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有人类就有花,而种植多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多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到底怎么样才能种植好多肉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养多肉植物,花友养肉总结”,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养多肉植物期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坎坷,从一个多肉植物都不认得,到了现在大多数都认识了。期间有许多高兴,有许多悲伤。说了一串废话了,下面就说说我养肉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土:蛭石,珍珠岩,鹿沼土,赤玉土,煤渣,耶糠,,草炭,泥炭,兰石,沙子,黄泥。都用过了,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主要是植物根部的透气性,这里我还是推荐新手们用一些颗粒1~3MM的颗粒土栽培,这样不会造成多肉植物根部长期积水,造成多肉植物烂根或者黑腐。多肉植物的叶片非常怕长期的潮湿,种植植物时,尽量让多肉植物的叶片离开土表面,或者在栽植土的最上层铺一层颗粒或沙子。

肥:许多人都说多肉植物不用施肥,可是我属于急性子,希望我的肉肉们都快快长大,我用过了很多种肥料,比如尿素,磷酸二氢钾,有机肥,海藻肥,高氮复合肥,高钾复合肥最惨的时候肉肉都快被我折腾死了,总的来说我现在用的最多的肥料是高磷钾复合肥,增加多肉植物的抗性,改善多肉植物适用环境的能力。肥力中含有少量的氮元素,足够植物生长了。长时间适用高氮的肥料,容易让多肉植物对抗菌,抗病的能力严重下降。所有不建议大家长时间使用氮肥。我使用磷钾肥大约是14天一次,浓度较低,对多肉植物不会造成伤害。

病:白粉病,介壳虫,根粉蚧,以上这3种病是多肉植物中最常见的了,先说白粉病吧,我几乎用药来治这种病,像多菌灵,甲托,代森锰锌交替使用,7-10天盆一次,大约3次就可以痊愈了。介壳虫,根粉蚧没有别的选择,直接用吡虫啉或者撩了,不解释。

水:新手推荐见干再交,我浇水基本上2周进一次盆,一周一小喷。浸盆水深是花盆的2分之1高,5秒左右拿出。

XzH52.cOm编辑推荐

多肉植物叶插秘籍,花友总结


秘籍是肿么来的?当然是俺经过不懈的各种实验得出来的经验总结。

下面我们准备好叶插器皿:玻璃鱼缸或者大玻璃瓶、其他无色透明的玻璃器皿等都可以。把需要叶插的叶片平铺在玻璃缸的底部,同时缸里面放一个小饮料瓶盖,里面装点自来水(作用是适当增加缸内空气湿度)。缸口可以用薄膜适当封住一部分,但不要全部封住,留出一定的通风口(全封闭容易导致腐烂发生)。然后把玻璃缸放在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就OK了(直射光过强会导致叶片干瘪)。直到叶子出了根或者芽就可以直接移栽到花盆里去了。玻璃材质本身无毒,又不容易滋生细菌,由于没有基质,所以基本不会有发霉或者化水的情况发生。玻璃本身不吸水,所以在半封闭的情况下,放自来水的瓶盖使得缸体内部湿度保持在一个适合叶插发芽的范围内。只要注意气温太低时不要进行,基本都能发出来,特别对一些难发的植物来说,长期保持叶片健康处在合适的发芽环境中是很重要的。

实验对比的基质:

1、多肉种植基质普通叶插。

2、纯蛭石基质普通叶插。

在3种情况下,玻璃缸叶插的发芽时间明显提前,而且不会有烂叶、化水的情况发生。

实验对比的叶插种类有吉娃娃、蓝粉台阁、霜之朝等,发芽比较困难的品种叶插实验有白凤、芙蓉雪莲等(芙蓉大概每掰坏4片叶子才能获得一片相对完整的叶子)。

多肉度夏总结(花友经验)


多肉入行很浅,才两年时间,一直是自己摸索着养,福州圈内的朋友给了很多帮助,福州今年的夏天一如既往的热,自己也总结出一些福州多肉度夏的经验,没那么多讲究,都是贱养。

