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那姹紫嫣红的花儿总是笑得比太阳还灿烂。但凡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花,而种植花卉让人体验的乐趣更不一般。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为此,鲜之花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野趣水景园的植物造景艺术》,但愿对您的种植花草带来帮助。

洛阳有着悠久的建城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闻名遐迩的园林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这座地处暖温带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水系和肥沃的土地,人文风景和自然风景资源丰厚,利于造园。
2006年,坐落于古城里坊遗址之上的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建成。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位于新旧城区的中部核心地区,东起现状里坊路,西至王城大道,南临古城路,北接洛宜路,周边为规模更大的隋唐地遗址保护区,全园占地861 800m2。
园区被东西流向的古洛渠、胜利渠分成3大区域,南区为生产管理区,北区为苗圃科研基地,中区为专类园区。
野趣水景园是专类园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园子,位于植物园的西北部,总面积133 800 m2,水域面积28 378 m2。设计时间为2005年10月,2006年6月建成。
1 野趣水景园的总体规划
作为植物园中专类园区的一个区域,野趣水景园要与全园总体规划目标原则一致,满足全园所要达到的功能——以洛阳的山水、植物和隋唐遗址文化为基础,以文物保护和促进当地生物产业发展为前提,以科研、科教、生产、旅游和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同时,要充分利用原有渠道,解决灌溉、排水和造景要求[1]。
造园手法富有细节变化,充分体现自然野趣的风格特色,充分利用水系、地形与植物配置相协调,使园中的一切都统一在娴雅而和谐的气氛之中。同时运用山水画艺术风格,使园林成为立体的山水写意画,有形的自然山水诗。
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心、一环、一轴线”。
一心:以湖水围绕的大洲为重心,统帅全园。洲内林木森森,野花怒放,趣味盎然。
一环:以环湖路为纽带串联景区,环湖路既为水陆的分界面,又作为景观沟通与联系的桥梁。大小不同的岛屿美不胜收,水中的荷花、睡莲、美人蕉等竞相开放,相映生辉。
一轴:通过贯穿水景园内的二级路形成与全园的有机联系,既体现了水景园独特的人文景观,又实现了与整体植物园协调统一的连通。
2 水景园植物景观特色
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题,以洲、岛、渚等丰富的地形地貌,野趣自然的植物配置,分区域展示了各植物组合的野生、天然、美丽的园林景观,从而集中体现了耐湿、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在湿地水域的生态环境中所起的固岸护坡、洁净水质、哺育动物等大地之肾的生态功能。
以植物造景为主,除了原种的植物收集展示,还补充大量观赏价值高的品种作为配景,既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注意到植物配置的群体美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从季相、色彩、质地等造景要素上全面提升植物园的观赏性,营造出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优美园景和舒适的环境以吸引游人前来参观,达到寓教于游憩休闲的目的。
3 植物配置类型分析
3.1 疏林缀花草地的植物配置
以榉树、榆树、黄连木、乌桕等高大乔木为主,或孤植或群植。修剪整齐的草坪,姿态优美的大树,散置的置石,以及镶嵌于草坪上的花卉组合,共同组成了一幅自然、朴素、淡雅的优美景色。
3.2 水边空间的植物配置
水生、湿生植物所在的水边空间,将水域和陆地的景观融为一体,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植物难以替代的,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与水质处理系统、生态保护系统巧妙地结合为一体[2]。
3.2.1 水边林、湿生植物带
这一地带处于水陆交界处,土壤湿润,选用的植物材料应对水分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很强,还要有与自然山水相协调的景观效果。在陆地与近水区之间种植了水杉、落羽杉、垂柳等乔木,林下种植了吉祥划等耐湿植物,岸边种植了千屈菜、卵叶丁香蓼等适应性强的岩生植物,是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带。千屈菜花色明艳醒目、姿态娟秀洒脱,与水体绿树形成对比,层次分明,景色优雅宜人

xZh52.Com小编推荐

南京植物园


这是为了纪念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破土动工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国家植物园。位于紫金山南簏,依山临水,景色天成。创建以来,几遭破坏。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现以逐步发展成为以北亚、中亚热带植物引种驯化为重点的研究机构。

园内珍藏有腊叶标本50余万份。以资源植物的发掘、利用和改造为方向,先后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推广。近年来开始重视了植物种子资源保存的研究。

