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如果要形容的话,花就是我们的知己。种植花草是一个精细而有耐心的工作,如何少走弯路又快又好地种植花卉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花西番莲”,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红花西番莲,拼音:hónghuāxīfānlián

拉丁学名:Passifloracoccinea

别称:洋红西番莲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

科:西番莲科,亚科:

族:,属:西番莲属

形态特征

红花西番莲多年生常绿藤本,蔓长可达数米。叶互生,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叶缘有不规则浅疏齿。花单生于叶腋,花瓣长披针形,红色,先端微急尖,稍外向下垂。副花冠3轮,最外轮较长,紫褐色并散布有斑点状白色;内两轮为白色,稍短。红花西番莲开花时晨展夜闭,每朵花持续1~2天,花期春至秋。

生长习性

红花西番莲原产南美圭亚那,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约22~30℃。除重粘土外,各种土壤均适宜。

红花西番莲图片

XzH52.com精选推荐

紫花西番莲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紫花西番莲,拼音:zǐhuāxīfānlián

拉丁学名:PassifloraamethystinaJ.C.Mikan

别称:堇色西番莲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侧膜胎座目,亚目:

科:西番莲科,亚科:

族:,属:西番莲属

形态特征

紫花西番莲为多年生常绿藤本,茎具卷须,单叶互生,深裂,花腋生,花冠圆形,萼瓣及丝状副冠紫紅、紫褐到白色,盘形柱头下垂。果肉质,浆果状。

生长习性

紫花西番莲原产巴西、巴拉圭、玻力維亚,性喜高溫,不耐寒。

紫花西番莲图片

紫西番莲


品种名称紫西番莲

学名Passiflorax violacea

异名堇色西番莲

植物种类 观叶树木
生物分类西番莲科

产地原产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常绿蔓性藤本。紫西番莲茎呈蔓性,具卷须,弹簧形。叶互生,掌状3深裂、夏至秋季开花,花腋生,花冠圆形,萼瓣及丝状副冠紫红色,柱头下垂。花姿优美悦目,颇受喜爱。因蔓性不强。

繁殖方法:用扦插或高压法,春季为适期。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可。春至夏季施肥每1~2个月1次。早春小修剪,不宜重剪。性喜高温,生长适温为22~30℃。

应用价值:不适于大型阴棚,适作花架、篱墙、栅栏美化或大型盆栽。

西番莲的栽培方法


番莲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全属有400余种,大都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我国原产13种。它们喜光,喜温暖至高温湿润的气候,不耐寒。生长快,开花期长,开花量大,适宜于北纬24度以南的地区种植。

对土壤的要求虽不很严格,但要获得丰产、稳产的收成,则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水分充足排水良好、灌水方便的生长环境。在气候的适应性方面,则要求温暖、全年无冻害的天气。

西番莲是藤本果树,要做到生长良好,结果多,病虫害少,必需搭架栽培。目前,种植西番莲一般采用棚架和篱架二种。这两种架各有优缺点。

棚架的优点是在水源较缺乏的旱地、坡地和旱季时,可遮荫地面,减轻蒸发作用,在棚架下形成一个相对湿度较高的小环境,同时又可充分利用部分地区丰富的竹木资源,减轻搭建棚架的成本;它的缺点是有效绿叶层薄,结果容量较小,产量较低,修剪、杀虫防病喷药难度较大,在水田或西番莲的花

雨季时,果园湿度偏高,易诱发病害,同时成熟时较多果实留在棚面上,没有及时掉落地面,不利于果实的采收。篱架的优点是方便整形修剪、除虫喷药、人工辅助授粉、果实采收,同时有效绿叶层厚,结果容量大,通风受光合理;缺点是需使用较多的铁线搭架。

目前,根据高效益低成本的原则,提倡使用单线篱架,即在篱架柱桩顶部只拉一条铁丝,西番莲的主枝沿着铁丝生长。铁丝的规格是8号或10号。如果支柱较密,如每隔1株立1柱桩,则可以使用12号的铁丝,铁丝的高度离地面1.8米高,柱桩或支柱也应在1.8米高以上,以充分合理利用空间和光能。

搭架用的柱桩、支柱可钢筋混凝土柱桩、木桩或竹桩,根据每个果园的实际情况而定。钢筋混凝土柱桩耐用,但成本高些,而用木桩或竹桩成本低些,使用期较短。折衷的办法是钢筋混凝土柱桩与竹桩或木桩配合使用,交替立柱。

这样可以兼顾成本低与耐久性这两方面的优势。从高产稳产、方便栽培管理和兼顾搭架成本等方面综合分析,提倡采用单线篱架这种架型栽培西番莲。

西番莲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环境要求
西番莲较粗生易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pH值5.6~7.2的偏酸性土壤为宜,一般耕地均可利用种植。根系怕积水,在整地时应开好排灌系统,避免根系积水。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建园。冬季按株行距3~3.5米的种植穴挖成30厘米见方的规格,定植前1个月每穴施入鸡屎10千克、磷肥0.25千克作基肥,起墩备用。

