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朵是纷繁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他们是美的使者,春的精灵。”花在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种植花卉的过程既有乐趣也有学问,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青杨梅和青梅的区别”,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一、叶子区别

青杨梅叶子呈薄革质,叶柄长2到10毫米,叶片呈椭圆状倒卵形或短楔状倒卵形,长2到7厘米,宽大约5到30毫米,叶子的顶端急尖或是钝形,基部呈楔形。

青梅叶子革质,全缘,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到13厘米,宽2到5厘米,叶子的先端逐渐尖锐,基部呈圆形或是楔形,叶柄长7到15毫米,密被灰色的短绒毛。

二、花朵区别

青杨梅雄花序单生于叶腋,向上倾斜,呈单一的穗状花序。

青梅圆锥状花序顶生或是腋生,长4到8厘米,纤细,花萼裂片有5枚,花瓣白色,有时为淡黄或淡粉红色,长圆状或线状匙形,长大约1厘米,宽大约4毫米。

XzH52.COM推荐阅读

青梅高位嫁接技术要点


一、嫁接季节 选择在9月初到冬至前嫁接。

二、接穗采集 必须要采自适应当地栽培的优质、长期丰产稳产的成龄母树上树冠外围、中上部的一年生发育枝条。枝条要圆滑通直、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粗壮适中、无病虫害,枝条上部青绿、下部已木栓化作为接穗,且处于老熟未抽梢状态。

三、砧木选留 选择角度分布均匀的2—3级枝条3—5条,在分枝处35—40厘米处短截,其余枝条从分枝处疏除。

四、嫁接方法 采用枝接法,以接穗3—5个芽为宜,并削成两个切面,削至韧皮部。接穗切面与嫁接枝条切面形成一侧对准紧贴,同时接穗的茎部要与枝条切口的底部紧贴,接穗放好后用薄膜缚扎和涂接膜保湿,嫁接粗大的也可以同时接两个芽。

五、接后管理 防止接口薄膜被虫蚁咬破。嫁接后15—30天检查成活情况,一般接芽新鲜、青绿为已成活,未成活的要及时进行补接。接后要及时抹掉脚芽,以防抽出的脚芽影响嫁接成活率。当梢长35—40厘米时剪顶,促生侧梢,每条留2—3条分布均匀的枝条,多余的剪去。

水杨梅的栽培


又名细叶水团花,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不耐高温和干旱,但耐用水淹,以肥沃酸性的沙壤土为佳。

繁殖: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10月采种,冬季室内贮藏,翌春播种,播后约30天发芽。扦插,以梅雨季节最好,选取二年生成熟枝条,长10-15厘米,插后30-40天可生根。

栽培:在秋季落叶后移栽,并加以修剪整形。春季萌芽后,施肥1次,促使多萌发新枝,对徒长枝适当进行摘心,使株形均衡美观。遇干旱天气,需灌水1-2次。

病虫害:有时会发生黄化病和煤污病,黄化病施3%-5%硫酸亚铁水溶液防治,煤污病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介壳中危害,用50倍机油乳剂喷杀。

应用:水杨梅枝条披散,婀娜多姿,紫红球花满吐长蕊,秀丽夺目,适用于低洼地、池畔和塘过布置,也可作花径绿篱。

杨梅的繁殖方法


杨梅种子繁殖

选择成熟的杨梅果实,用小刀剥去果肉得到种子,然后放在阴凉处晾干,用湿沙层积贮藏法保藏种子。待到来年春天,将种子播在透气性良好的微酸性砂壤中,然后可覆盖透明塑料薄膜营造小气候保温保湿促进发芽,出苗后的第2年就可以作为实生苗用。

杨梅嫁接繁殖

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选择去叶后的一年生杨梅实生苗作为砧木,接时剪去离地5~6厘米以上的部分,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盛果期的1~2年生的杨梅枝条作为接穗,一般接穗长10厘米左右,有9-10个芽。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嫁接栽植,大田实践表明,苗木嫁接后用小壶喷湿根部,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待1-2个周接口愈合后,栽到大田里成活率较高。

杨梅的分株繁殖

杨梅一般用大苗分株移栽,培育3~4年的杨梅移植最佳,移植前,应在树穴底部施足基肥需要注意的是,杨梅大苗必须带土团移栽,防止伤根和水分蒸发,在杨梅起苗时,需要先挖去土团周围的土壤,用草绳将土球扎紧,防止土团松散。

杨梅栽植前应根据树型进行整枝,防止水分过度蒸发造成枝叶干枯。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将草绳剪断,以利于填土时根部土壤与土地土壤能够紧密结合,为了使草绳尽快腐烂,栽好后根际土表面应高于地面些许,移栽后应该浇透水一次。

杨梅怎么洗


一、清洗方法

1、盐水清洗:要想把它清洗干净的话,我们可以采取这个办法,先用清水稍微的浸泡一段时间,加上适量的盐,用盐水浸泡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小白虫就会从杨梅里面出来。

2、搅拌清洗:可以把杨梅放到水里面泡,用手按照一个方向搅拌,旋转,这个过程中果蝇的幼虫受到惊扰,也会从果实里面钻出来。有一些微量的泥沙、其它一些附属物可以从杨梅上脱落出来。

3、淀粉清洗:可以在水里面加一点淀粉,先放上杨梅,我们再加一点水,然后撒上干淀粉。搅拌一下再放入清水里面去浸泡,这些淀粉会沾上一些杂物,从杨梅上冲洗下来,这个方法也可以把杨梅冲洗干净,但是多少会影响口感。

