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生活情趣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就在花上,而种植花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不学习不求教,种养花草会遇上一定难题,怎么样才可以种植好花草呢?鲜之花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浅谈冬季树木涂白重要性(附树木涂白剂配方),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树木涂白是一种传统的树木的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林木果树,它既可避免树体日烧、日灼现象的发生,减少越冬病虫害,同时还能防止牛羊等牲畜啃食树木,保护树体。但是现在随着化学防治的方法和途径的增多,很多地方的果农逐渐不再重视果树涂白。这里我要告诉你,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虽说果树的涂白较麻烦,但却很必要。下面介绍下果树涂白的重要性和自制涂白剂的配方,以供大家参考。

一、涂白剂的重要性

从11月下旬到翌年2月中旬都可以进行树干涂白,在这期间冬季气温低,冷空气下沉,树干最易受到冻害,部分害虫病菌在树干表皮的裂缝翘皮里潜藏越冬,这个时候对树干涂白可以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来年病虫发生基数,降低病虫害防治工作量。

二、涂白剂配方

(1)硫酸铜石灰涂白剂:硫酸铜500克、生石灰10千克、水30~40千克(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为1∶20∶60~80)用少量开水将硫酸铜充分溶解,加入总用水量2/3的水稀释;用另外1/3的水将生石灰化开,调成浓石灰乳,等温度下降后倒入硫酸铜溶液,搅拌均匀即可。

(2)石灰硫磺涂白剂。配比方法:生石灰100千克、硫磺10千克、食盐2千克、动(植)物油2千克、热水400千克。配料中要求生石灰色白、质轻、无杂质,如采用不纯熟石灰作原料时,要先用少量水泡数小时,使其变成膏状无颗粒最好。把消化不完全的颗粒石灰刷到树杆上,会在树干上继续消化吸收水分放热而烧伤树皮,对光皮或薄皮的果树林木就更该引起注意。硫磺粉越细越好,最好再加一些中性洗衣粉,约占水重的0.2%~0.3%。

调制方法:

①先用40~50℃的热水将硫磺粉与食盐分别泡溶化,并在硫磺粉液里加入洗衣粉。

②将生石灰慢慢放入80~90℃的开水慢慢搅动,充分溶化。

③将石灰乳和硫磺液充分混合。

④加入盐和油脂充分搅匀即成。

(3)石硫合剂生石灰涂白剂:石硫合剂原液0.25千克、食盐0.25千克、生石灰1.5千克、油脂适量、水5千克。将生石灰加水熟化,加入油脂搅拌后加水制成石灰乳再倒入石硫合剂原液和盐水,充分搅拌即成。

(4)熟石灰水泥黄泥涂白剂。熟石灰1千克、水泥1千克、黄泥1.25千克。将熟石灰、水泥和黄泥加水混合后搅拌成浆液状即可使用,可酌情加入杀虫剂、杀菌剂以兼治果树林木枝干病虫,随配随用。

三、涂白剂主要成分及其效果分析

(1)石灰:石灰使树体涂白后显现白色,白色具有反光作用,不仅能减少植株对太阳热能的吸收,缩小昼夜温差,起到保护皮层,防止日灼、冻害作用,而且还能防止天牛、吉丁虫、大青叶蝉等害虫在枝干上产卵危害。石灰的质量直接关系涂白剂的质量。石灰质量不好,配制出的涂白剂维持的时间短且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2)杀菌、杀虫成分:一般为硫磺、硫酸铜、石硫合剂等。其主要作用物质同石硫合剂一样都是有活性的硫元素。涂白剂呈碱性,可以溶解昆虫上表皮的蜡质和真菌的繁殖体,可有效地防治害虫。三是涂白剂可以在害虫体壁形成一层薄膜,封塞昆虫的气门,造成害虫窒息死亡。

