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看见春天已经来了,连忙整理发型。花骨朵也探出头来,春风告诉它春天到了。”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花以她娇艳和品格让我们顿悟人生。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在种植过程上遇上麻烦了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盘果菊”,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植物名称盘果菊

学名Prenanthes tatarinowii

异名 福王草
所 属 科菊科

所 属 属盘果菊属

分布 北京见于门头沟区百花山、小龙门,密云县坡头。生于山地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

描述 多年生草本。株高90-120厘米。茎直立,有纵沟,上部多分枝,被短柔毛或长柔毛。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心形或卵形,长7-13厘米,宽4-9厘米,先端急尖或具小尖头,基部宽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的细齿,上面被疏刚毛,叶柄上常有卵形耳状小裂片;上部叶渐小,常有卵形耳状小叶。头状花序,在茎枝上部排成圆锥状,梗上有小苞片;总苞圆柱形,长约1厘米,宽约2毫米;外层总苞片小,卵状披针形,有疏绒毛;内层苞片线形,长约1厘米;舌状花污黄色,长约1厘米,先端5齿裂,筒部与舌片近等长。瘦果,狭长椭圆形,长约4毫米,紫褐色,有5条纵肋;冠毛淡褐色,长约6毫米。花、果期7-9月。

用途 用途不详。

XZH52.cOm精心推荐

翡翠盘


品种名称翡翠盘

学名Agave attenuta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仙人掌及多肉及多浆植物
生物分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

产地产墨西哥伊达尔戈州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茎高1m,粗8~10cm,茎端莲座叶盘由20~25枚叶组成。叶长70cm,最宽处20~24cm,灰绿到淡绿,被白粉,叶缘平直无刺,叶尖也无刺。花序2m高,弯曲,小花无数,黄绿色。

生活习性:海拔高,温差大,气候温和,时有阵雨。

繁殖方法:可取基部自然孳生的芽扦插或直接上盆。

栽培要点:宜用排水良好的肥沃土种植,除了冬季十分寒冷的天气外,一定要适时浇水,春秋是生长旺盛期,但夏天也不休眠,根据需要可追施稀薄液肥。

主要用途:翡翠盘叶薄、无刺、色荑,在龙舌兰属中十分难得。大型植株可布置公园和专类温室,小型植株成丛栽植可点缀街头绿地。

相似种:A.bracteosa,叶也无刺,也呈黄绿到灰绿色,被白粉,叶仅40cm长,先端弯曲。

盘叶忍冬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盘叶忍冬,拼音:pányèrěndōng

拉丁学名:LoniceratragophyllaHemsl.

别称:大叶银花、叶藏花、杜银花、土银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茜草目,亚目:

科:忍冬科,亚科:

族:忍冬族,属:忍冬属

主要产地

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

形态特征

盘叶忍冬落叶藤本;幼枝无毛。叶纸质,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稀椭圆形,长(4-)5-12厘米,顶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下面粉绿色,被短糙毛或至少中脉下部两侧密生横出的淡黄色髯毛状短糙毛,很少无毛,中脉基部有时带紫红色,花序下方1-2对叶连合成近圆形或圆卵形的盘,盘两端通常钝形或具短尖头;叶柄很短或不存在。由3朵花组成的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花序生小枝顶端,共有6-9(-18)朵花;萼筒壶形,长约3毫米,萼齿小,三角形或卵形,顶钝;花冠黄色至橙黄色,上部外面略带红色,长5-9厘米,外面无毛,唇形,筒稍弓弯,长2-3倍于唇瓣,内面疏生柔毛;雄蕊着生于唇瓣基部,长约与唇瓣等,无毛;花柱伸出,无毛。果实成熟时由黄色转红黄色,最后变深红色,近圆形,直径约1厘米。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生长习性

盘叶忍冬生于林下、灌丛中或河滩旁岩缝中。耐寒、耐脊薄、耐干旱。

药用价值

盘叶忍冬的花蕾,甘,寒,肺、胃、大肠三经。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热病初起,发热而微恶风寒者。

盘叶忍冬图片

狭唇角盘兰植物


学名:HerminiumangustilabreKingetPant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

学名:HerminiumangustilabreKingetPantl.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角盘兰属Herminium

形态特征:

