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花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侍弄多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我想你遇到问题时希望有人来帮助吧?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法(图文详解)》,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扦插是无性繁殖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想在家庭环境下繁殖植物的花友来说也比较容易操作,对于硬件要求也并不高,所以被广大花友们广泛应用。之前看到的网络资料都比较零散枯燥,再此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将资料稍作归纳,捋清脉络,系统讲一讲。

一、概述

扦插繁殖不仅仅只是多肉植物的专利,从瓜果蔬菜到大型苗木都有广泛的应用。植物体上的每个细胞,都是由胚细胞经过无数次重复分裂出来的。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这个在生物课本上都学过。而这些重复分裂的每个细胞里面都完好地保存着胚细胞的全部基因和遗传物质,具有再生成植物体各个器官的全部遗传信息。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细胞,就能复制出整棵植物。这种生物学说,为扦插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平时不经意地扦插繁殖出新的植物,其实就是在做克隆实验只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克隆出绵羊,我们在家里克隆出植物。说夸张一点你在做伟大的实验而自己毫不知情?!(哈哈,专家汗颜了)

克隆学说的理论依据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一个细胞复制出整个生物机体。在细胞生物学上,克隆又被称作无性繁殖。所以说无性繁殖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克隆Clone。换句话说,我用你的一根汗毛也能扦插出一个你来,只不过这样不被允许而已啦!

所以其实说穿了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科学理论,明白这一点,你就明白为神马一片叶子能繁殖出一棵多肉植物来了,因为那篇叶子上有无数个亲本的遗传密码,然后细胞不停地分裂分裂分裂就按照它祖宗的样子,Copy出了一颗一模一样的植物。所以你也是科学的实践者!

二、常见的扦插方式

1.茎插:

挑选健康无病害的植株的侧枝或者顶枝,用小刀迅速切下,尽量多留叶片,以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待伤口晾干,充分愈合之后再进行扦插。或者在伤口处涂抹杀菌粉剂,或在阴凉处晾置3-5天,时间宁长勿短,切下后急于扦插只会提高感染和腐烂机率。

2.根插:

一些植物的地下根部分,例如瓦苇的根或块根植物的根也可以用来繁殖,主根侧根都可以。但必须是健康饱满的根系。再例如景天科的地上茎部分切下进行扦插之后,地下根部分仍然可以进行繁殖,可不用挖出,在茎切口周围会长出新的苗体。

3.叶插:

选择健康、汁液饱满、表面无伤、无虫害的叶片。取下叶片厚,尽量晾置2-3天,时间宁长勿短,待伤口充分愈合之后再进行扦插。插时将叶片平置于扦插基质表面,或稍微倾斜,将叶柄少量埋入基质中。然后放置在阴凉处,并保持空气湿度和环境温度。

扦插不仅仅只是多肉植物的专利,各种植物都可以进行扦插。但为什么唯独只有多肉植物可以进行叶插呢?简而言之,是因为多肉植物的叶片中储存的养分较多,这也是它肥厚多汁的优点之一,生根是需要消耗大量养分的。你用一片枫叶插肯定没戏,薄薄的叶片可供消耗的养分含量很少,这个道理也很浅显。同样,例如景天科中的莲花掌属,叶片相对较薄,跟石莲花属相比,叶插成功率肯定也是遥不可及的。

三、生根的类型

植物扦插的生根,由于没有固定的生出位置,因为被称为不定根。根据不定根在茎上的发生部位可分为两种类型。(有时两种类型同时进行)

1.皮部生根型

在正常情况下,扦插的形成层部位,能够形成许多薄壁细胞群,称为根原始体,这些根原始体就是产生大量不定根的物质基础。由于细胞分裂,向外分化成圆锥形的根冠,侵入韧皮部,通向皮孔,最后通过表皮形成不定根。这种的生根方法属于易生根的品种,成活率也较高。

2.愈合组织生根型

在扦插茎的基部切断面上,其受伤细胞的原生质会分解产生创伤激素,同时在上部转移来的生长素及生根诱导物质共同作用下,在切断面上形成愈合组织。它一边保护切口免受外界细菌入侵,一边继续进行细胞分化。在愈合组织上最活跃的细胞不断分生,形成根的生产点,即根原基,从而产生不定根。这种生根类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外界条件与扦插技术,所以大多数扦插成活较难和生根较慢的品种,生根部位大多是愈合组织。

概念区分:这里要和气生根区分一下,气生根属于不定根的一种,但是两者不能划等号。气生根是指成年植物茎上长出的、生长在地面以上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气生根一般无根冠和根毛的结构,无法吸收养分。一般是起到支撑、攀援、呼吸、吸收空气中水分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呼吸根或通气根。常用于多年生的草本或木本植物中,例如景天科伽蓝菜属中的许多品种都会长气生根,例如不死鸟、长寿花、月兔耳、白姬之舞等等。在扦插中发生的不定根不是气生根。

四、生根的物质基础

1.生根的促进物

对生根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是生根素,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生长激素。他能将普通细胞转化成根原细胞,并且能起到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生根和抑制侧芽生长的作用。在扦插时,必须使生长素向扦插基部转运,使基部称为最具活性的部位,生根才会发生。

生长素在哪?

