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有人类就有花,而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体验到了不一般的乐趣。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下面是由鲜之花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都市推出森林病虫害防治新举措”,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截至6月底,成都市已发生林业有害生物有31.21万亩,其中轻度发生18.16万亩,中度发生8.71万亩,重度发生4.34万亩。主要种类有松树病害、杉木病害、竹子病害、蜀柏毒蛾、云南松毛虫、竹笋禾夜蛾、杨树食叶和蛀干害虫及黑腹绒鼠等。

面对严峻的森林病虫害形势,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成都市采取了以下得力举措:

一是有备无患,年初已大力准备药剂药械。成都市根据去年越冬情况的调查分析,对今年森林病虫害可能发生情况进行了科学预测。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年初就着手药剂药械的准备工作。据了解,市森防站一共购置了14台、价值2.995万元的药械,同时还订购了30吨、价值14.235万元的药剂。各区(市)县森防站也根据所在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相应储备了喷粉喷雾机近80余台,诱虫灯400余盏,药物20余吨。

二是市场运作,招投标方式选定防治公司。今年成都市推出新举措,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了招投标的形式来进行。主要是通过招投标后选定的公司,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当防治工作完成以后,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专家组成防治成效验收组,对防治工作成效进行检查,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则支付防治经费,如未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则由防治公司按合同规定要求重新防治,直到达到预期防治效果为止。大大保证了病虫害防治的质量。

三是六措并举,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人工防治:对于那些坡度不大、行走方便的病虫害发生区,我们采取人工喷粉防治,防治面积达到了8.2万亩。飞机喷雾:而对于山高坡陡人烟稀少,人工地面防治难度较大的发生区采取飞机防治,防治面积达到1.495万亩。烟剂熏蒸:针对难以用常规喷雾喷粉方式防治的高大林木病虫害,采取了烟剂熏蒸,目前已防治1.5万亩。灯光诱杀:为了巩固防治效果,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较重的地区,开展了灯光诱杀成虫工作。在蜀柏毒蛾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在中、重度危害区域,设置森防杀虫灯60盏诱杀蜀柏毒蛾越冬代成虫。生物防治:为了加大防治力度,市森防站购置了50公斤松毛虫CPV病毒杀虫剂,补助给部分发生情况严重的区(市)县开展防治,防治面积1.5万亩。放蛇下饵:在病虫害防治中,放蛇也成了病虫害防治的一大举措,据了解,在防治黑腹绒鼠过程中,市森防站使用了天敌防治的方法,放蛇200公斤,让黑腹绒鼠“无处可逃”,通过这样的方法,防治面积达到0.11万亩。而在黑腹绒鼠主要集中发生区,主要使用溴敌隆拌土豆毒饵进行诱杀,并结合人工砍荒、除草、捣毁鼠道和布设鼠夹,使鼠害得到了有力控制。防治面积达2.5万亩。

XzH52.coM文章精选

成都市创森五大目标已出台 森林进城园林下乡


昨日记者从成都园林主管部门获悉,我市创森五大目标已经出台。五大目标为:城市、园林、林业三合一;城区、近郊、远郊远近结合;建生态屏障林、林产业林、文化传承林;讲求乔木、灌木、草丛三头并举;实行我市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按照这五大目标根据成都市的实际,对照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试行)》,结合全国城市申报情况,我市决定力争2007年将成都建设成为全国第四个“国家森林城市”。为此,我市城区的空间要换绿地,近郊绿地要换效益,远郊绿地要换人口。

城市、园林、林业三合一

据了解,目前,我市创森5大奋斗目标已出台。按照这5大奋斗目标,作为森林城市的成都,要做到城市、林业、园林“三者融合”,让高大乔木自然之美与城市建筑的现代之美、盆景花卉的文化之美有机结合。城乡一体、远近结合,园林下乡、森林进城,功能互补、浑然一体。

