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啊!春天--春天是彩色,金黄的水仙花,娇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太阳,粉红的桃花,青山绿水,蓝天大海……”想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有关花的句子,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要侍弄好多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种植达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玉扇万象播种指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1.怎样的温度适合播种玉扇、万象?

十二卷的种子发芽要求比较低的温度,以20度左右为好。最低温度不低于10度,最高温度最好不超过25(短暂稍高于25也没大碍,不过要及时降温)。要有昼夜温差,大约8~10度的温差最理想。比如白天23度,晚上14度。

2.怎么样的光照适合播种?

以直射太阳光为100%,遮光60%,只透过40%左右就够了。小苗稍微拔长问题不大,只要不是严重徒长。控制不要把小苗晒红了。遮光方法有多种:有朋友用两层纸袋(报纸)遮光;有朋友用遮阴网(园艺店就有);我以前的做法是储物箱外面搭一条浅色毛巾。

3.播种基质要求怎样?

总的原则:5~6厘米厚的,颗粒直径小于3毫米的,疏松透气保水的材料,都能用来做发芽基质。

几种参考配方:

①赤玉土:鹿沼土:砻糠灰:优质泥炭=4:4:1:1

②赤玉土:麦饭石或火山石:谷壳炭:优质泥炭=4:2:2:2

③蛭石:赤玉土:珍珠岩:谷壳炭:泥炭=5:5:5:3:2

以上材料混合好后,添加一点杀虫剂杀菌剂,喜欢的话加点骨粉作基肥也行。

4.播种要注意什么细节?

干土装盆,铺平土面,点播或撒播,薄薄覆盖一层土,跟种子厚度差不多,不必太厚。然后喷或者浸杀菌剂溶液,可以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等,或者高锰酸钾。注意:高锰酸钾不能与农药混用。放置一晚上,然后开始全闷管理。里面充满水汽时打开透透气。注意不要直射太阳,不然里面快速升温,会把种子煮熟。保持基质湿润。约一个星期喷一次杀菌剂,杀菌剂品种要交替、变换使用。

5.多久之后才发芽?发芽后怎么管理?

因为温度和温差的变化,快的一个星期就会看到发芽,大多数10到20天之间能发芽,少数环境不理想的会拖到一个月。发芽后继续保持基质间干间湿,一个月后增加透气,两个月后不用闷养了。继续注意光照强弱得当,既不徒长也不晒红。基质缺肥的,可以在两个月时开始施淡淡的液肥,前提是温度合适,小苗正在生长期。注意保温,不要低于5度。有人试过不低于0度没事,但是不要大意,可能只是个别现象。

Xzh52.cOM同步阅读

玉扇、万象等多肉植物的养根技巧


万象、玉扇的根系与其他任何一类多肉植物不同,根肉质、没有明显的主根,任何一条根系都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转变为粗大储水根系。她们的根系受环境、季节、土质、植物状态的综合影响,寿命可以很长(几年),也可能很短(一季)。玉扇、万象的叶花纹、株型、窗口都严格受控于根系状态,这主要是因为根系和茎尖激素存在平衡关系,那么养好扇、象的关键之一就是养根,以下将从几个视角逐一介绍:

1、透气与保水的平衡

一直以来,国内十二栽培在日系风格的严重影响下,都认为只有颗粒无尘土质才是最佳的种植材料。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属于典型的拿来主义,在不同的栽培环境和气候下,我们是无法完全套用一个栽培体系或理念的,必须跟我们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扇、象的根系类似兰花,但又和兰花根系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差别:主根衍发出的细根非常多,细根表面可以直接形成根毛进而具备吸水功能。一般来说,透气是为了促进根毛附近气体交换,以利于根毛呼吸,主要影响氢离子等交换过程,因此我们一直倡导透气基质,所以颗粒材料被视为透气质材的上品。然后我们在透气之余忽视了基质保水的作用,如果没有水做反应介质,透气是惘然的。

因此,必须理性看待基质透气性,不必一味的追求颗粒质材。要根据环境来判别:

1)在通风、湿度低的环境下,比如阳台、窗台。提倡使用含有纤维状泥炭和保水介质的土壤,不要去除粉尘,因为这些粉尘小微粒是根毛最好的附着物,去掉以后很容易造成根毛干枯,植物进入循环的反复发根过程中,不可能生长良好。

推荐配方进口纤维状泥炭(发发得、阳光):颗粒蛭石:珍珠岩:稻壳碳(熏碳):轻石(或植金石)=4:2:1:1:1。也可以选择翠筠的育苗土加一些轻石。

2)在湿度大、闷热的环境下,比如温室。提倡使用透气性好的无粉尘颗粒介质,这样有助于排除积水,使根毛充分和气体接触。由于环境湿度大,因此不必担心根毛的干枯,而更要关注气体的流通和交换。

推荐配方赤玉土:颗粒泥炭:珍珠岩:稻壳碳:轻石=4:2:1:1:2。当然也可以选择已经配制好的**园艺、朝日物产专用土。

2、养根是个过程

万象、玉扇的粗根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指望一个幼苗一开始就都长成大粗根。不要频繁的移栽、修根,要尽量使栽种一步到位,一次栽种维持1年以上(一些成株可以2~3年换盆一次)。过频繁的移栽会影响根系的系统发育和缩短根系寿命。这里一个错误的观念是,十二卷要靠新发根吸收营养,因此错误移用了种兜的动一动、大一大的思想。万象、玉扇很多重要特征的呈现是需要一个网络状系统根系的支持才能表现出的,如果总去移栽修根发新根,花纹、窗口等特征都不会很好的体现的。