(3)辅助剂:一般为食盐、动物油、豆粉或洗衣粉等。起乳化、分散作用。

如果树干已发生腐烂病、溃疡病等,可先采取刮除病斑、消毒等措施,再涂白保护。涂白剂中可以适当加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需要注意的是,涂白剂呈碱性,不能和对碱不稳定的农药混用,也不能和波尔多液混用。

xzH52.Com阅读延伸

浅谈园林树木的冬季养护基础


现在已是秋末了,冬天马上将来临。

一、及时灌冻水,园林树木的整个生长过程都离不开水。虽然冬季蒸发量小,需水量相对较少,但却影响到园林树木的抗寒能力和翌年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在11月初,对树木尤其是新栽植的树木灌1次水。灌后,在树木基部培土堆。这样既供应了树本身所需的水分,也提高了树的抗寒力。

二、施肥秋后树梢停止生长后,根系又出现一次生长高峰。因此,应于秋末冬初视树龄大小和栽植时间的长短,适当施一些有机肥或化肥。

三、整形修剪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等一并剪下,并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以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对于较大的伤口,用药物进行消毒。

四、树干涂白冬季树干涂白既可减少阳面树皮因昼夜温差大引起的伤害,又可消灭在树皮的缝隙中越冬的害虫。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10份、食盐1份、硫磺粉1份、水40份。

五、清理杂草、落叶杂草、落叶不仅是某些病虫害的越冬场所,而且在干燥多风的冬季易发生火灾。因此,应把绿地中的杂草、落叶清理干净,并将其集中处理,既消灭了病虫源,也消除了火灾隐患。

六、伐除死树如果因树木衰老、病虫侵袭、人为破坏等造成一些树木死亡,破坏了整体景观,可利用空闲时间,将那些无法挽救的树木尽早伐除,并补栽上相同规格的苗木。

冬季树木防寒原理与对策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干燥多风,会使一些不太耐寒的树种在冬季至早春遭受冻害或造成“生理干旱”(又叫冻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条枯干。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会全株死亡。为使树木安全越冬,必须了解低温危害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1、低温危害的部位与原理

1.1根系冻害

因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之地,更易受冻。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因此冬春季节要做好根系越冬保护工作。

1.2根颈冻害

由于根颈停止生长最晚而开始活动较早,抗寒力差。同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一面或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

1.3主干、枝杈冻害

1.3.1主干冻害一是向阳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由于在初冬和早春,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二是冻裂(又称纵裂、裂干)。由于初冬气温骤降,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细胞间隙结冰,也可造成裂缝。

1.3.2枝杈冻害主要发生在分杈处向内的一面。表现皮层变色,坏死凹陷,或顺主干垂直下裂,有的因导管破裂春季发生流胶。原因是由于分杈处年轮窄,导管不发达,供养不良,营养积存少,抗寒能力差之故。同时,分杈处易积雪,化雪后浸润树皮使组织柔软,气温突降即会受害。常用主干包草,树杈挂草等法防寒。但在城市不宜使用。

2、目前常用的防寒措施

2.1灌冻水

在冬季土壤易冻结的地区,于土地封冻前,灌足一次水,称为“灌冻水”。灌冻水的时间不宜过早,否则会影响抗寒力。一般以“日化夜冻”期间灌水为宜,这样到了封冻以后,树根周围就会形成冻土层,以维持根部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因外界温度骤然变化而使植物受害。

2.2根颈培土

冻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80至100cm,高40至50cm的土堆,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2.3覆土

在土地封冻以前,可将枝干柔软,树身不高的乔灌木压倒固定,盖一层干树叶(或不盖),覆细土40至50cm,轻轻拍实。此法不仅可防冻,还能保持枝干湿度,防止枯梢。耐寒性差的树苗、藤本植物多用此法防寒。

2.4扣筐(箩)或扣盆

一些植株较矮小的珍贵花木(如牡丹),可采用扣筐或扣盆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会损伤原来的株形。即用大花盆或大筐将整个植株扣住。外边堆土或抹泥,不留一点缝隙,给植物创造比较温暖、湿润的小气候条件,以保护株体越冬。

2.5架风障

为减轻寒冷干燥的大风吹袭,造成树木冻旱的伤害。可以在树的上风方向架设风障,架风障的材料常用高梁秆、玉米秆捆编成篱或用竹篱加芦席等。风障高度要超过树高,常用杉木、竹杆等支牢或钉以木桩绑住,以防大风吹倒,漏风处再用稻草在外披覆好,绑以细棍夹住,或在席外抹泥填缝。

