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桃花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赏花种花可以令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花卉的种植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涌金莲”,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地涌金莲,拼音:dìyǒngjīnlián

拉丁学名:Musellalasiocarpa

别称:地金莲、地涌莲、地母金莲、地母鸡宝兰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芭蕉目,亚目:

科:芭蕉科,亚科:

族:,属:地涌金莲属

形态特征

地涌金莲植株丛生,具水平向根状茎。假茎矮小,高不及60厘米,基径约15厘米,基部有宿存的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达0.5米,宽约20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两侧对称,有白粉。花序直立,直接生于假茎上,密集如球穗状,长20-25厘米,苞片干膜质,黄色或淡黄色,有花2列,每列4-5花;合生花被片卵状长圆形,先端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先端微凹,凹陷处具短尖头。浆果三棱状卵形,长约3厘米,直径约2.5厘米,外面密被硬毛,果内具多数种子;种子大,扁球形,宽6-7毫米,黑褐色或褐色,光滑,腹面有大而白色的种脐。

生长习性

喜阳光充足,要求夏季湿润、冬春稍干燥的气候。产云南中部至西部;多生于山间坡地或栽于庭园内;海拔1500-2500米。

相关传说

地涌金莲花可入药,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治白带、红崩及大肠下血。茎汁用于解酒及草乌中毒。

地涌金莲图片

xzH52.Com阅读延伸

盆栽地涌金莲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地涌金莲是芭蕉科地涌金莲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云南、四川等地,为我国的特有珍稀植物。其花金黄色,犹如金色莲花从大地涌现般,花大、花艳、花期长为突出特点,并且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好。

1. 生物学特征

地涌金莲株高一般在60~100cm,在芭蕉科植物中属于较矮小者,也正因如此,它更适合于家庭中盆栽观赏。其地上假茎由数枚叶鞘互相包裹而成,底部较粗大,直径可达20cm,顶部假茎渐细,直径多在10cm左右。地涌金莲的叶片比较像美人焦的叶片,但比美人焦的叶片更长,叶柄更为明显,且整株叶片显得更为大气和飘逸。叶片长40~60cm,宽20~30cm。叶片能散发出淡淡的青草的清香味。花期在春季,花序生长于假茎的顶部,整个花序呈金黄色,直径大多在20cm,也有更大者。金黄色的花朵其实是它的苞片,而真正的花就隐藏在苞片之间。苞片逐次开放,一般一两日可开放一枚,六枚苞片构成一层,整个花期可开放多达数十层。每个苞片长度在10~15cm,根部宽在5~8cm。苞片开放后,从上方观看,整个花序犹如一个金色莲花,十分艳丽。苞片之间的花朵较小,一般高仅3cm,色彩基本同苞片,金黄色中稍微带有绿色。每个苞片根部的花朵数量一般为四朵,偶尔也有五朵。每个花朵都有雄蕊1枚、雌蕊5枚。每朵花由两片花瓣相互包裹着,其中充满了蜜露,每到花朵开至后期,蜜露就会从花瓣中洒到苞片上,就像是一个个露珠点缀在苞片上。地涌金莲花朵并没有香味,但闻起来仍有甜润感。花后可结实,形状似小香蕉,一般长4cm,宽1cm。果实内部多无种子,只有如香蕉般的果肉。个别有种子的,可以将成熟的种子及时采集,虽播种苗的前期生长速度不如分生苗快,但其长大后较为壮实。

2. 盆栽管理

由于株型较大,栽植地涌金莲一定要用大盆,从植株生长角度看,最好用直径超过30cm的素烧盆或陶制盆具,也可用塑料或是陶瓷材质的盆具,只是在栽培用土上应更具透气性。栽培用土方面,一般疏松的园土均可应用。为了生长更好,应用较多的栽培用土为腐叶土加沙再加适量的田园土混合而成,这样的土质更为疏松透气富含有更多的有机质,对地涌金莲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由于比较喜阳,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应将地涌金莲放置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除盛夏之外,一年四季都应让其多接触阳光,才会健壮生长。从栽种实践来看,北方的空气温度虽然较地涌金莲的原产地低,但在北方较干燥的环境下生长也很正常,很少出现焦边、枯叶等现象。在日常管理中,也不用刻意去对植株及植株四周喷水,并且地涌金莲的叶片有一定的防水性,故即使向叶片喷水,叶片上也很难沾上水珠。在温度方面,地涌金莲有着较强的抗热及抗寒能力,一般可适应5℃~35℃的环境温度。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一般可以地栽,可越冬,但其地上部分在冬季会枯死,翌年春季可以顺利发芽。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冬天最低温度多在-10℃左右,东北地区更低,这样的严寒气温地涌金莲较难适应,故北方很少地栽。盆栽时,应放置在5℃以上的室内越冬,并且要保持盆土相对干燥,不可水湿,并尽量多见日光,这样才可以顺利越冬。地涌金莲生长快速,对肥料也有一定的要求,在生长期,应每半月施用一次稀薄的肥料,液肥固态肥均可,也可施用化肥,但量一定要少,非花期应以氮肥为主,花前及花后前期以磷、钾肥为主,总体施肥原则是宁少勿多。长势良好的地涌金莲,会在根部长出很多蘖苗,这些小苗可在春秋季时用来分株繁殖,也可任其在盆内生长,使整株地涌金莲更显繁茂,但应及时补充更多的营养,才可避免主株生长受限。分株的小苗,一般栽培两年后可以达到成熟开花。

