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想信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有关花的句子,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种植花草光有喜爱是不行的,要学习相关知识,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季盲枝的原因(附图)”,希望对您的种植花草有所帮助。

不少初种月季的花友不了解月季盲枝的原因,盲枝是某些植物的一些新梢因无法完成花芽分化全过程,而出现花芽败育,这种不开花的新梢称为盲枝,下面我们来看两张月季盲枝的图片。

下图是月季盲芽,该类是较为典型的盲芽形式,只需要摘除即可,在刚萌芽阶段即可判断,用手指拧掉。

下图是盲开花枝,此类是在主枝或侧枝上抽出开花枝,最后花芽无法形成,最终导致无法开花的情况,其摘除方式可参考以下2种方式。

1剪至芽点最基部以上健康饱满的潜伏芽点处,如果枝条是朝上,建议切口形成马蹄口防止雨冲击导致感染。

2如芽点基部已有潜伏芽点,将该开花枝剪光,留下前端营养储备组织即可,大部分藤本月季和大型的奥斯丁月季冬季修剪也可参考次方法修剪。

月季盲枝的原因:

1.光照不足

原理:光照不足会影响月季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花芽的形成,理论上不同品种月季需要的光照强度为3-6万lx,最低需要1.5万lx。

处理方式:加强采光率,修剪掉部分遮挡的重叠枝交叉枝,必要时进行补光。

2.温度过低

原理:月季最适宜的光合作用温度为15-35度,在15-5度这段弱光合作用且未达到休眠期时间再加上冬季本就光照少是更为容易导致盲枝产生的。

处理方式:霜冻区去掉弱小花芽(3cm内),留待春天再萌发。

3.缺肥

原理:盆栽月季由于土壤有限,无法快速有效的吸收营养,在有较多枝条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弱枝以及盲枝。

处理方式:上盆的时候放底肥,平常可加缓释肥,冬季换盆补肥。

4.土壤板结(缺水)

原理:盆栽月季长时间不翻土,不换盆,少浇水,土壤板结后更易缺水,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低,另外土壤板结后也难以从水分中去吸收养分,更容易盲枝。

处理方式:配疏松透气的土质,时常翻土,冬季换盆上肥,勿忘浇水。

5.水涝(晚上浇水)

原理:在弱光合作用下进行大量的浇水,月季吸收过量的养分以及水分却无法有效的进行光合作用,容易导致月季徒长,枝条变弱,增加盲枝的可能性。

处理方式:不要在非高温的晚上浇水,配疏松透气的土壤,花盆不要积水。

6.修剪

原理:盆栽养分有限,弱枝、内向枝条、交叉枝条、重叠枝条难以获得较好的光照以及养分,更易盲枝。

处理方式:修剪弱枝(可选)、病枝、重叠枝、交叉枝,保证月季有一个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xzH52.Com阅读延伸

月季盲枝修剪


本文我们来说说花友关心的月季盲枝修剪的问题,所谓月季盲枝就是月季不再生长的枝条,大多是由于缺少营养导致的,当然也有光照不足等原因。

在说月季盲枝修剪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枝条是盲枝,一般来说停止生长或顶端无芽点的枝条我们叫做盲枝。简单的说就是枝条虽然绿油油的,但是不生长了,一般盲枝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叶子比正常的枝条叶子比较多,比较密。

其实我们日常的月季修剪,有一部分就是在修剪盲枝。

既然了解了月季盲枝,那么我们要如何修剪呢?其实很简单,我们沿着盲枝往下看,把上面部分减掉,保留下面的芽点,当然如果下面的芽点不够壮,我们还可以继续往下修剪,这个也是没有关系的。

月季盲枝除了修剪之外,还需要及时补充肥料,前面我们说了月季出现盲枝主要是因为营养不良(整体缺肥或者养分被其他枝条抢走),所以及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月季盲枝修剪我们尽量早发现早修剪。

月季盲枝的防范方法


月季盲枝是很多养月季的花友所不愿看到的,月季在正常的肥水管理后,仍孕蕾少,多盲枝主要是生长势差造成的,一般有以下原因:

1、没有及时翻盆

月季的生长量大,开花量多,在生长期间需要补充充足的养分。盆株经一个时期的生长后,不但盆内长满了根系,而且土壤变得板结,土中的养分也消耗殆尽。所以一般应每隔1~2年于早春萌芽前翻盆一次,剪除一部分老根并换上疏松而肥沃的新土,才能保证月季正常的开花。

2、没有合理修剪

月季在当年生的粗壮枝条上才能开花,而冬季强修剪是保证萌技粗壮的关键之一。修剪通常在12月下旬进行,修剪除剪去病弱枝、交叉技外,留3~4根当年生的壮枝,并留基部的3~4个芽,剪去上面的部分。春天发芽后剥去内向校和衰弱技,让留下的枝条集中养分生长开花。开花期间,在花朵凋谢后应及时剪去残花及下面的2~3张叶片,并剪去过密枝与下面的弱技,以利通风透光,并促使剪口芽萌技开花。

3、光照不足

月季喜充足的阳光。过阴时,植株生长势衰弱,盲枝增加,开花量减少。

根据以上的原因对症处理,会减少盲枝的发生。

注:盲枝的定义,某些植物的一些新梢因无法完成花芽分化全过程,而出现花芽败育,这种不开花的新梢称为盲枝。

月季花盲枝是什么原因


月季花是一种花色很多的花种,花朵看起来非常美,深受大众栽培者的喜爱,很多人都购买月季回家栽培后经常遇到月季盲枝的问题,那么月季出现盲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要怎么办呢?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吧!

