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花卉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你在为养花而苦恼吗?为满足您的需求,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自然生态成景观 太原首条景观大道开始绿化”,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舍弃园林小品,追求自然生态;舍弃娇嫩的名贵树木,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的树种……日前,长风东大街工程开始绿化。届时,一条两侧绿化各达30米的首条高标准景观大道将展现在省城市民面前。

长风东大街工程西起建设南路交叉口,东至东山过境高速公路立交桥,全长2.06公里。作为未来太原市的主要出入口,该大街被誉为“未来太原形象的名片大街”。据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该大街需下穿铁路,铁路以西段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80米,铁路以东段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两侧各30米绿带。

据悉,长风东大街道路绿化以草坪和乔木为主,绿化隔离带上将种植乔木,以造就林荫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绿化工程淡化人工痕迹,强调植物造景,推广成本相对较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以防止生态浪费。据了解,太原市还将在该大街东山高速至太行路段建设600亩郊野生态公园,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将生态控制与城市公园结合在一起,形成太原市城市入口景观区。

xzH52.COm推荐阅读

游客置疑公园景观设置:人造景观多自然景观少


“五一”黄金周已经过去,大连市的秀美景色让很多外地游客大饱眼福。但近日记者也听到一些游客反映说,我市一些公园内人造景观多,自然景观少,成了他们游玩的遗憾。北京游客邱先生“五一”期间在大连玩了6天,将大连的各个旅游景点走了个遍。在醉心于大连美丽的海滨景致之余,他对一些公园内人造景观过多、自然景观较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邱先生认为,大连的自然美景美不胜收,但一些公园内的人造景观却平淡无奇。尤其是一些公园在破坏原有自然景色的基础上,修建了一些人造景观和游乐设施,这些不仅不能与整个公园的主题相搭配,而且重复建设严重,缺乏新意,很难引起游客的兴趣。邱先生的意见不是个例,很多游客对公园内人造景观多于自然景观的现状不甚满意。

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公园发现,很多人造景观和游乐设施取代了原来的绿地、树林等自然景观,成为公园吸引游客的主要“看点”,但能获得游客青睐的却很少。在一家公园的游乐场前,很多游乐设施上空无一人。

济源生态景观城市


济源是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鲧禹治水、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是中华民族口传文化和神话传说的摇篮。夏朝在这里设都,道教在这里发源,王屋山是道教天下第一洞天,天坛山是轩辕开祭天先河之所,济渎庙是先祖四渎同祭之地。轵国、阳樊、吕地以及仰韶文化是中华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西踞王屋,北靠太行,南面黄河,怀揣济水,东面是广袤的华北大平原。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66万,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2万。

济源市是河南最西北的省辖市,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为中原城市群九个城市之一,河南省首批城乡一体化五个试点城市之一。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7个旅游景区。

1998年以来,济源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总体目标,按照“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建设理念,倾力构筑城市“大园林”,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绿地总量快速增长,绿化品位明显提高,城市品质迅速提升,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2006年,该市“生态和城市绿化”项目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以自然和谐推进景观保护

济源市三面环山,一面平原,山青青、林涛涛、水幽幽。多年来,济源市坚持“城在林中,林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大园林格局,利用丰富的天然景观,先后建成了王屋山、九里沟、五龙口、黄河三峡、济渎庙等7大旅游景区,构筑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环境。

济源是全国地上文物遗存最多的城市之一。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济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制定了专项保护规划,投入巨资对济渎庙、阳台宫、奉仙观、大明寺等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景观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济渎庙坐落于济源市区西北部济水发源地,五庙宏门、古木参天,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式建筑群,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这里的珍贵遗产,济源市认真制定了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完善了基础设施,高标准完善了绿化,并逐步实施济渎庙外围民建拆迁工程,有效地恢复和保护了文物遗存。

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市域现有的一级115株、二级138株、三级165株古树名木实行分级管理体制,确保古树名木生长态势良好。
以机制法规统筹园林建设

济源市把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的重要“品牌”,作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体来具体操作和实施。1998年,济源市启动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指挥部,制定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规划和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了《济源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济源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济源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3个规范性文件;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济源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确立了“一环一带三河六路”的绿地布局。该市充分发挥园林局的职能,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8项。

