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花卉。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请您阅读鲜之花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油药用牡丹的间作套种技术及产出效益分析》,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油用牡丹是指及可做观赏性又可以出油的牡丹品种类型,而下文小编要和大家谈的是油药两用牡丹间作套种技术与效益分析。

1油药两用牡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价值分析

1.1发展现状

就目前而言,全国油药两用牡丹的栽植面积大约为2.13万hm2,其中皖北地区的亳州1万hm2,占全国栽种面积的46.9%,是全国最大的牡丹栽培中心。如依照平均年产量为3000~4500kg/hm2算,亳州1万hm2的牡丹,年产牡丹籽约4万t,丹皮量15万t。如牡丹籽的价格为20元/kg,丹皮价格为30元/kg,年产值可达530万元,目前已成为皖北地区药农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1.2开发利用价值

1.2.1社会价值

牡丹籽油是从牡丹籽中提取得到的植物油,不仅能够药用、食用,还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

目前也将延伸到日用化工、医药制品、食品加工、营养保健、工艺美术、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畜牧养殖、食用菌、畜牧养殖、等领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面缓解农村产业单一、劳动老化矛盾,是一项农民能够得到长期稳定收入的重要途径。

1.2.2经济价值

在发展油药两用牡丹产业的过程中,还可以开发牡丹类化妆品、牡丹花茶、牡丹保健品、牡丹类食品等一系列相关产业。

1.2.3观赏价值

油药两用牡丹以加工丹皮和结籽为主,也可观赏,尤其是在牡丹里加入一些观赏品类,既具备经济价值又可观赏。

2油药用牡丹的间作套种技术和产出效益分析

皖北地区油药两用牡丹间作套种通常有以下3种类型:

(1)与中药材进行套种:通常选择丹参、白术、丹参、生地、板蓝根、天南星、知母等;

(2)与蔬菜进行套种:通常选择大蒜、土豆、圆葱、朝天椒、油菜、菠菜等;

(3)与粮油作物进行套种:通常有大豆、红小豆、芝麻、绿豆等。以下就以白术、大蒜和大豆为例来分析间作套种技术和产出效益。

2.1套种白术

2.1.1技术要求

(1)栽种时间:通常在春季3月或10—11月。

(2)栽种密度:牡丹的行株距为70cm×30cm,采取白术的行株距为25cm×10cm的模式,中间能套种白术3行。

(3)栽种技术:通常采取种芽栽种模式。栽种深度5~6cm,采取穴播或条播栽种,每1hm2需要种芽约750~900kg。

(4)田间管理方式:结合着牡丹的田间管理来及时做除草、杀虫工作。

(5)采收加工:每年的采收期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茎秆从绿色变成枯黄色,上部叶硬化,叶片能折断时再采收。晾晒期15~20d,并且在晾晒日晒时还需要经常翻动。

2.1.2种植效益

通常采用种芽栽种的方式,需要种芽约750~900kg/hm2,种芽的价格约6元/kg,产量2250~3000kg/hm2,市场价格约18元/kg。而每1hm2的生产成本在4500元左右(其中施肥费1500元、播种1200元、采收费1800元、锄地除草已算进牡丹的管理费用种),按这样算,每1hm2的毛收入约40500~54000元,净收入约31500~46500元,且当年投入就能够当年收获。

2.2套种大蒜

2.2.1技术要求

(1)优选精良品种。在播种之前分离蒜瓣,选择饱满、个大、无畸形的蒜瓣,可选择金乡的白皮蒜。

(2)适期栽种。大蒜的最佳播种期,在是秋分至寒露间。

(3)施播底肥。适当天剑复合肥料,地膜大蒜的吸肥能力较弱,需肥量较大大,因此,底肥要施足。通常每hm2需要使用农家肥45t,专用肥料1200kg或复合肥750kg。

(4)精细栽种。在行株距70cm的牡丹地种植大蒜,一般每两行油药两用牡丹间可栽种3行大蒜。按行距16cm开沟,沟深需3~4cm,行株距为10~20cm,在插上蒜瓣之后覆土,厚度大约1cm

(5)浇水覆膜。栽种完大蒜后不要立即浇水,要把大蒜在泥土中闷2~3d,再浇灌大水,待地面湿透之后,再用人工或简易的覆膜机来覆盖大蒜专用的除草地膜。

(6)破薄膜放苗。在第一次浇灌之后5~7d,有芽鞘贴紧地膜时,使用扫帚在地膜上拍下,有利于大蒜苗破膜,以后每隔2~3d再拍1次,再拍过3遍之后,再使用人工扎口方式来放出未拱出膜的大蒜苗。

(7)入冬前管理。在天气封冻之前,浇灌封冻水,以便保护大蒜苗能安全越冬。

(8)年后管理。因为采取地膜播种方式,因此在对大蒜进行追肥时也和其它农作物不一样,不能采取机械或穴施播肥方式,通常采取浇灌冲药冲肥,在大蒜苗返青之后再浇返育水,并加入25~30kg的碳酸氢铵。