这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根系是一个自组织的微生态平衡体系:任何一个植物体都是一个生命体,我们要相信生命的自平衡作用。只要我们把土质配好,环境改善好,生长的问题是她们自己的事情,栽培者不要过度的干预。因为一个根系周围会逐渐形成一个微生态环境,根际菌群可以有效地保证根毛的发育、延长根系的寿命。因此,不要随意的改变栽培环境、不要随意的施用杀菌剂(除非必要的时候)、不要随意施用化肥。很多朋友在栽培过程中,心太急,经验少,都是导致根际微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

2)延长根的寿命:我们经常谈论到为啥日本的植物根系那么好,根系那么白,没有老化现象?根源在于日本栽种环境、土质的高效配合,只要保证根处于一个柔和的微生态环境中,没有病害菌、没有极端环境、茎叶部分环境稳定,根才会健康,寿命持久。解决的关键在于把握基质的湿度和透气的关系,不要过湿也不要过干。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选择适度封闭的环境,通气和保湿相结合,浇水不要过多,温度不可过高,随时观察是否存在病害,不要随意施用化肥或未发酵肥料。在一个较好的养根环境下,老根甚至可以原位被新根替代(新根扎入老根内部生长),这种现象称作套叠式发根,是栽培成功的表现。

3)茎叶-根的平衡:茎(主要指生长点)和叶片对栽培环境的响应,也直接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的平衡,影响根系。其实根系和茎叶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二者相互作用,植物才可以顺利生长。叶片是用来光合作用的,而光合作用越强,则细胞分裂素活性越高、生长素向下运输,有助于根系发育;光照强并不代表光合作用强,而过强的光甚至可能阻断光合作用,因此适度柔和的光是种植十二卷的关键,也是十二卷根系发育的关键。有生长点和叶片的植物,只要环境适合、时间足够都可以发根,并逐渐形成完好根系;没有生长点的砍头株最好保留叶片,否则根系会逐渐萎缩;没有生长点没有叶片的砍头株,待新芽形成后一定不要过早的切下,要适当保留1~2个芽以满足根基的寿命,才能出更多的苗。

3、盆和土表覆盖物

很多朋友习惯上认为盆子越大根系发育越好,诚然是这样的。但在我们的具体栽培过程中,往往适得其反,越是盆大越容易烂根,其关键仍在于保水-透气平衡失调。这时候,为了更好的满足我们的日常栽培情况,应该选择跟植物相匹配的盆子,最保险的做法是选择比植物大2~3cm的盆。对于万象、玉扇来说,深盆是必须的,如果在闷热环境下栽培,最好盆壁带孔或者选择透气材料的盆子(如砂盆)。

在大多数情况下,日本标准的塑料盆完全可以满足植株根系生长的要求,也基本满足绝大多数栽培环境。一般来说,对闷热环境,盆底要垫大颗粒透水石,土表层覆盖透气性赤玉大颗粒;而对通风阳台、窗台等开放环境来说,盆底最好只隔一层纸巾,不要放过多的透水质材,否则盆下部总是非常干燥的(恰恰很多根毛都在盆下部),盆土表面要选择不太透气的颗粒质材,如小石子。这样处理的核心仍然是保证保湿和透气的平衡,延长根毛寿命。

4、根系与花纹的关系

万象、玉扇的花纹分为两大类白线纹和绿-紫纹。

1)白线纹:是一种凝集的维管束,其来源于叶中央部维管束(类似叶脉)的特化,白线纹增多一般是为了阻挡过强的光照摄入窗内(万象、玉扇在原产地只有窗露在土表,光照摄入窗内,叶内表皮有光合作用位点)。因此,强光环境有助于形成白线纹。那么白线纹和根系有什么关系呢?白线纹是维管束的凝集和增粗形成的特化结构,其调控机制是生长素的上调和局部积累,不同区域的生长素形成浓度差,诱导维管束形成并特化。而形成生长素积累点的基本条件是:植物能分泌大量的内源生长素、植物消耗生长素减少或生长素运输减少。我们一点点分析:植物分泌大量生长素的基本要求是茎尖的正常生长和细胞代谢,这需要大量营养和水分,根系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根系分泌的细胞分裂素可以协同生长素的合成;植物根系健康时消耗生长素和间接促进合成生长素可以达到正平衡,很多生长素会积累在茎和叶的细胞液泡中,植物表观强健;强光抑制生长素运输,很多生长素只能原位积累在细胞的液泡中,在叶原基的很多细胞都发生高浓度生长素浓缩无法运输,这时候就具备了形成白线纹的条件。生长素高浓度岛间连接,形成特化维管束,即白线纹。因此,白线纹的形成必须是根系健全且光照充足。

另外一类白云窗其实和白线纹是类似的,只是白云窗的维管束弥散,形成高浓度生长素的细胞更多更加分散,维管束特化凝集不规则,导致了白云窗(如白瓷万象、荒矶玉扇)。白云窗的形成主要受基因型决定,其次寒冷、强紫外线也可能诱导细胞弥散性的生长素积聚形成白云窗,这种情况并不是大家以为的冻伤。