植株高7-18厘米。块茎长圆状,长1.5厘米,肉质。茎稍纤细,直立或近直立,无毛,具2-3枚疏生的叶,在下面的1枚叶稍大,上面的1-2枚较小,披针形,先端渐尖。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2.5厘米,宽8-10毫米,先端钝,基部抱茎。总状花序具几朵至12朵花,长3-5厘米;花苞片披针形,渐尖,较花长;子房纺锤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7-8毫米;花小,绿色至黄绿色,稍俯垂;中萼片宽卵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凹陷呈舟状,先端急尖,具1脉;侧萼片反折,长圆形,长2.8毫米,宽0.7毫米,先端急尖,具1脉;花瓣长圆形,与中萼片等长,宽0.5毫米,先端急尖,具1脉;唇瓣线形,不裂,较花瓣和萼片长,长3.5毫米,宽0.7毫米,先端急尖,反曲,基部无距;蕊柱粗,下半部具狭的翼状突起;药室并行,药隔的顶部近截平;花粉团圆球形,具短的花粉团柄和粘盘,粘盘椭圆形;蕊喙小;柱头连合形成一个横的带,位于蕊柱的前面;退化雄蕊2个,小,椭圆形。花期7月。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贡山)。生于海拔3500米的山坡灌丛草地中。锡金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叉唇角盘兰植物


学名:Herminiumlanceum(Thunb.exSw.)Vuijk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

学名:Herminiumlanceum(Thunb.exSw.)Vuijk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角盘兰属Herminium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83厘米。块茎圆球形或椭圆形,肉质,长1-1.5厘米,直径8-12毫米。茎直立,常细长,无毛,基部具2枚筒状鞘,中部具3-4枚疏生的叶。叶互生,叶片线状披针形,直立伸展,长达15厘米,宽达1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并抱茎。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圆柱形,最长可达43厘米;花苞片小,披针形,直立伸展,先端急尖,短于子房;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5-7毫米;花小,黄绿色或绿色;中萼片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直立,凹陷呈舟状,长2-4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具1脉;侧萼片张开,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2-4毫米,宽1-2毫米,先端稍钝或急尖,具1脉;花瓣直立,线形,长2-4毫米,宽0.2-1毫米,较萼片狭很多,与中萼片相靠,先端钝或近急尖,具1脉;唇瓣轮廓为长圆形,长3-7毫米,宽1-2毫米,常下垂,基部扩大,凹陷,无距,常在近基部上面有1枚短的纵的脊状隆起,有时不明显,中部通常缢缩,在中部或中部以上呈叉状3裂,侧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较中裂片长很多或稍较长,先端或多或少卷曲;中裂片披针形或齿状三角形;蕊柱粗短;药室并行;花粉团球形,具极短的花粉团柄和粘盘,粘盘圆形;蕊喙小;柱头2个,横椭圆形,隆起;退化雄蕊2个,常较长,长圆形,顶部稍扩大,较花药低,近等长,罕稍过之。花期6-8月。

产地分布:

产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东北部)、四川、贵州、云南(南部至东南部)。生于海拔730-3400米的山坡杂木林至针叶林下、竹林下、灌丛下或草地中。朝鲜半岛南部、日本、中南半岛至喜马拉雅地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全草民间作药用。

宽萼角盘兰植物


学名:HerminiumsoulieiSchlt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 

学名:HerminiumsoulieiSchltr.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角盘兰属Herminium

形态特征:

植株高12-40厘米。块茎长圆形或卵球形,长1-2厘米,直径1-1.5厘米,肉质。茎直立,无毛,基部具2-3枚筒状鞘,下部具2-4枚叶,在叶之上具1-2枚苞片状小叶。叶下部的最大,往上渐变小;下部叶片狭长圆形,长5.5-20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并抱茎。总状花序具多数花;圆柱状,长4-20厘米;花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短于子房;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约5毫米;花小,淡绿色;中萼片卵形,直立,凹陷呈舟状,长3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具3脉;侧萼片偏斜的卵形,向前伸展,张开,较中萼片稍长和宽,先端钝,具1脉;花瓣线状披针形,直立,长2.7毫米,宽0.6毫米,与中萼片相靠,先端钝,较萼片薄,具1脉;唇瓣下垂,长达4.5毫米,基部无距,几乎不凹陷,中部缢缩,前部3裂;侧裂片镰状线形,长2毫米,先端钝,向内弯曲;中裂片披针形或钝三角形,较侧裂片短近1倍,先端钝;蕊柱粗短,长约1毫米;药室并行;花粉团卵圆形,具极短的花粉团柄和粘盘,粘盘卵圆形;蕊喙小,具短臂;柱头2个,隆起,椭圆形,位于蕊喙之下;退化雄蕊2个,长圆形,具短柄,较花药矮多。花期7-8月。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至中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1400-4200米的山坡阔叶林至针叶林下或山坡草地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

