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故而很多人迷上了种植花木。长期的种养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你在种植过程上遇上麻烦了吗?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玉露配土(南方北方的差异)”,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关于玉露配土有很多不同的配方,有的配方也比较极端(过于追求透水),但是对于普通花友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尤为重要,但是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呢?本文是一位北方花友通过自己一年来养护玉露总结的一些有关玉露配土的心得。

养玉露也有1个年头了,虽然时间真的很短,但做了很多实验,刚开始养玉露的时候我就用的泥炭土,90%的纯泥炭兑了一些沙子什么的,后来听圈里的朋友说需要纯颗粒土,颗粒土通风不会烂根,那样玉露会养的更肥一些,于是我又把一部分玉露换成纯颗粒土,但是养了几个月发现玉露却是在退化,生根很慢长的也慢,过于通风叶子也不断受伤,再次换土的时候发现玉露的根都枯萎了,所以今天才跟大家分享下。

我无论做什么,都比较喜欢研究。所以我个人觉得养玉露,用什么土,还是分地区的,地区气候条件不一样,所以养法也不一样,这就跟养孩子一样,什么条件,造就什么样的人,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野生玉露呢,归功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会跟我们见到草一样,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换,不断是枯萎复苏,造就了它自然的美。

我是东北人,东北无论什么季节,空气都比较通透,所以不太适合用纯颗粒土,夏天过于通风会有伤玉露的根,就照成了玉露不生长(也就是所谓的休眠期,其实是自我保护),而用泥炭土呢会更快的让玉露发根,更会存储一些水分,确保玉露根部的吸收,不会担心过于通风过于闷热,因为东北不会有闷热气候。冬天的话现在我住楼,东北这边冬天需要交取暖费,我所在地区室内会达到25度以上,也完全适合玉露生长,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给它通通风。在东北的这个地方,养功犀利的话,玉露就很难会有休眠期(自我保护期),因为东北可以每年换2次土,每次换土都需要修根,不修根的话玉露会停止生长,我母亲喜欢养花,她告诉我修根是为了让它更好的生长,现在我懂了,根部老化它吸收营养也会慢,那样基本就等于停止生长,所以东北只有在换土那2个月才是所谓的休眠期,其他时间都可以概括到生长期。

而南方气候不同,湿度比较大一些。夏天的时候南方过于闷热,去过南方或在南方生活的人应该深有感受的,记得前几年去广州,这是一个要命的事件,感觉无法呼吸,白天只能在宾馆打着空调躺在床上喘息,晚上才能出去娱乐。我相信花跟人是一样的,它们也会无法呼吸,如果用泥炭土养玉露的话,在夏天闷热的时候,玉露无法呼吸,会把它闷死,所以用纯颗粒土更适合它。南方冬天的时候跟北方不同,南方的冬天是湿冷,所以玉露的休眠期会比北方时间更长,因为它需要自我保护。

所以个人觉得,养好玉露,需要分析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什么样的土去养它,寻找最适合你的养法,最适合它的生长条件。胡乱的去跟随他人的养法是不正确的。

XZh52.COM编辑精选

在北方多肉植物应该如何配土


对于高手来说多肉植物对配土很有讲究,因为不同地域因为气候环境不同,所以配土需要适当的估计到环境,有花友问到北方多肉植物怎么配土,那么我们直接来看一个北方花友自己的配土。

作者地处辽宁省锦州市,爱花十几年,接触景天4年,入坑两年,本地夏季气温高37度,一般35度就算极限了,冬季11月至次年3月,低温零下18度,一般而言零下15度是。气候特点是夏季少雨、春季多风、秋季短暂、气温起伏很大。

本人的养殖条件,露养于外窗台、一处约8平的小平台,冬季室内。品种喜好,喜欢大的莲花座,欧货那种,大群生也喜欢,对小而萌的感觉一般。

下面总结一下自己的养殖经验,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1、用土与用盆

很多刚入坑的朋友为此烦恼,而老鸟们绝无此事,为何?因为老手懂得盆、土、水、肥、环境、植株等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单独讲究其中的某一个因素没有意义。打个比方,如果盆子很通透,那么土颗粒细一些就没什么问题;如果土是粗颗粒,细的含量很少,那么浇水勤一些是必要的;如果土中泥炭等有机质配比较高。

我自己喜欢粗陶盆,首先是通透好,其次由于我的配土中珍珠岩偏多,陶盆可以保证露养的稳固,不被大风吹翻。

我的配土,粗粒珍珠岩、东北松针土、石灰岩碎屑,体积比大概是5:3:1,加少量木炭、活性炭、坚果壳。

2、浇水

我属于喜欢浇水型的,会根据季节、盆土的不同、植株的不同区别对待。非生长旺季时沿着盆边溜边,10天一次。生长季可能5天一次,大水漫灌。对于鹿角海棠之类喜水的品种加密频次。

3、施肥

我喜欢用水肥,生长季半月一次吧,浇水时兑入自酿水果酵素、自酿的EM菌液、沼气液、钙宝(一种微量元素合剂)、磷酸二氢钾、重过磷酸钙、尿素等,我自己称为鸡尾酒施肥法。当然控释颗粒肥也用一点。