2)绿-紫纹:绿纹和紫纹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叶表皮细胞的异常分布。叶表皮细胞分布在窗口上,形成绿纹。如果这株植物有艳肌特性,那么绿纹就可以转变为紫纹。绿-紫纹可分为几类,主要包括从叶缘表皮细胞延伸性紫纹(紫万象、大紫)、伴随维管束特化形成的叶表皮细胞分布(稻妻紫纹、Z1紫万象、菊花石、写乐)、规律分布的叶表皮细胞在窗口分布(如绿岛、supergreen、舞豆)及其他形态。绿-紫纹由于本质是叶表皮细胞,其发育主要受到细胞分裂素调节,分布特性主要取决于基因型。根系是细胞分裂素的生产工厂,因此绿-紫纹的发育直接受到根系的影响。根系越发达,尤其是毛细根越多,绿纹越浓密鲜明。植物生长点和根系的平衡影响绿-紫纹正常发育,光强过高会抑制生长素的运输,抑制根系发育,长期会导致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下降,从而影响绿-紫纹形成,因此较柔和的光照有助于绿-紫纹的发育,这不同于白线纹(白线纹喜欢强光),因此把握光照强度有助于调控白线纹和绿紫纹的分布比例。

5、如何使用药物促进根系发育

生长素类激素是促进发根的直接激素,喷施可以促进植物根系发育。但是长期喷施会导致植物只长根不长叶,甚至停止生长。所以生长素(如萘乙酸)不推荐长期喷施,偶尔的喷施可以有助于根系发育和根系健康,从而有助于植物生长。

细胞分裂素类一般认为有抑制植物发根的作用,其实不然,在植物柔弱的时候喷施细胞分裂素,有助于植株内平衡的重建,激活生长点,提高内源生长素水平,从而促进发根。但是这种使用要求的时机性很高,需要有相当经验的栽培者使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矮壮素、多效唑、B9等药物千万不要随便使用,这些都是抑制生长素合成的物质,有时候只为了植物矮化而喷施这些药物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植物迟迟不发根。控制植物株型最好是改善外环境,别用激素。

爱多收、冲击波等硝基酚类化合物,可以促进细胞代谢,激活生长点,也是很好的促生根物质,它们的效果不同于植物激素,使用起来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作用比较可控。

必须指出,植物本身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生命体,不需要外界过多的干预也可以自己调节并适应环境,因此使用药物并不推荐,最好还是从改善环境入手让植物自己生长。

6、幼苗如何发根

主要指侧芽、叶插根插苗和组培苗:侧芽最易生根,因其积累的母本生长素量最大,且储存营养丰富;叶插根插苗一般剥离下来就有根,也不难生根。如果不太放心的话,可以选择市售生根粉,沾一下伤口再上盆,一般都可以达到100%成活率。

最难生根的是硬化期或者硬化不健全的组培苗,由于很多组培苗无法从外观上鉴别,这种情况下爱好者需要跟商家做好沟通。如果确定是组培苗,尤其是未充分硬化的,必须在后期的栽培中适时给予生长素溶液喷施才可以平稳过渡。但最好不要购买未硬化的组培苗,硬化好的组培苗不存在这个问题。

长期抑制状态的苗,比如实生苗长期不长,或者某些久不发根的植株,这种苗子由于其细胞多数处于代谢停滞状态,使用生长素往往没什么效果,此时推荐喷施硝基酚类化合物或者细胞分裂素,这样可以激活细胞代谢,从而恢复生根能力。

土质的颗粒度和硬度也影响发根,对幼苗来说必须使用柔软、松弛的纤维状土质,不要使用赤玉土。因为新生根毛很柔弱,必须及时抓住支持物才能存活下来,颗粒土空隙太多不利于根系发育。另外,苗的发根切忌全干,这样不但会干死新根,也几乎会毁灭性影响植物内环境的平衡,发生1~2次干根的苗基本上就没救了,会长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苗发根或者播种,都必须保持一个较高湿度的环境和松软的土壤。有时候,为了防止苗子被根顶起来,习惯用一个铅丝压住苗子,这种做法对透气介质和大苗适用,但对小苗或者不透气基质则是致死性的,会导致根系窒息腐烂和病害,因此不推荐使用。

7、根插

根插一般都是采用粗大强健的根,因为它们本身还有丰富的营养和内源积累激素,有助于形成芽。老根一般难以成功。根插最好不要把根刨出来,而是把植物从原盆里切下来,把根留在盆里,这样根插成功效率最高。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要采取适当保湿,而透气为主的颗粒基质掩埋根的2/3,弱光,基质以透气为主,因为这种根几乎没有吸收营养的能力,由于没有蒸腾势也没有水分运输,所以防止过湿导致的病害、给予弱光或散射光则是必要的。只要根不烂,不干死,基本上都能插出苗来。

当苗长出以后,由于生长素开始重新合成,且开始有光合作用,根系可能会进一步加粗,此时可以去掉部分苗,保留一个稍大的苗。这样有助于这条根的存活和进一步出苗。这个过程涉及相当复杂的激素调控,但是我们保证一个透气、弱光的原则基本可以胜任一切。

根插过程中不要喷施生长素,而可以给予细胞分裂素数次,这样有助延长根细胞寿命,并促进芽的分化。取下第一个芽之后,仍要喷施细胞分裂素,以促进进一步分化出芽。不推荐适用硝基酚类化合物(因为根上没有叶绿体)。

8、斑锦植株的发根缓苗

1)谨慎选择斑锦植物,尤其对锦化部分多的苗子更要慎重,这里给出一个参考:一般来说斑锦分布呈大片状的较散在分布的难生根;生长点呈全部斑锦色的难生根;外周叶片绿色部分少的难生根(外周叶基部是生根区,如果此处是锦化的,那么是不生根的);斑锦色彩与生根难度,红锦最易,黄锦次之,白锦最差。所以选择锦苗有三点注意:a.绿色尽量多,斑锦尽量散;b.生长点可见绿色;c.苗最下部一片叶子的叶基为绿色;d.首选红黄锦。

