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喜欢花的人非常的多!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花草的种养植并非不加学习和摸索就可以做好的,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考虑到您的需要,鲜之花网小编特地编辑了“绿色阳台:让方寸之地见山水”,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般家庭的阳台以5平方米左右的居多,如何将大自然的万象之美收纳于这小小的方寸之间?阳台上,既要有活动空间,又要种植花草,还需晾晒衣服......在保证阳台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达到美观与整洁的效果,在设计上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当属上策,否则杂乱、拥挤的植物容易破坏阳台开阔的视野。如果阳台可用于种植的面积较小,就适合栽些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爬藤类的植物也不错。如果面积大,再有点弧度就更好了,能做出曲径通幽的效果。

植物选择

阳台养什么花好?首先应根据阳台的朝向来选择。阳台向东一般只在上午可接受三四个小时光照,适宜种稍耐阴和短日照的花卉,如竹类、山茶、含笑、瑞香、牡丹、朱顶红、马蹄莲、珠兰、桂花、君子兰、龟背竹等。阳台向南宜选择白兰、茉莉、月季、梅花、苏铁、柑桔、扶桑、米兰、石榴、多肉类等喜光、耐热花木。阳台向西应种植牵牛花、常春藤、地锦、凌霄、金银花、茑萝、葡萄等攀缘花木,以遮挡烈日,隔热降温。阳台向北则宜选择万年青、秋海棠、南天竹、橡皮树、天门冬、文竹、玉譬等耐阴花木。

此外,三楼以上楼高风大,水分蒸腾快,常使兰花、杜鹃等喜湿润花木叶尖焦枯,植株早衰,开花不良,因此不宜养此类花木。

高层楼房阳台夜间温度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由于不同层高的阳台具有不同的热量条件,各种花卉生长发育对温度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花卉种类的选择上应有所区别。尤其在冬季,由于高层风大,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下霜日空中水分较少,但低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即使在当地通常能露地越冬的花卉,在阳台上就要适当防寒。低层楼房的阳台种植的花卉就比高层楼房阳台的花卉受寒冻害较轻,因此,高层阳台花卉必须做好防寒措施。

配置与排列

花盆间的排列,应遵循艺术布局的一般原理,既要注意整齐、美观,避免杂乱无章,又要注意层次美感,留有一定空间,使各植株的姿态得以充分舒展。一般说来,选择三、五种花木即可。放置方法可采用形状体态接近的花木作重复对称排列;也可用较大或造型奇特的盆花、盆景,放在阳台中央做主景,两边再做对称排列;还可在阳台两端或靠居室墙体一侧,设置花架,花架上放置盆花、盆景,犹如陈列展品。

这里介绍四种种植方法:镶嵌式,利用墙壁或栏杆镶嵌特制的壁挂式花盆,然后将植物栽种其中。垂挂式,用小巧精致的容器栽种吊兰等小型植物,悬挂在阳台顶板上。阶梯式,在阳台搭建一个小楼梯,将花盆摆放在上面。自然式利用阳台外的盆架栽种一些藤蔓植物,使植物自然下垂。

另外,栽种植物的色彩也要与阳台装修风格相契合。若阳台色调素雅,如乳黄、淡绿色时,配各种颜色和形态的花卉都相宜。倘若阳台色调很深,则配白、黄、粉红等淡色花卉为宜,若配绿叶及紫红色花朵则会形成阴暗、沉重的感觉。

装饰与配材

阳台在建材上可少用人工材料,由于是营造一方自然天地,在装修材料的选用方面,应尽量考虑使用自然材料,避免选用瓷片、条形砖这类人工的、反光的材料。纯天然的材料则比较容易与室内装修融为一体,如天然石,用于地面和墙身都很合适,加入一些材质较硬的原木或木方,可以减少石头带来的硬质感觉。DIY园艺一向流行,市面上一些建材超市有不少简单易用的工具,只要有时间,就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和打造自然气质的绿色阳台。

各色灯光是花园里的情调高手。很多人忙碌了一天,晚上才可以在阳台上坐坐,仅在阳台上安一盏吸顶灯是不够的,选用一些吊灯、地灯、草坪灯、壁灯,甚至可以用活动的防风煤油灯或蜡烛灯来达到自然闲适的效果。

一些花园饰品如风铃、卡通吊牌、铁艺人偶在阳台中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让阳台充满生机与个性。阳台面积允许的话,还可以放置一架小型园林水景,在欣赏植物之美的同时,还能听赏潺潺水声。