4、用药

就算看不到虫害、病害,适当的用药还是必须的。大概两个月会用一次杀虫剂、杀菌剂兑水灌根。杀虫剂主要是用阿维菌素、吡虫啉等,杀菌剂主要用多菌灵。冬季室内养殖时,杀菌剂会加密使用。

5、遮阳、防雨与防冻

本地的夏季阳光也有毒辣的时候,我自己感觉在本地33度是个界限,如果低于33度基本都不需要遮阳,入室超过了需要对不耐晒的品种遮阳,本地属辽西干旱区,连雨天很少,防雨不是问题。

在春秋两季,防冻是个大问题,低温时节正是景天的黄金季节,舍不得放弃露养,又得防范灭顶之灾,很纠结。我的经验是多数景天品种可以渡过低气温零下5度的天气,长生草等少量品种可以耐受零下8度。

6、授粉育种

为了让景天能同时开花,应该让它们在相同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可以很好地完成杂交。我喜欢用牙科用的涂药棒作为授粉工具。在花期应关注母株的健康状态,此时母株耗损严重,一旦发现母株体力不支,应该剪掉花剑,改善生长条件,尽快复壮。

7、播种育苗

我喜欢春季播种,此时种子新鲜,经过两个月的苗期,度夏较安全。播种用土是泥炭土、草炭土、椰糠土、蛭石、细粒珍珠岩的混合物,基本等比配合。播种前以多菌灵混水杀菌,播种于土表,不覆土,放于室内明亮处,约一周出苗。要保持干湿交替、锻炼壮苗,给予足够光照,防止徒长。适时使用杀虫剂侵盆,防止图内害虫。

8、老桩培育

老桩很美,但是不该拔苗助长,有的人掰叶子造老桩,这样的老桩味道不足,不足取法。光阴造化,耐心的等待时间这个魔法师的鬼斧神工,适当的加以人工干预,自然会有惊喜发生。

南方多肉配土方法


树上的花十分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人们的生活哪能离开花呀!看到鲜艳的花,生活的烦恼顿消。只有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种好多肉,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南方多肉配土方法”,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南方地区是一个适宜多肉植物生长的地区,因为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如果你是一位南方多肉爱好者,那么今天就来为你介绍一些南方多肉配土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多肉植物的生长环境需求。多肉植物对土壤的要求相对不高,但仍然需要一定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疏松的土壤作为基础配方,比如蛭石、珍珠岩、泥炭等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透气性,并且有助于水分的排出。

为了给多肉植物提供适宜的养分,我们可以添加一些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并且会逐渐释放养分,为多肉植物提供持久的滋养。常见的有机肥料有腐熟的鸡粪、菜渣堆肥和牛粪等。

另外,为了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保湿性,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添加剂。比如,腐叶土和园艺珍珠土都是很好的添加剂,它们可以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养分。

在配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要保持土壤的干燥程度。多肉植物喜欢干燥的环境,因此配土的时候可以稍微控制一下水分,避免土壤过湿导致多肉植物根部腐烂。要注意排水问题。南方地区雨水较多,所以在盆底可以加入一些小石子或者破碎的陶粒,以增加排水孔的通透性,避免积水。配土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容器。多肉植物的根系较浅,所以可以选择较宽较浅的盆器。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南方多肉配土有几个要点:选择透气性好的基础配方,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加入一些稳定性和保湿性的添加剂,注意控制土壤的湿度,提高排水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在南方地区养殖多肉植物时提供帮助!

(字数:605字)

碰碰香的配土,碰碰香配土4大要点


碰碰香是一种常见的多肉植物,它在受到外力触碰之后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因此而得名。养殖碰碰香的花友非常多,对于碰碰香的养殖而言,想让它有一个更好的生长,选择适宜的土壤非常关键,下面就由发财树之家为大家介绍碰碰香的配土方法。

碰碰香配土要点

1,土壤要求

在碰碰香的配土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碰碰香对土壤有什么要求。因为碰碰香非常怕涝,土壤过于湿润就很容易导致植株的死亡,所以养护碰碰香需要使用疏松、肥沃、通透性较好的土壤进行养护。

2,配土方法

那么如何为碰碰香进行配土呢,可以使用泥炭土加上珍珠岩混合配置,也可以使用腐叶土、河沙土进行配置。如果实在不方便也可以直接去市场上购买专用的营养土进行养护,同样能够让碰碰香有一个很好的生长。

3,配土技巧

为了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在为碰碰香配土之后,我们不要急着将土壤放在花盆当中,建议在花盆底部铺上一层小碎石或者碎瓦片,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更有利于碰碰香的生长。

4,换土规律

为了让碰碰香有一个更好的生长,除了为碰碰香配土之外,我们还需要掌握碰碰香的换土规律。正常情况下养殖1~2年就需要对碰碰香进行一次换土处理,换土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碰碰香一个更充足的养分,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土壤板结的发生。

