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有哪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的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如何区分红叶小檗和红花继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近日,笔者发现不少人不会区分红叶小檗和红花继木,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这两者的区别。

红叶小檗图片

红叶小檗与红花檵木都是红叶植物,但形状、色泽区别明显。
红叶小檗
别名紫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原产我国,为小檗的栽培变种,是20年代在欧洲培育出来的优良种类。落叶灌木。枝丛生,幼枝紫红色或暗红色,老枝灰棕色或紫褐色。叶小全缘,菱形或倒卵形,紫红到鲜红,叶背色稍淡。4月开花,花黄色。略有香味。果期9-11月,果实椭圆形,鲜红色。挂果期长,落叶后仍可缀满枝头。
红花檵木
别名红桎木、红檵花。为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嫩枝被暗红色星状毛。叶互生,革质,卵形,全缘,嫩叶淡红色,越冬老叶暗红色。花4~8朵簇生于总状花梗上,呈顶生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花瓣4枚,淡紫红色,带状线形。蒴果木质,倒卵圆形;种子长卵形,黑色,光亮。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红花继木图片

XZH52.cOm精心推荐

红花继木的品种怎么养护


红花继木是种观赏性很强的树木,关于它的种类有哪些,又该怎么养护呢?

红花继木有4个种,即继木、红花继木、大果继木、大叶继木等。优良品种有:

大叶黑珍珠:叶四季黑红色,花浓红、开3次花、花量大;

小叶黑珍珠:珍品,叶小、花量更大、节密而紧凑;

大红袍:叶红色,7~9月转绿,花大红色;

两头红:叶小,先端尖,叶随气温升高转绿,花粉红色,抗性强;

双面红:叶正反面均红色,7~8月转青红色,花淡红~红色等。

红花继木的品种怎么养护

要求株型匀称美观,枝条壮实,叶片光亮,无病虫害。最好在花前转绿前购买,以便识别品种。

养护喜光照,亦耐阴,耐干旱、耐高温,越冬温度0℃左右,生长适温15~25℃,喜湿润肥沃的酸性土中生长。

扦插在2月上旬到3月下旬或8~10月上旬,用腐叶土、山泥、河沙按4:4:2混合作基质,插穗用春梢,长7~10厘米,温度25~30℃,遮阴保湿7~10天即可生根。

夏季要及时浇水和喷水,发芽前施稀饼肥水,10~15天一次,开花前后喷0.1%尿素加磷酸二氢钾。

红叶小檗的栽培管理要点


红叶小檗为落叶灌木,枝叶均为红褐色,喜光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萌芽力强,耐修剪,是我国北方绿化树种之一。花卉网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园林同行参考。

春季栽植栽植宜早,修剪宜狠。最好在土壤表层初化,树液尚未流动之前(北方3月10日至4月10日)进行。栽后踩实,喷雾,漫灌,自枝条上部剪去2/3,3至5天灌水一次,风沙较大时每天需喷雾1至2次,第三次灌水后培土封根。栽后需设风障,以避免风摇损伤新萌发的须根。风季过后,新芽多已经萌发(约20至30天),灌水2至3次,撤除风障。

施肥应选在当年雨季,长势较弱者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以促进枝叶及根系的生长,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夏秋季节栽植栽植宜晚,修剪宜少而轻,最好在入伏之后,当年生枝条半木质化后进行。此时正值雨季,供水充足,土温较高,有利于生根。

立秋之后亦可栽植,这时当年生枝条木质化基本完成,植株生长势明显减弱,并逐步转入休眠期,但地下根系仍在生长。由于地上部分蒸腾的减弱,养分和水分的需求相对减少,利于根系生长和休眠。栽后踩实灌水,轻剪或不剪,需搭遮阴网(或棚),每天对叶面喷雾3至5次,嫩枝嫩叶枯落属正常现象。待新芽萌发(约15至30天)后方可撤去遮阴网(或棚)。施肥时间应选在次年早春,为红叶小檗新枝萌生提供充足的养分。

栽植成活率与选苗、水、肥、气、热等多项内容有关。应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小苗,如用做造型最好选2至3年生苗。移植时尽量多的携带母土或土坨,夏秋栽植必需带土坨。施工中应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春季避开大风、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夏季赶在雨天前栽植,可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

红花蕊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红花蕊木,拼音:hónghuāruǐmù

拉丁学名:RondeletiaodorataJacq.