XzH52.cOm精选阅读

山水盆景


以石为主体,通过截取、雕琢、拼配、胶合等手法,配置植物或摆件,在浅盆中注水,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水景观神貌的艺术品。

山水盆景根据所用石材,分为软石类、硬石类2大类。

软石类
以软石石材为素材,通过人为雕琢山之形态,石之皱纹,并栽植树木、竹草、青苔或缀亭榭、舟车、牛马、人物、等摆件,在浅水中注水,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水景观神貌的艺术品。

软石石材有安徽、浙江、江苏、湖北、山东、广西等地产的砂积石、芦管石,东南沿海产的海母石,长白山天池、黑龙江、嫩江及各地火山口附近产的浮水石等。

软石石材创作的山水盆景,雕琢容易,吸水长苔,栽种植物容易成活。但缺乏自然神貌,也易损坏,现已很少使用。

硬石类
以硬石石材为素材,通过人为截取、拼配、胶合等手段,保持石材自然神貌,并预留栽植穴种树木、竹草、青苔,或点缀亭榭、舟车、牛马、人物等摆件,在浅盆中注水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水景观的艺术品。

硬石石材常用的有广东英德的英德石,安徽灵璧产的灵璧石,浙江、江苏太湖产的太湖石,山东崂山产的崂山石,江苏武进产的斧劈石,江苏太湖产的千层石,江苏徐州、四川重庆等地产的龟纹石,辽宁、新疆等地产的松花石,浙江产的石笋石,安徽宣城产的宣石,全国各地锰矿产的锰石,川西河道或古河订中产的沙片石等。

硬石石材繁多,虽难以雕琢加工,但觅得天然生成、形纹俱佳的硬石,稍作截取、拼配胶合,便可创作成为上品,现创作的山水盆景均以硬石类为主。

山水盆景分别不同意境,通常分为平远山水、深远山水、高远山水三型。“三远法”最早见于宋代郭熙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山水盆景创作除亲历名山大川,田园农舍,“搜尽奇峰打草稿”,源于自然,更是借鉴山水画论,因石制宜地创作高于自然的山水盆景。

 

 
 

为什么见干见湿


一、为什么

见干见湿这种浇水方法,可以保证水分的正确施加,不至于在土里面还潮湿,水分还很多时再浇灌一次水,防止导致水分过量积攒,对于根部的影响也会少一些,这种方法很适用于多肉植物,能防止根部烂掉,也能提供充分水分供给生长。当然这个浇水方法也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具体调整,要是处在生长期,天气也很晴朗的话,施水可适当多一些,要是气候寒冷需水量较少,这种可以适当减少水分。

二、如何判断

在养花过程中,也是需要仔细判断的,防止出现半截水的情况。见干是指等到土层表面干了之后再给水,不用等到全部干透后,要是等到全部干透根部生长就会出现问题。见湿是指等到干透后给水,一次性给水需要浇透,一直浇到花盆底部可以流出水来,这样能说明全部的土壤吸收到水分,不能只浇半截水。

养花见干见湿的判断


一、见干

见干的意思是浇过一次水之后,等到里面的水分基本上消失,土层表面也已经发白,就可以再浇下一次的水,不需要等到盆土全部干透后再给水。判断是不是干了,可以用手指弹一下花盆外面,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说明里面干了,要是声音很沉闷说明里面还含有水分。也可以用手指伸进去感觉一下土壤的情况,要是里面发干就可以给水了。

二、见湿

见湿是指在每次浇花时需要浇透,不能只浇半截水,防止出现上面很湿下面还发干的情况。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一般吸水的根部集中在花盆的底部,要是只浇半截水,水分难以集中到根部,相当于没有浇水,所以每次等到土层干燥后才能浇透,一直浇到花盆底部能流出水来。

三、注意事项

一般浇水遵循这个原则,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所有的花卉都适合这种方法,需要根据花卉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还要根据气候、土质判断,在夏季可多浇一些水,冬季可以适当的控水。

山水盆景欣赏


物是山水盆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石本顽,树活则灵。山水盆景中的花木有增加气势、协调重心、分隔层次的作用,可加强山水盆景的真实感和美感。

在山石上植花木,要选择根系发达、易活的矮生苗木,以叶子细小的为好.苗木大小要与山石比例协调.山石的花木栽植不宜过密,青苔只能长在低凹处,凸出的岩石上的青苔应当铲除。这样才能突出山石险峻,反映自然景色。

