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花都在那里,所以很多人将种植多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多肉呢?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肉植物各种“种植土”辨识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学习培养可爱的多肉植物,要打好基本功哦,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分辨培养多肉的培养土,其实每一颗光鲜的多肉植物下面都有一坨默默无闻的土,所以跟着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让多肉活奔乱跳的功臣们!

陶粒:特点透气,内部呈细孔结构,放盆底部可代替钵底石(多肉盆较小,一般钵底石实在太大不适合),其间隙大,非常适合排水。放中部和其他土混用时主要用来保水。放盆面可做装饰和防溅水。颗粒大小按喜好使用,一般放底部越大越好。硬度很高,翻盆后可重复使用。

赤玉石:养肉的都知道,最通用的多肉土。特点,贵。干燥时候颜色较灰黄,吸水后呈红褐色,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土壤湿度。属于矿物质土,原产地日本。国内仿制的较多,使用烧结的方式,品质高低不一,大多数一两年内粉化,包括国内出口到日本的朝日赤玉土。

椰糠:特点,纯天然,保水通气,很适合多肉的需求。我比较喜欢他的椰丝,高纤维,排水非常快,有利于发根。长期单独使用的情况下,容易结块,建议于其他土混合使用。可完全生物降解。另外,他的性价比很不错哦

轻石:一种火山土,质轻,吹气就能飞走==,特点,轻,透气,便宜!个人认为是最好的混搭土原料,小颗粒轻石可以完全代替珍珠岩(这玩意儿老子最讨厌了!)。吸水性很强,由于内部细孔大量空气,有利于根部呼吸,最重要的是他粉化极慢!这是珍珠岩完败的主要原因。

德国Klasmann422泥炭:最好的多肉配土,谁用谁知道。属苔藓泥炭,纤维适中,简直完全为景天类量身定做。特点,松软,通透,无杂质。他和前面的轻石合理搭配,几乎通吃所有景天番杏仙人类。新手注意,他本身无添加营养剂,所以后期添加肥料的自由度较高。

珍珠岩:估计是大棚主子们炒起来的吧,这货有啥好的说!一碰就碎,一浇就浮,整个儿泡沫嘛!特点也就便宜了。吸水也吸不了多少,混土里时间一长会缓慢往上浮!碎掉后变粉尘,是土壤结块的帮凶啊!总之就是很无语。。。

蛭石:云母状的结构,其实也是很容易碎掉的,吸水后会膨胀,特点,保水,很保水。综合性状比珍珠岩要略好,用于调节土壤湿度。各商贩品质参差不齐,差异非常大,个人感觉颜色越浅越好越硬,那种褐色的一下子就碎开了。建议用松鳞代替。

松鳞:其实就是松树皮嘛,可会吸水了,很多人也喜欢用它种兰花这类喜潮植物。混土里可保持水分,而且富含营养,他的异型结构还可防止土壤板结,肉肉也喜欢贱贱得往他们的缝里钻,真是一举多得的好货哎,就是要扳碎起来麻烦。可代替蛭石和珍珠岩。

鹿沼土:性状和用法等同于赤玉土,较轻,但吸水性好,易粉化也就两年的样子。作为多肉种植的配土使用非常广泛。和赤玉土一样,个人不建议单独使用,虽然很多人都单独用这个,但时间长了其性状会变差,容易板结。

桐生砂:偏红色的火山石,含铁量较高,很重,是我碰到的最重的土,特点:坚硬,排水好,可以铺底层排水。没啥特别的性质,也好意思卖那么贵。

稻壳炭/砻糠灰:排水通气,碱性,通常用来调配土壤酸碱度。特点:便宜好用,并且富含钾肥,少量钙和镁,质地柔和有利发根。保护肉肉,蜗牛之类的软体动物都很讨厌这个哈~~

锦大绿颗粒泥炭:这个我很喜欢用啊,特点,硬度高,甚至可以当释缓肥,富含有机质、腐植酸,省的施肥麻烦,一般放中部或底部。因为不化,所以不会板结,也有利排水,我基本每盆都会搞点,一袋3.5升能用好多好多好多盆啊,呵呵。

蕾秀虹彩石:轻石,沸石(绿色),熔岩石等混合土。硬度高,不会粉化,吸水透气,是非常出色的颗粒多肉土。缺点是太尖锐!太重!直接可种,类须根多的肉肉,需要加一半泥炭,我偏爱这种高硬度的多肉土,不用换土了哎。含小圆粒绿色的释缓肥,不过生长期最好还是自己施肥吧。

西萍多肉土:轻石,赤玉土,火山石,稻壳炭等颗粒土组成,已经加入释缓肥,拜尔杀虫剂,杀菌剂,挺综合的一款多肉土,直接可用。我第一次用的多肉土就是这款,当时觉得特好,很透气,怎么浇都成,后来发现这货里面的赤玉土质量超差,几个月后就开始陆续粉化,坑爹呢!