速生乔木抢占城市空间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市城区、近郊、远郊要“三位一体”。城区的空间要换成绿地。在实施过程中,以速生乔木树种与目的树种混栽,利用速生树种较快占领城市空间,保证城市森林的持续更新。

近郊绿地要换效益。在实施过程中,将一定范围的土地建设为森林植被为主的绿化隔离带,发展花卉、林木种苗产业、休闲观光产业。

远郊绿地要换人口。以我市山区300万亩人工商品林地利用为主,开展森林旅游;建设各具特色的山区旅游度假集镇,引导城市资金聚集和人流疏散,促进我市林区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转变。

建生态屏障林、林产业林、文化传承林

此外,我市水网、路网、林网要“三网合一”。以水网化和林网化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理念,道路、农田、水系均实现林网化利用,实现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水体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城市森林建设与人们出行的污染和保护有机结合。其间,要做到生态、产业、文化“三林共建”。即以西部邛崃山脉山区天然林、退耕还林为基础,路网、水网为纽带,城市近郊防护林为重点,建设成都生态屏障林;以平原花卉苗木林、东部丘陵果茶桑经济林为基础,城市近郊速生商品林为重点,建设成都林产业林;以城区机关单位、公园、博物馆区、寺庙、纪念林基地为载体,建设成都文化传承林,森林建设以巴蜀园林为特色。

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雨雪冰冻灾害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与特点

一般来说,对于以各种相对裸露方式越冬的昆虫,如食叶害虫,连续的低温和雨雪冰冻会降低越冬害虫的存活基数,减少当年的种群数量;但对次期性病虫害的发生和暴发是极为有利的,大面积林木的折干断枝,极易造成大量伤口并导致林木生长势的急剧下降。众多伤口是多种病菌的侵染点,树势急剧下降又可引发一些腐朽菌的侵入,因此,各种弱寄生病害的严重发生,在当年就会显示出来;而次期性的林木钻蛀性害虫(如多种天牛、小蠹、吉丁虫等)主要入侵树势衰弱的林木和林分,灾害对其影响会有适当的滞后现象,一般在灾后2-3年内种群将急剧增长,成为病虫害持续发生的基地,从而造成更大的后续灾害和恶性循环。

2重大雨雪冰冻灾害后的重点次生性森林病虫害

监测和控制的重点是各种病害,如松树腐朽菌、杉木细菌性病害、杨树腐烂病、板栗干部病害、油茶病害等;各种次期性害虫,如多种林木钻蛀性害虫(多种天牛、小蠹和吉丁虫等),特别是松墨天牛,此种天牛正是我国头号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重大雨雪冰冻灾害后必然引发松墨天牛和其它钻蛀性害虫的大举入侵和养殖,更有利于松材线虫的扩散和蔓延。

3次生性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原则及技术要点

这次南方雨雪冰冻雪灾害覆盖面很广,受害树种很多,涉及的有关病虫害种类更多,限于篇幅,本文只能涉及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原则性支撑技术要点。

3.1林种或林分类型的划分建议各地区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将现有林种或林分划分为以松、杉等为优势树种的次生林,以松、杉、桉等树种为主的用材林,以油茶、板栗、柑橘等为主的经济林,以及竹林等四种类型;并依次划分中幼林和成熟林。

3.2灾情调查和受害等级划分配合各地区的其它救灾措施,立即进行灾害调查,依据折干、断梢、冻拔、冻裂等的具体情况,针对上述不同林种、树种、林龄,提出轻、中、重的受害标准和受害等级划分。

3.3各地次期性森林病虫害的梳理根据各地区的主要树种、树龄和林分树种结构,梳理各地主要树种的病虫害发生历史、常发性主要种类,明确各地次期性森林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对于引进树种,更要梳理原产地的主要病虫种类,从而明确可能发生的重大次生性病虫害种类。

