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我想每一个都非常喜欢花,所以很多人将花卉种养视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花卉种植的技巧和学问是需要学习和摸索的,种花达人怎么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鸢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土壤要求

鸢尾对于环境没有太高要求。春天种,秋天种都可以。鸢尾对于土壤要求不高只要排水性好,保证一定湿度就行。对于有些生长周期短暂的鸢尾土壤好是必须的。如果是在重土壤中,添加些泥炭啦、蛭石啦或粗沙子搅拌可以改良土壤。

温室控制

土壤的温度挺重要的,最低控制在5~8℃,最高别超过20摄氏度。土壤温度的高低会影响鸢尾的出苗。最佳温度在16~18℃之间。

温室里种植鸢尾,最佳温度为15℃。前三周左右温室里的温度保持在18℃。13℃或者在鸢尾可接受的低温度内会延长其生长期,同时增加鸢尾重量,但花朵易枯萎。

秋天温室里要保障光照充足,同时温室里的温度要低一些防止花朵枯萎。最好在10~13℃。植物生长阶段要考虑修剪叶片。

白天与黑夜的平均温度在20~23℃,低温控制在鸢尾可接受的范围内。温度高阳光少是花朵枯萎的重要原因。

在一些容易发生冻霜自然灾害的地区,培育过程最好在温室。生长的温度在夜间比较好。没有控温条件的温室应该早些关闭,这样会让夜间的温度更适合鸢尾的生长。白天要尽早的通风,以防止温度超过18℃对鸢尾伤害。遮挡阳光是控温手段之一,但是适量的光照还是要保持的。

排水要求

配备好的排水系统,可以使水更充分的土壤利用。这样也能使水分少造成的盐分积累的问题得以解决。

施肥要点

种植鸢尾前施肥的方法会造成鸢尾的根生长缓慢。施肥简单来说就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土地施不同的肥料。鸢尾不能使用磷肥和三磷酸盐肥。二磷酸盐肥可以使用。

清除杂草

鸢尾生长需要八到十二周,这个段过程中对土壤进行过处理之后,鸢尾生长中不用担心除草的问题。鸢尾种植后,一般用除草剂来去除杂草。但是注意不要对鸢尾造成伤害。

种球储藏

种球储藏温度一定要在30℃,切花的种球要立即种植。如不立即种植应在适宜温度中储藏。温度要达到种球的生长要求,一定要时常调温,保证种球的生长。温度保持在2℃,不能超过2~3周,这是最佳的选择。高于2℃的储藏温度会延长处理的时间,对开花起到不利作用。把球茎放在空置容器的底部中。储藏温度在2℃保持良好的通气性。种球不适合长久储藏,储藏时间过长对以后的茎叶生长不利,同时也容易收到青霉菌的感染。

要进行切花的鸢尾在种植期,保持足够的水分补给是很重要的。栽种前几天足够湿润,这样做能保证前期根的快速成长,而且根不易在栽种时受到损伤。用冷水浇灌在壤温度过高的时候比较合适。土壤温度高,种球成长会很快,切花的质量会不好。种的时候选在土壤温度低的地方比较好。夏天到来的时候在地上铺盖隔热的材料进行覆盖能防止阳光辐射过多。

XzH52.COM推荐阅读

巴西鸢尾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巴西鸢尾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巴西鸢尾兰属于鸢尾科植物,是一种美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花朵色彩丰富多样,形状独特,非常适合作为观赏植物种植。

巴西鸢尾兰的养殖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土壤:巴西鸢尾兰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中。在种植前,可以根据土壤酸碱度进行调整,保证土壤的pH 在6.0-7.0之间。