(9)适期采收。当蒜薹抽出20~30cm左右就可进入采摘期,蒜薹采摘期过后20d,叶片变黄时就可挖大蒜头,但注意过迟或过早挖蒜头都会对商品价值有影响。

2.2.2种植效益

如采取行距为70cm×30cm油药两用牡丹的种植模式,那两行油药两用牡丹间可栽种3行大蒜。大蒜一般9月下旬栽种,其行距为16cm×15cm,如按大蒜单产12000kg/hm2,市价5元/kg算,那收入约60000元/hm2,而每hm2大蒜的生产成本约25500元(其中种子约12000元、人工7500元、肥料6000元、锄地除草计入到牡丹的管理费用种),那1hm2纯收入约34500元。

2.3套种大豆

2.3.1技术要求

(1)选种处理:选择颗粒适中,品质、色泽好,剔除病粒、青豆,杂色粒、虫口粒及破碎粒,做发芽试验,达到90%左右的发芽率即用作种子。

(2)合理密植:每两行牡丹间,栽种一行大豆。采取穴播的方式,穴距15cm、深3~5cm,行距60cm,每穴放3~4粒大豆,播种后覆土。

2.3.2种植效益

采取行距70cm×30cm牡丹的栽种模式,每两行间种植1行大豆。以大豆为例,播种期为5月上旬,每1hm2需育种约37.5kg,当年8月下旬就可收获,单产量约1800kg/hm2,按市价9元/kg售出,每1hm2的毛收入约16200元,其生产成本在3900元(种子345元,施肥1500元,播种1200元,采收1200元,锄地除草计入到牡丹的管理费用种),那每1hm2的纯收入约11955元。

3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油药两用牡丹具有良好的前景,是一项风险小、效益高的投资项目,但是由于其需要2~3年之后才能见到经济效益,为了提升土地的生产效率,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探究间作套种技术,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XZH52.cOm精心推荐

罗马甘菊高效种植技术及社会效益分析


罗马甘菊怎么种植?这种植物属于属于有经济价值的药用花卉植物,也是一种新兴的香料植物,同时还可作园林观赏。下文就一起来看看罗马甘菊种植技术及社会效益。

1特征特性

1.1植物学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40cm,叶互生,二叶,根茎发达,有匍匐分枝,灰绿,苹果味。白色舌状、黄色管状花(中央实心)共同组成其花序,顶生,约1-3cm:银灰三棱瘦果,含有精油、草芳香;全草都具有油腺细胞。在我国引入后,作中草药用途,具有抗炎、止痛、杀菌功能;能够对泌尿系统感染、牙痛、耳痛、神经痛等起到一定疗效。

1.2生物学特性

喜湿润,适应高温光照充足环境。发芽温度18-20℃,正常生长温度在10-30℃,而最佳温度为18-25℃。在新源地区,7月下旬开花,8月中旬达到开花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中旬。因此,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采花期。全草含油率以开花末期最盛,9月中旬采收全草。

2种植技术

2.1合理选地、整地

喜肥水,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块。第一年种植时,待夏收作物收获以后,清洁田园,施足底肥,施入腐熟农家肥(包括牛粪、羊粪、猪粪)2000-3000kg/666.7m2,及时进行秋深翻整地,要求做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2.2适期播种

一般在入冬前播种,即10月底至11月初播,采取直播,行距50cm,播种量3.5-4.0kg/666.7m2,播在土壤浅表层,适当镇压。

2.3田间管理

2.3.1秋季播种

待来年春季苗长5-10cm左右,进行人工除草,如有缺苗,及时补栽。苗期适当控水,促苗生根;进入快速生长期,适当增加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保持土壤适宜湿度。

2.3.2追肥

根据长势酌情追肥,特别是在种植后第二年和第三年,要适当增加追肥量,每年追施N、P、K复合肥25-30kg/666.7m2,保障生长发育需求。

2.3.3冬灌

每年入冬前,即10底至11月初进行冬灌,防止枝条抽干,增强越冬的抵抗能力。

2.4适时收获

在新源地区一般生长4-5年。每年8月底至9月中旬进行全株收获,晾晒后进行蒸馏加工,收集精油。平均精油产量1.1kg/666.7m2,平均单价在2700元/kg,收入为2970元/666.7m2;除去生产成本,平均年净利润2450元/666.7m2。

3社会效益

3.1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野果林改良场和阿勒玛勒镇靠近南山,地处南坡阴地,由于多年大面积连作冬小麦,致使小麦全蚀病、赤霉病、雪霉雪腐病等病害发生严重。自罗马甘菊引进推广后,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且有效调整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

3.2生态环境保护

新源县东部的那拉提镇、坎苏乡和阿热勒托别镇由于风蚀严重,造成耕地土层越来越薄,戈壁裸露普遍,作物长势差,产量低,农民增收困难。今后几年,将在这些乡镇大力推广罗马甘菊、留兰香等多年生特色作物,即保证土地的较高收益,又能减少风蚀,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4采收与初加工