以上内容可以让我们对碰碰香用什么土养殖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合理的选择土壤是碰碰香生长的关键所在,不可忽视。

十二卷用土(配土不仅仅是配土)


能考虑到十二卷用土说明花友对十二卷的养护还是比较注意的,对于十二卷配土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花友们不必拘泥于一家,根据自己手头的土壤,以及十二卷用土特点,来配土也是可以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花友师意修对十二卷用土问题的看法以及经验分享。

对植物来说,土壤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我们种养的大部分十二卷已经是园艺范畴,经过了前人数代乃至数十代的杂交优选,早已脱离原始环境,所以并不需要讨论野外土壤是怎样的了(话说即便是野外挖回来的,你愿意让它忍冻挨饿?也是要换更好的居住环境的不是?)。这里,我们讲家庭养护的栽培介质在配比上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土(栽培介质)是植株根系生长的地方,其重要性无须赘述。十二卷是肉质根,它们根系的作用首先在于吸收和输送营养(包括水份、肥料吸收等)以提供土表植株的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其次则是呼吸,没错,根系也是要呼吸的;第三个作用是繁殖;最后则是储存营养。

在了解基本的根系作用之后,我们就可以展开有针对性的配土活动了。那么我们需要注意的方面就比较简单了,有以下几点:

一.不同介质的特性

首先,十二卷的根系要喝水、要呼吸、要吸收营养(感觉跟我们一样,要喝水要呼吸,吃饭要有菜,噗)。那么选用的栽培介质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性:适当保水性、营养元素丰富性、透气性。

网上一大把关于各种介质的介绍,我就不详述了,但是要提一点,网上的东西,也不尽然,还是需要自己摸索总结的。配土一般结合自己的养护习惯来配。比如你非常喜欢浇水,天天都要淋透的,建议别用保水的植料而选用排水透气强的植料。用这么个思维配土一般不会有错,关键要记住,给了它们房子和家具,别忘了吃的菜也要多样性,只有青菜没有肉的日子,是苦哈哈滴

二.不同花盆材料对配土的影响

综合上面所讲,配土完毕之后,就是花盆的选材问题。

目前常见的就推荐万象盆、红陶盆两种。也许不好看不漂亮,但是漂亮的是植物本身,观赏的也是植物嘛。

万象盆:材质是塑料的(应该是塑料,噗),尽管本身是不透气的,但是因为设计巧妙合理,因为被大部分十二玩家所接受。盆口宽,利通风;盆底窄,利锁水保潮。盆口的宽,让土表的土干得快,有利保障短时间内风干从而让细菌无法滋生。盆底虽然窄,但是在设计上同样有风口,可以让盆底的土干的同时,内部的土壤又干得不算快,形成有利的水份转移过程,从而达到土壤内部营养资源移动均匀化。当然,天天浇透盆水的还是算了,选红陶盆吧。

红陶盆:浇水狂人的福音,透气性爆表,夏天淋透第二天就干(露养),第三天整盆土都能干透。天天都要浇水的孩子必备装备,没有之一。弊病是,你不出差不旅游么?尽管断水不会死,回家全瘪了你也伤心的呀。那么就要通过植料选材配比上下功夫了,保水好的植料很多,对吧?所以,人类是聪明的。

这里还要说到一种盆,紫砂盆,用这个玩意种十二,放在茶几上,逼格不要太高。哪怕种的只是草玉露,不懂的人还以为这花好几百,噗哈哈哈,骚客必备,没有之一。

三.针对植株不同时期的配土选材

芽期:这里说的是实生的,播种发芽后,很脆弱,尤其那根系,真是要死了,弱到就一根头发丝有没有?还是板寸那种长度的有没有?但是好在生命力旺盛,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因此可以选用保水一些的材料,或者在合适的温度光度下闷养,会好很多,注意做好防菌杀菌措施即可。如若不然,僵苗是小问题,直接化水撒手人寰也是常有的事哦。

懒啊,直接用1-3MM的颗粒来播种了

幼苗期:开始出真叶了,但是还是很小的,基本2CM是分水岭,为移盆做准备了,这个期间的配土需求与芽期是一致的,只是不再适合闷养,应该逐渐适应自然的光线(注意,不是露养的暴晒阳光,十二基本习性是爱光但不爱直射光)和空气(大自然的风也有丰富的营养,包括我们呼出来的二氧化碳也是大餐)。保潮的同时,不要大水即可,慢慢养到2CM以上,就可以换盆了哦。开心

小苗期:这个时期可以选用1-3MM的颗粒来种植了,在养护习惯上要做些许更改,比如给水、施肥等,都应该为后期的成长打下基础。

中大苗期:这个时期个人还是会种在1-3MM的颗粒土里(总之不要总是换盆移盆,对根系伤害大,植物生长速度会慢),这里在营养上要给予丰富且比较勤快的补给,好似青春期的少年,长身体,营养要跟上。完成冲刺,为最后的绽放做铺垫。其余养护也是与小苗期一样,在第四节里会讲到养护的。

