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花卉。活到老,学到老,种植花草的过程也如是,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设施兰花规模化生产栽培技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兰花是一种淡雅美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颜色有白、纯白、白绿和黄绿等: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广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兰花种子繁殖成功率低,而分株繁殖又极易感染死亡,不易存活,另外,现有技术生产的兰花产品质量较差且不具各规模化生产的条件。

1、选地整地

选择总含盐量0.5%以下且地势高、排水良好和土质疏松的向阳地作为种植地,将土壤深翻耙平,深翻深度为30cm,除去瓦砾、石块和草根,将土粉碎,地整平,保持土质疏松。

2、建设种植大棚

搭建南北走向大棚,棚长为20m,宽为2m,高为2.1m,覆盖厚度为0.5mm厚的棚膜,棚外设置用于通风的卷膜装置,并安装滴灌施肥系统、喷淋系统、照明系统和温湿度控制系统,闷棚20天。

3、幼苗培育

选择无病害、健壮的兰花幼苗,放入盛放有培养液(培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硫酸锌14份、草酸钙9份、尿素4份、酒石酸2份、硼酸1份和水100份。)的组培瓶中,放在种植大棚中驯化10天:

将兰花幼苗取出后反复用洁净水冲洗,然后放入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中全株浸泡5min。

在种植地边缘划出一块田地作为苗床,先在苗床底部铺垫1cm厚的细土,再填上1cm厚的基质(珍珠岩24份、蛭石20份、椰糠18份、河沙15份、腐叶土12份、草木灰10份、粉煤灰5份、羽毛粉5份、蚯蚓粪3份和松针2份。),将浸泡后的幼苗播种于基质中,用水喷透床面。其中,幼苗培育过程中每隔5天向幼苗根部滴加5滴营养液。

4、光照处理

15天后,对叶片未出现枯黄的幼苗成活植株进行光照处理,光照强度控制为1200勒克斯,时间控制为每天6h,大棚内温度控制为22℃。

5、移栽定植

挑选生长健壮的兰花幼苗(生长健壮的兰花幼苗地上部分长度为15cm,每苗根系数量3条以上。),移栽入种植地中,保持株距为30cm。

6、日常管理

水分管理:取淘米水和清水混合均匀制成浇灌液,通过喷淋系统喷洒,4月份每2天浇灌一次,6月份每天浇灌一次,入秋后保持盆土湿润;

施肥管理:每隔20~30天通过滴灌施肥系统施一次有机肥(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麦麸42份、米糠35份、木醋液32份、贝壳粉20份、草木灰17份、尿素10份、动物粪便5份、硼酸5份、腐殖酸3份和水55份。),每2个月施一次发酵的油粕,施肥后开启喷淋系统喷洒清水。

其中:营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竹醋液20份、海藻粉17份、赤霉素15份、杀菌剂10份、吲哚乙酸5份和水24份。中,杀菌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蒜头20份、生姜14份、苦瓜叶10份、柑橘皮6份、高锰酸钾溶液3份和双氧水25份,将蒜头、生姜、苦瓜叶和柑橘皮捣成泥状,加入10倍水搅匀浸泡8h,过滤后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xZH52.coM阅读欣赏

姜荷花的生长习性与规模化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姜荷花生长习性

(1)种球

姜荷花的种球由球茎及贮藏根组成。球茎为圆球形或略椭球形,表皮粗糙,球茎多顶芽,沿顶牙顺序而下分为若干圆层,形似芋头状;贮藏根由营养根根尖膨大而形成。比球茎略小,表皮光滑无生长芽点,每个球着生有2~5个贮藏根。

(2)萌芽

姜荷花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于3~4月露地种植后,约需2O~6O天方能开始萌芽生长,其萌芽时间的长短主要与温度及水分有关。温度较高(3O℃以上)和水分充足有助于提早萌芽,反之则萌芽延迟。此外,种球越大,贮藏根越多,萌芽越早,植株越健壮,切花的质量亦越高。

(3)生长与开花

种球萌芽后,先向下弯曲再转弯向上生长,露出土面后抽出叶片。每个种球能产生3~5个纺锤形的子球,叶片为长椭圆形,叶长35~50cm,叶宽5~8cm,顶端逐渐尖细。当姜荷花植株长至3~5片叶时开始现蕾,抽出花梗,而后抽出穗状花序,花梗长约30~60cm,花序长约10~20cm。花序由荷花状苞片构成,分为两部分,上部分苞片呈粉红色,顶端苞片外部呈浅绿色,约8~12片,下部分为浅绿色苞片,约6~10片,每片苞片内着生4朵白色小花。花期较长,多则90天,少则60~75天,一般夏、秋季开花。每株姜荷花只能抽一支切花,一般在前4代每个单株均能抽花,如此繁衍,繁衍一代约需25~35天,一般从5月至10月,一个生育周期内可繁衍3~5代。

(4)休眠

姜荷花通常以分株和球根进行繁殖,球根冬季进行休眠。在山东每到10月中下旬,由于气温降低和日照变短,姜荷花生长发育受阻,老叶开始黄化,抽出的花苞苞片变少、变薄,花色变淡,至11月初,叶片枯干.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地下之球根转入休眠状态。

2. 适宜姜荷花栽培的环境条件

(1)土壤

姜荷花喜欢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养分含量丰富的中上等壤质土壤,要求土壤容重在1.1~1.3g/cm之间,pH6.0~7.5的环境条件。如是栽培基质应疏松、多孔、肥沃。

(2)温度

姜荷花为热带植物.整个生长过程要求温度在20~32℃,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3O℃左右时有利于球根的生长。

(3)水分

姜荷花在个生育期间,均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水分含量以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佳,同时姜荷花亦忌地表积水和产生内涝。

(4)光照

高温和长日照是促进姜荷花开花的必要条件,但姜荷花忌阳光直射,不耐寒。

3. 规模化栽培技术

(1)土壤准备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交通便利的田块,耕翻深度为30~50cm,并结合深翻施腐熟有要机肥60~90t/hm2、尿素3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150kg/hm2;整地时畦的宽度应以操作和浇水方便为宜。盆栽时,盆土可用泥炭3份、肥土5份和少量沙混合配制,或用腐叶土、泥炭土和沙按5∶3∶2配制。

(2)种球准备

球茎的大小与贮藏根的多少均会影响切花及种球的产量,因此,种植时以选种球球茎直径大于1.5cm,且带3个以上贮藏根的种球为宜。种植前14~21天把姜荷花球根置于温度3O℃左右、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条件下存放21d或更长时间促其发芽。为预防病菌侵染,种植前最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球根30min。

(3)栽植技术

姜荷花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底,温室栽培应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栽种行、株距为20cm20cm或25~30cm20cm,每穴栽种一个球根,深度为4~6cm。覆土后立即浇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增温、保湿。盆栽时,一般盆径7~10cm的花盆栽1个大球,盆径17~27cm的花盆栽3个球根。

(4)肥水管理

在姜荷花苗长至7~10cm高时,为促进小苗生长健壮,可施1次稀薄液肥。肥料以腐熟饼肥、人粪尿(1∶10)为好,以后每隔15~20天追施尿素150kg/hm2;当花茎开始抽出时,要减少氮肥的用量,施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这样能促使花茎生长坚挺、球根肥大;开花期用0.3~0.5g/的钼酸铵溶液根外追施,苞片色彩更加鲜艳。盆栽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浓度不能太高.一般尿素为0.1%~0.2%,磷酸二氢钾为0.05%~0.1%,宜在土壤潮湿的情况下浇灌,用量达浇水量的1/2即可。

