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多肉的种植中去!活到老,学到老,种植多肉的过程也如是,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多肉呢?鲜之花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浅谈多肉植物的红叶现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红叶现象是被子植物常见的一种伴随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颜色改变,裸子植物非常少见。在多肉植物中,红叶作为一种园艺类型,普遍存在于许多种类的园艺变种当中,尤其见于星球属的鸾凤玉。在多肉植物中的一些品种也具有类似的现象但季节依赖不明显,如景天科的虹之玉,甚至大戟科的布纹球。

传统观念上的红叶就是指伴随季节的变化,尤其是秋冬季节。实际上,所谓的红叶其实是一种自身色素的交替改变,促进这些改变的诱因有光照、温度和胁迫,其中对光照的反应最为明显。

红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自身色素比例的改变而造成的,这包括正常色素的消退、分解,新色素的生成或者正常色素化学结构的改变。这个问题在80年代就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当时的理论认为是由于在秋季叶绿素的分解而叶黄素、花青素等诸色素的颜色被体现出来。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秋季植物表皮变红是由于重新合成了大量的花色素甙的结果,花色素甙通常称鲜红色、紫色和蓝色。入秋以后,表皮细胞中的花色素甙大量合成的是件实际上要遭遇叶绿素的分解,秋季的寒冷和干燥是促进花色素甙合成的主要原因。

花色素甙是一种类黄酮化合物,由一个氧杂萘和一个苯环所连接,形成双环15碳的化合物。其中环上可以衍生一些羟基和甲基,在相应的羟基上可以由单糖分子形成糖苷。脱去单糖的单纯15碳二环分子就是花色素。不同的碳位被羟基、甲基或者形成糖苷,都会使得这个化和物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此外,该化合物由于是甙结构,也含有羟基,所以pH将对它的空间结构有一定影响,也就是说酸碱度的改变会导致颜色变化。

花色素甙的合成是红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它的合成量的大小、结构变化都会影响外观上的红叶表现。由于花色素甙的生物代谢过程复杂,涉及了大量生化反应,故不加赘述。但是要提到整个代谢当中的关键酶:o-甲基转移酶、UDPG-类黄酮葡糖转移酶和鼠李糖转移酶,这三个酶是合成关键酶,任何一个酶阻断剂或者激活剂都可以影响红叶现象。

影响花色素甙合成和代谢的因素就是影响红叶的因素,它们包括:

1.基因型

这个是决定红叶的主要因素,正常的鸾凤玉和红叶鸾凤玉相比,红叶鸾凤玉就富于颜色变化,而普通鸾凤玉仅仅是颜色加深,而并不能表现出各种艳丽的色彩。兜和鸾凤玉相比,在红叶方面的变化也是不同的,鸾凤玉更倾向于改变颜色。岩牡丹属的基因型应该也是富于变化,遗憾的是它的维管系统结构特殊,表皮被覆很厚的蜡层,这些都会影响到光照、温度对色素代谢的影响,导致反应低下。在园艺育种和自然突变的牡丹当中就会产生蜡层的缺陷或者色素敏感亢进,表现为牡丹属红叶现象。总之,无论是色素系统还是辅助系统基因型的不适宜,都会影响色素代谢,从而影响红叶现象。另外,叶绿素的分解程度也是体现色素颜色一个重要因素,红叶植物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花色素甙合成的同时开始大量分解,这样才能体现出艳丽的颜色;否则则是表现为叠加颜色,例如原种牡丹玉、豹头、艳肌士童等。

2.光照

光照决定红叶是普遍认同的,因为红叶最基本的改变就是伴随光照出现的。在秋季,由于大气浓度、太阳直射角度等诸多地理性因素,导致了光照透射量增大,光照强度增高,尤其是强效应紫外光的透射。这些因素都作用在植物表皮细胞的光系统上,进而激活光敏感开关,启动了第二信使,从而诱导了花色素甙的合成。人工诱导红叶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强效紫外线(UV-B)来诱导花色素甙的合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露天栽培的红叶要好于塑料棚的红叶,塑料棚的红叶要好于玻璃温室的红叶。在台湾的红叶非常漂亮,主要原因是那里的核实湿度、温度有利于露天栽培,另外那里的纬度导致紫外线透射量比较大,这些都有利于红叶的产生。在北方,红叶现象在秋季比较明显,主要是由于大温差和季节性紫外线量的改变造成的。不够遗憾的是,在家庭条件下红叶是非常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玻璃窗把大部分紫外线滤过了。

3.温度

寒冷和大温差可以激发花色素甙的合成,其中以寒冷最为明显。这个最典型的就是秋季红叶的出现,最早表现为温度依赖性,然后才开始依赖光照。景天科的虹之玉受冷以后非常容易变红,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家庭环境下,红叶现象不明显除了光照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温度比较高,温差也小。低温之所以可以诱导花色素甙的合成,很大的原因是由于花色素甙的合成可以增强植物体的抗寒性,这可能和花色素甙的吸收光谱有利于更好的吸收光照的能量有关。另外花色素甙的合成伴随ABA(脱落酸)的生成,ABA也是植物休眠和抗性产生的主要激素。

4.盐胁迫

所谓的胁迫包括很多,比如低温、干旱、病虫害、盐碱等等,我们这里的胁迫主要是讨论盐胁迫。关于盐胁迫,目前研究的比较多,主要是指细胞或者组织渗透压的增大导致了花色素甙的合成。这个表现为,当植物体缺水的时候更容易体现出来红叶现象。在这种提示下,我们可以使用高盐溶液来处理植物诱导红叶现象,但是比较容易伤害植物。同样,在家庭条件下,我们不可能给植物使用高盐碱的水,这也是导致红叶不明显的另外一个原因。

5.其它

叶绿素,红叶之所以能够明显的表现出来,必须有一个淡色背景,也就是叶绿素的浓度必须降低到一定水平。这个就是和基因型有密切的关系了,只有叶绿素能够周期性变化的突变体才会具有漂亮和明显的红叶现象。此外红叶更多的时候是伴随叶绿素缺陷体(斑锦)出现的,这个可能也是由于叶绿素的缺陷促进和花色素甙的合成。