2004年以来,济源市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采取规划建绿、拆墙透绿、拆房植绿、沿河布绿、见缝插绿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公园、游园、广场建设,强力实施城市河道治理绿化,城市道路整治绿化,单位、居住区绿化达标建设,城市防护林建设等大规模建绿工程,倾力塑造“城景相连、城景相融”的城市景观特色。截至2007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达836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940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194.92公顷,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率达到34.46%,绿化覆盖率达到38.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86平方米。

以科学发展加快造绿步伐

济源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以科学有序的态度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依据城市特点、城市框架、城市发展走向和城市发展规划,建造独具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骨架与脉络。济源市道路绿化以“色彩丰富、树种多样、突出特色、整洁美观”的原则,对城区愚公路、沁园路、黄河大道、学苑路、天坛路等20条城市干道实施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绿化。双排行道树提高了绿化覆盖率和生态功能,乔木、花灌木和地被苗木相结合,强调了绿化的生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系统和绿化景观。

加快居住区绿化。新建居住小区,严格控制30%%的绿化用地指标,实行绿化配套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做到建一楼绿一片,建一区绿一方;升级改造旧居住区,最大限度增加绿量和绿地面积,先后建成园林式居住区10个,占居住区总数的71%。

加快单位绿化。全市所有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学校、商业等,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营造园林城市。建成园林单位106个,占建成区单位总数的65%。

开展“让绿于市、还绿于民”的活动。该市先后对沁园路、黄河路、天坛路、学苑路、北海路等城市主要道路实施拆墙透绿,共有74家单位拆除围墙,总长度达1.7万余米。

加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济源市在城市北部的天然屏障的孔山,在横穿城市的蟒河、湨水、济水和珠龙河沿线,建造了十多个全民义务植树点。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驻济部队踊跃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先后完成义务植树60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85%以上。

开展捐建认养活动,推广立体绿化。建设花园式、盆景式的现代住宅家庭越来越成为济源的城市时尚。

以人本原则建设精品园林

水是城市的眼睛,城市因水而充满活力。2002年,济源市完成了对蟒河的综合整治,在两岸兴建了新蟒园、迎春园、望春园、清趣园和儿童乐园等12个城市公园。2003年以来,济源市倡导并大力推进绿色长廊、休闲长廊、文化长廊、景观长廊、居住长廊建设,先后投资1亿元对湨水进行整治改造,建成50米宽的湨河带状公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绿色风光带。

清趣园占地16.04公顷,绿化面积11.66公顷,绿化覆盖率85.3%,绿地率72.7%。这里荷叶碧绿、荷花绽放、湖光山色、绿树倒影,是广大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被省建设厅命名为河南省“城市绿化达标公园”。

小浪底坝后公园是济源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占地面积6200亩,依托小浪底水利枢纽,充分利用工程弃碴,控制水土流失,栽植各类苗木154种、125万株,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花、叶、果、型共赏”的景观。

济渎庙是我国古代“四渎”中唯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名园。济源市高度重视该园保护工作,并按“修旧如旧”原则,对北海池等重点区域进行综合整治,使济渎庙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世纪广场是济源市大型综合性广场,总占地面积20公顷,充分展示了济源历史文化名城的风格特色,也是河南省最大的“体彩健身园”。

济源市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以增加城市绿量、提高绿化档次、加强绿地管理为重点,坚持植物造景、生态建园,适当建设园林小品,合理配置乔、灌、花、草、藤,体现园林的个性与特色,公园、游园绿地率达到70%以上。截至2006年底,城市建成区共建成世纪广场、清趣园、新蟒园等9处公园绿地,西苑、文昌苑等57处街旁绿地和居民游园,满足了居民出行500米就能走进一块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

以森林围城构建生态城市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是济源市多年来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济源市在城北的孔山上,经过连续十年的奋战,将青石山变成了绿林涌动的森林区,并延伸到城市北郊;在城南的南山岭区,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加大国有林区规划,大规模种植林果;在城西的虎岭区,50年的植树造林构建了绿色生态小气候;在环城公路两侧建成了宽50余米的防护林带。大环境绿化,使城市热岛效应得到缓解,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到2006年底,济源市累计完成荒山造林40多万亩,新植完善林网1800余条,完成通道绿化400多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9%,形成城郊一体的优良环境。