朝日仙人球土:含轻石、草炭、蛭石、珍珠岩,据说还有赤玉土,不过肉眼找不到,估计碎成渣了。特点,里面的草炭非常细,利于发根,不过也太粉了,手感很干,另外含有大量的珍珠岩,运输过程当中,很容易碎成粉末。总体上颗粒过于粉化,用过一次遂放弃。

锦大绿多肉土:轻石,草炭,泥炭,碎树皮,碎砖粒?等混合土,已加入肥料,和朝日多肉土一样属于细腻土,但是手感很湿,貌似怎么都不会干的样子,浇水也比较头疼,渗透性差,建议和轻石赤玉等其他颗粒土混合使用。

锦大绿兰花土:轻石,草炭,树皮,蛭石,碎砖粒?蛇木?等混合土。虽说是兰花土,不过我觉得很适合多肉植物,浇水下去渗的快,整体性状比锦大绿多肉土要好。树皮很多,土壤不易板结,对于粗壮根也提供较好的抓力,另外这个土蛭石的品质非常好。推荐和适量轻石赤玉等颗粒土混用

跟煤渣一个德行的多孔火山岩:吸水透气,全部是细微的孔,吸附土壤粉尘颗粒极强,可以纯用,和草炭一搅拌就消失了。这货纯属撒着玩。

植金石:这个必须水洗过才能用,粉尘太多了!干燥时白色,吸水后就变好看的金黄了,撒表面很好看!特点和轻石差不多,非常轻,硬度刚好,不会太硬也不会像赤玉土那样容易粉化,反正价格也差不多了。不含肥料,需后期添加。

Fafard发发得种植1号泥炭:和Klasmann422泥炭一样,属苔藓泥炭,两者性质差不多,都是出色的多肉土。感觉发发得的土质更加细腻蓬松,杂质更少,不过长纤维也少。反正都是做配土的,所以就没啥区别了。发发得的土都加了营养启动剂?不详,对于多肉聊胜于无。

德国Klasmann414泥炭:和422号相比,纤维更多更加粗。Klasmann的工艺好粗暴的说,拿到手的土结块现象很严重,要一块块撕开,尼玛做农民我容易么!虽然发发得的工艺好,一捏就碎,不过414的粗纤维很让人喜欢,怎么说呢,反正就是没有完美的土啊!

XZH52.COM阅读延伸

多肉植物养殖——春天篇


一、多肉最美的季节

我个人认为是在夏末开始一直到春天来临的这段时间。这个时候,多肉开始复苏,我国大大部分地区气温和阳光都很温和,适合大部分的多肉类植物的生长。这段时间,多肉开始绽放出他们的美丽,颜色开始缤纷多彩,红的红,紫的紫,让人很是喜欢。即使到了隆冬,也不要紧,生长虽然开始缓慢,但是颜色更加绚丽。

二、生长最快的季节

我个人认为多肉类植物在春天生长是最为迅速的。随着温差大降低,雨季的到来,阳光不好的地区,多肉的颜色开始变得嫩绿,生长速度也像市场上出售的大白菜一般,迅猛的开始生长。

三、春天也是容易徒长的季节

如果您是从秋天开始中毒,开始在淘宝,在各大论坛疯狂败家的朋友,我相信,你现在家里已经是玲琅满目,品种繁多了。这个时候一定是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PS:前面全是废话,接下来才是重点!

1、尽量的将你的多肉放在家里光线最好的地方,加强光照,绝对不要浪费哪怕是一天的美好阳光。

2、尽量的减少浇水的水量,家里最好有个空气湿度计,可以了解到你家环境的湿度如何。在空气湿度很大的情况下,减少浇水量,如果碰到连绵的雨季,那么在这段时间其实不浇水也无妨。等到你的多肉叶片出现明显是因为缺水而干瘪的时候再浇透,其实是防止徒长的很好的方法。多肉有几种死法,大水少晒烂根死、因为大水少晒徒长而被主人厌恶死等等,唯一难得遇到的一种死法是-------干死。

在需要浇水的时候,注意:能够在雨天收集雨水,用雨水浇花是最好的(空气质量特差的帝都的雨水好不好我就不知道了哈)。没有雨水,只能用自来水浇花的,请用桶子将水储存几天再用是极好的。浇水的时候,参考很多资深花友的研究资料,结合我自己的实践效果,可以在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的食醋,模仿雨水的偏酸性。这种水对植物来说更好,浇完之后,叶片会很开心的变得油亮亮。

3、家里地方大的朋友忽略第三点。尽量的减少拼盘,因为拼盘一般盆径很大,非常的占地方,那么得到很好的阳光位照射的机会会大大的减少。在秋天美美的拼盘会在春天因为缺光而长的很凌乱加难看。而小盆种植,最好的是方形盆种植,会让你觉得家里可以摆放花草的地方地方大大的增加,使多肉植物徒长的可能性大大的减少。