西番莲是攀缘植物,要做到生长良好、结果多、病虫害少,必需搭架栽培,也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围城栏杆为架棚,选择空地种植。搭架可采用十字型棚架、T字型棚架、A字型棚架和篱架。不论选择那种棚架,都不能太高或太低,以便于日常管理,一般棚高离地面1.8米左右为宜。搭架材料可选用铁或竹,两者各有优缺点。铁架成本较高,但耐用,可多年连续使用,竹架成本较低,但寿较短,一般只能用1~3年。因此,因根据各人实际情况选择材料。

苗木选择与定植
在雨水分布均匀的地区或灌溉方便的园地,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以2~3月的阴雨天种植为最佳。种植深度一般以原苗木深度略高一些,踏实,浇足定根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定植后的管理
1. 整枝修剪

定植成活后,需插立支枝人工引诱主蔓攀缘上架,并用细绳将主蔓固定在支枝上。上架前应摘除主蔓腋芽,重点培养顶主芽,使养分集中在主蔓上,使其能迅速伸长攀缘上架。上架后控制主芽摘心,使其促发侧芽,并人工引诱其向四周均衡生长。西番莲在母蔓上可直接开花结果,且开花部位较集中于枝蔓的上半部分,修剪时不能重剪截,以减少对开花结果的影响,严重时主蔓会枯萎整株死亡。

(1)幼年树修剪

定植成活后,次年在夏季可适当修剪,但要轻剪。将生长过密的萌枝、营养不良枝剪除或抹掉,以保证在棚架上营养生长较均匀一致,为今后丰产稳产打好基础。

(2)结果树修剪

在夏季或冬季可适当修剪,将生长过密的枝条、垂到地面的枝条、藤蔓、病虫枝、衰老枝条等剪除,以增加植株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保证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2. 肥水管理

为提高果实的质量和产量,施肥应多施有机肥和适当增施钾肥,且要掌握好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前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应勤施、薄施水肥,尽量满足其营养生长需要,为后期的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1)幼年树施肥

定植成活后,如有条件每隔10~15d施水肥或腐熟人畜粪尿水1次,如施水肥每50千克水+0.4千克尿素+0.1千克复合肥,以加快促进其营养生长。以后可视幼树生长状况而增加或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量。

(2)结果树施肥

①萌芽前在西番莲每批花萌芽前施入复合肥,促进花芽分化,株施0.1千克。

②果实膨大肥为使幼果迅速膨大,需施速效复合肥,株施0.1千克,但具体施肥量要随树体大小而增减。此后,选用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进行根外追肥,对提高果实含糖量和色泽有好处。

③果后肥果实采收后应及时补充树体营养,应适当多施氮肥,株施氮肥0.01千克+复合肥0.1千克。

④休眠期肥西番莲在冬季有一段植株生长缓慢阶段属休眠期,此次施肥是果园基础肥,应以腐熟人畜肥和土杂肥为主,开沟施下。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全年肥料保障。

(3)合理浇水

西番莲虽较耐旱,但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土壤过于干燥,会影响藤蔓生长和果实发育,以致发生落果。雨季雨水过多时要防止积水,特别是开花坐果期更要注意排水,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应以土壤见湿为宜。

病虫害防治
西番莲系野生植物中选育出的果树,对恶劣环境具有较强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在生产上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炭疽病、疫病等;虫害主要有果实蝇、绵蚧、蚜虫等。防治方法:培育无病毒苗木;防止果园积水而导致烂根,引发病害,早春果实采完后,结合修剪清园,将病枝、叶、果清出园外烧毁,减少病源;果园内或周边作物不能种太近;药物防治。病害发生时可用65%代森锰锌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全园喷雾。虫害可用40%速扑磷1000倍液喷杀。

采收及采后管理
当西番莲果皮表面由绿色转成紫色或深黄色时便成熟,可采摘。稍微碰到果皮便脱落或自然脱落,此时果实便完全成熟,风味最好,产量也高,是采收的最佳时期。未成熟的果实具有一股腥味,即使是人工催熟,也缺乏原来的风味。果实采收1周后会慢慢枯萎腐烂、变质,因而采收前后应联系好买家或做好保鲜准备。在温度、湿度控制得宜的条件下,果实可保鲜30~40天。

备注《中国园艺文摘》,-2011,(12)

西番莲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西番莲的病害:根腐病

症状

也叫做黑茎病,西番莲染病初期,植株上部的叶片会出现萎缩卷曲的情况,甚至整株的叶片都干枯掉落。

病情严重时,根部变成褐色,直到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采用4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株,每隔3—5天喷施一次,喷施2—3次即可见效。

也可以用70%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

西番莲的病害:炭疽病

症状

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患病初期在叶缘或者叶尖上出现近圆形至半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变为灰白色,边缘有轮纹状皱纹,病健分界明显。

后期病斑上出现不规则形或呈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正面稍大稀疏,叶背面密集,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果实染病生紫褐色的凹陷病斑。