面积:186公顷植物

种类:3000平方米

特殊种群:药用植物 中北亚热带乔灌木 稀有濒稀动物

主要展区:种子植物系统分类园 药用植物园 松柏园 树木园 观赏植物园

武汉植物园


国家级保护植物--中国鹅掌楸 温室模拟沙漠植物生态景观。 水生植物区--是中国乃至亚洲
收藏水生植物物种最多的植物园区。 新开辟的自然生态区 华中地区最大的展览温室,收集
栽培热带、亚热带观赏植物1200多种。 创建于1956年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是一个集物种保存、科研科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该园地处风光秀丽的武汉东湖之滨,磨山南麓,占地面积约70公顷,园内建有观赏植物区,水生植物区、珍稀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猕猴桃园、松柏园 、树木园、竹园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植物园专类园区,共引种栽培各类植物4000余种。武汉植物园以收集保存华中地区的资源植物为特色,并以收藏水生植物最多而闻名于国内外。经过43年的建设,该园已成为我国八个大型植物园之一。其优美的园景园貌构成了“武汉市旅游名胜十二景”中一道绚丽的绿色风景线。

北京植物园


位于北京香山附近,50年代建成,后又经不断的改建、扩建,分为南园和北园,南园为苗圃和实验区;北园为展览区,既有山峦环抱的自然景点,又有卧佛寺的古庙风光,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游览胜地。也是我国北部专门从事植物引种驯化理论和实践的科研基地之一,主要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发掘野生植物资源,引进经济植物。
面积:458公顷
种类:4000
特殊种群:松、杨、榆、丁香、忍冬、百合、蔷薇、牡丹、芍药、白腊、苹果、葡萄、山茱萸等属
主要展区:园林植物园 树木园 经济植物园 果树园 引种驯化区
主要景点:卧佛寺、樱桃沟、红叶村等

珍稀奇妙植物园


4 珍稀奇妙植物园海南珍稀特有乔木121种、灌木120种、藤本48种,植物名录共289种。其中茶族皇后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林中仙子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翩翩起舞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招财进宝金钱松(Pseudolarix amalilis)、治癌良友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见血封喉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木本面食面包树(Artocarpus altilis)、世界油王油棕(Elaeis guineensis)、酸甜颠倒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相依相伴檀香(Santalum album)与洋金凤(Caeselpinia pulcherrima)、独木成林小叶榕(Ficus ma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瓜管悬垂吊瓜树(Kigelia africana)、筒肠摇曳腊肠树(Cassia fistula)、猪油水果油梨(Persea americana)、绿树糖汁砂糖椰子(Arenga pinnata)、绿树乳汁橡胶(Hevea brasiliensis)、绿色珊瑚光棍树(Euphorbia tirucalli)、夏威夷果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frifolia)、挂花生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止血良药龙血树(Dracaena angustifolia)、海上森林红树林-秋茄(kandelia candel)与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海岛奇葩滨玉蕊(Barringtonia asiatica)、咸淡皆宜水椰(Nypa fraticans)、南疆情歌槟榔(Areca cantechu)、万能药草芦荟(Aloe vera)、降压新秀苦丁茶(Ilex kudingcha)、空中花园气生兰如石斛(Dendrobium spp.)、万代兰(Vanda spp.)、兜兰(Paphiopedilum spp.)、活化石如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苏铁(Cycas revoluta )、泽米铁(Zamia furfuracea)、银杏(Ginkgo biloba)等、食虫植物宽茎茅膏菜(Droseraceae spathulata)、红花菜豆树(Raolermachera sinica)、猫尾木(Dolichandrone cauda-felina)、瓠瓜木(Crescentia eujcte)。

民勤沙生植物园


位于甘肃省民勤县,是我国西北地区荒漠植物的科研、教学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活动场所。以沙生、旱生植物的引种驯化为中心,主要从事发掘沙区野生植物资源、选育良种、繁殖推广等工作。同时,开展荒漠植物的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的特性观察、测定及探索经济利用途径等的实验研究。

