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所以很多人将多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多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仙人类植物的播种(岩鸣三高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种子处理:采收之后,清洗风干,保存,在后熟期过后可以播种。根据仙人掌科种子萌发难易采取不同方法,大多数种子可以直接播种。但是牡丹、太平丸等种子可以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比如浸泡在深紫色高锰酸钾溶液中若干小时,或者采用硝酸软化种子,或者使用激素等等。(具体可以参考《播种的生物学机制和种子引发》)

盆钵:根据植物品种的不同选择花盆,一般来说再家庭条件下选盆不是很重要,塑料盆可能就可以满足大多数的品种。塑料盆尽量选择坚韧不易变形的,颜色尽量深一些(这样可以吸收光能提高盆土温度,有利于萌发和生长)。

土质:一般分为三层(自下而上):大颗粒排水层;营养土层;保水层。颗粒大小也是逐渐递减的。第一层可以选择火山岩、轻石甚至泡沫塑料。营养土层可以选择砻糠灰、泥炭、蛭石等,我常选用颗粒蛭石:砻糠灰(或泥炭)=3:2或3:1,过筛去掉粉尘。最上面的可以选用过筛蛭石,根据种子的大小选定颗粒,一般来说土壤颗粒大小应该是种子大小的1/2以下,尤其对于菊水、花笼更应该选择细土,这样有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长、固定和吸水,如果采用的基质是多孔材料,如蛭石、珍珠岩,基质颗粒也可以稍为大一些,这样也不会影响种子根系的生长和吸水。土质材料的消毒可以采用微波炉或者高压锅,通常微波炉5~10分钟,高压锅20~30分钟即可以达到要求。

第一层:大颗粒轻石

第二层:营养土下层(较大颗粒)

第二层:营养土上层

第三层:保水层(可以采用纯蛭石)

浸水:推荐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根据种皮的薄厚决定。一般来说浅紫色溶液足够大多数种子的需求。一般可以在铺土之后马上浸水,这样使得高锰酸钾溶液浸润整个盆土。

高锰酸钾的意义:

1、杀菌消毒;

2、软化种皮;

3、释放氧气,促进种子萌发;

4、高锰酸钾分解速度很快,不会对萌发的幼苗产生不良影响;

5、其他替代品:过氧化氢(双氧水)、抗生素等。

播种:根据种子大小选择播种手法:大颗粒可以用镊子播种,如牡丹、太平丸、乌羽玉及兜等;小颗粒可以使用纸槽法,包种子放在纸槽上,用镊子或铅笔轻轻敲击背面,如菊水、花笼等。帽型的种子应该凹面朝向土壤,凸面朝上(这是因为帽型种子吸水是依靠凹陷面的边缘,而不是依靠凸面)。部分特大颗粒的种子可以适当覆砂,例如笑布袋、奇想天外等等。

图示纸槽法播种:

纸槽法播种用镊子或者铅笔轻轻敲击纸槽背面,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分隔与标签

采用塑料片来分割不同种子,记得塑料片最好也在高锰酸钾里面泡一会。标签要写明品种代号播种日期等等。并且要在笔记本上把详细信息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查阅和总结。

别忘了记好笔记!

萌发过程处理:有两大关键点温度和湿度,这两者保证了,种子萌发是非常容易的。实践证明,对多数仙人掌科的种子,播种不提倡过大的昼夜温差,应该有意识的保证夜间温度。湿度可以采用密闭方法,在萌发期湿度比通风更重要。光照在萌发岂不是必需的,但是适当的光照可以提高密闭环境内的温度并抑制病原菌生长,所以可以适当采用,推荐日光灯和散射阳光。

具体的过程就是这样,非常简单易行!只要大家记住简易播种的秘诀就可以。简易播种秘诀:

三高:高温,高湿,高锰酸钾。

下面是播种5天后的萌发情况:塑料袋上有一层水雾。

XzH52.COm小编品读

莺鸣玉植物


    仙人掌科裸萼球属,扁球,4cm高,直径10cm,表皮草绿色,棱8,被大瘤块分割,瘤块大2~3cm。刺座有白色毡毛,刺6~7,细锥状,1~

    仙人掌科裸萼球属,扁球,4cm高,直径10cm,表皮草绿色,棱8,被大瘤块分割,瘤块大2~3cm。刺座有白色毡毛,刺6~7,细锥状,1~2.5cm长,下部灰色,上部红褐色。花为浅蛊状(似香槟酒杯),直径4cm,淡玫瑰红色,花瓣中间有褐色条纹。

    种名:莺鸣玉

    学名:GymnocalyciummarqueziiCard.