扮靓城市,点亮夜色,着力营造流光溢彩的夜济源。新城区广告门匾实行了亮化和楼体美化,城市道路、桥梁、单位楼院、商店门户全都进行了亮化改造。入夜,世纪广场华灯闪亮、游人如织,蟒河、湨河河道灯火辉煌,桥梁彩灯闪烁,形成两条流动的风景线。沁园路、文昌路、天坛路、宣化街、周园路亮如白昼,绚丽多彩,点亮了不夜的济源之夜。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济源市致力于综合整治和综合创建,城市布局更加合理,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城市建筑更加和谐,市容市貌更加美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2006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3.6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55.1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日处理城市垃圾能力达300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01天,地表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城市新建建筑节能设计达到100%,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比例达到50%。城区燃气覆盖率达到100%,普及率89.37%。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10.02标台,公交出行比率为15%。人均道路面积为17.91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90%,水质综合合格率为100%。

建设绿色家园,打造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济源66万人民的共同愿望。环境优美、生态平衡、品位高雅、人居环境舒适的新济源魅力四射,一座现代化的绿色之城已崛起在太行、王屋山下。

从景观绿化走向生态绿化——我国城市绿化发展方向


园林在线5月19日消息: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对绿化都相当重视,很多城市为争创园林城市付出了努力。今年正值我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城市形象展示中绿化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我国的一些城市经历着由景观绿化到生态绿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作为可再生的自然因素,对远离自然的城市生活,发挥着新陈代谢、保持活力的作用。城市生态园林要根据生态学原理,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生态效果。它是科学融于艺术的最佳体现。”辽宁省风景园林学会负责专家组工作的园林专家李作文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让垂直绿化带来层次效果

在北方,以工业城市林立的辽宁省为例,李作文认为,重视城市绿化中的多层次尤其重要。在辽宁省的城市中,这样的层次表现为:从高到低而言,首先是加拿大杨、新疆杨等可以长到20米到30米高的大乔木,然后是柳树、核桃楸等乔木,京桃、山杏、矮紫杉等亚乔木。比乔木低一些的是灌木,有包括欧丁香、紫丁香等几十个品种在内的丁香类大灌木,锦带、忍冬类的灌木,绣线菊类的小灌木。接下来是包括木本沙地柏和马莲等宿根花卉在内的地被植物,最低的是草坪。

这种多层次、多品种的复层结构,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阳光水分,比如大乔木喜阳,在最上面,亚乔木、灌木耐半阴,正好有大乔木为之提供了适当的局部环境。

李作文强调,在辽宁省,以杨、柳、榆、槐为代表的乡土树种应该是绿化的主力军,为城市绿化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品种。即使是在离工业区比较近的地方或工业区内部,也有生命力强、有一定抗污染作用的绿化品种,对烟尘、有毒有害气体、有害重金属颗粒产生的空气、土壤污染及噪声等有降低作用,像刺槐、山皂角树,杨树、柳树中的某些品种,榆树、桑树、丁香、连翘、美国白蜡等都是好树种,景天类花和宿根的马莲是适合的花卉,草坪,本地的结履草和国外的野牛草都可供选择。

城市里高楼众多,楼房的立体绿化和楼群的绿化设计也很重要。结合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外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以此进一步改善室内外包括声、光、热诸多因素的物理环境。

垂直绿化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泼,而且具有占地少、见效快、绿化率高的优点。根椐有关研究,夏季有墙面绿化的建筑会比同等条件下没有绿化的建筑室内温度低1℃~2℃。垂直绿化中,地锦(爬墙虎)就是不错的选择。

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不仅景观丰富,也便于管理,发挥城市绿化的综合环境效益。

把生态绿化提升到环境效益高度

城市园林作为一个自然空间,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与改善起着关键作用。园林绿地中的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光合作用的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蒸腾作用的降温散热、根系矿化作用净化地下水等,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与提高,这是系统中的其他因子所无法代替的。“对于城市要绿起来,现在大家都没什么疑义。城市的绿化量基本都在逐年增大。现在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在生态理念下,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城市绿化的环境效益。”李作文说。