3.4分类施策,提出对应性预防和控制措施

各地区要根据林种或林分类型、灾情调查结果和受害等级,针对主要次期性森林病虫害,分类施策,系统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措施,于今年4月前提出对应性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方案,以及有待深入研究的技术问题,经专家技术论证后实施。

松杉林:将松动或倾斜林木扶正并培土踏实;及时清理死亡或濒死林木,采用相当规格苗木进行补植;对折断和受冻害的侧枝进行适时适量的轻度修剪,剪口要平滑,并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涂刷伤口。针对成熟林的主要技术措施有:砍伐断梢、折断、倒伏林木,倾斜林木视程度进行扶正或砍伐,并及时清理林地;对受害面积较大形成林窗的林地进行造林更新。

经济林:冻害为板栗枝干病害的流行提供了较好环境条件,雪后应该及时清理栗园的枯枝落叶,集中焚烧。清园后,用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全面对树体及地表喷施一次。

3.5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常年动态监测

监测对象为当地的主要常发性和次期性病虫害,尤其是大范围的冰冻雪灾极大地改变了林分环境,原先次要或一般的病虫害,特别是次期性病虫害容易转变为主要种类。各地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样地大小以30x30m左右为宜。调查方法以害虫信息素诱集和人工地面调查为主,一年调查两次,春秋各一次;对于大范围或大面积的次生林和用材林,也可采用3S技术,特别是遥感技术进行监测,一年一次。各地的监测技术方案要经专家技术论证后实施。

野花取代人工草坪 渐成都市自然园林


旱伞草、蒲苇、水竹、芦苇、千屈菜,黑色的麦冬、红色血草,星星点点开花抽穗的“野草”正在逐渐取代整齐划一的草坪,成为城市自然景观的主力。在昨天召开的园林景观展上,不少专营“野草”的公司受到了景观设计行家的青睐,不少新培育的野草被抢订一空。

上海专业野草生产企业“精文绿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前,他们从国外引进少数品种的观赏野草,但即便如此,“野草”的销售量也很难与草皮相提并论。但是,近年来,更多都市人渴求亲近自然,越来越多富有野趣的“野草”被人看中,引进到公园绿地。

虽然目前运用的“野草”祖先的确都是真正的野草,但是却都是经过特殊培育的。在“野草”生产基地,不但有开花抽穗,叶片形态优美的观赏野草,还有各种色彩培育出来的野草,包括黑色的麦冬草和红色的血草。

由于“野草”野花特地的美感,目前,新建公园绿地在营造多层次景观效果时,已经多用“野草”作为地被景观。闵行体育公园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在上海草皮要营造四季常青的效果,必然隔几年就要翻新,成本反而比一次播种的“野草”高,“野花、野草”的景观效果则要比普通草皮丰富不少。

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全市“野花、野草”用量可突破千万株,上海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等大型公园,在开展大型花卉展览时,也改用长年开花结果的“野花”而不再用一次性草花布景,而在城市街头,市民随处都可以见到富有自然情趣的野花野草。

病虫害防治


枸杞蓟马的最有效防治方法是什么?

姓名:陈淑芳 单位: 联系电话:5613886 2010-07-21

专家解答
您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毫米,黄褐色。头前尖突。集眼黄绿色,单眼区圆形,单眼暗色。触角8节,黄色,第二节膨大而色深,第六节最长,7-8节微小,3-7节有角状和叉状感觉器,各节有微毛和稀疏长毛。前胸横方形,近后侧角区有大小各1个灰绿色圆点。翅黄白色,中间有2条纵脉,上有稀疏短刺毛,前缘有较长的刺毛,均匀排列,后缘毛深色颇长,两相交错排列,翅近内方有1隐约可见的深色横纹。腹部黄褐色,背中央淡绿色,腹端尖,雌虫第六腹节腹面有下弯而色深的产卵管,到达第十节的下方。
若虫:深黄色,背线淡色,体长约1毫米。复眼红色。前胸背面两侧各有一群褐色小点,中胸两侧、后胸前侧角和中间两侧各有1个小褐点。第二腹节前缘左右各有1褐斑,第三节两侧、第五、六节和第八节两侧各1红斑,第七节两侧各2个红斑。
生活习性
每年代数不详,约以成虫在枯叶下等隐藏处越冬。次年春季枸杞展叶后即活动为害,6-7月害情最重。据1974年中宁县的反映,在有的枸杞园普遍为害,几乎找不到一个无虫的叶片,使叶片早期枯落而减产。
防治方法 :
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加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800-1200倍液,或5%美除(5%虱螨脲)乳油1000倍加25%阿克泰(噻虫嗪)可湿性粉剂2000倍在6天内连施喷施两次,防治效果较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用材林-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用材林林木受害类型

