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花是我们生活的好朋友!养好多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多肉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肉墙制作教程(图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DIG花园的园主Cara和WillMeyers,引领着垂直空间花园的潮流。他们认为,垂直空间花园很好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尤其是当家里有一片单调的白墙时。就像是装饰画,墙体花园是悬挂在墙壁上的艺术,是鲜活的图画,能充分表现你需要的装饰风格。肉茎植物因为具有生长速度慢、对水需求量小的特点,是墙体花园装饰材料很好的选择,这是从材料和建筑设计的迎合性决定的更何况多肉兼具各种美感形态以及绚丽色彩。在墙壁上种上各类多肉植物,将会给人耳目一新的震撼和惊喜!

步骤一:将多肉植物茎部保留1-2英寸,将底部的叶片扒去,这样有利于之后根茎从扒去叶片的叶节点出长出。在种植时,先将剪下的待种植物放在托盘中两三天,有点蔫没关系,这样有利于修剪的伤口复原,减少后期伤口腐烂的可能性。

步骤二:准备旧的相片框,去掉镶嵌的玻璃,或者相对应的其他框架材料。准备其余材料:钉子、钢丝网、夹板衬垫等。

步骤三:将两个相片框钉一起,增加相片框的深度以填埋泥土,同时适当的做好抗水工作。

步骤四:在框架上安置铁丝网并钉牢。

步骤五:安置夹板衬垫,作为背景衬板。

步骤六:刷油漆,让框架的色彩更协调,建议涂抹上防水的油漆。

步骤七:在多肉墙的框架上填种植的介质,建议泥炭土和颗粒土混合,兼具保水和透气的特性。

步骤八:在铁丝固定住的介质,用木签插出适合种植多肉的小洞。

步骤九:种植肉肉

步骤十:设计造型。注意多肉的搭配,设计好多肉墙风格。

最后将刚栽好的多肉墙搁置在室外一两个礼拜,逐渐增加日照,此期间控制好浇水的量。最后将多肉墙放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自个儿看着乐吧。

XZh52.COM编辑精选

多肉植物播种教程


很多花友已经从买多肉植物苗转向自己播种了,对于多肉植物播种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苗,还可以增加成功感,下面就来说一下常见的景天科、番杏科种子播种教程,供花友参考。

天气以及温度要求:

播种温度:10-30度这个区间的温差都可以。发芽率最高的区间是在白天25-30度,晚上10-15度,发芽是温度和湿度的共同作用,当你在任何季节,可以达到发芽的要求的时候,随时可以让种子发芽。

准备材料:

播种容器:小方盆

播种土:发发得播种泥炭,另外可以选择一些播种铺面用的土(可以起到减少细菌的作用),播种一般选择1-3mm的土,赤玉土(推荐)/鹿沼土/日向石/蛭石都可以,当然只用发发得播种泥炭配比也可以。

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

工具:请自备牙签(点播用)、脸盆、微波炉

ps:如果是小方盆的话,请备一张大小合适的纱窗布,避免介质流失;保鲜膜(闷养覆膜用)

步骤:

一、消毒

土:发发得播种泥炭配比。用水弄湿育苗土后,请用适用于微波炉的容器装好,高火3-5分钟!土一定要弄湿,不然会着火的!(这个步骤可以省略,用杀菌剂代替),用土壤消毒用消毒粉也可以。

二、杀菌

微波完的土晾凉了以后,把多菌灵撒进去,拌均匀。切记,多菌灵不可以浓度太高,否则可能影响发芽率(一升土一般半包多菌灵就够了)

三、装盆、上土

把土装进盆里(整平了,别坑坑洼洼的。)【在上面覆上一层薄薄的赤玉土(推荐)/鹿沼土/日向石/蛭石。】铺面这个步骤也可以不做,看个人习惯决定

四、浸盆

把育苗盆放在倒有适量水的脸盆里,水会慢慢的从下层的孔里被慢慢的吸收上去,直到土表面吸水饱和。浸盆要有耐心(为什么要浸盆:1、浇水容易把种子冲跑了,也许会被埋在土里面;2、发芽后依旧要浸盆,一旦浇水没有浇透,苗子会出现东倒西歪的情况)