生长素大多集中在一棵植物生长最旺盛的部位,例如顶芽、形成层、胚芽鞘、根尖的分生组织、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的种子等等,而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扦插不宜用多年植株和结构老化的木质茎干来进行繁殖的原因。

解决方法:

A.母株随着年龄的增加,扦插生根能力就会下降。因为它体内含有的生根促进物越来越少,细胞老化、各器官机能衰退,新陈代谢削弱,组织活力和适应性也降低,再生能力弱。因此,尽量选择一两年生的年轻植株。

B.切下准备扦插的部分之后,尽量晾置较长时间,一个目的是让伤口愈合,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让植株适当塌缩,植物萎缩后体内水分会蒸腾掉,单生长素的浓度却会提高,道理很简单,你用10g奶粉兑100ml水跟兑200ml水,哪个浓度更高?

C.对于那些本身生长素含量低的品种,则可以人工补充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酰胺、萘乙酸等生根粉。(市面上有售生根粉)可将生根粉溶于水,将插穗用浸泡发来进行,这样可使药物被植物吸收于体内,比直接涂抹生根粉要有效。但也不可盲目依赖使用,因为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生根。

2.生根所需营养物

A.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扦插和生根过程所必需的营养物。从扦插到生根期间,插穗要完全依靠自身储藏的碳水化合物来维持复杂的生理变化和活动。碳水化合物是扦插生根过程中的重要能量来源,所以,扦插植株如果营养状态良好、健康完整、表面无伤和病虫侵害对生根是有利的,所以扦插尽量在植株生长旺盛时进行。

B.氮素化合物

根原细胞在分裂时需要氮来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如果扦插时插穗体内极度缺氮,会削弱根的形成速度。这时应进行少量的叶面氮素追肥,可用低浓度含氮液态肥喷施于叶表,宁少勿多。这样可以有利于生根。不过一般情况下,插穗本身都含有足够的氮素,扦插之后不宜进行叶表追肥,以免造成插穗腐烂。

3.生根的阻碍物

生长抑制素与生长素是一对老冤家,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他俩的争斗对抗无处不在,就好比拔河,生长素拔河赢了的话植物就会生长,例如抽芽和生根。如果抑制剂拔河赢了的话植物就产生会休眠、落叶、封顶和衰老等现象。不过生长抑制剂也是生长周期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它对节制生长和保证在不利环境中能继续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俩基本是同事存在的,只不过看谁压制得住谁而已了。都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

生长抑制剂是如何产生的呢?

植物的生长抑制剂的产生和运行,与日照的强度和光周期有关。昼夜之间的变化,使得植物的生长形成周期变化。在阳光下植物会生成生长抑制剂,因此白天植物生长是较慢的。还有就是因为白天光合作用的产物正在积累,等到晚上才进行光合作用产物的分配,因此,通常情况下,植物在夜间的生长速度要远远大于白天。

虽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但是其实是储藏太阳的能量到夜晚生长。因此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经常能听到拔节的声音,有时候早上起来会发现竹子、杂草窜高了一大截。这也是为什么阴雨天气你会发现树枝的新梢长得特别快,也是为什么在光线暗淡的位置,植物会拔高徒长的原因之一。

新生枝条的徒长也是因为光照量低造成缺少生长抑制剂的缘故(人工的生长抑制剂例如矮壮素)这也是为什么在作物的生产应用中,用黄化处理的枝条扦插更容易生根,因为遮光使得植株只产生了很少的生长抑制剂。(现在知道生长抑制剂的作用了吧?)

而扦插枝条的基部,插埋在黑暗环境的基质中,也会使得生长抑制剂逐渐消失,所以插穗的生根位置在黑暗环境下是有利于生根的。

因此植物也不能一天24小时都接受光照,这样会大量产生生长抑制剂,导致死亡。有些心急的花友想多给植物一些光照,因此夜晚还进行补光,这是错误的做法,还是要遵循自然规律!

五、生根的外界环境

1.良好的扦插基质

扦插基质的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不仅腰有良好的排水和通气性,还应具有能保住一定水分跟空气的功能。例如:蛭石、珍珠岩、稻壳炭、草炭土、锯末、炉灰渣等等。可相互配搭使用。但是都必须经过充分的消毒处理,这些物质大都具有保温、保水、保肥和通气良好的特点,在冬季,早春比较寒冷的时候进行扦插都能采用。由于在生根后植株需要吸收养分及时补充生长所需物质,因此基质下部应铺设含有腐蚀质营养的植料,便于根系扎入吸收养分。底部则需用较大颗粒的植料进行排水层铺设。

2.保持空气湿度

叶的蒸腾会引起插穗失水而导致死亡,要保持插穗的生命活力,必须使叶片周围的空气水汽与叶片内细胞间的水汽压相等,才能使插穗内的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等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一定要防止扦插后空气湿度迅速下降,要使空气相对湿度至少不低于70%,特别市在插穗生根之前的时间里,空气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90%,只是保证扦插成功的首要条件!