姜荷花在生长过程中要适量浇水,夏季温度高时应增加浇水次数,必要时结合施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有积水,否则根、茎易腐烂。大棚种植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浇水时应注意水温与土温相接近,温差不超过5℃,否则伤及根系。

(5)光照管理

姜荷花虽然喜温暖、湿润,但怕强光直射,困此夏季要适当遮阳、增湿、降温,可采用透光率为50%~70%的遮阳网从5、6月份开始遮阳。但遮阳应适度,如遮光过多,不仅会影响花的产量及质量,而且植株生长细弱,花朵小,观赏性差。当植株丛生拥挤时,应及时清除老株枯叶或进行分株,以利通风透光。遮阳网宜在8月下旬至9月初拆除。

(6)切花采收

姜荷花采收宜于早晨9:00前进行采收适期为花序顶端粉红色苞片展开4~6片,花序下半部苞片内小花开放1~2朵时较佳。

(7)种球采收与贮藏

在日照时数渐短(13h以下)、气温转凉(15℃以下)、贮藏根肥大后和地上部植株逐渐干枯进入休眠时即可采收种球。采收时要小心拔出种球,以免伤害新生的根茎。种球挖出后,需进行分球、清洗及消毒。为防止种球贮藏期发芽,应贮藏于温度17℃、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

病虫害防治
姜荷花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应在茎叶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防治。如有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防治。

应用范围
姜荷花的花期约在6月初至10月中上旬,正值本省夏季切花种类、产量较少的时期,正好可以弥补夏季切花之不足,尤其是因其花形像荷花,花色又讨喜,常被用来作为敬神礼佛的花卉,因此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宗教节庆,市场需求量明显增加,甚或偶有供不应求的现象。

蝴蝶兰盆花设施标准化生产


栽培技术
蝴蝶兰(Phalaenopsisamabilis),又名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蝴蝶兰是单茎性附生兰,茎短,叶大,花茎一至数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因其花姿婀娜,花色高雅繁多,为热带兰中的珍品,有兰中皇后之美誉。蝴蝶兰,喜高温、高湿、通风透气的生长环境,忌闷热及强光,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广东及台湾等地。目前世界栽培广泛。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条件的要求日益提高,一些名优高档花卉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蝴蝶兰产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设施生产日渐普遍。但由于部分地区受气候及环境条件的限制,栽培蝴蝶兰的难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1.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栽培地区的气侯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条件,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及市场商品性好的品种。目前,蝴蝶兰的栽培品种较多,有V31、火鸟、红天鹅、巨宝玫瑰、红龙等国内市场流行的大红花品种,有黄色、白色、斑点、条纹等国外畅销的中花型杂交品种。此外,蝴蝶兰的花期也是品种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在市场上,以春节前开始上市为时间终点,可将蝴蝶兰分为早花品种(11~12月开花)、中早花品种(元旦前后开花)、中花品种(春节前开花)、晚花品种(2月份)等4类。

2. 生产设施

目前,蝴蝶兰盆花在国内市场上属高档盆花,品质要求较高。蝴蝶兰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对栽培设施要求较高,因此用于蝴蝶兰盆花规模化生产的设施最好采用带有可进行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风系统,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和兰苗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的需求进行启闭的内外遮阳系统,由湿帘、供水系统和强风机等组成的降温系统,采用柴油自动加温机或燃煤加温机的冬季加温装置,用于喷药、喷肥、浇水的喷洒装置及温室面积利用率较高的滚动苗床等设施的连栋温室。此外,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及华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需增加保温装置,增加温室内暖气片和暖气管的数量,有条件的最好增设二层幕。

3. 育苗

(1)组培苗出瓶标准

经芽诱导并促根形成的组培苗的后代能较好地保持亲本的性状,且均一性好,设施规模化生产中多选用组培苗栽培。即将出瓶的组培苗必须无污染,叶数在3片以上,叶宽2cm左右,根数3条以上,根长大于1cm且粗壮有活力;单轴茎较明显;植株生长健壮,色泽亮绿。

(2)炼苗

由于瓶苗出瓶前生长于温度适中的组培室中,且瓶内湿度较高,如果直接种到温室内,会因环境变化太大而引起种苗死亡,从而影响移栽成苗率。因此,出瓶前必须先进行炼苗。即:将达到出瓶标准的瓶苗移至温室内散射光处,均匀照射2~3周,然后打开封口再放置约1周时间,使组培苗更加健壮,以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

4. 瓶苗的栽种

(1)瓶苗的分级

组培苗经炼苗后可出瓶栽种。打开瓶盖后,向培养瓶内加入小半瓶清水,轻轻摇晃瓶子,当根系和培养基脱离后,使用消毒处理过的镊子轻轻地将小苗从瓶中取出,注意不要夹伤叶片,尤其不要将心叶夹伤或将根部夹断。用清水将根系上附着的培养基冲洗掉,并去除黑根、黄叶,用0.1%多菌灵或百菌清溶液浸泡幼苗3~5min,放于洁净的纸张上置于阴凉处晾干,同时标记好品种名称及出瓶日期,并分为大(两叶距大于4cm)、小(两叶距小于4cm)两个等级,以便统一管理。

(2)种植前的准备

蝴蝶兰的根系为肉质气生根,培养基质需要具备透水、透气、耐腐烂、消毒容易、操作方便等特点,生产中常常采用优质水苔。种植前先在烈日下暴晒2天,再用自来水充分浸洗,将水苔捞起去掉硬枝及杂草后,用甩干机甩干,以手握紧无水滴下为度。

(3)种植

蝴蝶兰组培苗种植最适时期为5-6月份。种植时将水苔抖松,先垫少量水苔于根系底下,再用水苔将小苗根部及单轴茎包住,谨防折断根系,注意不要包住顶心或将根系基部全部露出。选用直径5.0cm的透明软塑料盆,将水苔包住后的小苗竖直植于盆的正中央。种后水苔应低于盆沿约1.0cm,用手捏压软盆感觉结实有弹性,用手轻提叶片而苗不会脱落为宜。定植后将小苗叶片按育苗盘对角线平行摆放,方向一致。偏小、根系偏短的苗可先假植于128 孔育苗盘中,水苔表面与孔沿应相隔0.5cm,待根系生长健壮后再取出植于直径5.0cm的塑料杯中。

(4)小苗管理

小苗抗病能力较差,种植后应立即喷洒1000倍百菌清防病。刚出瓶的苗前7天内不可浇水,仅在中午相对湿度低时向地面喷水或向叶面喷雾,温室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85%范围内,光照度控制在2000Lx左右,白天温度不宜超过30℃,夜温以20~22℃为佳,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使用遮阳网。7天以后可用清水浇半透,光照度可提高至5000 Lx。当在杯内壁与水苔间可见幼嫩的根尖及伸长的根系时,应适当加强肥水管理。小苗可用4000倍的速效肥(20-20-20)喷施叶面,一般3~4 天喷1 次,应在晴天上午浇水,浇水量以水苔均匀湿润为宜,切忌大水浇灌。