一、原因

1、什么是盲枝

很多朋友甚至都不知道盲枝是什么意思,小编没猜错吧,盲枝指的就是在植物的生长中,会有植株或茎干发生停止生长的现象,或它的顶部已经没有芽点,月季花在生长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枝条,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枝条都是绿油油的,实则它们已经停止发育了,以后一直就是这个大小和样子了,另外是盲枝的枝条上叶子会比健康的枝条叶子密集,要多。

2、因素

月季花出现盲枝大多数都是因为其生长条件不足及缺肥导致的,养分运输不均衡导致局部枝条停止发育,当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光照不足也会受到影响。

二、解决方法

1、修剪

对于月季的盲枝,我们需要从两个要点下手,首先就是修剪了,如果发现盲枝就要趁早将盲枝剪去,每次修剪都要检查盲枝,只需要剪去盲枝即可,将枝条的顶部剪去只留下半部分的芽点,另外如果下半部分已经没有芽点的可以继续剪去,将这些枝条减掉即可。

2、养护

除了修剪之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养护,前面说到了盲枝就是其生长条件不足,导致缺乏营养引起局部盲枝,养殖者一定要在其生长期尤其是花期给足营养,处于花期的月季养分消耗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要给足充分的光照,不要将它放在阴暗的地方,平时要多抽一些时间出来管理。

怎么分辨月季的盲枝(图片)


很多花友在种植月季的过程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小到浇水、修剪,大到病虫害防治,没有一点省心的。今天我们说的是怎么分辨月季的盲枝,只有早发现才能早改进,毕竟盲枝的出现,说明我们对月季的养护还有改进空间的。什么是月季盲枝理论概念就不说了,用大白话简单的说一下月季盲枝,比如一盆月季各个枝条都开始曝出新芽,有的生长良好成功孕育出花蕾,而有的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停止生长,在顶端部位戛然而止,在顶端停止生长的这样的枝条称之为盲枝。

上图红圈内黑色部分,正常情况下这里是花芽,可以孕育成花朵的,但是这个枝条这样的状态下就不动了,所以称它是盲枝。

上图也是月季盲枝,没有画圈,花友们可以自己对比前一张图,和月季盲枝的意思,审一下图。

我们在结合月季正常枝条来和月季盲枝对比一下,这样更容易理解。在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枝条顶部有一个很健康的芽点,而盲枝则没有,也许开始有,但是后来就没有了,因为它生长停滞了嘛。

看到这,花友应该能分辨出月季盲枝了,下面我们再进一步了解一下月季盲枝,月季盲枝的产生,是间接反映出我们在养护月季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光照、温度、肥料等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月季盲枝的产生,当然了,月季并不是百分之百没有盲枝的,有个别盲枝是正常的,千万不要小题大作。只有出现大量盲枝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留意自己的养护方式了。
对于盲枝的处理,无非就两种方式,剪掉或者保留,两者都可以,没有什么太大的讲究,因为即便是盲枝,在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它依旧是可以继续生长的。而直接剪掉盲枝,也不会对月季有什么影响,所以剪或者不剪都可以。
另外,建议大家阅读一下:月季盲枝的原因(附图)

花友谈月季的种植心得(附图)


月季花喜肥,也喜阳,而且它能耐受大肥。我主要的花肥时是用做豆浆剩下的豆腐渣发酵后兑水稀释后浇灌的,稀释比例为肥汁20%,水80%,开春就每星期施一次肥,见花蕾时在肥水里泡一些钙镁磷化肥。只要盆土见干了就先施肥,第二天再浇水。所有的月季都能开出很大的花。

换盆一般没2年换一次,不过那盆多花的月季因为根伸出了换盆很多就没有换过盆,只是施肥再勤一些。

月季防病心得,每年开春时不管有没有病都用农用链霉素加另外一种杀菌的药喷洒,预防月季的黑霉病。月季很容易得这个病,得病后再治疗就会影响开花。所以防范为主。

以前我也用过鱼内脏发酵当肥料,因为听人家说月季喜荤肥,实践证明这个方法不是很好,而且味很大,肥效不如豆腐渣。发酵的豆腐渣我是用一个有盖的涂料桶沤肥的,在涂料桶离地15厘米处打洞装了一个水龙头,沤豆腐渣时把我喝剩下的茶叶一起放进去,因为我喜欢和铁观音所以茶叶量很多,这样臭味能去掉不少,加上稀释比例较大味就很少了。