亚成和成株:一般3-6MM的颗粒已经能够满足了,当然,有些品种比较大,我们就可以选6MM以上的颗粒,这个按照实际情况来定。

总结:与人类一样,不同时期所需要的养护环境是不一样的,婴儿没牙齿,你给他一块肉他也嚼不动,所以喝奶是最合适的。希望大家合理推敲适合不同时期的植株的配土,在下是比较懒的,基本上了盆的植物是不太愿意动的,尽量采取一劳永逸的栽培方式,舒服很多。除非出现某些天灾人祸无法预见的事情,才会被迫换盆换土。

四.不同季节特性下的养护习惯调整

春季:温暖潮湿的季节,也是细菌虫害大量繁殖增长的季节,所谓万物复苏,这个季节里,十二也是生长季,水作为水分和营养的载体,不可能断掉,那么既然是相对潮湿的季节,浇水的习惯较之秋冬则需要改变一下。采取少浇水,浇少水的方法来应对,相应的防菌防虫工作也应该在初春就要完成。

夏季:炎热的季节,菌虫照样横行,但是防菌防虫工作春季做好之后,这里只需要少量的工作即可,土表放点拜耳杀虫基本不见虫了。值得关注的是,夏季基本是十二的休眠期(自然环境下),太热了。即便生长也很缓慢,人也要睡觉的,植物也是,所谓养精蓄锐。那么对于水的需求也就急剧下降了,这里就排除了菌的生长基本环境了,当然,少水,不代表断水,进入深度休眠的后果也只有遇到过的人才懂有多痛,会浪费掉接下来的秋季生长季。给水方式是在夜间喷喷水(还能降温),再一个就是干透后淋透,这里千万要记住,由于有保水的介质在土壤里,那么细菌的滋生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毁掉一颗植物的,所以,加个小风扇吧,加强通风,等到并不那么潮湿的时候,小风扇也就可以去掉了。(怎么知道不那么潮湿?牙签插土里即可)

秋季:秋高气爽的生长季啊,发根壮根的黄金季节,空气开始干燥,日夜温差开始拉大,不要说植物了,人都特别爽啊,有没有。开始放心给水,放心施肥了。

冬季:寒冷干燥的季节(南方则是寒冷潮爆的季节),北方的仙友基本放在室内了,不然冻坏了,在给水方面可以根据室内湿度和空气流通来作出调整,室内温暖,不会休眠的。南方的仙友你们开心了,冬季照样还是生长季(岭南地区),由于湿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浇水上要相对秋季克制一些,这个季节,水要少,东西,是要闷滴!!!

PS:这里说说干透浇透的浇水方式,其作用在于淋透之后流出来的水,会将盆口周围的新鲜空气带入土壤中,这样就胸也不闷了,一口气能上五楼了。

综合来讲,具体的配土是根据个人的养护经验沉淀之后得到的与别人不尽相同的配方,而配土所需要结合的周遭事物细细数来也是比较琐碎的,比如:自身习惯,湿度,光线强度、温度、菌、虫、肥、水等等。所以如标题所述配土,不仅仅是配土。仙友也不必太过在意配土的配比而忽略了其它需要注意的事情,一份合适的配土自然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即便当下的配土不尽如人意,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其它的手段来补足的。

多肉植物的配土秘诀


植物都是靠根系吸收营养的,根系生长是否健壮与肉肉们的状态是有直接关系的,泥炭土因为松软,非常利于生根。

成年株(指1年半以上的肉肉)都使用椰糠和以前省下来的一点泥炭土1:1火山岩,在混土的时候随手抓一把沙子加入里面,我家装修时剩下很多,囤了几袋子另外,每次翻盆时以前的土壤也会混合新土一起使用,所以实际的配土比较混乱。

小苗和叶插则全部采用椰糠1:1珍珠岩,毕竟比价廉价嘛,小苗生长到一定大小后会从集体育苗盒里移出到单独的小黑方里。

铺面的石子以粗砂为主,不过始终觉得不够好看~最近准备去海边看看了,海边有漂亮的粗砂也是可以捡回来铺面的,不过一定要记得浸泡一星期,多换几次水清洗下。关于赤玉土和鹿藻土,使用一段时间后是会粉化的,所以不太推荐当做颗粒来使用。

用过的土壤一定不要丢掉,如果翻出来的土壤里没有虫子,将土壤中断掉的根系清理出来,直接混合新土使用就可以了。要知道火山岩,赤玉土一类可是很贵的啊~如果在翻盆时发现土壤中有虫子,也不用丢掉,可以将土壤拿到楼下或者屋顶暴晒几个月再用。如果有院子也可以混入一些豆渣沤肥几个月再用,效果超好的。

肥料的问题,大家问过很多次了~多肉植物生长非常缓慢,所以施肥效果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来。不太建议催肥,使用缓释肥就足够了,可以混入在土中,也可以洒在土壤表面。

关于根系,就和人的胃一样,根系好吸收好,植物就健康。根系不好,吸收不了水分,植物的状态就差,这并不是施肥能改变的,也不是依靠换土能迅速改变的,所以养根是很重要滴~发现状态不对就立马从根系开始找原因吧。