李作文认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城市的绿化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根据生态学的原则,合理配置绿地中的乔灌草复层结构,使各植物种群间相互协调,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地利用光、空气、养分、水分等自然资源,构成一个有序、高效、稳定的群落,从而尽可能地实现生物多样性,使城市生态群落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

李作文说:“大家知道,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有利于物种基因的保护,有利于植物群落对有限空间的利用,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处于这种稳定状态下的植物,不但生长良好,而且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李作文还讲到了几个生动的例子,如,城市中绿化好的地方冬季储热、夏季降温,小气候总让人感到更舒适。相当密度的城市绿化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绿色植物释放出的氧气使绿化密集区成为没有围墙和屋顶的氧吧。绿色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降低噪声、净化空气的作用,绿化覆盖率每提高10%,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可以减少20%至30%,悬浮颗粒浓度可以减少15%至20%,重要致癌物苯并芘的浓度可减少20%。

美化、彩化和香化是绿化的必然趋势

谈到城市绿化中“多品种多色调,营造万紫千红的景观”这一话题,李作文认为,北方城市在这一点上,一年四季都大有可为:“就从今年春天说起,先是黄色的迎春花(北方连翘),然后是粉、白、红色的京桃,大连、丹东的樱花也有不少色彩,白色的榆叶梅,各种深浅颜色的毛樱桃,乔木里的桃、杏、苹果、梨的花也很漂亮。黄蔷薇、各色玫瑰……”“今后,绿化要上规模、上档次,在普遍绿化的同时,朝着美化、彩化和香化的方向发展是个必然趋势。追求绿化景观的审美品位,充分发挥植物的花、叶、果五彩斑斓的色彩效果,在绿化中适当运用香化植物,吸引更多的生物,造就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生态局面。”李作文提醒说,能够变化色彩的不只是花,色叶树可供观叶,黄色、紫色、红色很是悦目,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受重视。金叶榆、金叶国槐都是常年色叶的代表,在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已经栽植了几年。紫叶的有紫叶稠李、紫叶矮樱、紫叶小檗。冬天里红瑞木的枝条、京桃的树干都是很悦目的红色,白桦的树干呈现出很干净的颜色;形态上,龙爪槐、垂榆可供观赏。

城市绿化要讲究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不同品种植物的花期、果期接踵而至,色彩富于变化,赏心悦目。城市绿化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的价值不可取代。

微景观生态瓶怎么养


现在微景观生态瓶比较流行,而怎么养也有不少花友需要,养的好了能观赏的时间久一点,如果养不好很可能到家没多久就死掉了,比较可惜,所以养护方法很重要。

先观察微景观生态瓶内的植物都有哪些,了解一下它们的习性,假如微景观内的植物喜阴湿,可以将微景观放置在屋内的办公桌或洗漱台上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是比较忙碌的人,经常忘记给微景观浇水,那就把它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这样微景观内的水分不会流失太快,5至7天浇水即可。

关于给微景观生态瓶浇水,找一根牙签,将牙签插入营养土中,拔出牙签后,若牙签上沾满营养土,此时不需要浇水;若牙签上没有沾上营养土,此时需要浇水。由苔藓微景观里的植物多为喜湿润和喜阴,例:网纹草、蕨类、苔藓等,但浇水要适量。由于微景观植物根系较浅,表层土干燥之后,浇适量水于根部即可,无需在盆中积水。浇水周期为3至4天。

浇水时尽量避开叶子上,尤其夏天,浇水到叶子上不利于植物的呼吸。所以我们最好浇水在玻璃壁上,然后水流从玻璃壁上自然流到根部。

大家在淘宝上购买微景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啦!一些卖家会赠送喷壶,注意啦是【喷】壶,这样的喷壶只会将水喷在叶面上,而不能直达植物根部,叶面上的水会使叶子无法正常呼吸,导致叶面发白、脱落甚至是腐烂。同理哦,梅雨季节就要减少浇水量哈。