【光线】

从5月底开始遮阳,立秋后,因为日照的角度会偏离,但这个时候的阳光没有正夏那么强了,但可以选择早上和傍晚的斜射阳光,适当的光照就足够了。

【通风】

这个对我来说,是度夏的核心,入夏时,备了两个风扇,打算24H开着,等一个吹坏了再换另一个,结果到现在,第一个风扇依然坚挺,大家可以想想,一个风扇才30多块,一个月也耗不了多少电,但是死一盆贵货,就不止可以买几个风扇了。

基本上,一个风扇,可以保证两平米空间的通风,但这样也有一点弊端,就是盆里水干得特别快,多肉也消耗得也快,反正...不死就好。

【浇水】

因为要喷药和杀虫,平时按周期灌根的水应该也够了,没有刻意去浇水,最怕的就是看到皱叶子,会忍不住浇水,大家一定要忍住啊。

【杀虫】

刚见到介壳虫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但慢慢也就习惯了,护花神自我感觉实在是作用不大,用过很多杀介壳的药,还是小绿药最管用,看老李早起的帖子,有写小绿药的毒性,这里也是建议,家里如果没小孩,没宠物的话,又怕麻烦的,就用这个,还满安心的,基本上介壳虫不再出现,因为家住23楼,也没见过其他的虫子。

【杀菌】

有几盆因为放角落没怎么管,感染了烟煤病,用苯醚甲环唑效果还不错,及时的隔离,不隔离很容易感染到周围的多肉。

【暴雨、台风天应急】

平时要上班,台风天回到家,很多都被雨水淋了,挨个处理又麻烦,就把淋雨的全部搬到房间的飘窗,然后风扇+空调伺候一天一夜,因为在空调房,空气很干燥,多肉生长点上面的水,能很有效的吹干,也能让湿透了的土干掉。

南方的夏天就是这样,跟女人的脸色一样(多、恐怖、无法判断!)如果淋雨后不管,很容易烂掉或者爆发大量介壳虫。

多肉上盆经验(花友总结)


多肉上盆步骤一般分为换土洗根修根浸根杀菌晾根风干上盆,每个步骤都有需要花友注意的地方,下面是花友的经验总结。

换土:不管是从花市、大棚还是网购途径买来的,原盆的土悉数扔掉。(网购一般不携带盆土)我举个例子,我去外面这边大棚去买多肉,我买回来的土都会换,他的土里含棉子,比较脏,里面时不时的有虫子。洗根,确认基本上把根系上携带的土都冲洗掉。因为这里面很可能含有大量虫卵和细菌。

洗根:洗的时候轻一点,伤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尽可能的少伤根。可以把根部放在一盆水中来回抖动。建议不要开大水龙头用很猛的水冲刷,这样根系会大量折断。这样反复抖动泡洗几次,看得见白色的主根就可以了。

修根:清洗完根系之后,如觉得有必要,就进行一下修根。剪掉那些发黑甚至已经只剩下空壳的病根、死根。并且适当地修剪掉那些生长过长、大量缠绕的侧根,以促其长出新的须根。这样会让整个根系看起来分布均匀而整齐。经过修根处理后,重新生发的新根系会得到加强,使植株生长更加强健。如果觉得没有把握的话也可以不用修,没有关系,只要摘去死根、病根就可以了。

浸根杀菌:修根的时候根系肯定会有损伤,接下来需要在调配好的杀菌溶剂里面浸泡一个小时左右。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都可用。浓度不要调得太高,可以一个小脸盆里浸泡多株植株。

晾根:杀菌工序做完之后,晾干植株根系。注意,是自然风干。一般情况下当天(几个小时)就可以上盆了。事先调配好植料、消毒处理。

关于花盆:选择好花盆,喷洒一遍杀菌药剂。个人建议景天科的多肉植物,陶盆是最佳拍档。十二卷属可以选择树脂或者塑料花器。如果你是外观至上主义者,那你可以选择瓷盆,但是必须底部有孔。什么铁器、藤编篓之类的就不要考虑了,生锈、长霉到时候能让你抓狂,刚开始可能不明显,时间一长你就知道了,好看不好用啊。

我来说一下陶盆的使用,陶盆买回来需要浸水泡一会再用,因为陶是在火种烧制而成的,有火气,需要用水灭一下。

多肉植物上盆的次序:是底层大颗粒,上层小颗粒,植料的颗粒大小由下往上逐渐减小,利于排水。

多肉植物闷养(花友观点)


