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要侍弄好花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以下是鲜之花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羽扇豆”,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羽扇豆,拼音:yǔshàndòu

拉丁学名:

别称:多叶羽扇豆、鲁冰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豆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羽扇豆一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茎上升或直立,基部分枝,全株被棕色或锈色硬毛。掌状复叶,小叶5-8枚;叶柄远长于小叶;托叶钻形,长达1厘米,下半部与叶柄连生;小叶倒卵形、倒披针形至匙形,长15-70毫米,宽5-15毫米,先端钝或锐尖,具短尖,基部渐狭,两面均被硬毛。总状花序顶生,较短,长5-12厘米,长不超出复叶,花序轴纤细,下方的花互生,上方的花不规则轮生,花长10-14毫米;苞片钻形,长3-4毫米,被毛;花梗甚短,长1-2毫米;萼二唇形,被硬毛,下唇长于上唇,下唇具3深裂片,上唇较浅,果期宿存;花冠蓝色,旗瓣和龙骨瓣具白色斑纹。果序轴增粗,长仍不超出复叶;荚果长圆状线形,长2.5-5厘米,宽0.8-1.2厘米,密被棕色硬毛,先端具下指的短喙,种子间节荚状;有种子3-4粒。种子卵形,扁平,黄色,具棕色或红色斑纹,光滑。花期3-5月,果期4-7月。

生长习性

羽扇豆喜气候凉爽,阳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热,略耐荫,需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主根发达,须根少,不耐移植。根系发达,耐旱,最适宜砂性土壤,利用磷酸盐中难溶性磷的能力也较强。

相关传说

自古以来,基督教里就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而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6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欧地区,而南欧属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种花草。羽扇豆就是被选来祭祀5世纪卡尔塔哥的主教──圣欧格尼斯的芯花朵。它是一种豆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产在地中海。羽扇豆多半生长在其它植物无法生存的砂质地。羽扇豆因其根系具有固肥的机能,在中国台湾地区的茶园中广泛种植,被台湾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母亲花"。但台湾对羽扇豆采用了音译的名字"鲁冰花"。"Lupin"在希腊文里是"悲苦"的意思。羽扇豆的种子苦涩异常含在嘴里,令人皱眉,看起似乎很痛苦的样子。因此它的花语是"苦涩"。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老是被认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喜欢实话实说,不懂得看场合。这种直肠子个性,最好改一改,否则会吃闷亏的。

羽扇豆图片

xzH52.Com阅读延伸

羽扇豆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式 羽扇豆生产中多以播种繁殖,春秋播均可,3月春播,但春播后生长期正值夏季,受高温炎热影响,可导致部分品种不开花或开花植株比例低、花穗短,观赏效果差。自然条件下秋季播种较春播开花早且长势强健,9至10月中旬播种,花期翌年4至6月。72或128孔穴盘点播、覆盖。育苗土宜疏松均匀、透气保水,专用育苗土或是草炭土、珍珠岩混合使用为好。种子较大,普通或包衣处理,约40粒 /克。发芽适温25℃左右,保证介质湿润,7至10天种子出土发芽。


栽培管理 性喜凉爽,阳光充足,忌炎热,稍耐阴。深根性,少有根瘤。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酸性沙壤土质(pH值5.5),中性及微碱性土壤植株生长不良。羽扇豆苗期30至35天,待真叶完全展开后移苗分栽。羽扇豆根系发达,移苗时保留原土,以利于缓苗。

在定植以前视长势情况应进行1至2次的换盆,盆钵的选用最好为高桶盆,以满足直根性根系的生长需求,确定合理的种植摆放密度。针对秋播种植,越冬时应做相应的防寒措施,温度宜在5℃以上,避免叶片受冻害,影响前期的营养生长和观赏效果。

羽扇豆性喜凉爽,加上本身又属于多年生植物,因此在夏季应特别注意,防止高温多湿、阳光灼晒造成的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矮小甚至死亡。开花期的园林应用中也可直接将其栽于林间树下、凉爽通风处,方便夏季管理。盆栽观赏后,要及时剪除残余花穗和枯老叶片,控制肥水,做好高温期遮阴防护,确保安全越夏。