湿度大时病部溢有粉红色粘液即病菌分生孢子和胶质混合物。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或40%灭病威悬剂400倍防治。

西番莲的病害:花叶病

症状

感染花叶病之后,松果菊的幼叶会出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纹,变成花叶。

成株发病时新叶呈黄绿相嵌状花叶,病叶变小,略皱缩,严重的时候叶片反卷,病株下部的叶片逐渐黄枯。

防治方法

培育一些无病毒的苗木,及时消灭传染媒介,比如蚜虫,清除病叶、病株。

发病初期喷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3%三氮唑核苷水剂(爱诺倍达)500倍液,另外混加硫酸锌25至30克,硼肥20克,天然芸苔素5克,配合杀蚜剂每5至7天喷一次,连续2至3次。

口红花


口红花(口红吊兰)的别称

口红花又叫口红吊兰,是苦苣苔科、毛苣苔属的常绿藤本植物,别称花蔓草、大红芒毛苣苔。

口红花原产于爪哇、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引进栽培。

口红花(口红吊兰)形态特征

口红花是多年生常绿藤木植物,有附生性,常栽植于悬篮中。叶对生,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革质而稍带肉质,长4.5cm,宽3cm,全缘,中脉明显,侧脉隐藏不显,叶面浓绿色,背浅绿色。

花腋生或顶生成簇,口红花的花期主要在夏季。花成对生于枝顶端,具短花梗,花冠红色至红橙色,长约6.5cm。花萼筒状,黑紫色被绒毛,待长至约2cm时,花冠才从萼口长出,筒状,鲜艳红色,如同口红一般故名。

茎下垂长达1米左右。口红花浓绿的叶片再配上鲜红而又奇特的花冠,颇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家庭居室垂吊观花植物中之佳品。

口红花(口红吊兰)的价值

口红吊兰是近几年才引入中国的优良的垂吊植物,花和叶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口红花的株形优美,茎叶繁茂,更奇特的是花冠红色,花萼筒状,有黑紫色绒毛,待长到2厘米左右时,花冠才会从萼口长出,筒状,鲜红色,如口红一般,因而得名。

口红花可摆放于几案,也可悬垂观赏,是家庭养花之时尚佳品。

口红花(口红吊兰)怎么养

口红花喜高温明亮、阳光充足的半阴环境,虽喜欢阳光但是每天最多只能接受2~3小时的直射阳关。

光照不足,容易造成枝条徒长且不易开花;光照过强,叶片会变成红褐色。

在室内栽培最适悬挂在朝南窗口一米左右的地方,白天室内保持24度以上,夜间温度需18~21度。

盆栽土壤应疏松,通气性好,并经常保持湿润。

花期过后可重剪一次,留15厘米,追施薄肥。

春季扦插繁殖易活。室内盆栽或垂悬栽植观赏。株形优美,茎叶繁茂,花色艳丽。

口红花(口红吊兰)种类大全

1.毛萼口红花:又叫大红芒毛苣苔、洛布氏芒毛苣苔。是多年生藤本植物。植株蔓生,枝条下垂,茎绿色。叶对生,长卵形,全缘,叶面浓绿色,叶背浅绿色。花序多腋生或顶生,花萼筒状,黑紫色披绒毛,花冠筒状,红色至红橙色,从花萼中伸出。花期主要在夏季。毛萼口红花原产印度尼西亚至印度东部的热带地区,我国引进栽培。

2.斑纹口红花:叶卵形,肥厚,对生,叶色翠绿,叶面有规则的深红色斑马纹,叶背斑纹紫色。花小,淡黄绿色。

3.细萼口红花:叶色翠绿有光泽,花深红色筒状。

4.美丽口红花:又叫翠锦口红花,是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植物,枝条匍匐下垂,肉质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顶端尖,具短柄。伞形花序生于茎顶或叶腋间,小花管状,弯曲,橙黄色,花冠基部绿色,柱头和花药常伸出花冠之外。花期7~9月,原产东南亚的爪哇等地,我国台湾、广东有栽培。

红花曼陀罗


品种名称红花曼陀罗

学名Datura sanguinea

植物种类 观叶树木
生物分类茄科

产地原产秘鲁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红花曼陀罗株形与大花曼陀罗相近,花朵呈粉红色,颇具观赏价值,花期不定,常见四季开花;全株有毒,不可误食;华南地区各地零星栽培。

繁殖方法:可用播种或扦插法,春至秋季为育苗适期。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不拘,只要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均能生长,但以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较佳。小苗定植前,植穴宜挖大,预施腐熟堆肥、鸡粪等作基肥,则日后生长快速而旺盛。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幼株需水较多,应注意补给,以利生长,成年植株则不需特别浇水。肥料用天然有机肥或无机复合肥,于生长季每2-3个月施用1次,每次施少量即可。若生长太茂密或株型不美观,可于花后整枝修剪1次。老化的植株在早春应施行强剪或重剪,能促使新枝萌发。性喜温暖至高温高湿,生长适温约18-30℃。

《红花西番莲》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花卉西番莲百味果”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