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从古至今有大量赞美花的诗句、文章,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很多同道中人都会交流花卉的种植经验,其他人是如何解决花卉种植过程遇到的问题呢?下面的内容是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白紫多花色月季的栽培技术分享,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月季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花卉之一,而且代表爱和浪漫,是很多种植户选择的种植品种,福利来了,今天小编给大家红白紫多花色月季的栽培技术!爱花的伙伴们赶紧看看!

月季在各种礼仪场合,是最常用的、最受欢迎的大众花卉,月季色彩艳丽,花姿秀美,花色绮丽,千姿百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不仅如此,月季也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花卉之一,是欧美一些国家的国花。在全世界范围内,月季花是用来表达人们关爱、友谊、欢庆与祝贺的最通用的花卉,月季花,无论春夏秋冬,长开不厌,它生性简朴,插枝可活,枝繁叶茂,有着一种很强的生命力,它用那绚丽多彩的颜色,装扮着大地,点缀着生活。阳光下的月季花,生机盎然,有的洁白无瑕,有的姹紫嫣红,有的金碧辉煌,有的含苞待放,往往让人对它情有独钟。

红白紫多花色月季的栽培技术

1、选择水分充盈的红色、白色和紫色月季的枝条,将红色月季枝条的顶端从中心处切开5-20厘米,红色月季的顶端变为底部相连的两部分,

2、将上述红色月季的两部分再次从中心处切V型口,并且V型口的底部都位于红色月季的中心处,

3、分别将白色月季和紫色月季的枝条底部剪切成与步骤(2)中的V型口相配合的V型,并将白色月季和紫色月季的底部V型与两个V型口固定连接,

4、用胶带将红色、白色和紫色月季相连处的四周缠绕起来,并且胶带上涂上增长剂,完成了三色月季株体的培育,

5、将上述三色月季株体的底部斜剪成30-60度斜坡形,涂上生根剂,埋入土中,并盖上保温薄膜,待三色月季冒出新芽后栽种到花盆中。

栽种到花盆中之后,三色月季株体的主体部分即为三种不同花色月季的组合,开出的月季花颜色更丰富、更鲜艳。

其中(2)中两个V型口位置不相邻。

其中(4)中所述三色月季株体的顶部为三种月季枝条的联合体,并且白色和紫色月季体积各占25%。

这样三色月季株体的横截面依次为红色月季、白色月季、红色月季和紫色月季,这样生长出来的三色月季花色彩更自然、浓郁、均匀。

其中(5)中每15-20天洒水一次。红白紫三色月季的培育方法操作简单、培育出来的三色月季花色彩鲜艳、颜色过渡自然、均匀,同一朵月季花会开出三种主色彩和多种混合色彩,色彩更自然、浓郁、均匀。

月季培育方法简单,想拥有花海的伙伴们,小编分享的红白紫多花色月季的栽培技术赶紧收藏哟!

xZH52.cOm编辑分享

月季保护地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月季花又名月月红、月月开,属于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1~2m。花瓣5或重瓣,花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紫、粉、白、棕、黑和复色,有些品种花瓣上还具有不同的斑点、条纹或彩晕,多数具芳香。适于疏松、肥沃、pH值6~7、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多数品种生长的最适温度为白天15℃~26℃,夜间l0℃~15℃,能耐-15℃的低温和35℃的高温。喜相对湿度75%~80%,过干叶长不好,过湿则易生病害。花枝自萌发到开花夏季约45~50天,冬季60~70天。花一般自盛春至初冬开放。广泛种植的月季品种包括杂交茶香月季、壮花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地被月季、微型月季、树状月季等。

1. 月季定植

保护地月季栽培使用的栽培床,设置方法为:6m宽的棚分3个2m宽的种植墒,8m宽的棚分4个2m宽的种植墒。栽培方式采用垄式栽培法。定植前要施足底肥,以100平方米计,施入的基肥量应为堆肥或畜粪(牛、猪、羊粪)100kg、饼肥10kg、骨粉和鱼粉40~50kg、过磷酸钙20kg、草木灰20~30kg,于开挖定植沟时分层施入。