去年我其中的一盆月季在冬天也能在没有空调的阳台里开花。在上海冬天室内温度也只有5度,所以能开花真是不易,可能就是进室内前施肥多的作用吧。总结一句话。要想月季多开花,阳光充足肥当家。

以下是2012年冬至时开的月季花,当时室内温度为5度左右。

以下是今年5月开的各种盆栽月季花。

月季根瘤病的防治方法(花友篇附图)


说起月季根瘤病的防治方法(也叫根癌病,其实严格区分的话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目前仍没发现有效的根除办法,此病易传染(特别是地栽),如果地栽发现病株建议刨除销毁,然后对病株附近土壤用消毒杀菌杀虫,短期之内不要再于此处栽种月季。

如果是盆栽,严重的话建议直接连盆一块扔掉,轻微且实在不舍得扔的话可以试着治疗一下,但必须隔离,治疗效果不好的话还是得扔。

总起来说月季根瘤病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嫁接苗得此病的概率远大于扦插苗,所以建议大家尽量选购扦插苗。

2.花友们网购月季收到苗时务必仔细检查根系,发现病株拍照后(待维权时用)立即销毁。

3.栽植前用抗根癌菌剂K84三倍液蘸根(此为有益活性菌剂,使用后根部尽量不要再用杀菌剂)。

特别介绍一下抗根癌菌剂K84:K84菌剂是一种生物菌剂(就像狂犬疫苗一样为生物活性菌剂),在土壤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优先定殖于伤口周围,并对根癌/根瘤病菌产生专化性抑制作用,预防根癌/根瘤病发生和危害,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防病效果好、持效时间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4.扦插和嫁接时必须保证母本月季无此病害,不要从根瘤病株体上采集插穗或接穗,隔绝传染源。

5.普通土壤中月季根癌病病原菌含量较少,感染几率很小。一旦发现土壤被病原菌污染,可对土壤进行消毒,药剂的话氯化苦消毒效果较好。

附氯化苦使用方法:将盆土或苗床土摊开,厚度为30厘米,耙平稍加拍实,在土面上划成边长30厘米的方格,每格中心掘挖1个5~10厘米左右深孔穴,每孔穴注入氯化苦3~5毫升,待渗下后立即将孔用土壤或介质填满。所有方格全部注填后,上面覆盖塑料薄膜,覆盖7~10天后掀除塑料薄膜,上下翻动到无刺激味时即可。消毒最佳土温为2-15度,1度以下效果不佳。如果数量不多,可将盆土装入塑料袋内,再按上述比例放入氯化苦,并将塑料袋口捆严,经1周后也可达到消毒目的。(注意此药系剧毒,施药时必须采取防毒措施,具体注意事项可问度娘)。

6.对碱性土壤应施酸性肥料酸化土壤,使之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7.剪枝、嫁接前要对刀具高温或用酒精、10%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对造成的伤口要及时消毒保护,减少线虫或根瘤、根癌病菌的侵入。

8.合理施肥。强壮的树势可以增强植株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增施有机肥,并在保证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钙肥,培养健壮的植株,能提高植株对根瘤病的抵抗能力。

9.病害不很严重的植株,可用消毒后的利刀切除肿瘤,注意一定要深切至木质部,然后用500至2000倍链霉素涂抹伤口。也可用300至400倍的402(乙基硫代磺酸乙酯)浇灌配合治疗。

10.要及时销毁病株。病原菌在寄主肿瘤组织表面存活,在组织残体上可存活1年以上,为防止进一步的扩大传染,应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周围的土壤用氯化苦或10%福气多颗粒剂进行消毒。

月季掉叶子的原因


不少花友遇到月季掉叶子的情况,特别是新买的月季,还会出现花朵垂头、不断掉叶,继而有枯死迹象,月季掉叶子的原因一般来说可能有四种情况:

1、生长环境闭塞:月季生长期为3月至11月。此时间段最为重要的生长条件是通风良好,闭塞的生长环境会使月季花朵迅速萎蔫、落叶和枯枝死亡。

2、缺少充足光照:月季花的第二个生长条件是必须有充足的日照。月季植株属强阳性全日照花卉,阴蔽无阳光的环境会使月季长不好。

3、尽量室外生长:栽培月季尽量设法取室外环境,满足月季花的野性生长习性。室外盆栽月季需供水充足,谨防缺水干枯。

4、月季用盆宜大:月季由于花期长,耗水耗养多,根系发达,因此喜土层深厚,用盆宜深宜大。小盆浅盆长月季会增加管理麻烦,稍有水肥疏忽,月季花就会干枯。

相信《月季盲枝的原因(附图)》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花卉知识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月季的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