山水盆景的花木须与山石融为一体。山顶上的树宜矮小结顶且枝干虬曲;山背种树要通直露顶;山坡植树忌通直无姿;悬岩峭壁处植树,最宜苍老虬曲,并要有一定的耐旱力.山脚水边植树,要选择湿生树种.这样种植既符合自然植被分布,也容易管理。

植物的栽种方法:如果是松质石料,在石料加工时可保留出栽种植物的洞穴,洞穴尽量在山石侧面或背面,口子要小,里面要大,这样存土易,有利于植物生长。若是硬质石料,则在胶合石料时做出洞穴。洞穴以能直达底部为最好,因为便于汲水。如不能直达底部,就必须在洞穴底部为下出水口,这样洞穴里便可栽种植物。有的没有条件做出洞穴的,可用棕皮将植物根部带泥包好,扎缚在山石背面,使植物从石侧伸出来。种植在山石上的植物多可自行汲水,不一定再从上面浇水了;如果汲水有困难,必须注意经常浇水,以防干枯。另外山石盆景中的植物必须配置一恰当,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冬天巧用绿色植物让居家春意盎然


植物的绿色是生命与和平的象征,具有生命的活力,给人一种柔和安定的感觉。利用植物装饰房间已经是当今室内装饰设计不可缺少的素材,它不但可以使人们获得绿色的享受,而且由于价格便宜、品种多、操作简单,已成为室内装饰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根据空间选择不同植物

根据居室面积和陈设空间的大小来选择绿化植物。客厅是家庭活动的中心,面积较大,宜在角落里或沙发旁边放置大型的植物,一般以大盆观叶植物为宜。而窗边可摆设四季花卉,或在壁面悬吊小型植物作装饰。门厅和其他房间面积较小,只宜放点小型植物,或利用空间来悬吊植物作装饰。

从观赏的角度讲,室内绿化不外乎赏花、赏叶、赏果和散香四种,有的兼而有之。具体考虑时还要注意色彩与室内主调是否相配,植物的形态、气味是否合适,尺寸大小是否适宜等。

阳台光照好、通风好,可种一些观花为主的月季、石榴、菊花,也可选种观叶为主的松、柏、杉树。

室外光照不够好的地方,可选种一些喜阳耐阴的植物,如铁树、万年青、黄杨、常春藤等,可以使这些地方绿叶葱郁、婀娜多姿。

室内很少日照,应选种喜阴的植物,如龟背竹、棕竹、文竹、水竹、君子兰等。

寻找植物最佳放置点

在饭厅用餐时,所坐位置中视觉最容易集中的某一个点,便是最佳配置点。一般最佳的视觉效果,是在距地面约2米的视线位置,这个位置从任何角度看都有美好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若想集中配合几种植物来欣赏,就要从距离排列的位置来考虑,在前面的植物,以选择细叶而株小、颜色鲜明的为宜,而深入角落的植物,就应是大型且颜色深绿的。放置时应有一定的倾斜度,视觉效果才有美感。而盆吊植物的高度,尤其是以视线仰望的,其位置和悬挂方向一定要讲究,以直接靠墙壁的吊架、盆架置放小型植物效果最佳。

讲究层次凸显立体感

植物胡乱摆放,本已狭窄的居室就更显得狭小。如果把植物按层次集中放置在居室的角落里,就会显得井井有条并具有纵深感。处理方法是把最大的植物放在最深度的位置,矮的植物放在前面,或利用架台放置植物,使之变得更高,更有立体感。

植物镜子巧妙搭配

晚间用灯光照明显出奇特的构图及剪影效果,利用灯光反射出的逆光照明,可使居室变得较为宽阔。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利用镜子与植物的巧妙搭配,制造出变幻、奇妙的空间感觉。