2)斑锦植物的缓苗原则:必须等待苗完全发根,且根系健壮后方可按照一般绿苗的管理方式。即:锦苗到手后先观察基部状态,是干瘪?水浸状?还是饱满?一般来说越干瘪成活率越高,水浸状的直接可以扔掉了,饱满的也必须风干至适当脱水态,这样最为保险。干瘪有助于局部细胞浓缩生根激素,往往锦化嵌合细胞对激素依赖性很强,低浓度生根激素都无法促进生根,因此必须让他们浓缩体液方可有效提高生根效率。

缓苗的介质尽量选择细软柔和的基质,pH中性偏酸一点点最佳,以6.0~6.2为佳,推荐选择蛭石:稻壳碳:珍珠岩=3:1:1的混合介质,细赤玉土稍差(颗粒必须在2mm左右),泥炭或腐殖土最差(基本必死)!全部土质必须经过微波灭菌(用水拌湿土壤后装瓷碗中,高火间断3个2分钟即可),冷却拌湿土壤直接移栽,移栽后不要喷水,即便喷水也要往周围土表喷,万万不可向植物生长点处喷水!杀菌剂可以给,但是我自己觉得意义不大,因为斑锦苗本身对杀菌剂敏感性也很强,最好不激惹它们为好,有时候苗死不是因为感染而是杀菌剂的毒性,如果还是担心的话可以给支青霉素。

锦苗缓苗的光照必须柔和,强烈推荐使用日光灯,最好别直接晒日光!日光灯30W距离植物30cm,每天8小时左右即可,适当提高空气湿度,降低土壤湿度(这有点困难,推荐使用小玻璃缸改造一个光照育苗箱)。当锦苗生根后,可明显看到其吸水膨胀,此时还须继续观察直到内部叶片长出,再逐步晒太阳,只要根系健壮就基本不怕阳光。

3)斑锦栽培的悖论:强光照有助于锦化部分的发育,抑制绿色部分的生长,使锦变得漂亮,但是耐受光照强的前提是植物根系茁壮,而斑锦植物通常根系不佳。这就产生一个悖论,光照促进斑锦发育,根系保证光照的效果,而斑锦又抑制根系的发生。所以只有三者达到最佳结合点的时候才是最棒的,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环境来摸索了。。。

4)是否有人工干预方法?加一盏蓝光灯有助于斑锦植物的整体状态。人工施加NAA类物质(生长素)可以有助于锦化植物根系的健康发育。外源使用铁钴锰和稀土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斑锦色彩的呈现。

5)哪些做法禁忌?未生根时给予强光照。往生长点喷水。外加使用细胞分裂素类药物(会导致斑锦失衡,极向生长)。大水大肥弱光(根系过于强健会导致斑锦的分离,因为根系会分泌大量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如果根系较好建议给予强光照来平衡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也可以保证锦分离减缓)。

6)最后:以上侧重的是锦苗的成活效率,强调的是效率,即养一株能活一株,活好一株。不按照以上做法,也未必一定会死。该问题很类似探讨为什么不把兜种子撒菜地里去仿效野生环境(野生状态下,谁去三高法播种呀?可是想过没~~野生状态能活几个种子?)。

9、不要指望一年四季有好根

这段要讲的是心态问题,养好根是一个过程,过程都是波动的。一年四季,植物也要生、发、收、藏,与四时相调。因此,生长期能看到植物的最佳状态,根系自然也是最佳状态,休眠期往往看不到很理想的状态,根系则以保持为主,防止过湿过热烂根。

即便我们把温度光照湿度调节到恒定,植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生长趋势,但是仍具有四季的不同和变化,可能这种节律是存在于生命体骨子里的东西(我们今天讲这可能是一种混沌周期)。

其实植物的栽培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循,必须结合自己的环境、对植物的认识而随时调整,不要指望从某人某人那里得到什么灵丹妙药或者绝招。对他是绝招,对您可能就是灭顶之灾。还是回到自己的栽培环境下,体会植物的特性,多思考多尝试,才能把植物养好。

建议大家把精力放在栽培上,而不要光盯着品种,盯着品种永远是落后的,钱不少花最后没养出来啥好东西。还是把任何一个苗子养大养好,养出状态,才是种多肉植物的灵魂。

最后,引用逍遥游的话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恐怕才是养好根,养好玉扇万象,养好多肉植物的绝招和灵丹妙药。

芦荟嫁接多肉植物万象


关于芦荟嫁接万象的进一步说明,首先,这只是一种尝试,与市场无关、与什么万象末日无关、与降价无关,只是爱好者的一种鼓捣和折腾,非常自然和正常,且没啥技术含量。

爱好多肉的本质在于通过干预让植物生长的更好,包括环境、土壤、管理和对植物本身的处理,种好了心情好,这才是栽培的乐趣和初心。我非常不理解为啥大家看到一个很好玩的栽培方法后,冒出来什么万象要降价了、市场要毁掉了这些言论,请好好扪心自问一下,初心在哪里?然后,介绍下芦荟嫁接万象的技术问题:

1.芦荟和十二卷同是百合科(按老分类法),有一定亲缘关系,因为确实存在硬叶系和芦荟的过渡态品种,这是理论基础。芦荟可以接万象,同样可以接十二卷的任何品种,但是难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2.芦荟接十二,以万象来说,操作难度高于仙人掌科的嫁接,需要摸索和积累经验,不是拿来切了就活,并且我觉得初试者基本搞不定。芦荟和十二有亲缘关系,但是很远,操作受很多因素影响:季节、温湿度、砧木状态、接穗品种和状态、操作手法和前后处理,以下进行详解。