五、开始播种

不喜欢点播,虽然点播可能发芽后更好管理,不至于发芽后都挤在一起。但是点播实在是太累了。当然播种量小的花友可以用点播法。

点播方法:找光线好的地方,把种子倒在硬纸上。把牙签尖弄湿,点一粒沾到铺面上,一粒一粒的沾。千万别对着种子大喘气,你懂的,打了喷嚏,就完蛋了。多肉播种,千万不要覆土!!!

六、育苗

盖上育苗盒上盖,把育苗盒放到散射光的地方,在这里必须指出一点,在发芽期间,千万不要晒到太阳光,哪怕是一点点,自然光就足够了。晒了太阳光,情况会非常非常的糟糕。7-10天后可视发芽率考虑把盖子揭掉。发芽后逐渐见光,初期请不要阳光直射,容易出现水化的问题。(视发芽率来看,因为有时候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可以考虑每天通风几小时)

成株前管理

这个是最常遇到的问题。有些人会问,什么时候可以移苗了。有些人问后期水怎么浇,等等,我就把这些写成教程吧

发芽以后是否闷养?

这个问题要分好几个阶段来回答的。以播种100粒种子,种子发芽率50%为例

比如前期发芽了10%,这个时候请明天通风1小时,继续保持闷养。

发芽到了40%,这个对于总体发芽50%来说,已经快饱和了,那就可以完全解除闷养的坏境了,只要保持土湿润就好,怎么看湿润,土表的水分还有,就OK了。在这个环境下,剩下的10%还是会陆续发芽的

为什么闷养:湿度大了,种子膨胀的快,胚芽吸收水分快,发芽速度加快。

在这里又要提一下发芽率了,我真的无法保证每个种子,对于每个人都会发芽,我只能保证种子的进口时间和种子对版。

2、种子多久发芽?

这个真的很难回答,有的种子发芽3天,有的一周,有的半个月,有的半年,都会有的。

既然播种了,还请大家耐心的等待。

发芽以后怎么浇水?

这个很简单,浸盆。我的做法是保持土表的水分不干。

发芽以后是不是要晒太阳?

刚刚发芽的苗,就和婴儿一样的,不可以见太烈的太阳光。给光应该慢慢的给,

而且最好是早上的太阳光。这里要记住一点,小苗在晒的时候,千万不要闷。闷养环境下很可能温度达到很高,然后水化了

什么时候可以移苗了??

这个一般植物起码半年以后的,各位还是先想着把苗带大,其次才是移苗。当你

可以移苗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成功的培育了一批植物了。

发霉了,长菌丝了怎么办?

杀菌药是给大家预防的,而不是治理的

发现霉菌,直接扣掉,不要犹豫

然后撒多菌灵粉末,而非用多菌灵溶液。

多肉播种教程(心得版)


多肉播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花友也希望看到接地气的多肉播种教程,本文是花友自己的多肉播种心得总结,从多肉播种到出芽的养护都有涉及,非常适合喜欢多肉播种的花友。

1、关于多肉播种介质-----植物的生命力很强大,只要是潮湿温暖的环境,发芽根本不成问题。所以对于播种介质的选择,我个人的见解:只要是松软的细土就可以。原因:a.成苗后,是肯定要移盆的,移盆,苗株成形,对于土质的排水性要求会增加,到时再增加扩大土质间隙,利于排水的介质为好,比如加珍珠岩等。b.播种使用大颗粒排水介质,易使种子掉落到间隙中,影响出芽。的我的播种配土:泥炭+椰康,比例2:1。