5. 中苗的栽培

(1)小苗换盆的时期

经过4~5个月的管理,5cm软盆中的小苗长至两叶距12cm左右,叶片肥厚坚挺,叶片间互相重叠遮挡,根系饱满,有些盘旋于盆底并有部分已长出盆外时,要将小苗转入直径8.3cm软盆中。可分2 次换盆,即穴盘中的小苗一般在2~3个月叶片会互相重叠遮挡,可先移植至直径5.0cm软盆中,再经2~3个月后再移至8.3cm软盆。

(2)小苗换盆的方法

小苗换盆前应先适当控制水分,在8.3cm软盆中放进4~5个泡沫块,以利于通风换气。取苗时,左手拿起小苗,用右手五指轻轻捏压软盆四周,使根系与盆边分开,然后右手食指及拇指捏住小苗单轴茎基部及水苔,左手五指抓住软盆下部,水平拉开取出小苗。将所有根系包裹在浸泡过的水苔中,松紧度仍需适中,以利于根的发展,竖直植于软盆正中央,注意种后盆内水苔应低于盆沿约2cm,种后以结实而有弹性感为宜。

(3)中苗管理

换盆后立即喷洒1000倍百菌清防病,光照度控制在15000Lx左右,白天温度不超过28℃,夜温不低于20℃为宜,空气湿度为65%~85%,每天只需向叶面喷水或在空气中喷雾以维持湿度。待盆中水苔较干时,可用2000倍的速效肥(20-20-20)浇一次。换盆25~30 天后,小苗已有新根长出,部分新根已达盆沿,此时可正常管理。一般,冬春季节及阴雨天气每10~15天用3000~4000 倍的速效肥(20-20-20)浇一次,夏秋季节及晴朗天气每7~10 天用3000~4000倍的速效肥(20-20-20)浇一次透水。浇水或浇肥后,应及时巡园,发现有漏浇或浇水不均匀的苗株要单株补水。

6. 大苗的栽培

(1)中苗换盆的时期

当中苗长至两叶距20~22cm,叶片开始互相遮挡,盆中根系已达盆底并在盆底盘旋1~2周时,应将中苗转移至直径为11.7cm的软盆中。

(2)中苗换盆方法

将中苗从8.3cm软盘中轻轻取出,用已消毒的剪刀剪去腐烂的根系和叶片,不用去掉原有水苔,在其外围再包裹一层水苔,松紧度适中,以根系不外露、不损伤为准,放至11.7cm的软盆中。换盆时需对植株进行适当分级,将株体大小基本一致的放在一起,以利于日后的管理。中苗叶片较长、较嫩,换盆时应小心轻放,以免叶片受损。

(3)大苗的肥水管理

换盆后应立即喷洒杀菌剂、杀虫剂,以预防病虫害。换盆后一周内不能浇水施肥,每天只需进行叶面喷水或喷雾,以维持相对湿度在65%~85%之间。换盆初期,光照度控制在12000Lx左右,正常生长时控制在18000~20000Lx,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夜间20~22℃,保持6~7℃的温差,以利于养分的积累。若温度低于20℃会刺激花芽分化、提前开花,影响其商品性。一周之后待水苔较干时,用4000倍的速效肥液(30-10-10)浇一次半水。换盆20 天左右,大苗已有新根长出,并有部分新根已达盆边,开始浇速效肥(20-20-20),一般稀释2000倍,间隔时间为7~10天。株型不够健壮的可用叶面肥喷施叶面,补充肥分,促进生长。

7. 花期调控

(1)催花管理

自然条件下,蝴蝶兰花芽萌发一般始于11月,盛花期为4月初,为实现蝴蝶兰在元旦、春节等节日上市,提高其经济价值,需通过催花处理调节花期。大苗叶距达28cm,生长健壮且球茎大而饱满时,可换至16.7cm盆中进行催花。蝴蝶兰的花芽分化必须经过低温春化阶段,此期间昼温降至25℃,夜温降至15~18℃较为理想,昼夜温差10℃左右;光照度为30000Lx,光照强,对开花有利,但需控制在不灼伤叶片的前提下;湿度可控制在70%~90%。可在海拔800~1000 m以上高山的自然条件下促使蝴蝶兰花芽分化、抽梗生长。从低温处理开始经历4~5个月的时间可开花,所以一般于上市前150~170天开始上山催花,经40天左右的高山栽培即可长出花芽。当花梗长至10~15cm时,即可结束低温处理,运至山下养护。花芽分化及花梗发育需要较多的养分,特别是磷、钾元素。忌氮肥过多,否则营养生长过旺,会抑制花芽分化。可使用2000倍的速效肥(10-30-20)浇施2~3次,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以利于蝴蝶兰花芽分化,提早开花。

(2)开花期的管理

蝴蝶兰的开花是低温促成的,管理上要格外精细,植株整齐摆放,叶片伸展方向一致。从开第一朵花起应适当减少施肥量,当水苔微干时,可用4000倍的速效肥液(15-20-25)浇灌,保持基质湿润。光照度控制在12000~20000Lx之间,温度18~30℃,空气湿度70%~85%。开花期病虫害防治时,应尽量避免肥液、药液喷溅到花朵上,以免影响花朵的质量。当花梗芽长至35cm左右时,用60~70cm包塑铁线竖直插在花枝旁,并用扎线1~2节轻轻固定花梗芽较硬部分,使花枝竖直向上生长。待花枝长至50cm,第一朵花开放时,将铁线从第一朵花或侧枝下约4cm处向前弯曲,末端微向下伸展,并用2~3节扎线将花枝固定在铁线上,使花朵有较好的向光性。

病虫害防治
做好病虫害防治是成功栽培蝴蝶兰的重要环节。蝴蝶兰设施栽培中病虫害的发生大多由温室环境控制不到位造成的。例如,光照不足,通风不畅,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等。蝴蝶兰常见的病害有灰霉病、炭疽病、白绢病、煤污病、软腐病等。主要的虫害有介壳虫、蓟马、蜗牛和蛞蝓等。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加强温室通风,调节温湿度、光照和空气循环,使之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并增加基质的透气性,改善根际环境。同时结合药剂防治,多种杀菌剂轮换使用。

浅谈紫薇规模化扦插繁殖技术要点


紫薇不仅是园景良材,还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根、皮、叶、花都可以入药。最近有苗农朋友咨询有关于紫薇怎么扦插繁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篇紫薇规模化扦插繁殖关键技术。

1采穗圃营建技术

1.1建圃种质材料选择

无性系扦插繁殖是优良品种快繁的首要途径,插穗数量供应影响繁殖时间和繁殖规模,建立良种采穗圃可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优质穗条,扩大繁殖系数,从而保证优良家系的规模化生产。从紫薇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中筛选出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的紫薇品种,如红尖紫薇、红粉紫薇、绿粉紫薇和白乔紫薇等优良单株扦插苗作为营建采穗圃的繁育材料。

1.2采穗圃地选择

根据紫薇的生态学特性,采穗圃应选择交通便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且无严重病虫害的农田或坡耕地。

1.3整地作床

在冬天翻土,晒白,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底前完成三犁三耙,随翻土每667m2施入2000kg火烧土或经堆沤的农家肥、钙镁磷肥400~500kg和石灰约50~100kg,床高25~30cm,床畦面宽100cm,沟宽40cm。

1.4扦插苗定植

(1)定植密度:密度过大会降低插穗的质量,密度过小插穗产量低。紫薇采穗圃初植密度为4000株/667m2左右,即株行距30cm×30cm,待采穗2至3年后,单株营养面积增加,逐步调整株行距为60m×60m,以达到稳定采穗圃产条量的目的。