景天科植物的根系都比较少,不过也是要分类的,莲花掌属的肉肉根系就非常多,景天属的根系也比较多,青锁龙的根系相对就要少很多了,百合科的多肉植物根系也非常多,而且粗壮。所以平时可以根据多肉植物的根系情况来分配花器~比如青锁龙这样的就完全没必要用深盆纸啦。

最近翻盆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第一批韩国花盆来到我家后,正好赶在初春,集体换了盆。那时所有肉肉的根系都不太好,简单清理了一下就种上了,配土如前面,发现所有陶盆里的肉肉根系生长都还不错,但唯独陶瓷盆里的一棵一个多月几乎没长太多根,根系生长与透气性真的是有很大关系,为了证实这一点,又将一盆种在红陶盆里较长一点时间的塔松挖出来看,半天都挖不动,最后只好将花盆砸碎,才将肉肉取出来,结果根系已经完全塞满了整个花盆。

常说的清理根系,就是这样枯死的~这种根系是可以适当修剪清理的,有利于新根呼吸。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花盆好,毕竟还是要根据自己所在地点的气候做调整,比如我这里红陶盆基本是全部淘汰掉了,实在是太透气,每天浇水一次得累死,而高温陶的保水性稍强于红陶盆,也具有透气性,所以才换下了不少。陶瓷花盆家里也堆了非常多,现在主要种一些玉露、12卷一类的~因为这类肉肉还是比较喜欢水分的。针对不同环境不同肉肉使用不同的花器和配土来让它们保持最好的状态。

关于花盆里的垫片,推荐大家使用塑料垫片,最最常见的就是可乐雪碧矿泉水瓶啦~,这个完全不会阻碍花盆内部的透气性~一次浇透后,水分依然会很快的从花盆底部流出。我平时就这么撒缓释肥的,偶尔想起来撒一点点,因为缓释肥肥效时间很长,半年都不用管。

多肉土怎么配


很多花友在寻找多肉土怎么配的方法,每一个养多肉植物的花友慢慢的都会有适合自己的多肉土配置方案,不过在初期还需要借鉴其他肉友的配土经验,下面是一个爱折腾的花友的多肉土配制经验。

一、配土原则(以下排名分先后):

1.适合景天生长:透气、保水;2.适合家庭种植:渗水快、美观、干净、方便;3.降低种植成本:性价比高;4.最重要的原则是:个人喜好(很多人会对某种土有毫无缘由的喜好)。

二、栽培土评价

1.泥炭:整包300L的品牌泥炭土,成本大约是0.7-0.8元/升,价格不高,但家庭种植多肉植物一般每次用的量都不大,用不完放着太占地。如果买分装的品牌泥炭,大约2元/升,种植成本会提高很多。最好不要用杂牌的泥炭,听说PH值不太稳定。

我本人不愿意用泥炭最大的原因是浇水比较麻烦。泥炭在干透的情况下,一次浇水很难浇透,水会浮在土壤表面,渗入种植土中需要较长的时间,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2.椰糠:大块椰糠砖用水泡发开,大约能膨胀到60-70升土,成本大约是0.4元/升;小块椰糠砖用水泡发开,大约能膨胀到7-8升土,成本大约是0.7-0.8元/L。相对来说成本比泥炭低些。并且可以用多少,泡多少。

同时,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的一种纯天然的有机介质,PH值比较稳定,大约在5.5-6.5之间。当然我推荐椰糠的主要原因是在干透的情况下,椰糠吸水快,不会有浇不进水的情况发生,很容易浇透。透气性非常好。

椰糠的最大的缺点是太碎。时间久了容易沉积在盆底;在没有铺面土的情况下,稍大点的水流都能冲一个坑出来。同时椰糠的保水性比泥炭略低。

3.总结:

1.一定比例的颗粒土与泥炭或椰糠混合,都能保证种植土整体的透气性。2.大多数包装颗粒土、品牌泥炭、椰糠的PH值都比较稳定;3.包装颗粒土的颗粒比较均匀,使用方便,不需要自己筛土。4.个人感觉使用什么颗粒土,对种植土整体的透气性差异不大,只要比例适合即可。5.以上是我用过的土,没有用过的我就没法评价了。

三、多肉土配制方案:

A.个人配土方案一(正常配土):

1.颗粒土:50%,保证透气性。(用自己喜欢的颗粒土2种以上,颗粒大小建议1-3mm的,注意考虑成本因素)

2.蛭石:10%,提高种植土的保水性。(椰糠的保水率低于泥炭,建议加入大颗粒的蛭石)

3.椰糠:30%,使种植土能快速渗水,容易浇透。

4.稻壳炭:5%,能防止土壤板结,但偏碱性(可以不加)

5.发酵基肥:5%,为种植土提供基础肥力(也可以添加缓释肥)

B.个人配土方案二(低成本配土):

