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看到鲜艳的花,生活的烦恼顿消。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其他人种植花草的经验有哪些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桤木的播种育苗技术”,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桤木繁育方法主要是播种育苗,通过多年的实践,应掌握以下几项技术环节:

1.苗圃地选择与作庆

1.1 苗田的选择 桤木育苗地宜选择排灌方便、地势平坦较荫蔽、土壤湿润、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或轻粘土,也可选择地势较高又能离水的水田作苗床。 1.2 苗床的制作

(1) 播种苗床 作床前要细致整地、经过深耕细耙、施足底肥并用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每667 m2用量25kg,碾碎撒施(或者3%硫酸亚铁液喷施)。一般以高床为宜,可按宽1.2m作床,其长度依地块和种子数量而定,以方便田间操作。(2) 移栽苗床 与播种苗床一样,要细致整地,施足底肥和土壤消毒。苗床可作平床,宽度以1m为宜,长度不限。2.种子处理与播种

(1) 浸种消毒 播种前可将种子用0.1%高锰酸钾液浸泡2min,再用清水浸泡1昼夜,将下沉的种子捞起与细土拌在一起准备播种。

(2) 播种时间与方法 播种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早春2月,早出苗可以增强幼苗的抗旱能力。播种方法采取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然后用筛过的细土覆盖,厚度不超3mm,以不见种子为度,因桤木种子小,田间发芽率只有50%左右,可以适当多播,每667m2播种量3kg左右,最多不超过5kg。

(3) 播后管理 为了保持苗床湿润,一是可用稻草覆盖,二是可用遮阳网搭棚。在干旱天气应每日洒水1次,20d左右可以出苗,选择阴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出土后再用锯末或短节稻麦草覆盖苗床效果更好。桤木幼苗既怕旱又忌水湿并易感染立枯病,因此可用0.1%的退菌特、多菌灵或者托布津喷洒苗床并交替使用。幼苗长出4片真叶后,可用稀释人粪尿和清淡的沼气池水追肥1次。

3.芽苗移栽

(1)移栽时间与方法 桤木幼苗出土后生长极为缓慢,在两个月内苗高不到3cm,并出现根瘤及换根现象,因此移栽时间必须在幼苗的稳定期(6~8片真叶)即在5月上旬至中旬移栽。由于幼苗出土时间不一致,可以先移植大苗,分期栽植。移栽前应适量灌水,然后用手将小苗轻轻提起,放在保湿盆内(用湿毛巾遮盖)。移栽时用小铲刀挖穴,一刀一苗,若主根过长可以适当剪短。移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移栽小苗的株行距为15cm×25cm,每667m2产苗量为1.5~2万株。 

 移栽的苗床两厢之间可间作 两行玉米而不影响桤木苗的生长,还可以起到遮荫作用。

(2)移栽后的管理 幼苗移栽后若不下雨,每天浇水1次,7d左右即可转青成活。 幼苗成活后每10 d左右淡施人粪尿或化肥(0.5%~1%尿素),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秋季 苗高一般可达到0.7~1m以上。

4.苗木出圃

1年生桤木苗即可分级出圃造林。一级苗要求地径达到0.85cm,苗高80cm,达不到要求可以留床到第2年出圃。第2年苗木一般苗高在2m以上,有的则达以3m。桤木大苗造林适合在平原湖区农田林网和“三滩”地造林。苗木出圃起苗时要注意尽量少伤根部并用泥浆蘸根,然后再用稻草将根部包住,以防苗木失水降低造林成活率。


xzH52.COm推荐阅读

花卉的播种育苗技术


近年来,全国各地从国外引进种子日趋增多,因而相应的育苗技术急需提高。播种育苗的研究对象为一二年生花卉,也适合大多数播种育苗的盆栽花卉。播种是一二年生花卉(包括可以播种育苗的盆栽花卉)生产上的最佳育苗方式。