(2)定植苗木:选用1年生苗高100cm以上、地径1.0cm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优选单株扦插苗。

(3)定植:2~4月份定植为宜,如因条件限制,也可在不同季节利用容器苗定植。种植时用移植铲再挖小穴,双手拿容器苗,小心卸掉容器袋,苗木放入小穴中,用双手覆土压实土壤,再培土。栽植深度一般以苗木根茎处与地面平或稍低3~5cm为宜。

1.5截干修剪

(1)在营建过程中,无性系植株定植1年后进行截干,因紫薇根颈部位萌发能力很强,截干高度以齐地为宜(于主干5cm以下截干),促进萌条的发生。控制萌条的数量5~7根,疏掉弱枝,重剪抑制徒长枝,提高穗条产量和质量。一般每年平茬一次,于春季和冬季结合硬枝扦插采穗对母枝实施平茬,留树干基部5cm以下的高度,8~10年重新营建采穗圃。

(2)5~9月份嫩枝扦插采穗后(采穗高度15~30cm),及时抹芽修枝,培育骨干枝3~5枝,并通过摘芽促进萌出新枝,提高穗条产量和质量。同时在扦插繁殖过程中采用优质短穗进行扦插育苗来提高穗条产量、扩大繁殖系数,实现紫薇良种的规模化生产。

1.6采穗圃管理

(1)水肥管理:定植当年加强中耕除草和水肥管理,8月之前氮磷肥混合施用2~3次,簿肥勤施为原则。第2年以后每年3~4月份追施复合肥1次,结合补充少量镁和硼微量元素;5~9月份嫩枝扦插采穗后,适当追施复合肥1~2次;冬季至早春,硬枝扦插采穗结束平茬后,全面清园,沟施有机肥500g/株和钙镁磷肥100g/株,使采穗所消耗的养分得到及时补充,促进萌条的生长发育,提高采穗圃穗条的产量和质量。

(2)病虫害防治:采穗圃常见有煤污病、白粉病、蚜虫、介壳虫、白蚁等病虫危害,应及时加以防治。

2扦插育苗关键技术

2.1扦插时间与扦插苗培育周期

硬枝扦插于紫薇落叶后的冬季至3月中旬进行,冬季要求搭建薄膜拱棚,强化保温保湿措施。嫩枝扦插于5~9月份进行,通过建立遮阳与温湿调控的扦插圃及50%泥炭+50%珍珠岩的混合基质插床,35~40d扦插一批,90%以上生根且开始抽梢生长时即可移栽到移植圃进行后续培育。

2.2圃地选择与插床准备

硬枝扦插圃地和嫩枝扦插移植圃应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日照良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4.6~5.9的无污染沙质壤土或轻壤土。整地前进行土壤消毒;圃地深翻25~30cm,晒白耙细,苗床宽100~110cm,畦高20~25cm,沟道宽约40~50cm,保持沟道畅通;床面覆盖5~8cm细粒林下黄心土,用木板把苗床打平打实。为了降温保湿,保持有利于插条成活的温度和湿度,还要在床面上方搭建高2~3m的固定拱棚,遮阳材料选用透光度30%左右的遮阳网。嫩枝扦插应建立遮阳与温湿调控的设施扦插圃,铺设宽1m左右、50%泥炭+50%珍珠岩的混合基质插床。

2.3插条的选择、采集与处理

在晴天早晨气温大幅度上升之前(6时至9时)或阴天,从采穗圃的母株上采集。

(1)嫩枝插穗:采用当年半木质化且健壮枝条,采集的枝条及时运回,尽量做到随剪随插,剪具应当足够锋利且用酒精消毒,确保剪枝时切面平滑,利用发育充实枝条剪成粗0.35~0.6cm、长约4~6cm的插穗,留2片叶子(或把叶子剪半或1/3)。插穗上端在芽上方0.5~1.0cm处平剪,扦插端在芽下方0.5cm处剪马耳形切口(以利于生根),插穗上部保留1个或多个萌生芽。

(2)硬枝插穗:采用1年生至多年生落叶健壮枝条中部营养充实部分,剪成长约12~15cm的插穗。剪后注意保水,可喷些水后放于塑料袋内,以免切口失水。如果不能随采随插,采回的枝条要在荫凉处摊开,并喷洒少量清水,盖上薄膜防止水分蒸发。

(3)穗条处理:制好的穗条过清水后,每20~3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基部对齐,在阴凉处保湿;剪制的插条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杀菌剂溶液浸泡5min(浓度按说明书要求配制,一般为500倍液),捞出后将插条集中放到拱棚内保湿(或用经过消毒的干净河沙假植)待插。

2.4扦插

扦插应在阴天进行(设施大棚内不限),扦插前采用NAA(或ABT生根粉)500mg/L速沾法或NAA(或ABT生根粉)100mg/L进行浸泡处理2~4h,提高扦插成活率和根生长量。扦插前先将苗床浇水湿透,待土稍干不沾手即可扦插。

(1)软枝扦插:密度以扦插叶片相接但不重叠为宜(株行距一般以5cm×10cm为宜),扦插深度以露出插穗最上部1~2芽即可。扦插时用竹签打钻孔,再将插穗放入孔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压,使土壤与种条密切接触。枝条扦插后用1000~12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百菌清喷洒苗床,直至浇透为止。插后,搭盖距床面约60~80cm高的弓形塑膜拱棚,两侧用土压紧,两端可以自由启闭(在夏季温度太高时应将两端掀起通风降温),当水分不足时喷水以保持土壤水分,相对湿度在85%~90%左右,在小拱棚上方安装喷雾系统,以利夏季高温时喷淋降温。

(2)硬枝扦插:密度为株行距15cm×20cm,扦插深度为穗长的2/3或1/2。扦插时插穗露节,插后轻微压实种条周围土壤,使土壤与种条密切接触。硬枝扦插对光照要求不严,可以用塑料薄膜搭棚保湿,也可用喷雾保湿。

2.5插后管理技术

2.5.1水分管理

扦插初期,应保持棚内土壤和空气湿度,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5%~90%,当膜内无水珠和苗床表土变干呈灰白色时(手捏土壤难成团)及时喷水保湿,浇水时务必使土壤上下全部湿润,防止上层有水,下层干燥,不利于生根成活;如果用手快捏土壤时有水从指缝里渗出,表明苗床土壤湿度过大,易造成插条基部腐烂,应停止浇水,揭开薄膜加快水分蒸发,插穗末端未形成愈伤组织前,要始终保持床面湿润;扦插后第15天开始展萌芽,第25天开始形成少量不定根,第30~40天发生许多不定根,此时适当延长喷雾间隔时间;长根后保持叶面基本无水,视土壤干湿情况进行喷雾间隔时间的调整,保持土壤的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适当炼苗和开始移栽。

2.5.2通风和遮阴

拱棚内温度控制在25~33℃。如果温度偏高、湿度过小,可通过通风和增加喷水进行调节;如果温度偏低、湿度过大,可采用封闭棚膜和减少喷水的措施进行控制。

2.5.3施肥

生根后可结合喷水进行防病喷药和叶面施肥。每隔10天于傍晚叶面水分晾干后,喷洒多菌灵800倍液与0.2%的尿素或0.3%磷酸氢二钾混合液1次,促使扦插苗木健壮生长。切忌过分施肥,以免烧苗。