多肉植物闷养是不少花友崇拜的多肉养护方法之一,崇拜的原因主要是闷养可以快速看到闷养的效果,但是闷养并不是万能养法,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下是我个人对闷养的一些看法,小弟学疏才浅,只能说一些自己经验和看到的东西,欢迎各路大神前来指点、拍砖。

首先,我认为闷养是要分情况的:根不好的时候闷养绝对是属于自杀;闷养属于兴奋剂,短期改善状态可以,不能长期闷养;有些品种体形巨大,闷养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有哪个大棚大家看到整天盖着杯子在上面的?

所以,我认为闷养乃是一个不正确的养护方法,可以用来短期内改善植物的状态,而不能作为养殖的常态!

大家其实可以去看一些那些从小闷到大的植株,给它们换盆时候,它们的根无一例外的全部比较细弱,而长期在颗粒土中的(包括日本过来的植株)全部都是大萝卜根,这是为什么?我相信大家有些经验的都会发现这点,而十二卷最正常的状态恰恰应该是大粗根,也就是萝卜根。

其次,这些闷大的植株,一旦脱离了闷养的环境,叶面会迅速坍塌萎缩,就好像浑身的元气被抽尽一般,我这边就有一个例子,完全符合我说的这类情况,和它在一起的其他植株则都好好的,我不由得想到了当时别人给我的时候,它一直是被闷在一个鱼缸里的,鱼缸里湿度长期在90%左右。它脱离了这个环境,由于没有强大的根系做支撑,于是就不行了,当然它也没死,照样开花出叶子(新叶子都是饱满的),但是那些老叶子就跟腌过的黄瓜一样,想要养回来,首先要养出粗根,由于它的体形几乎已经是成株了,所以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暂时就想到这些,闷养确实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希望十二卷的花友们正确看待闷养,不要把它当作万金油,更不要误会闷养才是正确的长期的应有的养护方法。

有些花友,回复我,提到说大棚本身就是个闷养的环境,没错,大棚的确就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和闷养的原理很相似,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区别,大棚不会造成盆土表面长期潮湿,水分长期凝结,而小环境的时候靠杯子闷养则会如此,盆土表面空气无法和外面空气充分交换,长期过分潮湿,同时更容易发生倒根等严重问题,所以闷养本身是一个较为难控制的事情,不适合新手,前文也说过了,并不是闷养全部都是坏处,它的确有存在的意义,但是不能作为长期的方法去做,更不应该在教新手如何养护的时候,就很笼统的用闷养两个字一而盖之,这反而是误导。

如何养多肉植物(花友辛酸经历和心得)


每一个喜欢多肉植物的人都会先了解如何养多肉植物,但是往往还是对多肉束手无策,不是多肉植物太难养,而是花友需要实践总结,用花友们常用的一句话来说:高手都是踏着植物的尸体过来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广西一位花友的养多肉的经历。

如果要问在中国大地上哪里是多肉植物的地狱,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非两广莫属,高温,高湿,温差小,新手入坑自然是容易死伤无数。

说来郁闷,我是去年冬季入的坑,正是生长季,觉得一切都是美好滴,就开始了血拼的道路,各种买买买,各种小桩老桩大大小小几十盆,好生伺候着。好景不长,很快广西又开启了冬夏两季无缝衔接模式。去年又是个暖冬,温度跟坐火箭一样蹭蹭蹭迅速回暖,很快飙升到了30+。

早春3月,广西的回南天,四处湿的恨不得拧出水来。死的死,残的残。几乎全军覆没。简直无法形容眼前的惨状。于是乎,一怒之下把肉肉装到大托盘里扔到公共阳台上,准备让它们自生自灭,让搞卫生的扫地阿姨捡走,眼不见心不烦。

拿起背囊,旅游去也。然而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充满变数,当你觉得一切都down到谷底的时候,却又峰回路转,离开家20多天,放养模式。阿姨居然没收走!也没人领养,某天清晨不经意的瞟了一眼,活的简直风生水起,瞬间逆袭,于是毅然决定再次入坑,开始认真研究。