2、关于出芽的养护-----选好介质后,充分浸盆,土质潮湿后,撒种,而后盖膜,扎孔,阴暗处等待发芽(网上教程无数)。此处再此强调撒种,不要再盖土了!我的播种,基本5-7天肯定出芽。见出芽后,一定要立即转移到有光处,不用强光,散射光即可。主要是防止徒长。在此上图,作对比:

上图为明显徒长个例,是我播种后,出门了。没有第一时间移到光亮处。导致徒长了。

上图为正常生长实例,明显是矮壮的。

3、关于出芽后期的养护-----这个期间,两个重要的因素决定了后期的生长:温度与光照。充分的光照时间和适宜的温度,是决定其生长的关键。但还是要尽量避免强烈的光照刺激,否则容易出现发红的晒伤迹象,虽然不影响生长,但还是不太好的。至于温度,15-25都可以。对于仙人球,则明显要至少要24度。我的个人经验。这样的环境,是肯定会良好生长的。下面若干图,加以说明:

上图为正上方,发红色即为晒伤。

上图缺乏光照和温度,滞长的案例,这都是同一时期播种的,为了验证我特意没有加光照。

4、关于成株后的维护-----移盆。我选择小的穴盆,因为可以节省空间。移盆的过程,是土质加大颗粒的过程。我的配土:泥炭+椰康+珍珠岩,比例:2:1:0.5因为穴盆很小。如果你有徒长的小苗,也可以在此过程,将其埋得深些,以便后续的生长。

最后,关于选种,多好的播种技巧,都是建立在优质种子的基础上的,所以:好种子决定出芽,好技巧决定成苗。

多肉养花技巧新手教程


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花在人类的历史中从不缺席,所以很多人将多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多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肉养花技巧新手教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养多肉花作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室内植物养殖方式,具有独特的外观和耐旱的特点,适合喜欢种植盆栽的朋友们尝试。对于新手来说,养多肉花也许是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只要你了解一些基本的养花技巧,就能够轻松地将多肉花打理得茁壮成长。

了解多肉花的基本特点是养殖多肉花前的必要知识。多肉花又被称为肉质植物,其主要特点是叶片肥厚多汁,能够在干旱环境下存储水分。因此,与其他植物不同,多肉花并不需要每天浇水,反而需要较长时间的干燥期。多肉花一般喜欢明亮的环境,但避免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以免叶片被晒伤。

选择适合多肉花生长的土壤非常重要。多肉花生长的土壤通常需要疏松、透气且排水良好。你可以选择市售的多肉花专用土或者自制土壤。自制土壤的配方可以包括蛭石、珍珠岩、园艺砂、叶子腐殖质等。在养花过程中,定期更换土壤也是必要的,因为多肉花生长速度慢,容易造成土壤中养分的枯竭。

正确的浇水方法也是养多肉花的要点之一。多肉花的浇水并不需要经常,一般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才需要浇水一次。在浇水前,可以用手指探测土壤的湿度,如果感觉到土壤表面已经干燥,那么可以进行浇水。但是要注意避免过量浇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在多肉花的养殖过程中,适当的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多肉花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可以选择专门的多肉花肥料进行施肥。一般情况下,每隔一个月左右施肥一次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时要注意控制用量,以免给多肉花造成过度的负担。

除了日常的水肥管理,还需要定期对多肉花进行修剪和翻盆。修剪可以使多肉花保持匀称的形状,并且能够刺激新的生长。翻盆则是为了更换土壤和防止根系过于拥挤。通常情况下,每隔一到两年就需要进行一次翻盆。

要注意多肉花可能会面临的病虫害问题。常见的问题包括蚜虫、蜘蛛螨和白粉虱等害虫。如果发现多肉花叶片出现异常现象,可以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处理。同时要保持花盆和周围环境的清洁,以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初步了解了如何养殖多肉花的一些基本技巧。养花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在养殖过程中,可以观察和学习植物的成长变化,体验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您,让您在养殖多肉花的路上更加得心应手。祝您成功养育一盆盆茁壮成长的多肉花!