今年,楼主为阳台增加了半露养(外挑花架,上有透明的遮雨棚,实践效果很好,就是没有把雨棚做成可以活动的,不然想淋雨就淋雨该多好啊!因为我发现放在最外端的多肉拼盘,因为遮雨效果不好,淋了雨水之后状态完全不同啊)的环境,阳光条件好了之后,我又开始玩拼盘。因为拼盘可以玩玩创意,节约地盘。在充足的日照下,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大家可以使劲试试哦。

4、看完啰啰嗦嗦的以上文字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家里的情况,在春暖花开的时候,选择换盆。把以前生长不佳的换盆,把以前拼盘拼的不好看的换盆,把生长速度不一致的种在了一起的换盆,把生长多年滞长的修根换盆。

5、换盆的时候,可以修掉老根,去掉一些原有的老土,稍微晾晾,心急的朋友不晾亦可。重新配置大颗粒多点的植料(大颗粒会使生长稍慢,控制株型方面有好处),喷些水,做到稍微有点湿气即可。这时候把植物种下后,不要再浇水了,放在阴处,等待缓盆及新根出现。等到天气开始好转,少量喷水或者半湿。使其新根促发。之后再进入正常管理。一般新手喜欢在种下之后就浇透,之后就可能在美好的心情中等待烂根。这个做法不适合多肉植物,多肉植物是需要耐心慢慢培植的。

6、多肉植物喜欢什么盆其实我觉得见仁见智,最好当然是紫砂盆,红陶盆其次(会有点在浇水后泛白影响美观),瓷盆很美观也行(比前面的盆要延长浇水间隔),塑料盆(特别是西班牙小方盆)其实也很美观,最大的好处是便宜而且便于摆放成为植物大战僵尸一般的整齐。

7、多肉很适合露养的,露养的情况下,在春天完全可以忽略浇水的问题(夏天则要不同对待),只在连绵的雨季稍微注意防止连续多天的淋雨即可,间歇淋雨对于多肉是有好处的,雨水很滋养植物的。

8、买多肉,如果不会养,其实买老桩是很好的办法,尽量选择桩子比较粗的,没有木质化的,绿色的杆子的老桩成株。老桩不易徒长,与小苗相比而言更容易度夏过冬。

9、不管我以上说了什么,其实都是我针对住在湖南地区的我,只有小小阳台而没有露台甚至花园的我,喜欢多肉植物多年的我,而不一定适合看了这个文字的所有人。所以,以上只是针对于我这个地区的人的一些小小建议,其他地区的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以上文字自己去理解加琢磨,说的不对,请多原谅。

目前长沙地区,温度已经在10度以上徘徊,所以我准备在这个周末,开始做阳台的整理工作。

多肉植物度夏—北方篇


每年的夏天都是花友煎熬的季节,特别是多肉植物度夏,因为养护地点和原产地环境不一样,我们能做到的只是提供相似的环境,做到尽可能与原产地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相似,山东韩国这里毕竟能有些孱弱寒流影响环境某些时候比较适合,严格控水、加强通风,吹吹空调减湿是南方朋友度夏要做的。

下面有几点建议

1、尽量在度夏之前做好准备。这个准备主要是春季早一些就开始购买植物,让植物到家之后有充分的时间缓苗,适应家里的新环境,简单而言就是度夏之前养好根系,健健康康的。对于南方的童鞋们,大约5月中旬气温就比较高了,建议购买计划要在这之前比较好,5月下旬到6月初就稍微晚一点,通常留给植物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缓苗养根是比较恰当的。对于无根苗的购买,不建议晚于五月,生根大约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生根之后还需要根系发展提供养料进行植物状态的恢复,通常说无根的植物南方童鞋们应该在五月之前完成购买。尽量购买小苗而非老桩,小苗通常都是叶插或者播种繁殖的,根系较新,根系活性也大,这个在后面将会简单说一下。北方的童鞋问题不大,不过也应该在六月中旬之前完成。

2、景天科植物大部分春秋冬季生长比较快一点,除了几个夏型种春秋非常明显,夏季温度太高了之后也不会表现出格外快的生长速度,夏季的主要任务还是平安度过,那么配土要考虑南方天气的特点,湿度特别高就应该加强土壤的透气和透水性能。一般选择颗粒土,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颗粒土有赤玉土,日向石,鹿沼土,珍珠岩,浮石兰石等,减少草炭蛭石等的比例,当然春季生长期可以保证草炭复合肥料的搭配,在准备度夏的时候可以换成颗粒土介质为主的配比,换土完成日期可以参考建议一的时间,也是保证缓苗时间。