病虫害防治
在抗病能力方面,日常栽培中很少有病虫害发生,偶尔有介壳虫发生,也多是由于栽培环境不透风和闷热所致,故栽培场所应力求通风。虫害发生较少时,可用人工捉除,若发生虫害的数量较多,可考虑用烟草水喷治,对于介壳虫类也可以用药棉蘸酒精或食醋涂抹防治。浇水原则见干见湿,浇则浇透。应避免长期水湿,以防根腐。

应用范围
地涌金莲的花期可长达半年以上,开花时,为了更好地欣赏花朵的美观,可以考虑将主干上的叶片去除,仅留下假茎及假茎顶部的花朵。若放置于室内观赏,尽量不要超过两周时间,以免影响其正常生长,待其在室外恢复一两周后仍可置于室内继续观赏。为了延长花期,可以在开花后,适当控水和控光,使其苞片的开放速度放慢。非花期或苗期,其叶片较大呈翠绿色,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此时可作为一般观叶植物,只是由于其喜阳,故不可将其放置于室内太长时间。

地涌金莲的病虫害及防治技巧


地涌金莲的常见病虫害

红蜘蛛、白蜘蛛均为害螨

防治方法

喷施三氯杀螨醇、尼索朗、螨净等专杀药剂皆可。

在喷洒药剂之前,要先将地涌金莲其放于室外,用水冲洗几遍,然后在喷洒药剂。

同时要注意的是药剂都有一定的毒性,喷洒药剂的时候要注意,喷洒之后要及时的洗手消毒。

地涌金莲的常见病害

新发的叶片发黄

防治方法

叶子发黄是由于光照不足导致,注意让地涌金莲多接触阳光就会慢慢好转。

除了光照之外,还要注意追施肥,以经常浇灌的稀薄肥水最适宜。

繁殖方式有哪些地涌金莲的花语和传说


地涌金莲开花的时候是从地上层层生出假茎而开花,看起来就跟花朵从地上涌出来似的,所以才得名为地涌金莲。

地涌金莲的花语和传说

1、地涌金莲的传说

传说佛祖诞生之时每走一步足下都会生出金光灿灿的金莲花,也就是地涌金莲。有傣家传说,佛祖讲经,讲到精彩之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所说的就是这种花。

莲花是佛教的圣物,常用来象征佛法和纯洁。而地涌金莲则是在佛说法或者显示神通时候出现。在很多佛教典籍中有过记载。比如《楞严经》中就有:尔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化如来,结跏趺坐,宣说神咒。地涌金莲也是平常所见到的佛像中佛及菩萨脚下所踩的莲花。

2、地涌金莲的花语

地涌金莲有高贵、神圣、朴实高雅之意。

地涌金莲花语:高贵典雅,万事如意。

地涌金莲繁殖方式有哪些

繁殖以分株为主,也可播种繁殖,但是地涌金莲的种子不易久藏,宜随采随种。

1、时间

于春季或秋季进行,这个时候需要选择庭院角隅或天井窗前一角的避风高燥处,千万不能选择在低洼或雨后积水的地方。

2、选株

把根部分蘖成长的幼株,连同地下匍匐茎从母株上切离出来,并且另行种植。

3、另植

于春末将根部滋生出的分蘖苗连根挖起,另行栽植。

地涌金莲非常容易移栽,所以只要不是地涌金莲的生存环境有太大的变化,是很容易就移栽成功的。

一生只开一次花吗地涌金莲开花后会死吗


要说起大自然的植物,还是有很多种的,有些植物,我们根本就是没有见过的,咱们还是来了解了解地涌金莲,地涌金莲开花后会死吗?一生只开一次花吗:

地涌金莲开花后会死吗:

地涌金莲开花后是不会死的,这简直就是一个误解。

地涌金莲这种植物是先开花,开花的时候是不会长叶子的,花谢了过后才会长叶子,而且它的花期还特别的长,有250天,几乎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地涌金莲的花。