面积:67公顷

种类:298特殊种群:柽柳、沙拐枣、锦鸡儿、岩黄芪、白刺、蒿等属

主要展区:搜集区(包括乔、灌、草三个分区) 选育区 经济植物区 固沙造林实验区 天然灌丛封育区 采种区 苗圃 综合制沙展览室

蕨类及阴生植物园


蕨类及阴生植物园本园展示大型蕨类、观赏蕨类及观花观叶的荫生植物,而且展示热带丰富多彩的附生景观及空中花园。7.1 蕨类应用7.1.1 展示大型蕨类、包括树蕨、木本蕨及高大直立的大型蕨类。桫椤(Cyathea spinulosa)、大桫椤(Cyathea gigantea)、小羽桫椤(Cyathea latibrosa)、黑桫椤(Cyathea podophylla)、狭羽桫椤(Cyathea tinganensis)、毛轴桫椤(C. pseudogigantea)、三角桫椤(Cyathea petiolulata)、蓖齿桫椤(Cyathea pectinata)、福建观音莲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亚钨象观音莲座(Angiopteris subintegra)、长假脉观音莲座(Angiopterisrenulosa)、疏叶观音莲座(Angiopteris remota)、尖齿观音莲座(Angiopteris acutidentata)、边生观音莲座(Angiopteris reglecta)、候代观音莲座(Angiopteris howii)、倒披针观音莲座(Angiopteris oblanceolata)、海南观音莲座(Angiopteris hainanensis)、大脚观音莲座(Angiopteris crassipes)、光叶观音莲座(Angiopteris tonkinensis)、华南紫箕(Osmunda vachellii)、金毛狗(Cibotium barmetz)、苏铁蕨(Brainea iusignis)。7.1.2 展示蕨类群落(大型蕨类下面的层次配植):涧南里白(Hicriopteris hotiana)、金粉蕨(Pityrogramme calomelanos)、光叶里白(Hicriopteris laevissima)、疏羽碎蕨(Cheilanthes belangeri)、光叶鳞盖蕨(Microlepis calvescens)、边缘鳞盖蕨(Microlepis marginata)、假芒箕(Sticherus laevigatus)、海南凤丫蕨(Coniogramme merrilli)、大姬蕨(Hypolepis gigantea)、粉叶蕨(Pityrogramme calomelageri)、虎鳞盖蕨(Microlepis kookeriana)、海南网蕨(Dictyodroma hainanensis)、钝头断肠蕨(Allantodia obhtalsipinnua)、羽裂断肠蕨(Allantodia pinatifidopinnata)、海南鳞盖蕨(M. hainanensis)、圆裂断肠蕨(Allantodia cycloloba)、斜方鳞盖蕨(Microlepis rhomboidea)华南断肠蕨(Allantodia austrochinensis)、浅杯鳞盖蕨(Microlepis ample)、乌杨铁角蕨(Asplenium laui)、深杯鳞盖蕨(Microlepis scyphoformis)、匙形铁角蕨(Asplenium spatylinum)、共山鳞盖蕨(Microlepis subtriehosticha)、大羽铁角蕨(Asplenium pseudolaserpitiifolium)、热带鳞盖蕨(Microlepis speluncae)、海南金星蕨(Parathelpteris subimmersa)、密毛鳞盖蕨(Microlepis villosa)、新月蕨(Abacopteris aspera)、稀子蕨(Monachosorum henryi)、毛盖新月蕨(Parathelpteris gymnopteridifrons)、网脉陵齿蕨(Lindsaca dayallioides)、乌毛蕨(Blechenum orientare)、鸟蕨(Stenloma chusanum)、红腺蕨(Dicalpe aspidioides)、厚叶凤尾蕨(Pteris crassiuscula)、粗裂复叶耳蕨(Arachaiodoes grossa)、全缘凤尾蕨(Pteris insignia)、镰羽贯众(Cyrtomium balansae)、琼南凤尾蕨(Pteris morii)、海南肋毛蕨(Ctenitis decurrantl-pinnata)、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苍蕨(Pleoenemia winitii)、大半边旗(Pteris dissitifolia)、燕叉蕨(Tectaria simonsii)、海南凤尾蕨(Pteris hainanensis)、中型叉蕨(Tectaria media)、启无凤尾蕨(Pteris wangiana)、双扇蕨(Dipteris conjugata)、异羽凤尾蕨(Pteris bifureata)、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三叉凤尾蕨(Pteris