生态宽幅的景观树种——金枝槐


金枝槐(Sopnorajaponlca.cuchlnensis),又名黄金槐,金丝槐,是北方近年新育种,为丰富上海市的园林季相树种,我在二年前批量引种试验,该树种耐旱能力和耐寒力强,耐盐碱,耐瘠薄,在酸性到碱地均能生长良好。引种期基本无病虫害,苗木培育技术易掌握,管理成本较低。金枝槐是槐树又一嫁接繁殖品种,寿命长,而且槐树在我国从北到南分布广泛,嫁接的金枝槐具有生态上的宽幅性。金枝槐不仅具有四季景观观观赏价值,且因生态学特性使其在和其他树种混交中具有提高群体的稳定性和良好的 景作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是一不可多得的彩叶树种之一。

金枝槐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高与嫁接点高度相关,目前尚无工程用的大树。树冠呈杯状展开,嫁接当年抽条长度在一米以上。枝和叶在春秋两季金黄色,夏季渐转浅绿色,冬季技金黄色,幼树砧木翠绿色。叶奇数羽状复叶,卵状披针形。

金枝槐四季景观:金枝槐萌芽展叶时间在4月清明前的柳树吐绿时,它的金黄色嫩叶似雏鸟的羽毛绽开四展,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给人一种春暖祥和的感受;在初夏时,金黄色的叶也随气温的升高而缓缓转绿,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秋天来临时,那随风荡漾的树冠似金色的麦浪,给人一种丰硕收获的联想;在冬的寒霜洗礼下,它御下黄绒色的外装,展现出如鹿角那样苍劲、橙黄色的枝杈,耸生在青翠的树干上,在风的晃动下,犹如群鹿奔跑,景观十分美丽,在万物俱寂的冬季,给人充满生命活力的感触。

金枝槐的嫁接管理:一、国槐为砧木:要选年幼、杆直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的苗,按所需培育苗的规格去确定砧木苗高和苗径。如用于培育行道树,就选嫁接点高度在3米以上、苗径在3公分以上的砧木;居住区绿化用可适当矮一些;用于造型(球形)可按定苗高度去选砧,一年生的砧木可以培育球状金枝槐。二、采穗:在春季砧木未萌芽前准备好金枝槐种穗,将穗条贮存在遮荫处的湿沙中,控制金枝槐过早萌芽,使接穗与砧木萌芽期同步。三、嫁接方法:嫁接有很多方法,但为了成型好和快, 用技接法较好,其中“插皮接”法成活率高。在砧木“开皮”(树皮可拧开)时即可接树,嫁接剪穗长度在5公分左右,有3-4个芽,每段穗的上端用涂蜡封口,以防风干。接的速度快、削穗面平滑、绑扎严不渗进雨水是保证成活的关键。四、松绑保穗:当接穗发芽,接穗和砧木间愈合体逐渐膨胀时,要防止绑带影响其愈合部位的生长,所以要及时对绑札采取“放松”而不能除绑带,因为金枝槐的接穗萌条速生会产生“偏重”现象,这时,初愈合体 没有完全木质化,纤维拉力弱,所以在外界风力和本身重力下穗砧产生撕劈,因此,不能一次性撒绑,只能逐步松绑,只有在愈合体完全木质化时方能撒绑。撒绑的同时要抹去多余的幼芽和萌条,每株只留三到四分杈,抹去分杈上的二次枝,以防受风力作用撒劈愈合体。这些保穗措施是我的实践经验,是保苗关键。

金枝槐在园林景观中配置:金枝槐在景观配置上既可做主要树种又可做混交树种,适用孤植、丛植、群植等各种方式种植效果的景观配置。任何风格的主体建筑都可应用金枝槐作其环境景观的素材。除湿、涝地外立地条件都可配置金枝槐。如在湖滨堤岸与垂柳、重阳木、乌桕树、香樟、枫树、桃树等花木相搭配,使湖光倒影更显灿烂美观。

金枝槐具很强的生命力,它的金黄色树冠和其他树种配置具很强的对比色,又是在冷暖彩叶树种间起调和作用的融洽树种。金枝槐在上海安家落户、发展会给上海及华东园林景观锦上添花,更丰富季相景观。

室内设计开始打“景观”牌


一提到景观设计,也许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小区景观,但是,近日记者从南京部分家装公司了解到,他们的设计工作室、精品设计店也开始走“景观”、“配饰”路线,希望给南京平淡的室内家装设计市场,带来一股清风。

“我曾经做过调查,发现南京江宁、江北一带的别墅,屋顶上都是空空荡荡的,而在?饣蛘叱啥肌⒈本┑瘸鞘校??罩谢ㄔ啊?浅F毡椋?装桌朔盐荻プ试凑媸强上Я耍 ?