3、对于遮荫通风控水,尽量把植物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不要搁置于闭塞的空间里,保证新鲜的空气流通,遮荫可以使用遮荫网,夏初夏末可以使用75%遮荫网,阳光特别强烈的时候可以使用50%遮荫率的。当梅雨季节终日不见太阳的时候,可以去掉遮荫网主要加强通风,这段时间通常应该控水或者断水,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让植物根系保持干燥,只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也能保证植物存活。通风可以使用电风扇,这个很容易解决,空调的除湿功能也是湿度较大或者高温高湿时期的救命稻草。如果出现连续高温但空气干燥的情况,浇水可以选择低温小于25度的傍晚或者午夜时候,盆土需要干燥,配土是颗粒为主,未来几天不会出现连续阴雨环境,通风有良好保证,就可以沿着盆壁少量供水,原则上能保证土壤很快干燥就可以少量提供水分。非常不建议早上和中午浇水,或者盆土处于温度高的时候,浇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温差过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浇水不要淋透,不要让植物叶片或者花心生长点残留水珠水滴。据南方的盆友说红陶盆度夏要好于其他材质,最多度夏的时候换上红陶颗粒土,度夏之后再换回其他材质配土,就是麻烦一点而已。

4、格外注意老桩的管理。老桩茎杆根系都木质化严重,干枯的老叶子容易发生腐败滋生病菌,应该及时摘除干枯的老叶子,保证盆土干净。对于购买老桩的童鞋,应该购买日期略早于建议一的时间,如果老根冗余,应该休掉多余的毛细根,去除根系上的土壤杂质,保留主根的部分,修根后充分晾干伤口,待重新发出新根之后再栽种于土里。抑扬觉得直接购买的老桩不建议在不修根的情况下直接栽种,往往老根含有大量毛细根,夹杂大量土壤杂质细菌等,遇到高温环境容易发生腐烂导致老桩黑腐。

5、留好备份,自己学着叶插做做备份,万一死了还有候补。当出现黑腐迹象之后,抓紧砍头掰叶子,越及时越彻底效果越好,同时在出现黑腐之后抓紧总结原因,避免其他扩散。

6、少用药。尤其家里有孩子老人孕妇的,植物再好,也没有亲朋好友和自己的健康重要,懂得孰轻孰重。

夏天炎热,要注意不要用黑盆,黑盆吸热,会加大盆土的温度积累,如果用了黑盆可以早晚或中午在盆周围或地上浇水,一是降温,二是可以形成小环境的气流对通风有利。三是可以给盆底增加湿度有利于根系的养护。

另,入夏之前特别是开花结果期间要定期施鳞钾肥,保持植物营养的平衡,在入夏前对盆土和根茎处定期进行几次杀菌处理,可用5PPM的可湿怀多菌灵浇灌。

南非多肉植物的家庭栽培-种植介质篇


五、种植介质的选择及其应用

种植介质,指的是盆花根系生长的媒介,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提供养分。这个媒介不单单是土壤,也包括各种有机类、无机类的无土栽培介质,常见的如:树皮、泥炭、蛭石、陶粒、兰石等,另类的如:煤渣、岩棉、聚酯泡沫颗粒、烂棉花等。当然也包括水培和空气栽培。

总之,理论上来讲,能够在水湿和根系生长过程中保持物理结构不轻易改变,不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变化,能够吸收、缓释水养的,粒度适中的材料都可以拿来作为栽培的介质。

但是这仅仅是理论,大多数情况下,植物只能生长在适合自身的介质中,这里所说的适合包含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比如酸碱度(PH),土壤盐分含量(EC),介质成分,有机物含量,分解程度,粒度大小等。另外,单一的介质由于不能提供全面的养分,或者某种成分的含量过于集中,所以也不适合栽培植物。(这里不讨论水培,实际上水培也需要从外界给予丰富的养分才能让植物生长)

这里需要推广一个概念介质的亲根性。介质的亲根性,实际上应该叫做根系对介质的选择性。简单的说;植物的根毛喜欢攀援在哪些物体上,哪些物体的亲根性就强。这一特性是由植料的化学性质、物理形态、颗粒大小决定的。一般颗粒较小,硬度较低,质地较酥松、偏酸性的介质亲根性较强。亲根性很重要,它说明这种介质的各种性状都非常适合植物。根系上的根毛能够长期在上面生长、吸收水养。当然,也不是说其他亲根性不好的植料上就没有根毛附着,因为植物根系对植料的选择不是事先预见的,而是事后纠正的,所以亲根性不好的植料上根毛也会试图生长,但寿命会很短,无形中会增加植物的消耗,浪费精力。日积月累,植物生长的差距就会很大。我们平时翻盆的时候会看到,有些植物的根系上很干净,粗根细根都是光溜溜的。而另一些植物根系上却很脏,从上到下沾满了植料。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后者的根毛会更加发达,而上半部分往往更加健康。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两盆植物所用的植料往往不是一样的。这就说明了介质亲根性的存在。