1.珍珠岩:30%,保证透气性。

2.蛭石:10%,提高种植土的保水性。(椰糠的保水率低于泥炭,珍珠岩完全不吸水,建议加入大颗粒的蛭石)

3.椰糠:40%,使种植土能快速渗水,容易浇透。

4.煤渣:15%,使种植土能快速渗水,容易浇透,同时能保证种植土透气性。(如果没有煤渣,就将椰糠比例提高到50%,珍珠岩比例提高到35%)

5.发酵基肥:5%,为种植土提供基础肥力(也可以添加缓释肥)

PS1:如果你种的多肉植物并不多,建议不要使用珍珠岩,因为它太轻了,浇水的时候会浮到种植土表层,影响整体的美观性。

PS2:煤渣是一种很好的颗粒料,几乎无成本,但是处理麻烦,需要自己捣碎,筛土,容易把家里弄脏,是否使用,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PS3:尽量选择暖色调的植料,保证种植土色调的统一,就算不用铺面土,也不会显得难看。

写在后面:以上所写的内容,是我慢慢调整自己配土后的一些心得,供大家参考。

多肉植物配土比例分享灯泡多肉怎么配土


灯泡多肉怎么配土?多肉植物配土比例、多肉植物配土方法等都是花友非常关心的基础功课,每位资深花友都有自己的一套配土方法,配方也并不是全部都一样的,所以花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最合适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内容。

灯泡多肉怎么配土:

配土方式:松软的土壤(泥炭土70%+椰糠30%):粗砂 = 1:1(体积比)

也可以简化为:泥炭土:粗砂 1:1(体积比)

为什么使用这样的配土方式?以下开始分解。

珍珠岩的作用是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颗粒作用。而粗砂本身就带有颗粒,所以这里可以代替珍珠岩。并且我们的肥欧大王(医生)说珍珠岩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混土都知道)吸入肺部后是无法排除的,对人体有极大危害,所以大量拌土时尽量少用珍珠岩。#p#副标题#e#

粗砂是什么呢:

大家装修家里的时候会买很多水泥和沙子吧~ 用来抹水泥贴瓷砖的沙子是筛过的细沙,粗砂是筛细沙后淘汰下来的,一般沙场会直接扔掉,不过也有直接卖粗砂的。直接问卖沙的人就知道啦!一定要河沙,不要用海沙!国内部分地区河流边上也会有很多粗砂,甚至山上的风化岩也可以直接用来当粗砂使用。但这些材料由于采集自大自然,难免会有许多的微生物和病菌,所以在混土时尽量加入一些多菌灵一起混合,比例随意。(注意多菌灵只是预防作用,已经生病的植物喷洒多菌灵是没有效果的,也不能杀虫。)

为什么要用椰糠和泥炭土混合物,直接用泥炭土不行吗?

大家都知道泥炭土不环保(采集自湿地),全球都在减少用量。经过几年使用后发现它的效果的确比椰糠要好很多,如果单用椰糠,多肉植物的后期生长会有很多局限。根系脆弱,容易僵苗,夏季容易腐烂等。使用泥炭土则会好很多。两者混合使用的效果比单用泥炭土更加,但是椰糠比例不能太多,所以变成了现在的椰糠30%+泥炭土70%的混合方式。#p#副标题#e#

椰糠、泥炭土、珍珠岩的混合物+经过筛网后的颗粒粗砂=混合后的效果

关于多肉植物的土壤我认为非常关键,许多花友的多肉植物在生病后要进行修根,或者本身就脆弱需要养根,这时候如果土壤再出问题,根系长不出来,家里的肉肉就悲剧了。所以对于土壤一定要认真!就像给自己的孩子选择食物一样!

如果直接使用松软的土壤(椰糠+泥炭土)栽种,与加入粗砂后的土壤栽种有什么区别呢?

经常在花市或者大棚购买多肉植物(带盆带土)的童鞋们会发现,许多土壤都只是泥炭土+珍珠岩混合物(非常轻),拿回家后养一段时间植物就会出现腐烂,或者不健康缺水的表现。特别是在夏季,非常难养护。这样的土壤生根虽然快,但是根系非常脆弱细小,植物也就变得虚胖起来。而加入粗砂的土壤生长出的根系非常强壮,特别是沙子比例加大后,能够看到肥壮的根系,植物也变得更加强壮。

关于这点是通过在野外观察植物们后发现的,在大自然里没有那么多肥沃的泥炭土,大部分多肉植物都是生长在沙土里的,有的甚至长在泥土上却非常健壮,并且没有一点蚧壳虫害。那么到了我们的家里,虽然不能够还原大自然的环境,但放在窗台、阳台、露台上,只要通风环境良好,使用较为贫瘠一些的土壤也是能够模拟自然环境的。多肉植物并不需要太多肥料噢!

那么关于生根方面呢?