别称: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捩花目,亚目:

科:夹竹桃科,亚科:鸡蛋花亚科

族:萝芙木族,属:蕊木属

主要产地

广东

形态特征

红花蕊木灌木,叶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聚伞花序顶生,花冠粉红色,花冠筒细长,喉部膨大,外面无毛,内面喉部被柔毛,花冠裂片长圆形,核果。

生长习性

红花蕊木原产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喜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

红花蕊木图片

红花檵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红花檵木,拼音:hónghuājìmù

拉丁学名: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Yieh

别称:红继木、红梽木、红桎木、红檵花、红梽花、红桎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亚目:虎耳草亚目

科:金缕梅科,亚科:

族:金缕梅族,属:檵木属

形态特征

红花檵木灌木,有时为小乔木,多分枝,小枝有星毛。叶革质,卵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钝,不等侧,上面略有粗毛或秃净,干后暗绿色,无光泽,下面被星毛,稍带灰白色,侧脉约5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全缘;叶柄长2-5毫米,有星毛;托叶膜质,三角状披针形,长3-4毫米,宽1.5-2毫米,早落。花3-8朵簇生,有短花梗,白色,比新叶先开放,或与嫩叶同时开放,花序柄长约1厘米,被毛;苞片线形,长3毫米;萼筒杯状,被星毛,萼齿卵形,长约2毫米,花后脱落;花瓣4片,带状,长1-2厘米,先端圆或钝;雄蕊4个,花丝极短,药隔突出成角状;退化雄蕊4个,鳞片状,与雄蕊互生;子房完全下位,被星毛;花柱极短,长约1毫米;胚珠1个,垂生于心皮内上角。蒴果卵圆形,长7-8毫米,宽6-7毫米,先端圆,被褐色星状绒毛,萼筒长为蒴果的2/3。种子圆卵形,长4-5毫米,黑色,发亮。花期3-4月。

生长习性

红花檵木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适应性强,耐旱。喜温暖,耐寒冷。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红花檵木图片

紫叶小檗


紫叶小檗科属

小檗科小檗属

紫叶小檗别名

红叶小檗,拉丁学名:F.atropuTpurea

紫叶小檗分布区域

原产于日本,中国东北南部、华北及秦岭,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均有栽培,是一种非常好的园林观赏灌木。

紫叶小檗形态特征

紫叶小檗是一种落叶灌木,枝叶丛生,嫩枝为紫红色,老枝为灰棕色或紫褐色,茎秆表皮具刺,有凹槽。叶片为较小的倒卵形,叶片下表面颜色稍淡,在短枝上簇生,颜色艳丽。花单生或2~5朵呈短的总状花序,花瓣为黄色,边缘有红色的纹晕。一般在4月开花,果熟期为9—10月份,果实呈红色椭圆形。

紫叶小檗生长环境

紫叶小檗的适应性非常强,喜光照环境,但也耐半阴,在光线稍差的环境中或植株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喜凉爽湿润的环境,不耐水涝,紫叶小檗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萌蘖强,耐修剪,对各种土壤都能适应,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紫叶小檗的园林应用

紫叶小檗春天开黄花,秋天结红果,是一种叶、花、果俱佳的观赏型花木。在园林中常和常绿树搭配作块面色彩布置,在北方城市中非常常见,一般在道路角隅丛植、大型花坛镶边或剪成球形对称状配植,或点缀在岩石间、池畔。

紫叶小檗种育苗


紫叶小檗为小檗科日本小檗之变型。近年来,在城乡绿化中广泛应用,是作绿化色带、花坛、彩球的优良材料。紫叶小檗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繁殖,也可通过枝条进行扦插育苗。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紫叶小檗播种育苗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播种时间:北京平原地区在春季土壤解冻后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

二、土壤准备:在播种前深翻土壤30厘米,清除杂草、树根及其他杂物,然后进行作垄或作床及土壤消毒等工作。

三、作垄及作床:紫叶小檗可采用高床育苗及宽垄育苗,尤其是在容易引起土壤板结的壤土及粘土上更是如此。在沙壤土上可以采用低床可平床育苗。

先作高床。高床的规格:长×宽×高=(10-15)×(1-1.2)×(0.2-0.25)米,床间距30至40厘米。作床前应划线,床面平整,边角分明,大小相等,规格为一致。然后作宽垄,宽垄的规格为长×宽×高=(10-15)×0.4×0.3米,垄间距30厘米,作垄时做到:大小一致,平直,土块破碎,整齐美观。然后进行土壤消毒,在播种前的3至5天,选择晴朗的天气,用5%的多菌灵喷洒床面或垄面,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前3天至5天喷洒1:100的氟乐灵,可减少杂草滋生。