多肉播种教程(附育苗经验)


网上关于多肉播种教程很多,本文是花友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的多肉播种的流程,从配土、播种前、播种后、发芽后养护、移栽时间每一个环节都有,非常适合花友学习参考。

1、多肉播种前:

配土:泥碳,椰糠,蛭石,赤玉,轻石,煤渣等,表层都会撒1-2mm左右的泥碳(有人说覆土不好,这个1-2mm注意单位,主要是起保护的作用),发芽率还不错。

灭菌:高锰酸钾、多菌灵、微波炉

2、多肉播种后:没出芽前,最好透明薄膜闷着,等有出芽了,揭盖,然后保持土面湿润,剩下的芽会慢慢出的。

3、多肉播种出芽后:浸盆,喷水易化水,小苗喜欢水,保持湿润状态,水和通风,别晒,一个月3-4次差不多了。

4、出芽扶苗:用蛭石扶苗,防止小苗东倒西歪。

5、移盆时间:等挤满了再移盆。

6、关于根的养护:谈植物的根是个很大的话题,先谈为啥要养护根,这部分主要阐述根对植物的影响,有常见的几种现象,再谈我一般怎么养护的,最后谈谈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7、为啥要养根

一批种子播下去,等发芽长大了,移苗时就会发现,个头有大有小,一般情况大的根系发达,小的根系脆弱,小小的一小撮,根本原因肯定是种子的健康程度以及基因决定了一切,但根系发达是植物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有人问我为什么外国都露养也没被晒死,因为根扎在广袤的大地,阳光强烈的时候,根为了获取更多的水份不断的生长,一般露养在土地的,都有非常强大的根系,很难死掉,抗性也非常强,所以我们室内的多肉很脆弱,很多肉友都是秋天进货,因为每个夏天都死掉一批。

我播过恩斯诺,恩斯诺本来就是小型种,但即便这样一盆下来大小差距也巨大,大的接近一元硬币,小的直径甚至不足1cm,小的植物和大的放在同一个盆里只会越来越小,为什么呢?因为大的植物根系发达,上层土壤没水份了可以从底层吸取,而小的植物根非常短,我那一盆恩斯诺都按照大颗来浇水,因为怕徒,结果导致小棵的总干旱,越干旱根越不好,植物长得非常慢,始终保持非常小的个头,但是的确非常容易出效果,非常漂亮,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在网上买特小特萌的的漂亮植物买回家后很难养活养好的原因,所以漂亮是需要技术的。

综上所述,根对植物的大小和抗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这个影响也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大颗的植物由于大,需要更多的水份养料,根也越长越好。

8、根的养护

其实我的植物养得并不好,因为不够上心,但因为不够上心出现过种种问题,也才有了经验,先说具体的养护方法,大家一般都愿意关心最终的操作方法~

总的来说就是利用根的趋水性,叶插过的小伙伴儿们都知道这个事情,离根不远处放水,叶插或者砍头的就容易发根,虽然不尽然,但总体还是可以利用的,不尽然是因为叶插的时候我放不放水,很多时候都会发根,我个人认为发根是植物自我修复和适应的本能,写在基因里了,不用追究了,并且大多数根有避光性,所以你不放水,放一堆干的松鳞,也会发根,发不发根是写在基因里,但发根的方向有一部分原因是取决于水的,如果你看你植物充满了气根,那么赶紧处理吧,比如我之前养的虹之玉,茎上全是气根,因为土里太干了,根在里面长得很强大,但也吸不到水份,因为我几乎一直遗忘它,我承认我太懒得浇水了。

所以,养根,要在盆土很干的时候沿着盆壁浇水,最好是有托盘,在托盘里放一些水,这样让盆的底部和四周潮湿,根自然就会往这几个方向努力生长,也自然强大,当然你的土如果尽可能的疏松也更加有利于根的趋水性生长。如果没有托盘,我一般都是用1cm浸盆法,就是大盆里的水只放1cm深,然后浸盆一小会,这样盆底部的土是湿润的,越往上越干,很好用。

做这些的量如何控制?看你的苗或者成株多大,原则就是让盆土中根周围的土壤湿润,而不是根本来所在的地方,如果你一小苗,结果天天1cm浸盆,小苗天天够不着水,那就等死吧!

