:从芦荟叶片基部切一个几毫米的小口,沿着中心旋转撕下,晾干微小的创口后插在消毒的泥沙之中。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气温和半阴的环境下,一个月即可生根,最迟五个月发芽。这种方法繁殖速度很慢,因此一般很少使用。

2.定植

种植时间。春植(3~5月)和秋植(9~11月)均可,尤以春分至清明期间定植为好。

种植规格。应选择排水良好,不易板结,不易积水的沙壤土栽植。株行距一般为40厘米50厘米;在贫瘠的砂质地种植,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

3.种植方法

种植前园地要求两犁三耙,翻耕深度为15~20厘米,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复合肥20~30公斤,基肥要施入表土15厘米范围内,切忌单施速效氮肥。整成宽1米、高10~15厘米、长15~20米的畦。移栽前畦面撒施1层松叶土或草炭土,然后适当翻耕整平。移栽前,苗床地和移栽地均应先灌水,待表土略干后再起苗、栽植。移栽后将幼苗四周的土按实,浇足定根水,然后培上干土并及时遮阴。

栽植时根部要固定紧,因为芦荟要在田间生长若干年,根系不牢固,采摘叶片时易将植株拔出土表。春夏季栽植时要一次性浇足水,冬季栽植时要适当浇水。一般以春夏秋三季栽植为好。

肥料追施

芦荟好肥,特别是有机肥。肥料充足,芦荟生长快,叶片大而厚。冬季每月泼浇1次有机肥水,春季每半月施1次肥,夏季每月喷施1~2次叶面肥,秋季每月喷施1次叶面肥。每次采摘叶片后都要适当喷施叶面肥。

4.水分管理

芦荟喜旱怕涝,因此在水分管理上应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采用大棚栽植的芦荟,棚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土壤水分含量以手轻捏泥块即碎为度。冬季基本不浇水,即使要浇水,也以适量叶面喷水为宜。春秋季芦荟生长旺盛,可适当多浇水,但仍以叶面喷雾为主。7~8月份,芦荟处于高温短暂休眠期,这时不宜浇水。长江中下游地区在4月份以后,气温回升快,日平均气温大于10℃,此时应将塑料大棚两边的薄膜揭起通风透气。5月份以后夜间气温稳定大于10℃时,可将薄膜完全揭去。梅雨季节应及时开沟降渍。

5.光照调节

芦荟是喜光植物,喜欢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其中库拉索芦荟又属中长日照植物,所以应给予充足的光照。但幼苗在夏日强光高温下应适当遮阳。一般日照以8小时以上为宜。北方室内栽培应适当添置照明设施来补充一定的光照。

6.病虫害防治

春夏季大棚内高温多湿,易使芦荟发生炭疽病和灰霉病,应注意及时防治。为防止病毒病的发生,所栽植的芦荟苗一定要选择经过严格脱毒的组培苗,而不用扦插苗或分株苗。夏秋季易发生灰虱和介壳虫取食芦荟叶片,应加以防治。芦荟生长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残留的农药,否则会影响其品质。

不夜城芦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不夜城芦荟,拼音:búyèchénglúhuì

拉丁学名:

别称:大翠盘、高尚芦荟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百合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单生或丛生,高30至50厘米,肉质叶绿色,幼苗时互生排列,成年后则为轮状互生。叶片披针形,肥厚多肉,叶缘有淡黄色锯齿状肉刺,叶面及叶背有散生的淡黄色肉质凸起。松散的总状花序从叶丛上部抽出,小花筒形,橙红色,冬末至早春开放。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充足而柔和的阳光,耐半阴、干旱,忌盆土积水、过于荫蔽。

药用价值

可用于治疗烫伤或擦伤。

芦荟的养殖方法 芦荟的作用


芦荟是一种很常见的多肉植物,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小编家里也养了一盆。那么,你知道芦荟的正确养殖方式吗?芦荟的作用都有什么?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讲讲芦荟的养殖方法 芦荟的作用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盆土配置:芦荟在盆栽条件下被限制在狭小的盆里,适宜生长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气等功能,酸碱度适宜中性,常用来配制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园泥、腐殖质(发酵、堆沤过的落叶、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配制的方法是田(园)泥、腐殖质、河沙(或媒灰)分别是4:4:2,配制时根据本地的材料来源,在不影响盆土对肥、水、气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变动。

2、花盆选择:盆栽前根据所栽的品种选择适合的花盆。翠叶芦荟植株较大,种植一年半以上,叶片长50~80厘米,单叶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径25~30厘米。中国芦荟和木立芦荟植株较小,花盆的口径在20厘米左右,也可种植时先用小的花盆,待芦荟植株长到与花盆不对称时再转栽到大的花盆。