激素,赤霉素受体拮抗剂、生长抑制剂都有利于红叶的产生,这个主要是由于这些激素起到了类似胁迫或者光照的作用(实际上光照和胁迫也都是现实的激素水平变化而起作用的)。遗憾的是,目前对激素在红叶现象上的作用原理还非常不清楚,效果也不确切,所以很少应用。

感染,某些病原体的感染可能会产生某些物质激活了植物体的休眠系统或者ABA系统,从而使植物体产生了异常红叶现象。例如某些兜苗在受了感染以后,会出现病态性的表皮颜色加深,变紫,往往我们检查的时候都可以见到根系萎缩或者腐烂。

红叶和斑锦的区别:红叶是指代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或者反应性花色素甙合成与分解,伴随叶绿素分解和其他色素代谢改变。斑锦是由于叶绿素缺失伴随其他色素合成亢进。两者共同点就是都与叶绿素的变化有关,都具有色素成分的改变;不同点是斑锦具有叶绿素基因的损伤或者缺陷,红叶的叶绿素基因是正常的或者是周期性正常的,这个是他们的本质不同。斑锦颜色的产生是由于正常色素的继发性亢进,而红叶则是原发性花色素甙的生成。在遗传学上,红叶的遗传在细胞核,斑锦的遗传大多数在细胞质(质体)。斑锦可以和红叶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叶绿素缺陷或者部分缺陷的基础上半岁花色素甙的合成,这样的颜色往往更漂亮,典型的例子就是各种红叶鸾凤玉锦。

红叶的人工诱变:首选的还是UVB处理,机制就是抑制叶绿素基因的表达同时促进花色素甙的合成,诱变概率比较高,但是不稳定,能够稳定遗传的概率不到1%.与之不同的是,斑锦的诱变则首选xray和叶绿素阻断剂,它主要是破坏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合成基因或者细胞核中的叶绿体控制基因。

命名:红叶的命名一般来说就是红叶某某,如红叶鸾凤玉;斑锦的命名则是某某锦或者某某斑入(国内很少用),如鸾凤玉锦;同时出现的时候,则称为红叶某某锦或者红叶某某斑入,例如红叶鸾凤玉锦。

XZH52.COM阅读延伸

浅谈多肉植物的度夏经验


多肉植物每年到了夏天都要牺牲很多,在南方的梅雨天气过去之后就是夏季了,如何让家养的多肉安全度夏的,下面就简单的来说说,花友要结合自己的环境做出调整,方法仅供参考。

很多的花友都怕夏季,因为夏季很多植物因为高温要休眠,给水怕烂。不给水怕干死,其实无论是深度休眠的植株还是浅度休眠的植株,在整个夏季多多少少还是要给点点水的,根据不同的品种给水也多多少少有点点区别的。

夏季各地的温度普遍都很高,绝大多数的多肉植物在温度超过35度的时候就要慢慢休眠了。这个时候一般的植物都要适当遮阳了。根据光线的大小,用适合的遮阳网,市场上有遮光率百分之50到百分之90的。有好几个规格,一般顶层的遮阳网,我用了2块,一块的固定的,遮光率百分之75,还有一块的遮阳网是可以活动的,遮光率也是百分之75,这样做的目的是阴雨天或阴天把其中活动的遮阳网拉开,让植物接受更多的光线,这样做可以让植物在整个夏季不容易徒长,屋顶固定的那层遮阳网就一直挂着,秋天再取下来。不可能天天弄屋顶的遮阳网,活动的遮阳网是很方便的,有滑道,相当于窗帘一样,花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遮阳。

阳光房的东西方向在太阳特别大的时候也会拉上遮阳网,这个遮阳网是很方便挂的,东边的遮阳网可以用遮光率低点的,西边的要遮光率微微高点,因为盛夏的夕照非常厉害,紫外线很强,2小时就可以晒伤植株。所以西边的遮阳网不是下雨天或阴天,整个夏季是不取下来的。用了非常简单的方法,用铁丝弯成S型的钩,阳光房外面有挂的地方,用晾衣服的晾衣叉挂上去就可以。

弄好了夏季的遮阳网,接下来就是植物的给水了。整个夏季,温度超过了35度。大多数植物都进入了休眠,这个时候给水就很重要了。一般的成年植株,如果非常耐干的,15到30天给一次水,给水时间一般是要晚上的8点后,因为这个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温度相对白天也下来了点。

给水根据不同的植物给在盆的边上,这样最安全,如果兜头就给水,晚上不能风干水分,白天的温度就容易引起烂心,让植株迅速腐烂。给水,给多少呢,很多的初级爱好者都很困惑,其实很简单,初夏的时候用一个小壶,给水在盆的边上,浇一个角就可以的,土壤透气的话水是会马上从盆底流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不再浇了,再浇水就太多了。到了盛夏,非常热的时候。

浇水只能是在盆的拐角轻轻浇点就可以,不用浇到盆底出水。微量的水份足够植株的根系不会在盛夏太过干枯而枯死。盛夏切记不能浸盆,浸盆几天都不干的。下面简单的说一下夏季不同属的植物的给水,仙人球,大多数夏季是生长期可以干透浇透少量除外。景天科,大多数的景天植物都休眠,遮阳,只能微量给水。特别是景天科青锁龙属的水大就会烂,花友切记。番杏科,遮阳,很多品种都休眠不给水,或微量给水。

成年株耐干旱可以不用给水,幼苗需要少量给水。块根,微量给水。瓦苇,遮阳,可以少量给水,水分绝对不要弄到叶心,有的品种水大就烂了。夏季需要注意的是暴风雨,被暴雨淋到也容易烂哦。

夏季除了遮阳,再有就是要通风啦,养殖场所通风一定要好,如果给水不通风植物很容易就烂了。通风在夏季是为了更好的散热。如果有条件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如排风扇。我的阳光房四面通风,夏天可以非常好的通风。只要做好这些,了解每个植物的习性,花友们就可以让自己的植株安全度过夏季了。

浅谈施肥对多肉植物生长的影响


表面上看,因为多肉植物多半生活在沙漠荒野之地,土壤贫瘠,似乎对养分的需求很小。事实上也是如此,这样的地带有机质少,肯定不如热带雨林来的肥沃。自然,在这样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植物,生长速度必然缓慢,这也是适者生存的需要。所以对于家庭养多肉植物,如果不能提供适当的养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它们生长,那么回导致很多朋友对它们失去耐心,最终导致失去热心。平心而论,这玩意儿长的真的是忒慢了!