播种育苗的基质

用于播种育苗的基质必须轻质、疏松、卫生、理化性状稳定。pH值为5.5至6.5,EC值为0.65至0.75。

播种育苗基质的制备目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改良传统播种育苗土壤的制备。本方法适合种子价格较低的花卉育苗或较初级的苗圃应用。园土经阳光暴晒消毒后,先打碎并除去杂物。然后用孔径0.8厘米至1厘米的筛子过筛,分出粗粒和细粒备用。用以上细粒土和龙糠灰按3比1的比例配成播种土。用硫酸亚铁或石灰将pH值调节至5.5至6.5。

第二种方法:采用专业生产的基质制备。本方法虽然成本略高,但轻质、疏松、卫生,且理化性状稳定,适合种子价格较高的花卉和规模较大的苗圃。用经过消毒的泥炭土和粗粒珍珠岩按8比2的比例配成播种基质。用硫酸亚铁或石灰将pH值调节至5.5至6.5。

播种育苗的基质必须经过消毒。可采用化学药剂消毒的方法:每立方基质可用40%的福尔马林400毫升至500毫升的稀释液均匀浇灌后密封24小时,然后让其挥发10天至14天便可使用。

播种育苗的容器

花卉育苗必须采用容器育苗,并在主要环境条件便于控制的场所进行。不能在包括大田在内的一切无控制能力的条件下育苗。播种育苗的容器必须轻便、不易变形、易于清洗、规格正确。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规格的容器可供选用。笔者建议采用规格为600mm×240mm×60mm的容器。重复使用的容器必须经过清洗、消毒。

播种季节及温度

播种季节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大多数种类的种子发芽温度为18℃至22℃。南方的播种季节限制较少。江、浙一带,四季分明的地区以春季和秋季为宜。北方地区宜春季播种。温室等保护地,只要能将温度调节适宜便可全年播种。

播种

播种基质或播种土的装填用于播种育苗的基质或播种土必须经测试符合播种基质(土壤)的要求。在洗干净的容器内,做好排水孔的垫塞材料,先装入粗粒土以便排水。粗粒土的厚度约1.5厘米。在粗粒土上加入制备好的播种土或播种基质。对细小粒种子的花卉,最上面约1厘米左右可用0.3厘米至0.8厘米孔径的筛子过筛填入。播种基质的厚度为3.5厘米。播种土或基质装完后,必须刮平,并确保基质表面至容器口有2厘米至3厘米的余地。

播种操作由种子公司专业生产的种子一般不需要处理便可直接播种。播种必须均匀,播种密度适当,覆土厚度必须小于种子直径的1倍到2倍。

细小粒种子一般不宜覆土。有些种类的种子发芽过程中需要光照,播种后不宜覆土或应少覆盖,覆盖仅为了增加湿度。种子播完后必须压实,确保种子和基质紧密结合。

播种后的浇水水必须清洁,无病菌,pH值为7.0左右。浇水方式通常采用盆底浸水法:将播种后的容器放置在水槽内,水位必须略低于容器内播种土或播种基质的表面。观察到土壤表面有三分之一面积湿润时即刻将播种容器移出水槽。用清洁的玻璃将播种容器盖住,直至种子发芽。种子萌芽过程中的水分湿度管理,一般浸水后可保持1周左右,夜间应略打开玻璃透气。对有些萌芽时间较长种类的种子,待基质表面干燥时可再次浇水。种子萌芽后应将玻璃移去。

喷雾法是适合大规模生产种苗的浇水方式:在育苗区安装喷雾的装置。可以定时喷雾,一般白天间歇喷雾。将播种后的容器放置到有喷雾装置的区域。

无论何种浇水方式,水分管理都要保持基质湿润,防止过干过湿。尤其注意温度偏低,雨季节的排水性。

种子萌芽后的管理

第1阶段:播种至主根形成。保持土壤温度18℃至24℃,湿润,土壤pH值为5.5至5.8,EC值小于0.75。

第2阶段:茎和子叶形成。保持土壤温度18℃至21℃,幼根出现后可略降低供水量,有利根系生长。光照在5000勒克斯至16000勒克斯。土壤pH值5.5至5.8,EC值小于0.75。浇水中可含50ppm至75ppm氮。