粗砂加的越多生根速度就越慢,所以才要使用松软的土壤(泥炭土+椰糠)+粗砂 1:1 的配土方式。泥炭土生根有奇效。

多肉植物的土怎么配


多肉植物的土怎么配、多肉植物配土比例、多肉植物配土方法等都是花友非常关心的基础功课,每位资深花友都有自己的一套配土方法,配方也并不是全部都一样的,所以花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本文是资深花友二木花花男的多肉植物配土心得,对新手花友来说非常有帮助。

距离最近一篇关于多肉植物配土的文章近两年时间,这两年对土壤做了许多实验和观察,得出了现在使用的配土方法。原则是简单、原材料容易找到、容易自己配比、适合于大部分多肉植物。

配土方式:松软的土壤(泥炭土70%+椰糠30%):粗砂=1:1(体积比)

也可以简化为:泥炭土:粗砂1:1(体积比)

为什么使用这样的配土方式?以下开始分解。

图片中的珍珠岩可以无视了,是以前买太多剩下的,不用仍了太可惜。那为什么不用珍珠岩呢?

珍珠岩的作用是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颗粒作用。而粗砂本身就带有颗粒,所以这里可以代替珍珠岩。并且我们的肥欧大王(医生)说珍珠岩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混土都知道)吸入肺部后是无法排除的,对人体有极大危害,所以大量拌土时尽量少用珍珠岩。

粗砂是什么呢?

大家装修家里的时候会买很多水泥和沙子吧~用来抹水泥贴瓷砖的沙子是筛过的细沙,粗砂是筛细沙后淘汰下来的,一般沙场会直接扔掉,不过也有直接卖粗砂的。直接问卖沙的人就知道啦!一定要河沙,不要用海沙!国内部分地区河流边上也会有很多粗砂,甚至山上的风化岩也可以直接用来当粗砂使用。但这些材料由于采集自大自然,难免会有许多的微生物和病菌,所以在混土时尽量加入一些多菌灵一起混合,比例随意。(注意多菌灵只是预防作用,已经生病的植物喷洒多菌灵是没有效果的,也不能杀虫。)

为什么要用椰糠和泥炭土混合物,直接用泥炭土不行吗?

大家都知道泥炭土不环保(采集自湿地),全球都在减少用量。经过几年使用后发现它的效果的确比椰糠要好很多,如果单用椰糠,多肉植物的后期生长会有很多局限。根系脆弱,容易僵苗,夏季容易腐烂等。使用泥炭土则会好很多。两者混合使用的效果比单用泥炭土更加,但是椰糠比例不能太多,所以变成了现在的椰糠30%+泥炭土70%的混合方式。

椰糠、泥炭土、珍珠岩的混合物+经过筛网后的颗粒粗砂=混合后的效果

关于多肉植物的土壤我认为非常关键,许多花友的多肉植物在生病后要进行修根,或者本身就脆弱需要养根,这时候如果土壤再出问题,根系长不出来,家里的肉肉就悲剧了。所以对于土壤一定要认真!就像给自己的孩子选择食物一样!

如果直接使用松软的土壤(椰糠+泥炭土)栽种,与加入粗砂后的土壤栽种有什么区别呢?

经常在花市或者大棚购买多肉植物(带盆带土)的童鞋们会发现,许多土壤都只是泥炭土+珍珠岩混合物(非常轻),拿回家后养一段时间植物就会出现腐烂,或者不健康缺水的表现。特别是在夏季,非常难养护。这样的土壤生根虽然快,但是根系非常脆弱细小,植物也就变得虚胖起来。而加入粗砂的土壤生长出的根系非常强壮,特别是沙子比例加大后,能够看到肥壮的根系,植物也变得更加强壮。

关于这点是通过在野外观察植物们后发现的,在大自然里没有那么多肥沃的泥炭土,大部分多肉植物都是生长在沙土里的,有的甚至长在泥土上却非常健壮,并且没有一点蚧壳虫害。那么到了我们的家里,虽然不能够还原大自然的环境,但放在窗台、阳台、露台上,只要通风环境良好,使用较为贫瘠一些的土壤也是能够模拟自然环境的。多肉植物并不需要太多肥料噢!

那么关于生根方面呢?

粗砂加的越多生根速度就越慢,所以才要使用松软的土壤(泥炭土+椰糠)+粗砂1:1的配土方式。泥炭土生根有奇效。

多肉植物配土的回收利用


家庭栽培的条件限制,配的再好的多肉植物配土也有使用寿命。由于浇灌用水的长期冲刷,配土里原先团粒状的结构会因为有机质的大量流失而被破坏。配土会逐渐粉化、板结。相比大自然中土壤依靠空气、落叶、有机体的死亡腐化等形式进行自我更新来说。家庭栽培中的盆土是需要人为给予更新的。

首先旧土里有大量的酸性物质,恐怕大家也知道,这个酸性物质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新陈代谢的产物。有教科书上还讲这是植物根系用来中和土壤碱性的一种自我保护。总之这个酸性物质不仅仅是酸性这么简单,要不然,酸性的土壤岂不是更加适合植物的生长,又何来换土一说?土壤中的腐植酸和代谢出来的酸是两码事,前者是养分后者是废物。虽然都是PH值小于7,但是后者的化学成分要复杂的多,对于植物健康的影响也是未知的。