3、种植方法:盆栽时,先把盆土装上三分之二,把种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张开,然后装上余下的盆土,把种苗轻轻提动一下,稍为压实盆土,以种苗不倒为准,然后浇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荫的地方,待芦荟开始生长后,再移到阳光处。但夏天要防烈日,芦荟在幼苗时对阳光较敏感,要适当遮荫。种植后,有的芦荟叶片会变色,这是芦荟的缓苗期,当它开始正常生长后,叶色就会变好。

芦荟为什么老是黄叶?那是因为你忽略了这4大细节


大家都知道,芦荟属于多肉植物的一类,很多肉友就会问道:芦荟要怎么养才好呢?看到别人家的长得很好,自己家的老是黄叶,这该怎么办呢?其实呀,不管是什么植物,都有它特定的生活习性,一旦你混乱了这些规则,他们当然会黄叶。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7年芦荟大神是怎么养芦荟的,在养殖芦荟过程中你很容易忽略的4点问题:

1、浇水不适

我们在给芦荟浇水时,浇水过多会导致根部积水,浇水过少土壤会结板,这些情况都会引起芦荟叶片发黄,逐渐枯萎凋落。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改变浇水量,适量浇水,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2、施肥欠缺

不管什么植物都不能单以土壤作为养殖媒介,因为土壤中的养分是远远不够植株吸收的。我们应该定时的给芦荟施肥,可以用豆腐渣、豆饼等发酵后作为芦荟的肥料,也可以在换盆配土时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液,保证植株的快快长大。

3、气温改变

气温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芦荟黄叶,芦荟比较喜欢常温,生长环境的气温不能低于5℃,气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土壤的成分以及芦荟的一些生长习性,所以建议养芦荟时要把它养在同一温度中,特别是在冬天,如果外面的气温较低,可以放在室内养殖。

4、病虫害

植株最恐惧的大概就是病虫害了,芦荟患病虫害会导致叶片长黄斑然后慢慢腐烂,如果芦患病虫害应及时喷洒农药杀死,如果面积过大可以直接将患病虫害的地方剪掉以免感染。

芦荟用大盆栽好还是小盆栽好,用深盆还是浅盆栽


芦荟,这是很多人都是喜欢养殖的,干一下没关系,只要一浇水,它就又有生命力了,太干的时候它还会变成红色。栽芦荟用哪种花盆好呢。

芦荟用大盆栽好还是小盆栽好:

这要看芦荟的植株大小,还有就是你想要它长多大。芦荟这种植物只要营养充足,长得是非常的快,如果你想要它长成一大株,那就换一个大盆,如果不想它长那么大,用小盆栽就好了,喷小了营养就会少,它就不会长那么快,那么大了。

给芦荟换盆,最好是选择在早上或者是晚上换,中午太热,会影响芦荟的存活率,倒盆的时候在土壤半干半湿的时候倒比较合适,土壤太干的话,是会伤害到芦荟的根部的。

芦荟在分株的时候,可以等侧芽长到10到12厘米的时候再分株,将侧芽连同根系分开,带有健康根系的芦荟,存活率会更高。

芦荟用深盆还是浅盆栽:

用浅盆比较好。用浅盆种,更有利于植株根系很快的吸收到水分,吸收的水分多了,自然就会长得很旺盛。用浅盆还有一个好处,不容易积水,芦荟比较喜欢干旱的环境,可不太喜欢涝的环境。

刚栽的芦荟,先不要放到有光照的地方,先将它放在明亮的地方养5天的时间,之后慢慢的增加光照。种植芦荟的侧芽,还是不要选太大的容器,也不适合选太深的,太深的容易积水。

木立芦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木立芦荟,拼音:mùlìlúhuì

拉丁学名:AloearborescensMill.

别称:浓藻花、龙爪菊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亚目:

科:百合科,亚科:

族:,属:芦荟属

形态特征

木立芦荟茎高可达1~2米,茎上长侧芽,其形像树。轮生,宽3~4厘米,长30厘米左右,厚1~1。5厘米。秋冬开橙红色花。生长两年以上,单叶重40克左右。花葶从叶丛中抽出;花多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花被圆筒状,有时稍弯曲;通常外轮3枚花被片合生至中部;雄蕊6,着生于基部;花丝较长,花药背着;花柱细长,柱头小。蒴果具多数种子。

生长习性

木立芦荟有较强的耐干旱,耐寒冷。不耐水湿,土壤过湿容易烂根,生长速度一般。

木立芦荟图片

《大芦荟》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家庭养花知识大芦荟”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