某种意义上,多肉植物并不适合室内栽种,如果你想将它放在室内天天把玩,那趁早打消了这个念头,任何植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养育它,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否则非死即残,养肉肉离不开的几大要素,温度,阳光,土壤,流通的空气,缺一不可。

养到现在,我甚至觉得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比充足的光照更重要。缺光可能只是毁容,不通风那可就是生死的区别了。

如何才叫空气流通呢,说的通俗点,就是有没有风。风能够带走土壤里多余的湿度。给根系带来更多的空气。一个闷热的环境会迅速的将你的肉肉置于死地!通风条件是可以通过人工创造的,比如电风扇,加速空气的流通。

光照:出状态的关键,大温差,加充足的光照。我家的阳台每天的日照时间超过7小时,基本是从早上的9点一直到下午4点都有太阳。充足的日照,使肉肉的形态更加肥厚,短圆。叶片形态更美。

浇水:我估计这个问题是新手最最关心,最最纠结的问题了。没有之一。其实很多时候浇水要看情况。来说下我自己的方法,我基本是看叶片来决定是否要浇水,如果叶片很坚挺很硬,那么我就会延缓它的浇水时间。叶片的状态往往反映了植物对水的需求度。缺水的植物,叶片一般会发软,打蔫。根系好的多肉,浇水过后会迅速的恢复状态。如果你发现浇水频率不低,但是叶片始终软软的,那就要考虑是不是根系有问题了。

正午不要浇水。主要是考虑到很多花盆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非常的烫,这个时候一瓢水下去,那就真是温水煮青蛙了。花盆内会迅速的变成大蒸笼。浇水时间尽量选择在风大,凉爽的傍晚。

浇多少,是否要浇透,这个很难说,要看盆子的大小。小盆,大盆口的容器蒸发快,浇水频率可以稍微多些。夏天尽量午夜浇,并且看情况是否浇透,因为第二天太阳一起来,如果干不透闷在里边那又变成桑拿房了。最好的状态就是微湿,潮湿但是不积水。不至于让毛细根枯萎,又不能内涝.宁少勿多。水多真不是好事,它会让你的肉肉褪色,徒长。是一切黑腐细菌的源泉。哈哈,总之,多肉贱得很,根系好了,就狠狠地虐吧。

土壤:如果说气候没法改变,那么土壤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改变配比来帮助肉肉更好的适应环境。南宁的气候高温高湿,所以我的配土以大颗粒为主,最大程度的避免结块闷根。最快速度的排水。没有底孔的花盆坚决不用。颗粒土的缺点在于不利于毛细根的生长。因为非常透气,所以干燥的时候毛细根容易被干死。我试过好几次发根了,但是几天后拔出来发现毛细根全部阵亡的惨痛经历。但是一旦根系长好,我个人觉得肉肉状态上和碳泥土并没有很大的差距。不要纠结怎么配土.也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适合和不适合。

肉肉也并不是很挑土壤的植物,想想它原产地的生活环境吧。在那种干燥的戈壁沙漠,假如如此娇弱,那势必是活不下去的。

盆子的材质:其实我觉得并不需要过分纠结,红陶盆不推荐。很多人说适合新手神马的,并没有这个感觉。在颗粒土的作用下,红陶盆干燥的速度着实可怕。基本存不住水,很多时候都是植物还没吸到呢。就干透了。曾经看过文献,不知道是否正确,说是小体积的容器,能长出更茁壮的叶片。

原理是小体积的容器限制了根茎的发展,让植株整体的生长速度变慢。进一步的矮化,壮实。所以平时看到形态特萌特肥的植株,一般都在控型盆里。

满足了以上几个条件,基本多肉就=懒人植物了,想死都很难。像某个朋友和我开的玩笑,说多肉的生命力强到什么程度呢?假设哪一天你想丢弃了,必须用开水烫死再丢出去。否则都不会死。不要害怕肉肉干死,想想它那个圆圆的小身板吧

高度肉质化的身躯让它储存了足够多的养分。害怕高湿的环境。好的根系是健康的保证。

关于度夏:一切生与死90%的原因都出在根系上。一株根系不好的多肉植物是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没有好的根系作为支撑,消耗不掉多余的水分,高温高湿造成了细菌的过度繁殖,于是就黑腐了。