第3阶段:真叶形成和生长。保持土壤温度17℃至18C。浇水的间隙土壤可以干燥,但要避免幼苗萎蔫。这样做将非常有利根系生长。光照可增强到11000勒克斯至27000勒克斯。土壤pH值5.5至5.8,EC值小于1.0。施肥浓度为100ppm至150ppm的氮。这阶段可用低浓度的杀菌剂(敌克松300至500倍,浇灌)来防治病害。

第4阶段:植株到了可以移植阶段。保持土壤温度16℃至17℃。浇水的间隙土壤可以干燥,但要避免幼苗萎焉,土壤pH值5.5至5.8,EC值小于1.0。浇水、施肥宜上午进行,这样到了晚上叶面干燥,可以有效减少病害。

移植

种子发芽后,待真叶展出,幼苗的真叶互相相遇时必须移植。移植用土(基质),容器的要求同播种。移植密度根据苗木大小,一般每盘(600mm×240mm×60mm)为80株至120株。经移植的幼苗浇水同播种。必须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温度宜控制在15℃至25℃,土壤(基质)pH值宜5.5至6.5,EC值宜0.75至2.0,施肥浓度150ppm至200ppm。移植苗生长到叶片互相相遇必须及时上盆或种植。

银杏的播种育苗技术


银杏春播前对种子应做如何处理?催芽的具体步骤及方法应怎么做?谢谢。

姓名:刘华锋 单位:个人 联系电话:13463619078 2010-03-08

专家解答
刘华锋同志: 您好,银杏种子在播种前需在室内晾干至含水量30%左右再进行播种。通常银杏种子要经过1至2个月的休眠期后才开始萌发,因而银杏的播种育苗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秋季直接将晾干的白果播于苗床,第二年春季种子萌发;二是在播种前50天将白果埋没在含水量5%-10%的湿河沙中,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催芽,然后在春季播种。 苗床基质可用菜园土、河沙和复合肥按50:50:1的比例混和,堆成宽100厘米、高15厘米、长300-500厘米的苗床。播种时银杏的种核必需平放,覆土3-5厘米,播种后上盖稻草,秋播者每7天淋水一次,春播者每3天淋水一次,直至出苗。出苗后每天淋薄水一次,每平方米苗床每周施0.3%磷酸二氢钾1500毫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皂荚播种育苗技术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n.)为苏木科,皂荚属。乔木,喜光,不耐庇荫。深根性,喜深厚、湿润肥沃土壤,在石灰岩山地、石灰质土、微酸性土及轻盐碱土上都 能长成大树。
1 种子采集与贮藏
皂荚果实成熟期在10月份,果实成熟后长期宿存枝上不自然下落,但易遭虫蛀,应及时采集。可手摘,用钩刀或枝剪剔取,采集的果实在自然条件下利用日光曝晒进行种实干 燥脱粒。筛选后将种子装在布袋、麻袋、木桶等容器内,放在低温、干燥、通风、阴凉的仓 库内贮藏,为了避免虫蛀,可用石灰粉、木炭屑等拌种,用量约为种子重量的0.1%~0.3%。 
2 育苗
2.1 种子处理
  一般在播种前5d左右,进行种子处理。先将70~80℃的热水倒入浸种容器内,然后倒入种子,边倒种边搅拌,注意搅拌均匀,并使其自然冷却,浸种时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为1∶3为宜。浸种一昼夜后,可用筛子选用膨胀的种子进行催芽,剩余种子再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催芽的种子先在下面铺上草帘,再在上面盖上一层草帘,每天要将种子翻动1~2遍,适当洒水,保持种皮湿润。
2.2 整地作垄、作床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灌水方便,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平整土地后施入底肥,底肥一般选用二铵,每667m230kg左右。为便于起苗和管理,可采用60cm大垄播种;为 提高出苗量,亦可作床播种,苗床规格宽1.2m,步道宽20cm。
2.3 播种
  以春播为好,一般在5月上旬为宜。每667m2需种子13~15kg左右。在播种前5~6d把床和大垄先灌足底水,待表面阴干后,即可播种。垄播:顺垄向,在垄面开8~10cm深长沟进行播种;床播:每隔15cm横床开6~8cm深的条沟进行播种。播种后及时覆土,厚3~4cm。
2.4 抚育管理
  播种后适时灌水,及时松土除草,并于7月上旬追施尿素1次,每66m210~15kg。幼苗高5~6cm时间苗,每米留苗15~20株,间苗后应及时灌水松土。