由于在荒郊野地的多肉植物,谁也不会去关心它们长得快慢,在家庭就不一样,谁不希望自己的宝贝一天一个样呀。就像我们自己建温室,人为创造高温差、高空气湿度来促进其生长,同时也可以长的更漂亮,而不像野生的多肉植物这样沧桑。

为了让多肉植物长得更漂亮,也相对快一些(这样会很有成就感),施肥就是很重要的一环,在能养活多肉植物的基础上,就要向养好发展。不过我自己觉得,从保守的原则出发,一般初养多肉植物,还是不施肥为好。因为多肉植物算不是很吃肥的一类,一般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也足能对付。而施肥往往以液态肥为主,这样容出现和浇水不当一样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养多肉植物最容易出现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心态。毕竟多肉植物有其特有的生理特点,我们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通过改变局部环境,提高他们的生长速度,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否则必然会失败。

所以对多肉植物的施肥问题,其实可以分两步来:

一是上盆时配好培养土。这样最大的优点在于今后不用为怎么施肥考虑。因为多肉植物事实上对养分的需求相对要小,而不像茉莉等植物嗜肥,每年上盆不但要施足底肥,还要经常施追肥。一般来说,可以直接在盆低埋入一些缓效花肥,这样干净简单,效果也不错,对女孩子特别适用。如果不怕脏,可以放入有机底肥,如果家里养鸟,正好一举两得。也可以买现成的骨粉。据一些多肉植物高手说,效果很好,特别是仙人掌类的,只要在土中拌入适量骨粉,当年就不用考虑再施肥了。

二是适时施追肥。这里的情况相对复杂些,因为说说都是仙人掌类植物,其实不同的品种之间,由于品种本生的特点不一样,差别是比较大的,更何况多肉植物分属不同的科属,虽然都有耐旱的特点,但其中的差异还是很大,更要区别对待,谨慎施肥。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水平有限,还需要不断总结),对一些生长强健的品种,如仙人掌属、仙人球属、乳突球属、强刺属等等,在生长季节里,只要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没有任何问题的。

对于一些如岩牡丹属、帝冠、花笼等生长极为缓慢的品种,以及生石花属的多肉植物,还是少浇或不浇为好。这就是说,施肥和浇水一样,要和这些品种本身的生长速度相适应。越是需要少浇水的品种,也就可以少施肥。不过一些多肉植物在养的过程中,加大温差,促进生长,也经常施一些速效肥,效果显著。所以施肥一定要根据多肉植物生长情况来调整,这样可以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最后就是施什么肥了。当然氮、磷、钾三大元素是不可缺少的。不过不同的植物对这三种元素还是有侧重点的。比如说豆科植物的根部有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这样就可以不施氮肥了。同样,对仙人掌类植物来说,因为叶子都退化了,氮肥的需求量自然减少,如果施多了,反而球体容易徒长,因此应该多施磷、钾肥;多肉植物也一样,多施氮肥会破坏紧凑的株型,降低观赏价值。另外仙人掌类植物喜欢钙,要注意补充。

浅谈多肉植物幼苗不休眠的意义


最早接触多肉植物的时候,就从很多资料上了解到一个知识,就是多肉植物的幼苗一年内是不休眠的。但是各类资料往往都只强调了冬季休眠时(为方便起见,都以夏型种冬季休眠的仙人球为例),幼苗对低温比较敏感,需要保持比成株更高的温度过冬,但是均未说明如果幼苗遇低温是否会被迫休眠、如果休眠后果会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当然,最初我个人对幼苗第一次过冬,要求保持较高温度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幼苗相对成株更容易受冻害,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及多肉花友间交流后,才发现幼苗不休眠对后几年健康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冬季低温对一年以内的幼苗影响并非在于冻害。实践也证明了,幼苗的抗寒能力还是挺不错的,当然,可能不如一些多肉品种成株可以抗零度以下低温,但是一般而言,只要不受冻,基本都能安全越冬,以沪杭地区为例,一般放室内向阳处,都可基本安全过冬。

虽然可以安全过冬(不死亡),但低温导致幼苗生长停滞带来的问题,却在第二年生长中表现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播的球苗,过冬前生长速度都差不多,而一个冬天过后,会发现自己的球苗第二年基本不怎么长。所以经常有多肉花友在相关论坛上看到一些高手当年播的球苗照片后,感慨万千:我种了2、3年的球,还怎么只有人家半年苗这么大啊。

其实这里是一个错觉,不是别人半年的苗长的快,而是自己的苗在过冬后的几年里,都没怎么长。这就是所谓的僵苗现象,目前看来,应该是低温导致幼苗生长停滞带来的严重后果。

过去我自己也一直困惑其中,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头一年长的好好的球苗,在一个冬季过后,第二年基本不见生长。总以为是在种植方法上不当,所以修根、换土、闷养等方法都用了,但是只见烂,不见起色。中间由于经常有根粉蚧发生,所以一直以为问题出在虫害上。

一直到06年下半年,我去大棚买了一些一年生裸萼属的一些球苗(05年播的),和我自己05年播的球苗相比,大小差异及其明显,我的苗1cm不到,大棚的苗已经1.5cm了。以后在养护中出现的显著差异,让我大吃一惊。

我把大棚买来的球苗种在7cm方盆里,一盆种了5个(四个角各种一个,中间种一个),和我自己播种的苗在同样环境中养护,一年后(07年5月),方盆的5个球苗已经相互挤压、自相残杀了。我只能换盆,依然是这5个,种在10cm的方盆里,到今年6月,球与球相互都挤压变形,连方盆都变形了,其中长的最快的已经达到5cm了,只能再次换盆,同时还开花了。

而再看我自己05年播的裸萼属球苗(都是三刺玉、春秋之壶一类的品种)却只有2.5cm大,其中06年基本没怎么生长,07年感觉是恢复,基本上是08年生长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同样是05年播种的裸萼属球苗,大棚养护一年的球苗,三年可以长到5cm以上并开花,而我自己播的和大棚买来的,生长速度至少慢了一年。由于这些小苗在06年下半年后,都是在自己家里相同的环境中种植,其中的差异,仅仅是大棚买的球苗在大棚里种植过1年,而大棚里由于保温措施及温差等因素,可以保证幼苗冬季不休眠。