3.芦荟的选择:不夜城、中华芦荟、木立芦荟等常见、强健、茎长的都可以,以不夜城最佳。

砧木前处理:由于不够亲和,芦荟的选择很重要,同样是外观一致的不夜城芦荟,体液状态有很大区别,生物碱和类黄酮的量决定了嫁接效果,经验是要选择汁液透明无色并没有任何味道的个体(很多不夜城芦荟切开茎的汁液有黄颜色和刺鼻气味,这样的都要弃去不用),砧木操作前黄化处理(即弱光通风处干燥一周),这些至关重要决定成败。

接穗的选择:由于芦荟嫁接十二亲和性差,要求接穗足够饱满,否则挨不住后期长时间的缺水,以饱满的侧芽为佳,砍头的亦可,过小的芽或组培苗均不适合。

外环境:芦荟胶本身有很好的粘合作用,但是易风干成膜而阻挡维管束的贯通,需要干燥环境来进行操作,适当通风干燥的环境使得砧木体液减少是前提条件,过湿会导致体液过多而封闭,如果过度干燥可以用芦荟叶子的汁液润湿切面,具体的靠经验决定,没有固定方法。操作季节以春天最佳,秋天其次,夏冬不能成功。

操作手法:平接法,芦荟的生长点很靠下,要耐心的一层一层寻找,往往大家切不到位会导致生长点未毁损而再次萌发,把接穗顶下来,这一点要慎重,必须慢慢一层一层的找,可以看到生长点下大约直径2-5mm的白色分生组织区为最佳,对应接穗的生长分生区也差不多这么大,过大都不会成活。分生区的外环保证两点以上相交,按压好后用弹性的材料捆绑,因为芦荟茎收缩剧烈,单纯用线是不行的,必须用弹性的受力均匀的材料捆绑。

嫁接后处理:嫁接后放于通风阴凉处,大约10天可以去掉弹力捆绑线,不浇水再等1-2周后,喷施含有杀菌剂的表油菜素内酯或爱多收,促进维管束的贯通,这一步是成活的关键;不喷药的话可以放置在温差大的温室里,靠外环境促进维管束贯通。如果不做此步处理,基本活不了。

4.嫁接效果:类似龙神木接球,没有想象的那么神速,但植物很饱满。嫁接由于操作较复杂,可能成功率因人而异,总体不高。

5.接物日常管理:由于万象的生长势不够强,其生长点分泌的激素不足以抑制芦荟侧芽形成,无法形成顶端优势,所以经常出侧芽。解决办法就是拿个小刀经常切掉。换了其他十二可能好很多,比如寿和玉露做接穗,估计砧木出侧芽少。

6.关于观赏和落地:嫁接是为了促进生长,不是为了观赏,有此疑惑的朋友请恶补仙人掌科基础知识;万象嫁接后很容易落地,砍头就行,不像球要去追求萝卜根,这个稍有养球经验的都能理解。

7.意义和展望:丰富了栽培的玩法,仅此而已。

仙人掌科的嫁接用了这么多年,到最后大家还是回归到实生上,原因何在呢?是因为嫁接使得植物特征早现,导致植物微缩化或者畸形,最终不符合玩家的审美,所以嫁接最后不会影响主流玩家,所以靠嫁接提升栽培速度只是初级栽培的一种权宜之计。

嫁接的意义在于帮助初级玩家理解植物习性,丰富玩法,提升兴趣,进而积累实根栽培的经验;或许在某些时候十二的嫁接增加了繁殖侧芽或砍头苗的数量,但远远逊于组培,组培的繁殖仍然势不可挡。

个人觉得可能带来一个更大的意义,就是嫁接株由于长得比自根得快,可能有助于开花授粉,提高杂交率,这一点在仙人掌科已经很好地证明了,有助于加速我国实生杂交十二的步伐,这反而是个好事。不过也有证据表明,嫁接株杂交后代特征不好,但是早期也可以容忍吧,毕竟路要一步一步走。

8.会不会成为漳州第二: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漳州第二,当年的仙人掌科嫁接被福建漳州福州发扬光大,促使球类的普及,漳州第二意思就是像球类嫁接一下风靡十二嫁接。我觉得难度很大,首先芦荟接十二没有这么强的生长优势,再者说万象的魅力很多时候靠的是审美、解析、珍贵和炒作,搞多了大家都不玩了,漳州第二也没意义了。即便落地了,纹也都退了,有啥玩头呢。回归栽培正朔,才是正道,不必被一个万象嫁接搞得浑浑噩噩。过去的不到24小时,想靠此发财的可是没少遇见,我还是泼泼冷水为好。

最近朋友们除了感慨于万象栽培会由于嫁接的引入而出现各种动荡,或者增加了万象的数量、降低了繁殖栽培门槛等问题,几多欢喜几多愁。

其实大可不必,想成规模,限速步骤还有很多,没那么简单。

在感慨万象提速的情况下,更有朋友们勇往直前,直接想到更加惊异和引发双眼出现$的可能性如果芦荟带锦,是不是接了万象就出锦。

我这双眼不但没出现$$$,反倒眼镜摔得粉碎。。。颇为感慨。。。。

权益之下,为了避免更多的误读蔓延,再开一贴,专门解释一下嫁接出锦的问题:

1.斑锦的形成有很多种可能,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感染性斑锦主要是由于病毒,表现为花叶病,有的病毒可以稳定长期整合到植物细胞内,形成稳定、不致死的花叶病,也是一种斑锦。比如多肉植物里的琉桑锦就是典型的病毒性斑锦,其它观赏植物比如花叶芋也是病毒性斑锦。这些斑锦的特征是非常均匀,每片叶子斑锦散在出现,没什么规律,也极少出现斑锦的分离。

非感染性斑锦是基因突变或表遗传学改变导致的,大多数具有遗传性,但不具有感染和传染性。这类斑锦可以出现锦的分离,高嵌合或均匀的斑锦只是一段时间存在,随后都会逐渐分离,受外环境影响很大,可以形成规律斑锦(如覆轮、中斑、糊斑、琥珀斑等)。

2.如果砧木的斑锦是病毒性的,且接穗易感,那么接穗才会出锦。

但!芦荟锦几乎没有病毒性的,都是非感染、突变导致的斑锦,且芦荟的病毒未必易感十二,所以芦荟锦接万象或其它十二,不会直接导致接穗出锦。

3.不会直接导致出锦,会不会间接导致?