摘自:《林业实用技术》

桧柏播种育苗技术


北方地区适宣立冬(二月上旬)露地播种桧柏。桧柏种子成熟期较长,每年进入12月份以后陆续成熟至来年四月上旬。要采集紫色带白霜球果,经碾压去掉外皮果肉,选得净种。当年6月上旬用冷水或温水3040C浸种23小时后,捞出沙藏置于背阴处,并经常翻倒,注意补充水份罕播种。 在立冬前:选择肥沃,排水良好育苗地作床条播。此时的种子发芽率在20%左右。播后覆上11.5厘米,地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实。随后床面铺盖蒲席片,并压2厘米厚湿细七防寒。在冬季和开春前后保持上壤湿度,如发现土壤干燥可行喷水床面,水量要大,透过蒲席片下渗到土壤土。将来年3月下旬气候渐暖,可撒除覆盖物,同时设弓形塑料膜地棚,促使种子发芽出土整齐。苗出齐后去掉棚,进入正常小苗管理阶段。经过几年育苗结果,一年生苗平均高度1520厘米,二年生菌平均高度5065厘米。

花卉播种育苗技术



培育健壮小苗是花卉栽培的基础,而播种又是育苗的基础。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体内的酶才能活动起来,把贮藏的营养物质转化成生命活动的能量,进而萌芽、长苗。

种子萌芽需要以下四个条件:(1)具有休眠特性的种子需要完成它的休眠期。因为种子在休眠期间是不会萌芽的;(2)有酶活动所需要的水分;(3)适当的温度。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才能活动,进行物质转化。一般春播一年生花卉需20℃以上,秋播两年生花卉需15℃左右,热带花卉需要较高的温度,温带木本花卉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期;(4)足够的氧气满足种子呼吸和进行物质转化。

一、确定适宜播种期:依据为:1、要有种子萌芽、小苗生长的气候环境。如果没有,应人为满足它的要求,如加温、降温等。2、推算成品期是否处在适宜的观赏季节、销售季节。

二、播种基质:基质要求清洁、疏松、透气且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和一定的肥力。如腐叶土与珍珠岩8:2混合等。曾用于栽植的基质必须严格消毒,否则小苗易感猝倒病。消毒方法有:1、暴晒;2、60℃以上高温处理30分钟;3、用40%甲醛50倍液喷湿基质,加塑料膜覆盖3天后,除去覆盖物,通风两周直至无甲醛气味;4、用高锰酸钾0·01%溶液湿透基质后沥干。

三、种子处理:1、对于经过浸种后萌芽明显加快,萌芽率明显提高的种子,宜先作浸种处理,用冷水或温水浸2—24小时。2、剥壳:具果壳的花种播前先剥壳。3、锉伤或腐蚀:种皮坚硬、透水性及透气性较差的种子,播前先将种皮锉伤,或用强酸(浓硫酸)、强碱(氢氧化钠)腐蚀,使种皮变薄变软。4、催芽:部分花种需人工催芽至露出芽点后才播种。方法是把经浸种处理的种子,在一定温度下保持湿润,让其萌芽。

四、播种方法:1、点播:按一定距离播下1至若干粒种子。近几年多用穴盆点播,移苗不伤根。2、撒播:在苗床、育苗箱上均匀撒播种子,小粒种子拌砂撒播较均匀。

五、播后覆盖:播种后均匀撒上一层基质,使种子能充分接触基质。覆盖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细小、具有好光性的种子不覆盖。

六、遮荫:遮荫使育苗环境稳定。遮荫材料有帘、玻璃、薄膜、报纸等,或在荫棚下培育。

七、给水:播种前基质应充分湿透,播种后根据基质湿度用花洒或喷雾器喷洒补充水分,保持基质湿润。如果种子细小又用盆播种,可用浸盆法给水。

八、出苗后管理:种子出苗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要及时揭去遮盖物以增加光照度,并逐步转移到正常环境下使它逐渐适应自然环境。每次浇水都把水调成浓度0·05%左右的稀薄液肥,或每4—5天施1次浓度0·2%液肥,氮、磷、钾比例为2:1:1左右。