2. 种植时间:巴西鸢尾兰一般在春季和夏季落地生根。在北半球区域,最佳的种植时间是在4月至5月之间。在南半球,最佳的种植时间是在10月至11月之间。

3. 播种方式:可以选择直接播种或者使用球茎进行繁殖。如果使用球茎,先将球茎浸泡在水中24小时,让它充分吸水,然后将球茎埋入土壤中,埋入深度约3-4厘米。

4. 放置位置:巴西鸢尾兰喜欢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在选择放置位置时,应该选择光照充足且无大风的地方。可以选择阳台、庭院或花坛等位置,但需要避免过分暴露在直射阳光下。

5. 浇水:巴西鸢尾兰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也不能过量浇水,以免泥土过于湿润导致根部腐烂。一般情况下,每隔两天浇水一次,在夏季高温天气,可适当增加浇水频率。

6. 施肥:在巴西鸢尾兰生长期间,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开花。可以在春季开始施肥,每隔2-3周追加一次肥料。

巴西鸢尾兰的注意事项:

1. 避免过量浇水:巴西鸢尾兰虽然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过量的水分会导致根部腐烂。在浇水时,应确保土壤稍干时再进行浇水。

2. 控制温度:巴西鸢尾兰喜欢温暖的环境,但是温度过高会对植物生长不利。在夏季高温时,可以考虑减少阳光直射,或者在炎热的午后提供遮荫。

3. 病虫害防治:巴西鸢尾兰容易受到蚜虫和白粉虱的侵害。一旦发现有害虫存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其他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处理。

4. 及时除去枯叶:长期积攒的枯叶容易产生霉菌,影响植物的生长。定期清理枯叶可以保持植株健康。

5. 确保充足的阳光:巴西鸢尾兰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充分开花,因此要选择位置光照良好的地方,防止植株过度生长。

巴西鸢尾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控制好水分、温度和阳光,定期施肥和除虫,并及时清理枯叶。只有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让巴西鸢尾兰茁壮成长,展示出它绚丽多彩的花朵。

鸢尾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鸢尾别名蝴蝶蓝、蝴蝶花、铁扁担,鸢尾花大而美丽,如芍似蝶,叶片靑翠碧绿,似剑若带,观赏价值较高。鸢尾怎么养比较好了,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鸢尾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鸢尾耐寒性强,在我闻南方及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均能在露地安全越冬,春季萌芽早。喜生于排水良好而适度湿润之土壤,在砾石、沙土及较粘的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但怕渍水。

要求充足的阳光,亦能耐半阴。

其花芽分化在秋季8~9月间完成。春季根茎先端之顶芽生长开花,在顶芽两侧常发生数个侧芽,侧芽在春季生长后,形成新的根茎,并在秋季重新分化花芽。花芽开花后则顶芽死亡,侧芽继续形成花芽,如此反复更替。

鸢尾的繁殖方法

鸢尾以分株繁殖为主。当根状茎长大时就可进行分株繁殖,可每隔2-4年进行一次,于春、秋两季或花后进行。分割时每块必须带有新芽2-3个,立即迸行栽培,栽后灌水,这些分株苗在来年春季均可开花。为了加快繁殖速度,也可利用地下茎进行根插繁殖,方法是把地下茎切成小段,每段保持2-3节,然后将其埋入20摄氏度的湿砂之中,节部可萌发不定芽而长成新株。

鸢尾栽培与管理

根据鸢尾的生态习性不同,栽培管理可分为陆生根茎、水生根茎和鳞茎三种类型。陆生根茎类鸢尾:如德国鸢尾、香根鸢尾等,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一般排水良好的壤土都适宜栽种,而在富含腐殖质的粘质壤土中生育表现更好。对土壤pH值,以中性偏喊最好。栽植前,土地要施腐熟的堆肥和骨粉、草木灰作为基肥。经过充分翻耕后,按25-30X45-6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栽植要掌握浅栽而将根茎周围的土压紧,不宜深栽和根茎与土接触不紧密。栽后浇一次水,以后则根据植株生长情况与天气状况进行水分补充。一般以略带干燥,不使土壤含水过多;特别在夏季高温季节,水多常常引起病害。但是在抽葶开花时,需要加强肥水,使花梗长而粗壮,花大而色艳。花前追肥可施复合化学肥料,也可用稀薄的人粪尿、鸡粪水等。植株到秋后枯黄后,应清除地面枯叶,冬季不须覆盖便可安全越冬。