理论就不多介绍了,这玩意要讲开了没有几十万字是收不住的,我们还是来讲讲实际的。

1、各种栽培介质的介绍:

(1)赤玉土

对于家庭多肉植物栽培,最好的当然是模仿原生地的土质。老姜所在的公司在非洲地区靠近南部有项目部,所以老姜以前曾委托过当地的同事帮忙去研究过野外的土壤。总体来说,非洲当地以沙土质为主,其中砂和碎石的含量大约在80%左右,部分树荫和草丛中的土表覆盖有一层薄薄的腐殖质。土壤含水量极低,广袤地区下挖1米也不见一点湿气,但是在灌木覆盖的地区,30公分以下可见略微潮湿。从以上情况分析,原产地的土壤成分也就相当于粗砂+腐叶+碎石。应该说,这样的土对于广大多肉植物爱好者来说并不难获得,而欧美等地的爱好者也确实是在利用这样的介质在种植多肉植物,效果也不错。但是对于家庭栽培来说,这样的配土显的太过厚重,对于在阳台或花架上大量栽培的爱好者来说,不是太合适。而且也略显粗糙,不符合大多数同学的喜好(大多数喜欢多肉植物的同学都有洁癖,有木有?有木有)

所以,以日本人为代表的小资人群,开发了以赤玉、鹿沼等火山灰为主的栽培用土,除了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爱好者的需要,也为岛国的经济贡献了若干个百分点。以这两种为代表的配土材料,实属中规中矩,其成分在理论上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植物对介质的要求。日本人使用赤玉土的历史有据可查的可以追溯到20年前,当年樱桃小丸子热播的时候,片中有一集小丸子她爷爷就在那里筛赤玉土,估计也算是那时候的植入式广告吧。

日本人除了多肉植物以外,在其他植物的栽培中也大量的应用赤玉这种材料。并以产地不同开发出了适合不同用途的产品,老姜并不是在帮忙给赤玉土做广告。日本是园艺大国,但是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充分利用自身多火山的条件也是个无奈之举。穷人当然有穷人的活法,于是跑去富士山下挖点火山灰,后院歪脖树下去检点烂叶子,拌巴拌巴就拿来种花了,没想到效果还不错,于是这仅有的资源就被不断的开发,研究,并且系统化,市场化,积累了几十年,形成了一套非常健全的产业链。规模化、企业化的东西,当然会拥有足够的竞争力,于是,四川的仙土被比下去了,东北的泥炭也被比下去了。。。。。。话讲回来了,我并不是迷信日本货,我迷信的是制度,体制下的东西一般总要比小作坊乱采乱挖的东西要稳定的多。

赤玉土最大的好处就是低肥,微酸,透气,保水,以上4项几乎已经满足了大多数植物的生理需求,而对于多肉植物的生理特性来说,几乎已经做到了绝配。一般的初级玩家在利用赤玉土进行多肉植物栽培时,无需太多的指点,都能养的不错,所以,赤玉土也可以称为傻瓜用土,它的特性使得多肉植物栽培的门槛大幅降低,再加上价格也是不上不下,所以赤玉土也可以说是促进多肉植物在国内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并不是所有赤玉土都适合多肉植物的栽培,前面说过,产地不同,功能不同。对于多肉植物来说,国内贩卖的赤玉中以龙泉这个品牌最合适。很多同学喜欢用二本线,其实二本线强调的是坚固、不粉化。其质地是高温烧结重粘土,透气性比较差。一旦粉化,盆内的土壤结构会被极大的破坏。而且由于质地较硬,所以亲根性也很差,拿来种洋兰、草花、松科植物勉强可以,对于多肉植物来说,就不是那么合适了。而龙泉的质地是沙土,虽然团粒性较差,容易碎裂,但是其质地决定了它就算全碎了也是沙壤土。其基本的功能不会全部丧失。而且龙泉不是二本线那种烧结土,所以其内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土壤的成分接近原产地土壤。(不要问老姜为什么会了解这么多,当初我不嫌其烦的盯着一个个大仙问他们用什么赤玉的时候,被人家笑话了无数次,所以,被我问过的大仙可以作证,这个结论不是老姜杜撰的)

当然,除了赤玉,其他材料也不是一无是处,相反,有很多材料虽然功能不是很全面,但是某方面的特性却是大大超过中规中矩的赤玉土的。比如:

(2)泥炭

泥炭是灌木和苔藓类植物的尸体经过千百年的腐烂堆积而成。由沼泽植物演化而来的属于低位泥炭,含水量大,腐化程度严重,腐殖质含量高,但EC值很高,PH值偏低,东北黑泥炭就是其中的代表。高原和局部平原地区苔藓地衣类植物演化而来的是高位泥炭,由于长期处于干燥环境,并且经常接受日晒雨淋,所以腐化程度较低,腐殖质含量少,但是EC值也很低,PH值略低,以进口FFD泥炭为代表。对于植物来说,腐化程度低,腐殖质高,EC值低,PH略呈酸性是最佳选择,所以以上两种泥炭从特性上来说各有千秋。但是综合来讲,栽培多肉植物还是用高位泥炭更加有利。