花友心得:多肉播种教程


多肉播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花友也希望看到接地气的多肉播种教程,本文是花友自己的多肉播种心得总结,从多肉播种到出芽的养护都有涉及,非常适合喜欢多肉播种的花友。

1、关于多肉播种介质-----植物的生命力很强大,只要是潮湿温暖的环境,发芽根本不成问题。所以对于播种介质的选择,我个人的见解:只要是松软的细土就可以。原因:a.成苗后,是肯定要移盆的,移盆,苗株成形,对于土质的排水性要求会增加,到时再增加扩大土质间隙,利于排水的介质为好,比如加珍珠岩等。b.播种使用大颗粒排水介质,易使种子掉落到间隙中,影响出芽。的我的播种配土:泥炭+椰康,比例2:1。

2、关于出芽的养护-----选好介质后,充分浸盆,土质潮湿后,撒种,而后盖膜,扎孔,阴暗处等待发芽(网上教程无数)。此处再此强调撒种,不要再盖土了!我的播种,基本5-7天肯定出芽。见出芽后,一定要立即转移到有光处,不用强光,散射光即可。主要是防止徒长。在此上图,作对比:

上图为明显徒长个例,是我播种后,出门了。没有第一时间移到光亮处。导致徒长了。

上图为正常生长实例,明显是矮壮的。

3、关于出芽后期的养护-----这个期间,两个重要的因素决定了后期的生长:温度与光照。充分的光照时间和适宜的温度,是决定其生长的关键。但还是要尽量避免强烈的光照刺激,否则容易出现发红的晒伤迹象,虽然不影响生长,但还是不太好的。至于温度,15-25都可以。对于仙人球,则明显要至少要24度。我的个人经验。这样的环境,是肯定会良好生长的。下面若干图,加以说明:

上图为正上方,发红色即为晒伤。

上图缺乏光照和温度,滞长的案例,这都是同一时期播种的,为了验证我特意没有加光照。

4、关于成株后的维护-----移盆。我选择小的穴盆,因为可以节省空间。移盆的过程,是土质加大颗粒的过程。我的配土:泥炭+椰康+珍珠岩,比例:2:1:0.5因为穴盆很小。如果你有徒长的小苗,也可以在此过程,将其埋得深些,以便后续的生长。

最后,关于选种,多好的播种技巧,都是建立在优质种子的基础上的,所以:好种子决定出芽,好技巧决定成苗。

多肉播种教程——经验总结篇


有关多肉播种教程网上已经有很多花友发布过,本文更多的是作者对多肉播种的一些经验总结,对于想播种的花友来说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配土、发芽率、成活率。

ps:本文针对多肉播种新手,景天科拟石莲属、厚叶草属、风车草属、景天属、仙女杯属等,不适用于球、十二卷属等。

一、多肉播种的配土

多肉播种的配土的主要原则是兼顾透气性和保水性,而且保水性的要求比成株要高得多,所以原则上只要比成株土颗粒更小,就可以了。比较常见的配方如:

泥炭:蛭石:1-3mm颗粒=3:1:1

泥炭:蛭石:稻壳炭=3:1:0.5

总之60%以上的泥炭不能再少了,纯泥炭也是可以的,泥炭推荐品氏播种用1-3mm,干净,均匀。其他进口品牌也没问题。国产泥炭消毒不干净,不好。

用园土要谨慎!!!