地涌金莲一生只开一次花吗:

地涌金莲不是一生只开一次花,这和环境有关系。

地涌金莲是不耐寒的,不喜欢低温,在0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它会被局部冻伤,室外温度低于10度的时候就需要将它移动到室内,能照射到阳光的地方。地涌金莲种植过后要生长旺盛期才会开花,在北方可能一生都不会开花或者是好几年才会开一次话,在南方,像西双版纳比较温暖的这些地方,每年都是可以开花的。

地涌金莲开花过后是不会死的,它只是先开花后长叶子而已,多久开一花,这要看生长环境,它对环境是有要求的。

金莲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金莲木,拼音:jīnliánmù

拉丁学名:Ochnaintegerrima(Lour.)Merr.

别称:似梨木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

科:金莲木科,亚科:竹亚科

族:,属:金莲木属

主要产地

广东和广西

形态特征

金莲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7米,胸径6-16厘米;小枝灰褐色,无毛,常有明显的环纹。叶纸质,椭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19厘米,宽3-5.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阔楔形,边缘有小锯齿,无毛,中脉两面均隆起;叶柄长2-5毫米。花序近伞房状,长约4厘米,生于短枝的顶部;花直径达、3厘米,花柄长1.5-3厘米,近基部有关节;萼片长圆形,长1-1.4厘米,顶端钝,开放时外反,结果时呈暗红色;花瓣5片,有时7片,倒卵形,长1.3-2厘米,顶端钝或圆;雄蕊长0.9-1.2厘米,3轮排列,花丝宿存,长5-8毫米;子房10-12室,花柱圆柱形,柱头盘状,5-6裂。核果长10-12毫米,宽6-7毫米,顶端钝,基部微弯。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长习性

金莲木生于山谷石旁和溪边较湿润的空旷地方,海拔300-1400米。

金莲木图片

旱金莲


旱金莲别称

旱荷、寒荷、金莲花、旱莲花、金线莲、寒金莲、大红雀

旱金莲的形态特征

叶肥花美,花色有紫红、橘红、乳黄等,金莲花蔓茎缠绕,叶形如碗莲,乳黄色花朵盛开时,如群蝶飞舞,是一种重要的观赏花卉。

旱金莲的生长习性

性喜温和气候,不耐严寒酷暑。适生温度为18至24摄氏度。能忍受短期0℃喜温暖湿润,越冬温度10℃以上。

夏季高温时不易开花,35℃以上生长受抑制。

冬、春、秋需充足光照,夏季盆栽忌烈日曝晒。

旱金莲的作用

观赏:旱金莲叶肥花美,是难得的盆栽装饰品。

药用:清热解毒。用于眼结膜炎,痈疖肿毒。

食材:旱金莲科凉拌生吃,放入蒜蓉味精麻油等作料,搅拌一下,色香味俱全!

旱金莲的花语

爱情无处不在,只是你心不在焉。

金莲花


盆栽金莲花,宜用腐叶土7份、园土3份混合,并加入适量饼肥或其他有机肥作基肥。一般栽培3年植株就要更新,因老植株生长不旺,开花不多。

幼苗期施肥可10天1次,施充分腐熟的饼肥水。以后,以少施肥为宜,一般每隔20天施1次稀薄肥水即可。但在开花前可每7-10天施1次肥水,促使开花茂盛。施肥一定要适当,尤其是氮肥过多,会造成只长叶不开花的后果,从而影响观赏效果。

平时要注意及时浇水,因为枝条内部多浆,所以整个生长季节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勿使盆土过干或过湿,如过干叶片易发黄;过湿积水则易烂根。

生长期应注意将其放置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夏季气温高时,需适当遮阴。

冬季移入室内,放置向阳处养护,保持室温10-16℃,控制浇水,适当施1-2次薄肥,可使其正常生长发育。室内培育金莲花,如遇通风不良,茎叶易生蚜虫,应注意及时防治。

为使金莲花叶肥花美,还必须用细竹设立支架,把蔓茎均匀地绑缚上架,并使叶面尽量朝一个方向,上架前需摘心,留主茎和粗壮侧茎,以促使其萌发较多的分枝,达到叶茂花繁的目的。

金莲花常用扦插和播种繁殖。播种可于3月间在室内进行,约10多天即出苗。扦插全年均可进行,但以春季室温16℃时为最好。做法是:剪取嫩茎长约15厘米,除去下部叶片,留顶端3-4片,插于河沙或蛭石中,遮阳保湿,约10天左右即发根,20天后可上盆。

花卉大全《地涌金莲》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好的花卉大全知识的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地涌金莲的价格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