会的。嫁接可以使得接穗被砧木提升自己的生长速度和细胞分裂速度,由于细胞分裂速度的提升,DNA复制加快,加上砧木激素一波一波涌浪式的冲击,很可能导致DNA错配而出现突变;也可能由于细胞分裂过快,质体分配不均,形成分裂锦(斑锦的分类请搜索精华帖,有专门介绍)。

如此,嫁接可以提升斑锦形成的概率,而不会直接导致斑锦。这个概率能提升多少呢?因环境而异,以前在球的嫁接上,天津本地嫁接导致出锦确实可以见到,但概率也相当低,最高的出现在子吹乌羽玉锦上,这个很多人都了解,其原因是子吹的品种本身分裂就快,加上砧木的刺激,二者叠加大大增加了出锦概率,使得栽培者能感知到。除此之外,都是栽培者无法靠感知了解的,需要靠统计学评价。

曾经的福建漳州搞球,由于环境太好了,砧木太足了,球的变异大幅增加,我们今天看到的孙悟空龟甲兜或哥斯拉龟甲兜,就是源自漳州嫁接变异的花笼兜杂交获得的,所以嫁接变异可能表现为很多种形式,不一定只是锦,很可能出更有趣的畸形品,这或许也是一种培育新品种十二的途径,有点类似组培导致的西瓜寿。

4.芦荟嫁接十二,变异概率大吗?

芦荟接十二,无法比拟三角接球。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所以突变概率会非常低,个人觉得能长好都不易,基本不用考虑变异出现的问题。想增加变异,首先解决的就是芦荟接十二的生长速度和成功率,这一步突破才有其它可能。

多肉植物万象怎么养?


喜欢养万象多肉植物朋友都知道,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学名叫“毛汉十二卷”,属于是百合科瓦苇属中的多肉。万象的肉质叶是从基部斜出,排成松散的莲座状,叶片半圆筒形,顶端截形,半透明,依品种的差异,有不同的花纹,叶色深绿、灰绿或红褐,表面粗糙。

1、万象的生长习性

万象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高温和强光,耐半阴。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0℃。

2、万象的养殖方法

万象主要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结合春季换盆时进行,将密生的母株扒开,取出子株,可直接上盆。如带根不多,可暂插于沙盆中,待生根后再盆栽。扦插,剪取成熟的肉质叶片,但叶片底部必须带基部,插于沙床中,约20-25天可生根。操作时要小心,不能损伤叶片,否则影响成活率。

3、万象怎么养

万象根系较浅,盆栽土壤必须疏松、排水好。春、秋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即行;夏季高温时,植株呈半休眠状态,应控制浇水,并适当遮阴,防止烈日灼伤叶片。冬季不需较高温度,以10-12℃为宜。毛汉十二卷对光照非常敏感,在强光条件下,叶片生长不良,变成淡红色。在半阴处生长,叶片翠绿光亮。

毛汉十二卷是十二卷中珍奇品种之一。肉质叶片呈半圆筒状,酷似象腿,也有多肉花友叫它象脚草。在原产地的自然环境中,毛汉十二卷仅露出叶片的顶端,以避免灼热太阳的烤晒。嫩叶灰绿色,成熟叶变成红褐色,非常有趣,适合高级爱好者收集栽培。

多肉植物“万象”名字的由来


万象,很多多肉植物爱好者都喜欢这个品种,但是万象这个名字很让人费解,前几天去逛一个论坛,一个网友解答了这个问题,正确与否不查阅是不得而知的,但是还是转载过来给大家参考一下:

瓦苇植物中的万象(maughanii)这个名称是来自于日本和名中的汉字,最初的命名者为日本的白石好雄氏。

当年日本(有)鶴仙園(ユウゲンガイシャカクセンエン)的白石好雄先生见到这个奇特的植物型态,觉得它的叶片很像是大象的脚(象之足),又想到汉字中的成语森罗万象,也适合来形容这个奇特的植物型态,于是就取森罗万象后两字把不易记的英文maughanii取名为和名中的汉字:万象。所以万象这个名字的字意包含有(象之足和森罗万象)两个意思存在。

昭和11年9月(即公元1936年9月),白石好雄先生就在自己的园刊鶴仙園園报中,正式介绍maughanii这一植物并首次命名为:万象。

后来松居谦次先生于《多肉植物世界》一书中,也直接延用白石好雄先生的命名:(万象)来介绍maughanii,虽然当时争议不断,但也没有更好的命名,因此万象一名也就一直延用至今。

玉扇


玉扇的形态特征

习性强健,根系比较粗壮。有些品种叶片截面上还有灰白色透明状花纹。其园艺品种玉扇锦叶子上有黄色或粉红色斑纹,更为美丽。

植株低矮无茎,叶片肉质直立,往两侧直向伸长,稍向内弯,对生,排列于两方,呈扇形,顶部略凹陷,呈截面状,看起就好像有人用刀子切过一样。表面粗糙,绿色至暗绿褐色,有小疣状突于原产地时,叶片会埋于土中,只露出叶片先端,不同品种的叶片截面上,会出现各种不同呈透明状的花纹。花纹大多为白色,绿色的花纹十分珍贵。