4.1留种

种子在夏末或初秋成熟,成熟的种子褐色。采收整个花序,自然风干后收获种子,千粒重0.02~0.03g。

4.2商品标准

主要采收花朵,在花朵刚刚绽放时,花朵展平稍有隆起即可采收,花柄不能超过2cm。

4.3初级加工

花朵采下后堆放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易发热变质,且应立即进行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在使用干燥机时温度设置在40℃~60℃。

油用牡丹怎么种植?油用牡丹高效种植技术


油用牡丹虽然也属于芍药科,但是外观看上去却没有牡丹花那么美丽,那是因为油用牡丹作为观赏性植物来说它的实用性更高。

听名字都知道油用牡丹大规模种植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产油。作为一种新兴的油料作物,种植户们在种植过程中难免有不了解的地方,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了油用牡丹的种植技术。

一、栽植地选择

分川水地和旱坡地两类:

1.川水地:要求地块平整,土壤肥沃,灌溉渠系配套,土壤透气性好且未栽植过牡丹,土壤pH值在7.2~8.0之间。

2.旱坡地:要求土壤基本具备栽培条件,透气性好且未栽植过牡丹,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应有灌溉条件,土壤pH值在7.5~8.2之间。

二、整地

1.川水地:全面整地,除去杂根杂草。每亩施有机肥(羊粪、牛粪、鸡粪)1000~1500公斤或饼肥150~200公斤,均匀撒施后深翻整平。

2.旱坡地:依地形水平线修整成反坡梯田或水平台,反坡梯田宽度1.5~3米,水平台宽度1米以上,长度依地形而定。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或饼肥150~200公斤,均匀撒施后深翻整平。

三、栽植

1.栽植时间:春季3月20日~4月15日,秋季7月20日~10月10日。

2.栽植密度:

(1)川水地: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宽1米,窄行宽60厘米,单行配置,株距50~60厘米,密度1110~1330株/亩。

(2)旱坡地:采用等行距栽植法。行距1米,株距1米,密度667株/亩。

3.苗木选择

(1)品种:紫斑牡丹单瓣型品种紫斑白、雪莲、雪中送炭、红斑白、玉蝶、中川紫斑白、粉莲、红金蕊、蓝荷、大瓣蓝等。

(2)苗龄为2~3生,裸根苗。

(3)要求枝条健壮、根系完整、顶芽和侧芽饱满,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4.栽植方法:采用穴植法栽植,栽植穴直径40厘米,深度40厘米,栽植前施入腐熟有机精肥150克/穴,与穴土搅拌均匀,将苗木放入穴中央,覆土20厘米后,缓慢向上提苗,让根系舒展,使根茎上2厘米处与地面持平,然后踩实,再二次覆土,直至土壤与地面平齐。

5.浇水:栽植后及时浇灌定根水,水渗透后对地表进行松土,防止蒸发和板结。

四、田间管理

1.松土锄草:每年松土锄草3~4次,从第三年开始每年对土壤深翻一次。

2.施肥、浇水:每年10月结合深翻采用穴施或环状每亩施饼肥100公斤;每年视土壤墒情浇水2~3次。

3.修剪:每年修剪两次,春季一次,剪除干枯枝及根部萌发芽;入冬前再修剪一次,剪除顶部枯枝和影响苗木生长的徒长枝。

五、采摘

1.疏花采摘:苗木进入盛花期,必须对开花过多的植株进行疏花,以集中营养、提高单株结实率和种籽质量,避免哑籽现象发生。采摘的花朵可及时通过蒸馏法提取牡丹香精和香水。

2.采种:八月中旬视种子成熟度及时采摘果实,采摘时严禁损害枝条,影响来年植株生长开花,一般用剪刀剪摘果实为好。

油牡丹种植管理技术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作物--油牡丹。种植油牡丹不仅可以实现观赏价值,还可实现经济效益双丰收。

油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点: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低成本。油牡丹耐旱耐贫瘠,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一年种百年收。

油牡丹是一种灌木植物。分布于中国山东省菏泽、河南省洛阳、陕西省太白山一带、安徽省亳州市、铜陵市凤凰山、甘肃省以及湖南湘西等。

中国林科院通过对压榨牡丹籽油分析,这种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精制等工艺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

种植油牡丹最好从经济效益和游览观赏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兼顾考虑。因为油牡丹一种上之后,前三年没有收益,但随后30-60年可实现连续不断收益且不换茬。种植前最好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油牡丹的种植要点:

1.植地选择。油用牡丹栽植宜选择干燥向阳的酸性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2.品种选择。油用牡丹以结籽最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长势强的“凤丹”品种为主,也可以选择“紫斑牡丹”。

3.整地。土壤深翻40~50厘米,亩施150~200千克饼肥或1000~1500千克腐熟的厩肥,80千克磷肥,40-50千克复合肥作基肥。亩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千克和4N5千克多菌灵等作为土壤杀虫杀菌剂,同时,加入封闭型除草剂。