八角金盘


八角金盘的别称

八金盘、八手、手树、金刚纂。

八角金盘的形态特征

八角金盘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叶丛四季油光青翠,叶片象一只只绿色的手掌。其性耐荫,在园林中常种植于假山边上或大树旁边,还能作为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厅堂及会场陈设。

八角金盘的生活习性

八角金盘为亚热带树种,喜阴湿温暖的气候。不耐干旱,不耐严寒。宁沪一带宜选小气候良好处种植,以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宜,中性土壤亦能适应。萌蘖力尚强。

八角金盘的品种分类

(1)白斑八角金盘,叶面有白色斑点;

(2)黄斑八角金盘,叶面有黄色斑点;

(3)黄纹八角金盘,叶上有黄色细纹;

(4)裂叶八角金盘,叶掌状深裂,各裂片再分裂;

(5)白边八角金盘,叶缘白色;

(6)波缘八角金盘,叶缘波状,皱缩;

(7)矮八角金盘,株矮,枝叶稠密,生长势旺盛。

八角金盘的价值

药用价值:八角金盘的叶、根、皮可药用。有活血化瘀、化痰止咳、散风除湿、化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咳嗽痰多、风湿痹痛和痛风。

观赏价值:八角金盘四季常青,叶片硕大。叶形优美,浓绿光亮,是深受欢迎的室内观叶植物。适应室内弱光环境,为宾馆、饭店、写字楼和家庭美化常用的植物材料。用于布置门厅、窗台、走廊、水池边,或作室内花坛的衬底。

净化空气:八角金盘有很强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对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有很好的吸收作用,新房装修后可摆放一盆八角金盘,它的净化空气效果非常好。

八角金盘的花语

八角金盘的花语是:八方来财、聚四方才气、更上一层。非常适合在在家里摆放,有生财的作用,也适合作为礼品使用,很受人们的喜爱。

云南角盘兰植物


学名:HerminiumyunnanenseRolf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 

学名:HerminiumyunnanenseRolf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兰族Trib.Orchideae

兰亚族Subtrib.Orchidinae

角盘兰属Herminium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26厘米。块茎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5毫米,直径5-10毫米,肉质。茎细长,直立或近直立,无毛,基部具2枚筒状鞘,其上具1枚叶。叶直立伸展,叶片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4.5-13厘米,宽4-10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多数密生的小花,圆柱状,长4.5-6.5厘米;花苞片卵形,直立伸展,长3-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凹陷,短于子房;子房纺锤形,扭曲,无毛,连花梗长约5毫米。花小,黄绿色;中萼片卵形,直立,凹陷呈舟状,长约2毫米,宽1.2毫米,先端钝,具1脉;侧萼片稍伸展,近卵形,长2.5毫米,宽1.2-1.5毫米,先端钝,具1脉;花瓣近直立,卵形,较中萼片稍短,长1.5毫米,宽1.2毫米,先端近急尖,凹陷,具1脉;唇瓣轮廓为长圆形,肉质增厚,长2.3-2.5毫米,基部凹陷,先端具3齿或3浅裂,裂片等大或中裂片较侧裂片稍宽;蕊柱粗,长约1毫米;药室近并行;花粉团圆球形,具短的花粉团柄和粘盘,粘盘卵圆形;蕊喙小;柱头2个,隆起,棒状长圆形,从蕊喙之下伸出,贴生于两侧壁上;退化雄蕊2个,小,横椭圆形。花期8-9月。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的西部。生于海拔2200-3300米的山坡草地上。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点苍山)。

《盘果菊》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紫松果菊观花观果花卉”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