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赞美花,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花木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种好花卉如何做到呢?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的优点:
油松容器苗造林具有节省种子、充分利用育苗地、造林时间长、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适宜于北方干旱山区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是干旱山区营造油松的一项成功造林技术。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第一步:

一、油松容器苗培育1、选地 按就近造林、就近取材、就近育苗的原则,选择背风向阳,交通方便,距造林地和水源较近的沟旁、坡脚、村旁的平整土地作育苗地,避免选用低洼积水或易过水地。2、容器 各地容器规格不同,原料也不一样,多采用可降解的塑料薄膜制成的营养杯,一般选用规格5*10cm或8*12cm的塑料薄膜袋。3、营养土配制 容器苗生长发育完全靠容器里的营养土供给,以不粘不沙、有营养、富含N、P、K等各种必要元素,有较好的保湿、通气、排水性能,无病原菌为原则。油松苗培育要求PH 4.5-5.5为好,育苗过程中,多以育苗地表土为主。用苗圃地表土90%,加入10%腐熟堆肥,1%的保水剂。同时,每公顷施用二铵300公斤,再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切忌加入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蔬菜地的耕作土,防止病菌感染。土壤消毒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每50公斤营养土用0.5%高锰酸钾液2.5公斤混合拌匀。4、播种或装苗 ①直接播种育苗,不迟于5月上旬为好,先做宽1-1.2m的育苗床,床面喷除草剂,铺2-3cm细土,每袋播种5粒左右,覆土1cm,播种袋整齐码放在苗床上,四周用土盖严、挤紧。②直接装苗,用经过大田培育的1-2年生苗,起苗后再植入营养杯继续培育的方法育苗,现在多采用这种方法。装杯苗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Ⅰ级苗木,最好随起苗随装杯,否则一定要对苗木进行假植。装杯时间以小苗根系刚开始活动时为宜,一般在4月上中旬装苗为好。起苗时不要伤根,可进行适当修根,剪去伤病根、过长根。并用3号ABT生根粉100mg/kg溶液浸泡1小时。装杯时先将营养杯装入半袋营养土,然后把苗木垂直放入营养袋中心,根系要舒展,再把营养袋填满土、墩实。装土时可用铁皮饮料灌一端削成45度斜面做为盛土容器向营养杯装土。装完苗后的营养杯直立排放在苗床上,营养杯之间要相互挤紧,用土填实,不留空隙,摆好后,浇透水。5、苗期管理 主要工作为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播种或装苗后要及时灌足第一次水,以湿透全部营养土为度,以后视天气情况,每3-5天喷一次。缓苗期后,可视土壤墒情进行浇水。为防止苗木徒长,在满足苗木对水份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少浇水。施肥可用地面撒施或喷施。前期喷施浓度0.2%的磷酸二氢钾2-3次,后期喷施浓度0.5%尿素1次。为预防立枯病发生,每隔7-10天喷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施药液要均匀,以药液渗到苗根为度,需进行2-3次。6、出圃 进入雨季,下过第一场透雨后即可出圃造林。只要土壤墒情允许,可持续到秋季。如造林地一年未落透雨,宁可留圃,也不要勉强出圃造林。出圃时以苗根将要扎出袋孔为好,苗木出圃前如果袋内营养土缺水,应灌1次透水,待水稍干,容器袋内营养土稍硬时起苗。起苗时从苗畦一头按顺序出圃,做到营养土不松不散,保持袋体完整,防止散袋,损伤苗木根系。运输途中要做好保湿,防止风吹日晒,并注意保持营养袋完整,防止压碎压散。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第二步:

二、油松容器苗造林造林

1、整地 雨季前应用小穴或反坡鱼鳞坑进行整地,规格:长宽深为60cm50cm40cm。 2、栽植 选用生长健壮苗木,最佳造林时间在雨季,宜早不宜迟。栽植时划破营养袋底部,并保持苗木根团不散,每穴1株。栽植后整平穴面,穴面覆一层虚土,以利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 3、抚育 造林后,连续三年对幼苗除草松土,扩穴,每年两次。4、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防治病虫害。
三、油松容器苗造林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

采用容器苗造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是运输困难,造林成本高,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容器破损,发生散袋、根系受损伤现象,影响造林成活率。通过几年来的容器苗造林,我们注意到,一是掌握好容器苗造林时间,尽量在雨季阴天、或在晴天早晨、傍晚上山造林,防止苗木直接暴露在烈日下;二是容器苗不要过大或太小,以2-3年生苗为宜,苗木过小生长缓慢,苗木过大成活率没有保证。三是造林整地要科学合理,防止整地时过多破坏植被,要给幼苗留下一定的遮阴条件,有利于苗木成活。