关于夏季断水。我是一万个不同意。夏季断水的后果就是毛细根全部干死,秋天重新服盆!不信的自己把根拔出来看看是不是。所以很多玩家夏天没死,秋天一浇水,就黑了。

断水绝对是得不偿失,很多时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关于服盆缓根:夏天最好不要入某些木质化的老桩,原因不是不能服盆。而是夏天本来就是多肉的休眠期。整个新陈代谢都会变慢,包括对水的刺激反应,也会降低。所以在温度不适宜的时候很难发出新根。很多时候没等你坚持到它发根,就已经消耗的面目全非。

幸运的能活过来,但是也难免破坏整体的品相。最好的发根环境是微湿的环境。如何让植物知道自己应该醒过来了一个是温度,一个是湿度,干燥的颗粒土中,加上高温,让服盆变得异常困难。所以服盆期的植物我都会每天晚上朝着根部喷水,并不浇透,只为保持一个湿度而不积水。告诉它该醒了,赶紧生根吧:)

在自然界中,夏日休眠是多肉植物自我保护的手段,夏日炎热,干燥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新陈代谢来抵御恶劣的环境。

顺其自然吧,秋天再买,不要逆天而行,就少些纠结,再丑都别放弃,只要没死,来年都会美回来的,只要杆子在,不怕不逆袭。

最后,祝大家的肉肉都茁壮成长哦!希望这篇心得,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花友分享:多肉植物闷养


多肉植物闷养是不少花友崇拜的多肉养护方法之一,崇拜的原因主要是闷养可以快速看到闷养的效果,但是闷养并不是万能养法,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下是我个人对闷养的一些看法,小弟学疏才浅,只能说一些自己经验和看到的东西,欢迎各路大神前来指点、拍砖。

首先,我认为闷养是要分情况的:根不好的时候闷养绝对是属于自杀;闷养属于兴奋剂,短期改善状态可以,不能长期闷养;有些品种体形巨大,闷养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有哪个大棚大家看到整天盖着杯子在上面的?

所以,我认为闷养乃是一个不正确的养护方法,可以用来短期内改善植物的状态,而不能作为养殖的常态!

大家其实可以去看一些那些从小闷到大的植株,给它们换盆时候,它们的根无一例外的全部比较细弱,而长期在颗粒土中的(包括日本过来的植株)全部都是大萝卜根,这是为什么?我相信大家有些经验的都会发现这点,而十二卷最正常的状态恰恰应该是大粗根,也就是萝卜根。

其次,这些闷大的植株,一旦脱离了闷养的环境,叶面会迅速坍塌萎缩,就好像浑身的元气被抽尽一般,我这边就有一个例子,完全符合我说的这类情况,和它在一起的其他植株则都好好的,我不由得想到了当时别人给我的时候,它一直是被闷在一个鱼缸里的,鱼缸里湿度长期在90%左右。它脱离了这个环境,由于没有强大的根系做支撑,于是就不行了,当然它也没死,照样开花出叶子(新叶子都是饱满的),但是那些老叶子就跟腌过的黄瓜一样,想要养回来,首先要养出粗根,由于它的体形几乎已经是成株了,所以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暂时就想到这些,闷养确实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希望十二卷的花友们正确看待闷养,不要把它当作万金油,更不要误会闷养才是正确的长期的应有的养护方法。

有些花友,回复我,提到说大棚本身就是个闷养的环境,没错,大棚的确就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和闷养的原理很相似,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区别,大棚不会造成盆土表面长期潮湿,水分长期凝结,而小环境的时候靠杯子闷养则会如此,盆土表面空气无法和外面空气充分交换,长期过分潮湿,同时更容易发生倒根等严重问题,所以闷养本身是一个较为难控制的事情,不适合新手,前文也说过了,并不是闷养全部都是坏处,它的确有存在的意义,但是不能作为长期的方法去做,更不应该在教新手如何养护的时候,就很笼统的用闷养两个字一而盖之,这反而是误导。

《如何养多肉植物,花友养肉总结》由花卉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多肉种植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多肉植物花卉如何养植”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