四、种子处理

主要是种子的消毒及催芽工作,两者可以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方法是:把紫叶小檗种子浸泡在5%的多菌灵溶液中24至36小时,然后捞出,与经过消毒过筛的湿河沙按种子与河少的体积比为1:3混合均匀。然后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地下水位小于1.5米的地方,挖一四壁垂直的催芽坑,坑的大小依种子的数量而定。在催芽坑的最底下添5厘米的河沙,然后放置通气秆(用4至6根玉米秆作成),在把种子与河沙的混合物放置其中,上面覆盖5厘米的河沙,再覆盖5厘米的黄土即可。随时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一般情况下,北京平原地区3月下旬催芽后,10天至15天种子即可裂口发芽。

五、播种要点

1.垄播。用播种小镐在垄的两侧各开出宽深各5厘米的播种沟。开沟时做到深浅一致,大小相等,端直。撒种时要均匀,不漏播,不重播。播种量为每亩15公斤。覆土厚度为3至5厘米较合适。覆土后用镇压机镇或踩实,通过侧方灌溉灌一次透水。

2.高闲播种

在做好的高床上,均匀撒种,种子间距1至1.5厘米。覆土厚度2厘米。覆土后喷雾,灌透水。

六、播种苗管理

1.松土除草:播种后如杂草大量滋生,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清除杂草,除草时应做到“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则。松土厚度2至3厘米。

2.施肥灌溉:当苗高3至5厘米时进行土壤,复合肥每亩用量10至15千克即可。依土壤墒情及时灌溉。

3.病虫防治:紫叶小檗苗期,要注意苗木立枯病的预防,通过提早播种、高垄育苗、土壤消毒、种子发芽出土时每隔10天喷洒5%的多菌灵(连续喷洒三次)等措施,可以得到较好的预防。其他病虫害较少,未见危害发生。

4.苗木防寒:在入冬前的11月中旬灌冻水,然后埋土防寒。

通过以上措施,紫叶小檗当年苗高可达20至25厘米,壮苗率达80%以上。虽然通过播种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出苗率,但播种后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即播种出苗后苗木叶片不全是紫色的,也有绿色的,大小也有差异。因此,选择纯种紫叶小檗种子至关重要。

紫叶小檗的繁殖管理


紫叶小檗原产日本,喜凉爽湿润环境,耐寒也耐旱,不耐水涝,喜阳也能耐明,萌蘖强,耐修剪,对各种土壤都能适应,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繁殖主要采用扦插法,也可用分株、播种法。

扦插可在6~8月份选当年生芽眼饱满的半硬枝条,剪成长l0~12厘米的插穗,插入土中1/2,需搭棚遮荫或全光照喷雾。

10月下旬采种,洗净果肉,放于通风干燥处晾干,立即秋播或低温沙藏处理至翌年3月下旬播种,春季可以盆播,也可以做苗床开沟条播,20天即可出苗,而秋播以露地苗床播种为主。

因其小檗适应性强,长势强健,管理也很粗放,盆栽通常在2—2月份或秋季10—11月份进行分盆或移植上盆,如能带土球移植,则更有利于恢复。宜栽植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盛夏季节宜放在半阴处养护,其他季节应让它多接受光用;浇水应掌握问干间湿的原则,不干不浇。此植物虽较耐旱,但经常干旱对其生长不利,高温干燥时,如能喷水降温增湿,对其生长发育大有好处。生长期间,每月应施一次20%的饼肥水等液肥。由于它的萌蘖力强,在早春或或生长季,应对茂密的株丛进行必要的疏剪和短执,剪去老枝、弱枝等,使株形更加美观。小苗喜半阴环境,注意采取适当的遮阴措施,雨季注意排水。一年生实生苗移植一次后定植,2至3年后高可达1.0至1.2米,冠径可达0.4至0.8米。秋季落叶后.在根际周围开沟施腐熟厩肥或堆肥1次,然后埋土并浇足冻水。

喜欢《如何区分红叶小檗和红花继木》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红叶小檗属于花卉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