XzH52.COM好文推荐

油松苗木造林方法


油松苗木作为造林材料造林,具有节省种子、充分利用育苗地、造林时间长、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通过几年来的容器苗造林,我们注意到,掌握好容器苗造林时间、容器苗不要过大或太小、造林整地要科学合理,有利于苗木成活。为使能够提高森林质量的途径,根据油松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园林用途对油松进行采种育苗及造林技术论述:

1.采种种子应从母树林和种子园采集。如不能满足生产所需时,也可在现有林及散生树木中采种。采种母树应选择20~50年生、干形好、健壮、抗性强、病虫害少的树木。

2.育苗就地育苗,就地造林成活率高。油松育苗有平地固定苗圃育苗、山地设临时苗圃育苗和容器育苗三种方法:

(1)平地苗圃育苗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或壤土。油松苗根部有菌根菌,育苗连作效果较好。

(2)山地育苗油松山地育苗具有就地育苗、就地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因此,有条件的林场应进行山地育苗。山地育苗技术与平地育苗技术大体相似,只是选地的原则是离造林地近,比较平缓的阴坡和半阴坡中下部、土层肥沃深厚、质地疏松的壤土做苗圃地。

3.造林油松造林有植苗和直播两种方法:

(1)植苗造林的苗龄以2~3年生为最好,成活率高。油松宜在荒山的阴坡、半阴坡、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栽植,干旱山地最好选造乔灌疏林地。

(2)直播造林只有在降雨多、湿度大、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才能进行,宜穴播,每穴10~20粒种子,覆土2~3cm,播后用杂草或树枝叶覆盖。鸟、鼠、兔害严重的地方直播造林不易成功。

油松植苗造林的几种方法


油松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为高大乔木。油松根系发达, 抗早性强, 喜光, 耐寒, 我国北 方干旱山区多用其造林或美化城镇道路、环境。

油松造林常采用植苗方法, 包括穴植、缝植和容器苗造林等多种方式。现将常用的几种 栽植方法介绍如下:

1.穴植法

油松喜簇生, 每穴可植2~3株, 植苗位置靠穴内壁或穴中心均可, 然后分层填土踩 实, 覆土略高于原土印, 做到根系舒展, 不窝根, 不露根。干旱地区均采用此方法栽植。

2.缝植法

与穴植法不同的是, 缝植法多用于雨水充足、土壤湿润的地区, 方法是用植树锹垂直或倾斜 插入土中15~20 cm, 稍加摆动取出, 留一窄缝, 将苗放入缝中合拢踩实。

3.容器苗法

方法同穴植法, 应注意容器底部没留排水孔的要撕开, 以利根系的生长, 周围填湿土按实。 容器苗法春、秋、雨季造林均可, 成活率也较裸根苗高。

4.覆膜法

春旱严重或雨季受天气限制不能造林的地方, 可于秋季覆膜后埋土防寒造林。具体方法是: 秋季苗木采用穴植、缝植或容器栽植后, 在表面覆盖长宽各40 cm的薄膜, 膜上盖2 cm厚的 土踩实。然后在苗的一侧培土丘, 使苗躺立上面, 再用土把苗盖严为止, 待翌春树液流动时 扒去防寒土即可。该方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其成活率均在85%以上。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造林, 凡是春季土壤湿润的造林地, 可在返浆时“顶凌”造林, 其成活率 能明显提高。春旱严重的造林地, 可在雨季连阴天配合容器苗栽植。春旱、雨季不能造林的 地方, 可于秋季覆膜后埋土防寒造林。

容器苗直插生根法


容器苗直插生根法---容器装好基质土壤后,利用上述扦插方法可以直接扦插成活。在长沙红叶石楠5月扦插,10月至12月可以达到20厘米至30厘米高。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每亩可以插8万盆,成本0.15元至0.25元之间。有人说直插的容器苗是假容器苗,笔者认为只要是容器装的就是容器苗,在同样移栽环境下成活率大大优于地栽苗的,就是合格的容器苗。笔者从2006年开始直插红叶石楠生产容器苗,年产80万至100万棵,使用本土灌袋,第一年成活率达95%,重复使用苗床成活率下降,出圃率为80%至90%。
对于穴盘扦插,笔者认为穴盘扦插苗作为商品苗,用配方基质比较实用。如果是自己用移栽到田地或者山地,基质可以用原土或者其他未被感染的土。如果用穴盘扦插然后移栽到容器里,笔者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不如直接扦插到容器里面。