其次是盐分的堆积,养护的过程中难免有施肥打药的时候,平时浇的水里也或多或少会有盐分沉淀。这些最后都会渗透进土壤中堆积起来,虽然浇花的时候会冲掉一点,但是浇进去的水同时又会带入新的盐分。所以盆土里的盐分只会越来越多。

再次就是枯叶烂根,这两样东西在自然界是绿色堆肥,而在花盆里就变成了细菌的温床,有时候我们翻盆(特别是深盆)会看到盆土内有成片的菌毛生长,颜色有黄色、蓝绿色,这就是植物自己的根系腐烂后滋长的细菌。多肉植物不比草花,根系不太会分泌抑菌物质,一点杂菌都可能造成盆土的污染,轻则烂根滞长,重者传染全身。自己的烂根尚且如此,换做旧土里不知道什么年代的烂根,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就是养分的缺失,旧土在花盆里长期受到浇灌冲刷,加上养多肉的同学都喜欢把土弄的非常通透,所以,相比养草花,多肉植物用土承受的水流流速更快,相应营养物质流失也更加严重。相比新土,旧土里可溶于水的,也就是可供植物吸收的有效成分,会少的多。

不过,旧土也有个好处。

以赤玉为例。一年以上的盆中旧土,其中尚未粉化的部分在长期的浇灌下,颗粒中的空隙会大幅增加,颗粒会更加通透,这样的土从物理的透气、透水角度来讲,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现成的材料能够与之媲美。应该也算是一种时间积累出来的特性吧。

(1)用2毫米孔径筛子先进行过滤,因为颗粒土在植物的根系伸展、挤压下会碎裂、粉化,所以根系周围的土一般都是碎的,去除2毫米以下的碎末,也就等于去除了根系排泄物最多的部分。

(2)倒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达到消毒和去除多余的盐分的目的,并利用兰石、赤玉等材料密度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离,方便后续区别处理。分离的同时注意漂浮在水面上的枯叶烂根,务必处理干净。

(3)捞出晾晒,如果混合土分离的不干净,晒干后可以反复进行浸泡晾晒的步骤,但是不必用高锰酸钾,用清水即可。

(4)晾干后,兰石可以直接混入新土中使用,比例不变,而处理后旧赤玉土应该混入相同体积的新赤玉与一半体积颗粒泥炭,(比例折算为2:2:1)装袋待用,正常使用时,按照前面讲的赤玉土比例掺入(也就是说把这个混合土当做全部是赤玉土来用,原因是旧赤玉很通透但是缺养分,颗粒泥炭有养分但是不通透,混在一起正好相互抵消)。

多肉植物配土心得


对于多肉植物现在火热程度就不多说了,很多花友养肉最大的困惑就在于多肉植物配土,本文是一位花友的多肉植物配土心得,供花友参考。

严重声明:本人只是才入行两年的新手,痴迷于景天,乐意把自己养殖过程中曾经碰到的困扰和解决的方法归纳出来,并分享给大家,仅仅是个人经验,万不敢以高手、大师、前辈自居!觉得有用您就多看两眼,说得不对也请您多多包涵,有碍观瞻您就一笑了之,花姐在此先行谢过各位!

多肉植物的用土需要保水、疏松、透气及适度的养分,所以普通的园土是不适合的。少量种植可以直接购买卖家配好的成品土,但爱好者由于品种多和翻盆的需求,购买成品土显然不如自己配来的方便。自己配土要考虑到当地气候环境,成功的配土才能培育出更生动的植物,花姐仅就本人环境谈谈配土的心得。

1、一般来说多肉种植的配土主要有泥炭、颗粒、保水介质三大类,在这三类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气候温度自由搭配。泥炭类花姐选用椰糠加蚯蚓粪;颗粒类用煤渣和颗粒河沙;保水介质用珍珠岩、蛭石。

2、椰糠砖加水泡开,一般普通家庭种植用图示这种650克的椰砖足可用一段时间。椰糠砖加水慢慢泡开成絮状,手捏无结块即可。个人经验,用温水泡得更快些,水要慢慢添加。泡开的椰糠沥至半干取四成、蚯蚓粪、珍珠岩各半成、蛭石一成依次添加到较大容器中。

3、煤渣三成、颗粒河沙一成添加到容器中,并随意添加部分木炭片抑菌,所有介质搅拌均匀即。

4、最后一步要杀菌,可以用高锰酸钾和多菌灵兑水来泡,但花姐是添加em菌的。Em菌根据配比添加到配好的介质中,手抓成团就可以用了,但如果是用水泡过的,就要沥干后晾至半干手抓成团才能用。

5、配好的土可随时取用,上好盆的多肉可以自行添加各种铺面,既可以掩饰杂乱的配土,使视觉上更加美观;同时能够更好地压住配土,防止浇水时配土杂质飘浮弄脏植株。花姐常用的多是颗粒鹿沼、颗粒河沙、青石子及鹅卵石等。

《玉露配土(南方北方的差异)》由花卉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多肉种植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常见花卉配土”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