用材林林木受雪压危害的形态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4类:

1.1断稍(包括断干)。这一类型受害比较普遍,受害程度也比较严重,主要是由于林木树冠截获的雪的重量超过了树梢、树干本身的负荷极限所致。

1.2弯斜。这一类型受害也比较普遍。主要是由于林木枝叶上所存留雪的重量尚未超越树干的负荷极限,借助本身具有的弹性,向侧面偏斜,或稍冠向下弯曲呈弓形。

1.3倒地。这是用材林林木最主要的受害类型之一,受害率比较高。与弯斜类型类似,倒地类型也是由于林木枝叶上所存留雪的重量比较大,形成了头重脚轻而弯斜,在雪的继续压力下,渐渐被压倒伏在坡面上。

1.4翻蔸。这一类型也是主要的受害类型,受害率也比较高。主要发生于陡坡及土层较浅薄立地,林木因雪压而形成头重脚轻被连根拔起,根系完全离地或根系严重扯断。

2用材林受害林木救护要点

根据用材林林木受雪压危害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救护处理:

2.1断稍(包括断干)。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无法恢复生长,需要进行伐除清理,及时利用。

2.2弯斜。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大都仍可恢复原状,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需要保留。雪压期间应及时最大限度地清除树冠上的积雪。

2.3倒地。这一类型如果树根未离地,或根系受损较轻,如果雪融后能逐渐恢复生长,应该给予保留。雪压期间应及时最大限度地清除树冠上的积雪。如果根系受到严重损伤或扯断,恢复比较困难的应伐除清理,及时利用,以减少损失。

2.4翻蔸。这类受害树木已经没有存活和恢复的希望,雪灾后应予以及时伐除利用。

2.5用材林今后在林分管理上要注意密度管理、立地控制和树种选择,最大程度地抵御雪灾。

救灾减灾技术要点: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雨雪冰冻灾害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与特点

一般来说,对于以各种相对裸露方式越冬的昆虫,如食叶害虫,连续的低温和雨雪冰冻会降低越冬害虫的存活基数,减少当年的种群数量;但对次期性病虫害的发生和暴发是极为有利的,大面积林木的折干断枝,极易造成大量伤口并导致林木生长势的急剧下降。众多伤口是多种病菌的侵染点,树势急剧下降又可引发一些腐朽菌的侵入,因此,各种弱寄生病害的严重发生,在当年就会显示出来;而次期性的林木钻蛀性害虫(如多种天牛、小蠹、吉丁虫等)主要入侵树势衰弱的林木和林分,灾害对其影响会有适当的滞后现象,一般在灾后2-3年内种群将急剧增长,成为病虫害持续发生的基地,从而造成更大的后续灾害和恶性循环。

2重大雨雪冰冻灾害后的重点次生性森林病虫害

监测和控制的重点是各种病害,如松树腐朽菌、杉木细菌性病害、杨树腐烂病、板栗干部病害、油茶病害等;各种次期性害虫,如多种林木钻蛀性害虫(多种天牛、小蠹和吉丁虫等),特别是松墨天牛,此种天牛正是我国头号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重大雨雪冰冻灾害后必然引发松墨天牛和其它钻蛀性害虫的大举入侵和养殖,更有利于松材线虫的扩散和蔓延。