定植前,还应进行土壤消毒,消毒常用的化学药物有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甲基溴、化物、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 等。消毒时将药物撒于表面,并与表土充分拌匀,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药物消毒必须于定植前1个月进行。

栽植时,将植株立于定植沟内,使根系向四周散开,覆土后压实,浇透水。栽植深度将嫁接口埋于地下2~3cm为宜。株行距为15cm50cm。每100平方米栽植700~900株,种植密度因品种、苗情和环境而异,密度可作适当调整。温室栽培定植时间最好5~6月,10~l1月即可供花。定植后的定根水要浇到土壤的吸水饱和为止,可配合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ECI500倍液浇施防治地下害虫。

2. 栽后管理

(1)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的月季对保护地环境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小苗期和催芽期要求不能出现高温低湿或低温高湿的环境,温度要不低于30℃,湿度不低于80%。当温度低于30℃时,要关闭大棚侧壁和顶棚的通气孔,以提高温度。当湿度低于80%时,要在墒面、侧面和沟底泼水,增加湿度;孕蕾期和采收期温度要保持在26℃~30℃,湿度保持在60%~70%。此期间墒面不给水,墒侧面和沟底保持湿润即可。

(2)水肥管理

当新枝长出约10cm,并有较多的叶时,撒一薄层厩肥或活性淤泥。移栽第43天或压枝前第7天施硝磷酸铵3kg/亩+复合肥(16-16-l6)10kg/亩+普钙(P=17%)8kg+螯合肥2kg (N∶P∶K=2.5∶3.14∶1.6),浇施或沟施。压枝后第3天施尿素2kg+硝磷酸铵4kg/亩+硝酸钾0.5kg/亩+复合肥(16-16-16)8kg/亩(N∶P∶k=3.47∶1.52∶1.51),浇施。

(3)修剪与摘心

月季生长旺盛,所以必须重视修剪和摘心工作,保持月季良好的生长态势,达到控制生长和花朵数量,并有利于控制花朵开放时间。修剪时,要先除去老枝、枯枝、多余的茎和枝、病枝及伤枝,以及其他没有正常生长的枝条。修剪时要根据月季长势情况来决定进行哪种程度的修剪,如长势较好要进行高剪,即留15~20个芽眼,长势较差的要进行低剪,即留2~3个芽眼。修剪所用刀具要进行擦洗消毒,以保证切口的快速愈合。修剪切口应在腋芽上方0.5cm处,芽生长的反方向成3O度倾斜角修切,不能离得太远或太近,否则出余头坏死而枯缩下去、芽受损死亡和新枝被风断等现象。修剪时间:根据切花需要的时间,通常要提前6~8周进行修剪,迫使其休眠一周。修剪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更替修剪法,二是一次性统剪法。

摘心是在新梢生长到15~20cm时,将顶部去掉3cm左右,从而促进侧芽的萌发成枝,到一定长度再摘心1~2次,直到主侧枝能产足够花朵为止。摘心在定植初期是为了调整株形,开花后是为了控制花期。

(4)环境管理

浇施催芽肥前检查温室大棚的隔离措施,控制害虫的侵入。如果采用滴灌系统,要保证滴灌系统的正常工作。要勤检查棚顶及侧壁通风系统,保证其正常工作。浇施催芽肥前清除棚内棚外的杂草,拔除感病植株,摘除病叶,清理枯枝败叶和废花,保证大棚内外的卫生清洁。翻松墒面表土,可以与除草一起进行。翻土时不要挖得过深,以免损坏根部。

病虫害防治
月季栽培的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红蜘蛛、蓟马等,必须重视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雨季病害多发,月季发芽前喷施波美0.3~0.5度石硫合荆防治,消灭菌源。每周1次,连续2~3次。5月在发病之前用波尔多液喷施,每10天喷一次,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惊蛰后,昆虫先后从冬眠中苏醒并开始活动,注意防治。秋季是黑斑病蔓延的时候,应该在发病前就喷药加以预防,常用的药剂是70%的可湿性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5天喷一次,共喷3~5次便能较好地预防。千万墒不要等到植株发病再去喷药,那样病情已难以控制,被黑斑病侵染的月季植株将大量落叶,既影响生长,又影响观赏。

