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朵是纷繁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他们是美的使者,春的精灵。”我相信每一个都很喜欢花,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很难将花卉种植好,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星状爆破禾叶大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星状爆破禾叶大戟,拼音:xīngzhuàngbàopòhéyèdàjǐ

拉丁学名:Euphorbiagraminea'Starblast'

别称:禾叶大戟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大戟目,亚目:

科:大戟科,亚科:

族:,属:大戟属

形态特征

星状爆破禾叶大戟株高约30-80cm。茎直立或斜升;表面无毛近光滑,具乳白色汁液。叶互生呈卵形至椭圆形。具叶柄亦具柔毛。聚伞花序,先端裂片。果为蒴果,种子呈卵圆形棱明显。花期春夏季。

生长习性

星状爆破禾叶大戟为长日照植物,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星状爆破禾叶大戟图片

XZH52.cOm精心推荐

大戟阁锦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大戟阁锦,拼音:dàjǐgéjǐn

拉丁学名:euphorbiaammak'Variegata'

别称: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大戟科,亚科:

族:,属:大戟属

形态特征

乔木状肉质植物,在原产地高达10米。有短而粗的主茎及很多分枝,分枝几乎垂直向上,粗15厘米。表皮带紫褐色的暗绿色。有4—5个棱脊,棱脊明显突出。髓部大多木质化,从髓部到棱脊边缘斜向平行排列许多纤维管柬,在外表上可以看得很清楚,间隔1厘米左右,好似肋骨一般;每肋顶端有一对刺,纤维管柬部位的表皮色泽不同,紫褐色至灰褐色。全株终生无叶。

生长习性

习性强健,喜肥沃的土壤。

大戟阁锦图片

花卉大全:禾雀花


禾雀花,又名白花油麻藤、花汕麻藤、雀儿花。是国家二类保护植物,禾雀花为蝶形花科菜豆族黧豆属植物。

禾雀花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南方地区均有栽培。由于禾雀花四季常青,每逢清明节前后繁花似锦,吊挂成串犹如禾雀花飞舞,颇具观赏价值。

生长环境

禾雀花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耐旱,畏严寒。生性强健,生长迅速,攀援力强,花期3-5月,果期6-11月,园林中其藤蔓攀援棚架生长,花期花序悬挂于棚下,吊挂成串,多者每串20-30朵。

分布范围

产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生于海拔800-2500米的山地阳处,路旁,溪边,常攀援在乔,灌木上。

繁殖方法

禾雀花可用扦插、压条的方法进行繁殖育苗。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由于禾雀花四季常青,每逢清明节前后繁花似锦,吊挂成串犹如禾雀花飞舞,颇具观赏价值,因此最宜于做公园、庭院等处的大型棚架、绿廊、绿亭、露地餐厅等的顶面绿化;适于墙垣、假山阳台等处的垂直绿化或作护坡花木;也可用于山岩、叠石、林间配置,颇具自然野趣。顶面绿化时,前期应注意设立支架、人工绑扎以助其攀援。

食用价值

鲜禾雀花味道甘甜可口,可作佐肴的时菜,还可伴肉类煮汤,煎炒均美味可口;晒干的禾雀花可以药用,是一种降火清热气的佳品。

禾雀花的花语是什么?关于禾雀花的传说故事


禾雀花是国家二类保护植物,别称白花油麻藤、花汕麻藤、雀儿花等,为蝶形花科菜豆族黧豆属常绿、大型木质藤本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均有栽培,常攀援在乔、灌木上,颇具观赏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禾雀花的花语和传说吧!