庭院效果面积不宜过大,四周外围用红砖砌成,高度以能隐藏小花盆为宜。花盆与花盆之间摆放不留空隙,就可变成花叶密集繁茂的花圃了,花卉根据季节变化和自己的喜好来更换。

小贴士

小型或微型的花卉盆景可以随意陈设。

书桌、梳妆台和床头柜等处可以选择茉莉、米兰之类的盆花或插花,馥郁芬芳,有利于学习和休息。

餐桌上可以摆放插花,清淡素净,浓艳鲜明,能促进人的食欲。

一般在书柜、杂物柜上可以摆放少量花卉盆景,起到装饰美化、丰富空间的作用。

传统的花几架一般使用范围较窄,只能陈设一二盆花卉。

常春藤清除甲醛和苯最有效。

去除氨气,表现最出色的是黄金葛。

紫苑属、含烟草、黄耆属和鸡冠花等一类植物,能吸收大量的铀等放射性核素。

芦荟、吊兰和虎尾兰可清除甲醛。

常青藤、月季、蔷薇、芦荟和万年青等可有效清除室内的三氯乙烯、硫化氢、苯、苯酚、氟化氢和乙醚等。

山水盆景的制作


山石的选材与加工 

山石选材: 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盎中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景观,山石材料是山水盆景创作的主要素材,山石种类繁多,大都从大自然中采掘而得,其质地、色泽、皴纹都具有天然本质。选材时,首先要注意应根据石材的自然特征,确定其适合作那种自然景观的造型,如果选择的是一组皴纹直立简炼、形状长条、轮廓自然的砂积石为一盆盆景的素材时,肯定地说,这些素材最适宜作剑峰峻峭、高耸挺拔的造型景观,选材时要注意,素材的质地、种类、皴纹一定要统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种类别的素材,色彩不可差异太大。  山体轮廓的敲削: 当我们在制作一盆山水盆景进行选材时,首先要对石材的顶部轮廓线进行观察,引发构思,反复推敲,不论硬石、软石,在轮廓线排列起伏不明显时,都要对其进行敲削,使之起伏鲜明,富有节奏感。 

截锯与粘合: 多数时候,一块石材是不能构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画面的,因此要进行多块石材组合而形成景观。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经加工的,因此必须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对石材的锯截、连接和粘合,锯截石材用切割机或钢锯进行,也可用锤子敲断理平的方式进行。然后再用水泥或水泥兑色,或其他粘合剂粘接成形。 

理纹与错落: 一般说来一盆山水盆景要求在石体皴纹上达到大致一致,这样显得景观画面较为统一。但因石材本身的差异性,因此在尽量选择纹理自然线条一致的前提下,有时要对一些纹理皴法不明显或纹理差异较大的石材进行理纹,理纹一般用剔、掏、敲、锯方式进行,视石材的软硬性质而定,若有的纹理实在不能理出,则可用大致色泽一致的石材进行错落拼接,形成大的块面的皴纹明显凹凸现象,达到景观统一生动的要求。

山水盆景的造型与风格

创作立意,是盆景创作的重要的一环。盆景的创作立意,实际上是一个确定意境,并构思、表达这个意境的过程,一般说来有两种表达方式:

①先立意并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

②根据具体的山、草、树、石的形状特点,生发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运用这些山、石、草、树的形状特点,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境的构成。由于盆景景观构成受到具形素材的限制,因此这种立意构思方法是山石及各组合类盆景造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构思结合制作的方式。 

由于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盎空间中的排列组合,因此这种组合就存在一种山势或结构组合的规律。 

山水盆景一般有景观造型开合之说,山体构成复杂的山水盆景一般有一个开会或两个开合或三个开合的取势方法。开合,就是在山水盆景中具有主、客、散点石等完整山体的构成景观,当山体摆放在盆盎中 时,它能形成盆盎中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由于构成意义上的“张力”作用(全方位双向辐射),因此人们的视觉心理上造成了一种扩张感(即“势”),具有占据空间的效能。同时,因为它具有三度空间中的方向性(比如山体在盆盎中的朝向),并且非对称地占据空间,所以在人们的视觉心理上和画面上,形成了一种动感。动感的造成,实际上就是点或块面等视觉单位的展开线在画面中辐射所造成的不平衡,这和山体决面 在“完型空间”中的位置有关。中国山水画论(一个开合布局的山水盆景) 在谈及画面山体布局时说:“欲使其右,必先其左,欲使其左,必先其右,欲使其上,必先其下,欲使其下,必先其上。”就精辟地论及了画面构成动感张力的特点。因此,所谓“势”,就是山石体面在盆盎中非对称、有方向地占据空间时。在人们视觉心理上产生的一种视觉张力和扩张感。正是这种张力和扩张感使我们感觉到盆景景观造型中,静止的山体有一种动感,有一种韵律和节奏化的山势走向。 

山水盆景中的“势”,既然是通过“置陈”而得的(“置陈”指排列组合有如布阵),那么在排列组合山体块面时,山体张力必然形成富有变化的山体张力质即不同的“势”。一般说来,山水盆景的“势”包括“起”、“承”、“转”、“合”、“落”、“结”等几个方面。 

在一个开合格局的山水盆景造型景观中,我们在盆盎中摆置主山,实际上就是在画面空间中进行主势的定位,主势的定位,我们称为“起”势; 

在主山的左边或右边错落地放置仅次于主山的客山,使主山的势同其他山体的势之间有一个过渡和承接,我们称为“承”势,“承”势有两种,即“正承’与“反承”; 