泥炭我们习惯将它作为配土中提供有机质的媒介,全颗粒介质中适当添加也可以起到疏松土质,加强土壤对肥水缓冲能力的作用,另外由于其纤维状的结构,所以可以营造适合植物根毛生长的微环境,对幼苗、弱苗的发根、复壮有特效。

(3)兰石

普遍认为的兰石应该是一种火山灰产物,也就是浮石、搓脚石一类高温发泡的矿石,不过也有人工合成的替代品,如塘基兰石、日向石等,由于性状都差不多,所以也不分开描述了,本文统称为兰石。

兰石由于相对土壤来说质地更坚硬,吸水后保水能力要弱的多,所以可以认为是一种疏水材料,其内部的气孔虽能短暂储水,但是由于还不能达到产生毛细现象的程度,所以脱水很快。但是其气孔能减小土壤密度,达到疏松土壤的效果,天然火山灰质地的兰石的PH应该呈酸性,但人工合成的据老姜试验是呈弱碱性的,所以在使用中要区别对待。

由于兰石相对土壤来说水饱和程度低,所以配土中添加兰石可以降低盆土的总体水饱和度,相对而言就增加了土壤中的含氧量。这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透气,石头是不会呼吸的,所谓的透气,只是间接达到的效果而已。

兰石无肥,EC值根据产地或来源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普遍认为人工合成的EC值会略高,所以在实践中应该首先选用天然的材料。

(4)树皮

可以用来作为园艺材料的树皮常见有2种,一种是松磷(就是松树皮外面的疙瘩),松磷价格较高,而且腐化程度很低,所以一般作为园艺覆盖的材料,不太适合用做栽培介质。其次是落叶类乔木的腐化树皮,这种树皮大多产自中原地区丘陵地带落叶林中的天然腐化堆积层,比较合适的腐化程度为35年,相比泥炭,其结构更加稳定,不容易被挤压变形导致土壤板结,并且树皮缓释有机质的能力更好,所以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材料。

树皮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有杂质混入,由于大多是天然采收,所以里面难免有虫卵、草籽、以及腐化不完全的其他有机质,这就很容易导致种植后盆内的生物体数量超标,通俗地讲;就是会有害虫和杂菌滋生。所以树皮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筛选、暴晒或者高温处理,这也是在家庭环境中制约它使用的一大缺陷。

(5)蛭石

蛭石是云母岩的高温膨化物,同原矿石相比,就好比是爆米花和大米的区别,蛭石的密度极低,内部空隙很大,一般在工业上用做保温材料。在园艺上用做疏松土壤,快速透水、储水并进行缓释的改良添加物。

蛭石的水饱和度很高,单位重量的蛭石可以吸收4倍于自身重量的水。而且,虽然蛭石锁水性很好,但是其水传导能力却相当强。换句话说,就是盆土内添加蛭石浇透水以后,土层上下干燥的速度差比较小,这样一来,更方便栽培者通过观察土表的干湿来判断盆内的含水情况,从而减小了管理的难度。

蛭石虽然是无机类矿石,但是它自身独特的离子交换能力却让它具有活性。具体的知识很深奥,这里也不冗述了。大家只需要知道,具有活性的蛭石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并且主要是群根的生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般介绍花卉扦插、发根的文章中,都会建议大家用蛭石来作为介质。所阐述的道理不过是因为蛭石不含养分,比较素净等等,但实际真正的原因却是利用了蛭石的离子交换能力。

但是蛭石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易碎,时间一长就会变成粉末,并且会相互粘连,最终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土壤板结。所以蛭石只能作为幼苗、弱苗期的复壮或扦插发根时的临时介质,并不太适合大型植物使用。

(6)珍珠岩

也是一种疏水、透气的材料,除了价格便宜,其他没有什么优点,规模化大批量种植的时候可以替代兰石使用,以节约成本。但是,家庭种植,不建议使用。一来是因为重量太轻,一浇水就到处跑,极其不美观。二来;这种材料粉尘极大,可能含有重金属成分,从环保及人体健康角度来讲,是不符合要求的。

2、栽培介质的应用

以上,明眼人可以看出,老姜还是偏向于赤玉土的。的确,用到现在,兜了不少圈子,我觉得还是赤玉最好用。我不追求什么特殊效果,只要植物健康,哪怕外形上不那么标准也无所谓的。所以中规中矩的赤玉无疑就是首选了。