3次生性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原则及技术要点

这次南方雨雪冰冻雪灾害覆盖面很广,受害树种很多,涉及的有关病虫害种类更多,限于篇幅,本文只能涉及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的原则性支撑技术要点。

3.1林种或林分类型的划分建议各地区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将现有林种或林分划分为以松、杉等为优势树种的次生林,以松、杉、桉等树种为主的用材林,以油茶、板栗、柑橘等为主的经济林,以及竹林等四种类型;并依次划分中幼林和成熟林。

3.2灾情调查和受害等级划分配合各地区的其它救灾措施,立即进行灾害调查,依据折干、断梢、冻拔、冻裂等的具体情况,针对上述不同林种、树种、林龄,提出轻、中、重的受害标准和受害等级划分。

3.3各地次期性森林病虫害的梳理根据各地区的主要树种、树龄和林分树种结构,梳理各地主要树种的病虫害发生历史、常发性主要种类,明确各地次期性森林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对于引进树种,更要梳理原产地的主要病虫种类,从而明确可能发生的重大次生性病虫害种类。

3.4分类施策,提出对应性预防和控制措施

各地区要根据林种或林分类型、灾情调查结果和受害等级,针对主要次期性森林病虫害,分类施策,系统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措施,于今年4月前提出对应性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方案,以及有待深入研究的技术问题,经专家技术论证后实施。

松杉林:将松动或倾斜林木扶正并培土踏实;及时清理死亡或濒死林木,采用相当规格苗木进行补植;对折断和受冻害的侧枝进行适时适量的轻度修剪,剪口要平滑,并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涂刷伤口。针对成熟林的主要技术措施有:砍伐断梢、折断、倒伏林木,倾斜林木视程度进行扶正或砍伐,并及时清理林地;对受害面积较大形成林窗的林地进行造林更新。

经济林:冻害为板栗枝干病害的流行提供了较好环境条件,雪后应该及时清理栗园的枯枝落叶,集中焚烧。清园后,用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全面对树体及地表喷施一次。

3.5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常年动态监测

监测对象为当地的主要常发性和次期性病虫害,尤其是大范围的冰冻雪灾极大地改变了林分环境,原先次要或一般的病虫害,特别是次期性病虫害容易转变为主要种类。各地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样地大小以30x30m左右为宜。调查方法以害虫信息素诱集和人工地面调查为主,一年调查两次,春秋各一次;对于大范围或大面积的次生林和用材林,也可采用3S技术,特别是遥感技术进行监测,一年一次。各地的监测技术方案要经专家技术论证后实施。

幼林及新造林-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雪灾类型及特征

1.1雪压零度以下的持续降雪,积雪不化,厚度增加,幼树在较长时间内遭受雪压,会造成落叶(常绿树种)、折枝、倒伏。

1.2冰冻雪后阴雨天气,温度降至冰点以下,幼树组织发生冰冻导致林木遭受冻害。幼树表现出全株枯死或部分幼嫩枝条冻枯,影响翌年林木成活和正常生长。

1.3冻拔(又称冻举)由于天气冷暖交替变化,昼夜温差大引起的根系拔出而造成的灾害。由于冻雪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过大,表土层冻结,使新造幼苗或幼树抬高,根系拔出地表,冰融后土壤下落,但拉出的幼树根系不能恢复到原来位置而产生外露,导致幼苗幼树衰弱直至死亡。

2雪灾救护技术

2.1清沟排水对于地势较低或坡度平缓、易积水的幼林地,雪后积水严重,要做好清理沟渠,及时排除积水。

2.2冻死株和冻死部位的确定对幼林地雪灾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幼苗幼树的枝、干、叶颜色、硬度和手感等变化,判定其受害程度,确定冻死株和冻死部位,为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提供依据。