2.5.4除萌和除草

扦插后至生根移栽前,这段时间要注意床面清洁,及时抹去插穗基部萌芽、枯枝、病叶和杂草,以减少养分消耗。清洁床面时要注意不能松动插条。

2.5.5拆棚与移植

夏插的10月份可拆去荫棚,翌春可分栽移植到大田苗圃;秋插的可在翌年春季拆去荫棚,初夏移植于大田苗圃。薄膜撤除时不要一次性掀完,而是把小拱棚的中间每隔3~4m把边膜撑起半拱高,这样的时间持续1~3周后再把膜全部撤掉即可。

滇重楼人工规模优化栽培技术


滇重楼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其根部的药用价值非常之高,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多种功效,是云南白药的主要组成药物,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有大量种植,今天樱桃小妹跟大家分享一些滇重楼人工规模优化栽培技术,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

传统药用滇重楼主要利用野生资源,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滇重楼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用药量大幅增加,而野生重楼生长缓慢,从种子萌发到收获需10多年时间,现野生资源已接近枯竭,严重威胁到以重楼为原料的医药企业的持续发展,人工栽培重楼已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人工栽培重楼从种植到收获也需8-10年时间,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尤其是滇重楼属喜阴植物忌强光直射,在播种或移栽前均需专门打桩搭建遮荫棚,进一步增加了滇重楼种植成本,使药农对滇重楼种植望而生畏,规模化种植难于推行。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降低滇重楼种植成本、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收益的滇重楼种植方法是客观需要的。

1、滇重楼选地:

选择海拔在1000-2500m之间,年降水量800mm以上,气候湿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土质呈中性或偏酸性、排水良好的山地;

2、滇重楼遮荫人工林种植:

以1~3×1~3m的株行距种植根系深度超过60cm、幼树年生长量大于100cm的阔叶经济林木,所述种植的阔叶经济林木的种苗高度大于150cm;

3、滇重楼种植管理:

A、待遮荫人工林生长1年后,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林下以15×15cm的株行距移栽滇重楼幼苗;

B、滇重楼生长周期内,每个季度定期对遮荫人工林进行修剪,以保证滇重楼获得合适的遮荫度。

利用不同植物的分层现象及生态位空间互补原理,采用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即有效解决了滇重楼的遮荫问题,节省了遮荫棚搭建费用,降低了种植成本,又可以同时收获经济林木的产品,大幅提高了土地收益,降低了种植风险。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收益高、风险低等优点,为滇重楼的人工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新的优化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就是樱桃小妹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滇重楼人工规模优化栽培技术,希望能对有需要的朋友们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种植技巧,欢迎关注花卉网!

三角梅规模化快繁技术及栽培方法


三角梅怎么栽培,今天小编要从三角梅的园林用途、栽培技术以及三角梅在规模化生产中快繁技术的运用等这几个方面为大家分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三角梅的园林用途

三角梅是常绿花灌木或花藤,并且花期长、色彩丰富,在园林中运用非常广泛,可作盆花、盆景、可单植、列植、群植、片植,可作主景,也可作配景,可做花坛、花境,还可作为绿篱、地被,在南方五省区的园林工程中三角梅是一非常优秀的园林树种。

2三角梅的栽培技术

2.1三角梅是常绿灌木,如果温度适宜全年都处于生长发育中,没有明显的的休眠期,但是在一年中最明显的生长期是春末至夏末(4月初至8月底),这时候的生长是生植生长,也就是长高长粗,如果在这一段时间内作为搞生产的就要抓住时间适时施肥,使其迅速生长,哪怕是形成徒长也行,但是在施肥中要注意的问题是氮、磷、钾都要匀衡,不然徒长枝太软,以后不可留做培养主枝用。秋初随着气温渐渐降低日照的减少,三角梅的生长也会减弱,这时候对单个的植株来讲,已生长出了许多枝叶,生长减缓后光合作用产长的有机物积累就很快,促进花芽的分化形成了花蕾。三角梅进入了开花阶段,如果是不作为商品花,在这时加施一次氮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水大肥),可人为打破它的生育生长而改变成生植生长。

2.2三角梅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怕积水,不耐涝,因此,必须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培养土一般可选用腐殖土4份、园土4份、沙子2份配制的培养土,也可使用晒干塘泥掺些煤饼渣作盆土。现在的种植植基质还可选择、用泥炭、椰糠加沙或土来配制。

三角梅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和高压繁殖,少部份品种以可以播种,但现在的大生产主要采用扦插,三角梅扦插极易生根,传统扦插季节一般在3~6月份进行,但是通过我们多年总结的经验是开花后扦插,就是没有开花前成活率高,如果要在开花前扦插,插条上的花蕾一定要摘除。

2.3三角梅扦插季节的掌握

按常规的一般扦插季节宜为3~6月份进行,杭州在5月下旬~6月上旬。在自然条件下三角梅扦插只要温度能达到24~30℃,湿度到60以上都有可以扦插,发根率都会很高。

2.4扦插后的养护管理

光照要适宜:遮光网只能用40%的,15d内见稀疏光,以后逐步加强光照,20~30d长新根,新根长出后要敦苗,早上要打开覆盖的遮光网和薄膜,到中午11点要再盖上,下午16点后又要打开,如此7d左右就可以全日照,在敦苗中如果夜间温度低于20℃,晚上要盖棚,以防受冻。

保湿:在小拱棚内扦插的20d内湿度都要保持在60以上如天气干燥要注意浇水,如果是用花盆扦插的要蒙保鲜膜保湿,留好通风孔。傍晚揭开通风,喷水后再蒙上。现在有更好的育苗箱。

根外施肥:10d左右喷一次1‰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

浇水:前期保持基质湿润(空气湿度50%以上)40d后逐步“间干间湿”。

2.5三角梅的移裁

扦插40d成活的小苗在强阳光下炼苗一周,施薄肥。50~60d分株上盆,在上盆时注意一个问题,有些品种根系不是很好,为了以后换盆和再移裁时泥土不脱落,在上盆或上袋时,可在容器内先放一层棕网或阴网。并且有些品种根系不发达,在配制种植土时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更有利生根。

2.6提高三角梅扦插成活率的方法

三角梅有部份品部种不容易生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促进生根:

环割法:在扦插前10d左右,于扦插技基部节下环割1cm处理;

杨柳枝浸出液处理法:取杨柳绿枝去叶后,剪成10cm小段,用凉开水浸泡5d,用这浸出液处理扦插技,诱导发新根;

生根剂处理:生根粉、奈乙酸、920、维生素B12都可以。

2.7三角梅的粗枝扦插

插穗长50~100cm,上切口需封腊,防水份蒸发,注意保湿。插后40~60d抽芽,芽长到20cm叶片生长稳定后上盆,此时根系尚不健全,应适度修枝,遮荫,保守的可以把全部叶片摘除以利二次成活。成活植株应接受全光照养护。

三角梅扦插是先吐芽长枝,后生根。所以在吐芽长枝条时,切不可移栽、松土,以免影响枝条生根。三角梅喜高温和充足的阳光照射,泥土只要保持湿润,不怕暴晒。当年入秋时要有意蹲盆一个月,即在其枝叶茂盛后,要少浇水,保持半干半湿,让其绿叶掉落,花芽茁壮生长。“摘叶可发芽,控水可长花”这就是三角梅的特异性。