九、分苗:两片子叶展开或长出一片真叶时分苗,以解决成苗后营养空间过小的问题。方法是用水湿透基质,用摄子或手指轻轻将小苗带根移入准备好的5—8厘米小盆中。某些花卉不适宜大苗定植者,不经分苗直接定植。一般花卉经过分苗培养至苗足够大时才上盆或地栽定植。穴盆播种不需分苗。

楠木播种育苗技术


楠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我国的特产树种。其树干通直,树姿优美,既是上等的用材树种,又是极好的绿化树种。楠木为中亚热带常绿乔木,分布在气候湿润,冬暖夏热的地区,不耐寒冷。楠木一般采用播种育苗,现将其播种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一、种子的采集、处理

选择优良的母树采集饱满的种子,先搓去外面一层黑色的种皮,用水冲洗后进行净种、分级、阴干。楠木种子的含水量较高,采取湿藏法,找一个可以盛下种子的竹筐,在底层铺15厘米厚的细湿沙,然后将种子与湿沙分层堆积。堆至50厘米左右时,上面再覆盖一层湿沙。贮藏后要经常检查沙的湿度,干燥时及时喷水以保持种子的湿润。

二、整地

秋冬季深翻两遍土,第二遍整地时,每亩施500公斤腐熟饼肥,均匀撒在床面上,随后深翻,做成高20厘米,宽1米的苗床,播种前两星期在苗床面上撒1-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消毒。

三、播种

将沙藏的种子用水选法从沙中滤出后在0.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个小时,然后继续在消过毒的湿沙中层积催芽3至4天。楠木种子发芽极慢,未催出芽之前就播种,易霉烂。一般采取条播的方法进行播种,行距为20厘米,播幅宽4至6厘米,均匀撒播,覆盖约2厘米厚,然后用木板进行镇压,覆盖一层稻草,保持土壤湿润。

四、抚育管理

播种后为防止水分蒸发过快,除了及时浇水,还要搭遮荫网。约一个月后可以陆续出苗,这时要及时揭草,松土。幼苗长出后,约5 至10厘米时,在6月下旬和8月下旬施复合肥或尿素一次,每亩约3公斤左右,施肥时必须用小铲开一小沟,将肥均匀地撒入沟内,然后覆土盖好,避免肥料与叶片的接触。当年生的苗高可达到25厘米左右。10 月份以后,天气凉爽后,可以去掉遮荫网。

枸杞播种育苗技术


实生播种育苗,即有性繁殖。它是利用种子繁殖苗木。此法优点是在短期内能育出大量苗木,满足生产上对种苗的急需,而且成本低,易掌握。缺点是生产苗木变异性极大,母树优良性状不能保持,且结果迟,品质差。但考虑目前生产上大量用苗的需要,此法虽有缺点,却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种子准备:枸杞品种多,但以宁杞l号、宁杞2号和大麻叶3个品种比较好。因此生产上应选上述优良品种的大粒果取种子。对于品质混杂的小粒果实不要用于制种,以防降低种子质量。

制取种子:从枸杞果实里面制取种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果实浸泡。如果用干果制种,则应将干果放在水中浸泡至果皮膨胀易烂,若用鲜果制种则不必浸泡。②果实搓碎。将泡胀的果实或鲜果搓碎,使种子同果肉完全分离。③淘洗。果实搓碎后放入适量水进行淘洗,倒出水汁、果皮及悬浮的空瘪种子等杂质,经过几次淘洗后,沉在盆底的是饱满种子。④种子晾干。将饱满种子铺开进行晾晒,干燥后,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备用。一般每千克干果可出于种子0.1千克左右。

播种期:枸杞播种在春、夏、秋三季都可进行,但生产上在春季播种较多。春季播种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种子发芽出土,幼苗出土后也有较长的生长期,当年秋季或翌年春能出圃栽植。枸杞种子小,千粒重约l克,每667平方米播种仅需0.2千克。