元洲装饰南京公司总经理萧军介绍,为了填补南京装饰设计这一空白,他们今年将主打“景观”牌,让流水进入室内、让阳台有个充满情趣的角落、让屋顶可以四季常绿。一些市民可能认为,做景观不就是家里摆点花花草草,或者再挂幅画,但是萧军认为,这些都是肤浅的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有很多文章可做,例如,在选取植物方面,植物种类、蕴涵的意义、颜色搭配、花期协调、层次错落等,都有讲究,而在乳胶漆的粉刷中,设计师甚至可以在墙面上作画,给单调的四壁添加一丝亮点。而小区内的一些景观也可以“借景入室”,相得益彰。

专门研究“家装配饰”的设计师李东洲则认为,在开发商相继推出精装修房的今天,业主买到的房子可能存在千篇一律的情况,所以很多市民希望自己的家能与众不同,这就给“家装配饰”带来了市场。“家装配饰”中,除了普通的画、植物外,还可以做一些局部景观处理,这就需要一些有经验的设计师,帮助业主搭配好家里的家具、植物、地毯、雕塑、灯具等,让家更和谐自然。

“单谈景观设计也不行,还需要一个景色美丽的小区、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只有在环保、健康的居室中,才能再提景观。”鑫泫装饰设计总监陈涛说,“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能融为一体,放置在家中的植物能够一直生机勃勃,这样的环境中才能造景观。”此外,陈涛对目前南京市场对“景观设计”理念的认同表示了质疑。他认为,谈景观,首先业主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都能接受,不然等于空谈。 沙文蓉

行道树用上生态透水景观材料


杜艳玲报道 行走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白云路道路两边的人,近日会发现许多树坑里的铁箅子被一种新型材料所代替。记者从北京西城区月坛街道了解到,这是他们与巨横漆业公司合作,采用科技手段,在白云路两旁的行道树树坑内铺设的生态透水景观材料。 据月坛街道城管工作部干部周兴新介绍,这种生态透水景观材料有多种颜色,他们采用的是砖红色。其外形类似渗水石。这种新材料是由各种天然及再生材料为骨材,加入多种高分子添加剂制成,可以使城市土壤与大气中的水、气、热交换生态体系得到改善,并符合环保标准,价钱也便宜。铺设一棵普通树木铁箅子的成本在400元左右,但这种新材料只需要200多元。与传统铁箅子相比,它具有提高节水渗水功能,便于清扫员清扫,如有破损容易修复的特点,同时避免了铁箅子等相关设施的丢失问题,在提高功能的情况下节约了成本。 周兴新告诉记者,他们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尝试在行道树的树坑内铺设这种生态透水景观材料,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检验,效果很好。这种生态透水景观材料将树坑与道路衔接成一个平面,令整条街更加整洁和美观。今年3月初他们将把白云路道路两旁的240个树坑全部铺上这种材料,并将与企业继续合作,在三里河东路推广实施此项工作。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摘要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摘要:如同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十大战略,

⑴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⑵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⑶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⑷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⑸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⑹建立无汽车绿色通道;

⑺开放专用绿地;

⑻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

⑼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⑽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通过这些景观战略,建立大地绿脉。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

景观设计讲解


景观是什么,景观设计学在现实中起到的应该是什么作用?

一眼能看见的土地,土地上的山、树木、水、建筑、城市、田园,这个整体就是景观。景观设计是对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综合体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然后合理地布局和规划,对其进行监理和管理,这就是景观设计学。景观同时是人类整体的生活、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空间内的各种自然、人文、社会和精神过程的科学和艺术,让各个过程都能和谐地利用这个共同的空间。它能帮助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重建精神信仰。

中国现在景观学和景观设计上的误区是什么?

