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有哪些种植经验和知识可以学习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蜡菊”,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植物名称蜡菊

学名Helichrysum bracteatum

异名 麦秆菊
所 属 科菊科

所 属 属蜡菊属

分布 原产于澳大利亚。北京各公园、庭院有栽培,变种很多。

描述 一年生草本。株高40~100厘米,分枝直立或斜伸,近光滑。叶长披针形至线形,长5~10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光滑或微粗糙,主脉明显。头状花序,径2~5厘米,单生于枝端。总苞苞片干膜质,有橙黄、红、紫、白各色,呈花瓣状;外片短,覆瓦状排列;中片披针形;内片长,宽披针形,基部厚,顶端渐尖,有光泽。瘦果,光滑;冠有近羽状糙毛。花、果期6~9月。

用途 此花总苞片干膜质,如麦秆制成,有色如花瓣,成不凋花,通常花坛栽培,供观赏,或用为切花及装饰品。

XZH52.cOm精心推荐

夏蜡梅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夏蜡梅,拼音:hùyèzuìyúcǎo

拉丁学名:CalycanthuschinensisChengetS.Y.Chang

别称:夏梅、牡丹木、大叶柴、蜡木、黄梅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亚目:

科:蜡梅科,亚科:

族:,属:夏蜡梅属

主要产地

浙江

形态特征

夏蜡梅落叶灌木,高1-3m。树皮灰白色或灰褐色,皮孔隆起。叶对生,膜质,宽卵状椭圆形、圆形至倒卵形,长18-26cm,宽11.5-16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细锯齿,下面幼时沿脉被褐色硬毛。花单生于当年枝顶,无香气,花被片2型,多数,覆瓦状排列,螺旋状生于坛状花托的顶端,外部花被片12-14,呈花瓣状,白色,边淡紫红色,内部的花被片9-12,呈副冠状,肉质较厚,淡黄色,腹面基部散生淡紫红色细斑纹;雄蕊多数,花丝极短;雌蕊多数成束,子房生干凹陷的花托内。瘦果矩圆形,长1-1.3cm,褐色,疏被白色绢毛。花期5月中、下旬,果期10月上旬。

生长习性

夏蜡梅生于海拔600-1000米山地沟边林荫下。适宜较阴湿而带腐殖质的土壤。是古老的孑遗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原产于浙江西北部昌化和天台等地。

药用价值

夏蜡梅入药,花蕾于初开之花,有解暑、清热、理气、止咳等功效。花和根可治胃痛。

夏蜡梅图片

狗蝇蜡梅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狗蝇蜡梅,拼音:gǒuyínglàméi

拉丁学名:Chimonanthuspraecoxvar.intermediusMakino

别称:狗蝇梅、臭梅、狗牙蜡梅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亚目:

科:蜡梅科,亚科:

族:,属:蜡梅属

形态特征

狗蝇蜡梅树干多丛生,为黄褐色。单叶,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花量少,花朵小,花瓣小,红心黄边,香味淡。

生长习性

狗蝇蜡梅性喜在阳处或半陆地地生长,有一定的耐寒力,怕风,故应栽在背风向阳处。蜡梅耐旱力强。怕水湿,喜肥,宜选在土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质栽培。土壤以近中性或微酸性较好。

狗蝇蜡梅图片

美国蜡梅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美国蜡梅,拼音:měiguólàméi

拉丁学名:CalycanthusfloridusL.

别称:美国夏蜡梅、卡州多香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亚目:

科:蜡梅科,亚科:

族:,属:夏蜡梅属

形态特征

美国蜡梅高1-4米;幼枝、叶两面和叶柄均密被短柔毛;木材有香气。叶椭圆形、宽楔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长5-15厘米,宽2-6厘米,叶面粗糙,叶背苍绿色;中脉和侧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叶柄长3-10毫米。花红褐色,直径4-7厘米,有香气;花被片线形至长圆状线形、线状倒卵形至椭圆形,长2-4厘米,宽3-8毫米,两面被短柔毛,内面的花被片通常较短小;雄蕊10-15,有时达20,通常为12或13,花药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退化雄蕊15-25,线状披针形;心皮长圆形,被短柔毛,花柱丝状伸出。果托长圆状圆筒形至梨形,椭圆状或圆球状,长2-6厘米,直径1-3厘米,被短柔毛,老渐无毛,顶口收缩,内有瘦果5-35个。花期5-7月。

生长习性

美国蜡梅原产于北美,适宜于在排水良好、肥沃、湿润的土壤中栽培,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充足而柔和的阳光下生长良好,但怕烈日暴晒,耐寒冷。

美国蜡梅图片

亚蜡木


品种名称亚蜡木

学名Alluaudia humbertii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仙人掌及多肉及多浆植物
生物分类龙树科亚龙木属

产地产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多分枝、带刺的灌木,高7m,茎圆形,表皮褐色,卵圆形肉质叶,0.7~1.5cm长,0.5~1cm宽,对生在1根刺的下面。花序10cm长,雄花绿色,雌花白色。