水生根茎类鸢尾:如玉蝉花、燕子花等,要求栽植在潮湿洼地和水体浅水区域。栽植前同样霈要施以基肥和翻土。在早春或植株开花之后进行分株栽植。水生根茎类鸢尾,在生长期中,水深保持在10-15厘米较合适,即植株基部全部浸在水中。到冬季植株进入休眠后,株丛基部应露出水面,但土壤仍需保持一定的湿度。

在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株丛上应覆盖厩肥或草等物防寒。

鱗茎类鸢尾:如西班牙鸢尾等,喜肥沃轻松的沙质壤土。栽植地要求排水良好,避风向阳。10月间进行栽植。栽植距离按鳞茎的大小而定。大鱗茎在翌年春天就能开花,株行距为10X20厘米,鱗茎栽植深为9-12厘米。小鱗茎次年不能开花,系培养大球,株行距可采用5-6X20厘米,栽植深度为3-5厘米。栽植后浇1次透水。

越冬时需要覆盖保护。翌年春季开花后,老鱗茎消失,新生鳞茎进入积累养分阶段,因此加强肥水管理,可以保证新鱗茎充实和肥大。追肥可用复合化肥和人粪尿,浓度宜淡。6月后植株进入休眠期,地上叶祜后,挖出鱗茎平铺凉爽通风处。

鸢尾病虫害防治

鸢尾的病虫害不多。常见的病害有白绢病和锈病。

白绢病:在植株营养不良和土地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发病后植株基部产生黑褐色的湿腐现象,-随后出现白色

羽状菌丝体,并向上下蔓延,最后植株黄萎祜死。防治方法:拔除病株烧毁;土壤用1%福尔马林液浇灌消毒;植株在染’病初期,喷布800倍退菌特,每2周1次,连喷3-4次。

锈病:本病易在花后发生。发病多从外围老叶开始,最初叶面发生小的棵粒突起,逐渐扩大呈黄褐色,或成黑斑,而后叶片迅速枯干。防治方法,早期喷波美0.3度石硫合剂预防;发病后喷布800倍的80%代森锌液。

荷兰鸢尾的栽培管理和注意事项


鸢尾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叶互生,2列,剑形。花蓝紫色,蝶形,外列花被片的中央面有一鸡冠状白色带紫纹突起,反折。蒴果狭长卵形,有六棱;种子多数,圆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原产我国中部,多生于林下、山脚及溪边的潮湿地,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以供药用和观赏。鸢尾花形较大,可用以布置花坛,亦可盆栽.

鸢尾又名兰蝴蝶、草玉兰、蝴蝶花。鸢尾属鸢尾科鸢尾属,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其地下具根状茎或鱗茎。叶基生,扁平嵌叠,线形或呈剑状,具多行平行脉。花茎自叶丛抽生,单生或有分枝,上端着生1朵或数朵花,排列成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被通常二轮连合成简,外轮3片花被裂片大,下垂或反卷,称为垂瓣,有些种类的垂瓣还有须毛;内轮3片直立或呈拱

形,称作旗瓣;花柱分枝为3,扁平呈花瓣状,向外翻展覆盖雄蕊。蒴果,长圆形,3-6棱,内有多数种子。种子扁平,棕褐色。鸢尾地下茎可以人药,能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及痈疮。

蝴蝶蓝多采用分株繁殖。当根状茎长大时就可进行分株繁殖,每隔二至三年于春、秋两季或花后进行。在入冬前使植株充分生长,不影响花芽分化。分割根茎时,每块至少要有一个芽(二至三个芽最好)。