2.3清理和保留幼树的确定对已确定整株冻死、主干低位折断且不能利用根系恢复的幼苗、幼树,顶芽损坏的松类树种,及时进行清理,保持林地卫生状况良好。对保留的幼苗、幼树采取扶直、培土、修剪、平茬等救护措施。

2.4苗木幼树扶直与培土积雪融化后,对倾斜、倒伏但主干未折断的苗木、幼树进行扶直,并在其基部培土。对受冻拔害的幼苗、幼树及时重新栽植。栽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受损伤和过长的根系;栽植时注意保持其根系抒展;栽植后在干基部采取培土措施。

2.5修剪受冻枝条早春气温稳定回升且冻害表征明显后开始修剪,在1-2周内完成。幼苗幼树轻度受冻后,芽叶焦灼,但未及枝条,可及时把焦灼芽叶剪去,促进新梢萌发。对受冻致死已丧失发芽能力的枝条、折断枝条进行剪除,防止蔓延危害整个树体。

2.6平茬对于地上部分冻害严重,但是树干基部及根系仍然良好且为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可采取平茬措施。平茬高度一般控制在距地表面10厘米左右。

2.7补植或重造冰雪融化后,对于因苗木冻死而未达到合理造林密度的幼林地,应及时补植;受灾严重的幼林地应重新造林。对于造林树种(含品种、无性系)选择不当而造成冻死的,需更换树种重新造林。提倡使用优良乡土树种造林,慎重采用外来树种造林。在补植或重造时,要选用适当的树种,调整树种组成,形成合理的混交林。同时,保证造林密度在合理范围内。

2.8水肥管理和松土除草水肥管理和松土除草是提高受冻雪灾害幼苗幼树生长势的必要措施。在春旱地区,受冻林木修剪后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进行浇灌。冻雪危害的幼苗幼树施肥坚持轻肥薄施和多次施的原则,每次新梢生长期进行根外追施尿素2-3次,土壤追肥1次,促进新梢生长健壮。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施用复合肥料。同时采取松土除草措施,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2.9病虫害防治对遭受雪灾生长势衰弱的幼苗幼树加强保护,防控病虫危害。例如,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800倍液等喷施消毒,用波尔多液涂刷树皮、伤口等。

金桔病虫害防治


金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有:根腐病、潜叶娥、玉带凤蝶、柑桔全爪瞒等。

(1)金桔根腐病。此病多由土壤渍水而引起,盆栽者烂根的比较多,宜注意排除地下水,盆栽时要让苗和盆的大小相称,盆土不能过湿,以增强树势,减少发病率,初发生时可适当节水、排水,严重时很难恢复,应及早除去病株,加强健壮的管理。

(2)金桔潜叶蛾。多以幼虫潜入金桔叶片背面表皮下,形成弯弯曲曲的虫道,被害叶片常常卷曲脱落,严重影响长势和开花结果。

防治方法:春季新梢大量萌发;梢长不超过1厘米时,可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1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很好,且可防止果也可用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柑桔全爪瞒。柑桔全爪蜗又叫红蜘蛛、黄蜘蛛,危害金桔叶、梢和果实,以叶片受害最重,6-9月发生最盛。叶片受害时正面出现许多灰白色小点,失去光泽,严重时一片粉白,造成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发生期可用0.3度石硫合剂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20%螨卵酯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每半个月1次,喷3-4次,效果显著。

(4)玉带凤蝶。此虫以幼虫危害叶片,幼嫩叶常被吃光,较老叶也常被吃得只留主脉。

防治方法:①冬季发现植株上有越冬的蛹应及时人工摘除;②凤蝶幼虫体较大,容易被发现,零星发生时,可及时捕杀;③幼虫发生期,可用90%敌百虫原药800倍液喷雾防治。

喜欢《成都市推出森林病虫害防治新举措》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知识大全除病虫害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