2.6涂白与喷白

用石灰加石硫合剂对枝干涂白,可以减小向阳面皮部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受到的伤害,同时还可以杀死一些越冬的病虫害。对花芽萌动早的树种,进行树身喷白,还可延迟开花,以免晚霜的危害。

2.7春灌

早春土地开始解冻后,及时灌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可以降低土温,延迟花芽萌动与开花,避免晚霜危害。也可防止春风吹袭,使树枝干枯哨条。

2.8培月牙形土堆

在冬季土壤冻结,早春干燥多风的大陆性气候地区,有些树种虽耐寒,但易受冻旱的危害而出现枯梢。尤其在早春,土壤尚未化冻,根系难以吸水供应,而空气干燥多风,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经常因生理干旱而枯梢。针对这种原因,对不便弯压埋土防寒的植株,可于土壤封冻前,在树干北面,培一向南弯曲,高30至40cm的月牙形土堆。早春可挡风,反射和累积热量使穴土提早化冻,根系能提早吸水和生长,因而可避免冻旱的发生。

2.9卷干、包草

对于不耐寒的树木(尤其是新栽树),要用草绳道道紧接的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包草时草梢向上,开始半截平铺于地,从干基折草向上,连续包裹,每隔10至15cm横捆一道,逐层向上至分枝点。必要时可再包部分主枝。此法防寒,应于晚霜后拆除,不宜拖延。

2.10防冻打雪

在下大雪期间或之后,应把树枝上的积雪及时打掉,以免雪压过久过重,使树枝弯垂,难以恢复原状,甚至折断或劈裂。尤其是枝叶茂密的常绿树,更应及时组织人员,持竿打雪,防雪压折树枝。对已结冰的枝,不能敲打,可任其不动;如结冰过重,可用竿枝撑,待化冻后再拆除支架。

2.11树基积雪

在树的基部积雪可以起到保持一定低温,免除过冷大风侵袭,在早春可增湿保墒,降低土温,防止芽的过早萌动而受晚霜危害等作用。在寒冷干旱地区,尤有必要。

(本文摘自:《林业科技》——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陈克一)

冬季移植树木的注意事项


冬季气温低,水分蒸发慢,苗木处在休眠状态,正是栽植木本药材的黄金季节。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在栽植时应注意如下六件事:

一、是保护好苗木

在起苗和运苗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树根,好随起随栽,不能久放。远途运苗要做好保护,以免伤根、失水、干枯、脱叶。

二、是深埋分层踏实

苗木要埋到原来土印以上5-10厘米,先填阳土,每层都要踏实,防止寒风跑墒引起霜冻伤害。

三、是浇水封土

将苗木栽好后要立即浇一次定根水,等表土出现干皮时及时埋成土堆,防止跑墒和刮风摇晃苗部及雨水过多人穴引起烂根。

四、是截干栽植

在干旱少水陡坡地栽树,为防止水分散失,提高其成活率,好实行截干栽植,特别是阔叶树种,更应采取这种办法。

五、是防止冻害死苗

在寒冷的山地阳坡栽树,土壤结冻时膨胀,树坑里的土壤消冻时下沉,很容易将苗根撕断造成死苗。所以,在止冻前和消冻时,要分别将树坑踩一遍,以压实土壤,防冻害死苗发生,确保苗木成活率的提高。

六、是苗木起土三忌

一是忌干起苗。应在起苗前耳1-2天内浇透水,待土壤湿润不拈手脚时起苗,这样不致伤根、断根;二忌手拔。手拨易伤苗木枝、叶、茎、须根及根毛。三忌洗泥。起苗时让根略带泥土,不致使须根干枯,以尽快适应新的栽植环境,保持较高的成活率。

绿化树木繁殖技术


绿化苗木繁育一般分为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即用种子以外的植物材料进行繁殖)。无性繁殖又分为扦插、嫁接、分株、分晓、压条、埋条等。播种繁殖是育苗的最主要方法,其产苗量高,成本低,苗木具有完整的根系和顶芽,

苗木不易老化,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强;其缺点是,部分树木难以获得种子,或发芽困难,或成熟侣。另外,对优良品种,苦采取种子繁殖不能很好地保持母本的持性。无性繁殖则材料容易获得,苗木变异性小,能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开花