tripartita)、翠云草(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7.2 展示下层耐荫草本植物蒙蒿子(Anaxagorea iuzonensis)、冠蕊线柱苣苔(Rhynchotechum elliptieum)、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inensis)、琼紫叶(Graptophyllum viriduliflorum)、长叶哥纳香(Goniothalamus garderi)、毛花姜(Hedychium villosum)、陵水暗罗(Polyalthia nemoralis)、姜黄(Careum longa)、嘉陵花(Popwia pisocarpa)、莪木(Careum phaeocaulis)、银叶樟(Cinnamomum merrillianum)、郁金(Careum aromatiea)、线果马兜铃(Thottea hainanensis)、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海南草珊瑚(Sarcandra hainanensis)、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金栗兰(Chloranthus spicatus)、假益智(Alpinia maclocreii)、雪香兰(Hedyosmum orientale)、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短柄雷诺树(Rinorea orientale)、距花山姜(Alpinia calcarata)、海南叶下珠(Phyllanthus hainanensis)草蔻豆(Alpinia katsumadat)、红叶下珠(Phyllanthus ruber)、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海南黑钩叶(Leptopus hainanensis)、益智(Alpinia oayphylla)、喜光花(Actephila merrilliana)、长柄豆寇(Amomum longipetiolatum)、银叶巴豆(Craton eascarilloides)、珊瑚姜(Zingiber corallinum)、海南常山(Dichroa mollissima)、红球姜(Zingiber zerumbet)、木冬叶(Phrynium eapitatum)、海南杜鹃(Rhododendron hainanensis)、箭根薯(Tacca chantreri)、烟叶长蒴苣苔(Chirita heterotricha)、弯梗紫金牛(Ardisia retroflexa)、少花木冬叶(Phrynium dispermum)、短短紫金牛(Ardisia humilis)、长叶球子草(Peliosanthea teta)、细孔紫金牛(Ardisia porifera)、海芋(Alocasia odora)、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假海芋(Alocasia cueullata)、多脉紫金牛(Ardisia nervosa)、大叶仙茅(Curculigo capitulata)、光叶仙茅(Curculigo glabrescens)、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植物园有何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更全面的认识到全球的生态危机,懂得了要保护植物物种的道理。而植物园就是保护这些物种的一个温床。现在世界上已经建立了很多植物园,更保育了更多的物种。各国现在都十分重视植物园在植物资源保护上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植物园被建立。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决策人认识到植物园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意义。人们意识到,植物园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当前,我国植物园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中。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园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越来越快,如深圳植物园自1983年成立后,在20余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在占地580hm2的园地上,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约7,000余种植物的,具有若干特色专类园,各方面都相当成熟的植物园,并在国内外取得较高的声誉和好评。其经验表明:如果能从不同系统和渠道把智力和技术和财力结合得很好,植物园的建设可以比预计的快得多。