二、果肉上是什么小白虫

它有很多果肉的聚合,有很多缝隙,所以清洗是比较困难的。加之这几年有消息说个杨梅里有白色小虫,实际上杨梅是一种聚合物,它的果肉是丝状的,所以有缝隙。如果放置的时间稍长,会吸引一些比如说果蝇类的虫子在里面繁殖,所以看到的所谓小白虫,都是果蝇的幼虫,这种幼虫主要吃果实。

水杨梅





又名细叶水团花,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不耐高温和干旱,但耐用水淹,以肥沃酸性的沙壤土为佳。
繁殖: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10月采种,冬季室内贮藏,翌春播种,播后约30天发芽。扦插,以梅雨季节最好,选取二年生成熟枝条,长10-15厘米,插后30-40天可生根。
栽培:在秋季落叶后移栽,并加以修剪整形。春季萌芽后,施肥1次,促使多萌发新枝,对徒长枝适当进行摘心,使株形均衡美观。遇干旱天气,需灌水1-2次。
病虫害:有时会发生黄化病和煤污病,黄化病施3%-5%硫酸亚铁水溶液防治,煤污病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介壳中危害,用50倍机油乳剂喷杀。
应用:水杨梅枝条披散,婀娜多姿,紫红球花满吐长蕊,秀丽夺目,适用于低洼地、池畔和塘过布置,也可作花径绿篱。

观赏树木青杨楔天牛的防治方法


青杨楔天牛SaperdapopulneaLinna.又名青杨天牛、杨树枝天牛。属鞘翅目,沟颈天牛科。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江浙等地。幼虫食性较单,蛀食为害加拿大杨、小青杨、小叶杨、山杨、银白杨、蒿柳和垂柳等。以杨树幼林的2年生侧枝受害严重。初孵幼虫取食边材及韧皮部,稍长大些围绕枝干环食,并蛀食木质部,被害处遂渐形成纺锤形虫瘿,其蛀食的排泄物堆积在蛀道内,堆积多时从刻槽裂缝处挤出。由于该虫为害,其受害枝梢上部生长受抑制,并易造成风折,枝干畸形,严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

成虫体长为12毫米左右,体黑色,密布金黄色和黑色茸毛。前胸略呈梯形,其上有3条黄色线带,侧刺突较钝。鞘翅面上共有黄色绒毛圆斑8-10个。卵圆筒状,初产乳白色,中间略弯曲,两端稍尖。幼虫老熟时体长为20毫米左右,浅黄至深黄色。头小、褐色。前胸背板硬化,其上有褐色小点形成的凸字形斑。蛹浅褐色。

综合防治

(1)加强检疫绿化美化时,严格把好苗圃出圃关,禁止种植带虫苗木。

(2)人工防治结合养护管理,剪除有虫虫枝,集中烧毁虫瘿,以减少虫源扩散为害。

(3)保护天敌如狭面姬小蜂、分距姬蜂、青杨天牛赤腹姬蜂、两色齿足茧蜂、金小蜂、肿腿蜂、天牛双革螨和啄木鸟等。目前采用商品化的肿腿蜂,已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或利用绿僵菌防治青杨天牛,防治效果在95%左右。

(4)药剂防治成虫发生严重时,可喷施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保富乳油(高效氟氯氰菊酯)4000倍液防治。可用根际打孔注射内吸性药剂防治幼虫。

杨梅秋季管理要点


1.土壤管理:幼龄果园宜在秋季进行扩穴改土,扩穴深翻时配合深施绿肥、腐熟豆麸、无害土杂肥等;成年果园清割杂草或用稻草进行覆盖。
2.施肥:对那些还没有施采后肥的,应尽快施用优质土杂肥、有机肥、氮肥、钾肥,以补充树体的营养消耗,满足花芽分化所需养分。
3.水分管理:幼龄树特别是新植树,在天气久晴、无雨时应及时灌水或浇水,遇到大暴雨时应做好排水工作。
4.修剪:对于采果后还未修剪完毕的,应尽快完成修剪工作,剪除病虫枝、枯枝、衰弱枝,疏删密生枝,回缩更新下垂枝、衰弱的结果枝组;如夏梢较密,应删除部分夏梢;对于树冠中那些枝条角度不合理的,可采用拉枝方法使其合理分布。
5.病虫防控:注意防治蛾类害虫、蚧壳虫等。

水杨梅的种植方法


一、种植环境

1、盆土:种植水杨梅要使用疏松肥沃、透气性佳的土壤,也可以用腐殖土、园土和炉渣配制。

2、浇水:在它生长期间应及时浇水,保证土壤湿润,也可以适当向植株四周喷水,提高种植环境湿度,以免叶片变干枯,冬季气温低要少浇水,主要盆土不干裂就行。

3、光照:适当接受光照,最好放在明亮通风的环境养护,夏季要避免被暴晒,应采取适当的遮荫措施。

4、施肥:要薄肥勤施,每个月施一次肥料,最好施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能满足它正常生长需求。

二、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最适合扦插的温度是20℃左右,剪取10厘米粗壮饱满的枝条,然后用多菌灵浸泡消毒,并用生根剂进行浸泡,扦插不易过深,一般1.5-2厘米即可,扦插后要适当喷水,大概15-20天就会生根了。

2、播种繁殖:播种前要先进行浸种处理,在播种之后要保证土壤湿润,千万不要用大水浇灌,在幼苗生长时要适当接受光照,并减少浇水即可。

三、病害防治

水杨梅常被黄化病和煤污病侵害,在发现后要及时用硫酸亚铁水溶或托布津进行喷洒防治。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青杨梅和青梅的区别》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青梅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