播种方法:分为水播法和旱播法两种。①水播法。播种时将种子掺10倍的细沙土拌匀,然后用锄在准备好的圃地上按40厘米行距开0.30.5厘米宽的播种沟,顺沟条播。在播种后覆土约0.30.5厘米厚,或不覆土而用脚稍加踏实,使种子同土壤紧紧接触,接着用水浅浅漫灌一次,过2-3天地表不湿时,再灌水。在种子发芽出土前常灌水,保持地表湿润,才有利种子发芽出土及幼苗生长。此法播种出苗快,整齐,出苗率高,操作简便。②旱播法。它和水播法不同之处是在播种后根据土壤性质和墒情覆土,厚度在l一2厘米。沙性土,墒情差,覆土厚些;黏性土,墒情好,覆土薄些。覆土后不立即灌水,如果播种后遇天气干旱,土壤墒情差,较长时间不出芽,也可用小水浅灌,促进种子发芽出土。

为了使种子在播种后早出苗,在播种前可进行种子催芽,1份种子掺10份细湿沙,拌匀后放在20℃左右的室内,上面盖塑料薄膜,每天喷洒一次水,保持较好的温、湿度,一般在有半数种子露白(发芽)时,进行播种。夏季温、湿度适宜时播种,一星期后可发芽出土。

美国红枫的播种育苗技术


美国红枫(Acerrubrum)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观赏彩叶绿化树种之一,槭树科槭树属,也称为加拿大红枫,原产美国东海岸,落叶大乔木。生长较快,成年树高12米~18米,最高可达30米,冠幅12米,树形向上呈椭圆形,树冠整洁,树形美观;叶片3裂~5裂,掌状,叶长5厘米~10厘米,新生叶片正面呈微红色,之后变成绿色,直至深绿色,秋天叶子由黄绿色变成黄色,最后成为红色;春天开花,花红色,果实有翅,红色。

因其能适应多种土壤类型生长,秋季色彩艳丽夺目,被广泛应用于公园、绿地、小区栽植,既可以园林造景又可以做行道树,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近几年引进的美化、绿化城市园林的理想珍稀树种之一,曾多次荣获美国绿化品种金奖。

江苏常州莱茵花木有限公司近几年引种美国红枫获得成功,现已培育出工程大苗推向市场。笔者参与生产及管理,现将其种子育苗的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一、圃地选择和处理

育苗的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微酸、湿润、通透性能良好的砂壤土。播前每亩施入厩肥或土杂肥5000公斤、饼肥1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为防止苗木病虫害,特别是地下害虫,每亩需用硫酸亚铁8公斤~10公斤、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和细土拌匀,撒在地表,然后进行深耕、细耙,平整后南北向作畦,要求畦宽1米,畦埂宽30厘米,畦长20米~30米。

二、种子处理及播种方法

美国红枫的种子没有休眠性,既可进行秋播也可进行春播,现主要介绍春播。播种时间以3月中旬~4月中旬为宜。播前先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拌匀,放在3℃~5℃的条件下进行一个月的低温沙藏处理。层积期间要定期检查和管理,发现有发芽的种子,要及时进行播种。播种时先在畦内灌足底水,等水渗下再播,每平方米播种量200粒左右。播种后要覆0.5厘米的细土。为保墒提高地温,使种子出芽早、出芽整齐,可覆盖地膜或小拱棚,拱棚要注意通风,中午温度超过30℃要适当遮阳。一般播种后15天~20天左右出齐苗。

三、苗期生产及管理

幼苗出土后,初期生长较慢,抗性差要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度,并要及时清除杂草,尽量多培一些土,防止出现倒伏现象。当苗长到5厘米高时进行定苗,一般在灌透水后进行,按10厘米~15厘米株距间去弱、病及小苗,保持苗木的健壮整齐,缺苗的地方选择雨天进行带土球移植补苗。6月初结合浇水追施尿素,每亩15公斤,7月中旬再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15公斤,后期适当控水。9月后停止施氮肥和灌溉,可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木质化,提高苗木抗性和来年定植成活率。美国红枫无严重的病虫害,若发现刺蛾等害虫时,可喷2.5%的溴氰菊酯4000倍液进行防治。