应用范围
月季可用于园林布置花坛、花境、庭院花材,可制作月季盆景,作切花、花篮、花束等。花可提取香料。根、叶、花均可入药,具有活血消肿、消炎解毒功效。

切花月季的岩棉栽培技术


切花月季的岩棉栽培过程和普通的切花月季生产过程极其相似,也是分为育苗、定植、管理、采花等过程,不同的是岩棉栽培的月季从一开始就是在岩棉上进行的。

育苗和定植 选择生长情况良好,腋芽没有伸出、带5个小叶以上复叶的芽,上方留1-2cm,下部留2-3cm剪下。经消毒后,在下切口上蘸上生根剂,插入预先浸足水的7.5cm或10cm的岩棉钵内。岩棉钵为正方体,四周由不透水的PVC膜包裹,上下露岩棉。月季插入深度约2cm,放置在间歇喷雾的苗床上,保持18℃以上的温度,经30-40天的时间,有根从岩棉钵下部伸出来,腋芽抽出小枝,此时可用EC值0.8-1.0ms/cm的营养液给插穗施肥,待枝条伸出5cm以上后,便可准备定植了。

岩棉板放置在高50cm、宽40cm的苗床上,苗床为封闭式,在一端或下部留有出水孔,可以将多余的营养液集中排出。在岩棉板上可以定植一行,也可以定植二行,但一定要保证每株苗能拥有3-4升的岩棉,来满足月季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需要,也可以以此为标准来确定其密度,苗床之间的距离一般为80cm-100cm,需要给同化枝留出充分的余地。

如果使用新的岩棉板的话,使用之前需用pH值5.5-6.5,EC值1.0-1.2ms/cm的营养液浸泡后再定植。定植后1周内只供清水,待根扎进岩棉板后开始供营养液。营养液的供给方法是:每天从上午8点开始,下午7点结束,分10次供液,每次供液时间为10分钟,由直径1.5-2cm的可控滴管输液。幼苗时,从定植开始30-40天内,可以少量供液,每天每株苗约需营养液100ml;成株每天每株苗约需营养液300-600ml,夏天需要的营养液约600ml,冬天只有夏天的一半左右。

植株管理 当月季长到30cm高或开花以后,将月季的枝条从基部折弯,使之倒向步道两侧,这种枝条称为同化专用枝,它的作用是为植株提供营养物质,不作为采花用枝条,同化枝上的腋芽不用整理,可以放任其生长,如果不是病虫为害,一般不会落叶,每株苗要求的最少同化专用枝是2-3条,密度小的同化专用枝可以适当增加。当同化专用枝有了保障以后,在植株基部向上长出的枝条就可以作为花枝使用了。当花蕾发育到一定程度,且达到出花的标准时,便将花枝从基部剪掉,达不到出花标准或受损伤无法成为商品花的可以从基部折弯,使之成为同化专用枝。由于采花的位置总是在植株的基部,所以操作十分简单,不用修剪植株的形状,这将给规范化的生产带来许多方便,这种栽培方法就叫拱型栽培法。

岩棉栽培的营养液管理

营养液的管理是岩棉栽培管理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在岩棉栽培的各个系统中,它们对月季的影响都无一例外会通过营养液对月季产生影响。在营养液的管理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营养液的成分与制作;二是营养液的浓度与输送。

稀释机每次将0.5L-1L的A液和B液输到一定容器的肥料桶内,然后加水稀释,之所以是每次输进0.5L-1L的A、B两种原液,就是通过每次输入原液的量来决定肥液的浓度,这样做起来非常方便和准确。施肥机将液肥的压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向月季供肥了。