4.栽植技术。栽植时,用宽度为40厘米的铁锨插入地面,别开一个宽度5~10厘米、深度25~30厘米的缝隙,在缝隙内放入牡丹小苗,使根茎部低于地平面2~3厘米务必保持根部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

5.田间管理。一是锄地,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一来是灭除杂草,二来是增温保墒。二是追肥,牡丹栽植后第一年,一般不追肥。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三是病虫害防治,2月上中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时要覆盖整个地面。3月初每亩撒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千克:4月初于花期前7~10天喷施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5月下旬开始,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600~800倍液。四是浇水,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应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特别干旱时仍需适量浇水。五是清除落叶,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扫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牡丹籽,色黑、皮硬、味苦,不规则圆型,比黄豆稍大。凤丹、紫斑两个牡丹品种,结籽多,生长快,适合药用。在高产试验中牡丹籽曾经达到过亩产1980市斤,目前普通的凤丹一般亩产可以达到800到1000市斤花籽。而一亩黄豆的产量也就是300来市斤,在出油率相同的情况,牡丹籽的产出率是大豆的三倍,一亩牡丹等于三亩大豆。这还不算牡丹在结籽的同时,还能同时生产丹皮。如果对牡丹花蕊再加以利用,生产牡丹茶和其他保健食品,一亩凤丹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大豆和其他经济作物,产值可达1万多元。牡丹是木本植物,多年生,不用像大豆一样年年播种,除了前三年没有产量外,此后30-60年里产量一直会很稳定。种植油牡丹,到底有多大效益,可想而知。

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油用牡丹露地栽植时间一般为秋季,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佳。一般选择2-3年生凤丹实生苗。

植地选择:油用牡丹栽植时,宜选择干燥向阳酸性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品种选择:油用牡丹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长势强的凤丹品种为主,也可以选择紫斑牡丹。

整地:土壤深翻40-50厘米,亩施150-200公斤饼肥或1000-1500公斤腐熟的厩肥,80公斤磷肥,40-50公斤复合肥作基肥。亩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公斤和4-5公斤多菌灵等作为土壤杀虫杀菌剂,同时,加入封闭型除草剂。

栽植密度:油用牡丹定植株行距一般为40厘米50厘米,即每亩3300株。用多菌灵、生根粉、保湿剂浸泡5-10分钟,粘泥浆后栽植。

栽植技术:栽植时,用宽度为40厘米的铁锨插入地面,别开一个宽度5-10厘米、深度25-30厘米的缝隙,在缝隙内放入牡丹小苗,使根茎部低于地平面2-3厘米,务必保持根部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20厘米的土埂,有利保温保湿。

田间管理:一是锄地,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一来是灭除杂草,二来是增温保墒。开花前需深锄,深度可达3-5厘米,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1-3厘米。二是追肥,牡丹栽植后年,一般不追肥。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公斤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前,每亩施用150-200公斤饼肥,40-50公斤复合肥。三是病虫害防治,2月上中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时要覆盖整个地面;3月初每亩撒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公斤;4月初于花期前7-10天喷施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5月下旬开始,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600-800倍液。四是浇水,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应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特别干旱时仍需柿拷剿?N迨乔宄?湟叮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扫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沉香种植技术、效益和市场前景分析


沉香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然而野生的沉香日益稀少,但是市场对沉香的需求有增不减,为了产出优质的沉香,沉香种植技术更加规范。现将沉香种植技术分享如下:

一、选地和整地

白木香的种子很难繁殖发芽,一般种植白木香树需要苗圃培育1到3年后移植。移植野生白木香树苗的时间一般选在春季进行。而由苗圃移植带营养袋的幼苗则无需特定的季节也可进行,一般只需避开一年里最热和最寒冷的部分日子就可以了。

白木香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避风向阳的缓坡、丘陵,红壤或山地黄壤均可栽植。植地有条件的可深翻,按株行距2m×3m挖穴,每亩种植约110株左右。穴的规格大约为1250px×1250px×1000px,每穴施20kg基肥,覆土待植。或者打小穴约500px×500px×500px(可放下营养袋泥球即可),无需落基肥,进行简单的快速种植,待苗木成活并生长稳定后再进行追肥。追肥则选用薄施人畜粪水或硫酸铵、尿素兑水施肥。苗圃地应选在有适当荫蔽的地方,空气湿度较大、坐西向东的缓坡或平地,提早深翻,然后整1m宽、高500px的畦,用营养袋育苗。

二、定植

栽植白木香树与栽植普通果树苗并没有多大区别。由于幼苗侧根较少,裸根苗栽植,则在起苗时,应尽量多带宿土。植前应将幼苗下部的侧枝及叶片剪去,只保留上部部分叶片,并将叶片剪去一半;修剪过长的主侧根,蘸上黄泥浆有条件的添加鲜牛粪更好;营养袋育苗的宜撕裂塑料袋。栽植时苗要正、根舒展,分层填土、压实、踩紧,淋足定根水,最后覆层松土。