这个结果让我重新反思关于幼苗一年内不休眠的问题,一时间发现,太多的现象都证明了幼苗一年内不休眠对今后生长的重要意义。

我的一个多肉花友由于有上班工作环境的便利,冬季把球苗(乌鱼)放在单位养护,这样第二年球苗的速度惊人,几乎可以初步成型,而我同时期播的球苗,在一个冬季后,就远远落后了。

后来,在著名的介绍岩牡丹属的网站上,也有文章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他们认为,这些生长缓慢得品种只在幼年期比较难种植,存在幼年期生长停滞的问题(这个在实践中很明显存在,特别是牡丹,往往当年春天播种的苗到冬天前,基本能长4-5个疣,由于冬天一般家庭条件所限,基本是不生长的,这样等第二年,牡丹苗几乎长不了两个疣,也就是说,第二年的生长速度明年低于播种的第一年),也就是说,如果能保证播种后连续15月以上的连续生长,似乎就可以突破生长瓶颈,植株的生长速度就会继续长得更快更漂亮,也能提前开花,据说这种方法使19个月的龙舌兰牡丹实现开花。

虽然我至今未能明白多肉植物幼苗一年内不休眠为什么会影响后面的生长,也就是其机理到底是什么?但是实际的结果却证明了其中确实存在因果关系,这一点值得广大爱好播种的多肉花友高度重视,看来对于不能保证冬季温度地区,育苗保温箱是多肉花友的必备设施了。

多肉植物夏季管理浅谈温差、浇水、介质


多肉植物夏季管理总会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小编列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大家来探讨一下吧~

1、温差

许多人忽视温差的作用。植物都需要一定的温差来进行能量营养的存储。而温差对多肉植物更为重要。因为很大比例的多肉植物都是在夜晚才进行活跃的养分合成,这就是著名的景天酸代谢方式。熬过酷热的白天,夜间才是以景天为代表的多肉植物最为活跃的时候,所以,需要有足够的温差提醒这些小精灵们夜晚的到来。

有些人养多肉,特意搬去办公室,这样白天才20多度,晚上人走了,空调关了,温度上升到30度。可以想象这种倒挂的温差对多肉植物来说是多大的折磨。当然,多肉植物也能正常的进行白天的光合作用,只不过夜温不够低,植物不能把白天产生的营养物质存储起来,而反消耗更多。植物日益衰弱,在所难免了。10度左右的温差是非常理想的温差。如果白天在35度左右,晚上尽量控制在25度以下,会对植物有很大的帮助

2、干燥期

这里的干燥期,是指两次浇水之间,盆土彻底干燥的间隔时间。在生长季节,干燥期为1到2天比较合适,休眠季节,3到5天为佳。为什么要有干燥期?多肉植物有一个特性,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就是在彻底干燥后,突然浇水,会瞬间暴发式生长。无论从成株,还是小苗,甚至种子,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当经过彻底干燥,当植物有感觉到口渴的时候,突然一次浇透水,植株根部会暴发出大量的新根,而且都带有很浓厚的白毛。为植株在第一时间吸到足够的水份。

这都是这些沙漠精灵长期在沙漠中进化出来的本事。因为沙漠地带雨季非常短暂,当一阵大雨来临,不能瞬间反应,那还没睡醒,水份就全蒸干。那真的只能洗洗再睡了。这种机制,在生石花的播种,也成为一个极佳的技巧。那就是用非常干燥的盆土播种。种子播上后,不要立即浇水。而是继续干燥1个星期左右,然后选择一个傍晚,突然一次把水浇透,等待你的,就是可喜和惊人一致的发芽率。在两次浇水之间,请为你的多肉宝贝们,留上足够的干燥期。

3、浇水

一般选择晚上的时候,如上所说,晚上植株比较活跃,可以应对突然增加的水份。炎热的夏天,把睡着的你丢到游泳池,你可能会淹死。醒的时候,那是清凉透爽。植株也一样,而且他们白天睡得更彻底。水的保温性要大大高于盆土,所以白天浇水,在阳光下很容易引起盆土过热,直接把植株煮熟。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傍晚的时候浇,为最佳。浇水有个秘诀,那就是要浇透。浇到那种水从盆底哗哗的流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给根部带来足够新鲜的空气。这是非常重要的。根部新鲜的空气,可以帮助根部呼吸,代谢产生的微弱电流,帮助根部吸收介质中的营养离子。新鲜的空气和水一样关键!

4、介质

现在的介质都比较成熟,网上有一些现成的配好植料。这里补充说几点。

1)沥水如果在浇水的时候,一边上面浇,一边下面漏,那证明这是好的介质。如果浇水,盆面会有水积起,然后又慢慢渗透,那就不行。

2)速干如果用泥炭,必须用纤维非常粗的泥炭,里面有足够的缝隙留给空气,才能干得更快。速干的标准,是最浇完水后,经过一晚,就能湿而不潮,2天左右干透。总之,所有的配比,种植方式都需要围绕速干这一中心思想。为此,除了在植料的选择上,我们还有其它更多的弥补方式。

比如说选用陶盆代替塑料盆,用浅盆带代替深盆,或者在盆底垫更多的沥水材料等等等等一系列方式,就需要大家多多开动脑筋啦!