总状花序,花茎长20~25厘米,花筒状,白色,中肋绿色,长1.5厘米。

玉扇的生长习性

原产于非洲南部,现世界多地可栽培。

喜凉爽、充足而柔和的阳光。耐干旱与半阴,忌阴湿,不耐寒,怕高温。春、秋季生长期给予充足光照,若光照不足会使株型松散,叶片徒长,“窗”面变小而浑浊。

玉扇的观赏价值

园艺品种“玉扇锦”的叶片上,会有黄色或粉色斑纹,更是稀有和珍贵。玉扇的品种十分丰富,主要有绿岛、永刚、猛犸象、蝶、龙宫、m型、荒肌、写乐等。

玉扇株形似扇,叶片肥厚,顶端透明如窗,花纹多变,精巧雅致,如同有生命的工艺美术品,不少爱好者专门搜集、栽培。

玉扇怎么养


玉扇株形似扇,很多花友想栽种,但是不知道玉扇怎么养,玉扇原产非洲南部,喜凉爽、充足而柔和的阳光。耐干旱与半阴,忌阴湿,不耐寒,怕高温。春、秋季生蚊期给予充足光照,若光照不足会使蛛型松散,叶户徒长,窗面变小而浑浊,影响品相。保持盆吐湿润不积水,以免造成烂根。

玉扇喜空气湿润环境,生长期可经常向植株喷雾,但水珠不宜长时滞留在竹面上,尤其是植株的中生长点部分,否则会引起腐烂。还可用透明无色酌饮料瓶将檀株罩起来养护,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片肥厚,色泽靓丽窗透明度高,花纹清聒,突出品种特点。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稀薄液肥,夏季高温时植株呈休日目或半休眠状态,可放在通风,凉爽处养护,避免烈日暴晒。减少浇水,不施肥,将罩植株的饮料瓶去掉,以防因闷热潮湿、水肥过大引起植株腐烂。冬季给予充足赠光,10℃以上可继续浇水,使植抹正常生长;控制浇水,使植株体眠,也能耐5℃,甚至短期0℃低温。

每年春季或秋季换盆一次,换盆时将烂根剪掉,盆土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可用腐叶土掺蛭石及少量骨粉等配制。也可用赤玉土等材料种植,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宜种植精品玉扇,由于玉扇根系发达,应用较深的花盆栽种。

玉扇的繁殖可结合换盆进行分株,将母株旁生的幼株取下,晾2-3天后栽种-栽后第2天可喷些水,也可在生长期进行叶插,剪取基部已半木质化,健壮的肉质叶,晾2、3天后,插入经消毒的培养土中,保持稍有潮气,1-2个月生根。根插,结台秋季换盆进行,将健壮的根从植株基部掰下后仍埋在土中,露出土面约1厘米,顶部就会萌芽,长成新株,还可将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的植株稍稍从土中拔起,在根颈下1厘米处全部切断,将植株翻过来晾干伤口后另行栽种,剩下的根仍留在土出,包安发芽。播种,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播后盆面覆盖玻璃保湿,7-10天出苗,播种后及苗期都要采取洇灌方法浇水,避免浇水将种子冲出,小苗冲倒。

玉扇怎么养 玉扇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玉扇因其“窗面如玉、株形似扇”而得名,玉扇品种繁多,有近上百种的园艺品种,价位也根据品相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低者近百,高者上千,甚至出现过上万的价格。那么,这么昂贵的品种你知道它的养殖方法是什么吗?接下来跟随一起来学习一下玉扇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吧!

1、浇水

玉扇可耐旱,但不可过多积水,水分过多会造成烂根,性喜湿润的生长环境,可经常向叶片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和清洁植株,如果将无色的饮料瓶将植株罩起来,可使玉扇叶片肥厚,花纹清晰,提高观赏价值。

2、施肥

在玉扇的生长期要保持每隔两个星期进行一次施肥,一般采用的是氮磷钾配方花肥,以方便提供长期所需要的营养。

3、换盆

一般建议养殖玉扇要每年都要进行换盆,换盆的时间可选择在春季,其土壤要求是疏松、肥沃的沙土壤。同时可在每年的9月底进行一次翻盆,可去除老根,同时能够疏松土壤。

4、光照

玉扇是喜欢半阴和柔和充足的阳光的植物,所以在养殖的时候,要在纯、秋两季进行光照,因为这两季的光照是比较柔和的,不能在强光下暴晒。

【小贴士】玉扇播种时要注意的是浇水要采取洇水的方法,避免浇水净种子冲出或将小苗冲倒。玉扇根系较深,所以应选用深盆栽种。由于玉扇是耐干旱的植物,所以它对水的需求量不是很大,但是在它的生长期,由于它的叶片生长比较迅速,对水分的蒸发量比较大,所以不合适多浇水。一般在夏季高温时,玉扇是处于休眠期的,也是不能多浇水的。

玉扇掰叶子的经验(图文)


先来说说玉扇掰叶子的原因,玉扇的特点是叶子呈对称状两列生长,但是如果保留的叶片多了,生长空间会变得紧张,从而造成玉扇叶子排列不齐,株型的变形,叶子也会变薄,达不到品种原本应有的厚度,丧失品种原来的特征,也有一些诸如早期养徒了,与后期控水整形后的叶子很不协调等。

所以玉扇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下叶子,这也是我常说的,玉扇苗子是养护过程中的副产品,你不需要特地为了繁殖而去繁殖,在养护过程中把母本调整到最佳状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下下来的叶子又能给你带来一些苗子,是一个非常良性的过程。

那么如何掰叶子呢?