沉香树喜高温,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20℃以上,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在冬季短暂的低温霜冻也能生长。幼株喜阴,荫蔽度以40%-60%为宜,成株喜阳,只有充足的光照,才能正常开花结果和结出高质量的沉香。沉香喜润湿、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高,在酸性的砂质壤土、黄壤土和红壤土均能生长。

海拔1000米以下的避风向阳缓坡地、丘陵、平原地区,以及房前屋后均可栽种。种植前,按株行距挖穴,穴的规格:60×60厘米宽,50厘米深。

1、种植时间:春季3-4月间气温回升,春梢开始或尚未萌动时,选阴雨天定植,植后容易成活。带培养杯的种苗全年均可移栽。

2、种植密度:株行距2×3米。每亩种植80-100株。

3、种植方法:起苗前将苗木下部的侧枝及叶片剪去,留上部数片叶,并将每片叶剪去一半。栽苗时苗要正,根系要舒展,分层覆土,压实,浇定根水,成活率可达95%以上。

三、管理工作

沉香树生长期只须除草,适当施肥。成年树不怕虫害、耐贫瘠,反而生成的沉香结香量多品质更好。

1、苗圃期管理

白木香种子发芽迅速,出土幼苗又不耐旱,出苗后要早晚淋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如无天然荫蔽应搭棚遮荫。每年5~8月,每月除草1次,防止杂草盖住小苗。适当修剪分枝以促使主树干生长。苗高375px后,每2个月施稀粪尿水1次,以后随苗木生长适当加大浓度。育苗1~1.5年。营养袋育苗高50~2000px以上即可出圃定植。

2、定植后的管理

(1)初期管理:定植初期需要注意干旱,视天气情况及时淋水。幼龄期每1~2个月除草松土1次。每年施肥2~3次,旱季薄施人畜粪水或硫酸铵、尿素兑水施。雨季穴周开沟施有机肥掺过磷酸钙,成龄树开沟增施有机肥和绿肥。为利于主干挺直及人工结香,须修除茎干下部侧枝、病弱和过密的枝条。缺苗的要及时补种。

(2)成龄后的常规管理:①松土除草白木香栽后每年要进行松土除草,以5-6月伏旱前和8-9月秋末冬初进行。将清除的杂草铺盖根际周围,逐年逐次翻埋入土,增加有机质。②施肥如果长势不是特别差,生长特别缓慢,白木香一般不需要特别施肥。利用除草除出来的杂草翻埋入土已经可以有效增加有机质供树木生长。如果发现生长的确有问题,可适当的在2-3月间春梢萌动前,施入人畜粪尿水,以促进抽梢、发芽,加速生长就可以了。原则上,我们认为种植白木香以其自然生长所结的香会更纯,更易结香。③修剪白木香是以主干结香的树种,所以要促进主干的生长,有利结香,一定要适时修剪。把下部的分枝、病虫枝、过密枝,逐步剪去。

3、病、虫害管理

在幼苗时期(一般在苗圃时期)要留意幼苗枯萎病的发生,发病时容易导致幼苗枯萎死亡。老苗床、排水不良、种植密集易发病。还有一种炭疽病危害叶片,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展呈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斑,有些病斑呈轮纹状,严重时叶片脱落。阴雨潮湿、露水大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如果发现有蔓延情形或大范围发生则需进行处理。发生上述病害时按一般的农业处理方法处理则可。

基于白木香本是野生树木及其生长特性,一般很少会有虫害。最有可能出现的虫害为:卷叶虫、天牛、金龟子等常见的害虫。发现有零星的虫害出现也无需特别管理,但如果出现大面积的虫害则需要进行灭虫。一般参照使用普通的农药进行喷杀灭虫则可。

四、关于造香及收成

(一)造香

沉香种植4一7年后,胸径375px时即可人工造香。种植经验表明树龄愈大,结香越多,种菌期限越多,树脂凝结时间愈长,结香质量愈好。

造香原理:主要是人为使木材受伤后,由于真菌的侵入而使其薄壁组织细胞内的淀粉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最后形成香脂,凝结于木材内,即是沉香。

造香方法有多种,而且正在不断创造和实践中。

1、砍伤法。选8-10年生以上,树干直径30厘米以上的立木,在距地面1.5-2米处顺砍数刀,刀距30-40厘米,伤口深约3-4厘米。经过一段时间,伤口附近的木质部就会分泌树脂,数年后逐渐变成黑褐色,便生成沉香。取沉香时造成的新伤口,仍可继续结香。

2、半断杆法。在离树干基部1-2米以上的树干上锯一伤口,深度为树干粗1/3至1/2。沿同一方向不同高度,锯几伤口,伤口间距为30-40厘米,伤口宽为1厘米。久之则能自行结香。经数年后便可在伤口处取香,取香后的香门仍能继续结香,一直取香至树头、根部。