误区:扦插的70%-90%的相对湿度条件是指空气相对湿度,而不是指扦插基质和土壤的相对湿度。扦插基质相对湿度过高只会迅速导致腐烂和扦插失败,因为基质湿度过高会导致大量的细菌繁殖,此时不定根还没有形成,也不需要吸收水分,因此基质高湿度对于插穗来说没有实际意义,并有可能造成窒息和腐烂病。

其实只要空气相对湿度足够,插穗即便没有基质,在空气中都能生根,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温室大棚中剪刀被切下等待扦插的枝条已经萌发出根系,那很有可能是主人把它切下来被遗忘在角落,放了一两个星期后就在空气中生根了因为大棚的空气湿度是绝对很高的!

提高空气湿度的方法除了喷水雾之外,还可以用闷养的方式进行,但是每天必须掀开透气。因为植株需要呼吸和交换空气,市面上有售育苗盒套装,分为盒盖、育苗盘和盘托,自己在家里用比较方便!

3.提供适当的光照

扦插的光照度其实要维持在一个不多不少的范围之内最为合适,多则抑制不定根生长,少则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因为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源,一般来说,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旺盛,形成碳水化合物多,插穗体内累积的营养物质就多,能给生根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给。一般来说,扦插之后防止在阴凉有散射光的位置即可,勿直射阳光,也勿完全黑暗。阳光直射会迅速升高叶片温度,导致强烈的蒸腾作用,插穗会被脱水或者晒伤。

4.适合的生根温度

温度影响着插穗的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动,从而影响着插穗的再生过程。不同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有着自己的适宜范围,在最适宜的范围内,生根迅速,而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不仅不能生根,而且会导致死亡,因此,在进行扦插之前,需了解这个品种对温度的适宜范围。

扦插生根温度阶梯表:

就一般情况来讲,多肉植物的扦插:

基质温度在8-10℃范围内,有少量愈合组织形成。

基质温度在10-15℃范围内,愈合组织声场加快,并开始萌发不定根。

基质温度在15-25℃范围内,生根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加快。

基质温度在25℃左右是扦插生根的最佳温度,但易受腐烂菌的影响。

基质温度高于28℃,生根速度迅速下降。

基质温度高于35℃,扦插难以成活。

因此20-35℃的范围是扦插基质和插床的最适宜温度,也可减少腐烂菌的危害。并且昼夜的变温条件比恒温条件更有利于生根。也就是说存在昼夜温差有利于不定根的萌发。

夏天可以扦插吗?

为什么夏季不宜进行多肉植物的扦插、移苗、翻盆等活动呢?因为夏天平均温度过高,多肉植物大多进入休眠期,新陈代谢已近乎停滞,根系也几乎不吸收养分,大部分细胞也停止分化。扦插、移苗、翻盆等活动都会对植株造成物理伤害,而此时愈合组织已经休假了,营养物质和生长素都罢运了。因此插穗大多缓不过来,更别说生长出新的顶芽。此时创伤面通常会很容易被细菌侵蚀,造成溃烂。伤口愈合不了,加上也无法吸收养分,于是就一命呜呼了!

不过很多非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都是可以在夏季进行的,这是品种之间的差异。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关于休眠的闲话多说,是要命的季节还是要命的温度?

其实很多花友都明白,多肉植物夏季是不宜进行繁殖、换盆等活动的,并且要控水。冬季温度过低时也不宜进行,并且也要控水。这其实就是一个植物的温度适宜范围的问题。超过了这个品种植物的最高温度适合范围,植物就会热死。低于最低温度适宜范围,植物就会冻死。而浇水只会加剧死亡。因为湿冷和湿热比干冷和干热更要命!

植物真的能感知我们日历上的顺下秋冬吗?它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吗?

肯定不能,它所依靠的其实就是昼夜交替、日照时间长短、照射角度、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气候参数来形成自己的生物周期的,而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温湿度了。

因此这些参数是完全可以认为操控的,酷暑和寒冬都绝对不可以进行繁殖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前提是,你能达到植物繁殖所需的这些参数指标。正因为一般家庭环境无法达到这些指标,因此被认为是不可行的。冬天建温室,夏天也可以建凉室呀!夏天如果跟春秋一样,那多肉植物照样是会生长的。但是因为成本高昂,一般的专业养植厂也不会这么操作的,最多保证冬季的供暖,夏季则遮阴、通风、洒水就可以了。

相比你一定吃过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吧。这就是利用人工环境的营造和控制,使得植物反季节生长和开花结果。说白了就是人把植物给忽悠傻了当然,这样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好,并且反季节水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大大折扣。

因此有些花友,盲目地按照冬型种、夏型种来把多肉植物进行区分归类是不太科学的。这个型种分类仅仅只能做参考。到底是冬天休眠还是夏天休眠?很多人被弄得一头雾水关键是看温度!全球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气候参数都不同,能按照一套标准来养护吗?在有些全年温度凉爽且气候适宜的国家,有些多肉植物的品种甚至没有休眠期!