三角梅生长迅速,生长期要注意整形修剪,以促进侧枝生长,多生花枝。修剪次数一般每年为1~3次(造形的除外)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开花次数。每次开花后,要及时清除残花,以减少养分消耗。花期过后要对过密枝条、内膛枝、徒长枝、弱势枝条进行疏剪,对其他枝条一般不修剪或只对枝头稍作修剪(不宜重剪),以缩短下一轮的生长期,促其早开花、多次开花。

2.8合理施肥

三角梅需要一定的养分,在生长期内要进行适当的施肥,才能满足其生长的需要。肥料应腐熟,施肥应少量多次,浓度要淡,否则,易伤害根系,影响生长。5月开始,每半月施1次10~15%的饼肥液,以促进春梢生长;7~8月高温季节,为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应每隔15~20d施1次10%的饼肥液和少量过磷酸钙或少量复混肥液;9月后应少施氮肥,可用施焦泥灰和少量过磷酸钙,以促进三角梅开得鲜红美观。为了花色更鲜艳还可增施硼砂,硼砂作液肥施时按6‰,作叶面肥以2‰为宜。

3三角梅在规模化生产中快繁技术的运用

随着规模化生产的发展,三角梅的传统繁殖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运用快繁技术我们可以在有效的单位面积内,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能满足生产所需要的种苗。

3.1全光照喷雾扦插法:在大棚或小拱棚内进行

苗床准备:苗床长度不限,为了方便操作,宽度以1~1.2m为最适.苗床与苗床之间留40cm距离,苗床要高出地面以利排水,苗床底部要做成拱形并且要留排水孔,在苗床底部垫一层煤渣,垫好煤渣后用多菌灵或百菌清800倍液消毒,在煤渣上盖一层土工布,再铺配好的基质,可用珍珠岩、泥炭、椰糠,厚度8~10cm。

棚内安装微喷,以喷头的喷洒面积确定数量,微喷上一定要安止滴阀,水泵开关上安装定时器,调节定时喷雾。

选取生长健壮的枝条,以8~10cm剪成扦条,并且保留2~3片叶片,用生根剂处理后扦入也备好的苗床中,扦入深度2cm,不宜太深,深了易腐烂。开启水泵开关,根据温湿度调节喷雾时间,地温不能超过30℃,温度控制在30~32之间。如果运用全光照喷雾扦插法,大约一星期枝条愈合,10d扎根,15~20d可培育出健壮的三角梅小苗。采用三角梅的全光照喷雾扦插法,一般生根时间可提前7~10d左右。并且单位面积利用率高。

3.2电热温床扦插法

苗床准备,苗床要选拔在大棚内或小拱棚,厢面长以15m以内、宽1~1.2m,做成苗床,用多菌灵或百菌清800倍液消毒,消毒后铺一层5cm厚的沙子,沙子上铺上电热温床,电热线之间距离8~10cm,电热线铺好后再覆一层8~10cm的沙子,苗床就做好等用。在此要注意的是电热线要固定,要加控温器。

秋末选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枝条或者更粗的也行(带3~4个芽),剪成插条,插条剪口要平口,根据枝条粗、细以每30~50根扎成捆,之后在加入了生根粉的1200倍多菌灵溶液中浸泡基部1~2h,捞起阴干,成捆的放于做好的苗床上,基部藏于沙中2cm。温度控制在28℃,沙子的湿度控制在60%偏干可用喷雾器喷水,偏湿则应加强通风,7d后可形成愈伤组织,10~12d可生根。

3.3组织培养法

取三角梅的芽作外植体,经消毒灭菌后,切取0.4~2mm,接种到加入萘乙酸的MS培养基中,等60~70d长出不定芽,再转接到的1/2MS培养基上,经过15~20d诱导出不定根,当小苗长到5cm左右时,即可移出瓶。移裁前将培养瓶塞打开,炼苗2d,洗去根部的琼脂,移裁到配好的基质中,注意光照和温湿度控制,成活后再移裁到容器中,进行正常管养。组织培养法的好处是生产量大,占地小,占地时间短并可以脱毒生产。

3.4①嫁接技术在三角梅生产上的运用;②三角梅的花期调空(崔花、延迟花期)。

作为开花植物人们都想通过调节花期来满足我们生产活动的需要,事实上很多开花植物都可以调控花期,植物生长周期都要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气候环境、营养物质、光周期等等,三角梅是强阳性短日照植物,最简单的方法就可以通过遮光控制法,可以提早开花,假如我要50d后要三角梅开花,在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17点后遮光,这样连续25~30d的遮光处理,50d后一定能开花。在此要注意的是控光时如果光照时间低于9h生长会减弱不开花。

控水法:控水法是利用植物为适应环境而进行身理调节的方法,当植物遇到干旱等恶劣的气侯条件时,为了繁殖后代,它会很快的开花结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水来调节三角梅的花期,控水控花可以根据地区、气侯、温度、品种决定控水时间的长短,通常以整棵植株叶片达到蒌蔫为宜,这样少量的给水能保证不干死,持续3~7d,然后逐步给水,在这过程中植株叶片会全部脱落,等发出芽后,可以薄施一次磷钾肥。水还是要适量,切忌水不能过多,水过多花芽也会转变为叶芽。对地苗来讲,控水法要连续多控几次效果才好,控水法要在需要开花前40~50d进行,另外还有施肥控制法:在生长期加施硝酸钾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都可以提早开花。10d施一次硝酸钾连续三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7d一次,也连续三次。此方法要在需要开花前60d进行。另外现在有很多生长调节剂都可以崔花,在此就不一一讲述了。如果要延长花期最好方法是降低温度,控制施肥。重剪也可以延长花期。

玫瑰花现代化规模栽培技术


玫瑰花怎么栽培?玫瑰花的品种有很多,大部分品种都是色泽艳丽,美丽非凡。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现代规模化玫瑰花的栽培技术。

1优选品种、繁育种苗

1.1品种的选取

玫瑰花在品种的选取上应结合栽培目及栽培区域的自然气候环境来决定,一般而言,用于种植栽培的玫瑰品种有小、中、大三种花型,如用于玫瑰膏,油的提取或玫瑰花蕾及玫瑰鲜花采摘,首选丰花玫瑰、格拉斯玫瑰及重瓣红玫瑰;如以观赏或绿化为主,选择重瓣红玫瑰、白玫瑰、单瓣红玫瑰、刺果玫瑰及紫枝玫瑰为佳。在玫瑰品种的生长发育自然气候条件上,应保证光照充足,温度适中,以符合玫瑰喜光不喜高温的习性。在温度区间上,以15~25℃为最佳。玫瑰栽培应保证光照强度不低于25000lx,不高于50000lx。

1.2繁育种苗

在早春时节及秋末时节,为使玫瑰茎部发发育新根,应采取分株培育方法,分株的频率为每隔2~4年进行1次分株。在玫瑰进入生长期后,刻伤玫瑰枝条芽下端,在有机肥及水分较为湿润的土壤中埋入刻伤枝条芽,土壤表面伸出枝条端,当刻伤枝条芽端萌发新根后,进行压条及分切栽培。选取蔷薇砧木,挑选玫瑰花芽眼中的1~2个较为饱满的,进行以芽接形式为主的嫁接,嫁接间距在8~10cm之间,选择枝条中具有接活芽的玫瑰枝,将其进行分段剪开。这种嫁接玫瑰种苗的方式应在温度不高于26℃的晴天下完成。选择在每年的6~8月间,选取当年生健壮玫瑰枝条,采用修剪节间长扦插枝的方式,将玫瑰枝条的下部及叶片进行削平及摘除,然后进行枝条的处理,如施加生长激素,即为扦插育种。通常情况下,扦插成活率不低于80%。在节间长扦插枝的数量上一般以3~4个为宜。