客山一般是同主山相对,与主山走势有着对立统一关系的山体,在景观整体画面中与“主”势形成了一个总势的开合,而其势向与主势相反,故称为“转”势; 

主山势头下落时,有时有过渡,有时无过渡,有过渡就得找过渡山体的落点,而这落点就是“落”势,一般山水盆景中紧靠主山的陪衬山体是主山体势的落点。而主山之势和客山之势在盆面空间的结合点就是山水盆景一个开合造型画面的结点,称为“结”势,这结点通常是用盆景画面中的散点石来表现的。 

有时,我们会在主山或客山上点缀或栽种一横飞出的植物或点缀物,必然在画面中打破主山和其他山体所构成的态势的平衡,一般我们称为“走”势或“破”势,因为“走”或“破”,使整个相对平衡的画面的势的张力增大或变化,使人们观赏盆景时,视觉心理张力连线出现了向外奔趋的现象。 

衬托与对比在山石盘景的造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衬托与对比的含义是比较宽泛的,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大与小的衬托与对比,主体和客体的衬托与对比,疏与密的衬托与对比,藏与露的衬托与对比等等,虚与实的衬托与对比,前与后的衬托与对比,石与树的衬托与对比,这些都必须根据创作主题和创作手法来具体体现,只有掌握创作规律,才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散点石在景观中的运用 

山水盆景的主体和客体山石,在盆盎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它们的气韵、体量、态势,直接关系到作品意境的高低。但它们的功能突出与否,又与通常被忽略的一种陪衬体——散点石的运用有关。 

散点石,是一种散而有致的以群体形式放置在山水盆景的水面空白空间中的陪衬体,其本身具有构成意义上的“点”的性质,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当人们的视线集中于它时,在人们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一种扩张感,因此,它本身就能起到占据空间和划分空间作用。

散点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盆景中主、客山体的陪衬物: 盆景的特点是小中见大,但无论多大的盆景,其主、客山峰的体量都是有限的,为了使人们在欣赏时,心理上产生一种“一峰则太华千寻”的感觉,就必须用一些低小的陪衬物来突出主峰和客蜂,使它显得比实际的存在要大得多,增大它的体积感,散点石在这方面起了极好的衬托作用。

作为山足水面空白空间的划分物: 盆景是三度空间造型,它不可能像山水画那样让山悬浮在半空中,下面用云或其它一些什么省略而去。盆中山石必须生根座牢。当我们把主体和客体的山石在盆盎中立定的时候,剩下的空白空间就需要细致处理了。盆景界行话说,“峰好立,足子难处理”,就是指这一道工序。而散点石的摆布,就是对山足水面空白空间的处理和划分。前面说过,散点石在人们的视觉心理上要产生一种扩张感,具有张力作用,使它能在空白空间中发挥占据空间的效能,所以散点石的布置若得当,则山足水面就能被合理划分,富于变化。

在山水盆景中,特别以一个开合为格局的盆景中,起“结”势的作用:我们知道,在盆景中,特别有主、客山体同时存在的,以一个开合为格局的盆景中,它们的走向安排,一般蕴含“起、承、转、结”四个环节,所谓“层层得势”就是指这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而“结”就是这四个环节的完成点。散点石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结点”,它在一幅气韵生动的整体画面中起收势,以及对山体态势的发展起最后交待作用。 

在运用散点石布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盆景不是生产中的系列产品,而是千姿百态的艺术品,每一盆盆景,即使有同一开合的布局格式,它们的主、客山体的摆布、态势都是有所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无论运用散点石划分空白空间或“结势”,都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有必须服从整个画面山势走向发展,和山足水面空白空间的处理需要,同整个画面相得宜彰,即是说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②运用散点石要大小相间。因为散点五的大小不同,它们所产生的视觉心理扩张力是不同的。大的散点石,视觉张力要大些,占据空间效能要大些,小的散点石则相反。所以,放置大的散点石,空白空间的“留白”就会减小,安置小的散点石,空白空间的“留白”则会相对多一些,二者结合使用,就可以造成散点石和空白空间的有机结合,如画论所说:“计黑当白,计白当黑”。并打破空白空间的沉闷和单调,造成一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③散点石所占空间位置不同,也可以不均衡地划分空间,在同一山足水面空白中,散点石摆布的位置不同(即使它们本身体量相同,视觉扩张力相等),也可能不均衡地划分空间,打破空白的均衡和单调。但要注意,如果把大小相同的散点石均衡地排列在山足水面空白中就起不到这种艺术上的作用了,因为这实际上成了一种几何学上的排列形式。同时,当散点石起主、客山体的陪衬作用时,要因面而树,变化相宜,使其和主、客山体比例协调。比如:不能用一块或一组尖而细的散点石,作为一块浑圆的主体或客体的陪衬,也不宜在较为矮小的主、客山体下衬一块或一组体量与之相近或相等的散点石,这样不仅没有起到散点石应有的作用,还忽视了构成艺术中“体、面”与“点”之间的差别。 