3、凿洞法。在距地面1-3米树干上凿数个深2-3厘米,宽和高均为3-4厘米的方形洞,或直径1-3厘米,深3-6厘米的圆形小洞,然后用泥封闭,小洞附近的木质部逐渐分泌树脂,数年后可生成沉香。

4、人工接菌结香法。以10年生以上的大树为好,5-6年生也能进行人工接菌结香。大树采用半断干法,伤口可大;小树宜用凿洞法,伤口宜小。在树干的同侧,取逆风方向,自上而下,每隔40-50厘米处,用锯、凿等工具,按垂直于树干的方向开一香门,深度约为树干粗的1/3,口宽约1-2厘米,随即将结香菌种塞满香门,用塑料薄膜包扎封口,防止杂菌污染和昆虫、蚂蚁为害。几年后即可采得沉香。

5、枯树取香法。在自然界白木香常被虫蚁、病腐和风倒、风断,造成枯烂腐朽或枯死,这些部位常常结香,在枯死的树干或根内,都有沉香可采。

(二)收成

沉香树经过刺激结香,质量差一点的半年至2年、质量优的3-5年,多则10-20年才能生成较好的沉香。出现枝叶生长不茂盛,外形凋黄,局部枯死等不正常现象,大多数都可判断为已结香。时间越长,沉香的数量和质量越高。

1、采香。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人工结香的以春季为宜,以便采收后菌种继续生长。具体采收方法是:选取凝结黑褐色或棕褐色,带有芳香性树脂的树干部分,分割截取,残存活株仍可以结香;树干结香后一直延伸到根部,应一并挖起,收采。

2、加工。把采回的树干、树根初步用利刀砍去和剔除白色部分和腐朽部分后阴干。然后进一步用具有半圆形刀口的小凿和刻刀雕挖,剔除不含香脂的白色轻浮木质和腐朽木,留下黑色坚重木质,加工成块状、片状或小块状,最后阴干即成商品。其沉香块或碎末则制成为沉香末和沉香粉,可入药。

五、效益及市场前景

种沉香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选种良种树苗适种性强、成活率高,种植效益有保障。一年生苗茎高50-70厘米,一般种植3年后生长茂盛,可以采叶制作保健茶;4-5年开花结果,果实能提取精炼油,是重要的药用化工原料;8-10年后生长较快可以人工结香,沉香是市场紧缺的名贵中药材、上等香料,还可以制作昂贵工艺品。沉香树是四季常绿乔木,树形高大美观,还能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

沉香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由于人们对珍贵沉香的大量采挖,沉香树原始林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天然林更新能力弱,现广东省内仅存零星散生的残存植株,全国野生资源已近枯竭。沉香树被国家列为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人工种植林罕有,国产沉香产量严重不足,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供需矛盾突出。

经市场调查和综合分析,目前中国对沉香的年需求量为50万公斤,并逐年增大,约80%要靠进口。由于东南亚沉香资源及产量日益减少,进口沉香价格昂贵,每吨30-50万元。中国国内优质沉香市场成交价最高可达3万元/公斤以上。沉香资源再生周期长,人工种植少,沉香市场货源紧缺的情况将长期难以改变,市场价格亦将坚挺并不断上扬。因此种植沉香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沉香种植行业大有可为,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您提供参考。想了解更多农技知识请关注花卉网!

2018年开春种苗采购节优质供应商火热招募中,点此报名吧!

油用牡丹的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技巧


近年来,牡丹籽油成为新资源食品,所以油用牡丹的种植开始推广,油用牡丹的育苗、种植、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有力推动了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接下来,将详细介绍一下油用牡丹的种植田间管理,以山西省为例。

1.山西省油用牡丹的发展条件

1.1自然条件

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部,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幅员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到了80%以上,总人口3681.64万人。山西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5℃,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适合油用牡丹生长。

2.油用牡丹种植技术

2.1整地

整地选用120马力的拖拉机工作。犁地在10月份秋收粉秆后进行。深耕土地30厘米左右,不能有死角。旋地,深耕土地15~20厘米左右,要达到土壤粉末松软、无杂草和地面平整无大土块的效果。

2.2播种

8月中旬播种。在此之前要至少保证每个月旋耕1次土地,保持土地平整无杂草无结块。播种量为150公斤/亩,播种深度为4~5厘米,播幅8~10厘米。要及时覆盖裸露的种子,防止种子在高温下失水。然后对种畦喷施封闭剂,抑制杂草生长,保持畦面平整无杂草。