颗粒的话,不爱粉化的就可以,要小,1-3mm的。需要注意的是珍珠岩,如果苗子长在珍珠岩上是扎不下去根的,如果图便宜使用珍珠岩的话记得及时移苗。

以上三种配方(其实还有其他很多种)我都试过,对发芽率和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在土这一关,更加重要的是消毒杀菌。如果不好好消毒,会很容易长~菌,长了菌苗子基本就不长了,消毒方法有很多种,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多菌灵溶液浸泡什么的都可以,但一定要浸透,不要只消毒表面。

二、多肉播种的发芽率

影响发芽率最重要的因素是种子的饱满和新鲜程度。

从大厂家那里买,kk,kp,rp,不要轻易买论坛上分享和自杂的,国内大部分人在多肉杂交这一块的基础知识极其欠缺。

代购的话,挑出货量大的买,问清他的进货时间,避免买到陈年种子。

最好买到之后立刻就播,不得不拖到下一个播种季的话,最稳妥的保存方式是包在卫生纸里放冰箱冷藏。

另外虽然有些废话,但是还是要强调一下:多肉播种时,种子均匀撒在土表即可,不要覆土!

除了种子本身的质量之外,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主要包括:

1、温度:10-25度,需要一定昼夜温差

2、湿度: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

播种之前,土要浸饱水,且要时刻保持湿润,最好的方法是用套盆,底下的托盘可以蓄水的那种,不要断水。空气湿度则要靠透明盖子或保鲜膜保持。盖子需要有几个透气孔,不要完全封闭。大部分种子萌发后,揭掉盖子就好。

所以最省事儿的是买播种三件套盆,有托盘有盖子。芽苗菜盆也可以。我用的是美莳无孔托盘+6cm控根盆+定制的6.5cm*1mm透明亚克力板作盖子(斜放),likethis:

盆上贴了标签,省的以后弄混。

3、光照:充足的散射光,不能直射,不能全暗。

4、时间:以景天科常见的拟石莲属、厚叶草属、风车草属、仙女杯属为例,一般3天-2周能出的就都出了。其他属没有播过,有的需要更长时间。

三、多肉播种的成活率

俗话说得好,发芽容易带大难呐一般来说,苗子可能死于以下几种情况:

1、渴死

直到苗苗长到大拇指指甲盖大为止,浸盆不要停,之后到半岁,基本不断水,土壤不要干透太久,到长成成株大小为止,浇水频率要略高于成株。小苗第一年不休眠,冬夏都可以不断水!(零度以下不断不行,但是也不建议苗子处于零度以下的环境,夜间最低5度以上比较合适,高手另说)。

2、晒死

发芽前散射光,之后逐步过渡到自然直射光,夏天要遮阴。苗子不怕徒,只要活着以后就能恢复,但晒死就没办法了。

3、冻死

不建议1岁以内的苗子处于5度以下环境,高手另说。

4、挤死

移苗要趁早。一般,一对子叶展开之后就可以移第一次,这时候还没怎么生根,安置好了反而不容易移死。移完之后铺个面,对于扶苗、防治小黑飞都有好处。之后只要挤了就该移,否则苗子之间争夺营养、土壤和光线,对于成长没有好处,移苗之后苗子间间距也不要太大,一指宽的间距就好。适当的竞争也不无好处。再长大可以移穴盘单间。

5、移苗移死、移僵苗

这个太常见了移的时候要注意提前控水,不要在太湿的时候移,也不能干透。动作要轻,保护好根部,避免太多损伤。一手拿牙签/棍子在新盆/盘里戳个洞,另一只手拿着镊子夹苗苗戳进去,熟练了就很快。

新土也要消毒哦,不过再怎么注意也很难避免移死、僵苗,耐心和寂寞是必不可少的。

6、被小黑飞幼虫吃掉

小黑飞作为一种杀伤力不大的虫子对多肉成株其实没有太大影响,土一干自然就死绝了,但这货是苗苗杀手,幼虫啃起苗子来飞快,苗子又不能断水太久,而且对于阳台一族来说没有太好的特效药。

土里埋点内吸式杀虫药,定期喷杀虫药,时而让土干一下,也只能这样了,自求多福。

7、被苔藓挤兑死

苔藓的来源是水源污染,生长条件是高湿度和一定强度光照,用纯净水、凉白开浇苗子就好很多。如果苔藓长多了就移苗换土,铺面之后也会缓解,后期不需要那么高的土壤湿度之后就不成问题了。总体来说,只要及时处理,不是什么大问题。

8、被菌丝挤兑死

菌丝的来源是土壤,一般是土壤没有好好杀菌的标志。换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处理及时不算太大危害。土要真的好好杀菌哦!