植物不会看日历,它依据的主要就是气候参数!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纠结于到底是冬型还是夏型的问题了。

很多时候,植物对气温的承受能力跟我们人类的一样,你觉得舒服,它也会觉得舒服!

低温:30℃

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和凝固,还会引起蒸腾作用加强与细胞脱水,高温下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即消耗过多,植株大量失水,因此多肉植物才在原生地环境下进化出休眠机制,这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达到温度上限,保护机制就会启动!它会关闭气孔,减少蒸腾,停止生理活动,减少消耗,养精蓄锐。就跟高僧修禅定一样,打坐时甚至呼吸都停止了。

本文中提到的都是指通常情况下的标准,基本以景天科为例。而品种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材料可以在网上查阅。

六、插穗的取得

1.插穗的切制(茎插)

扦插的剪切场地应该选在没有风吹日晒和比较凉爽的地方,剪切工具和扦插容器要事先消毒处理!以下以石莲花属举例。

1)用小刀沿茎基部迅速切下,速度要快,不要拖泥带水,否则会造成撕裂形的伤口。切口位置不要远离叶节位置,应取在结上不超过1cm处,尽量多留叶,以利于生根提供更多养分。

2)涂抹少量杀菌粉剂,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都可。

3)在阴凉处晾置三天以上,时间宁长勿短。待伤口充分愈合、植株适当塌缩之后再进行扦插。如发现插穗疲软,切口基部发红或是产生鬼裂纹之后为扦插较合适时机。

4)对于那些很难生根的品种,可以适当涂抹生根粉货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小时,溶液浓度不宜过大。一般较皮实的品种用不着这一步。

5)将插穗插入已消毒的基质插床中,插入深度3-4cm左右。保持适合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直射阳光。

对于很难生根或是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的品种,可以用斜面切口或是楔形双面切口。有利于扩大愈合组织面,增大生根面。

不适合扦插的植株

完全黄化的植株:

例如糊斑锦,植株已经完全没有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提供养分和生长素转移,因此生根率几乎为零。

高龄化的植株或者严重木质化的植株:

母株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根能力会下降,主要是生长障碍物质积累得越来越多,组织的生命活力和再生能力已经很弱。

有伤病的植株或者伤口未愈合的植株:

有时扦插很久之后都没有生根,甚至突然腐烂,原因是细菌感染。有时你见表面上伤口已经愈合。其实内部可能已经有菌丝产生,而有病伤更加会造成碳水化合物的大量消耗。

开花的植株(花期之内的植株)

开花需要消耗大量养分,生长素很难向基部转移。有的带花苞的枝条,扦插下去一段时间之后甚至不生根,但是却开花了。因为插穗体内积存的养分,是扦插后形成新器官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全部提供给了花苞,没有足够的营养储备,生根之前就不能维持其生存,插穗的花谢之后存活率很低。

2.叶片的获取(叶插)

叶插的区别就是可供消耗的养分远没有茎插多,因此最好选择饱满健康,没有表面硬伤的叶片。叶柄部位最适合生根的情况是自然剥落,而不是用钝器切割。造成的物理伤害越小越好。因为叶片的大床上面愈合难度比较高,叶片体内可以提供给愈合组织的营养物质很少。

1)方案1:将叶片平放在扦插截止表面即可,保持空气湿度

2)方案2:将叶片呈30-40度角斜插入基质中,叶柄部分稍稍埋入即可。保持空气湿度。

七、扦插的后期护理

具体护理细节其实已经在上文大量提到了,扦插完成后保持空气相对湿度,适合的温度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要避免日光直射。如果用闷养生根法要记得定时打开通风,因为植株需要补充氧气和二氧化碳。如果发现基质中萌发菌丝,则立即喷洒杀菌药剂等等。另外,不要把不定根上的根毛当做菌丝拔除了哦

最后别怪我唠叨扦插完了之后,其实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少折腾。很多花友心急,迫切地盼望插穗赶紧生根,结果又是端起来观察,又是拔起来瞅瞅这样无异于自毁成果!

XzH52.cOm编辑推荐

扦插繁殖方法详解若绿多肉怎么繁殖


若绿多肉怎么繁殖?若绿繁殖方式主要是扦插为主,剪下一段待伤口晾干后插入土中即可生根,所以深受花友的喜爱,特别是栽种组合里,若绿能很快覆盖住盆土空白的地方,让整个组合绿意盎然。繁殖能力强的若绿要怎么扦插呢?

若绿多肉怎么繁殖:

若绿繁殖方式主要是扦插为主,剪下一段待伤口晾干后插入土中即可生根。

若绿以扦插为主,非常容易成功,剪下一小段插入土中即可生根,最好选择春秋两季扦插,成功率更高!