④散点石的植物配置,以苔草为主,如可用苍蒲、虎耳草、星星草等装点,这样也符合“疏点草苔”的表现方法,同时还可以在其上面放置亭、台等点缀物,深化盆景主题。

山水盆景选盆 

山水盆景因其景观留有大量水面,点缀有低矮的散点石和船筏亭台,因此一般选用盆沿极浅的大理石水盆,水盆形状视石材的形状及色彩、造型等而定,可选用椭圆形、圆形、长方形等,色彩一般都选用白色。紫砂水盆及土陶水盆也可用于山石盆景造型,但因其色彩、深度的局限性通常只用于较为特殊的石材或造型。无论选择何种盆盎,均应以造型景观效果是否被衬托突出为主要目的。植物的栽种与配件的点缀 

山水盆景的山石组合造型完成之后,应当进行植物的配植和配件点缀。画论上说:“山之体,石为骨,树为衣,楼台亭桥为其点缀。”石是无生命的造型固体,而树才是体现其景观生命的象征。行话说:“石好立,植物配植难,”可见植物在山石盆景中的重要性。内行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山石成型后,盆景景观实际只完成了一半,要待植物配植后才能算完成,往往植物配植所花费的精力、时间,超过组合石材所用时间。

配植植物,以叶细枝矮为好,不同景观配不同的植物。如孤峰式景观,可选用技干较为苍老粗壮植物;群峰壁立,可选用丛林繁茂的组合型配植;平缓山坡,点缀配植矮小植物。同时可运用烘托、点缀、穿插、飞出、重叠、密植等手法来具体操作,但要注意一般配植规律比例中的“丈山尺树”的规律,总的说来还是以“起、承、转、结、合”的构成原则配植为好。 

配件是在山水盆景中起点题或衬托作用的,但要注意,山水盆景创作不应以点缀配件为主,而应以景观造型为主。配件不可堆砌、乱放,要藏露、疏密适度,要讲究“近大远小”的法则和透视关系。

山水相映美丽义乌


义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绿树成荫、美不胜收。义乌江穿城而过,一幅绿色的迷人景象、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义乌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建设生态义乌、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决策。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中,始终坚持“寓创于建”的指导思想,把创建工作融入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之中,经过不懈努力,一座崭新的青山与绿水相融,具有国际现代化的绿色商贸城市展现在人们眼前。

义乌市在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浙江省园林城市”、“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后,以打造“金乌腾飞在青山绿水之间国际化商城”为宗旨,向着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迈进,创建工作如火如荼。该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级有关部门和街道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同时加强了园林管理部门的机构建设,先后编制出台了《义乌市城市绿化管理系统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了全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方案,按照“一环三楔十园、二廊三轴十带”的城市绿地结构建设框架,以人为本,构造富有特色的山水生态园林宜居的商贸城市。近三年来,义乌市先后投入绿化建设及绿化管理资金近7亿元,倾力打造生态城、园林城、风景旅游城和文明城市。目前全市建成区域绿化覆盖率达41.26%,绿地率达37.8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33平方米,登高远眺、满城苍翠、绿韵流动。

庭园环翠浓荫布道全面增绿有声有色义乌市强力打造庭园小区绿化。“一环两纵”的快速路系统和“六连六射”的城市框架主干道系统,阡陌纵横、交错成网、尽情演绎绿的旋律,春的华章。建设中坚持“绿随路建、有路皆路、绿美结合”原则,先后完成了北苑路、丹溪路、雪峰路、机场路、宗泽路、商城大道、城北路、西城路等20余条骨干道路的绿化;江滨公园、绣湖公园、宾王广场、鸡鸣山公园绿树成荫、花枝招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成26个公园广场、40余处街头绿地,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505.4公顷。单位庭园绿化和住宅小区的绿化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义乌市坚持开展园林单位和园林小区评选活动,不断拓展绿化空间,改善办公、居住、生活环境质量和品位。现涌现出国际村、新科花园、锦都豪苑、水木清华、剑利美、易源、义乌中学等一大批绿化水平较高的居住区和单位,已评选出园林小区35家,占居住小区总数的62.5%、园林单位217家、占有绿化条件单位的总数63.6%。