如何保证容器苗安全越冬(上)





目前,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观赏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与大田苗和裸根苗相比,容器苗繁殖速度快、数量大,但在移植过程中易受到机械损伤,对高温和低温胁迫的耐受力稍差。在此,笔者为生产者介绍一些技术和保护措施,以提高容器苗的越冬能力。

在冬季休眠的情况下,常用抗寒性和抗霜冻性来表示植物能够安全越冬而不受伤害的能力,并用能够忍受的最低温度来表示。但是,冻害的发生常常不在绝对温度最低的休眠期,而在秋末和春初。

当秋季温度低于15.5℃时,凉爽的气温会使植物根部生长减缓或停止。大田植物可以由土壤来进行保温,而容器苗如果管理措施不当,就容易受冻害。

无论茎部的耐寒能力有多强,根部的临界温度是植物能够忍受的最低温度,而栽培基质对其影响很大。例如,火棘属植物的地上部能忍受-25.5℃的低温,而老根在-18.8℃时就发生冻害,幼根在-6. 1℃时发生冻害。因此,暴露在低温条件下,根部死亡将直接导致地上部分的大量死亡。

生长调节剂如脱落酸(ABA)会影响根部的耐寒性。研究表明,脱落酸从植物顶端运送到叶片和根部的过程,是老根耐寒力提高的过程,而对幼根却无作用。这是因为植物顶端产生的赤霉素(GA)作用的结果。植物茎部的机械损伤形成的环形带,能够阻碍脱落酸的运输,影响根的耐寒性。

老根比幼根耐寒,耐寒温度差一般为5℃至10℃。由于幼根处于容器的边缘,所以最容易受冻害。在许多情况下,幼根死亡以后,老根还可以成活。但是,幼根受冻害后植物生长速度缓慢,根系不能吸收足够的钙促进细胞分化和生长,同时易发生病害。所以,在进行容器育苗前,必须了解低温对根的耐寒性和营养吸收的影响。

用来进行育苗的种子或插条,由于遗传基因不同,也会影响根部的耐寒性。为了锻炼植物的耐寒能力,最好在稍微高于受冻害的温度下进行育苗,如0℃至4.5℃。在长时间温暖的气候下,植物会失去一定的抗寒能力。

低温伤害,归结于细胞内外冰晶体的形成。外界温度骤然下降,细胞质内形成冰晶体,使原生质严重脱水,引起细胞死亡。如果冰晶体的形成进一步延伸,整个植株就会枯萎死亡。

另一方面,在冬季,细胞外部有晶体形成,水分会从细胞内部流出以抵抗低温。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又流回到细胞内部。大多数木本植物能够忍受这种伤害,但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或者细胞长时间脱水,就会发生冻害。在室外,容器苗顶端最易受到损伤,周围温度高,湿度低,植株会蒸发大量的水分。如果水分不能及时补充到茎部和叶片,就会发生进一步的冻害。

同时,植株周围风的运动也会加速水分的散失,导致其脱水,表现为常绿植物的叶片变褐、花芽的死亡、树皮纵裂或根部的死亡。为了避免植物受损,在生长期和休眠期应适当浇水,注意天气变化,不要在寒冷、干燥和有风的天气灌溉。灌水能够增加细胞的膨压,有助于细胞水分的吸收。种植在粘土里的植物最易受旱,需要进行多次灌溉。

如果管理措施不当,即使容器苗能够越冬,也会出现冻害,如冻裂、根部死亡。在0℃以下有太阳的日子里,植物的西南方向能够吸收到太阳的热量。但是在寒冷的天气里,由于太阳落山或乌云密布,很容易使吸收到的热量又丧失了。这种变化,会使容器苗发生纵裂。在一年中根颈停止生长最迟、进入休眠期最晚,而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又较早,在温度骤然下降的情况下,如未经过很好抗寒锻炼,很容易受到早期的冻害。

红叶石楠容器苗质量的判定


红叶石楠容器苗是非常受欢迎的产品,不管是工程方还是苗圃场都喜欢使用容器苗,这是以下2个原因决定的:

一、红叶石楠容器苗移植成活率很高,甚至可以达到98%以上;

二、红叶石楠容器苗价格性能比高。和同规格地栽苗比,其价格要低一半以上。

但是为什么总是有人抱怨,红叶石楠容器苗成活率并不如宣传的那样高呢?这个里面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到红叶石楠容器苗的质量?除了一般的技术指标,比如高度、杆是否粗壮、叶色是否鲜艳、分杈是否有2至3个等,根据我们的经验,现在总结出以下几点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可以给同行们借鉴:

一、红叶石楠的品种。红叶石楠有2个主流品种,一个是红罗宾还有一个是鲁宾斯。前者耐寒程度低于后者。如果是北方地区客户,宜选择鲁宾斯,而不是红罗宾。去年的寒流,让北方很多红罗宾用户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个教训值得记住。(请点击访问)红罗宾和鲁宾斯的2大品种的区别。

二、红叶石楠的培育方式。如果是通过直接扦插在营养钵里来培育的,用于苗木生长期短,根系没有经过二次萌发,其移栽成活率会低于扦插苗移栽到营养钵里培育的红叶石楠。

三、红叶石楠的培育基质。如果是营养土或者含沙比较严重的土,其培育出的容器苗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散球。这点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运输过程中散土比较严重的容器苗实际和裸根苗几乎没有差异。移栽成活率会大打折扣。

红叶石楠容器苗可以全年移植。不过最好的时机是在早春和晚秋。栽植者应该尽可能避开3月初至4月中旬这段时间,因为红叶石楠这段时间是一年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嫩枝在起苗后容易枯萎受损,影响日后生长。

以上文章为南京市浦口区蓝天苗圃场(13915920885)原创,请访问者尊重我们的劳动,引用者请一定标明出处。谢谢。

如何保证容器苗安全越冬(下)






人为控制施肥、灌溉和修剪,能影响容器苗的抗寒锻炼进程、营养贮存能力和叶片的脱落。

肥料 营养平衡有助于植物抵抗低温。液体肥料和颗粒肥料的肥效快,在第一次霜冻来临前两个月应减少使用。

氮源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植物易吸收硝态氮,高氮能促进新枝条的生长。所以,在秋天施用氮磷钾肥时,要等到地上部分完全停止生长以后。对于落叶植物,应在落叶后施肥。

水分 在生长末期,容器苗应适当进行控水,不合理的灌溉会降低其耐寒性。充分彻底的、持续不间断的灌溉,能保证植物最大限度的生长和对营养的吸收。

在秋天可以减少灌溉的频率,适当控水,但要保证水到达容器的底部。适当控水能增加容器苗的抗寒能力。

在室外,当温度降低到足以使栽培基质结冰前,进行几次灌水能提高容器苗的越冬率。但只有在枝条没有得到充分的抗寒锻炼和温度下降到0℃左右的情况下,灌水才可以作为冬季的一种保护措施。在春天和秋天,使用这项措施还可以避免园林植物的嫩枝受到伤害。

修剪 在晚秋,最好不要进行修剪。因为修剪会促进芽的分化和植株生长,致使容器苗抗寒能力下降。同时,产生的伤口直到春季开始生长时才能愈合,而在冬季,伤口很容易发生腐烂。

如果没有保护措施,植物的枝条在早秋和晚春经常会受到霜冻危害。修剪去掉枯萎死亡的枝条,同时喷施杀菌剂,可以促使发出新的枝条,提高植物抗寒力。

冬季的保护措施有很多种,如尽量选择抗寒的植物品种、使用材料覆盖、成群种植等。利用覆盖物覆盖容器顶部和在容器四周围上成捆的秸秆,能减少空气流动和水分蒸发。而且,还能将白天空气的热量保留下来,当夜晚温度降低时,它可以散发出热量,间接保护植物根系。在室外,遮阴可避免叶片受灼伤和风吹,降低水分散失。

在建立温室和大棚的时候,一般要建成东西方向,要比南北方向好一些,建议不要采用塑料结构。在植物经过充分抗寒锻炼和完全休眠,后再移到棚中。移栽前4至6周,喷施除草剂防治杂草,喷施杀菌剂防止病害发生。因为,在低温和高湿的条件下,病原物的活动比较活跃。

移到棚中之后,要经常通风来降低空气湿度,防止病害发生,同时避免脱水。可以打开大棚上部的气窗,同时打开前后门通风换气。还可以在塑料薄层四周开一些孔,然后去掉覆盖物,减少热量的积量,使植物正常生长。待容器苗在遮阴条件下生长几周后,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管理。

油松苗移栽后应怎样进行施肥办理【荐】


油松苗四季均可移植,但以春季3~5月份、雨季7~8月份、秋季10~11月份为宜。在新梢旺长期不宜移植,主要是此时树体需要大量的养分水分供应,根系受损伤会导致树体失水、新梢灼伤,降低成活率。