对植物认识的深化,最主要的是接触活植物,大多数人不容易也不可能经常到野外去接触千千万万的野生植物,更不可能对大量的植物进行长期的、连续性的观察和研究,这只有在植物园才是最方便可行的。植物园是国家与地区开发利用经济植物的科学探索工具、科学实验的园地和植物资源的武库。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植物宝藏,迄今为止,中国的植物园队伍还远远没有完成探索利用新有用植物的任务。发掘新的有用植物,尤其是新的保健和药用植物,依然是中国植物园的重要职责。

植物园的历史就像是一部人类认识植物、利用植物保护植物的历史。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向大自然伸手要资源。现在地球生态危机使人类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物种的重要性。因此,植物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这些物种在不被保护起来,那么总有一天吗,人类会因为资源枯竭而无法生存甚至灭绝。

中科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我国荒漠植物“第一园”


今年,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扩增土地面积116公顷,园区总面积达到150公顷,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荒漠植物园。
12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组织专家对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第三期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查评估,并一致通过了实施方案。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是以保存亚洲荒漠植物亚区类型植物为主的研究型科学植物园,是中国植物园系统中极具特色的植物园之一,重点收集保护温带荒漠区地理区系成分植物种质资源。
目前,已露地栽培温带荒漠植物500多种,荒漠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近50种,室内保存种质资源200种。植物园已建成特色植物专类园(区)10个,包括沙漠植物活体种质标本园、民族草药圃、柽柳专类园、荒漠野生经济果木种质资源圃、荒漠野生观赏植物园等。
该园现已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国家3A级沙漠生态旅游风景区,每年来园参观达10万人次。
该植物园为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以及干旱区城市防护绿地建设工程提供荒漠植物苗木上百万株、种子50多吨,对促进荒漠化防治、发展沙产业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柽柳属植物引种栽培技术和防风固林营造技术成功运用到了南疆地区,累计发展柽柳植被100万亩。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运用该园引种筛选的优良固沙植物和成熟的生物、机械防沙治沙技术,成功完成了沙漠腹地绿地和沙漠公路全线防沙林体系建设

园林、苗圃、植物园的用地选择


尽可能选用已改良的土壤或进行过地形改造之处,也可利用荒山、河滩地、撂荒地以及交通枢纽周围未开发地等。育苗是一项高度集约化经营与生产的工作,自然条件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质量和苗木成本。要注意因地制宜,全面考察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土壤、地形、水源、小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苗木生长的地方。

1.地形、

地势及坡向苗圃地要求排水良好,地势较高,地形较平坦,坡度在0.1%至0.3%之间。多雨地区坡度可选0.3%至0.5%,较粘重的土壤坡度可适当大些,砂质土壤坡度可小些,防止被冲刷。陡坡山地、易积水洼地、重盐碱地、风口、林中空地、日温变化较大的地方不宜作为圃地。

圃地要选好的坡向,防止寒流与风害。如在华北、西北地区,主要是低温和西北风为害,选用东南坡最好。南方温暖多雨,常以东南东北坡向为佳,南坡和西南坡幼苗易受灼伤。在苗圃内有不同坡向时,按树种习性合理安排。北坡安排耐寒、喜阴树种,南坡安排耐旱喜光种类。要考虑霜冻雹灾的影响,远离污染大的地方,减少不利因素对苗木的危害。

2.土壤 

最好是具有一定肥力的砂质壤土、轻粘质壤土,这类土壤结构疏松,透水、透气性好,降雨时地面径流少,灌溉时渗水均匀,不返碱,pH值在6至8之间。要注意土层的厚度、结构和肥力状况。团粒结构好,土壤通气性强,利于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土壤结构是可以改造的,虽不作为选圃的基本条件,但制定苗圃的技术规范时应考虑。在北方还要注意耕作层含碳酸钙(礓石)或粘重土层,虽保肥能力强,但严重影响水的下渗,造成水饱和状态,根系呼吸困难,窒息烂根死亡。盐碱含量大对苗木也有毒害作用。砂质土地表温度变化大,水肥易流失,根系生长不良,土壤易干燥,苗木耐旱耐寒能力差。

3.水源与地下水位 

水源和地下水位是选择苗圃的重要因素,苗圃地应选在离水源近的地方,江、河、湖等天然水源成本低,水质好,利于苗木生长,降低育苗成本。若无天然水源或水源不足,应选地下水源充足的地方打井灌溉。易被水冲击、水淹地不宜用作苗圃。地下水位过高,土壤透气性差,根系生长不良,秋末易受冻害,多雨时易受涝灾。砂土最适的地下水位是1至1.5米,砂壤土是2.5米左右,粘性壤土是4米左右。

4.病虫害 

选圃时应进行专项调查,了解当地和周围植物病虫害情况和感染程度。

5.交通条件 

苗圃应选在交通方便的水路运输线附近,便于出圃及生产资料的运入。靠近城镇便于解决劳力、电力、畜力以及肥源问题。

我国将建世界最大的植物园



“秦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已经启动了。2002年底,建设中的世界最大的植物园”——秦岭植物园园长沈茂才在介绍最新进展时说。

秦岭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汇区,天然划分中国大陆南北气候。这里的植物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在全国首屈一指,具有建立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的良好条件。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的秦岭植物园,规划总面积将达458平方公里,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园大4倍。植物园内将就地保护秦岭地区的3200多种植物,还将迁地保护900种温带植物和200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秦岭植物园主要有四大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教育和生态旅游。秦岭植物园的植物保护项目是中国科学院整个植物园建设计划的一部分。”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的沈茂才说。