义乌市植树造林工作常抓不懈,全市植树造林活动有声有色,蔚然成风。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发展了一大批绿化苗木企业,绿之源花木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园林源种业有限公司、茂盛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百姓农庄等苗圃面积均在30公顷以上,共拥有苗木品种200余种,依托这些单位全市苗木自给率达到90%以上。义乌市注重“绿、彩、香、美”相结合,由单一栽树、铺草,向乔、灌、草、花合理配置,向多层次绿化发展,并在西城路、江东路、宾王路等主要道路和江滨体育园等10多处公园、街头绿地种上了3万余株乔木和75余万株花灌木,使城市干道、公园、街头绿地形成多层次和色彩鲜明、多变起伏的优美景观。

规划商城内涵丰富园林绿化完美结合抓住龙头、规划商城。义乌市按照《义乌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要求,强化城市绿线建设管理,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义乌市城市绿化管理实施细则》、《义乌市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通知》、《义乌市基建绿化工程管理规定》、《义乌市城区绿地养护质量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更加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加大了对损绿、毁绿、占绿等破坏行为的查处力度。几年来,义乌市从未出现过严重的损林、毁林案件。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强对城市原有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既将自然景光与山水融为一体,又能体现‘“鸡毛换糖”、“拨浪鼓时代”的深厚文化底蕴。义乌城市绿化建设注重乔、灌、花、草多品种的科学配置,讲究点、线、面的科学合理布局,追求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互映衬的效果,突出精品意识,争取一流品味,将景观带、街心花坛、园艺小品、生态公园、绿色广场、休闲游园有机融为一体,确保整个城区四季见绿、三季见花,从而达到山水相映,景城相融,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彰显人文呵护生态城市景观美不胜收在公共绿地建设中,义乌市彰显人文、生态、环保、休闲、娱乐理念,整个城区共有26处公园、广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突出。重视供水、供电和城市燃气工程建设,目前城市日供水能力14万吨,供水普及率100%。加大路灯设施维护力度,城区亮灯数量达到25678盏,路灯亮灯率达到了98.97%,道路照明装置率保持在99%以上。加强燃气管理和建设,城区现有液化气储备站2座,用气人口达54.14万,燃气普及率达100%。投资1.45亿元建造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7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9.45%。投资5亿元,日处理能力计达31万吨的5座污水处理分厂预计于2008年先后投入试运营,200公里的污水管网遍布城镇。投资1.9亿元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均垃圾焚烧量1000吨,城区日产生生活垃圾约38万吨,无害化处理率93.57%。建成了沿江以体育健身为主的体育公园,以儿童游戏为主的义乌乐园,以一峰塔保护为主题的钓鱼矶公园和突出植物景观为主的乌越桂子园、香雪报春园、花鸟世界、樱花园、棕榈岛等各具特色的十三个公园。既改善了城市环境,又为市民观赏、游憩、健身提供了优越条件。建成了骆宾王公园、孝子祠公园、钓鱼矶公园,体现了具有义乌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

改善环境提升品位商城风光绮丽宜人一批环保、卫生、教育、体育、市政建设设施在义乌市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治理城市大气、河流、噪音、垃圾污染扎实开展,成效显著。义乌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天的天数达316天,地表水质量达到3类以上。规划修建总长度为14公里,面积为400余公顷的江滨绿廊,目前已建成了两岸各6公里长,面积达160余公顷的并富有特色的大型滨水绿地,完成了江滨两岸景观带工程。市区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机械清扫率达22.3%,以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穿衣戴帽”、交通畅通、拆墙透绿、卷闸门改造、户外广告等一系列创建工作,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味。鸟瞰义乌城区,一派绿的世界,一幅春的气息,城区处处披绿装,沿江两岸的滨江绿色廊道,江边杨柳依依,春光明媚,是人们休闲、垂钓的好去处,这里的风光绮丽宜人。

绿色商城,人气、商气,百事俱兴,经济快速发展。如今,“人在林中、路在绿中、行在景中”,真实地展现了义乌这座绿色生态城市的迷人风采!