若绿扦插繁殖方法详解:

若绿繁殖能力强在多浆植物中是出了名的。

若绿繁殖方式主要是扦插为主,剪下一段待伤口晾干后插入土中即可生根。

扦插的季节最好选择春秋两季,成功率更高!#p#副标题#e#

若绿扦插注意事项:

虽然若绿扦插成活率很高,但是花友也不要过于自信了,真的就那么随意一插就不管不顾了,有的时候若绿会莫名其妙就挂掉!

若绿扦插,要注意切口的保护。剪下枝条后,要注意等伤口晾干,再拿到干净的水里浸泡一晚,第二天再插入盆土中,这样的成活率几乎是百分百。

若绿扦插的土壤,最好不要用赤玉土,赤玉土不易生根,插入之后容易烂掉。

刚刚插入的若绿,不要急着浇水,可以放在通风处晾一晾,第二天再浇水都可以,水量不要太多,稍微喷洒就行。

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


“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多肉的种植经验,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多肉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多肉植物是一类具有肥厚多汁的叶片结构的植物,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土壤等特点,因此备受喜爱。而扦插繁殖是多肉植物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

一、材料准备

1. 成熟的多肉植物:选择健康、无明显病虫害的多肉植物进行扦插繁殖。常见的多肉植物有仙人掌、石莲花、多肉龟背竹等。

2. 扦插土壤:选用砂质土壤或多肉土,通透性好,以利于多肉幼根生长。

3. 扦插工具:可准备尖锐的小刀、手术刀或剪刀,用于切割多肉植物的茎叶。

4. 容器:可使用透明的花盆、小瓶子、小罐子等作为扦插容器。

二、扦插步骤

1. 切割:将多肉植物中的茎叶或分支切割下来。切割时要保证切口平整,无疤痕并且不拉扯多肉叶片以免造成伤害。

2. 干燥伤口:将切割处放置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干燥,一般需要3-7天的时间,待切口完全干燥,避免进水。

3. 整形修剪:等待切口干燥后,将切割下来的多肉植物整形修剪,去除底部的老叶片,保留上部的新叶片,以利于多肉向上生长。

4. 扦插:将修剪好的多肉植物插入扦插土壤中。注意扦插时要让切口部分伸入土壤中,确保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发根生长。同时要确保多肉叶片不接触土壤,以免叶片腐烂。

5. 浇水:插入多肉植物后,适量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烂根或腐烂现象。

6. 光照:多肉植物偏爱充足的阳光,但扦插后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在养殖期间,可选择半阴半阳、遮阳网等方式控制光照强度。同时,避免暖气或空调直吹,以免导致多肉叶片变形或太干燥。

三、注意事项

1. 温度控制:多肉植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8℃,注意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2. 湿度管理:多肉植物需要适度的湿度,扦插阶段不宜水分过多,但也不能过干。可利用喷雾瓶适量喷湿空气,提高环境湿度。

3. 注意通风:多肉植物要求空气流通,扦插后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积水或过度蒸发。

4. 培养基选择:对于不同种类的多肉植物,可以采用不同的培养基。一般来说,常用的培养基为3份砂质土壤加1份腐熟泥土,以保证其透气性和保水性。

5. 注意杂交:扦插繁殖还可以通过取花瓣授粉的方式进行多肉植物杂交。可以选择花期适宜的多肉植物进行花粉采集,然后将花粉均匀撒在另一种多肉植物的花朵上。

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主要包括材料准备、切割、干燥伤口、整形修剪、扦插、浇水、光照等步骤,通过正确执行这些步骤,可以使多肉植物顺利生根并开展正常的生长。扦插繁殖需要注意杂交以及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的控制,以促进多肉植物的健康生长。

学学多肉植物扦插法,让多肉一变多~


多肉是现下最受欢迎的盆栽植物,很多人都喜欢把颜值高、易养活的多肉买回家。其实,如果你家里有一盆多肉的话,可以用扦插的方法让你家的多肉盆栽一变多。

1.可以挑选健康的叶片剪下来;如果肉肉长出了一支花箭,还可以从花箭上取叶片,据说成功率很高。请注意,健康完整的叶片,才能长出健康的新生肉肉来。叶片要放置在干燥处1-3天,将伤口晾干。

2.准备土壤。最简单的配比:泥炭土60%,粗沙40%。土壤以保水为优,避免叶插苗根系生长出来后还没钻进土壤就干枯了。

3.插叶。叶插的种植方法有三种方式,一是平放在土面上,二是斜插在土里,三是直接插在土中。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叶片伤口若离土壤较远,可避免被细菌感染,但根系不容易生长,伤口若埋在土壤中,小芽有可能就此被埋没,永无见天之日。

