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为此,很多人都倾情投入到花卉的种植中去!种植花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遇到种植难题如何解决呢?鲜之花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芍药栽培八步骤”,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芍药别名白芍、杭芍、亳芍、川芍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其根入药有平抑肝阳,敛阴养血,收汗缓中之功效。

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整地施基肥。选择土层浓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田块种植。每亩均匀撒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60公斤作基肥,深翻60厘米,耙细整平。

二、选种繁殖。芍药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等方法,生产上多采用分根繁殖法。秋季结合收刨芍药,选取根粗长均匀、顶芽粗壮、无病虫害的芍药植株,把直径0.5厘米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药,留下具有芽头(也称芍头)的根丛作种用。将作种用的芽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分块(也称芍芽),每块以带粗壮芽2--3个、厚度2厘米左右为宜。每亩芍药根的芍芽可定植3-5亩大田。芍芽应随切随栽,如一时栽不完,可将芍芽贮藏到20厘米深的湿沙坑内。

三、栽植。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栽植,宜早不宜晚,最迟不超过10月下旬,否则芍芽已发新根,会影响芍药的产量和质量。为出苗整齐,便于管理,应将芍芽按大小分级进行穴栽。栽植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深12厘米、直径20厘米;穴内先浇足水,水渗下后在穴底铺4厘米厚的腐熟厩肥,其上覆土4厘米厚,压实后将芍芽芽尖朝上放入穴中间,每穴放芍芽1-2个。栽后每穴培土10-15厘米高。越冬前要浇足防冻水。

四、中耕除草。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去除培土,并松土保墒,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的2年内,每年应中耕除草3-4次;以后每年在植株萌芽至封垄前应除草4--6次。夏季干旱时应中耕保墒;冬季结合中耕进行全面清园,以减轻病虫害。

五、肥水运筹。芍药是喜肥作物。除施足基肥外,从栽后第2年起,每年需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中耕除草后,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2000公斤;第2次、第3次分别在5月和7月,每次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公斤、饼肥25-3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芍药喜干怕涝,一般不需浇水,仅需在严重干旱时一次灌透水。多雨季节必须清沟排水,否则淹水6小时后会导致烂根而全株枯死。

六、剪花去蕾。药用芍药在栽后第3年开花。开花后除留种植株外,于4月底至5月初的早晨,将初绽的花蕾从花茎基部轻轻剪下,作插花或切花,以利于集中养分供应根部生长需要。

七、病虫害防治。危害芍药的病虫害有灰霉病、锈病、软腐病、蛴螬、小地老虎等。灰霉病可用甲霜灵、波尔多液等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敌唑酮、敌力脱等防治;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加瑞农等防治;蛴螬、小地老虎等用甲基异柳磷、辛硫磷、呋喃丹等药剂灌根或顺垄撒施防治。

八、采收。一般于栽后第4年的8-9月,选晴天采收芍药的老根。采收时,先割去植株茎叶,然后挖出全根,除去泥土,将主根和侧根剪下待加工。

xzH52.Com阅读延伸

芍药怎么养?芍药栽培技术大全


芍药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常常被人们称为“花仙”和“花相”,在古代还被赞誉为爱情之花。既然芍药这么美,那要怎么养呢?欢迎阅读由小林给各位花友带来的“芍药栽培技术大全”。

一、芍药栽培方法

1、出3年以上的芍药株丛,抖掉根上的泥土。

2、母株移至阴凉干燥处放置片刻。

3、株稍微蔫软后,用刀将根株剖成几丛,确保每丛根株上有3~5个芽。

4、小根株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阴干。

5、盆底铺上一层花土,土层约为盆高的2/5。

6、将阴干略软的小根株栽入盆中扶正,施胆向盆中填土、压实。

二、芍药怎么浇水

芍药比较耐干旱,怕水涝,浇水不可太多,不然容易导致肉质根烂掉。

2、芍药开花之前的一个月和开花之后的半个月应分别浇一次水。

3、次给芍药浇完水后,都要立即翻松土壤,以防止有水积存。

三、芍药种植光照要求

芍药对光照要求不严,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得更加茂盛。春秋季节可多照阳光,夏天忌烈日暴晒,可放置于半阴处。

四、芍药种植温度要求

芍药喜欢温和凉爽的环境,比较耐寒,温度应该控制在15℃~20℃间,冬季温度不宜低于-20℃。冬季上冻之前可以为芍药根部垒土,以保护新芽。

五、芍药种植施肥技巧

在花蕾形成后应施一次速效性磷肥,可以令芍药花硕大色艳。秋冬季可以施一次追肥,能够促使其翌年开花。

六、芍药病虫防治

芍药常见的病患为褐斑病,其病原为牡丹枝孢霉。此病主要伤害其叶片,发病初期新叶背面出现绿色的小点,之后扩大成紫褐色近圆形斑,最后整个叶片枯焦。此病以预防为主,要在春季喷施一次石硫合剂;展叶期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共用药3~4次。