    莺鸣玉科:仙人掌科

    属:裸萼球属

    产地分布

    产玻利维亚。

    生长习性

    为大陆性气候,生长在干燥的地区,植被为草原,年雨量在500mm左右。




    园林用途

    本种球体扁而大,表皮色彩淡雅,开花很美,刺粗而不散乱。最难得的是在人工栽培下长势良好,是一种适应性很广的种类。温室布置、展览会陈列、组装盆景、景箱园艺等都可以使用,摆放窗台、案头也很适宜。

    繁殖培育

    是少数比较适合半密闭状态下栽培的种类之一,但培养土应疏松而肥沃,光线要充足,嫁接在量天尺上,初期长势良好,但日久下部易老化,必须及时取下发根。繁殖可用播种,种子可自己授粉结实。在没有种子的情况下,由于本种不会白行出仔球,必须切顶或挖“心”强制出仔球。

    仙人植物的播种时期与播种方法


    播种时期是育苗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影响着植株的生长期,以及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强与弱。适宜的播种时期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整齐,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强,节省土地和人力,还能培育出优质产品。

    通常播种期为4~10月。仙人掌类的幼苗(一年之内的幼苗)在冬季不休眠,因而只要冬季有最低温度保证,在这期间都可以播种。而多肉植物最好分两批播种,夏季休眠的种类在9~10月进行。冬季休眠的种类在4~5月进行。21-27℃温度是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播种的最适宜温度。在这个温度下发芽率较高,所以说春、秋季播种为最好。这时昼夜温差较大,出苗比较整齐,出苗后的幼苗生长也较快。当白天和晚上有15℃的温差时,最有利于发芽。但是专家们指出,当白天温度高于30℃对幼苗的生长并不太有利,因此选择播种期最好避开夏季。也不要在霉雨季节播种,此时病菌活跃,出土后的幼苗易染病。

    直接盆播和浸种催芽是一般大家使用的方法。大多数情况都采用直接盆播法。直接盆播又可分点播和撒播。当种子数量较多,种子又较小时,一般采用撒播法:即把种子慢慢地、均匀地撒在苗盆里(切记给苗盆消毒)。

    当种子大而少时,一般采用点播法:用手子尖、尖头筷子或竹签都可以,一粒粒点入苗盆(切记给苗盆消毒)。

    浸种催芽主要用在一些难出苗的种子如一些种子皮太厚,如采用直接盆播,象叶仙人掌属、仙人掌属等出苗的可能性就很小。

    具体操作是把种子放在浅一点的容器中,稍许放点水,只要不要把种子淹没即可。然后盖上玻璃放在避光处。几天后看到白色子叶露出,此时可用小镊子移栽到(经过消毒、杀菌处理的)苗盆里并盖上玻璃。一般用来播种的盆最好浅而大,材质到无所谓,但盆口一定要平整。只有这样玻璃才能盖的严。种子与种子可以混播。只要插上标签,注意间隔即可。

    岩牡丹播种(幼苗养护心得)


    不少花友四处求岩牡丹播种技术,其实岩牡丹也没有那么难播种,本文处理说一些岩牡丹播种方法外,还会着重说一下岩牡丹小苗的养护心得,俗话说发芽容易带大难,希望花友们可以耐心细看。

    一、先老生常谈地说说播种问题,岩牡丹播种其实很简单,随便一撒保湿保温很快就出苗,但为了漫长的苗期管理笨笨奉劝还是不要随便的一撒!

    1、播种要有一个好的温床基质。首先要提醒的是牡丹不喜欢腐殖质之类的东西,所以你还是尊重它!笨笨的配置一般是:1~3mm的赤玉土+粗砂或1~3mm的石砾(含些石粉更好)+中颗粒蛭石(主要为了保水)+少许稻壳灰+少许底肥,比例大致为5:2:2:0.5:0.5。有人喜欢用蜂窝煤灰渣笨笨也不反对。基质铺设时最好下面铺些大颗粒东西以利透气、好排水,基质厚有6~7cm就行,太薄太厚都不太好。

    2、基质要严格高温消毒!笨笨的做法是用微波炉高档5min。

    3、播种,要有一定的株距和行距,笨笨一般是每粒之间1cm左右,这个好处后面会说到的。种子直接放在基质上面浸水浸透(不要大水淹没),加盖,保温,ok。种子在发芽期间有没有光都会发芽的,所以光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温度(22~30℃)和水分!