9、被水碱挤兑死

北京的自来水直接浇苗子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水碱在苗子表面形成一层薄壳,苗就化水了。用磷酸/硫酸调节也没有用,因为是水盐度高,而不完全是酸碱度的问题。盆太高的话毛细效应也会加重水碱析出。总之用纯净水/凉白开浸盆就好。

10、烂了

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苗子烂了或者化水,真菌感染,虫子啃了,等等。做好以上几种情况的防护,基本不会死伤太惨烈。

11、不知怎么就没了

即便感觉一切都安排得万全了,还是偶尔会有苗子就这么不见了,就是这么任性。不过如果能做的都做好了,其实更容易担心的是妈蛋这么多苗怎么办??

12、僵苗

稍微给它一点耐心,避免强烈阳光,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养护。如果过了一季还僵着,就扔了吧。

保险的多肉发根法(图文)


新到手的肉肉,兴高采烈的请入了精心挑选的花盆里,没想到湿度没控制好,竟然化水了!这种经历相信很多朋友的经历过,尤其是这种天气下,服了盆的都有危险,何况移盆在这里分享一下尘一凡大神的多肉发根法,不用土不用水,安全系数高,发根效果杠杠滴!

关于发根的要点:

1、植株健康,伤口快速干燥不感

2、我是放在穴盘上的,好处是通风,黑色吸热,高温容易出根,另外遮光(根系有畏光性)

3、不要晒,也不要太阴

4、发根的关键还是植物的内源激素起作用

5、放在泥炭上一是太湿,二是不通风,确实对发根不利,发了再放上去,过几天一浇水就扎根了。

多肉植物移栽(图文完整版)


坦白的说植物移栽移盆还是比较轻松的,之所以有的花友不敢动手,多是在一些细节上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比如植物移栽后用不用浇水,用不用修根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在文中移栽过程中帮助花友解答。

1、移栽第一步脱盆:这个过程很容易,花友要注意不要伤到根,如果盆土比较松,用手托住盆口,把盆倒过来,就可以把多肉植物倒出来了,这里要说一下,如果打算移栽,最好提前断水,这样更容易脱盆且不伤根。脱盆的方法很多种,花友自由发挥,总之不要直接给提溜拔出来就可以了。

2、移栽第二步修根:这一步是可选的,并不是所有的多肉植物移栽都要修根,如果根系比较多,而且有一些死根、烂根花友可以用剪刀把根修短一点,修剪后可以把多肉植物放在阴凉处把伤口晾干,然后再上盆。当然花友也可以选择不修根,不带旧土,或者带一点旧土上盆。

3、移栽第三步上盆:我们先说多肉植物移栽后要不要浇水,和修根一样,这是一个可选项,多肉植物有干栽法,也有湿土干栽法,当然也有湿栽的,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各种方法。

1)干栽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干土栽种多肉植物,栽种后先不浇水,放在阴凉处缓根三两天后再给水。

2)湿土干栽法:在移栽前一周或者三五天提前给介质浇透水,然后等移栽的时候介质刚好处于潮而不湿的状态,将多肉植物上盆后,放在阴凉处缓根三五天,然后正常浇水。

3)湿栽法:就是在干栽法的基础上,直接浇水。

上述三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被花友用过,相对来说用的最多的是湿土干栽法,花友可自行决定。

如何清理多肉植物的灰(图文)