当然,再好用的东西也需要使用技巧,相比日本人大比例的使用赤玉、鹿沼等材料,国内更倾向于混合配比,一般玩家都会用轻石,泥炭,兰石等材料进行搭配,主要原因当然是让土壤成分尽可能的丰富,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再就是部分高级玩家也看到了赤玉土的不足,利用配比来扬长避短。取各种材料的各异的特性来满足自身不同的需求。

对于我们重点关注的多肉植物来讲,进行配土有2个系统,一是以瓦苇为代表的肉质根植物,二是以生石花为代表的半木质须根性植物。

(1)瓦苇类植物的配土

瓦苇类植物,我们前面讲过,具有粗大多汁的肉质根群,对土壤的要求是透气大于保水。在配土中,需要大量利用土壤的透气能力,尽可能配出能满足空气流通同时又能保持湿润、肥沃的栽培介质。但也要同时考虑到盆土整体对植物的支撑能力。

知道了赤玉的特性,配方中的主材当然就是赤玉,但是赤玉土养分不全,大比例使用会造出植物营养的缺失,而家庭栽培用肥很难掌握,所以就需要我们提前在土壤里添加营养物质。这里建议营养物质使用泥炭,并且最好是由东北泥炭衍生出来的颗粒泥炭。从而在增加土壤养分的同时,保持土壤的团粒结构,保持透气性。

当然,对于技术成熟的老手来说,纤维状的泥炭能产生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前面讲过,纤维状的结构可以营造根部的微环境,而且可以增加根系和土壤的接触面积。所以,对于能够妥善控制水分的同学来说,使用纤维状的泥炭相比使用颗粒泥炭,能够更加有利于根毛的附着以及生长,从而大幅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对于生长缓慢的瓦苇类植物来说,提高生长速度也就意味着早日体现植物的性质,早日开花结果,繁育下一代。

其次是疏水类材料的添加,赤玉土虽然是团粒结构,土粒间有大量的空隙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但是由于颗粒本身就有很大的蓄水量,而且赤玉时间一长在根系的作用下也会散裂,所以,还是需要结构相对稳固的兰石来加强和维护盆土的透水能力并且降低平均含水量。兰石是配土中的调节剂,可以通过增减兰石来配出适合不同植物使用的介质。

以上3种成分,分别定义为主土、营养添加物、含水量控制材料,颗粒大小36CM,纤维泥炭的话,要用1毫米的筛子筛去粉末后使用。这3样配比可以满足植物的大部分需要。至于其他材料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适当添加了,比如喜欢色彩丰富点可以加点红色的火山石,植金石。有旺根需要的可以添加蛭石,种生石花的同学可以加点熏炭(这东西实际上只能起到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所以在瓦苇栽培时没什么用处,除非是半炭化的,可以略微提供有机质)等等。

介绍几种个人正在使用的,比较称心的配土:

赤玉:兰石:颗粒泥炭=5:3:2颗粒大小3-6MM适合深盆,和粗大根的品种:如万象、玉扇等。

赤玉:兰石:纤维泥炭=4:4:2颗粒大小3-6mm适合浅盆,根系不那么粗大的品种或者是正在发育的半大苗。

微粒赤玉:蛭石:微粒兰石=1:1:1颗粒大小1-3mm适合叶插发根及幼苗的栽培。注意配比中的蛭石,请复习前面关于离子交换及亲根性的知识。

(2)番杏类的配土

番杏类植物大多以半木质化须根为主,并且由于此类植物有休眠的特性,需要在某个时期保持盆土的干燥,所以配土的关键在于需要同时满足须根需要的紧密环境以及快干的要求。

紧密和快干,这两个概念看起来矛盾,其实从原产地的土壤进行分析,这两个特性是同时存在的。原产地的砂质土壤正是有以上2个同时存在的特性,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欧美等地的爱好者也喜欢用类似的沙土进行番杏科植物的栽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前面讲过,家庭环境最好是用其他东西来替代,以避免过大的土壤密度造成盆土重量的超标,影响栽培的规模。

还是以赤玉、兰石为主,这里需要用到的是1-3颗粒的赤玉和兰石,另外考虑到营养成分,纤维状的泥炭也必须添加。这样就可以初步配出类似于瓦苇栽培的合成土壤,但是这仅仅满足了致密的要求,对于快干的要求还是没有考虑到。所以我们需要在以上这个配比中加入适当的蛭石,前面讲过,蛭石有很强的旺盛群根的作用和水分传导能力,前者对于须根类植物是大有益处的,而后者可以让盆下部的水分及时传导到盆面上快速蒸发,正好也应对了盆土快干的要求。而番杏类植物一年一换盆的栽培手法,则会使蛭石容易碎裂板结的弊端被弥补。另外,蛭石还可以大幅降低盆土密度,减轻重量,从根本上把家庭栽培的配土和原生地土壤区别开来。凸显了家庭配土的优势。

提供本人种植番杏的土壤配比:

赤玉:兰石:纤维泥炭:蛭石=1:1:1:1另加少许熏炭,颗粒大小13mm适合生石花及肉椎的2年以上及成株。

赤玉:蛭石:纤维泥炭=1:1:1颗粒大小1mm左右,适合2年内幼苗期。

蛭石粉末:纤维泥炭粉末=1:2适合播种

对于植料的配比,很多文献中强调因地制宜,根据个人养护的习惯来调节植料的配比。但是老姜建议;应该是根据植料的配比,然后改变自己的养护习惯。因为植料的配比不具有随意性,相反,应该是非常严谨,并且是唯一的,最多只能根据所在地的维度来调节。老姜相信配土存在着一个唯一的公式,只是暂时还没有人将他总结出来而已。

3、植料的回收利用

家庭栽培的条件限制,配的再好的植料也有使用寿命。由于浇灌用水的长期冲刷,植料原先团粒状的结构会因为有机质的大量流失而被破坏。植料会逐渐粉化、板结。相比大自然中土壤依靠空气、落叶、有机体的死亡腐化等形式进行自我更新来说。家庭栽培中的盆土是需要人为给予更新的。

但是换下来的植料中,其中有很多材料还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形状。(比如兰石等)全部倒掉明显是不符合环保和节约精神的。所以,对于这种比大米还贵的土,很多同学选择了回收再利用。

物尽其用,当然是好事,但是各位估计也都知道旧土的危害,无非是选择性失忆而已。。。。。。今天算大家倒霉,碰上了爱挖脚底板的老姜,在这里要帮助大家回忆回忆。

首先旧土里有大量的酸性物质,恐怕大家也知道,这个酸性物质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新陈代谢的产物。有教科书上还讲这是植物根系用来中和土壤碱性的一种自我保护。总之这个酸性物质不仅仅是酸性这么简单,要不然,酸性的土壤岂不是更加适合植物的生长,又何来换土一说?土壤中的腐植酸和代谢出来的酸是两码事,前者是养分后者是废物。虽然都是PH值小于7,但是后者的化学成分要复杂的多,对于植物健康的影响也是未知的。

其次是盐分的堆积,养护的过程中难免有施肥打药的时候,平时浇的水里也或多或少会有盐分沉淀。这些最后都会渗透进土壤中堆积起来,虽然浇花的时候会冲掉一点,但是浇进去的水同时又会带入新的盐分。所以盆土里的盐分只会越来越多。

再次就是枯叶烂根,这两样东西在自然界是绿色堆肥,而在花盆里就变成了细菌的温床,有时候我们翻盆(特别是深盆)会看到盆土内有成片的菌毛生长,颜色有黄色、蓝绿色,这就是植物自己的根系腐烂后滋长的细菌。多肉植物不比草花,根系不太会分泌抑菌物质,一点杂菌都可能造成盆土的污染,轻则烂根滞长,重者传染全身。自己的烂根尚且如此,换做旧土里不知道什么年代的烂根,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就是养分的缺失,旧土在花盆里长期受到浇灌冲刷,加上养多肉的同学都喜欢把土弄的非常通透,所以,相比养草花,多肉植物用土承受的水流流速更快,相应营养物质流失也更加严重。相比新土,旧土里可溶于水的,也就是可供植物吸收的有效成分,会少的多。

不过,旧土也有个好处,以赤玉为例。一年以上的盆中旧土,其中尚未粉化的部分在长期的浇灌下,颗粒中的空隙会大幅增加,颗粒会更加通透,这样的土从物理的透气、透水角度来讲,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现成的材料能够与之媲美。应该也算是一种时间积累出来的特性吧。

鉴于以上,旧土必须被正确处理后才可以再次使用。针对以上几点缺陷,老姜给出了如下处理方案,请大家探讨。

(1)用2毫米孔径筛子先进行过滤,因为颗粒土在植物的根系伸展、挤压下会碎裂、粉化,所以根系周围的土一般都是碎的,去除2毫米以下的碎末,也就等于去除了根系排泄物最多的部分。

(2)倒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达到消毒和去除多余的盐分的目的,并利用兰石、赤玉等材料密度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离,方便后续区别处理。分离的同时注意漂浮在水面上的枯叶烂根,务必处理干净

(3)捞出晾晒,如果混合土分离的不干净,晒干后可以反复进行浸泡晾晒的步骤,但是不必用高锰酸钾,用清水即可。

(4)晾干后,兰石可以直接混入新土中使用,比例不变,而处理后旧赤玉土应该混入相同体积的新赤玉与一半体积颗粒泥炭,(比例折算为2:2:1)装袋待用,正常使用时,按照前面讲的赤玉土比例掺入(也就是说把这个混合土当做全部是赤玉土来用,原因是旧赤玉很通透但是缺养分,颗粒泥炭有养分但是不通透,混在一起正好相互抵消)

《多肉植物各种“种植土”辨识篇》由花卉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多肉种植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多肉植物配土”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