2土壤选择、平整地畦、设置温室大棚

2.1土壤选择

玫瑰根系较深,达到70~100cm,玫瑰花种植栽培土壤应以泥性土壤为主,如粘壤土,沙壤土等,玫瑰花对种植栽培土壤性能要求不高,其本身带有抗旱抗寒特性,能够适应一般的种植土壤。但应注意的是,如土壤环境较为潮湿,如低洼地及积水沼泽地,玫瑰花不具备较强的耐潮湿性,如在此土壤环境下种植,玫瑰花产量会受影响。玫瑰花种植土壤的基本要求是排水性及透气性好,土壤蓬松,在土壤pH值上,以6.0~8.5为最适宜。土壤磷、钾、镁、钙、氮等营养元素应满足玫瑰生长所需矿物质元素的85~90%。玫瑰花栽种应以土壤较为干燥,且向阳条件好的地点为主。土壤选择上要注意做好排水及地下水水位控制,避免地下水水位过高而导致玫瑰植株枯枝烂根及死亡。

2.2平整地畦

如玫瑰花种植土壤内腐殖质含量不足,应在对土壤进行深翻的同时,施加动物粪肥及堆肥,对土壤加以改良。在地畦的处理上,一般设定畦长为6m,畦高位0.5m,畦宽为0.9~1.0m,沟宽为0.4m。进行完地畦的平整,完成定植畦后,对土壤特性进行测量,使其pH值保持在6.5左右,并对土壤的压实密度及透气性加以测定,以EC值为0.9~1.0mS/cm为依据。

2.3温室大棚

除了在土地及地畦上进行改良及平整外,由于玫瑰植株生长阶段的最佳温度区间为22~25℃,且夜间温度应在12~15℃之间,并保持65~70%的相对适度。此时可以考虑采用温室大棚来对空气对流情况及温度情况进行调控。例如通过加盖新型的温控大棚,并采用具备保温性强、转光性好、抗老化佳、消雾及防流滴性能突出的复合膜进行覆盖,辅之遮阳、熏蒸及水肥滴灌等辅助系统,可以提高玫瑰植株的成活率。

3定植、栽培

3.1定植

定植时间在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及秋季为主,为提高玫瑰花定植成活率,通常选择在一年的10~11月中旬秋季时节进行。春季栽种应在玫瑰出土萌芽前,如土地解冻时间较晚,为避免成活率受影响,可以在冬季前采购玫瑰种苗,采用假植方法栽植。

3.2栽培

在玫瑰花栽植的密度上,如采用大田生产栽种的方式,一般确定栽植密度为2.0~2.5m×1.0~1.5m,以2m×1m为最常见的栽植密度。在玫瑰花栽植的株间行距上,以50cm×2m为宜,每亩栽植450~600株。在栽植方法上把握以下几点:对栽植土壤进行平整,划出株行距线,以沟植或穴植为主,沟的深度及宽度可以设定为40cm,每穴栽植1株,穴与栽植苗木保持垂直,地面与玫瑰种苗根茎保持平行,并在填土时对根系进行抖动,以使其能够在土壤中充分舒展。在穴或沟内填入表土,并施加腐熟有机肥料,在施肥量上以2000~3000kg/667m2为准。施肥,浇水后,将底土填入,并使底土与腐热有机肥得以均匀混合,最后土壤的踏实及栽植沟,穴的整平。在栽植沟,穴枝条的平茬上,一般在秋季定植之后进行。

4田间管理

4.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主要做好施肥管理、浇水管理、间作管理及中耕除草等。施肥管理与浇水管理一道,共同决定了玫瑰花亩产产量,因此需要尤其重视。在进行肥水管理时,主要是参考玫瑰花的生长属性,进行不少于3次追肥及4次浇水。

在追肥管理上,相关要点如下:玫瑰花芽萌发时的春季时节,应尽早进行施肥,施肥时间以土地解冻时间为准,施肥肥料类型饿选择碳酸氢铵及粪尿等。施肥量为农家肥每株约15~20kg,施肥方式沟施,穴施均可,粪尿施肥量为500~800kg/667m2。玫瑰花蕾成熟时节的5~7月间,应施加花后肥,肥料类型及施肥量为:有机腐熟肥50~60t/hm2,磷酸二铵肥650~700kg/hm2。玫瑰枝叶生长停滞期的8~10月间,施肥类型要以有机肥为主,不再使用氮肥等速效肥料,在施肥的同时可以同步进行土壤深耕种。冬季时节,由于玫瑰植株进入休眠阶段,在肥料施加上,首选钙肥及农家肥,如鸡,羊粪等基肥。在浇水管理上,应进行萌芽水、花前水、花后水及冬前水的4次浇水。萌芽水、花前及花后水主要是满足玫瑰花生长需求,冬前水则以改进玫瑰花耐寒性表现为主。浇水与施肥可以同步进行。在间作管理上,如玫瑰花园刚刚完成定植,可以在前两年进行粮食作物间作,第三年开始不再间作。在中耕除草环节,玫瑰花幼苗发育期,用手将杂草拔出,在中耕时应注意不可伤到玫瑰种苗根部部位,并尽量进行浅耕,玫瑰植株生长期间应定期清理杂草,进入冬季后,对土壤进行深耕。

4.2苗木管理

苗木管理主要是对玫瑰植株进行枝叶,枝条的修剪,修剪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植株的通风透光,并尽快抽生新枝。在栽植3年后应对玫瑰病虫枝、过密枝、弱枝及拖地,枯死枝进行修剪的,保留根茎部位以上约20~30cm。在冬季时节,短剪玫瑰枝条顶部,将顶梢减去约15cm,以促新枝发育。在玫瑰生长5~6年后,应进行1次更新修剪,促进玫瑰丰产率。修剪玫瑰枝条时,要采用平口剪口,在节上方设置剪口,剪口面上缘部位要高于玫瑰腋芽0.2~0.3cm,剪口面下缘部位要高于芽根0.5~2.5cm。

5病虫害防治

针对白粉病可以采用喷施粉锈宁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防治锈病主要依靠春季病芽摘除及焚烧。药物防治方法应选择在春季时节,玫瑰花萌芽之前,采用3~5°的Be石硫合剂或者400倍液的百菌清(比例为75%)进行喷洒,在玫瑰花花后期,采用800倍液的百菌清(比例为75%)进行叶面喷洒,喷洒次数以每隔1周喷1次,连喷4次为宜。在虫害防治上,主要是蚜虫、天牛及红蜘蛛等,可通过病枝修剪及喷洒1200倍液的锐螨净、600倍液的螨即死加以防治。

6结语

玫瑰花栽植在现代背景下可以发挥其在多个方面的价值,在进行玫瑰花栽培时,应对基本的栽培要点及技术加以熟悉,以提高玫瑰花栽植的丰产率。本文针对玫瑰花栽培技术,从土壤、育苗、栽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玫瑰花栽植花农提供技术指导及借鉴。

2018年开春种苗采购节优质供应商火热招募中,点此报名吧!