浅谈多肉植物种植经验之玉扇的种植、繁殖


玉扇学名:截形十二卷,百合科十二卷属,也就是大家平常所称呼的玉扇,(以下就直接称呼其为玉扇)是十二卷里的一个相当有分量的种类。之所以叫截型十二卷是因为该植物顶部好象是被刀截断过,成截型。玉扇的称呼是来源于该植物的长相,6-10片叶呈一字型左右排列,好似一把扇子。原产地:南非开普省。

下面就来谈谈玉扇的叶型的分类,窗面。怎样养殖,怎样繁殖。

首先来介绍下关于玉扇的叶型分类,玉扇叶型主要大致分为:伞型,平型,壶型和峰型。有了对玉扇的形状的初步认识下来我就介绍下玉扇最主要的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玉扇窗上的花纹分类。

玉扇的窗面花纹大致可以分为:

1、窗面有条状白纹的叫条理

2、窗面有绿色白色点点的叫岛

3、窗面有很多白纹或绿纹的叫龙纹

4、窗面中间有一片白纹的叫白云

5、窗面中间有一条白线的叫一字纹

6、窗面有十字交叉花纹的叫十文字

7、窗面布满小点点的就叫粒粒

8、最后还有种无纹的就叫无纹扇了

以下图形就是玉扇叶型与窗面花纹对照表。(纯手工绘画,将就着看吧,呵呵。)

有了初步对玉扇的形状认识后我就来谈谈怎样养殖玉扇。要养殖好一个植物首先要了解它的脾性,也就是原产地的环境气候土壤等等。

环境气候:玉扇原产地在南非开普,夏季闷热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凉爽。很多人都会自以为是的认为非洲就是酷热难耐的一望无边的大沙漠,其实错了。非洲气候带呈多样性对称分布,赤道把非洲大陆一切为二,南非,北非的气候就截然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南非气候湿润,阳光充沛,土壤肥沃。每年只有长短不一的旱季和雨季2个季节,夏季冬季和我国的气候正好相反,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是南非的夏季。夏季植物生长,冬季植物休眠。这样的气候也是很多爱好者养殖失败的原因。只有掌握了这自然规律才可能养殖好玉扇,我们这一般6月底开始到10月初玉扇休眠的特别厉害,此时要注意控水通风遮阴。

土壤:也许你认为南非的土壤贫瘠,那也错了,玉扇原产地的土壤大都为疏松透气富含营养的肥沃土壤,我们现在养殖一般都用日本的赤玉土,鹿沼土。赤玉土符合原产地土壤的大多数特性(保水,保湿,不积水)可能在土壤的营养方面欠缺点。我个人使用后感觉用赤玉土是有道理,在这不做讨论,仅仅是个人意见。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玉扇的生长期大约都在每年的11月开始到来年的7月结束,在这段时期内一定要抓住机会,错过了那就只好等下一年了,冬季,寒冷地区一定要加温,最低温度控制在8度以上,来年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玉扇生长时期如果长时间温度低于5摄氏度也会应寒冷而休眠,1-2月份因为寒冷而休眠了这样就缺失了植物生长的连贯性,这样你养殖的玉扇就长不好,至少是长的很狼狈,哈哈哈,扯远了,言归正传。

6月初到10月初为玉扇的夏休眠期,此时应该让玉扇半休眠,之所以让植物半休眠也是为了让植物生长有个延续性。方法就是:遮阴通风土壤保存半湿润,(遮阴用90%的网一层就够了,高度控制在2米左右,以散射光为主要光源。)这时你有会感觉用大颗粒土养殖的好处了。另每星期都要用极其细微的如雾状的喷水壶在玉扇窗面喷施一次,每星期喷雾非常关键,一方面是为植物降温,另一方面是帮玉扇清洁窗面。(玉扇光合作用是通过窗面进行的)。喷施时选在傍晚6点太阳下山时为佳,如果此时有大风则更佳,或者就选择在有风的时候再喷水。喷施过后用吸耳器吹干玉扇窗门和叶间的积水(这点非常重要)。

6-10月半休眠期过后就可以翻盆准备迎接玉扇生长的又一高峰期,一般我都在9月底翻次盆,长势好的也翻,去除老朽根,也疏松下土壤,旧土部分废物利用。翻盆的同时可以下几片玉扇的叶,准备扦插。也可以割几根老根,准备根插,此时不建议砍头,砍头繁殖最好是在11月份,等植物生长旺盛期间进行。

叶插繁殖:叶片用锋利的小刀从叶柄木质化处挑开,然后用巧力顺叶型扭下,要注意掰下叶子后涂杀菌粉吹干,2星期后再扦插在半湿润的土壤内,扦插前先在土壤上开条1CM深的小沟,把叶子放在小沟内即可。一般经过1-2月后母叶就会生根出仔芽了,如果生长顺利一年后就可以移栽幼苗了。扦插的土壤保持半湿润,每次浇水混入杀菌剂。

根插繁殖:把1-2年的老根扭下,用利刀割平创口,上杀菌粉,用干土栽培,根部露出土壤0.5-1CM就可以了,千万别浇水,保持湿度即可。看到根的顶部出芽后在稍稍的喷湿下土壤。一般根插要比叶插慢得多,记住,一定要有耐心,没看见芽前千万别浇水,这是成功的关键。

还有种根插繁殖的方法比较残忍,就是在未翻盆前,抓住玉扇的身体直接扭断所有的根,让根在原盆内发芽。这种方法也要保持土壤干燥,有湿度就可以了,出芽后再浇水。

砍头繁殖:尽管以前我也以砍头繁殖为骄傲,现在看来砍头繁殖其实是很失败的,等同于杀鸡取卵。对植物生长也是伤害最大的一种繁殖方法,突然间阻止了玉扇的自然生长,对以后的杂交授粉有很大伤害。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砍头繁殖。在这里我还是粗略的介绍下。

砍头繁殖最好是在玉扇生长的旺盛期进行,这样基座上出芽就快,母头发根也快。在11月-12月之间砍头繁殖比较合适,砍下的母头发根后到来年5-6月玉扇开花还有个缓冲期,对植物杂交授粉繁殖影响也是最小。事先考虑好保留几片叶在基座上,抓住玉扇叶片轻掰玉扇身体见有隙缝露出就可以下刀了,先开条小口子,在轻掰玉扇,会发现玉扇基部的口子会越来越大,此时就用小刀调整割的方向,直到母头和基座分开为止。上杀菌粉,母头吹干2星期后种植在半湿润土壤中即可

其实有性繁殖才是瓦苇繁殖之中的如来神掌。玉扇繁殖的真正的乐趣所在!!玉扇异花授粉。不同玉扇杂交过后会出现很多不同形状,不同窗面的玉扇,这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方向。有性繁殖具体方法参照:瓦苇(十二卷)属的多肉植物授粉繁殖、杂交图解教程该文章图文并茂的展示了怎样帮瓦苇类植物的授粉的方法与技巧,很值得我们学习。