2.3育苗

11月中下旬,在地温5℃左右,育苗地开始覆膜。要选择厚度为0.012毫米,宽度2.9米的薄膜。覆膜前先把畦面杂草和尖锐物清理干净,防止塑料薄膜受损。育苗透气时,每段相隔2~3米,在薄膜上划7道口子,不要划太长,10厘米左右即可。揭膜时要注意,不能踩到苗垄上。覆土回填保持两边与中间每条垄的位置水平。育苗地除草很重要,严格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从3月中旬~10月底,必须保证田间无杂草。小苗未破土时,严禁在苗行两侧10厘米以内区域使用锄头,防止伤苗。对于育苗地病虫害的防治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待苗出齐后再用药。油用牡丹主要病虫害有土蚕、金针虫、蛴螬、根腐病、叶斑病、立枯病等。要严格农药的用量和方法,配制农药时必须采用二次稀释法。毒土法的毒死蜱与沙土按1∶10~1∶15比例进行混合,用药量3公斤/亩,沙土30~45公斤/亩;20升药壶50%多菌灵600倍液,20升药壶甲霜恶霉灵600倍液。避免在雨天、大风天气和高温天气下喷施农药。

2.4起苗

2年生牡丹起苗在9月初。起苗前先将枝叶剪去,起苗深度调节至35厘米左右,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避免伤到苗根部。起出苗后要先在阴棚下晾1天,再进入冷库中低温保存,一般为3℃~5℃。如果是堆放储存的,每隔3天要翻1次。

2.5栽植地块选择

油用牡丹具有喜凉厌热、耐旱忌涝的特性,所以在选择栽植地块时,最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性好的土地。pH值在6.5~8.0之间,土壤含盐量要在0.3%以下。最好选择干燥向阳地块,盐分过重或涝洼地不能种植。

2.6栽植密度

油用牡丹的栽植密度比较大,栽植时要视苗龄、土地利用、培育目的等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有三种栽植密度:第一种是3000~4000株/亩,株行距为40厘米×50厘米;第二种是6000~7000株/亩,株行距为20厘米×50厘米,1~2年后,可以隔1株去除1株;第三种是2000~2500株/亩,这种针对的是2~3年生苗,株距为40厘米×60厘米。

2.7栽植时间

栽植时间在每年的9月中旬~11月上旬,这时期的温湿度正适合,油用牡丹栽植的成活率高。

2.8栽植方法

栽植前,要修剪苗根长大于20厘米的苗,保证每棵大苗根长20厘米左右;苗根长低于20厘米时直接栽植。种植穴直径要在30~40厘米之间,深度要在30厘米左右。栽植时,将铁锨插入土壤,掀看缝隙放苗,苗要垂直,不能窝根;要保证根系舒展,根茎低于地平面2厘米左右。根部要踩实,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切忌根部漏气。

3.油用牡丹田间管理技术

3.1施肥

油用牡丹在栽植后的第一年,一般不施肥。每年的施肥作业分为2次:花后(5月中旬)追肥一次,根生长前(8月底)追肥一次。可用复合肥、有机肥料(经过高温腐熟的牛粪、羊粪,鸡粪等)两种肥料。复合肥75~100公斤/亩,有机肥料2000公斤/亩。人工施肥主要有条施和环施两种,机械施肥主要使用篓车施肥。1年生、2年生、3年生的牡丹苗用条施法,在苗行中间开10厘米左右的小沟,施入后立即覆土。5年以上的大苗用环施法,围绕着大苗的根部20厘米处开沟深施,施入后立即覆土。行距为50~70厘米的苗地,肥料条施于行间;行距为40厘米、80厘米的苗地,肥料条施于苗两侧20厘米处。机械施肥时,操作速度要均匀,深度要在5厘米左右,露出的肥料要用土覆盖。

3.2浇水

牡丹是深根性肉质根,不耐水湿,所以不宜经常浇水。栽植时及时浇水,其他时间根据土壤墒情选择是否浇水。栽植一周后要根据土壤的干湿度情况选择是否浇水,花期前后或越冬封土前要依据墒情适当浇水,比较干旱时也要依据墒情适量浇水。

3.3除草

在油用牡丹的生长期内,要勤锄地,勤除草。大苗种植在头3年要每年除草6遍,大苗种植二年以上除草5遍。除草时间在每年的5~10月份,10~15天1次,避免造成荒草丛生的情况。10厘米以上的大草一定要及时清理出去,保证地表面的干净。除草同时也要做好苗基部的培土。新栽植1~2年的地禁止用机械除草,以免造成苗基部侧根的损伤或拽出苗木。

3.4整形修剪

对于油用牡丹的整形修剪,可以在春秋季节,根据苗的密度、大小、枝条强弱灵活修剪。1~3年的苗秋季平茬,可以剪除顶端芽体,或者也可以从近地面3~5厘米处的腋芽上留1厘米平剪,促使萌芽分枝增多,增加产量。3年以上的苗,采取春季抹芽、秋季剪枝的方式,保证一株留枝10条左右,结果20个左右。

3.5病虫害防治

栽植地的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灰霉病、立枯病、叶斑病、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为了防止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在每年10月下旬的落叶季节,必须及时清理落叶,将其掩埋或焚毁。喷湿农药时间和剂量可视各种病虫害的具体情况而定。虫害不严重时也可以不喷施农药。5月初和中下旬各喷施1次多菌灵600倍液+0.3%磷酸二氢钾。6月初完成50%多菌灵600倍液+0.3%磷酸二氢钾的喷施。