七、芍药如何修剪

花朵凋谢后应马上把花梗剪掉,勿让其产生种子,以避免耗费太多营养成分,使花卉的生长发育及开花受到影响。

芍药的栽培和管理


要想管理好和栽培好芍药,首先必须得知道芍药的生活习性,那样才能更好的再配合管理。芍药性耐寒,喜肥怕涝,喜土壤湿润,但也耐旱,喜阳光,夏季喜凉爽气候。盆栽芍药盛夏烈日下易焦叶,应注意遮阴。芍药为肉质根,根系较长,故应栽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栽于黏土和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

芍药的繁殖方法有两种:

1.分株繁殖法:分株时间最好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这时芍药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长,根茎养分最充足,分株栽植后,根系尚有一段恢复生长的时间,对来年全株生长有利。先将母株的根掘出,振落附土,晾一天,再顺着芍药的自然分离处将根分开,用利刀切分,每丛根带有四个至五个芽。根部切口最好涂以硫磺粉,以防病菌侵入,再晾一天至两天即可分别栽植。露地栽植的芍药,株距五十厘米,行距七十厘米,盆栽芍药,花盆口径与深度均为四十厘米较适宜。以观花为主的芍药,应五年至六年分株一次,以采药为主的芍药,应三年至五年分株一次。

芍药的栽培和管理

2.播种繁殖法:八月份芍药种子成熟时,果实开裂,应随采随播种。播前要整地做畦,浇透水,然后播种。播后覆细沙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一倍至二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必要时上面可盖上一层玉米秸或稻草,以达遮阴、通风、保湿的目的。秋季播种的当年即可生根,但幼芽在翌年春暖后始能出土。播种的幼苗生长缓慢,发育良好的需三年至四年始能开花。一般播种芍药,多为了培育新品种。

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为使芍药良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第一次在三月份出芽时施用;第二次在四月份现花蕾时施用;第三次在五月下旬花谢后施用;第四次在八月下旬处暑以后,植株孕育翌年花芽时施用;第五次在十一月份,在植株周围开沟施冬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雨季应经常中耕除草。

盆栽芍药,霜降后剪去枯萎枝叶,以防孳生病虫。越冬期间无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芍药开花前,侧蕾出现后,可及时摘除,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美。花谢后,如不打算播种繁殖,应随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

为害芍药的害虫有蛴螬、红蜘蛛和蚜虫。为防蛴螬咬食芍药根,每年初春可用一千倍百分之五十辛硫磷稀释液灌根防治。对红蜘蛛和蚜虫可用乐果喷杀。芍药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其症状是,夏季芍药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到秋后,叶片逐渐枯萎,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是,从四月份起至秋后止,每月喷波尔多液一次至二次。

裸根芍药栽培方法


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因此很多爱花的朋友都喜欢芍药,但是不知道怎么栽培。芍药可以做阳台盆栽种植,或者长在庭院,下面小林为大家介绍裸根芍药的栽培方法,欢迎查看!

芍药喜光照,耐旱,耐寒,喜凉爽环境,忌高温闷热。芍药的春化阶段,要求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芍药属长日照植物,花芽要在长日照下发育开花,混合芽萌发后,若光照时间不足,或在短日照条件下。通常只长叶不开花或开花异常。

栽培环境:地栽最好是背风向阳处、土层深厚、地势高,不积水的地方。

种植开花时间:除了炎热的夏季其他时间都可以,一般5月份开花。

花盆选择:直径35cm以上,高度40CM左右。

土壤:疏松、肥沃、深厚的中性砂质土壤。盆栽的话泥炭:蛭石2:1。地栽可松土加一些泥炭改良一下土壤即可。

水肥管理:盆栽表面半干浇水,不要积水。地栽栽植前浇两次透水,入冬前灌一次水,保证其安全越冬。开春后视土壤情况给水。全年一般施3次肥,花前一次速效肥。花后一次有机液肥。秋冬一次缓释肥。

修剪:花后及时摘花、剪枝,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树形修剪。

种植地区:除华南地区(两广,福建,云南)其他地区都可种植。

地栽种植步骤

土壤深翻30CM以上,施入有机肥或者骨粉,覆一层土,放上裸根苗,把根盘开,然后覆土,以覆盖芽以上3-4CM为宜。浇一次透水。次日傍晚进行浅中耕。多株种植,保持株距50-80CM。

延伸阅读:

芍药种植相关问题

1、如何避免芍药的秋天发芽?

通过控制土壤水分,让其自然干燥,但也不能太狠,是可以避免芍药秋发现象。

2、芍药白粉病如何治疗?