景观学这个词就不对。第一个误区是认为景观设计学就是种花种草啊,一个小庭院,认为它们就是园林、园艺,定义完景观就知道了,其实风景园林只是景观构成的综合体中很小的一部分。第二大误区,片面追求形式化,如大的广场、图案化、城市化妆化,搞纪念性的建筑和轴线。景观有那么多丰富的内容,不光是自然的,还有生态、人文、历史的过程都在这里头。这不仅是美学的问题,也不仅是形式的问题。

工业化进程中的未来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应怎样实现中国化宜居?

宜居么,要感觉亲切宜人,要跟自然亲近,有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便捷自然的游栖空间,能够很快地畅通无阻地走到绿地里头去。首先要保护自然的系统,宜居环境很重要的是要解决人跟自然的环境问题, 所以第一要保证完整的自然系统,设计一个生态基础设施,让人能够在里头休闲、游栖。第二,要设计一个宜人的交通网络,包括自行车、步行的网络,不光是汽车的网络。汽车网络我们往往是靠交通专家设计。而景观设计学则要设计一个人的活动空间,如自行车道、步行道、宜人尺度的聚会场所、交流场所。第三,景观设计学要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的关系,必须保护、保留当地的乡土遗产、历史文化遗产,能够把土地上所有的这些都留在这块土地上,然后再发展。这个过程叫作反规划,反过来做规划,确立这片土地上哪里不能建。首先做不建设规划,然后再做建设规划,这样才能实现人跟自然的和谐,人当代跟历史的和谐,人跟人的和谐。

如何规划建设工业化进程下的未来农村景观、维系乡土中国的传统伦理信仰?

在历史上,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农民跟土地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土地上有大量的乡土文化、乡土景观的遗产,有祖先的陵墓,有我们祖宗留下的建筑、构筑物,同时纪念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事件的这种遗产,还有当地村庄对自己这片土地的信仰,比如说风水灵、风水树、风水的祠堂,这些都是建立人跟土地的关系,建立草根信仰最基础的东西,所以在乡村建设中它们首先应该得到保护,这是建立人跟自然真正和谐的一个基础。

什么是风水?

风水就是前科学时代、没有科学时、科学被引进前的一种价值观、方法论、操作系统。这种价值观就是人应该跟土地和谐,方法论就是仰观天象、俯察地形,来实现人跟自然的和谐。操作系统就是通过测量,通过看罗盘来进行操作,也通过建筑、道路的设计,形状、绿化的改变,这都是操作系统,能够操作,从而实现人跟自然的和谐。 它既不是科学,也不是通常人们说的一无是处的封建迷信,风水更多的反映了我们的经验,人类生存的经验。它不是科学,所以不能以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它,评价和衡量它,更不能用科学的标准去批判它。不能说世界上没神,你就批判它不存在,这是一样的道理。风水是一种那个时代解决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东西,所以它是遗产,遗产是不能以科学和非科学来评价的。它没有弘扬一说,科学比它应该更好,系统掌握景观设计学应该比它更好。现在毕竟是科学时代,科学揭示了经验以外的一些东西,高于经验。

现代化建筑如何与传统中国景观实现共同共融?

第一现代建筑跟传统没有冲突,现代就是现代,传统就是传统,没必要把现代搞成传统,也没必要把传统搞成现代。现代建筑更应该考虑的是它的功能,如何节约能源、使用方便,而不是造一个古董的奇怪的形式。传统与现代完全可以在一个城市中共存共融,只要它功能合理,但不是形式上的共存。央视大楼和国家大剧院这两个建筑外观上的不协调是美不美的问题,这还是形式上的,能源、材料上的浪费,尺度上不宜人,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才是它们真正应该批判的。建筑本身和谐与否永远谈不清楚,你会落到一个怪圈里去,形式问题不是本质问题。

养花技巧《自然生态成景观 太原首条景观大道开始绿化》一文希望您能收藏!“鲜之花网”是给您提供各种花卉的养花技巧网站。同时,xzh52.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景观花卉种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