4.总结

在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油用牡丹巨大的经济作用也愈发凸显。作为一名基层的农业工作者,更应该牢记使命,发挥自身的作用,大力研究及推广油用牡丹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为农民的致富小康路添砖加瓦。

永胜县万寿菊高效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万寿菊怎么种植?今天以永胜县的种植案例为例,2015年永胜县引进万寿菊在涛源、程海、六德等地种植,到2017年累计面积达到1万多亩,平均亩产2300kg,实现农业产值2070万元,平均亩产值2070元,是替代玉米等的潜在作物。下面一起学习永胜县万寿菊种植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1万寿菊栽培技术

1.1育苗

1.1.1育苗时间。可根据移栽时间而定,一般春万寿菊于移栽前40d左右育苗,每移栽1亩万寿菊需苗床8~10m2,用种约20g。

1.1.2苗床地选择。应尽量选择在背风向阳、靠近水源、交通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上育苗。

1.1.3整地施肥。育苗前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kg,深翻土层30cm左右,同时亩施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30~40kg于10~15cm的土层。整平耙细后开厢,厢面宽1~1.2m,做成低厢以利于保水。

1.1.4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晒种,杀灭病菌,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1kg种子用多菌灵或敌克松20g加少量水拌种消毒处理后立即播种。

1.1.5播种。播种应选无风、晴天进行,播种前将苗床浇透水,然后播种。播种时将处理好的种子拌细土,分2~3遍均匀撒于苗床,播种后覆细土1cm左右,厢面用松针或稻草覆盖保湿,浇透水。

1.1.6苗床管理。①水分管理。播种后保持厢面湿润,1~2d浇水1次,浇水宜在早晚进行,7d左右苗能出齐,苗出齐后适度控水。②除草。结合浇水及时清除杂草。③施肥。根据幼苗长势追施复合肥。④病虫害防治。随时观察,发现后立即施药防治。

1.2大田移栽及管理

1.2.1选地、整地和施基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透气好的土壤。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kg、复合肥30~50kg,然后深翻土地,耙细整平,1.2m开厢做成宽90cm的厢面,沟宽30cm,沟深20cm。

1.2.2移栽时间。育苗40d左右,当苗茎粗0.3cm、株高15~20cm、出现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

1.2.3种植方式。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70cm,窄行50cm,株距40~50cm,土壤肥沃的田块加大株距,每亩移栽2200~2700株,按大小苗分行栽植。移栽后要浇透水,促使早缓苗、早生根。

1.2.4田间管理。①中耕培土。移栽后要浅锄保墒当苗高25~30cm时出现少量分枝,结合除草进行培土,以促发不定根,防止倒伏。②浇水。培土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保持土壤间干间湿。③根外追肥。在花盛开时根外追肥,喷施时间以下午6:00以后为好,每亩喷施尿素30g,磷酸二氢钾30g。④病虫害防治。万寿菊主要是病毒病、枯萎病。对病毒病用病毒威、菌毒清进行防治;对枯萎病用75%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是地老虎、蝼蛄、蛴螬、红蜘蛛和蚜虫。对地老虎、蝼蛄、蛴螬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kg整地时拌细土撒施。红蜘蛛用73%克螨特乳油12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吡虫啉喷雾防治。

2经济效益分析

2.1种植万寿菊的生产成本投入。①生产资料投入。种子费用50元/亩;育苗管理费用100元/亩;农家肥:1000kg/亩×0.4元/kg=400元/亩;复合肥:40kg/亩×3.6元/kg=144元/亩;农药:30元/亩。

②劳动力投入。整地移栽:3个工日/亩×80元/个工日=240元/亩;田间管理:3个工日/亩×80元/个工日=240元/亩;采摘费用:0.1元/kg×2300kg=230元/亩。种植万寿菊的每亩生产资料投入合计724元,劳动力投入合计710元,生产成本投入总计1434元。

2.2种植万寿菊的产出效益。永胜县万寿菊平均亩产量2300kg,公司收购价格为0.9元/kg,种植万寿菊的亩产值为2070元/亩。

2.3种植万寿菊的经济效益。每亩纯收益=亩产值-亩生产成本投入=2070元-1434元=636元。

3结论

3.1永胜县种植万寿菊生产成本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为710元,占总投入的49.5%,生产资料投入724元,占总投入的50.5%;两者所占比重均等。种植万寿菊亩纯收益达到636元,投入占收入的30.7%,经济效益好,是替代玉米等常规农作物的一条新路子。

3.2永胜县万寿菊可以大面积种植,特别是公路沿线的田块,美化了乡村环境,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生态、社会效益,在适宜区域应加大力度进行推广种植。

3.3万寿菊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种植水平,增加单产,提高效益。同时由于万寿菊经济产量高,生产中搬运成本大,生产布局上应选择在交通方便的地方种植。

喜欢《油药用牡丹的间作套种技术及产出效益分析》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养殖效益分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