目前,一场大规模的植物保护计划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在全国拥有12个植物园的中国科学院在这一行动中扮演领头人的角色。中国科学院将和全国各地其他140多个植物园一起,共同保护中国本土的3万多种高等植物资源。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朱祯介绍,中国科学院的植物园建设计划将以华南、武汉、西双版纳、北京等几个地方为中心,以保护本土植物资源为主。武汉将以亚热带的水生植物为主,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为主,北京则将立足温带,大量引种防治沙尘暴、荒漠化的植物。

中国有3.1万种高等植物,约占世界总数的10%,其中有4000~5000种濒危植物,占总种数的15%~20%。近几十年来,中国已经有大约200种植物灭绝。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物种面临退化和灭绝威胁,迫使人们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植物园是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

“一个物种可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比如野生稻本来就是一根草,袁隆平院士发现了它并开发出了杂交稻,这根草也就直接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所长韩兴国说。一个物种还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如荷兰的郁金香;一个生态系统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如西双版纳植物园每年可以为当地带来20亿元的效益。

目前,秦岭植物园正在建设10个迁地保护基地,选择关键地区,收集重要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种质和基因资源。对植物进行移栽天然苗、收集种源,通过组织培养、扦插、播种等手段,解决其快速繁殖技术。

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之我见


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之我见--摘 要: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艺术;自然景观。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一、植物造景的时空序列节奏与其自然美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二是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长、变化,由发芽到落叶,从开花到结果,由小到大的生命活动。如苏轼在《冬景》一诗所描述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园林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花、夏叶、秋实、冬枝的四季景象(指一般的总体季相演变)。这种随自然规律而动的景色变换使园林植物造景具有自然美的特色。二、植物造景的独立景观与表现形式 园林植物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的各具特色的观赏性植物,以它们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沁人的芳香在园林中可以独立构成丰富多彩的景观。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孤植树,是单形体的树木型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的山崖坡顶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如广西阳朔的榕荫古渡风景点,就是以挺立在田野中的一株占地亩余的大榕树而得名,这株榕树盘根错节、枝干舒展、冠如华盖、浓荫匝地,使人产生向心、依附的心理。黄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如主人招手迎客,是中外知名的风景点。2、树丛,是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既表现树木群体美,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在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色彩上有基调、主调与配调之分。群体的疏密错落布局形成明显的空间划属关系,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树丛的群体组合形态,色彩等景象表现也随之变化。我市体育公园的植物配置,较好地采用了这一植物造景的表现手法。3、花坛,是以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植株的集合体。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花坛的图案纹样或模拟造型,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点。花坛作为主景时,大多都设在大门和建筑前广,场上,或主要道路 叉广场中心,作配景时,常设于道路、广场两侧,以带状、花缘和花径形式表现。由于花坛的色彩艳丽、明快,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如我市砂子岭;广场中心的圆形花坛,以几种有色植物组成几何图案,大块的色彩对比鲜明,形式活泼,使人赏心悦目。4、树群,是以树木群体美为主的树丛群体的扩展形式。可采用纯林,更宜混交林。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落,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缘线,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立体感强。在大型园林和风景区内可以与密林或防护林带结合构成风景林。树群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质量,又可获得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如昭山风景区在大片的马尾松林内混交檫木,林下有长蕊杜鹃、白继木等,初春时节,远望,林冠线上嫩绿的松针衬托着淡黄的檫木花,宛如一幅刚刚渲染过的水彩画;近观,林下火红的杜鹃、雪白的继木花,色彩斑斓令人倍感大自然的亲切。