禾雀花的花语

欢快、快乐。禾雀花开花时会围绕着藤蔓长出一圈圈一簇簇的串状的花穗,花穗的形状像极了形态饱满的禾雀鸟,花开的最繁盛时各形各态的禾雀整体呈现出一种百雀朝枝的美景,每观此景,由衷的欢快与快乐由内而外地洋溢出来,这种心情便是它传达的花语。

禾雀花的传说

相传明代八仙之一铁拐李一日清晨闲游至公坑寺,在路过一片农田的时候看见成群的麻雀欢快地在稻田间飞来飞去偷吃稻谷。农夫见此情景,拿起扫把从农田的一头赶到另一头,但扫把还没落地,麻雀却又落了地,农夫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半年的收成被麻雀尽情地肆虐着,老泪横流。

铁拐李为农夫打抱不平,随手寻了一根藤条,使出了八仙拥有的法术把这些嚣张的麻雀捆绑在了藤条上,然后把藤条一串一串的挂到了树上,只让它们在青黄不接的清明前后飞出来禾雀花的花语及传说花卉百科。从那以后,没有了讨厌的偷吃稻谷的麻雀,却多了惹人怜爱的禾雀花。

以上就是花儿谷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禾雀花的花语和传说,如此让人欢乐的花语怎么能不在家中养上一盆呢?

大戟属多肉植物养殖技术:繁育与病虫害防治


大戟属多肉植物形态各异,常见大戟属多肉植物如龙骨、布纹球等,是非常常见的多肉科属。那么,大戟属多肉植物怎么繁殖呢?下面小编就和您讲讲大戟属多肉植物的养殖技术。

1繁殖

1.1无性繁殖

大戟属多肉植物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扦插、分株和嫁接。在进行扦插时,一般会选择健壮的枝条或者母株上生长出来的新芽作为插穗的原始材料。在进行扦插前,会对伤口进行冲洗,保证扦插的效果。扦插的最佳时间是植物开始进行生长之前,一般在三四月份为宜。

1.2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在品种的改良和大量繁殖中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它可以保持植株原有的形状,并产生新的品种,同时抗性比较强。在进行播种的时候,同一批种子不一定会同时发芽,有时间差是非常的现象。在进行播种时,要选择颗粒细密且保水功能比较强的土壤,促进种子的尽快萌发。

2上盆

大戟属多肉植物在进行繁殖后一般盘底要用一些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并且肥力强的土壤,然后在最上面还要铺上一层砂砾。一般来说,在进行上盆操作时会先摆放好植株的位置,然后在进行填土。土一般还要经过相应的消毒杀菌处理,避免病菌侵害植株。

3浇水和施肥

对于大戟属多肉植物而言,浇水是一门技术活。如果植物栽种在一个小盆当中,那么就要增加浇水的次数,因为小盆的蒸发量比较大。一般来说,夏天时不能在中午浇水,最合适的浇水时间应该是傍晚。如果是在冬天,一般会选择在上午浇水。阴天或室内温度比较低时,要停止浇水,避免因水分过多导致根部腐烂。

在施肥时,要考虑地域的情况。在北方,所用的肥料一般是缓效颗粒肥,且要在植物的根部周围均匀施肥。在南方,最佳的肥料就是有机肥,但这种肥料容易滋生病毒,如果植物的抗性差,就难成活。

4昆虫及病虫害防治

4.1与大戟属多肉植物关系密切的昆虫

与大戟属多肉植物关系密切的昆虫主要有白斑食蚜蝇、蚂蚁、短额负蝗、粉蚧和粉虱。白斑食蚜蝇在早春时开始出现,到了春夏季,就特别活跃,这类昆虫比较喜欢阳光,会帮助植物传播花粉。蚂蚁的触角会对大戟属多肉植物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使得植物分泌液体,然后蚂蚁就以这些液体作为食物,当然也会出现蚂蚁死于分泌黏液的情况,因此这也为开发灭蚁药剂提供了思路。

4.2病虫害的防治

在大戟属多肉植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一般要加强养护。如果发现植物出现了病虫害,就要及时进行隔离操作,避免病虫害不断地扩大,影响更多植株。在对病株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要对药量进行合理的控制,要尽量使用低毒性的药品,在注射药物时,操作人员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要让儿童接触到药物。

小圆叶


品种名称小圆叶

学名Rotala rotundifolia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千屈菜科

产地分布于印度、泰国、越南、中国等东亚、东南亚地区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水上叶呈绿色圆形对生叶片,可由叶腋开出紫红色花朵。水中叶则呈淡红色或橄榄绿色,性喜强光照,在光线充足时,叶片会呈现红色。叶长l~2厘米、宽0.3~0.5厘米,或对生或3~4片叶轮生。茎稍粗,直立。