4.出芽根前。放在没有阳光直射,或阳光微弱的地方,出芽和生根前不要浇水。

5.出芽根后。少量浇水,并移到有阳光的地方,及时补水。

6.移植。轻轻将母体叶子和小苗(带根)分离,小苗入盆,若母体叶子仍然完好,可以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再次繁殖。

多肉植物八千代的养护(图文)


植物简介:

八千代是景天科景天属的多肉植物。对初养多肉植物的爱好者来讲,可不要将其与景天科青锁龙属的星乙女弄混淆了。

形态特征:

矮性的肉质灌木,株高25厘米,茎细瘦偏长、叶棒状钝圆、较为光滑。叶圆柱形,灰绿色被白粉,在生长季节或在强烈的阳光下,叶先端呈红色。叶长4厘米、粗0.6厘米,叶往往松散地簇生在茎枝顶端,而实际上是从五个方向螺旋形自下往上排列,老株或生长不良时茎下部叶易脱落或萎缩,并有很多气根出现,黄色花。

本种叶形酷似一种常见的同属种类玉米石,但叶较玉米石长,叶灰绿被白粉和玉米石不同。秋冬两季只要给予充分的光照(每天不少于5小时的阳光),叶端会变成醒目的玛瑙红色。如在长期缺少阳光照射时会整株变成绿色。

生活习性及养护:

八千代性喜温暖,不耐寒。喜光照,有较强的耐旱性。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盆土干透即可浇水,浇要浇透底。除了夏季稍微注意节制浇水和不要在密闭的环境里莳养以外,栽培难度不算太大。

该品种主在冷凉季节生长,比较耐寒,温度在5℃左右还能生长,冬季温度只要不低于0℃,栽培的土壤在较为潮湿的状态下植株都不至于受冻。

八千代的繁殖较为容易,在生长季节里枝插、叶插较易成活,其方法与石莲花相同。

如何清理多肉植物的灰(图文)


多肉植物小清新的姿态是许多花友喜欢上它的原因之一。但是不管是户外还是室内养护,都没法保证它们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浇水、下雨、刮风、刮蹭、挪盆难免都会弄脏叶片和植株。尤其在中国,工业化的污染让PM2.5都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房间里窗户开着,不用几天的功夫,桌面上都会蒙上一点小灰尘,更何况需要通风良好的多肉,蒙灰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如何对多肉进行清理维持其小清新的姿态呢?在这里只大概地说一下可供各位花友参考的清理方法,这只是保持多肉小清新品相工作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多肉品相的保持不仅仅只是干不干净的问题,还涉及到植株是否饱满、健康,养护是否得当,光照是否充足的问题。下面还是谈点能让多肉立竿见影小清新的清洁方法:

多肉清洁方法之用小毛刷刷刷十二卷属的多肉植物叶表大多无绒毛、无蜡质粉,因此清理起来十分容易。你可以在干燥时选择用小刷子掸掉灰尘,也可以选择用清水喷洗擦拭。用水擦拭完它们的窗面之后你会发现它更加晶莹剔透,许多花友也喜欢在湿的时候给它们拍照。某些景天科的植物,叶表同样也是十分光滑的。像莲花掌属的大部分、部分青锁龙属、部分长生草属、部分景天属等等。以上办法同样也适用。

多肉清洁方法之用胶带黏黏

带毛的肉肉也不少,比如熊童子、银月、锦司晃、银箭、梦椿、月晕等等,可是如何清理呢?吹也吹不掉,刷也刷不走,相信也有不少朋友是这么做的哈!胶带粘肉肉上的脏东西前,记得先用手粘一粘胶带,使得粘性没有那么强以免粘力过强破坏叶子的表皮层。

多肉清洁方法之用气吹吹吹

叶表被蜡质粉的多肉植物是最麻烦的,像石莲花属的大部分都是。不能上手。只能用间接的清理方式,怎么间接呢?就是采用气吹(皮老虎)来进行清理(十分好用的小吹吹!喜欢摄影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个东东吧!)。这个方法不仅仅可以去掉灰尘,还可以吹掉浇水时溅到叶片或者生长点上的水珠。如果你肺活量好的话,也可以试试,哈哈!不过会溅得满脸都是。

现在就可以试试动手清洁下自己的多肉哦。

多肉植物法比奥拉繁殖方法


多肉植物法比奥拉繁殖方法

法比奥拉为园艺杂交品种的多肉植物,法比奥拉多肉繁殖一般是砍头爆小崽扦插和叶插,砍下来的植株可以直接扦插在干的颗粒土中,发根后就可以少量给水了,是个非常好养的园艺品种;叶插法是取完整饱满的叶子,放在阴凉处晾干伤口(一般直接取下叶片丢在土表,叶片伤口不接触土壤就可以),然后放置在微湿的土上,它会慢慢长根后发芽,过程有点长,不过可以得到很多的小侧芽,侧芽长大,取下扦插就可以。