三、园林植物与其他景观材料的组合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独立的景观表象,还是园林中的山水、建筑、道路及雕塑、喷泉等小品构景的重要组合材料1、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景观的作用(1)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的景观有着明显的衬托作用。首先是色彩的衬托,用植物的绿色中性色调衬托以红、白、黄为主的建筑色调,可突出建筑色彩;其次是以植物的自然形态和质感衬托用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建筑形体。另外由于建筑的光影反差比绿色植物的光影反差强烈所以在明暗对比中还有以暗衬明的作用。(2)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有着自然的隐露作用,露则浅,隐则深,园林建筑在园林植物的遮掩下若隐若现,可以形成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问路鸟先知的绿色景深和层次,使人产生览而愈新欲观全貌而后快的心理追求。同时从建筑内向外观景时,窗前檐下的树干、树叶又可以成为前景和添景。(3)植物造景能改善园林建筑的环境质量。以建筑围合的庭院式空间往往建筑与铺装面积较大,游人停留时间较长,由硬质材料产生的日照热辐射和人流集中造成的高温与污浊空气均可被园林植物调节,为建筑空间创造良好的环境质量。另外,园林建筑在空间组合中作为空间的分隔、过渡、融合等所采用的花墙、花架、漏窗、落地窗等形式都须借助园林植物来装饰和点缀。2、植物造景对山石水体的作用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虽然山石水体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还须有植物、建筑和道路的装点陪衬,才会有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园林植物覆盖山体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还如同华丽的服装使山体呈现出层林叠翠,山花红紫树高低的山地植物景观。丰富的空间层次将山上的建筑和道路掩映在绿荫.之中。在园林中,为求登高之乐或得自然之趣而篑土叠石成山,唐代画家王维说山借树为衣,树借山为骨,植物材料对假山石的重要性,同作画一样,不能忽视。裸露的假山石既无生气,而且四季毫无变化,如点缀一些文苔小草、紫竹伏松,立刻感到添上了生机,如同画家绘石点绿,顿增美感。园林水体也只有与园林植物组合才会有生气。园林植物不但可以净化水体,还可以丰富水面空间和色彩,是水体和陆地的融合媒介。如湘潭市第二中学小游园中,在规则式水体中放置几株睡莲,片片圆形小叶散飘在水面与红花相映,使平淡规整的水池活泼生动起来。又如在韶山 故居前的池塘水面上种植几处荷花、蒲草,既可增加水面的绿色层次,又有荷花映日红的自然野趣。另外,在雨湖公园蜿蜓的湖岸旁斜植垂柳,林木倒映在水中;水面上下两层天,使公园更显得秀丽多姿。3、植物造景对园林道路的组景作用园林道路除必要的路,面用硬质材料铺装外,路旁均以树木、草皮或其他地被植物覆盖。游览小路也以条石或步石铺于草地中,才能达到草路幽香不动尘的环境效果、。自然式园林到草路幽香不动尘的环境效果、。自然式园林化。曲折的道路若无必要的视线遮挡,不能有空间实分,就只有曲折之趣而无通幽之感。虽然可用山岗、建筑物进行分隔,但都不如园林植物灵活机动。而且可以用乔木构成疏透的空间分隔,也可用乔、灌组合进行封闭性分隔。这也说明园林植物还是障景、框景、漏景的构景材料。四、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贯穿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赋予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作为情感的寄托。或寄情于景或因景而生情》例如:以松柏的苍劲挺拔、蟠虬古拙的形态,抗旱耐寒、常绿延年的生物特性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正如郑板桥的七绝咬定青山不放松,主根原在破岩中。千磨百击还坚韧,任凭东南西北风数千年的审美意识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松柏已成为正义、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所以不论宫苑寺庙,还是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等以松柏作为寄情寓意的主要表象。同样,以竹比喻人的高风亮节、偃而犹起的崇高品德;以荷花比喻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赞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种种寄情于植物之例不胜枚举。同时,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表现也会使人触景而生情,产生意境的联想。因此,园林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五、植物造景体现园林特色与地方特色利用园林植物突出园林个性,表现地方园林特色早为前人所运用。诸如:以蔷薇、杜鹃、牡丹、梅花等观赏植物为内容的专类园。在大型园林中选用观赏价值较高、季相景观突出的植物,如樱花、月季、荷花、槭树等作为不同园林不同时节的景.观特色。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各异,园内应有本地区的代表性观赏植物。地区性的乡土树种是体现园林地方特色的最好材料。如我国华南地区的木棉、凤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树等热带植物与东北地区的云杉、冷杉、杜松、水曲柳、桦树等寒带植物,不论是生态习性还是季相景观表现,都有很大的差异,各有自己的景观特色。这种因自然条件形成的地方性特征,也是园林植物自然美素质的表现。合理的运用园林植物造景,可以为园林艺术带来极美的自然空间景象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离开了植物造景就不成其为园林艺术。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野趣水景园的植物造景艺术》由养花技巧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在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用到鲜之花小编说的养花技巧,能够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花卉的造景功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