较早;但值袜容易老化,抗逆性稍差,扦插、嫁接繁殖取条部位不当则容易引起偏冠等,部分植抹不易无性繁殖。

绿化树木繁殖技术

下面是今日苗木网编辑分类导读栏目:

播种繁殖技术

1.种子的采集

2.种子处理

3.种子贮藏

4.种子质量检验

5.种子消毒

6.种子催芽

7.土壤准备

8.播种时期

9.播种方法

10.切根播种育苗

11.播种后的管理

播种繁殖技术可以分为以上11种方法。

怎么修剪树木?树木整形修剪时期及修剪技术详解


树木的种植技术小编之前讲过很多了,不少苗木人都已经知道了该如何种植树木,但是除了树木的种植外,树木的整形修剪也很重要。那么,树木整形修剪程序和时期及修剪技术是什么?

1、树木整形修剪程序

一知、二看、三剪、四查、五处理:

①知道整形修剪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和特殊要求;

②修剪前绕树仔细观察,明确功能,对修剪措施心中有数;

③依因地制宜、因树因枝修剪等原则进行修剪,修剪顺序“由基到梢、由内及外”,先确定树冠修剪后的形状,然后从主枝基部由内及外逐渐向上修剪;

④修剪后检查有无遗漏或错剪,是否补剪;

⑤大伤口修整涂漆、剪落物清理集运等。

2、形修剪时期

1休眠期修剪(也叫冬季修剪)

休眠期修剪常在12月至次年2月进行,依树种物候期等生物学特性和耐寒性等生态学特性确定具体时间。落叶树一般在落叶进入休眠到次年春季萌芽前修剪。有伤流现象的树,宜在春季伤流开始前修剪。常绿树此时是修剪大枝、处理病虫枝的最佳时期。耐寒性强的树可在晚秋和初冬进行,过早会诱发秋梢;不耐寒树在早春树液开始流动,但尚未萌芽前进行。花木强剪宜于休眠期进行。花长在新梢上的夏秋季开花的花木,宜休眠期修剪。

2生长期修剪(也叫夏季修剪)

生长期修剪常在4~10月(从萌芽到落叶前)进行,此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性。常绿树宜在春季气温开始上升、枝叶开始萌发后修剪。夏季开花的花木在花后应对花枝修剪。早春先花后叶的树在花后1~2周内修剪,修剪量不宜过大。此期常采用抹芽、摘心等轻剪。竞争枝、内膛枝、细枝、病虫枝、徒长枝、绿篱修剪随时进行。

3树木整形修剪方法

3.1短截

是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短截可促进抽枝,短截越重抽枝越旺;短截可控制花芽形成和坐果;改变顶端优势。短截有4种方式:

3.1.1轻短截:约剪去枝梢的1/5~1/4。剪后在剪口下形成几个中短枝,再向下多数半饱满芽形成大量短枝。有利于缓和生长势,形成果枝,促进花芽分化。

3.1.2中短截:在枝条饱满芽处剪截,约剪去枝条的1/3~1/2。剪后形成中长枝多,短枝量比较少,成枝力强,长势旺,主要用于弱枝复壮、延长枝或骨干枝培养。

3.1.3重短截:在枝条饱满芽以下剪截,约剪去枝条的2/3以上。剪后刺激作用大,可逼基部隐芽萌发,适用于弱树、老树和弱枝的更新复壮。

3.1.4极重短截:仅在春梢基部留2~3个芽剪截。由于剪口芽的瘪芽,芽质量差,剪后会萌生1~3个中、短枝,主要用于竞争枝的处理。

短截时,先选择正确剪切部位,应在侧芽上方约0.5cm处,以利愈合生长;剪口平整略倾斜,与芽方向一致。短截注意选留剪口芽,多选择外侧芽,少用内侧芽和傍侧芽,防止形成内向枝、交叉枝和重叠枝。

3.2疏剪

是从分生处剪去枝条。常用于密枝、枯枝、病虫枝、垂枝、叠枝、交叉枝、轮生枝、萌蘖枝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防止掐脖现象等。剪口下不留残桩,在分枝结合部隆起部分的外侧剪切。