① 修剪形状是以保证油松树形优美、整齐一致、生长良好、不影响城市的公益设施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为目的的必要办理技术。应采取哪些办法,要视绿化场所、位置、占用空间及艺术造型等具体目的而定。一般都离不开去除冗枝、病虫枝、疏除生长标的目的不合适的旺长枝。塔状的树形属性一般来说适当保证中心领导干的顶端优势较低为合适,对于塑造工艺型枝还要采取拉枝、摘心等技术办法。

②肥水办理肥水办理是保障 油松苗正常生长、抵抗病虫害的重要办法。在移植成活后的1a中,在生长季节平均每2个月浇水1次。施肥时,高3.5m以下的植株采取盘供肥,1a施肥2~3次,以早春土壤解冻后、春梢旺长期和秋梢生长期供肥较好;对于高3.5m以上植株在成活后1~2a内可采取以上施肥方式,之后以根外追肥较合适,施肥工具可用机动喷雾器,在生长季每月喷施1次即可。

③病虫害防治对绿化油松病虫害防治应遵循“及时发现,积极防治、治小治了”的原则,在生长季发现病虫害后,要及时组织用药防治。冬季树干要涂白或喷石硫合剂,消灭树干虫卵及蛹。

黑松油松、 石板小径和楼梯在公园

容器苗规模化种植的选择


苗木的容器栽培与传统移栽相比,具有苗木生长整齐,运输方便,移植不伤根、成活率高、景观效果好等优点。下面结合我单位承担的“园林树木规模化容器栽培技术研究”课题试验结果来谈一谈苗木规模化容器栽培该选择哪些容器。
该课题的试验地位于济南市花木开发中心花木科技示范园内,试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栽培容器的抗腐试验,第二部分为不同容器的栽植试验,下面分别介绍。
不同栽培容器的抗腐性本实验选择了13种容器,所选容器每种选5盆,大容器栽植大叶女贞,小容器栽植金叶女贞,存放于苗圃地内的地上或埋入地下。观测容器不同材料的抗腐性,浇水次数、气温与容器的变化。
结果显示,存放时间在24个月的容器有:专用育苗容器、硬塑盆(地下)、软塑盆(地下)、泥花盆、陶盆、瓷盆、钢丝网、玻璃钢制品(24个月以上)。存放时间在12—18个月的有:不溶性无纺布、软塑盆(地上)、硬塑盆(地上)、竹筐、木箱。
紫穗槐筐抗腐时间仅4个月。
试验容器中,硬塑盆、软塑盆、专用育苗容器与编织袋的存放时间与气温成负相关。而竹筐、紫穗槐筐、木箱的存放时间与气温关系不大,与浇水次数成负相关。
不同容器的栽植试验试验容器为进行抗腐试验的13种容器,试验苗木为3种有代表性的苗木:百日红代表粗放管理的品种,白蜡代表耐涝树种,合欢代表耐干旱树种。每试验盆栽3株。开放式容器分半地下和地下放置,封闭式容器放置于地上,袋类容器全部埋入地下,大田栽植为对照。自2002年3月30日开始到2003年3月30日止,对栽植于13种容器中的3种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定点、定时观测。
结果显示,紫穗槐筐、竹筐、钢丝网、专用容器、泥花盆、不溶性无纺布、木箱、陶盆8种容器内栽植的3种苗木生长较旺盛。
硬塑盆、软塑盆、编织袋内栽植的苗木,喜湿的白蜡生长较好,而怕涝的合欢生长较差。
瓷盆多为上釉盆,苗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结论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本研究共筛选出10种栽培容器,根据实用价值依次为:竹筐:抗腐性强、苗木生长好、成本低、无污染。适于中规格苗木。
专用容器:抗腐性强、苗木生长好,成本较高。适于中规格苗木。
钢丝网:特点同竹筐,栽植大乔木之容器。
硬塑盆、软塑盆、不溶性无纺布:不分解易造成污染,但大部分可回收再利用,成本低,苗木生长较好,可栽植中小型苗木。
泥花盆:苗木生长好,但运输不方便,易碎,无污染。培育小苗效果较好。
紫穗槐筐:苗木生长好,无污染,成本低,但抗腐时间短,适于短期订单生产。
玻璃钢制品、木箱:苗木生长较好,成本太高,运输不方便,可用于大型广场等地栽植观赏苗木之用。
陶盆:苗木生长好,成本较高,易碎,温室内应用最好。
瓷盆:苗木生长不良,成本较高,易碎,不提倡选用。
编织袋:抗腐时间短,操作不方便,易污染环境,最好不用。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苗栽种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