多肉植物小清新的姿态是许多花友喜欢上它的原因之一。但是不管是户外还是室内养护,都没法保证它们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浇水、下雨、刮风、刮蹭、挪盆难免都会弄脏叶片和植株。尤其在中国,工业化的污染让PM2.5都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房间里窗户开着,不用几天的功夫,桌面上都会蒙上一点小灰尘,更何况需要通风良好的多肉,蒙灰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如何对多肉进行清理维持其小清新的姿态呢?在这里只大概地说一下可供各位花友参考的清理方法,这只是保持多肉小清新品相工作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多肉品相的保持不仅仅只是干不干净的问题,还涉及到植株是否饱满、健康,养护是否得当,光照是否充足的问题。下面还是谈点能让多肉立竿见影小清新的清洁方法:

多肉清洁方法之用小毛刷刷刷十二卷属的多肉植物叶表大多无绒毛、无蜡质粉,因此清理起来十分容易。你可以在干燥时选择用小刷子掸掉灰尘,也可以选择用清水喷洗擦拭。用水擦拭完它们的窗面之后你会发现它更加晶莹剔透,许多花友也喜欢在湿的时候给它们拍照。某些景天科的植物,叶表同样也是十分光滑的。像莲花掌属的大部分、部分青锁龙属、部分长生草属、部分景天属等等。以上办法同样也适用。

多肉清洁方法之用胶带黏黏

带毛的肉肉也不少,比如熊童子、银月、锦司晃、银箭、梦椿、月晕等等,可是如何清理呢?吹也吹不掉,刷也刷不走,相信也有不少朋友是这么做的哈!胶带粘肉肉上的脏东西前,记得先用手粘一粘胶带,使得粘性没有那么强以免粘力过强破坏叶子的表皮层。

多肉清洁方法之用气吹吹吹

叶表被蜡质粉的多肉植物是最麻烦的,像石莲花属的大部分都是。不能上手。只能用间接的清理方式,怎么间接呢?就是采用气吹(皮老虎)来进行清理(十分好用的小吹吹!喜欢摄影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个东东吧!)。这个方法不仅仅可以去掉灰尘,还可以吹掉浇水时溅到叶片或者生长点上的水珠。如果你肺活量好的话,也可以试试,哈哈!不过会溅得满脸都是。

现在就可以试试动手清洁下自己的多肉哦。

多肉植物八千代的养护(图文)


植物简介:

八千代是景天科景天属的多肉植物。对初养多肉植物的爱好者来讲,可不要将其与景天科青锁龙属的星乙女弄混淆了。

形态特征:

矮性的肉质灌木,株高25厘米,茎细瘦偏长、叶棒状钝圆、较为光滑。叶圆柱形,灰绿色被白粉,在生长季节或在强烈的阳光下,叶先端呈红色。叶长4厘米、粗0.6厘米,叶往往松散地簇生在茎枝顶端,而实际上是从五个方向螺旋形自下往上排列,老株或生长不良时茎下部叶易脱落或萎缩,并有很多气根出现,黄色花。

本种叶形酷似一种常见的同属种类玉米石,但叶较玉米石长,叶灰绿被白粉和玉米石不同。秋冬两季只要给予充分的光照(每天不少于5小时的阳光),叶端会变成醒目的玛瑙红色。如在长期缺少阳光照射时会整株变成绿色。

生活习性及养护:

八千代性喜温暖,不耐寒。喜光照,有较强的耐旱性。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盆土干透即可浇水,浇要浇透底。除了夏季稍微注意节制浇水和不要在密闭的环境里莳养以外,栽培难度不算太大。

该品种主在冷凉季节生长,比较耐寒,温度在5℃左右还能生长,冬季温度只要不低于0℃,栽培的土壤在较为潮湿的状态下植株都不至于受冻。

八千代的繁殖较为容易,在生长季节里枝插、叶插较易成活,其方法与石莲花相同。

多肉植物《多肉墙制作教程(图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多肉多肉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