营养液的浓度与输送 在利用时间进行控制供液的装置上,定植初期要24小时均匀供液,当月季植株长到30cm以上高,叶面的蒸发起主导决定后,主要集中在早晨8点钟以后晚上7点钟以前,这11个小时内供液。供液的次数一般8-11次,每次每株30-60ml,一天之内每株月季的需液量300-600ml。夏天蒸发量大,需要的液肥多,冬天蒸发量小,需要的液肥少,但肥料的实际需要量基本一样,所以冬天液肥的浓度(EC值)要比夏天液肥的浓度(EC值)大一倍。施肥机供肥的次数和数量还可以通过放在岩棉槽内的感应装置来决定,当岩棉槽内的液肥水位低到一定程度时供液,当高到一定程度时停止供液。为了保证月季的稳产高产,还要将大约20%-30%的残液通过岩棉槽下面的小孔排出去。为了减少这部分残液的损失,或者出于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还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例如进行循环式或补充式利用,目前这些研究成果还没有用在生产上。

岩棉槽内培养液的管理 岩棉槽内的EC值和pH值需要定期进行测量,在正常情况下,EC值最好保持在2.3-2.6ms/cm之间,pH值保持在5.8-6.2之间。当月季根基部的EC值过高时,肥料盐容易在岩棉内沉积,不仅会影响月季对水、肥的吸收,还会堵塞岩棉的毛细管。当根际部的EC值较低时,对旺盛生长的月季来说,则会造成植株生长细弱,花蕾瘦小,成花率低。根际部EC值的高低极易受环境变化和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影响。当光照强度大、温度高,植物生长处在幼苗期或春季修剪后,要适当降低培养液的浓度,防止根际部EC值的上升。反之当温度降低,阴雨天气过多和植株处在生长旺盛期的时候,则要适当增大培养液浓度。

pH值调节 pH值的调节是培养液调节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当月季根际部(岩棉槽内)的pH值高时,上部嫩叶呈铜色,芽和枝条的伸长迟缓,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产量降低。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月季个别抽条特别粗,花蕾也很大,表现出很好的品质,但产量明显降低。当pH值过低时,花茎变软,叶色没有光泽,甚至会使生长发育停止,此外还会缩短岩棉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栽培中硝酸根(NO3-)是影响液肥pH值的主要原因。在幼苗期或修剪以后,植株对肥料的吸收减弱,此时优先吸收铵态氮,而将硝酸态的硝酸根留在了岩棉内,造成根际部的pH值下降。而当光照强度大,植株生长旺盛时,硝态氮的浓度会降低,pH值则上升。

岩棉栽培的环境管理

温室内的温度管理 在冬季,保持18℃-23℃的昼夜温度最适合月季的生长。岩棉内的温度要注意不要低到16℃以下,如果到了15℃,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就会减弱。在冬天用暖气加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室内有暖气(风)不足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由于温度低,容易发生病害,所以安装暖气(风)时一定要把位置设计好。当连续降雨温室内的湿度很大时,在停雨的白天要开窗通风,如果由此造成温度较低,要在夜间通过暖气(风)增加温度。一般说来,只要是气温和岩棉内的温度之和能保持在36℃-40℃就应该没有问题。当夏天的气温很高时,为了达到周年供花的目的,可以用无孔输水管,通过18℃左右的地下水给岩棉降温,这样可将岩棉内的温度降低3℃-4℃,有效地减少由高温带来的切花品质低、枝条弱的现象发生。

CO2施肥 在土壤中栽培的切花月季,由于施用了有机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释放出CO2,但对岩棉栽培的切花月季来说,一经定植,往往要栽培几年,在这种情况下,到了温室封闭的冬季,CO2缺少是正常现象。经研究证明,CO2施肥在离地面0.7m也就是岩棉板上方20cm的位置最好,但要注意施肥要相对封闭一些效果才会更显著。

栽培技术分享万重山的作用


万重山又名山影,又因其形态名仙人山,山影拳等。那万重山的作用有什么呢?多肉植物万重山并不像许多绿化植物那样为人熟知。因此,许多居住者的要满足自己需求和生活质量,喜欢运用多肉植物万重山美化自己的家居环境。

万重山的作用:

盆景作用

万重山简称山影,又叫仙人山,这类植物形态奇特,清雅,很象一座座郁郁葱葱起伏层叠的山峦。虽是植物,表现的却是山石盆景的意境。

观赏价值

万重山株形奇特,似山石而有生命,用于装饰厅堂、几案等处,高雅脱俗,效果独特。

万重山栽培技术:

1、盆栽宜选用通气、排水良好砂质土壤。适量浇水,加强通风,保持冷凉。冬季要放在室内,温度一般不低于10℃,保持盆土稍干燥。万重山性喜阳光,耐贫瘠,易徒长。浇水要浇透,夏天3-5天浇1次水,雨季应控制浇水,使植株生长粗胖,株形优美。可以修剪美化株型。

2、万重山一般不需,施肥,每年在换盆时,在盆底放少量有机肥料即可,谨慎施用化学肥料,施肥浓度尽量低;也可用麻酱渣等稀释后浇灌。

3、浇水要间干间湿的原则进行,浇水不能有绝对的间隔期,根据环境掌握,否则容易引起烂根。

4、冬季越冬时,要在室外环境移入室内,不要放在窗子玻璃附近,夜间室温维持在5-10℃之间。如遇气温骤降,可以用塑料袋保暖。

5、万重山干旱闷热时,容易患红蜘蛛。同时,湿冷下容易患锈斑病,夏天靠近窗子玻璃附近会伤根,不要让花盆壁毒晒。

多花野蔷薇实生苗嫁接月季技术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个怎样用多花野蔷薇实生苗嫁接月季方法,多花野蔷薇具有极强生命力,可用多种方法培育月季苗木。

1科学化培育播种苗

1.1种子采集工作

在蔷薇花期之后,月季会结出果实,每年的8月15日左右,初期果实颜色较浅,在果实变成红色之后种子采集工作才能开始。果实收集工作如果太早,果实种子本身的状态并不能达到最佳状态,会影响种子本身的品质。因此,一定要对果实摘取的时间有科学性地规划。果实采集后,取出其中的多花野蔷薇花种子。充分去除果实中的果皮和果肉,用清水清洗,在处理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种子的清洁度,从而能够选取优良的种子进行播种。

1.2播种

播种主要分成2个部分:第一,对种子进行有效处理,把选取的种子放置在清水中,大概需要40h。接下来按照一定比例对其土壤进行有效配比,完成这一过程后,将种子与土壤放置在阴凉的位置中,并且定期进行浇水,防止其由于缺水出现死亡。第二,在4月初进行播种,播种位置应选择背风向,并且阳光一定要充足。在播种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定期消毒,还要根据天气状况保证其温湿度。出苗后,撤去地膜,加盖顶棚,主要目的是为了遮蔽阳光,避免由于阳光太强烈导致幼苗出现死亡现象。

1.3幼苗抚育

在出苗后,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6℃,温度不能过高也不太低,棚内温度超出标准要进行通风。在通风过程中需要对幼苗定期喷水,保证幼苗生长环境湿度,为幼苗良好生长提供保证。在幼苗生长1个月时,就应有效改变其生长环境,以保证幼苗能够适应外面的环境。并且在适当的情况下,拆除顶棚,避免出现病虫害,另外,在阳光过于强烈时,必须定期浇水。同时,还需要对幼苗喷洒一定程度的多菌灵,避免出现病害。

1.4有效管理生长环境

在幼苗进入生长期后,需要对其生长环境进行科学化管理。主要包括:对其进行松土、除草、浇水和施肥。在松土除草上,主要遵循早除草除了原则;拔出生长发育不良的小苗以及病苗。在除草过程中,应有效处理其根系,防止其再生长。除草时间主要是在雨后或浇灌后。另外,水肥管理需要根据其生长的实际情况以及天气情况进行,施肥过程中应避免化学肥料的使用。