四、移栽分植

美国红枫的播种苗当年高生长可达1米~1.5米,其生长速度较国内红枫(每年高增长20厘米~40厘米)生长快,每年可长60厘米~100厘米,一般第二年春天即可进行分植以培育大苗。美国红枫移栽成活率较高,且维护工作量小,但喜好酸性土壤,能容忍半阳的环境。

香樟树的播种育苗技术


香樟树的播种育苗技术介绍:

一、种植香樟树的土地选择:应选择疏松肥沃,土地湿润,水源充足等利于香樟树成长的环境。关于土壤消毒、施肥与其他阔叶树种基本相同。

二、播种方法。樟树播种冬播、春播均可,但以春播为好。播种前需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消毒杀菌,并用50C温水间歇浸种2-3次催芽,以提高种子发芽率。

采用条播,条距为20-25厘米,每米播种沟放种子30-40粒,每亩播种12公斤左右,播种后用火土灰或黄心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上稻草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发芽。

三、播种后的管理。当种子萌芽出土时,揭去覆盖物;幼苗发出3-5片真叶时,即可间苗定株,每米长的沟保留苗木20株左右,樟树幼苗生长较快,一般一年生苗高可达50厘米以上,由于一年生幼苗侧根和须根少,最好在圃地移植培育一年再出圃栽植;如果要培大亩,还可根据需要再移植培育一二年出圃。

在幼苗培育中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追肥、灌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培管工作。

樟树苗的病虫害主要有:

1、樟梢卷叶蛾。一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嫩梢,被害苗枯死。

防治方法:可用40%乐果200-300倍液喷杀幼虫,当幼虫大量化蛹期间结合抚育进行林地除草培土,杀死虫蛹。

2、樟叶蜂。

幼虫危害嫩叶、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也可用0.5公斤闹羊花或雷公藤粉末加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杀。

3、樟巢螟。幼虫辟集于新梢上取食叶芽,造成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当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晶体敌百虫4000-5000倍液喷杀,如幼虫己结成网巢,可人工摘除烧掉。

4、白粉病。开始幼苗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至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

防治方法:注意苗圃卫生,适当疏苗,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掉,病症明显时,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射3-4次。

苗木资讯请上。

马林光播种育苗技术


采种


一般在20年生左右、生长健壮的马林光母树上采种。一般来说,马林光果实10月开始成熟,11月为成熟盛期。采种时,用竹竿击落果穗。果穗采下后敲打脱粒取出种子,将种子浸入混有草木灰的温水中浸泡3天-5天,或用5%的石灰水泡2天-3天,然后揉搓洗涤,除去果皮蜡质,把种子用清水洗净后阴干。

贮藏


马林光一般采用沙贮法。将晾干的脱皮去蜡种子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10分钟-15分钟消毒,清水漂洗后沥干待贮。河沙用细沙,要在太阳下曝晒2天-3天以杀死病菌。种子与河沙的体积比例为1∶3。贮藏地方要通风干燥不潮湿,先铺一层约5厘米-10厘米厚的河沙,然后一层种子、一层河沙堆放,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米。每隔0.8米-1米的距离放一捆竹梢,以便通气。开始干沙贮藏,播种前一个月采用湿沙贮藏,沙子的含水量约为10%,待种粒露白后播种。

播种育苗


马林光的育苗地宜选地势平坦、能排能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背风避阴、富含腐殖质、微酸(pH值为6.0-6.5)或中性土壤。将地整平作床后,土壤要消毒,可用40%福尔马林加水180倍左右,每平方米用稀释液10千克-15千克进行喷洒,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一周时间。播种前要施足肥,每亩施过磷酸钙150公斤-200公斤,火土灰1000公斤-1500公斤或农家肥1000公斤。
可随采随播或次年2月中旬-3月底播种。播种量为每亩10公斤-12.5公斤。播种沟深约10厘米,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再用稻草均匀覆盖。