如大暈繁殖,可分割根茎,扦插于摄氏二十度的湿砂中,使其生长不定芽。铁扁担在栽植前施入腐熟的堆肥,也可用油粕、骨粉、草木灰等作基肥。生长期可追施化学肥料。

定植前准备

荷兰鸢尾在栽培期间需要相当水分,故以具有保水力,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为宜,排水不好容易引起白绢病等病害。连作时,务必用氣化苦或溴化甲烷进行彻底的土壤消毐。

至少在定椬前2周,尽早地施入基肥,荷兰鸢尾以基肥为主(若要施用追肥,除了液肥之外,肥料积存于叶的基部极易发生毛病),避免速效性肥料,而以使用有机质肥料或缓效性

复合肥料为理想。可用腐熟的堆肥,或油粕、骨粉、草木灰为基肥,每1000平方米以氮、钾各15千克、磷20千克为标准。

鸢尾容易受土壤中肥料浓度的影响,肥分稍多或盐类浓度髙,则导致生育障碍而停止发育。因此,若搭有栽培棚架,一定要拆除其覆盖物,使其充分淋雨,以降低土壤盐类的浓度。

为防止发生球根腐败病,在冷藏前,将球根于1000倍百菌清或多菌灵溶液中浸泡30分钟以消毒。干式冷藏有时球根会干燥.故应常检査,并适当补水。

定植后管理

定椬后立即充分澝水,以后也要注意灌水,避免土壤干燥。9月定植霭用寒冷纱(遮阳网纱)遮光1-2周,10月上旬以后定椬者可不遮光,遮光材料宜逐渐除去,以防因遮光之剧变而引起盲花现象-生育适温为13-18摄氏度。荷兰鸢尾最好任其在露地生长,直到夜温降至15摄氏度左右时,覆盖塑料布加以保温,冬天加温最低保持在5-8摄氏度左右,不论何时,白天

要充分换气,以免升到25摄氏度以上。

约3-4天灌溉1次,当花蕾开始伸长时,为使茎叶坚实,.须节制灌水。

病虫害防治

荷兰鸢尾的病虫害颇多,病害有嵌纹病、白绢病、软腐病、黑斑病及球根腐败病等,虫害有编蝠蛾、燕菁夜蛾、根瘤线虫等。防治方法:先以氣化苦等做彻底的土壤消毒;定植前或定梢后用托布滓等喷洒防除。

兰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光照

春天、夏天和秋天可以放在室外养,以接受充足的光照。不要太阴暗,不然会影响长势,也会阻碍开花。在冬天一般放在室内养,同样要选择一个光线良好的位置。另外,还要注意光线的均匀,可以适当转动兰草的位置,让各个方向均匀接受光照,不然会植株会由于趋光性而导致歪斜。

二、土壤

要选用透气性、透水性好且肥沃的土壤。具体可用泥炭土、园土加苔藓等配制。可在盆底多留下几个孔用于排水。

三、浇水

当土壤即将干燥时要及时补水。不过,量要控制好,不论哪个季节都不能积水。兰草在夏天对水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多,一天需浇两次,早晚各一次。冬天浇水要少,适量补充即可。最好用雨水或泉水,自来水要暴晒之后再用。

四、施肥

施肥次数不用太多。每半个月一次豆饼水,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另外,还需每隔一个月使用一次磷酸二氢钾。夏天最好不施加。

五、修剪

主要的任务是将干枯的枝条和叶子剪掉。这样既可以促进新生枝条长出,又可以增强植株的透风性和透光性。

榆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

它通常都是生长在沙地,丘陵或者山谷等地,因此一般的土壤就能满足需求,适应能力强。但养殖时最好用排水好的肥沃土壤,可以用粪土和草炭土混合配制。

二、光照

榆树喜光,养护时要提供给它充足的光照时间,每天不能少于8小时,如若不然会导致枝叶变的细少,生长速度变慢等现象。

三、浇水

它不能生长在盆土过于潮湿的环境中,养护期间浇水不能过量,即使是在高温季节也不能随意补水,稍微干燥反而利于生长,但是一旦湿度高根系容易腐烂,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枯死。