注意事项

法比奥拉需要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半阴,怕水涝,忌闷热潮湿,具有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休眠的习性,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6月为植株的生长期(花友的环境不一样,生长期也有长短),若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叶片徒长,叶缘红色也会慢慢褪成绿色;而在阳光充足之处生长的植株,株型矮壮,叶片排列会紧凑。

法比奥拉能耐零下4℃左右的低温,是室内的温度,非露天,再低叶片的顶端生长点就会出现冻伤,干枯死亡,整个冬季基本断水,5度以下就要开始慢慢断水。夏季高温时整个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这个时候要通风良好且适当遮光,避免曝晒,节制浇水,不能长期雨淋,以免植株腐烂。

多肉植物法师如何扦插繁殖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你正在学习养花知识和技巧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多肉植物法师如何扦插繁殖”,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多肉植物是近年来备受热爱院子园艺的人们喜爱的植物之一。它们因其独特的形态、多样的颜色和容易繁殖的特点而受到广大园艺爱好者的追捧。其中,扦插繁殖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繁殖方法之一。今天,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下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并提供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

让我们来介绍一下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是一种通过将植物的一部分切下来并种植成新的植株的方法。这个过程需要一些工具,如尖锐的剪刀、干净的剪刀和砂质的土壤。选择一个健康的多肉植物,然后用剪刀从植株的顶部或侧部剪下几片叶子和茎。将这些叶片和茎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几天,以减少植株感染病菌的风险。将晾干的叶片和茎插入砂质土壤中,稍微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然后等待新的植株生长出来。

扦插繁殖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在实践中有一些技巧。选择性繁殖是非常重要的。您应该选择最健康和最强壮的叶片和茎进行扦插,以确保新的植株能够生存和繁殖。注意保持扦插植物的湿度。尽量避免多肉植物的叶片和茎在扦插的过程中过于干燥,这可能会导致扦插失败。给新的植株提供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多肉植物需要足够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来生长和繁殖。因此,在选择扦插的位置时,请选择阳光充足且温度适宜的地方。

让我们来丰富一下文章的内容,使用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例如,我们可以用插图来配合文章,展示多肉植物的不同品种和形态,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多肉植物的繁殖过程。另外,我们还可以引用一些研究或专家的观点,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和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例如,我们可以引用专家的话,说“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是一种非常简单和有效的繁殖方法,适合初学者和养殖爱好者尝试。根据专家的研究,这种繁殖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多肉植物的数量,还可以保留植株的遗传特性,使新的植株更具观赏价值。”

让我们用600字的篇幅总结一下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和一些丰富文章内容的表达方式。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繁殖方法,适合大多数养殖爱好者尝试。本文介绍了该繁殖方法的步骤和一些技巧,如选择性繁殖、保持湿度和提供适当的光照和温度。我们还提供了一些丰富文章内容的表达方式,如插图展示多肉植物的形态和品种,引用专家观点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喜欢多肉植物的人们,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尝试多肉植物的种植和繁殖。

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互搓授粉法(带图详解)


十二卷的花属于总状花序,长长的柔韧的花轴上每天开放一、二朵小花,前前后后能开出十来二十朵。十二卷的花朵很小,雄蕊和雌蕊更加细微。用传统的方法给十二卷授粉,如果没有非常娴熟的手法,往往事倍功半。而互搓法授粉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十二卷属于异花授粉,有好几种授粉方法,比如镊子法(用镊子摘取单根花丝直接将花药上的花粉点在雌蕊的柱头上),比如鬃毛法(用猪鬃或猫的胡须伸入十二卷的花朵中沾取花粉后再将其插入母本花朵内让花粉粘在柱头上),经过几年的摸索体验本人更偏爱用互搓法授粉(自己拍脑袋取的名字,没有查过相关资料,不知是否有前辈使用或介绍过这种方法)。

一、互搓法授粉的操作方法

1、将两株待授粉十二卷花朵的花瓣(有六个花瓣)轻轻摘除,露出六个雄蕊(它们由花丝和花药组成)以及被雄蕊紧紧包围的一个雌蕊(雌蕊略低于雄蕊1-2毫米,肉眼可见顶部有白色肉质的柱头和柱头下方淡绿色的子房)。

2、把两株十二卷摆放并调整好盆的高度,让两朵已摘除花瓣的花朵靠得比较近,便于下一步操作。

3、用手小心捏住两株十二卷的花轴(部位在这两朵花附近),轻轻操作让这两朵花互相搓动,并有意识的将双方的花药尽量对准彼此的柱头搓动,瞬间可以看见烟雾状的少量淡黄色花粉在花朵附近扬起。这时候,有一部分花粉已经落在对方的柱头上了。一般来说,搓三、四下即授粉完毕。初次试手不放心可以用10倍的生物放大镜观察柱头上面是否沾上花粉。