保持空气的流通,出现白粉后,每周喷50%多菌灵1000倍一次,喷3-4次。

3、芍药不开花的原因?

冬季低温不够,不能完成春化作用,从而不能完成花芽分化,导致不开花。栽培环境光照不足,也会影响花芽分化。

雪山八仙花栽培管理


栽培技术

1. 繁殖 雪山八仙花一般以扦插法繁殖。扦插时间为6~9月,扦插基质为珍珠岩或素沙土,插床宽1米,长度视操作需求而定,平地做床,床高10~15厘米。插床上设置地插式微喷系统。扦插前用5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以将扦插基质淋透为宜,1小时后用清水冲洗,第二天可进行扦插。插穗在当年生枝条上选取,需半木质化或全木质化,长10厘米,上剪口平,下剪口呈马蹄形,可保留两枚叶片,每枚叶片剪去1/2。扦插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插穗基部5分钟,然后用100倍萘乙酸或者ABT1号生根剂进浸泡10分钟,稍晾干后进行扦插,扦插株行距为5厘米8厘米,扦插深度为3~4厘米,扦插后立即开启微喷系统,此后每隔20分钟喷雾1次,每次10秒钟。塑料拱棚上需搭设遮阴网,进行全遮光处理。 扦插15天后插穗可发新根。新根长出后,喷雾改为40分钟1次,每次20秒,可使其见早10点以前及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扦插1个月后可撤去遮阴网,接受全光照。整个棚内育苗期,温度应保持在30℃左右,湿度保持在80%~90%,可通过通风和遮阴网、控制喷雾频率和时间来控制温度和湿度。扦插40天以后可进行移栽。 2. 水肥管理 雪山八仙花大田种植密度株行距为35厘米25厘米或40厘米20厘米。栽植前,每亩施用80千克磷肥作基肥,生长季(5~9月)每月施用1次三要素复合肥,秋末可在田间撒施1次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 雪山八仙花浇水,4~6月每隔20天浇1次透水,9~10月每隔30天浇1次透水,7~8月为降水丰沛期,可不浇水或少浇水。大雨过后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大烂根。秋末浇足浇透封冻水,翌年3月中旬浇足浇透解冻水。 3. 修剪方法雪山八仙花在华北地区种植,冬季地上枝条都会被冻死,因此在秋末可进行平茬处理。春季抽生出新生枝条后,新植株可任其自然生长,4年以后的老植株应进行疏枝处理,每个植株保留5个左右枝条,其他过密枝按去弱留强的原则进行疏枝处理。由于雪山八仙花是在枝条顶端抽生花序,所以枝条一般不作短截处理。病虫害防治 雪山八仙花虫害较少,常见虫害有红蜘蛛和蚜虫。如果有红蜘蛛发生,可用0.36%苦参碱水剂1500倍液喷雾杀灭红蜘蛛。如果有蚜虫危害,可用7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杀灭。 雪山八仙花偶有叶斑病发生,在日常管理中注意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如果患上叶斑病,可用70%甲基拖布津800倍液进行喷雾,连续喷洒3~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喷药期间如遇降雨,应进行补喷。应用范围雪山八仙花多做花境栽植,根据其株高可作为花境的中、后层植物材料。后面可种植相对较高的榆叶梅、美人梅等植物作背景,也可栽植迎春、连翘等早春观花灌木,五彩缤纷的色彩和次第开放的花朵,即可衬托其硕大的花球,也可彰显色彩变化而产生的灵动的跳跃。雪山八仙花也可成片栽植于草坪或花坛中,开花时效果蔚为壮观。在植物园的部分园路旁作成片栽植,6月份雪山八仙花即开始盛开,花期一直持续至8月中下旬,而后花色由白变绿,颜色奇特,仍具观赏价值。

芍药


芍药的别称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芍药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芍药的生活习性

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喜温耐寒,有较宽的生态适应幅度,耐寒性较强,夏天适宜凉爽气候,但也颇耐热,在夏季极端最高温度达42.1℃,也能安全越夏。芍药生长期光照充足,才能生长繁茂,花色艳丽;芍药是深根性植物,所以要求土层深厚,又是粗壮的肉质根,适宜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在黏土和砂土中生长较差,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畅,容易引起烂根,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盐碱地不宜种植。

以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但应注意含氮量不可过高,以防枝叶徒长,生长期可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使枝叶生长茁壮,开花美丽。芍药性喜地势高敞,较为干燥的环境,不需经常灌溉。芍药因为是肉质根,特别不耐水涝,积水6-10小时,常导致烂根,低湿地区不宜作为我国的芍药产区,每次水灾,对芍药几乎都是毁灭性的,只有在高敞处,未被水淹的芍药留了下来。

芍药的花语

芍药的花语是“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现在,芍药已经成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是中国的爱情之花。