繁殖方法:以插枝方式进行繁殖

栽培要点:碳酸盐硬度:2dH~12dH

酸碱度(pH值):5.5~7.2

水温:20~30℃

光照:强光照

栽培难易度:普通

布景位置:中景、后景

变叶木


盆栽可用3份园土、1份堆肥、1份河沙,或3份粗泥炭、3份腐叶土和2份沙混合作为基质。每年换盆1次,于早春4月进行。

每2周施1次腐熟液肥。氮肥不可太多,否则叶片变绿、暗淡,不艳丽。秋末到冬季,少施肥或不施肥,以免抽长新梢。

5-10月生长期应给予较充足的水分,每天向叶面及地面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叶面光洁。秋末及冬季逐渐减少浇水量,但要注意向叶面喷水,保持室内空气潮湿,并适当通风。

变叶木喜热畏寒,冬天室内安全越冬温度为10-15℃,低于10℃容易发生脱叶现象,在枝条上也会出现水渍状或变色。夏天可适应30℃以上高温。

变叶木对光线适应范围较宽,但充足的阳光有利于促进其良好生长,并获得较高观赏价值,因此,除了夏季强光下需适当遮阴外,春、夏、秋三季在露天光照条件下叶片的颜色变得更美丽。变叶木不太耐阴,一般适宜放在室内有较强散光处,而且时间不宜超过2-3周。如果长期缺乏光照或光线不足,会使叶色缺少光泽,还容易落叶。

生了煤烟病,用清水擦洗或喷多菌灵500-1000倍液。

如果栽培环境高温干燥,容易发生介壳虫、红蜘蛛、蚜虫危害。红蜘蛛和蚜虫可喷乐果1000倍液防治,介壳虫可喷石油乳剂100-150倍液防治。

变叶木常用扦插法育苗。春末夏初剪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枝条作插穗,剪去叶片,截成12厘米左右长的段,浸入清水中,洗净切口的汁液,密插入沙床中,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在25℃以上温度条件下约3周后即可生根,1个半月左右即可上盆培育。家庭养花者也可采用水插法,可于夏季剪取插穗插入清水中,每隔3-5天换1次清水,约1个月后即可生根。

【防止“秃脚”】

变叶木培养3-4年以后,茎干下部的老叶往往逐渐褪色并易脱落,新生叶片聚生于顶端,株形姿态很难看,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秃脚”。造成“秃脚”的主要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①长期未换盆、换土,加上施肥少,致使养分供不应求,促使下部叶片老化脱落;②盆土黏重、板结,通透性差,排水不良,影响根系正常发育;③光照不足,叶芽便聚生于顶端,新生叶便于接受光照;④植株长久未剪枝,株形长得杂乱,消耗大量养分,导致植株长势衰弱,叶色易变黄脱落;⑤平时浇水忽多忽少,使盆土过干或过湿:⑥冬季温度低。若冬季室温低于15℃即易引起落叶。长期在10℃左右的低温下养护,不仅易“秃脚”,而且也是导致变叶木死亡的主要原因。

只要针对以上种种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止措施,便能避免变叶木“秃脚”现象的发生。

苣叶报春


品种名称苣叶报春

学名Primula sonchifolia Franch.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报春花科报春花属

产地云南、四川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苣叶报春根状茎具膜质鳞片。叶纸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20cm,顶端突尖,基部下延,光滑或有白粉;叶柄短,长1-1.5cm,有翅,基部成鞘状,光滑或有白粉末。花莛高5-15cm;花萼钟状,绿色,长7-10cm,裂片椭圆形;花冠紫红色,漏斗状,直径2.5cm,花筒长1cm,裂片宽椭圆形,顶端全缘或分裂。花期5-7月。

生活习性:喜稍阴、排水好的环境。生于海拔3200-4200m的高山草地、林缘及岩石上。

应用价值:本种花色、花型独特,是很好的园林观赏花卉。

相信《星状爆破禾叶大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鲜之花网”是您了解花卉,学习花卉知识必备网站,请您收藏xzh52.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森禾现代花卉苗木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