7月过后玉扇应该授粉结束采摘果实,玉扇果实既熟既采,看见果皮枯黄就可以采摘了,不然成熟的果夹会自然爆裂,到时候你只可能采到空果夹了,呵呵。采摘后果实应该放在干燥通风的荫凉处保存,等到10月后气候转凉,出现温差的时候再播种。也有很多专家是现采现播的,应人而异吧。播种前一定要做好种子和土壤是杀菌工作,否则可能功亏一篑白忙活一年。幼苗可以适当的闷养,1年过后就可以移苗了。土壤保持湿润,每次喷水浇灌时加入杀菌剂。预防为主,

经过7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当年的小苗应该就会长成标准株了。开花授粉,新一轮杂交选优工作又开始了。花谢花开,我们累并快乐。

红叶祭多肉的养殖方法


红叶祭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能够忍耐零下4度的室内低温且保持盆土干燥,零下4度叶片会微微显得不精神,有冻伤感,不过没有关系,温度回升就会恢复饱满。红叶祭稍耐半阴,阴久了叶片变绿叶片基部也容易徒长拉长,叶杆变的嫩弱。虽然植株需要光照,但是夏天最好不要暴晒,适当遮阳就可以,并且少水。

红叶祭养殖的土壤可用肥沃又排水透气好的养殖土种植,风筝用的是煤渣混合点泥炭蛭石珍珠岩,差不多透气就可以,土表铺上颗粒的天然河沙。红叶祭在冷凉季节里生长非常明显,夏季因为温度高会短暂休眠但时间不很长。整个夏季风筝也是给大水的,基本是兜头淋。根系好,就不会有问题,花友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夏季的红叶祭避免兜头淋,不如容易烂哦。一般夏季是在太阳下山二个小时后给水。

红叶祭的繁殖可以在早春和秋季砍头扦插,剩下的茎上会群出蘖芽,也可以叶插,取健康的叶片,扦插在微湿的土里,阴凉通风等待出新根长叶片就可以。期间干透了是可以给水的。很好繁殖的品种,砍头比叶插繁殖来的快很多。

浅谈空气湿度对仙肉植物影响


对于空气湿度对仙肉植物影响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空气湿度除了对特定植物,如热带兰等,对大多数仙肉植物的生长而言,影响并不大,并且不同品种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有害。

一、从植物原产地环境来看,至少仙肉植物并不需要高湿度的环境。这一点很容易理解,特别是沙漠地带的品种,空气湿度那是相当的低,很显然,除了蟹爪兰等少数热带附生型仙肉植物外,空气湿度不是绝大多数仙肉植物生长的必备要素,相信这类型植物也进化出抵御极端干旱的环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反面,必然是对高空气湿度适应能力的相对弱化。

当然并非说空气湿度完全没有用,很多沙漠性仙肉植物获得水分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利用昼夜高温差产生的水露以及海洋传播的水气,说明仙肉植物可以通过空气湿度来获得生长需要的水分,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根从土壤中吸收,这也证明了适当的空气湿度对促进仙肉植物生长是有用的。但是保持这种空气湿度的时间是很短暂的,这和热带雨林的高湿度是有本质区别。

二、空气湿度作用的背后,往往是高温差在起作用。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要制造高湿度环境的时候,往往都是采取闷养的办法,但是温室效果的核心作用是高温差,高温差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认为是因为较高的空气湿度促进了仙肉植物的生长。

另外小温室种植还存在一些假象,例如小温室环境相对自然种植要干净的多,仙肉植物长的干净水灵,从这个角度看,肯定比自然放养更养眼,也很容易认为是空气湿度的功劳。

三、养好花的核心是养好根。根本,说明根是生长之本。所以养好花的关键就是养好根,只要植物的根部强壮健康,植物不可能长的弱不禁风。养根的关键是植料和浇水之间的搭配,这是很吃功夫的事,拿下这个要素,养好花就很容易了。而空气湿度对养根的作用并不明显,至少目前我觉得还无法证明其中的关系。

当然,也不是说空气湿度对仙肉植物没有作用,由于仙肉植物基本都是景天酸代谢(CAM),也就是气孔白天关闭(减少蒸腾作用),晚上开放。所以特别是夏天,晚上喷水降温,增加空气湿度,让仙肉植物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对仙肉植物生长是有利的。但是空气湿度对仙肉植物的生长往往起到的作用是表,要是根长不好,空气湿度再大也没用,另外,我们家庭制造高空气湿度的环境(闷养),必然带来通风不良的副作用,这对部分仙肉植物,如生石花等,如果是高温环境下制造高湿度,对植物是致命的。

浅谈家庭瓦苇植物冬季的闷养


很多人都认为多肉植物生长在沙漠地区,根本不需要浇多少水,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认识上的误解。多肉植物尤其是瓦苇植物相比其他的植物而言,的确是能够耐较长时间的干旱,但不是绝对的说这些植物不要浇水,这是因为瓦苇植物主要产自南非的Cape地区,而Cape地区由于气候多变,在瓦苇集中的地区气候通常是有二个雨季,也就是说夏季和冬季都有雨水,因此说对于这类的瓦苇植物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补充水份,而不是不分具体情况机械地每天或者是隔几天浇几次水。任何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份,同时对于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其实也是有着很高的要求。

瓦苇植物对于光照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比较喜欢较大的温差来促进生长,而空气的相对湿度过低对于家庭养殖来说往往会使得植物表皮加速老化,叶片色泽黯淡无光,老叶脱落叶尖枯萎,植物特征表现不明显,植物的观赏性大为降低,同时过低的相对湿度还会诱发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对植株造成危害。我是北方的花友,对于北方的花友来说,冬季室内有取暖设备,因此室内温度较高但非常干燥,相对湿度通常是很低的,因此要想植物养的水灵并且叶面光亮、鲜润、饱满,就必须提高和改善养护环境的温差,提升空间的相对湿度。

花友家庭养殖瓦苇植物大都是放置在窗台或者是封闭的阳台上,这是由于光照比较好的缘故,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是无法改变大的环境来提高养护环境的相对湿度,即便是使用了家庭加湿器但对于诺大的空间来说,那也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植物所需要的湿度问题。大的养护环境无法改变,那么我们要想提高养护环境的温差和空气的相对湿度,惟一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在局部环境上做足文章。