四、施肥

它在生长旺季消耗的养分多,要勤施肥补充,半月左右施加一次腐熟的饼肥,并配合氮磷钾肥料。此外,在入冬前也要施加一次磷钾肥,提高抗寒性。

五、注意事项

它在生长期间容易出现叉枝,杂枝,因此要及时修剪。修剪时间通常全年都可以,但注意夏季和雨季不能多剪,避免高温或者高湿情况养分流失的多,导致枯枝。

仙客来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殖环境

1、土壤:适合疏松透气的微酸性营养土。

2、光照:比较喜光,但是夏天不可见阳光直射,还是以散射光为主。放在阳光充足处,要经常挪动它的位置,使它见光均匀。

3、浇水:它耐一定的干旱,但是它的生长季要保持土壤微微湿,不可以积水。可以采用坐盆法浇水。

4、施肥:它比较喜欢肥料,但是也不宜施用浓肥,浓度过大会“烧黄”,除了夏天停止施肥之外,其他时间,十天半个月施一次稀薄的肥水即可。

二、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将它的种子放置在在30-到35度之间的水温中浸泡24小时,播种之前先将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再进行播种,此时播种的土壤湿度要达到90%左右。

2、扦插繁殖:选取健康的茎干,茎干直径要大于3厘米,要有2处以上的芽眼球茎做分割,采用直切的方式,保证每一处都有一个芽眼。切除后再用草木灰处理,再进行扦插。

三、常见的病虫害

像常见的病害有卷叶虫、软腐病等,发现之后对于害虫可以人工捉除,也可以用0.15%-0.2%浓度的退菌特进行喷洒。

四、注意事项

1、休眠期:夏季是仙客来得休眠季,对于肥料和浇水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夏天就要停止施肥,保持盆土微微湿润。

2、换盆:使用新盆需要进行杀一下毒,一般选择在清明左右换盆,换盆后可以适当施肥。换完盆之后放在15度的环境下进行养护即可。

垂盆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殖环境

1、土壤:一般的土壤都能生长,可使用田园土、中性土等进行养护。

2、光照:垂盆草怕特别强的阳光环境,宜用散射光养护,夏季适当遮阴处理,切不可阳光有猛烈的阳光照射。

3、浇水:垂盆草不耐涝,种植时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生长快,生长速度快,需水量比较大,应及时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潮湿。

4、施肥:在其生长过程中每半月施一次复合化肥或者有机肥,提供养分供给。不可施入浓肥,会造成根系烧坏。

二、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直接选取健康的种子,播入土中养护即可。

2、扦插繁殖:在5月到8月份这段时间,选取大约5厘米左右的健康强健枝条,切口要平整、干净,等枝条晾干了之后再进行扦插。

三、病虫害防治

主要的常见的一些病害,如炭疽病,白粉病,主要为害垂盆草的叶和花。一旦发现,可用代森锌、百菌清等药物进行喷洒。

四、注意事项

休眠期:冬季是垂盆草的休眠季节,这个时间最好要停止施肥,浇水的话也不要过于频繁,可以用手摸摸土壤,干了就浇,不干就不浇。等到它叶片全部枯萎之后,再浇足水,进行防寒度过冬季。

莲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选盆

盆栽莲花选用的花盆要足够的大,一般来说盆的直径要在60厘米到80厘米以上,这样的话,莲花的藕才会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像碗莲这种小品种的花盆,可以放在小点的容器中养护,但是最小也要不小于30厘米。

二、土壤

栽植盆栽的莲花时,可以选用自然的塘泥或是水体里的淤泥,也可以使用园土、黄土、黄沙按照4:1:3的比例来混合使用。

三、施肥

在栽种前要施加基肥,可以使用腐熟的饼肥或是鸡粪来作为基肥。

四、注意事项

盆栽莲花在养护过程中必须要见全光照,所以它更适合在室外养殖,在室内养殖很难达到这个条件。

《鸢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养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