蝴蝶兰怎么养?蝴蝶兰花卉设施栽培技术详解


蝴蝶兰,根系发达,茎肥厚而短,大多为常绿。开花期长,一朵花可开放2~4周,一枝花可开放几个月,花色有白花、白花红舌、粉红花等,素有“洋兰皇后”的美称。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蝴蝶兰花卉设施栽培技术吧。

1、蝴蝶兰栽培技术

1.温度

蝴蝶兰在野外白天生长温度为27~32℃,夜间温度为18~25℃,喜好高的相对湿度与高遮荫状况。环境温度不要低于15℃或高于32℃。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0℃。在低温催花阶段,温度维持于16~22℃,完成开花阶段温度维持于18~22℃。在催花6周后,温度可稍微增高,但是处理的温度如果太高或是光量不足,花梗会增长,分枝数目会减少,花朵数也会减少。

2.光照

光照是养好蝴蝶兰的关键,在生长时期,要有足够的光照以促使叶片与根部的发育。但是太多的光量也可导致叶烧现象,光量不足则植物生长状态不良,叶片分布呈稀散状,花梗发育不良,根部发育不足,遮阳网最佳使用方式为双层活动网。一层网为70%遮荫率,另一层网为50%遮荫率。在大晴天或正中午时刻利用活动网来避免极端日照,切忌强光直射。在冬天一般要遮光30%~50%。

建议光照量列举如下:(1)红花品种:①生长时期:小苗期3000~6000Lux;中苗期6000~12000Lux;大苗期10000~20000Lux;②低温催花:15000~20000Lux;③完成开花:20000~25000Lux。(2)白花品种:①生长时期:小苗期4000~8000Lux;中苗期8000~15000Lux;大苗期15000~25000Lux②低温催花:20000~25000Lux;③完成开花:20000~30000Lux。(3)中小花品种:①生长时期:小苗期3000~5000Lux;中苗期5000~10000Lux;大苗期10000~15000Lux;②低温催花:10000~15000Lux;③完成开花:15000~20000Lux

在日照分布较均匀的地区(日照量受季节影响较少),且在光线可以散射的情况下,可以提高20%的日照量;但在高日照量时,要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3.相对湿度。蝴蝶兰的生长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在过湿的环境下,高温高湿往往相伴着病害。最适宜的湿度范围为60%~85%RH。一般长期低于40%RH,叶片失去光泽,高于90%RH将导致病虫害增加。适用的设备系统包括在温室上方以高压喷雾设备增加雾粒,在盆器下方洒水,使用水墙与风扇等。但要避免造成作物潮湿,作物生长在高相对湿度的环境时,白日温度与日照量都可增加,使温室内部维持恒温,并且要维持良好的空气循环。因此温室高度最好要高于植物0.66~1m。

4.肥料及水分。各阶段兰苗的生长需要不同,其需求的肥料元素也不同。与所有的开花植物一样,肥料的成分随生长阶段而变化,小苗以氮肥为主,大苗则以磷钾肥为主。蝴蝶兰的施肥可使用NPK复合肥料。肥料的施用依品种而异。pH(酸碱度)的范围为5.5~6.5,EC(含盐量)范围为0.4~1.2mS/cm。氮肥如果太高,会导致叶片过度生长。EC值如果太高,根部则会死亡。一般7~10天施用1次,每月浇1~2次水,以洗去多余盐分,以浇至湿润为宜,忌长期潮湿。冬季浇水时水温应调至18~22℃,以免冻坏根系。

蝴蝶兰种植于水草内,通常自顶部灌溉,灌溉水不能有污染,水中的钠与氯离子浓度不得超过100mg/L。重碳酸盐浓度不得过量。如果使用水源的水质不良,则必须使用逆渗透处理水。

5.空气。蝴蝶兰的生长环境要求空气流通清新,闷闭的环境对生长不利,特别是冬季如果棚内空气受污染时会导致大面积的掉苞、凋花等。一般在栽培中用小风扇来循环室内空气,并经常通风。

2、蝴蝶兰栽培各阶段管理

1.小苗

刚出瓶至15cm的苗为小苗,此阶段苗较脆弱,对环境敏感。其生长适温在22~33℃之间,湿度60%~85%,光照3000~8000Lux,视苗株状况而定。由于高温、高湿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每月喷2~3次杀菌杀虫药预防。肥料方面以花多多(P)3-1-13000~5000倍液为主。每月施用3~5次,另浇2~3次水,每次不宜多施,以利根系发育。另外每次换盆后应浇1次杀菌药和1次开根肥,然后则按正常肥水施用。

2.中苗

中苗是指叶展15~25cm的兰苗,通常具有4~5片生长良好的叶片,将中苗移植到12~15cm的软盆后种植5~6月。其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20~32℃,湿度50%~80%,光照8000~15000Lux,肥料上以P2-2-2为主,P3-1-1为辅(2000~3000倍液)。每月施用3~4次,每月浇水1~2次,以保持水草pH值正常(5.5~6.5)。

3.大苗

25cm至催花前的苗为大苗,通常已有5片叶以上,植株健壮。此阶段苗应逐渐提高其营养的积累,以利催花处理。适宜的环境为:温度18~32℃,湿度50%~80%,光照15000~25000Lux,其抗寒、抗热性已较强。一般可耐15~16℃的低温或35~36℃的高温。但长期高温会导致病害暴发。肥水上以P1-3-2为主、P2-2-2为辅2000倍液每月施用3~4次,每月浇1~2次水。

3、催花处理

蝴蝶兰足够成熟后即可处理开花。表现为假球茎粗壮、结实、有4~5片叶。催花期一般在预计开花时提前4~4.5个月时处理。本阶段环境控制在温度16~28℃,湿度50%~80%,光照25000~35000Lux。在适当的范围内苗株越大光照越强。至少有10℃以上的温差,另外白天温度不可太高,超过30℃时会阻障花梗的形成(个别品种除外)。肥料上以P1-3-2和P9-45-15相间的方式1000~2000倍液施用,每月照旧浇水1~2次,但应注意根系,以免烂根。花梗出来2~5cm时则进入抽梗苗管理。

4、抽梗苗及开花株管理

本阶段苗的环境控制与催花处理一样,但在肥料施用上则以P1-3-22000倍液为主。在开花时应适当减少肥料施用。每月施用2~3次则可,多浇水;花谢后温度18~30℃。最好在20℃以上。光照20000~25000Lux,并施用2~3次P2-2-2,以恢复其营养利于再次开花。

5、蝴蝶兰病虫害防治

蝴蝶兰的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适宜的生长环境是降低兰苗发病率的关键,预防病虫害,首先要使兰苗健壮、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另一方面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适当通风,并养成良好的园艺操作习惯,忌生长环境大起大落,造成兰苗不适而产生病害,同时,一旦发现病虫害为害时,要及早防治。

1.虫害

主要有介壳虫、螨类、蚜虫、线虫、粉虱。

2.病害

兰花最主要的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症状如:腐烂、发锈、猝倒、枯萎、溃疡、炭疽、痂斑、斑点、霉变、组织坏死、植株衰萎等。其它还有白绢病、炭疽病、灰霉病、叶枯病等真菌类病害。细菌病主要是细菌软腐病和细菌性褐斑病。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设施兰花规模化生产栽培技术》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规模化种植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