对于改善局部环境的做法,花友们从各自不同的条件想出了很多办法,譬如用塑料薄膜来封闭花架、自制建议塑料薄膜小温室等等。受花友们的启发并结合花友们的做法,我基本上是采取了二种改善提高空气相对湿度的做法,一个是玻璃缸,再者是塑料杯。我是在2009年的1月份进行过闷养,效果不错,今年冬天再次开始闷养,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做法,供花友们参考:

一、自制玻璃缸

用无色透明玻璃按照自己的空间和要放置植物盆器的高度来自行设计玻璃缸的长宽高,按照尺寸切割(去建材市场玻璃店可以加工)后,用透明玻璃胶进行黏接。黏接后放置一天后待玻璃胶完全黏合后方可使用。这种玻璃缸适合摆放较多的花盆,同时相对空间较大,空气较多,密闭性比较好,因此玻璃缸内的温湿度都是比较理想的。但要注意每天要掀盖通风,缸内的水不要积存避免盆内积水造成植物烂根。

二、利用透光性较强的塑料制品制造小温室

无色的透光性较强的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获取,如可乐瓶、一次性塑料碗(盆、杯子)、塑料袋等。结合自己家庭养殖的盆器大小选用合适的塑料制品,将这些塑料制品直接套在植株上即可。塑料制品上可以开孔便于通风但也可不开孔,这要仙友们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各自选用。我是使用塑料杯来使用的,由于是塑料杯直接扣在花盆的盆土上,因而密闭性不是特别好,所以我除了浇水以外基本上不再每天打开进行通风。

注意事项:

一、闷养的植物突然变换养护环境往往会造成植物窗面开裂或萎缩,所以当气温回升的时候要加大掀盖的时间,让植物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防止突然变换环境造成植物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带来的损伤甚至是死亡。

二、闷养过程中浇水的频率要降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很容易造成植物烂根或者是生长速度过快而出现植物窗面开裂的现象,这一点我是有过教训的:

三、长时间闷养会造成植物的抗体下降,因此闷养的时间要从入冬开始到翌年春天气温回升后再及时去除。

四、闷养使得局部空间的空气湿度过高,会孽生病害、介壳虫,所以要结合植物的状态适度的调节局部环境,同时还应考虑其他管理措施带来的影响。

浅谈乌羽玉属植物的生长特点


这是一盆扦插苗,可以看到在较低的温度下(-3~10℃),中间的鱼出现黄色和萎缩,右下的鱼出现红色和萎缩,有颜色的鱼摸上去很软像柿子,但这都是正常的,低温导致基部变色,根部不发达加上温度低导致变软,明年会自己好转,不会留任何疤痕,不必担心。

这是一盆砍头变群生试验成功的鱼,实生萝卜根,没有用任何激素,用砍根和环境配合的方法就成了这样(祥见下文第五点)。

也可以看到,在较冷的温度下(-3~10℃),每一头的基部都发红,主体发黄,这也是正常的。有意思的是,因为早期为了爆多头根冲的很足,断水很久后,小头仍然有养分和水分,在较恶劣的环境下仍保持生长(绿绿的生长点),基部虽然变红但不萎缩。砍头后的鱼的主体已经没有原来的生长点,受冷后变黄,因为不再是生长的部分,所以尽管根部储存了充分的水分和养分,改部分仍然萎缩,且越靠近地面萎缩得越厉害呈皱牛皮纸样(整个主体以后将逐步萎缩变小),这是植物自发的重新分配养料的行为,自动调整株型,把养分用在最有前途的地方。

三、繁殖力强:

乌羽玉属植物的繁殖能力可以说是令人惊叹,无论是无性的分头扦插繁殖方式还是有性的授粉结种子的繁殖方式都很好很强大!不少品种不但可以属内杂交,还可以自花授粉成功,甚至可以属间授粉成功(个别园艺品种除外,恐怕它们本身就是杂交的产物!)

先说无性繁殖,任何品种的乌羽玉属植物都可以很容易的砍头扦插,出小头变群生,秘诀是高湿度闷养,稍遮光。无性繁殖的终极武器是先把乌羽玉属植物用大个砧木嫁接,养肥,然后一条乌羽玉属植物砍N次后何以变成NN条一样的乌羽玉属植物。曾经有乌羽玉属植物和三角不太亲和的说法,我用小三角也很容易的接活过,不放心的可以用龙神柱提高成功率。

再说有性繁殖,不少乌羽玉属植物可以自花授粉,这也是它们血统杂乱的一点体现吧,后代可以性状分离。但自花授粉的种子总是没有以花授粉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还有个小诀窍,那就是血缘关系越远的杂交,后代越容易出现斑锦!举个例子,很纯种的银冠(比如野生种源或者皮色很白)和很纯种的翠冠(比如野生种源或者皮色很翠绿)授粉,下一代出锦的几率就比银冠和银冠或者翠冠和翠冠相互授粉得出的后代出锦的几率高。

曾经更是有乌羽玉属植物的花粉是万金油的说法,可以让一些裸萼及其他属的仙人球结果,不少大仙声称成功过,但是我自己没试出来过。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乌羽玉属植物的繁殖能力强吧!至少对于乔丹乌羽玉属植物的来历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图为血缘相隔较远的银冠和翠冠的杂交,结果有出锦的乌羽玉属植物。

四、光热适应力强:

毫无疑问乌羽玉属植物是喜欢高温的品种,高温(30~40度)可以让它快速生根,配合高湿可以加快生长。根系良好的成年鱼在不过分浇水施肥的情况下,即便是在很高的温度(50~60度),都很不容易被灼伤(但是会减慢或停止生长)。

但是正如上文所说,在低温的情况下,乌羽玉属植物也能生长存活,对于温度,它并不作太多挑剔。

我发现我家的乌羽玉属植物两种情况下乌羽玉属植物都可以快速生长:

1、稳定的较高的温度(30~40度)加高湿闷养----夏天生长期;

2、夜间低温(5~10度)白天较高温度(20~30度)拉大温差----春秋生长期。对于光照也是如此,无论强光还是弱光都可以很好的生长存活,但是在强光下鱼可以变得很漂亮,长毛的品种变得毛更多,有白粉的品种变得更白,体型变得更加扁。颜色特别绿的品种比如一些翠冠玉尤其需要加大光照,否则很容易变柱形。