2多花野蔷薇播种苗嫁接技术

在多花野蔷薇播种苗嫁接月季技术上,其主要嫁接方式有2种,即芽接和切接,2种方式都具有不同特色。

2.1切接技术

主要是利用萌芽期之前的月季花枝条进行嫁接。切接技术运用的时间大概在每年的第1季度,嫁接场所最好在室内,能够对各种温度和湿度等进行有效控制。并且切接过程中最好选用理想砧木,从砧木的横断面切出切口后,保证砧木接穗部分相对平滑,在完成后,对两者进行包裹,并用石蜡保证其水分不会被蒸发。

2.2芽接技术

相对来说,芽接的时间以及实践步骤相对简洁,首先芽接的时间大概在每年的5月或者10月。由于各项因素相对符合标准,因此,在芽接技术运用中,成活率相对较高。芽接在将砧木切出“T”字形刀口后,把接穗的叶子以及刺除掉,进行嫁接,长度大概在3cm,深度必须达到砧木的表层机理中,用塑料膜对其进行包裹,一段时间后进行查看,嫁接部分出现愈合组织,说明芽接成功,否则,需要重新进行补接。

总之,在月季的生长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嫁接或者扦插方式进行繁殖,但由于扦插技术应用在月季上,月季本身的成活率较低,因此,当前主要应用嫁接技术保证其实现有效繁殖。而多花野蔷薇由于其本身的独特特点,能够有效弥补月季花生长过程中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保证其实现良好发展。因此,对多花野蔷薇播种苗嫁接月季技术进行有效研究有其必要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藤本月季怎么养?藤本月季栽培技术


藤本月季也叫藤蔓月季、爬藤月季等,其花语是危险的美,花期5~9月,果期8~10月。原产地为中国,现多地都有栽培。藤本月季花型各异,花色艳丽,花期长,具有很好地观赏价值,园林中常用于攀附各式花架、走廊之上,可形成花柱、花墙、花海、拱门形等景观。

藤本月季高可达3~4m,本身无攀缘器官,需人工进行搭架或绑扎,牵引向上。果实呈红黄色,种子瘦果状,黑褐色。藤本月季喜阳光,耐寒,耐旱,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中生长良好。下面,小编就和您讲讲藤本月季的栽培技术。

藤本月季栽培技术

(1)育苗技术:藤本月季多采用嫁接繁殖,选生长良好的野蔷薇做砧木沙藏,于翌年2~3月剪取优良品种枝条做插穗,采用U型接法进行嫁接,嫁接后加强管理,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75~80%。

(2)栽植技术:于早春或晚秋选择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裸根栽植,按株行距1.5×2m,挖直径50cm,深30cm的栽植穴,栽后填土压实,浇透水。夏季需适当遮阴,生长期每隔10天追施肥一次。及时设立支架,将枝条由人工牵引绑缚于支架上,花后或花芽分化前,将病虫枝、重叠枝、衰老枝剪掉,利于新枝生长。

月季和君子兰的复合栽培技术


自古以来花朵都深受人们的喜欢,随着花卉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花卉种植技术被人们熟知。下文的内容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种植君子兰和月季,为君子兰营造生长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1.整地

把种植用的土地深翻后整平,然后撒上肥料和烧过的煤球渣,最后在东西方向整理出数条间隔设置的高垄,高垄之间的间距为56cm;

2.移植

在高垄顶上种植君子兰幼苗,在高垄之间的间隔里种植月季幼苗,然后逐一浇水,一周内,每天中午10点到下午3点的时间段用黑色网布在上方罩住,避免阳光直射对君子兰幼苗的伤害,等一周后月季幼苗成长后,对君子兰幼苗具有一定的遮阴能力;

3.管理

清除土地里的杂草和害虫,并进行补苗和雨季中的排水工作,气温高于25度时进行黑色网布的遮阳,气温低于0度时用塑料大棚保温;

4.收获

君子兰幼苗长成后分别进行挖掘并连根带土装入花盆中售卖,并在空穴中填土补种君子兰幼苗。

小贴士:

其中月季幼苗的间距是45cm,月季的植株较大,需要更大的间距来生长。

其中肥料为人类粪便、禽类粪便或者豆饼粉末中的混合物。

其中君子兰幼苗的间距是20cm。

墨紫含笑造林与抚育管理栽培技术


墨紫含笑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花可提取香精,是的香料和药用植物,木可以做家具等,可以说全身上下都是宝,那么跟着小编学学墨紫含笑造林与抚育管理栽培技术!