生活习性:是热带干湿季气候,年雨量400~1000mm,有较长的干旱期。土壤为棕色土和红棕色土,腐殖质和矿物质都比较多,植被为稀树草原。

繁殖方法:用枝插,在18℃以上温度,随时都可进行。

栽培要点:栽培无特殊要求,冬季保持5℃以上,并尽量多给光照就可使它健壮生长。

应用价值:龙树科全科都为多肉植物,全产马达加斯加岛,由于稀少,全被列为二级保护。它们被引入我国时间不长,目前很稀少,可供植物园种植观察。

相似种:亚龙木:茎枝表皮灰白色,叶椭圆形,花序长30cm。

素心蜡梅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素心蜡梅,拼音:sùxīnlàméi

拉丁学名:Chimonanthuspraecoxcv.Luteus

别称:蜡梅、蜡木、素心蜡梅、荷花蜡梅、麻木柴、瓦乌柴、梅花、石凉茶、黄金茶、黄梅花、磬口蜡梅、腊梅、狗蝇梅、狗矢蜡梅、大叶蜡梅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亚目:

科:蜡梅科,亚科:

族:,属:蜡梅属

形态特征

素心蜡梅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生长习性

素心蜡梅为蜡梅中最名贵品种,适应性强,喜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15度就能安全过冬,耐旱和耐半阴,怕风、忌水湿,喜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

素心蜡梅图片

蜡梅冬季怎么养?蜡梅冬季日常养护方法


蜡梅还是腊梅?其实是一样的,区别就是俗称亦或者别名。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冬天蜡梅怎么养的主要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学习一下!

1栽培

1.1上盆前,在整株蜡梅中选择一根粗壮的主枝,将主枝上的枝条从基部剪掉,只向上留三根分布均匀的侧枝,对主枝进行截顶。

1.2在花盆底部铺一层基肥,在基肥上盖一层薄土。

1.3将蜡梅放在花盆中央,扶正,用培养土压紧。

1.4浇透水。

1.5上盆后放到阴凉处缓苗一个月左右,再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养护。

1.6上盆以冬、春两季为宜。

2浇水

花期前或开花期要注意适量浇水,如果浇水过多容易积水,花、蕾容易掉落;浇水过少又会使叶片上留下苦干发白的斑块,影响花芽的形成,造成花朵小且稀疏不齐,影响观赏。

3光照

3.1蜡梅喜欢阳光,生长期要处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每天至少要让阳光直射4小时以上。

3.2花期忌阳光直射,可放在光照柔和处。

4温度

4.1蜡梅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4℃~28℃,但只有在0℃~10℃的温度下才能正常开花。冬季最好将植株放在室内,保持室温5℃~10℃。

4.2开花期的温度不可过高,若超过20℃,花朵就会很快凋谢。

5施肥

一般来说,每年5~6月间每隔7天施肥一次液肥。7~8月间施肥可每隔15~20天一次,肥水的浓度应稀一些。秋后再施一次肥,以供开花时对养分的需要。入冬后不用再施肥,否则会缩短花期。

6病虫防治

蜡梅的病害较少,虫害较多,常见虫害如蚜虫、介壳虫、刺蛾、卷叶蛾等。如发现这些害虫,可用50%杀媒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

7修剪

蜡梅开花后要及时修剪枝条,花枝长于20厘米的部分都要剪除,并且将前一年的长枝剪短,留1~2对芽即可。

蜡梅冬季管理方法及在栽培技术小编从以上七个方面为大家说到了,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继续关注,学习一些其它相关知识!

蜡梅整形修剪


蜡梅萌蘖力强,常从根际萌发大量徒长枝,但这些徒长枝不分化花芽。因此蜡梅应保留一段30厘米左右的主干,再培养3个主枝,上面再分生出侧枝。

树冠基本形成后,在夏季,对主枝延长枝进行摘心或剪梢,减弱其长势。对弱枝则以支柱支撑,使其处于垂直方向,增强长势。冬季,将3个主枝各剪去1/3,促使其萌发新芽,可从中选择优良侧枝。修剪主枝上的侧枝应自上而下逐渐缩短,使其错落分布。

蜡梅花芽单生于枝条节部,由当年生新枝的腋芽分化形成。短截侧枝先端,在其上部可形成3至4个稍长侧枝,下部可形成许多小侧枝,这些侧枝是主要的开花枝,会产生大量花芽。花谢后一方面要摘除幼果,另一方面要及时进行回剪。回剪时,基部保留3对芽,以促使蜡梅多抽枝。也可在新枝长出2至3对芽后摘去顶芽,重复摘心2至3次,促进萌发副梢。

夏末秋初要修去当年新梢顶部,使中下部枝条花芽发育充实、饱满,为冬季开花做准备。一般10厘米的小枝留4至5对芽。对于盆栽蜡梅,花后一年生枝条保留2对芽后,其余的应全部剪除。

喜欢《蜡菊》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蜡杜鹃养花技巧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