五、地上部分的生长受根的影响很大:

鱼的根往往优先地面部分的生长,原理是养分储存在根里。欲行兵马,粮草先行,鱼也知道只有根长的大了,地面部分才能有生长的基础。有的实生乌鱼地上部分长到一定的尺寸后就坚决不长了,这是因为这个尺寸已经达到了地下唯一一条萝卜根能支持的极限。所以我们这时把萝卜根砍掉一半,鱼会在根的断面上很快生出许多新根,过几年后,新根就会变成许多条萝卜根,根的总体积变大了,地面上的鱼就又开始生长了。砍下来的根也别浪费,扦插后会变成一个新的小群生。

想让单头的鱼自然的变群生,也可以从根着手。先砍根,然后让砍根后的鱼在相对比较极端的条件下生长,这样,鱼就更加倾向于长根(就像我们要打仗时喜欢深挖坑广囤粮),等多条肥肥的萝卜根长好后,突然把条件变得很好,加大水肥,地面上的一个生长点就会忙不过来,自然会爆出很多小头,变成群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鱼来说,根是粮仓,如果不是为了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艺术加工,鱼不需要频繁的修根,尤其是主根,因为它的老根不会像别的球一样因为移个盆或有点小破损就烂掉,所以也就不需要每次移盆都修来修去。

以上乌鱼的生长小特点都是总结经验所得,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修正,并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自己总结出一些自己的小经验并且公开来,让大家都能学习受益。下面附上常本属见品种的常用拉丁名:

1.Lophophorakoehresii考氏翠冠,体型最小的乌鱼品种,墨绿,疣突棱角分明。(野生品种)。

2.Lophophorajourdaniana乔丹鱼,有刺乌鱼,花色红、白、粉均可,繁殖力差。

3.Lophophorawilliamsii乌羽玉原始种(野生品种),有很多地域种。

3.1Lophophorawilliamsiivar.decipiens伪银冠(野生品种),乌羽玉的变种之一,decipiens拉丁语义是伪伪装。有的商家把该种称作为疣银冠,纯属胡扯,疣银冠是人公杂交选育的特性,而该种是天然的野生品种。

3.2Lophophorawilliamsiivar.caespitosa仔吹乌羽玉

3.3Lophophorawilliamsiivar.texana(texensis)大型乌鱼

4.Lophophopradiffusa翠冠玉(野生品种)

4.1Lophophorafricii银冠玉(野生品种)

5.Lophophoralutea黄皮鱼,类似艳肌体质,一些状态会变得很黄。

浅谈乌羽玉属植物的生长特点乌羽玉属植物(Lophophora)是当今家庭养殖的仙人球品种中普及比较广的一个属,能较好地适应中国各地区仙人球爱好者的家庭养殖环境,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喜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乌鱼。本人也是鱼迷,在几年的仙人球养殖过程中涉及过本属部分品种,通过自己摸索以及与资深大仙们交流总结出了一些本属植物的生长小特点,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说说乌鱼的分类,总的来说乌鱼的分类比较混乱。但是,我们通过简单的目测,习惯上大体可以分为乌羽玉(Lophophorawilliamsii)、银冠玉(Lophophorafricii)、翠冠玉(Lophophoradiffusa)三大类。说大体上是因为本属植物不少品种都有很强的兼容性,属内甚至属间都能杂交,再加上福建和日本的大神们努力地搞交配选拔(福建大棚里有养蜜蜂的习惯,棚里是花就上去授粉)和血统主义(村主、小池、古田贝这些姓大家都熟悉吧?都是乱杂交再选出来的品系),商家为了炒作而把一些性状随便乱挂,因此,为原产地野生植物而做的分类系统已经无法准确使用了,市面上真正的纯血植物也已经不容易见到了。但是,没有具体的分类系统对我们这些单纯的爱好者影响并不大,好看就行,名字喜欢就好。至于买种子,我们只需要记下自己喜欢的植物的常用拉丁名就可以了,文章最后将罗列一些,以供参考。

乌羽玉有很多别具一格的特点,是其它的属种所不具备的:

一、自我修复能力强:

乌鱼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对各种伤都可以进行一定的自我修复,几月后可以把伤口搞定,尤其是压伤、内伤(高空坠下)、轻微的晒伤、冻伤一类表皮损伤不大的小伤,甚至可以不留疤痕,很神奇!较大的伤口虽然不能完全修复但是可以愈合得很好,不容易使感染扩散蔓延开。所以当不小心把鱼弄伤了不要过于着急,结果不一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有两个例子:第一个是一位大仙3楼坠鱼(连盆),鱼都摔变形了(表皮没破),捡回家又养活了,没有伤痕,不过一年后分成多头了,估计生长点摔散了。第二个更常见,就是根系不好的鱼被大面积晒伤(几乎地上的部分全部没有绿色了),表皮像牛皮纸一样的颜色,好好调理数月后,每个疣点都冒出一个小头,直接便群生了。需要说明的是,受伤后的鱼不要浇水,放在阴凉处,也不要使用药物,保持通风透气低湿度就可以了。等到看见确切的绿色新生长点,再浇水比较安全。

二、抗冻能力强:

其实乌鱼很耐寒,前提是健康有萝卜根的成年植株(刚从大棚及日本来的球被我归到亚健康的一类里,它们和以下说的完全无关)。乌鱼的耐寒程度甚至可以排到常见仙人球的前几名,我自己的鱼试过零下3度裸奔,完全没事。

据我所知一些大仙试过更低的温度,同样很安全。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每年的春秋冬三季,乌鱼在受冷前后会自己变软而且萎缩甚至变成暗红或淡黄色,手感可以像面团一样柔软,尤其是靠近根部的地方。这种变化是正常的,千万不要以为它不行了就切开或者捏来捏去试手感,当温度升高后,萎缩的球体会慢慢自己变硬变绿变圆,像吹气球一样。

不信的同学可以试着把已经冻得变黄变软的乌鱼拿到有暖气的房间,过一周就变回去了。另一点需要说明的地方是,越早断水的鱼,越耐寒,极度低温时鱼绝对不能浇水,否则上面说的全部都不成立。

多肉植物《浅谈多肉植物的红叶现象》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多肉植物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