3.3回缩

是对2年生或2年生以上枝条剪截。常用于调节多年生枝长势、更新复壮、改变发枝部位,改变延伸方向,改善通风透光。

3.4长放

即营养枝不剪。可缓和枝生长势,利于养分积累,促进增粗生长。但背上直立枝越放越旺,形成大枝,扰乱树形,一般不甩放。长放通常用于长势中等的枝条,促使形成花芽。丛生灌木常长放。

3.5伤

是用各种方法损伤枝条韧皮部和木质部,以削弱枝生长势、缓和树势。伤主要有5种方式:

3.5.1环剥:是用刀横切,割断枝干韧皮部2圈,2圈相距一定距离,一般约为枝干直径的1/10,割断的树皮取下来,露出木质部。可阻止枝梢糖类向下输送,利于环剥上方枝营养物积累和花芽分化。适于发育盛期开花结果量小的枝。常在开花或结果后环剥,冬剪时将环剥以上的部分逐渐剪除。环剥不宜用于树干、主枝、伤流过旺、易流胶的树。

3.5.2刻伤:用刀在芽(或枝)的上(或下)方横切(或纵切)而深及木质部的方法。可影响枝干生长势。

3.5.3折裂:曲折枝条使之成各种艺术造型。常于早春芽萌动期进行,先用刀斜向切入,深达枝直径1/3~2/3处,然后小心将枝弯折,利用木质部折裂处的斜面支撑定位,常在伤口处包裹。

3.5.4扭梢和折梢(枝):多用于生长期内将生长过旺的枝条扭转弯曲而未伤折者称扭梢,折伤而未断者称折梢。常用于枝背上徒长枝,以削弱枝长势、利于形成短花枝。

3.5.5屈枝:在生长季对枝或新梢实行屈曲、缚扎或扶立等诱引措施,可改变枝向和角度。将下垂枝直立诱引,以增强生长势;水平诱引具有中等强度抑制作用,能形成花芽或形成强壮新梢;将直立枝向下屈曲诱引有较强抑制作用,能减弱顶端优势,但枝背上部易萌发强健新枝,要及时剪除。拉枝是为加大开张角度而用绳索等拉开枝条,一般经一个生长季,待枝开张角基本固定后解除拉绳。撑枝是大枝需改变开张角度时,用木棒支撑。

3.6摘心

摘去枝的生长点,以达到平衡枝势、控制枝生长的目的。

3.7抹芽

抹掉树干或嫁接苗砧木上多余萌芽,以节省养分

和整形。

3.8摘叶

带叶柄将叶剪除,可改善通风透光性,促使观果树果实充分见光,着色好,防治病虫害。

3.9去蘖

随时剪除萌蘖,以免扰乱树形,消耗养分。

3.10摘蕾摘果

是早期疏花疏果措施,可调节花果,提高花果质量。

3.11断根

是将根系在一定范围内全部或部分切断的措施,可刺激根部发生新须根。大树常在移植前1~2年断根,有利成活。

4剪口处理

修剪小枝可不进行剪口的保护处理,修剪中大枝(一般伤口直径在2~3cm以上)须在修剪后做好剪口保护处理,使剪口平滑,消毒后涂抹保护剂。

秋季树木栽植五不宜


秋季树木栽植五不宜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树木根系迎来生长高峰期,故此也成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园林工程中秋季栽植树木的成活率并不高。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树木秋季栽植“五不宜”,仅供参考。

1时间不宜过早

栽植树木较好的前提条件:一是气温较低;二是树叶大量脱落。

因为只有气温低了,树木的蒸腾量才能减少。树木根系在受损后,吸收水分的能力不强,如果此时气温高,势必会造成蒸腾量大于吸收量,形成水分吸收和蒸腾不平衡,从而导致树木死亡。此外,树木落叶后,水分蒸腾量减少,利于树木成活。

但在工作中,一些施工人员为了加速工期,提前栽植树木,虽然采取了加大土球等措施,但仍不能保证成活率。故此,苗木栽植最好选择在11月初后进行,一般在上冻前均可,对于一些落叶较早的树木,如青桐、国槐、法桐等乔木,也可在10月下旬进行栽植。