二、互搓法授粉的优点

1、操作十分简单。只用双手操作,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

2、两株同时授粉。做到一次动作两株同时完成授粉,两株十二卷互为父母本。

3、成功率比较高。因为操作简单互搓法授粉的成功率比较高。

三、十二卷互搓法授粉的注意事项

1、把握好花朵授粉的最佳时机。授粉的最佳时机是在开花后的第2-3天,因为花朵刚开放的第一天花粉尚未成熟,花粉搓不下来。而开花的第三天后花朵会充满花蜜,黏糊糊的影响授粉效果。

2、授粉必须要两株十二卷同时开花,并且不可以来源于同一个植株(即不可以用同株十二卷种子播种长成的两株、不可以用同一植株侧芽长成的两株)。

3、和其他授粉方法一样,十二卷植株强健与否是确保授粉成功的一个关键前提。

4、如果授粉成功可以在授粉的几天后见到雌蕊的子房膨大形成种荚。在种荚变成褐色之前用胶带粘住,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在种荚成熟干燥后弹射出种子。如果种荚头部开裂成三瓣嘴即表示种子成熟了。摘下后里面黑乎乎的种子就可以立即播种,种子寿命不长不宜长期保存,一年之后几乎不能萌发。(西朵米)

图1花朵与花瓣1

图2花朵与花瓣2

图3雄蕊结构

图4雌蕊结构

图5摘除花瓣准备互搓授粉的两朵花1

图6摘除花瓣准备互搓授粉的两朵花2

图7已完成互搓授粉1

图8已完成互搓授粉2

图9已完成互搓授粉3

图10子房开始膨大1

图11子房开始膨大2

图12果实1

图13果实2

图14果实3

图15粘上胶带防止种子弹出

图16成熟的种荚和种子(12的种荚一般一个多月成熟。只要发现种荚头部自动爆裂开来,这就说明种子成熟了。只要裂开了就可以采摘。种子多少要看种荚大小,最多的十来二十粒,少的四五粒也有。)

多肉植物移栽(图文完整版)


坦白的说植物移栽移盆还是比较轻松的,之所以有的花友不敢动手,多是在一些细节上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比如植物移栽后用不用浇水,用不用修根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在文中移栽过程中帮助花友解答。

1、移栽第一步脱盆:这个过程很容易,花友要注意不要伤到根,如果盆土比较松,用手托住盆口,把盆倒过来,就可以把多肉植物倒出来了,这里要说一下,如果打算移栽,最好提前断水,这样更容易脱盆且不伤根。脱盆的方法很多种,花友自由发挥,总之不要直接给提溜拔出来就可以了。

2、移栽第二步修根:这一步是可选的,并不是所有的多肉植物移栽都要修根,如果根系比较多,而且有一些死根、烂根花友可以用剪刀把根修短一点,修剪后可以把多肉植物放在阴凉处把伤口晾干,然后再上盆。当然花友也可以选择不修根,不带旧土,或者带一点旧土上盆。

3、移栽第三步上盆:我们先说多肉植物移栽后要不要浇水,和修根一样,这是一个可选项,多肉植物有干栽法,也有湿土干栽法,当然也有湿栽的,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各种方法。

1)干栽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干土栽种多肉植物,栽种后先不浇水,放在阴凉处缓根三两天后再给水。

2)湿土干栽法:在移栽前一周或者三五天提前给介质浇透水,然后等移栽的时候介质刚好处于潮而不湿的状态,将多肉植物上盆后,放在阴凉处缓根三五天,然后正常浇水。

3)湿栽法:就是在干栽法的基础上,直接浇水。

上述三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被花友用过,相对来说用的最多的是湿土干栽法,花友可自行决定。

多肉植物的养法(示例)


“每到春天,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赏花的更深境界则是种植多肉。侍弄多肉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肉植物的养法(示例)”,但愿对您的种植多肉带来帮助。

多肉植物怎么养呢?

多肉植物是近年来颇受花友欢迎的,多肉基本每个品种在它出状态后都挺好看,哪多肉植物应该怎么养护的呢?

首先,建议先确定养护环境。如果题主是新手,建议选择露养会更合适。 种植多肉基本的配置就是盆和土。我们先说盆,种植多肉的话,推荐陶盆或者紫砂盆。不仅透气性好,而且造型多样,美观大方。

盆土的选择,我们其实不用太去在乎一些比例,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放一些陶粒在盆底,这有助于透水,不会让多肉的根系因为浇水过多烂根。

其次,控制住自己想浇水的欲望。多肉多生长于炎热的沙漠地带,大多数都是比较耐旱的。过多的浇水反而会造成多肉的负担,甚至烂根死亡。

一般在养护时,特别是露养环境,通风,光照都很好的情况下,养护盆土干燥了我们在浇水是最好的选择,每次浇水浇透就好。

最后,根据季节的变化,注意保温和防病虫害,同时注意水肥管理。不管是养哪种植物,在它的生长期增加施肥都有助于它的生长。而预防虫害则是为了它更好生长。

多肉很多人在养,想要养好并不容易。根据自己养护的植物去补充相关知识,随时观察养护植物的状态,才能养好植物。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多肉植物的扦插繁殖法(图文详解)》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多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多肉植物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