墨紫含笑造林与抚育管理栽培技术

1造林与抚育管理

1.1造林地选择墨紫含笑适应性较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喜生于山地阔叶林中,性喜肥沃湿润的土地,耐阴湿,耐寒性也较强。

1.2造林方式可以采取纯林造林方式,也可以采取混交造林方式。鉴于其生长较慢,从经济性、景观性及病虫害防治方面考虑,建议采用混交造林的方式,混交树种可以选择红椎、火力楠或杉木等树种。

1.3林地清理为尽量保留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造林采用免炼山清带整地方式,按行距3m沿环山水平方向清理出一条宽1.5m的种植带,将种植带中的杂草、大芒、灌木全部劈成低于20cm,清理出带外理顺并水平放置。

1.4打穴、施基肥、回土在种植带上按株距2m打明穴,造林密度为110株/667m2(如是混交,则混交比例为50∶50,即墨紫含笑55株,其它树种55株),穴规格为长×宽×深(50cm×40cm×35cm),挖穴后施复合肥0.5kg/穴,将基肥与部分表土搅拌均匀,然后回满穴,回表土时要求将穴上方1m2范围内的表土铲刮一层,深度不超过5cm,拣出石头、树根等杂物后将表土回至穴中。

1.5苗木选择选择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2年生苗,苗高50cm、地径1.5cm以上,苗木要求青绿,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1.6栽植及补植选择在早春一二场透雨后进行。栽植时,用松土压实,并培成“馒头状”。墨紫含笑枝叶较多,种植后须在穴周边用稻草或杂草覆盖,可以在干旱的时候起到保湿的作用。种植一个月后,及时检查有无死株、缺株并及时补植。

1.7抚育追肥当年5—6月及10—11月各抚育一次。第一次抚育时,以植株为中心,将其1m2范围内的杂草、树仔等全部铲除,并进行松土、培根作业,第一次抚育完成后即进行追肥工作,追复合肥0.3kg/株,采用沟施法,即在离植株40~50cm左右两边挖小沟施放肥料后覆土;第二次抚育全山劈草、扩穴培土。下半年结合天气及杂草生长情况可以适当喷施除草剂。次年劈草、追肥、培土抚育一次,追复合肥0.5kg/株;第三年进行劈草、松土抚育,追复合肥0.5kg/株。第一、二年,为促进其高生长与其它树种保持平衡,可以在当年下半年8月及次年6—8月加施1~2次尿素,每次施肥量为25g/株,并距树头30~40cm,以防止烧根现象。

2病虫害防治

幼苗可能发生叶枯病,考氏白盾蚧等病虫害。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用肥、水,注意通风透光,使植株生长健壮。引种过程中要注意蚧虫的发生情况,在蚧虫发生不多时,可采取人工刷除。造林后的墨紫含笑受青凤蝶幼虫危害较大,主要是啃食嫩叶及新芽,严重影响苗木的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且1年内多次发生。

防方法:在幼虫时期可进行喷施敌百虫等杀虫剂,由于青凤蝶1年可以多次产卵,多次危害,喷药的效果有限且成本高,需要在成虫时期进行捕杀,诱杀成虫可以在山场安装太阳能灭虫灯,但设备及维护成本较高;诱杀成虫的另一个方式是糖醋水诱杀,用剪刀将矿泉水瓶子从离瓶口2/5至3/5处剪开一个口子,从开口处放入2调羹蜂蜜+2调羹醋精+1调羹敌百虫,兑水至半瓶并摇均匀。用绳子绑好瓶口挂至林地中约1m高的固定支杆上,放置密度为10~15个/667m2,可以有效诱杀青凤蝶成虫。

墨紫含笑不仅花美,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目前市场前景比较大的苗木种植品类,所以以上小编整理的墨紫含笑造林与抚育管理栽培技术,种植户可以学学!

《红白紫多花色月季的栽培技术分享》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花卉月季栽培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