2浇水不宜少

有的人在栽植工作中,忽视了浇水工作,仅仅在栽植后浇一水就不再浇水了。

其实,秋季栽植树木,浇水工作仍然很重要。秋季过后是漫长的冬季,气温虽然不高,但持续长时间的冬季风,也会带走树体内的水分,这就是很多树木在冬季发生抽条的原因所在。所以,秋季栽植浇水至关重要,应该根据栽植时间的早晚来确定浇水次数。如,在10月下旬栽植的树木,应该浇三水,即栽植后马上浇头水,10天后浇二水,再过15天后浇三水。而11月上中旬种植的树木,最少浇两水,即栽植后立即浇头水,再过15天浇二水。如果是在12月初,或者是上冻前栽植的树木,则只浇一水,即栽植后浇的头水。

总之,浇水必须要浇足浇透,水宁大勿小。

3栽植不宜浅

关于种树的谚语说得好:“春宜浅,秋宜深,谁反着种谁丢脸。”

这句老话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秋季栽植树木时,深度应该略比春季栽植的树木深一些。更多此类信息微信关注买卖苗添加关注其原因在于冬季气温较低,如果栽植过浅,极容易造成树木根系冻害。另外,秋季树木深栽也利于新根的喷发。其栽植深度应该高于树木根茎部原土痕的5厘米至8厘米,翌年春季结合浇冻水,可将表土拨开,这样做既利于树木在冬季喷发新根,保证成活率,也利于树木在春季抽生新芽。

4肥料不宜缺

很多人认为,秋、冬两季树木不生长,此时施肥是浪费。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秋季栽植树木,适当施肥是很有必要的。

此时施肥,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有效提高地温,利于喷发新根,二是能给新根提供充足的营养,利于春季发芽长枝。

在秋季施肥时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平时在给树木施肥时,都要求肥料一定要腐熟发酵,而秋天栽植树木时,则可以施用一些未经腐熟的肥料,但这些肥料不能直接与栽植土混合在一起,应该施放在穴底,其上覆盖25厘米左右的栽植土,这样的肥料,在腐熟过程中,能产生一定的热量,可有效提高地温,利于新根喷发。

5修剪切记不马虎

修剪不能省一些人在秋季栽植树木时,往往忽视了树木的修剪工作,认为秋冬树木蒸腾量较低,不修剪树木也一样能成活。笔者认为,秋冬季蒸腾量虽然低一些,但适当修剪,对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也是很有好处的,故此栽植前的修剪是不能省去的。

在修剪时,要根据树木的生态习性和观赏需求来进行,疏剪和短截相结合,在保证树木成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枝条,以利于观赏。对于较大的伤口应该采取愈合剂来进行保护。

防治园林树木冻害的方法


寒冷的冬天,怎么让树木安全的过冬了?花卉网为大家总结了几个防冻害的好方法,赶紧学起来吧。

一、熏烟法凌晨2时左右在上风方向点燃草堆或化学药剂,利用烟雾防霜。

二、灌水法土壤灌水后可使土壤温度提高2℃~3℃,并能维持2~3天。

三、覆盖法用稻草、草木灰、薄膜覆盖田块,减少地面热量散失。受冻树木的输导组织被树脂状物质的淤塞,根的吸收、输导及叶的蒸腾、光合作用等均受到破坏。因此,应尽快恢复输导系统,治愈伤口,缓和缺水现象,促进休眠芽萌发和叶片迅速增大,促使受冻树木快速恢复生长。

四、补充营养法受冻后的树,一般表现为生长不良。因此,首先要加强管理,保证前期的水肥供应,亦可以早期追肥,以使树体恢复生长。

五、修剪法在树体管理上,对受冻害树体要晚剪和轻剪,给予枝条一定的恢复时期,对明显受冻枯死的部分可及时剪除,以利于伤口愈合。对于一时看不准受冻部位的,待发芽后再剪,对受冻造成的伤口要及时喷涂白剂。

花卉大全《浅谈冬季树木涂白重要性(附树木涂白剂配方)》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树木花卉用的生根剂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