西方的玫瑰是带刺的,中国的情花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闪着中华民族如玉如芍药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粉红色的芍药如天边的彩霞,亦如相恋中羞涩的少女,浪漫、含蓄的芍药映红着春天的面庞。上巳节的习俗和“赠之以勺药”的情歌,从诗经的吟唱一直沿袭到汉唐明清。古老的中国,芍药一直是爱情的旋律,浪漫的山歌。

结球春甘蓝栽培三步曲


结球春甘蓝俗称球菜或包菜,是翌年4-6月份上市的淡季叶菜类蔬菜。种好春甘蓝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选好品种春甘蓝的品种主要有京丰一号、春丰甘蓝和争春甘蓝等。京丰一号生育期较长,亩产可达4000-5000公斤,浙中地区一般在5月中下旬上市。春丰甘蓝生育期比京丰一号短,亩产3000-3500公斤,浙中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上市。争春甘蓝属早熟春甘蓝品种之一,亩产3000公斤左右,浙中地区一般在4月上旬上市。农户应根据各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合理搭配种植,以利延长供应期。要避免种植单一品种,以免集中上市,经济效益降低。

适时播种春甘蓝的播种期要根据不同品种严格掌握。总的原则是宁迟勿早,以防通过春化而先期抽苔造成损失。浙中地区春甘蓝的播种期:京丰一号为11月上旬,春丰甘蓝为10月中下旬,争春甘蓝为10月上中旬。在整个育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幼苗的生长,防止幼苗生长过快过大。如京丰一号幼苗,移栽时茎粗要在0.6厘米以下,要剔除过大的苗。移栽密度应根据不同品种而定,一般京丰一号亩栽2500-3000株,春丰甘蓝亩栽3500株左右,争春甘蓝亩栽3500-4000株。

日常管理育苗时如土质较肥可不必施肥,以免菜秧生长过大,造成抽苔。移栽成活后,可适施稀薄人粪尿或45%三元复合肥亩用10公斤兑水浇施,促进植株生根以利越冬。3月份以前忌用氮肥,3月下旬气温回升后要增大用肥量,特别是开始包心后要施好重肥,一般可亩施45%三元复合肥75公斤,结球初期每亩再施尿素20公斤或硫铵40公斤,以促进叶球结实,提高品质。为害春甘蓝的病害主要是软腐病、黑腐病和霜霉病等,可用乙磷铝、可杀得、农用链霉素和甲霜灵等农药防治。

八仙花矮化栽培技术


八仙花是八仙花科八仙花属落叶灌木,高1米至4米。株形高大,易倒伏,通常需要人工立杆支撑,有碍观赏。为此,笔者经过几年的栽培,总结了八仙花的矮化、提早开花的经验。

晚秋,选一块背风向阳的沙壤土地作成插床。床土经过多次翻晒、充分腐熟,并撒入少量草木灰,耙平整细。10月中上旬,在已开过花的花株上剪取健壮、节间短(取3至5节)、芽眼饱满的当年生枝条作插条。上节平剪,下节斜剪,顶端保留一对叶片,并剪成半叶。插条随剪随插,株距10厘米,插后浇一次透水。平时注意喷水,保持床土湿润,前半月晴天时要遮阴。11月上旬叶片落光,但已生出部分新根,此时床土要求稍干燥,同时要搭棚防止霜冻,寒冷地区可覆盖塑料薄膜。次年3月中旬新芽萌动时,要立即带土球上盆。

上盆时,盆底盖好排水孔后,铺一层炉渣,再填培养土。将菜园表土4份、锯末3份、鸡粪2份、炉渣灰1份,充分混合、腐熟制成培养土。将土填至盆高的一半,栽入带土球苗后,浇透水。放半阴处缓苗一周,再置于通风有光处莳养一周,以后每10天施清淡的猪粪水。待苗长至一厘米时,可以在肥水中加3的尿素,连施两次。展叶后,每周对叶片喷施一次2的磷酸二氢钾。浇水不宜过勤,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孽芽和侧芽要及时抹除,只保留主干。

八仙花矮化的机理是秋插枝条生根成活后,已时至寒冬,营养生长受阻,新芽难以萌发。春暖后,植株要维持自身生理上的平衡,仅靠少有的一点根系吸收的养料来供幼苗生长,显然是不足的。于是,营养生长缓慢,有效地控制了株高。此时花期又将临近,营养被迫集中供生殖生长,加上叶片不断提供的磷钾肥使植株的茎杆生长粗壮,节密,花大色艳。

用上述方法莳养的八仙花,4月下旬现蕾,5月中旬可开花。株高不超过20厘米,株型紧凑挺拔,叶片亮绿硕大。开花后置室内观赏,花期达一个月以上。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芍药栽培八步骤》一文,希望能够带您了解很多不同种类的花卉,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栽培步骤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