红掌浇水见干见湿吗


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我想每一个都非常喜欢花,正因如此,很多人在赏花种花中找到乐趣!种植花草的人都有一段学习和摸索的过程,如何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呢?为此,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红掌浇水见干见湿吗》,仅供您在种植花草参考。

红掌是一种常见的盆栽植物,因其叶子形状酷似掌心,而得名。相传,红掌是来自巴西的热带植物,特别适应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水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红掌也不例外。那么,红掌浇水见干见湿吗?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

红掌属于喜湿植物,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大。在生长季节,通常是春季到秋季,红掌需要经常保持水分充足,因此浇水频率也应相对较高。当然,每次浇水的量应以湿润土壤为目标,但不要过度浇水,避免造成积水。

红掌在冬季进入休眠期,此时生长速度减慢,水分需求也相应减少。一般来说,冬季浇水的频率可以适当减少,但仍需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植株因缺水而萎蔫。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红掌对水分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室内养护的红掌,通常由于室内相对较干燥,会使其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因此浇水频率相对较高。而在室外养护的红掌,由于可借助自然降雨,因此浇水频率相对较低。

除了浇水频率,浇水方式也是需要注意的。红掌喜欢充足的水分,但又不能喜欢过多水分,因此浇水的量和方式需要适度控制。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盆置于水盘中浸泡的方法进行浇水,让红掌自行吸收所需水分。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喷水的方式增加空气湿度,为红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除了浇水之外,红掌的养护还需要注意其他方面。例如,红掌对光照要求较高,需要提供充足的阳光。但在夏季强烈的阳光下,要避免直接曝晒,以防叶子被烫伤。红掌也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到25℃左右。

爱花卉网小编认为,红掌浇水见干见湿,但具体的浇水频率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关于红掌浇水的问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可能导致红掌出现问题。因此,我们在养护红掌的时候,要做到灵活掌握,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和环境条件调整浇水的频率和方式,以保证红掌能够得到适当的水分供应,健康茁壮地生长。

红掌是一种美丽的盆栽植物,它的生长状态与我们的关注息息相关。通过合理的浇水养护,我们可以帮助红掌营造一个湿润适宜的生长环境,让它展示出独特的美丽。希望这篇文章对你了解红掌的浇水问题有所帮助。

盆栽见干见湿和干透浇透


一、见干见湿

见干见湿是家中养花的主要方法,见干是指再浇过一次水之后,看到土面有些发白才能再浇下一次,不用等到盆土干了很久再浇下次水,下次浇水时一定浇到土壤彻底湿润为止。这个方法非常适用于多肉类的植物,在生长旺盛时期供给充足水分,使盆土中含有适量的水分,之后需缓冲一段时间,等到水分蒸发一部分后再浇下一次。

二、干透浇透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半耐旱的植物,干透浇透跟上面所说的差不多,也是指等到盆栽干透后再浇水,一次性浇水需要浇透,一直浇到花盆底部可以流出水来,这样才算是彻底的浇透,避免出现拦腰水,也就是半截水的情况。一般生长旺盛健康的盆栽,吸水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花盆底部,要是浇水时没有浇透,根部仍然还是处在干旱状态,没有吸收到水。

在浇透之前,需要先判断是不是干透了,可以观察盆土表面的干湿状况,也可用手指伸下去感觉。

山水盆景养护有方


山水盆景内种植植物,可以增强盆景真实感、协调重心、分隔层次,使盆景更有生命力。山水盆景的养护,主要是对盆中植物的养护。

山石上栽有五针松、罗汉松、杜鹃、山茶、兰花、文竹等半阴性植物的,春夏秋3季应放在室外荫棚内或树荫下养护。如果放在阳台或室内,只要中午阳光不直接照晒,通风良好也可以。

由于山石盆景上的植物根系很浅,经不住暴晒,山上的青苔也怕日晒,因此要放在室外有散光的遮荫处或室内养护,以保持植物翠绿。

其实,不论在什么环境下,关键的一条是多给枝叶喷水,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这对生长在山石上的青苔也很有利。尤其是在干燥多风季节更要注意喷水,特别对用不吸水石料所作的盆景,更要经常对栽种植物的地方喷水,否则,会出现新枝干尖、老枝焦边现象。

山石上栽有米兰、石榴、龙柏、六月雪等喜光植物的,春夏秋3季应摆在室外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其中,旱石盆景要每天多次向石山植物喷水,以保持湿润。由于旱石盆景盆水少,每半个月应给植物根部追施1次稀薄的有机混合肥液,要坚持量少勤施的原则。

冬天,山水盆景应放在室内向阳处,可适量减少浇水。如室内干燥,以喷浇枝叶为主,保持土壤湿润便可。这样既可防止植物受冻,又可避免松软山石冻裂。

感谢您阅读“鲜之花网”的《绿色阳台:让方寸之地见山水》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时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xzh52.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见干见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