一般如果刚收到的花或者脱盆的花下叶子比较简单,我先拿一颗在盆中的花举例如何下叶子,稍难得学会了,简单的就容易了。以这颗大型美纹玉扇为例,两边叶子一边达到了4片,一边达到了5片,一般大型的扇子建议每边保留各3片。

可以把红圈内的下掉。

工具可以准备下一般的下侧芽的刀(刀片,美工刀都可以,自由发挥)。

先把铺面土倒出来一些,露出叶子。

注意我用红线标出部分。

用刀把红线标出部分,也就是要下的叶子的基部,有一点像膜状的连接部分,用侧芽刀割开。

然后一手轻轻捏住叶子两侧,另一只手固定植株(固定植株另一只手用来拍照了,没拍出来,这个步骤大家应该容易理解),捏住叶子的那只手把叶子轻轻往下压,然后左右晃动晃动,然后把叶子扯下来,这点要靠手感和经验了。

这样下下来的叶子一般都可以带这样的基部组织,会比较容易出苗。

当然也会有失手的时候,要多练习自然就成功率高了。然后这种没带基部组织的叶子其实也很容易出苗的,不要小看十二卷的生命力,半片叶子都能出苗呢。这种叶片可以在伤口上涂点多菌灵之类,然后晾稍微干一些,即可叶插了。

下完叶片后直接重新覆盖上铺面土即可,短期内不要浇水。

好了,大家都懂了吧?那么刚收到的花或者脱盆的花下叶子应该更简单了,以这颗北齋为例:

左右各留3片叶子即可,把红圈部分叶子下掉,标红线的基部连接处用刀割开,轻轻往下压,扯一扯,就下了。

玉扇多肉植物养殖方法


“春天是花的海洋,一点点微风轻抚,似乎不敢惊扰那些粉嫩的花儿,有他们慢慢自由的开放。”没有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很多人赏花的同时,迷上了种植多肉。多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到底有哪些经验和技巧需要掌握呢?爱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玉扇多肉植物养殖方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玉扇多肉植物,也称为玉币草、扇形石莲花,是一种常见的多肉植物。它的叶片宽大且扇形分布,呈现出美丽的几何图案。玉扇多肉植物是一种容易养殖的多肉植物,一般适合室内盆栽,可以将其放在阳台、窗台或室内的明亮位置。下面是玉扇多肉植物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环境要求:

玉扇多肉植物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可以在温度适宜的春季到秋季进行养殖。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最低生长温度为5℃。在冬季,如果温度低于5℃,就需要将植物移到室内保暖。玉扇多肉植物也喜欢明亮的阳光,但要避免暴晒,以防叶片晒伤。

2. 剪枝和繁殖:

玉扇多肉植物在生长期间会逐渐长高,并且会产生过长的侧芽。为了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可以定期进行剪枝。在春季和夏季将侧枝剪去,以达到促进植物分枝和生长的目的。

玉扇多肉植物可以通过叶插和分株的方式进行繁殖。对于叶插,可以将健康的叶片摘下,然后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晾干,待其表面稍微结疤后,就可以将其插入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分株则可以将植株分割成较小的部分,然后进行单独养殖。

3. 培养基和浇水:

玉扇多肉植物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培养基。可以使用蛭石、珍珠岩、河沙等松散透气的材料作为基质。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腐叶土或珍珠岩碎片,以增加其排水性。

浇水是玉扇多肉植物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在夏季生长期,每周浇水一次即可满足需求。在冬季休眠期,可以适度减少水量,每两周浇水一次即可。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造成植物根部烂根。

4. 施肥:

玉扇多肉植物对肥料的需求并不高,每隔三个月施一次肥即可。可以选择适量的有机肥料或多肉植物专用肥料进行施肥,但不要过量,以免导致营养过剩。

5. 病虫害防治:

玉扇多肉植物较为抗病虫害,但仍需注意防治。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蚧类和灰斑病。当发现植物叶面有白色绒毛状的物体时,可能是蚧类的产物,可以用酒精棉签擦拭患处进行清除。而当发现叶片出现灰色或黑色的斑点并逐渐扩大时,可能是灰斑病的症状,可以用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通过养殖玉扇多肉植物,不仅可以增加室内绿化的美感,还可以提升空气质量。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合理调节温度、光照、水分和肥料供应。同时,定期剪枝和繁殖也是保持植物形态美观且促进生长的重要措施。关注植物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处理病虫害问题,将有助于保持植物的生长繁茂,同时也给室内增添一份自然的生机。

玉扇怎么繁殖,4种繁殖方法


玉扇怎么繁殖1、分株法

玉扇分株时间可以在春季换盆时进行,将分生的幼株取下,晾干一周左右时间,待伤口干燥后栽种于盆中,再适量浇些水。

2、叶插法

可以在玉扇生长期,剪取基部带有少许木质化的健壮肉质叶,并且放在阴凉的地方晾2-3天后,

插入珍珠岩和蛭石混合的介质中,并保持一定的湿度,3至5个星期生根。

3、根插法

将玉扇健壮的根从植株基部掰下后埋在土中,露出土面约一厘米,顶部会萌芽长成新株。

可将生长旺盛而根系发达的植株稍稍从土中拔起,在根茎下一厘米处全部切断,

把植株翻过来晾干伤口后另行栽种,剩下的根仍留在土中,也会发芽。

4、播种法

用人工授粉的方式,使其产生种子,玉扇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播后盆面覆盖玻璃保湿7~10天出苗,

播种后及苗期要用“洇灌”法浇水,避免浇水将种子冲出、小苗冲倒。

相信《玉扇万象播种指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多肉,种植多肉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多肉植物玉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