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依据羽扇豆的生长习性,栽培过程中控制和调节栽培基质的酸碱度(pH值)对于羽扇豆正常的生长和开花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较简便有效的调节方法是对栽培基质施用硫磺粉。由于硫磺在基质中需一定时间的分解(约40天以上)才能起到调节作用,因此施用应尽早进行,一般在移苗后2至3片真叶出现时开始,施用量视栽培基质原有酸碱度而定。另外,硫酸亚铁、硫酸铝等酸性肥料虽具有短期内降低 pH值的效果,但过高的盐离子浓度会对植物根系造成毒害,生产中要少用。

病害防治 羽扇豆叶斑病病斑褐色至黑色,危害叶片及茎的生长,导致叶片早期枯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效果良好。

鲁宾尼多裂羽扇豆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鲁宾尼多裂羽扇豆,拼音:lǔbīnníduōlièyǔshàndòu

拉丁学名:Lupinuspolyphyllus'Lupini'

别称:鲁冰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染料木族,属:羽扇豆属

形态特征

鲁宾尼多裂羽扇豆一年生草本,高可达70厘米。茎基部分枝,掌状复叶,小叶披针型至倒披针型,叶质厚,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纤细,花梗甚短,萼二唇形,被硬毛,花色多。荚果长圆状线形,种子卵形,扁平,斑纹,光滑。3-5月开花,4-7月结果。

生长习性

鲁宾尼多裂羽扇豆性喜凉爽,阳光充足,忌炎热,稍耐阴。深根性,少有根瘤。生于沙质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质,中性及微碱性土壤植株生长不良。

鲁宾尼多裂羽扇豆图片

多叶羽扇豆的栽培管理技术


说起多叶羽扇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植株,但说起鲁冰花,想必大家想到的就是那首鲁冰花的歌曲吧,其实啊多叶羽扇豆也就是鲁冰花,原产于北美西部,花色有白、红、黄、蓝、粉等颜色,可以说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了,因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多叶羽扇豆的栽培管理技术。

1、叶羽扇豆喜欢光照充足、气候凉爽的地方,忌炎热,要求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pH值5.5沙质土壤,根须比较少,因此不耐移栽。

2、叶羽扇豆一般采用播种、扦插、组织培养繁殖,由于扦插繁殖成活率低、组织培养成本高,因此现在主要以播种繁殖为主。

3、叶羽扇豆播种时间在9月上旬,温室育苗可用穴盘点播、覆盖,播种基质用草炭土,温度在25度范围内,大约7-10天即可发芽,经过30-40天等真叶完全展开后移苗分栽,在移栽时要注意保留原土,有利于缓苗。

4、叶羽扇豆育苗土选用宜疏松均匀、透气保水的微酸性土壤,草炭土、珍珠岩、松针土比例为5∶3∶2,将这些混合后没喷加入5g奥绿缓释肥搅拌,将小苗连同土台放入内径8cm的小盆中间四周加土,在外沿2-3cm的的地方留浇水,将基质压实后透灌水。定植前需根据长势情况换1-8次盆,盆钵的选用高桶盆,盆径不小于20cm,这样有利于满足直根性根系的生长需求,确定合理的种植摆放密度。

5、叶羽扇豆种植过程中注意土壤酸碱度的调节,定期施入硫磺粉调节土壤酸碱度。

6、冬季温度处于2-5度时,注意定期转盆,防止植株偏冠或徒长。从3月份开始追肥,每周追施一次20%水溶性肥,直到抽箭停止。

7、多叶羽扇豆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白粉病、锈病、基腐病等,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剪除过密和枯黄枝条,增加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增强生长势,提高抗病性。在病害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喷洒杀菌剂,连续喷洒2-3次即可。

珊瑚豆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珊瑚豆,拼音:xiàjǐn

拉丁学名:SolanumpseudocapsicumL.var.diflorum(Vell.)Bitter

别称:珊瑚樱、冬珊瑚、玉珊瑚、珊瑚子、看枣、寿星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亚目:

科:茄科,亚科:

族:,属:茄属

主要产地

河北、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

形态特征

直立分枝小灌木,高0.3-1.5米,小枝幼时被树枝状簇绒毛,后渐脱落。叶双生,大小不相等,椭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或稍长,宽1-1.5厘米或稍宽,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短柄,叶面无毛,叶下面沿脉常有树枝状簇绒毛,边全缘或略作波状,中脉在下面凸出,侧脉每边4-7条,在下面明显;叶柄长约2-5毫米,幼时被树枝状簇绒毛,后逐渐脱落。花序短,腋生,通常1-3朵,单生或成蝎尾状花序,总花梗短几近于无,花梗长约5毫米,花小,直径约8-10毫米;萼绿色,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端钝,长约5毫米,花冠白色,筒部隐于萼内,长约1.5毫米,冠檐长约6.5-8.5毫米,5深裂,裂片卵圆形,长约4-6毫米,宽约4毫米,端尖或钝;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为花丝长度的2倍,顶孔略向内;子房近圆形,直径约1.5毫米,花柱长约4-6毫米,柱头截形。浆果单生,球状,珊瑚红色或桔黄色,直径1-2厘米;种子扁平,直径约3毫米。花期4-7月,果熟期8-12月。

生长习性

原产巴西,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药用价值

珊瑚豆根:性温,味咸微苦,果及全株有毒。止痛。

珊瑚豆图片

褶皮黧豆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褶皮黧豆,拼音:zhěpílídòu

拉丁学名:MucunalamellataWilmot-Dear

别称:宁油麻藤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菜豆族,属:黧豆属

主要产地

浙江、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广西

形态特征

褶皮黧豆攀援藤本,茎稍带木质,具纵沟槽,无毛或具疏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深紫色或红色,旗瓣宽椭圆形,荚果革质,长圆形,幼时密被锈褐色刚毛,最后被柔毛和凋落的锈色螫毛,种子深红褐色或黑色。

生长习性

褶皮黧豆生于灌丛、溪边、路旁或山谷,缠绕在灌木上。

褶皮黧豆图片

长足石豆兰


品种名称长足石豆兰

学名Bulbophyllum pectinatum Finet.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宿根花卉
生物分类兰科石豆兰属

产地云南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附生兰。根状茎匍匐,直径2-3mm。假鳞茎密集,圆锥形或圆筒形,顶端具1枚叶。叶革质,矩圆形,长3-5cm,宽1-2cm,具短柄。花莛发自假鳞茎基部,外弯,长3-5cm,顶端具1花;花直径2.5-3.5cm;萼片与花瓣淡绿色,上表面有不规则的栗红色斑点;中萼片卵形,侧萼片斜卵状三角形;花瓣矩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1.4-1.7cm。花期4-5月。

生活习性:喜阴湿环境。生于海拔1000-2500m的林中树干上或沟谷旁岩石上。适于温室内种植。

珊瑚豆叶子枯萎怎么办


枯萎的原因

想要处理珊瑚豆枯萎,就先要知道它为什么枯萎,其实造成珊瑚豆枯萎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水份、温度这两个方面,水份和温度造成的枯萎一般是表现为叶片先枯萎、翻卷、掉落这一过程。

具体的原因就是大家在浇水的时候没有遵循这种植物的属性来进行,仅仅是将水浇在表面,水份没能到达底部,根系不能吸收到充足的水份,所以造成了叶片枯萎。这种情况就要改变浇水习惯,不要过于敷衍了事,每次浇水都要到下面,但不要积水,慢慢的经过一段时间就能重新长出新的叶片。

温度造成的叶片枯萎主要集中表现在夏季,阳光高温曝晒再加上室内环境封闭不通风造成了珊瑚豆枯萎,此时就要立即将珊瑚豆搬离阳光直射环境,并且还要注意空气流畅,最好能收集一些雨水进行浇灌,慢慢的植株也能恢复过来。

枯萎的处理办法

无论是以上因素还是其他原因造成叶片枯萎,首先就要及时把干掉的叶去掉,还要趁机将多余的枝去掉,之后再参照上面的办法来进行处理,这样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吧!操作起来也不难,快去处理吧。

喜欢《羽扇豆》一文吗?“鲜之花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与羽扇豆很像的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