苗木管护


在出苗2/3时揭草。揭去2/3的草,留下1/3的草以保持土壤湿度。在幼苗全部出土、子叶变绿时开始第一次间苗和移植。间苗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劣留优、间密留稀”,每平方米保留80株-90株。第二次间苗补苗在幼苗长出2片或3片真叶时开始,每平方米保留70株-80株。
对播种苗而言,在幼苗长出2片-4片时开始松土,以后每月1次。施肥原则是薄肥勤施。在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开始,每次每亩用尿素3公斤-5公斤,施肥浓度为0.2%-0.3%。以后视苗木长势情况每隔15天-30天施1次,每次施肥量可适当增加。次年2月-3月,苗木即可出圃。

苦楝播种育苗技术


苦楝为楝科楝属落叶乔木。花两性,淡蓝色,有芳香,圆锥花序,4至5月开花,10至11月果熟。

楝树以长江以南生长最好,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喜光,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钙质土及含盐量0.4%以下的土壤中都能生长。不耐旱,怕积水。主根不明显,须根发达,分枝多。下面简要介绍楝树的播种育苗技术:

一、采种 果实立冬成熟,熟后经久不落,当果实变黄略有皱纹时即可采集。苦楝播种后4至5年开花结实,采种应从10至20年生健壮母株上采集。将果穗剪下或用手摘取,也可用木棒轻轻击落收集。果实采收后,将其放入缸中,用清水浸泡,揉搓淘洗,去除果肉果皮,淘洗出核果,晒后进行贮藏。贮藏期间每隔10至15天翻动一次,防止种子发霉。

二、催芽 春播需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否则播后一两个月才开始发芽,幼苗出土慢而不整齐。处理方法是:播种前20天左右,将种子在太阳下暴晒两三天,用80℃的温水浸种,任其自然冷却。浸泡一两天,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混3倍湿沙。沙的湿度为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在温床上覆盖塑料薄膜催芽,约10天左右种子开始萌动。当有1 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三、整地 苦楝育苗地秋天深耕,春天浅耕。秋耕深度为25厘米,春耕深度为15厘米。春耕时每亩用50%辛硫磷颗粒剂1至1.5公斤,加入细土,掺匀后撒入苗圃地,消灭地下害虫。整地时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至8000公斤,过磷酸钙40至50公斤。基肥分两次施入,春翻前施入一半,做床时再施入另一半。

春季2月底3月初做床,南北走向,床面宽1米,高15厘米,畦面中间略高,呈龟背状,四周挖排水沟,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四、播种 春季气温上升至15℃,地下5厘米处温度达到8℃以上,将混沙贮藏的种子筛出,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两三分钟,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即可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播前灌足底水,行距30厘米,开沟深度要均匀,沟底要平。随开沟、随播种、随覆土,覆土厚度2至 3厘米,覆土后轻轻镇压。一般每亩播种量15至18公斤。

五、苗期管理

1.灌溉排水 种子发芽期间,床面要经常保持湿润,灌溉应少量多次。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进入旺盛生长阶段,灌溉应量多次数少,每2至3天灌一次,每次要浇透浇足,灌溉时间宜在早晚进行。秋季雨水较多,要注意排水。

2.间苗补苗 苦楝每个核果内有种子4至5粒,成簇发芽出土,幼苗疏密不均。选阴天或傍晚进行间苗补苗,每簇选留一株健壮幼苗。移植时要带土,以利于苗木成活。对移栽后的幼苗早晚连续浇水2至3 次,通过间苗补苗,每亩应保留苗木8000至1万株。

3.松土除草 除草结合松土同时进行,采用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进行化学除草。每次灌溉及降雨后,达到适耕程度时应进行松土,小苗宜浅,大苗宜深,苗木木质化期应停止松土除草。

4.追肥幼苗 期应以氮、磷肥为主,速生期氮、磷、钾肥适当搭配,苗木木质化期则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

六、大苗培育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育苗地,精耕细作,施足基肥,同时做好土壤的消毒和灭虫工作。南北方向做床,床面宽1 .5米,每亩定植660株左右。秋季落叶至春季萌芽前,选阴天或无风的清晨及傍晚进行移植。移植时适当修剪主根,以促进侧根的生长。移植后做好松土除草、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使根系、枝条尽快恢复生长。经过两年的培育,当苗木平均高3米左右,胸径2.5至 3厘米可出圃。

养花技巧《桤木的播种育苗技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播种育苗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