    二、苗期管理,笨笨把苗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出苗至两年期,第二阶段是两年至四年期。

    1、第一阶段:关键词:温度,湿度,管住手。

    温度,昼35℃夜20℃是最理想的;湿度,50~70RH。当然我说起来容易你测起来难!笨笨的做法(又是笨笨):用大点的塑料袋(稍高一点)罩起来,环境温度20℃以上,窗台、阳台上午和下午有直射光的地方,在袋内能有一层水珠形成,ok,袋内的温度湿度基本就在那个范围之内。这也就是所谓的闷养。如果环境温度已经很高了那就直接放散射光处。

    注意,我没有说中午,因为11~15点的直射光会毫不留情的晒死或蒸熟你的幼苗,小心了!想办法把直射光变成散射光。

    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用浸盆法,水深为盆土深的1/2,浸到看见表层开始湿时即取出。一定要用干净的井水或自来水(放置2天),可有效地防止细菌和虫害。看到有人用瓶装水,笨笨不反对!

    管住手在幼苗一年之内绝对不要轻易移苗!!!最好在第一阶段内不要移。不是所有的都遵从挪一挪长一长的定律!这就是要有一定株距的原因。如果一年后不得已一定要移的话要在春夏之交,也就是5~6月间。这个时段适合任何大小的牡丹翻盆,所以童鞋们如果进货也最好在这个时候,易活易恢复!移苗过程中不得伤了它的主根,须根也不要修,干燥的环境中凉1天也就行了,怎么拿出来再怎么栽上去。幼苗自身没有任何能量,根就是它的全部!基质要潮(不是湿),配料参照播种的基质。当然啦,如果能在第一阶段全程不移苗那是最好的,这个损失应该是最小的。管住手关系到你的小苗长得好不好、快不快、死多少这一关键性问题。

    光照只要能保证温度散射光就足以够它享用了。

    通风没必要刻意通风,过上3、5日你去掉塑料袋欣赏的过程就是它通风的过程。在这里就体现出消毒好坏的重要性!

    施肥笨笨认为不需要。

    2、第二阶段:关键词:肥水、管住手

    在两周年左右的5、6月间移盆,苗出盆后适当修根,去掉须根和不健康的根就可以啦,可撒点生根粉。当然,如果你是砍根狂人那另当别论,笨笨在这不讨论。注意仔细看看有无虫害,不过这个几率比较小,因为在第一阶段基本为闷养且消毒充分。凉苗3天左右,视你的环境温度和干燥状况。基质配比参照播种基质,颗粒稍大点,底肥加多点其它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仍然为潮土上盆,苗间距自行掌握。散射光一周后浸盆,无需闷养。正常浇水3、4次后就可以施入肥水。

    强调一下肥水。可根据你的环境使用肥料。很多盆友养在家里所以最好选市场(或淘宝)卖的无味环保的复合肥、化肥等,氮磷钾均衡甚至氮含量适当高点(氮主要可促小苗生长)。如果有院或露台的那你随便,不管使用哪种肥料都须薄肥勤施,可每次浇水都加点。笨笨两种肥料都用,哈哈,间隔使用,要不它们也会吃腻的。笨笨每年都会去乡下讨一大塑料袋鸡粪,然后放入一小水缸中加水,经过一个夏天的腐熟(哈哈这个过程气味会非常大,笨笨把缸放在楼顶一角,浓烈的味道会随风飘向天空,特有种田园的赶脚,因为笨笨曾经是个农民,有过4年多的知青经历),汤作为每次浇水的佐料,渣用于做底肥。化肥是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对半加入水中。我们配的基质保水性较差,所以一周左右就要浇一次水。

    管住手仍然是不要随便移苗,让它们有个连续生长的时间!!!

    嗯,主要的说的差不多了,再说说其它的。

    过冬问题:上述两个阶段都属小苗管理,小苗是没有休眠的,所以冬天仍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温度)保证其连续生长不休眠。不要和笨笨说野生的怎么过冬,因为你不是大自然!笨笨生活在北方重镇太原,一年四节分明,虽然冬季家里有暖气但还是无法保证正常的生长温度,所以笨笨在TB买了块儿宠物加热垫并在窗台用纸盒做了个阳光房,嘿嘿,妥妥的!

    过夏问题:夏季只要不晒伤晒死或干死就OK。牡丹的耐热是很强的,只要有充足的湿度牡丹可耐45℃的高温。

    基质中钙质问题:上述石子石粉是很好的含钙物质外,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更好的东西,比如蛋壳,螺壳,贝壳等等。不过这些东西都要不含盐、油,并腐熟捣碎才能用。

    病虫害防治:牡丹特易患红蜘蛛伤害,越是毛重的越不易根除,所以要勤检查勤打药,防患于未然!

    多肉植物《仙人类植物的播种(岩鸣三高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仙人类花卉栽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